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译文
问:关於成佛的法门,若是说修习善行,则有先后之分;若是说「性善」,则根据一心平等原理。一切佛既然有性恶,善根断尽的人,即阐提也有性善。既然在「性」上同一,都应当能够成佛,为什么却说善根断尽的人不能成佛呢?
答:若说到成佛之性,谁都一样;但是就修习而成佛方面说,那么,善根断尽的人未曾具备。天台宗的教门问道:「阐提与佛,断绝什么性质的善和恶?」回答是:「阐提完全断除了修习善行,但性善还在,佛则完全断除了修习恶行,但性恶还在。」
原典
问:夫成佛门,若论「修善」,则有前后;若是「性善」,本一心平等。诸佛既有性恶,阐提(注释:即「一阐提」。意思是「不具信」或「断善根」。指那些断绝了一切善根的人。《大涅槃经》卷五:「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对阐提是否具有佛性,能否成佛,佛教内部有长斯的争论,并不统一。)亦有性善。既同一性,俱合成佛,云何阐提不成佛耶?
答:若言性佛,何人平等;若约修成,阐提未具。台教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译文:
问:阐提既然不曾断绝本性之善,还能教他们修习善行吗?佛既然没有断绝本性之恶,还能使他们修习恶行吗?
答:阐提不明白本性之善,正因为这种不明白,所以还能为性善所熏染;因而假如能进而转为修善,便可广泛对治一切恶行。佛虽然没有断绝性恶,但已能了达本性之恶;正因为了达本性之恶,所以能对一切恶应付自如,不为性恶所染著;由於佛不会转而修习恶行,因而佛也就永远不会再为恶;又由於佛通达无碍,因此能广泛运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虽终日运用诸恶法门,却终日不受染著;正因不为所染,所以不起恶行,这怎能与阐提相提并论呢?
如果阐提也能象佛一样,了达这种善和恶,那么,阐提也就不再名为阐提了。若是依据他人所说,得知阐提完全断绝善行,但为阿赖耶识熏习,还能生起善行。阿赖耶识是不可断定的愚昧,为善恶所依持,藏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阐提不能断绝这难以判别的愚昧,所以还会生起善行;而佛则完全断绝了这难以判定的愚昧,再没有什么可以熏习的了,因此恶行也就不会再度生起。如果佛要以恶行来进行化导,那么他就得以神通力作种种变现,以普度众生。
原典
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答:阐提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於恶;以达恶故,於恶得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
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若依他人,明阐提断善尽,为阿赖耶识所熏,更能起善。阿赖耶即是无记无明(注释:意为不可加以断定的无明。无记,指非善非不善,不可加以断定和判断。无明,系「十二因缘」之一,也是「三毒」之一,意为无智、愚昧。),善恶依持, 为一切种子。阐提不断无记无明,故还生善;佛断无记无明尽,无所可熏,故恶不复还生。若欲以恶化物,但作神通变现,度众生耳。
译文
问:倘若佛完全断绝恶行,变现神通以恶行化导众生,那么,这需要「作意」方能生起恶行,好比画师画各类事物的相貌,并非是自由任运。如明镜未曾动,而事物的相貌自己反映了出来,这真是不可思议,说明它本来就能应现恶。如果需要使心惊觉以引起活动,那就与其他宗教派别又有什么区分呢?
