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余居士,黄龙无门慧开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余居士很早就栖心宗门,一直跟从无门慧开禅师参学。
在慧开禅师座下,余居士每有所问,总是被慧开禅师劈面截住,说道:不是不是!余居士被弄得茫然不知所措。
一日,余居士向同参好友臭庵宗禅师请教。
余居士问宗禅师:吾师甚么见解,敢对人天颠倒是非?
宗禅师道:我在无门座下,无法可得,无道可传,只得两个字。
余居士便问:两字如何?
宗禅师道:不是!不是!
余居士终于契悟到慧开禅师平昔接人用力之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3-11-09
世间无人知道的两个字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人有这个想法了。淼镇上有户人家,家境富裕,一直想要个儿子,甚至不惜罚款超生,生了第三胎后,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08-19
范纯仁,字尧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一生为人谦逊温和,正直宽恕。从来不对人严声厉色,只要出于道义,再困难危险的事他也毫不畏缩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9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记载。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时间:2023-08-01
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灵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出轮回。这个是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希望得到的,但是并不是说你会念《药师经》,你自然地身体马上就健康了,那不见得。我们还要
药师禅时间:2023-07-17
问: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生不了?答:蕅益大师说过:你们要想生西方吗?能生不能生,但看你信愿之有无。信要决定信——释迦
持戒修身时间:2022-05-09
感恩那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带着功利心去烧香,只是求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还会不如愿呢?很多人到庙里去,供养一点钱,就大咧咧地要求老天爷护佑自己,佑一切顺利,不久之后
素食同行时间:2022-04-26
心灵之旅,从这里开始关注净尘,品读内心真实的自己©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的悲欢。缘分浅的人,
净尘时间:2021-11-12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无量无数的恩典。我们生命中所得到的恩典绝对比苦难要多得多。树对我们有恩、大地对我们有恩、水对我们有恩、父母对我们有恩、国家和人民对我们有恩……许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1
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一个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的竞赛
其他文章时间:2016-05-11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17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
其他文章时间:2017-04-16
《长水疏》里头说得好,“不出因缘”。凡事你只着重、你要想了解它,它什么“因”,什么“缘”,这里头“缘”非常重要!“因”没办法,它已经形成了,能够改变都在“缘”上
佛学入门时间:2017-06-07
曾经有外道问佛说什么法?佛以「我说缘起」,「我论因说因」答复他。这是佛法的特质,其他的宗教不曾发现这个真理,更谈不上发扬光大。所谓「缘起法」是说,凡是存在的一切
汉传法师时间:2017-11-10
在释教崇奉集体中,常常听人说“随缘”两个字。这两个字要是用得多了,总会让人产生误解,把它和消沉、无法、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联络在一起。实际上还有紧随其后的另一个非
其他文章时间:2018-01-26
一个人之所以过得很苦,往往不是因为缺衣少食,而是因为想太多,欲望重重。一个人之所以好累,不是身体累了,而是心累了,感觉人生好迷茫。一个人,想要过得幸福快乐,就必
佛学入门时间:2019-08-21
佛教音乐《放下难舍的缘》累了就歇一歇、听一听,心静释然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24
一个人,出现两个祥兆,往往是贵气来临的开始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11
曾国藩:一个人身上,如果出现这两个字,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佛学视频时间:2020-08-04
南怀瑾:守住这两个字,你才能领略到人生更高远的境界
佛学视频时间:2020-08-30
导读:把钉子钉进了别人的心中,这样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
智慧语录时间:2016-07-27
人生最难把握的两个字是“分寸”。分寸,往往是一个人生活长河上的一个分水岭,人生做事最难的不是少做与多做,而是将事情做到何种程度。大千世界,古往今来,任何事都离不
生活哲理时间:201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