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
昨天说:「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修行用功,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更要把自己的身见看破、放下。因为我们是凡夫,往往执着身体为我,用种种方法爱护它。不知道身体,不但不是我,而且是我们的冤家,怎样见得呢?要知道我们流转生死,受种种苦痛,都是身体造种种恶业而成,所以身体是我们的冤家。现在既然学佛明白佛理,知道此身是假我,并不是真我,从今天起要觉悟,把假我看破、放下。但是我们是凡夫,要一下子看破、放下,谈何容易!要知道,我们虽然不能顿时看破、放下,也要逐渐放下,首先不要把身体当成宝贝,被它所迷惑,我们要对治它。怎样对治?就是要做些苦事,去修苦行,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可看得破,放得下。
今天说:「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一心不乱」大家都知道是出在《阿弥陀经》,「净心」是清净我们的妄想心,「归宿」就是目的。我们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求一心不乱。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得到归宿,也就是达到目的了。
我们既然知道「一心不乱」出自《阿弥陀经》,也就知道,为什么要打念佛七,不念佛六、佛八。经中释迦佛指示我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没有说念六天,或八天佛,叫我们念至七天,就可以得到一心不乱。《阿弥陀经要解》是蕅益大师着的,他解释为什么念佛要念七天,是根据上、中、下三根而说。如果是上根人,念阿弥陀佛名号,至一日,就可得到一心不乱;中根人或念至二日,或念至六日,得到一心不乱;下根人就要念至七天,才得到一心不乱。释迦佛是按众生根机不等,分为上、中、下三根,因此说念佛念至七天,可得一心不乱。
这次我们打佛七,今天已是第六天,是否大家都得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呢?如果已得到一心不乱,就是上根或中根的人。或者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明天还有一天,如果明天可以得到一心不乱,就是下根的人。或者各位已经参加多次念佛七,还没有得到一心不乱,这样证明我们还不及下根的人,可以说是下下根的人。根,就是根基、善根,我们虽然没有得到一心不乱,但绝对不是没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生在末法时代,这个时候已经去造恶业,哪能在这里参加念佛七呢!既然能参加念佛七,也就是前生前世修行过,已种善根。虽种善根,但栽培得并不深,因此赶不上下根人,但总是下下根人。我们是下下根人,不能得到一心不乱的缘故,就是打念佛七的时候,没有离去乱心,没有求一心不乱,这是不能得到一心不乱的大病。既然没有发愿,没有求一心不乱,只是随喜念佛而已,所以得不到一心不乱。
释迦佛在世时,诸大弟子都能证得阿罗汉果,虽然他们善根深厚,但他们都有愿心,他们之所以出家修行办道,就是以证阿罗汉果为目的,因此最后都能证得阿罗汉果。佛教传入中国已是像法时代,这个时候,修行得道的人很多,大彻大悟的祖师不胜枚举,为什么他们不证四果阿罗汉呢?因为四果阿罗汉是小乘果位,中国人根性是大乘根性,所以出家以开悟为目的,他们出家后精进办道,不达到开悟不止,由愿心引起行门,因此得到开悟。
我们明白上面所说的道理以后,我们参加打念佛七,就要先发誓愿,愿我在七天内,一定证得一心不乱境界。因为愿力可以领导行门,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我们发一心不乱的愿,精进用功,就可以证到一心不乱。现在我们没有立下这种大誓愿,所以在念佛七天中,不能精进,大家念、我也念;大家不念、我也不念;人家讲闲话,我也讲闲话,这样只是随喜念念而已。因无愿力引导行门,所以念的时候,得不到纯一,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打妄想,没有目的,心不精进,人家念一支香,我也念一支香,念完就算,好像办公一样,准时上班,准时下班,糊糊涂涂混过去,因此念佛七天,没有证到一心不乱。
我们知道应立誓愿求一心不乱,立下誓愿后,用什么方法去念呢?在佛七第二天说过:「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同时说过:不念佛妄想少,一念佛妄想反而多,但不要怕,只要专心注意阿弥陀佛名号,自己念,自己听,口中念得清楚,心内听得明白,把阿弥陀佛名号看住,不要使它离开,因烦恼在心中,佛号也念在心中,这样就可以对治,使烦恼不生。同时要观想轮回生死的痛苦,想了脱生死,就要靠念阿弥陀佛名号,把阿弥陀佛名号念熟,观想住,一定要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为生死太苦了,我们畏惧生死,因此一定要了脱生死,求生西方去。古人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以前不知生死之苦,今生学佛知道,所以今生就要把此身度脱,否则来生改头换面,不知转个什么身?如果堕在三恶道,时间长远,受苦尚来不及,那知道念佛了生死呢!因此今生不可以再放逸懈怠,一定要精进念佛,发弘誓愿,求一心不乱,将来往生西方。《阿弥陀经》中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以我们得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以莲花台接引我们往生西方。《净土文》说:「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因此我们能专心注意念阿弥陀佛,就可承佛慈悲之力加庇,使我们业障消除,善根增长,可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预知时至,不受病魔缠绕,心不贪恋娑婆世界,不生颠倒错乱之念,如入禅定一样,由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所以得到一心不乱,到西方才有把握。
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乱,可不可以往生西方呢?可以的,只要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一心念佛,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的。但是要知道,一个人临命终时,最易糊涂颠倒,所以临终要家亲眷属,或同参道友来助念,使你正念提起,一心念佛,不生颠倒心,这样也可以生西方。虽然说助念可以帮助我们生西方,但我们不可以生一种依赖心,要知道助念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的,自己不能得到一心不乱,自己作不得主,才要人家帮助你念佛。助念的方法,固然可以帮助你,现在有很多助念团、助念会的组织,临终时会友会来助念。但世事无常,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去世,若遇乱世,助念团也会解散,同参道友也会离别,想找人助念,不一定可以找到。如果有眷属是信佛,明佛理的,还可以帮助念念。如果遇眷属不信佛,不但不能帮助你,由于生离死别,情不能舍,痛泣号哭,本来自己不贪恋、不颠倒,反而使你贪恋颠倒心生起,所以靠别人助念,是万不得已的办法。
