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词、文皆有所擅长。他的诗文以通俗明快,贴近生活而受到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他的《赵州颂》便是其众多颂文中的佳作。
在我们分析颂文之前,首先了解一下赵州从谂禅师的生平简况:赵州(今河北赵县)从谂禅师是南泉普愿禅师之法嗣,俗姓郝,曹州(今山东荷泽)郝乡人。赵州禅师童稚之时,即孤介不群,厌于世乐,稍长即辞亲,从本州扈通院(亦说龙兴寺)落发出家。后听说池州南泉普愿禅师道化日隆,前往参礼,并成为南泉的法嗣。
赵州禅师在启发学徒时常常以―些透露玄机的法语来引导。憨山大师依据赵州从谂禅师的公案故事作了颂文,颂扬了赵州禅师的高深的悟境。大师所作颂文共有三首,现对颂文分述如下:
憨山大师的第一首颂文是根据赵州禅师勘验婆子的公案而作。颂文云:
斜阳芳草正萋萋,漫把王孙去路迷。
多少迷中留宿客,五更梦破一声鸡。
在理解这首颂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勘验婆子公案:有僧游五台,问―婆子曰: 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 蓦直去。僧便去。婆曰: 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僧又举是于师,师曰: 待我去勘过。明门,师便去问: 后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 蓦直去。师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师归院谓僧曰: 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
憨山大师这则颂文开篇采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引起下文。郁郁葱葱的芳草充塞前路,王公贵族到此都迷住了去路。有多少人因为迷路在此留宿,待到五更一声鸡鸣划破长空,唤醒了那些因迷途而沉睡在睡梦中的人。
憨山大师表面是在写世俗人眼中所说的迷路,其实是在暗喻赵州禅师勘破婆子的公案。一般僧人听了老婆子的蓦直去的话并没有多想,只认为蓦直去三字,表面上是说上山的路一直去,同时又含有直心是道, 当下即悟的禅理。他们对老婆子敬佩不已,都认为她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修行人。
后来僧人把台山婆子莫测高深的话,告诉赵州和尚。赵州听过僧人的话,说道:让我去勘验一下那个婆子,看看功夫到底怎样?第二天,赵州来到台山脚下,看到婆子,就问: 老婆婆,上后山的路该怎么走?婆子见有僧人问路,又搬出那句老话: 一真去。赵州回来对僧众们说:这个老太,不懂禅法,被我验出破绽来了。
赵州禅师认为禅门应对,机锋灵活,真是千变万化,因时因地因人,各有不同。然而那个婆子,只知道机械地重复着那一句话,所以赵州亲自勘过以后,下结论道:台山婆子,旧话重复,不知应变,是个外行。
由此,憨山大师认为,那么多的僧人都被婆子的话所迷惑,独有赵州禅师看破婆子是外行之人,并将此事告诉了迷途的僧人。这就像五更一声鸡鸣,划破长空,使那些迷梦之人猝然梦觉。
了解公案是理解这首颂文的基础。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颂文。
憨山大师的第二首颂文云:
赵州一味澹生涯,但是相逢请吃茶。
若问梅花探春色,一枝墙外过邻家。
远来经涉路迢遥,垒块填胸气正娇。
不用灵丹并妙药,只须一碗热汤浇。
这首颂文是根据赵州吃茶的公案而作。公案曰:师(赵州)问新到(僧): 曾到此间么?曰: 曾到。师曰: 吃茶去。又问僧,僧曰: 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 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 吃茶去。
赵州从谂禅师是一位很有修为的禅师,他认为,平常心是道。禅是平易亲切的,而院主和新弟子将禅神秘化、神圣化了。因此赵州禅师让他们吃茶去,提醒他们不要把禅当作艰难而沉重的事业。禅如三月的风,如春日的阳光,禅又如长途跋涉后喝到的茶,顺乎自然与人情,超然怡然。
颂文首两句说,赵州禅师一生淡泊名利,凡是遇到前来求法的人他总会以吃茶去一句作为接引学人的方法。接着颂文以一枝梅花过墙探****为喻,借此比喻那些前来寻求赵州禅师指点迷津的禅僧。接着,颂文又讲述了那些远道而来的禅僧,他们怀着满腔的傲气来找赵州禅师验证一下自己的悟性。出人意料的是,赵州禅师并不是耐心地告诉他们修行的方法,而是以一句吃茶去就打发了学徒。
自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故事出来以后,后世禅子多以茶禅一味来阐释佛理禅意。细细品味,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于是,后世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诗文中都提倡以茶喻禅,以茶入禅。茶与禅于是就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
故此,颂文最后两句说不用灵丹并妙药,只须一碗热汤浇。赵州主张随缘任运,不涉言路,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一落入妄想分别,就与本性乖离。参禅的第一步,乃是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除去妄想,所以清湛愚老人《心灯录》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
