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讲究静观不语
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
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
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
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
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
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
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
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
熏香还可以有助于
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品香自有它的一系列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在品香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是了解香道文化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那么,我们先从香席器具开始学起。香分为香材和香品。香材即香料的原材料;香品即把原材料制成成品,比如香粉、香条、香饼、香丸等。香粉是用来焚烧的,香屑是用来熏制的;烧香包括熏香和焚香。其它的器具根据下方图片的标号,逐一为大家介绍。
1.银叶盒:盛放纯金隔火片。在金属材料里,金的性质最稳定,在受热时不会散发异味;
2.香盒:盛放香料;
3.品香炉:用来盛放炉灰和香炭。炉口有近30度的向下倾斜和内翻的口沿,当行香人搅动炉灰时,就会形成内向气压,炉灰就不会洒出。
4.香炭:由纯桑木加工而成。桑木含焦性比较低,烧成炭后没有异味,而且燃烧值比较高(燃烧时间为3小时左右)。同时,它还不会迸溅火星,也不会掉渣和断裂;
5.香瓶:用来装火具。火具选择金银或鎏金制品,以避免产生异味;
6.香箸:用来夹取香炭或香材颗粒;
7.香铲:又叫灰拍,用来整理炉灰;
8.香匙:用来舀取粉末状或者小颗粒香材;
9.银叶夹:用来夹取隔火片;
10.香刀:削取香材;
11.樽板:削取香材时用来承托的工具;
12.燃炭台:炭在点燃时,将其放在燃炭台上;
13.炉灰:炉灰由宣纸和松针混合在一起,经过煅烧、筛选和漂洗而成,透气性强,无异味。炉灰的作用是用来承托香炭,炭被埋到炉灰里面,然后根据埋的深浅来控制炉灰表面温度。炭被埋得越深,表面温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品香步骤和要领
1.用香箸将香炭夹到燃炭台上
2.用打火机将香炭点燃
3.用香箸将炉灰搅散,腾出足以放下香炭的空间
4.将香炭夹起并放到炉灰里
5.用灰拍将炉灰拍成圆锥体,这样炉灰和空气接触的表面更大,利于空气渗透。炭埋的深度、灰的高度和紧实度都会影响炉灰表面的温度。灰堆松散,透气性就强,炭火燃烧就比较旺盛,香味就浓;灰垒紧实,透气性就小,炭火燃烧不够旺盛,香味就会比较淡。
6.从香盒中拿取香材
7.用香刀削取少量香屑
8.用银叶夹夹取隔火片,放到切香板上
9.用香匙舀取香屑并放到隔火片上
10.将隔火片放到炉灰上
11.香屑在隔火受热的情况下逐步散发出香味
12.闻香时坐姿要端正,以保证呼吸顺畅。闻香分为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辨别香的材料,制作手法和混合香料的比例等;第二个层次是辨别香味:甘、辛、酸、苦、咸的层次和比例;第三个层次是根据香味联想到不同的物质;第四个层次是根据香味联想到不同的人;第五个层次是利用不同的香料,创作想象空间和故事。
13.接香炉要用双手,动作轻柔、平稳,始终保持香炉水平向上。手不能抖动和倾斜,也不能对着香炉呼气,因为香料很容易掉到炉灰里。
香道是由人嗅觉感官的享受,到精神层面修身养性的诉求,所产生的一门生活美学。品香当如品茶般更需用心,这是许多香界大师们的谆谆教导。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比如落实《弟子规》、《感应篇》,然后念佛才能得效果显著?请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对于念佛往生这一点来看,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跟大家讲个故事。元代高峰妙禅师他的修行非常精进,但是爱打瞌睡:一坐,一动脑筋思索问题、一参学,瞌睡又来了。他下决心不瞌睡了,怎么办?坐在悬崖上,你打瞌睡吧!掉下来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中国香道是一种以香来修身养性、追寻自我、愉悦身心的活动,历来就备受王公贵族、文人雅士、道佛高人的喜欢,成为他们生活当中极好的生活佐料。玩香不仅可以获得嗅觉上的
沉香文化时间:2025-02-03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能够有成就的人,他是身行这个理想,而不是口说这些大言、大语。讲出来给我们听啊,是在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样来实践。现在正行完成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沉香,是沉埋千年的山中传奇,久经淬炼而终成正果。沉香结香不易,而能达到的极品者,则更是少之又少,珍贵难寻。那么好沉香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看造型国人在审美上更注