答:现在要说明的是,阐提并不断绝性德的善,一旦遇到机缘,这性善就要表现;而佛也并不断绝性德的恶,因机缘的激发以及慈悲之力的熏习,入阿鼻地狱,同於一切恶,以化导众生。因为有性恶,所以叫「不断」;但又不再修恶,所以又叫「不常」。如果修恶和性恶都没有了,那便是「断」,而不能说是「不断不常。」阐提也是这样,因为性德之善不断,所以还能生长善根;而如来因性德之恶不断,所以也还会生起恶。若能这样来理解「心」,就能无所染著,通达无碍;恶也就等同於真如法性,即使作五无间业也能获得解脱。也可以说是未曾束缚未曾解脱,其语言行为违反正道却通达佛道。一阐提人却染著而不能通达,这样就不同於刚才所说的了。
那么,什么又叫不通达呢?因为不懂得「无性」,即一切事物没有实体这一原理。为此,善、恶等一切现象,都要以「无性」为其性体。这性体就是佛性,就是「无住」之本,也就是「法性」。所以,这善、恶的性体,不可以断绝。现在要是推求自己的心性,却无法得到。在心性的「无住」之处,能够遍满一切处所,这便是善、恶性体。所以,性体无所谓善恶,但它能生起善恶,善恶可以断,但性体不可以断。善和恶都以心性为性体;如果说要断绝性恶,那等於是断绝心性。性体不可断绝,所以阐提不断本性之善;纵然坠入地狱、饿鬼、畜生,本性这善未曾减少,本性之恶也未曾增加。直到成佛,始终性善之增,性恶不减。
这个「性」就是法身,它好比明镜,自身并无美、丑等各种相状,但能映现出所有美、丑形相。相貌有所增减,但明镜的洁净光亮体性并无丝毫增减。明镜本身没有相状,所以能是映现形相;佛性本无善恶,却能示现为善恶。众生未能了达性体,只是得了善、恶之功用,他们被善、恶现象所约束,所以得不到自由。正因为性善不受损害,所以地狱也能生发佛界之善;也正因为性恶不受损害,所以佛也会显现六道之恶。
再则,所谓「性」,就是善恶等一切现象的性体。它遍满十方三世、众生国土等一切处所。它没有变异,也不增不减,但能显示具体的善恶现象。所有凡与圣、垢与净、因与果等,都由性体而起。因而说是性善、性恶。倘若善与恶平等一如,便没有常住不变的形相;只是随顺机缘而遭遇习气,好比镜中之像,并无实体。如果遇到净的机缘,便是善;如果遇到染的机缘,便是恶。因为善恶都是通过修习而获得的,所以叫做修善修恶。
若说到性善,不只是阐提的事;若说到性恶,也不只是诸佛的事。从这种一切善恶的性体上说,所有众生具备,平等一如。倘若觉悟到这一性体,即刻能够成佛,能够随意显现为圣者或凡夫,自在无碍。
倘若说修善或修恶,则因有上、中、下等根机不一,故无法确定。那要根据修行的诚意,用力的深浅,或获世间的果报而於六道中流转轮回,或获出世间的果报而上下於「四圣」。众生因不了达善恶的性体,故而总是为善恶之业所束缚,失去自由。一旦明见心性,了达佛道,那么还有什么样的真理不能获得?到那时,一切事物都标示宗旨,一切外境都契合旨意,绝不仅仅善、恶两种现象得到自在。
原典
问:若佛地断恶尽,作神通以恶化物者,此「作意」(注释:指使心惊觉以引起活动的精神作用。《俱舍论》卷四:「作意,谓能令心惊觉。」方能起恶,如人画诸色像,非是任运。如明镜不动,色像自形,可是不思议,理能应恶。若作意者,与外道(注释:指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派别。外道的种类,各说不一,主要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六师外道和九十六种外道。)何异?
答: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佛亦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注释:阿鼻地狱的简称。意译作「无间地狱」。为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凡坠入其间者,将「受苦无间」,据说是为造「十不善业」的众生而设立的。),同一切恶,事化众生。以有性恶,故名「不断」;无复修恶,名「不常」。若修性俱尽,则是「断」,不得为「不断不常」。阐提亦尔,性善不断,还生善根;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注释:指真如法性。因为真如法性为一切际的至极,最为真实。《大乘义章》卷一:「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能以五逆(注释:又名「五无间业」。指感应无间地狱苦果的恶业。有三乘相通的五逆,也有大乘另立的五逆等区分)相而得解脱。亦不缚不脱,行非道而通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也。
何谓不达?以不了「无性」(注释:性,即体;即指一切事物并无实体。)故。是以善恶诸法,皆以「无性」为性。此性即是佛性,即无住本,即法性。故此善恶性,不可断也。即今推自心性,不可得。即无住处,能遍一切处,即善恶性也。性无善恶,能生善恶;善恶可断,性不可断。善恶同以心性为性;若断性恶,则断心性。性不可断,所以阐提不断性善;纵堕「三涂」,性善不减,性恶不增。直到成佛,性善不增,性恶不减。
此性即法身也,犹如明镜,本无好丑众像,能现一切好丑众像。像有增减,明净光体不增不减也。镜本无像,故能现像;佛性无善恶,能现善恶。众生不得性,但得善恶,为善恶所拘,不得自在也。性善不坏故,地狱发佛界善;性恶不坏故,佛能现「六趣」(注释:根据生前的各种善恶言行,众生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它们是:天(三界诸天)、人、阿修罗(非天)、饿鬼、畜生、地狱。)恶。
又「性」者,即是善恶等诸法之性。遍十方三世、众生国土等一切处。无有变异,不增不减,能现善恶。凡圣、垢净、因果等,从性而起。故云性善性恶。若善恶等,即无定相;随缘构习,如镜中像,无体可得。若遇净缘,即善;若因染净,即恶。从修而得,故名修善、修恶。
若论性善,不唯阐提;若论性恶,不唯诸佛。只是善恶诸法之性故,即一切众生皆悉具有,一际平等。若觉了此性,即便成佛,故能示圣现凡,自在无碍。
若论修善、修恶,於上、中、下根即不可定。随修成之厚薄,任力量之浅深,得世间报而「六趣」升沉,成出世果而「四圣」(注释:指「十」中的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他们属於已获解脱的「圣者」,所以名「四圣」。而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则称为十界中的「六凡」。)高下。以不了善恶之性,故为善恶业之所拘而不自在。若见性达道,可道不成!则法法标宗,尘尘契旨,岂唯善、恶二法而得自在耶?
