-
佛教知识| 何谓菩萨?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7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第一节 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
宣化上人:何谓仁,佛教兴亡人人有责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仁者爱人,就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在人来讲,就是仁慈的表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18
-
明证法师: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阿弥陀佛,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明证法师开示:所谓供养诸佛,就是如法的修行。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如本法师:阿罗汉的意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是小乘之极果,是果位名称。阿罗汉(Arhan)为梵语,华译成三种义理: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出家人托钵的意义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广修智慧福德,明心见性,证悟世出世法,圆成佛道。对他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
如本法师: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在?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梵语sramana)。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摘自如本法师的《心地法门》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诸位同参!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
如本法师: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佛陀制定出家人的衣服,不能与在家(白衣)人的制服一样,其理由有两点:一、表徵出家修行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二十四天
第二十四天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处处讲见性、论见性、谈见性,这个见性,再给你两个月、十个月也演说不完。但是一位悟性之人,他不费吹灰之力,浪费那么多光阴当下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超尘法语
如本上人佛书著作-超尘法语机缘一旦成熟,一句佛法能道破百思不解之谜底,给人善根大展流露;世间难题何其多!佛法能让人类针针见血,豁然开悟,达观见谛,心开意朗,体证诸法本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朝山的六种意义
朝山的意义何在?修行之法门颇多,但归元无二路,朝山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义有六,何等为六?一、朝山可培养吾人低声下气,消除我慢贡高心。二、朝山可接引初机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如何才能构成往生净土的条件
在有限的生命,也应该具足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未来生命的去处,不然时间一晃就是数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可度过呢?任凭怎样歌唱生命,赞叹生命的光明远景,而生命的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答:世界上风行所谓复制人的说法,以佛教的看法如何?
如本法师答:科学再如何进步,纵然所复制而成的人,也绝对无法与被复制之对象百分之百的圆满成功,在某些基因上、因素上、条件上、关系上是可以复制而成,换句话说,在四大躯体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往生西方净土要具备什么条件?
须要具备信、愿、行之资粮,恳切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宗。一、信坚信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的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发,命终三圣绝对接引无疑。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空”的含义
如本法师:“空”的含义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来说空的道理,是要令众生破迷启悟,是转凡入圣的关键所在,大体上可分为两层深义:一、世间诸法本来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如本法师答:如何才能达到“实相念佛”?怎样才能见到佛性?
如本法师答:实相(梵语dharmata、bhutatathata)。实相乃远离对待,能念所念泯除,所念之佛不离能念之心,能念之心是所念之佛,能所俱泯,不一不异,光明自性当下显赫,如是念佛,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答:出家有那十二种功德?
如本法师答:乐出家(梵语pravrajya)者,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为证悟菩提,广度诸含识而精进,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不著诸欲。二、乐阿兰若(梵语aranya)。三、行佛所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答:学佛很难,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学佛?
如本法师答:佛法是解脱之法,是觉悟之法,是证悟菩提之宝筏,解脱(梵语vimoksa)与觉悟,固然是艰难的、不易的,但是,不是不可成佛的,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所以说,学佛很难,不学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答:请问佛法和生活之间,是否有关连?如何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
如本法师答:佛法的生活并没有离开人世间的生活,只是于人世间的生活从中觉悟而已!若离开人世间的生活,另外寻找佛法的生活,欲得证菩提(梵语bodhi),终无是处。换句话说:生活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答: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命的人与老一辈的人,告诉我说,会犯煞!犯冲,会
如本法师答:佛法讲因缘果报,无因则无果,果由因而来,我们没有造恶因,去看护病人,绝无后遗症可言,更谈不上什么犯冲犯煞之恶言!江湖郎中与相命者喜欢制造一切玄谈,让你不易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答:有疾病时求佛菩萨能得到感应吗?
如本法师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病,该服药即服药,该开刀即开刀,听随医师专业之看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几类因果?
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几类因果? 因果梵语(hetu-phala),通常因果在佛门中可分为三种因果,何等为三?分别如下: 一.种因得果:何谓种因果呢?佛法深信一切人事物,乃至宇
因果报应时间:2025-04-10
-
惟传法师:何谓「开悟」与「证量」?
不要随便肯定、认定一个人是否有开悟,这些我们都要保留。当然,如果我们内心里面有很多的境界、有很多的智慧尚未体悟到,而某个人所讲的,就是很让我心服,觉得「这个人应该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惟传法师:何谓身、心、灵?