沉香收藏时间:2024-12-26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作为香料中的贵族,沉香素爱 干、净,两者缺一不可,且与其它料子不同,沉香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因此,在保养上就要格外注意,不然稍有不当,很容易就会使其香韵受到损害,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3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中国香道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即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香的目的,是致中和,通过烧香,来促进人的气血和,五脏六腑和,阴阳和,最后人天达到和。中国古代做香非常严格,必须用天然的香药,如法的工艺,出来的香才是真正的香。炮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2-07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中国文化的体现形式丰富多彩,香是其中一支馥郁芬芳的脉流,即香道。香道与琴棋书画同源,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香之为用,一可养生,是生存的滋养;二可养德,是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点一盘香,甚至是一根线香看着余烟渺渺而上,品上一口香茗这样的画面想想都充满了禅意如果情景还能置于竹林溪边唯能送上清心寡欲止于心七个字了。似乎大多人都只识茶道、花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5
沉香制作成彿珠佩挂于身上、手腕,于念经时拨动彿珠,沉香受体温加热,同时散发香气以定神祛邪。其味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亦可帮助行气入定,最适合静坐修禅者使用。对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4
水墨,墨香,墨韵;香,高贵,深邃,玄妙。当水墨与香道相遇,文化的相遇,融合,会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今天,四川国颂邀请到了来自香寻的周老师,为藏家朋友们带来专业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4
香道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 所谓香道,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2-03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南宋蒋捷《一剪梅》茶有茶道,香有香道。所谓香道,就是根据一定的程序、规则和仪式焚烧香品,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2-01
品香,自古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熏香与烹茶、挂画、插花合称文人四艺,可算是古代文艺青年们的标签。在众多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古人对品香来营造心境的倚重。陆游有诗:官身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2-01
为了更好传承中国传统香、茶文化,推广香道与茶道的融合,共同开拓国学文化市场。菩提香道与同庆号普洱茶达成战略合作并特意举办温炉香沉邀宾客,一杯颠青解烦忧菩提香道与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30
第一,闻香云。就是当一缕青烟飘过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凑着鼻子去吮吸它的芳香,轻轻的吸入,慢慢的品尝它的美味。第二,闻香韵。就是品尝一下香盒四周洋溢着的香韵,香韵和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7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第一课:何为香道香道不是香熏,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所以只要是纯天然的香料,都是值得买来慢慢品味的。不论是各种功能性的和香,还是可以入品的单方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5
雨卿阁论茶道香道花道茶道、花道、香道合称日本三雅道。如果说武士道代表了死的艺术,而茶道则代表了生的艺术。日本茶文化以寺院为中心,普及到全国各地,以佛法存于茶汤观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24
关于日本香道中的御家流,上篇文章已有详细介绍,下面再为大家介绍另一种入门组香赏月。香道流仪入门仪式之一的赏月是适合静坐、阅书、抚琴的闻香礼仪。流仪方式和之前中国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4
所谓香道,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颖悟,通过训练让内心澄明,至清无垢,不断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人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3
10月21日下午,作为日本大使馆举办的中日集中交流月活动之一,日本香道艺术讲座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来自日本的香道世家传人蜂谷宗苾老师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当花艺遇见香道,一场关于美的遇见。视觉与嗅觉同时抵达,艺术与灵性瞬间契合。在檀香与花香中,只为让灵魂静下来。一盏茶,一炉香,一束花,已足以度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0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匠心独运》岁月无声,因为默默地用手用心、用精神、用光阴,把材质注入灵魂。是为匠心。...天地有情,所以用情怀思索、让感恩存菁,以敬畏雕琢,不轻率,不造次。是为独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9
既然案头燃香,自然笔下也要写香。古代文人所写关于香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名家也比比皆是:刘向、李煜、李商隐、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朱熹、文征明、丁渭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