憨山大师的这首颂文赞扬了赵州禅师以吃茶去这种简单生活化的方法来启发禅子,促进他们明心见性,同时,也是对赵州禅师开导学徒所采用善巧方法的赞叹。
憨山大师的第三首颂文是根据赵州禅师庭前柏树子公案故事而作。颂云:
大千经卷剖微尘,腊尽阳回大地春。
拈出庭前柏树子,西来祖意又重新。
颂文前两句,憨山大师赞叹佛教经典阐释道理的深刻圆满,凡是大干世界的一切事物,佛在经典中都有所论述。佛教经典中最主要讲说了使众生脱离苦海的方便法门,这对苦海众生来说就好像经历了冰天雪地的严冬磨练,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颂文的后两句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不立文字, 以心印心的禅宗,禅宗以其独特的接引学徒的方法,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憨山大师又以赵州禅师庭前柏树子启人开悟的独特方法告诉人们,赵州禅师给达摩祖师西来的本意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在这里,要了解颂文就必须对庭前柏树子的公案有所了解: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赵州禅师)曰: 庭前柏树子。曰: 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 我不将境示人。曰: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 庭前柏树子。
祖师指东土禅宗初祖达摩。禅门中热门话题之一便是反复参究达摩西来、弘扬禅法的宗旨。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赵州的答语颇见深度。学人探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是分别妄想,因为赵州曾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指出语言即是分别妄想。所以当学人生起妄想时,赵州随口一句庭前柏树子,让他蓦地一惊,顿断理路。学人怀疑他是将境示人,赵州立即否认,因为佛教主张三界唯心,一切境皆是心,因此以俗眼来看,柏树子是境;以佛眼观之,柏树子是心。所以赵州说自己没有将境示人。
憨山大师的第四首颂文云:
长江一望渺寒烟,极目中流思惘然。
可惜夜深明月下,更无人问渡头船。
这首颂文是针对赵州禅师狗子有无佛性而起。赵州因僧问: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无。
狗子有无佛性这个问题,是个借喻。它无非是要帮助你放弃意识思维,当下现量直观自己不生不灭的本性。狗子还有没有佛性?赵州不直接说即心即佛,他只是给学人一个铜墙铁壁,斩断他的思路,所以回答说: 无!真是斩钉截铁,让你没有思考的余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没有佛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起疑情,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与这个疑情融为一体,在每一个当下去切实地参究。这个参究不是让你去思维分别,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问题看着它,它属于一种现量直观。
憨山大师颂文首两句设想身处长江之中,四周寒烟笼罩,虽然极目远望,却目无所见。再遥望滚滚的长江水,不禁思绪惘然。这是借指赵州所说狗子没有佛性,弄得弟子满头雾水,不知所措,因而思绪也乱了。接着憨山大师以可惜夜深明月下,更无人问渡头船为喻,说明赵州禅师的回答斩断了禅子们的执着的思路,使他们当下产生疑情,从而能够认真地参究,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憨山大师的第五首颂文根据赵州禅师的万法归一的公案而作。颂云:
路到悬崖没处寻,转身一步脚头轻。
要寻挂角羚羊迹,有眼饶君亦似盲。
这首颂文有感于赵州禅师的颂文而发。赵州因僧问: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 老僧在青州,做领布衫重七斤。禅宗启人开悟的方式很独特,不是言语的指点,也不是具体的修持实践,而是通过答非所问的禅语来打断禅子的执著思维,使他们言语道断,思维路绝,从而当下醒悟禅师风马牛不相及禅语的深意,达到见自本性的目的。在赵州这则公案中,赵州对弟子提出的问题以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作了解答,如果按正常的思维来理解,就觉得滑稽可笑,可赵州禅师正是以这种方式来斩断禅子的疑情,促使他们觉悟。
所以憨山大师在颂文前两句指出,那些一直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的禅子,会把自己引到绝路上去,只有像赵州禅师这样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才会使他们看破疑情,回头是岸,从而觉悟。接着憨山大师在颂文中引用了羚羊挂角的故事:传说羚羊夜眠防患,挂角于树,脚不着地,故无迹可寻。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比如宋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颂文后两句以羚羊挂角的故事为喻,说明禅子如果不理解赵州禅师所作回答的深意,便会走上歧路,终无所成。