何谓身、心、灵?我们一般是讲身、心,而所谓的「心」与「灵」,心灵也可以合一的讲,意指我们的精神领域层次。一般大致的区分是身、心,以佛学名相而言,亦即「名」(心)跟「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何谓“三圣眼”菩提——凤眼、龙眼、麒麟眼
所谓“三圣眼”是指 凤眼、龙眼、麒麟眼三眼,早先有个说法叫做“十车凤眼,一车龙眼。十车龙眼,一车麒麟眼。”其实说的就是凤眼好找,龙眼、麒麟眼难觅,并且从一个侧面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3
-
惟贤法师答:何谓唯识中道?
问:何谓唯识中道?惟贤法师答:唯识中道,依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相建立。此三相包括世出世间,染、净、有为无为诸法,实为佛教完整的宇宙观。1.遍计执:谓义相之颠倒妄相,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
何谓无所住?
问:何谓无所住?慧律法师: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是无所住,不能讲无所住怎么解释,还执着那个无所住,就变成有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3
-
如本法师答:往生助念的意义何在?有何功德与利益?
如本法师答:人类出生在世间,必然终归要死亡一次,平等无有特权,这是生死(梵语samsaya)业报的定律,若现世不修证不得果,平时又无念佛功夫,临命终之际,必然随业投胎受生,漂流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
如本法师答:如果当淫欲炽盛,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
如本法师答: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会淫欲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动不动淫欲即时现前,的确难调难伏。楞严经云:一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
何谓“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08
-
佛学基础: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
邱天道研究员”话说何谓药师禅和药师禅健康疗法
名词释义 药师:单从药师解释是药工、医师的古称。《大宝积经》卷一○八:“譬如大药师,善能医治一切诸病。自无有病,见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药,诸病人见是药师服苦药已
药师禅时间:2023-08-24
-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时间:2023-08-23
-
星云法师点化马英九何谓出世入世
星云大师去年最后一场佛学讲座,2006-12-17日晚在台北举行,即将卸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担任特别嘉宾。被星云大师要求解释佛学出世、入世的定义时,马英九的答案却「不及格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3
-
25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6
-
皈依三宝有禁忌吗?[如本法师]
皈依三宝有禁忌吗?[如本法师]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依三宝犹如上学读书前必须先注册,亦如当选总统后,就职前必先就职宣示,要做个基督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5
-
56何谓专修与杂修?
何谓专修与杂修?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30
-
何谓四圣谛(苦、集、灭、道)
woshifodizi,2009年一者苦谛。二者集谛。三者灭谛。四者道谛。苦谛者。所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24
-
何谓专修与杂修?(圣严法师)
聖嚴法師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8
-
何谓“菩萨”? “菩萨”的含义是什么?
何谓“菩萨”? “菩萨”的含义是什么?“菩萨”亦称“菩提萨埵”。含义: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凡是明解大乘佛法,发了上求佛觉心愿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者,不论是和
药师家族常识时间:2023-06-19
-
佛经知识-何谓五明之工巧明?
二是工巧明,你们好好来听啊。就是我们的智慧能达到圆融,能操纵世间有为法的逻辑结构,表相宣色,包括表显一切所能见的现象以及在色调上,就是工艺吧、艺术的高超嘛,种种精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3
-
佛经知识-何谓五明之医方明?
三呢,就是医方明。医方明者,就是包括西医、针灸、艾石、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跌打损伤等等以及按摩、火罐等,就包括所有这些啊,必须超过世间的名医,才能称妙谙五明
佛陀住世时间:2022-07-18
-
佛经知识-何谓五明之因明?
第四条叫因明。因明是逻辑学理体,因明要善解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关系,随便指个东西都能讲出它的因果道理来,对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因果关系要洞察入微,识解谛相。所谓洞察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09
-
佛经知识_何谓烦恼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除?
凡是众生处处时时都在牵挂障碍之中生活,就是说凡是我们的普通的同学啊,在这里有普通同学,你们现在都是在这个障碍中,有一切烦恼,处于所有一切障碍当中、牵挂当中生活的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06
-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地方。正念,包括他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12
-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圣严法师答: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
圣严法师时间:2021-04-11
-
何谓十二因缘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又一个佛门常见的概念,叫做十二因缘。可能我们在读诵经典的时候呢,常会见到这个名词,但是呢,也可能不知所云,到底
宏海法师时间: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