我们把上面的道理听明白后,一定要把了生死当作大事,一定要把阿弥陀佛当成了生死的妙法,至诚恳切,专心注意去念,一定要求得一心不乱。临终时,阿弥陀佛定当告诉你,什么时候来接引,你就可以预知时至,自然无病苦,如入禅定自然而去,这个时候多生多劫的生死大事,一下子就把它办好了。
高级佛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孙春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9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亲切接见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22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摘自道源法师讲述的《念佛与十大愿王》称赞如来,能除恶口障\。能得无碍辩才\。除恶口障,是自利\之益。得无碍辩才,是利他\之益。先说自利之益:我们凡夫,为甚么要在三界之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二、二力相应定生极乐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到大势至菩萨从超日月光佛,学念佛三昧。今天讲题是:二力相应定生极乐。分三段讲:㈠专凭自力悟修甚难念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五、净心具足诸法吴汝钧上面讨论的一念心具足诸法,是就平常的一念心而言,而人的平常的一念心,总是倾向于染污方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1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初四句,是三业赞叹中的意业赞叹,即观音从意业上显示化度众生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31
八、显益1、三十三身(圣身)【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净心与净土净界法师宣讲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第一讲《净心与净土》。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我们这次跟大家共同讨论的主题是“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第二讲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丁二、别示。佛法的生命观叫诸法因缘生。因缘观,佛陀曾经讲出一个譬喻说,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我们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安福的邹子尹,平生勤于行善。关于救人危急和成人之美的事,多得不胜枚举。明神宗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他病故,到了阎王殿,心中不服。阎罗王命令阴差打开簿子,发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18
第十二章 狱吏陈述二三事佛法说众生无尽,世界无边,如现在科学家说地为地球,月为月球,星为星球。天空中有无数的星球,每一个星球中都有人类住宿,等同一世界。那么,佛法说世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3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七讲各位听众!今天的十善业道经,讲到:乙字下第九段,以十善融四正勤。经上说: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勤者不间断,不休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戊二、详示(分四)己一、见佛无住(分二)庚一、见身无住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己四、修因无住昭明太子分这一科文,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了解,说你发这个清净心来修行,这个善法,叫做净心行善。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己二、闻法无住(分二)庚一、说者无住这一科是讲到能说法的人,不要生起执著;金刚经讲到这里,正是佛相要空,法相也要空的时候了。我们学佛的人,对于要空众生相,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丙三、结归问意(分二)丁一、结归云何降心问(分二)戊一、拂我显无(分二)己一、问答拂我金刚经讲到这里,是总结论的时候了。须菩提所问的二个问题,一个是云何应住其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时期曾有很多大儒、文豪反对佛教(同时也有很多文豪虔信佛法),反佛教的文豪中,以韩愈、欧阳修最为著名。不过世俗的人生,与佛法的解脱道,总会有出人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时间:2023-12-30
许愿的佛堂曾经有位施主问戒嗔是否知道股票,其实戒嗔是知道的,而且还知道股票现在涨得很高。我们寺里没有人炒股票,不过大家对股票还是挺有兴趣,并不是想参与,只是想了
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12-22
我收养的猫在佛堂拜垫等我做晚课我有一只养了五年多的猫,当初把它从动物中心领回是不想让它被人道毁灭,想想救一条命也好。平常这一只猫常在我家佛堂内休息,我们诵经做功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11-29
星云大师是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67年创建了佛光山、佛教电视台、佛光大学等。由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为大众所接受;学佛者,於家中设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礼拜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2
死亡到底有多痛苦?为什么千千万万一辈子念佛的人临终时就是无法十念往生呢?这是当今许许多多尚健在的学佛人不曾思考或不愿意去思考或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学佛的我也不例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7
生活中,我习惯对丈夫、孩子指手划脚,眼睛盯着他们的过错,嘴里苛责他们的举止言行,却对自己无限宽容。丈夫平时看似事事不与我计较,可他想做的事,即使知道是错的,无论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6