憨山大师的《赵州颂》,是分别针对赵州禅师在引导禅宗学徒开悟时所使用的不同禅语,而作的赞颂偈语。这几则颂文既表达了对赵州禅师高深道行的称赞,也是对赵州接引禅子善巧方式的赞叹。认真领会这些颂文,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赵州的有关公案,而且对指导我们的修持实践都有重要意。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集团的恶止善行昔圣天对异道庶民立论曰:吾教以恶止善行为宗。而异道论敌无以难之。夫此岂御人以口哉?以人群事实所须,要不外此,诚凡下凡愚所共喻,圣中圣智所莫逾者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评道德学社丛书喧喧然耳道德学社、同善社之名久矣。同善社唯以延年却病诱人,以传其守窍──祇是守鼻梁尖、磕几百个头,别无他得──静坐之术,驾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自造──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鉴古叹今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斋余法语一今天这个聚餐会,是就这饭食之食,而成聚会之会,要知饭食之法相,为众缘所生,唯识所现,自性本空,本不生灭的──自性即真实性,普遍平等,本无差别──,今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戊四 阿难问增益己一 佛问信不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此为消灾周中第四,世尊与阿难互相问答以增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五 得戒清净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二 指陈效益庚一 获福益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获福文略,下免难文稍广。由前建立药师七佛道场,七日七夜,斋戒沐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莲池大师答:由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续问答有当问,而前问不及。自设为或问如左。问:《大本》、此经一体,既闻命矣。然《大本》三事,此经似无。一、因地六八大愿;二、愿后广修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损福行为:1. 【大慎】爸妈责备发怒, 子女生嗔恨是一过, 抵触顶撞是十过.2. 工作不竭忠尽力, 一事为一过3. 【大慎】不尊敬先贤和长辈, 一日为一过4. 【大慎】堕胎为二十过5.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我在少年时侯,见有前贤排斥佛教,遂以先入之言为主,也随着藐视佛法,这是无知啊。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经书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不禁叹道: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救麂免难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有一天,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程氏夫妇平素喜吃鳖肉。有一次偶然买回一只大鳖,吩咐厨婢宰割烹煮,当时夫妇有事暂时外出。厨婢心想:由我亲手宰杀的鳖命,已经不可计数。今日我决定要释放这只大鳖,甘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钱梅溪孽报谈记载:钱梅溪的邻居薛庆官司,从事宰羊卖肉为业,家境相当富裕。薛庆官到了四十多岁时,忽然害了一场大病,疾病痊愈后,脸型突然变成羊脸形状。后来到安徽贩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超然有迈俗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年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3
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
净土大德故事时间:2024-10-22
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了瑜伽行派的两位大师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家世生平以及修学弘化的经历,是一部珍贵的佛教史文献。本文依据《婆薮盘豆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无著大师以前,印度的佛法极为昌盛,后来因为外道的势力进入了印度,大规模迫害佛教徒,曾经三次摧毁佛教。因为佛教徒以慈悲忍辱为上,不与争战,所以很多佛教徒被杀,寺庙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现在已入秋,大家知道,秋天属燥,故要特别小心火灾,说到火灾,刚才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才知历史上单房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悲剧竟是发生在广州:道光25年4月20日(18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