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吴兵生来到云南勐海县基建工地干活。
1989年11月的一天,吴兵生跑到一家电子游戏机室看电子游戏后就没有回来。吴应德夫妇连忙喊工友们一起去找,但始终不见吴兵生的踪迹,吴应德夫妇伤心欲绝。他们曾经生过一个孩子,但在3岁时病亡,妻子已做了绝育手术,吴兵生是他们的命根子。
时间一晃,又是6年。这6年里,吴应德靠勤劳和智慧赚了些钱。
1995年春,吴应德对妻子说:“基建工地我不想承包了,我想去找兵兵。”
夫妻俩合计好后,做了一个货担子,吴应德一个人当上了串街走村的卖货郎,踏上万里寻儿的路。在卖货时,每当看到与自己儿子差不多的孩子就看一看,问一问。一年中,他的足迹遍及勐海、景洪等地,然而依然没有丝毫的消息。
1996年夏天,吴应德听一位老乡说,有些人贩子拐走孩子后,不是卖到云南,而是卖到与云南相邻的缅甸去了。于是吴应德决定出国找儿子,进入缅甸。又是一年,在异乡,水土不服,不幸染病,全靠华侨的照顾。1998年初春,他的病痊愈了,于是决定回国。
辞别好心的华侨,准备乘车回国。乘车前,他到厕所去小便,发现一个蓝色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人民币1.7万元和少量的缅甸币。吴应德心想:丢了这么一大笔钱,失主一定急得要命。于是他便在厕所旁等失主。
两个多小时后,一位中年人满面愁容来到厕所。吴应德忙迎上去问:“老哥有啥子事不开心呢?”那位中年人说:“两个多小时前,我在这里上厕所,听到外面喊有歹徒行凶抢劫,我慌慌张张提起裤子就走,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才发现钱包不知在哪儿掉了,忙乘车回来找,也没找到。”
吴应德一听忙问:“包中有多少钱?”答:“有1.7万多元。”吴应德心想,数目是对的,看来包可能是他的。于是来到了失主岩良成的家中。这时吴应德终于放下心来,从自己袋中拿出那个蓝色布包给岩良成。岩良成一眼就认了出来,打开一看,竟然分文不少,激动万分。
岩良成感激不尽,在摆酒款待吴应德的同时,心想,天下难得有这样的好人,还款之恩不知何以为报。
次日,吴应德起程回家,岩良成决定让兵兵随他回云南。
岩良成说:“您有还款之德,难道我就是禽兽之人,没有还子之义?”
吴应德寻子的感人经历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