1、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设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处,也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与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萨常随我们左右,给予加被
药师禅时间:2023-08-24
索达吉堪布:不能将空器供在佛堂上《闲谈问答录2》问:供灯的功德文里说:“不能将空器供在佛堂上。”但我们外出办事、晚上睡觉时,如果灯油燃完了,空的灯器摆在佛堂上,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身为佛弟子,平时除了常到寺院礼佛、听经闻法及参与法会共修以外,如果因缘具足,亦可在家中设置佛堂。(一)家庭佛堂的重要与功用设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时间:2023-08-12
一心不乱才能成事从前有个国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你们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有成就呢?出家人说: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08-07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6
达真堪布:拿了寺庙佛堂的供品吃,这样算盗取十方僧物吗?问:学佛前看到寺庙佛堂的供品,觉得吃了能吉祥如意,然后拿来吃了,这样算盗取十方僧物吗? 答:寺院的供品当加持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1
达真堪布:离开家一段时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 问:如果离开家一段时间,家里的佛堂没人供灯供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才如法呢?答:若是长期离开家,没有人收拾佛堂,应该把供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5
一个女同事讲话极温柔,我们也因为她的温柔性格受益不少。每逢碰到急事,人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措辞又急又冲,面红耳赤之际,冲突与纷争就在所难免。唯有她,始终那般温婉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23
余晓悟,2010《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若我成佛。於他剎土。有諸眾生發菩提心。及於我所起清淨念。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極樂。彼人臨命終時。我與諸比丘眾。現其人前。若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22
感应道交,必定见佛(根据道源法师佛堂讲话整理)上面讲的忆佛念佛,现在讲‘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按净土本旨讲,现在念佛,到报尽命终往生西方时,才能见佛。有人怀疑是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1
达真堪布:这样用我的佛堂受戒如法吗?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家有佛堂,但是我有个朋友是信伊斯兰教的。有一次,她来我家的时候,正好她要受戒,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8
海涛法师:家里佛堂点灯,是二十四小时把它点着,这样如法吗?家裡佛堂点灯,是二十四小时把它点着,这样如法吗? 海涛法师慈悲开示: 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依据《贤愚经 贫女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3
2006年6月4日消息据《纽约时报》(记者霍兰·考特)报道,热爱亚洲·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展在纽约开展。这一展览在美国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第70街725公园大道)展出。展览分
名人学佛时间:2023-07-11
佛堂(佛教解释)字面意思有两个 一是佛所住的堂殿 一是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佛堂词义拼音:f tng词性:〖名〗词义:1.佛所住的堂殿。《毗奈耶杂事》卷二六即以右足踏其香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问: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很多法师讲得不一样:有人说要念到一心不乱 问: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很多法师讲得不一样:有人说要念到一心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8
释迦牟尼佛传《大悲白莲花经》道源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 释迦牟尼百科名片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5
你了解设置佛堂的意义吗?在家设置佛堂有讲究吗?今天,我们从佛的第一尊塑像说起,带您了解关于佛堂的那些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记载,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时,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3-06-16
许多信众的家中都会设有佛堂,那么佛堂的设立究竟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佛堂的布置问题。01佛堂的环境选择应注意些什么? 要看风水方位吗?应掌握什么原则?
素食师兄时间:2022-06-23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清除污秽的水沟或马路,她无暇顾及自己的身装,所以总是一副很污秽的模样。城里的人遇到她就避开,不敢与她接近。他
其他文章时间:2022-03-21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在未讲经之前先悬谈一下本经大意;也就是说要讲一部经,都必须先要把这一部经的大意讲明,这名字就叫悬谈,悬者
道源法师时间:2022-03-19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还有很多注经家也都有诸多的讨论,我们看到这些讨论,对我
大安法师时间: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