天台宗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宗派,而且就它的理论体系的规模、哲学思辨的水平而言,也在所有佛教宗派中首屈一指,它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杰出代表。本文拟就天台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9-29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我每写一遍圣号,大家就跟我诵念一遍圣号,生活就会有大不同。有一天,有一位善知识问我,她说:三生居士,你说这一世供灯的人,下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经文〗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悉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
佛教知识时间:2024-05-14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诗曰: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印度?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释迦佛陀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3-09-01
自性为何?定复为何者?无论出家僧尼行者,或在家居士等,所修之法,盖为奉行佛意、依正法之义而行之了脱生死之法,别无他耳。此了生死之法修,依众生各自不同之缘起而作不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十七、活佛感化道人这件事,要算是活佛在佛国行道当中的一个插曲,也算是一件奇特的事,当活佛初来仰光时,在龙华寺一同挂单的当中,有一老一少两个道人(道教),江苏人,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时间:2023-07-28
十七、一只母狗恶口咒骂僧众,五百世转生狗当佛陀在印度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施主的财富很多,就跟多闻天子一样。这位施主虽然学佛,但也不排斥一些外道宗派。他的妻子怀孕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7
达真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七)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普贤行愿品》,继续讲(
入门知识时间:2023-06-18
太阳性之于伟,何以故耳?面万法与群生施光放热故耳,故为人赞,由是之道,为或之流为众而消益者是为其大也。太阳的本性之所以伟大,是什么原因呢?是太阳燃烧自己而给这个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07
十七画【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著称。【优婆离】 见优波离条。【优婆塞】 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
陈义孝居士时间:2022-03-11
木源禅师此时,善契法师身内身外所能感知的只有恩师无能胜方便。善契的心里安住着恩师的具足庄严报身的圆满身相,这圆满的庄严报身身相与善契合为一起,放着光明,照澈澈映
传记故事时间:2021-03-27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三、不遵遗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6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第455经(想经):本经与454经大体相同,“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第551经(诃梨经):本经叙述诃梨长者以《摩捷提经》中一偈,而请教于迦旃延。本经偈的内容是:断一切诸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虚空于五欲,永以不还满,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第374~378经(有贪经):此五部经名称相同,故而合并叙述。374经:叙述苈对四食如没有喜贪的话,识就不会增长。“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第547经(宿士经):本经叙述何为真正的“宿士”。何谓宿士?一般是指老成饱学之士。当然,从传统意义上讲,既为“宿”,一是指男士居多,而是有着年龄界限,年纪轻者则不大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597经(妙色经):本经叙述佛告天子,持戒定慧可得妙色,成就乘出之道,受到诸天所供养。首先是一位天子问佛:云何诸众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众生住何法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第549经(迦梨经):本经是居家优婆夷与摩诃迦旃延尊者之间的问答偈语录。本经有些复杂,过去佛教大德喜欢用偈语的方式相互问答。在某一时期,佛住舍卫国的祇园精舍,而摩诃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第409经~415经:我之所以将以上七经合并叙述,主要是此七经从内容上讲,与上述的404、408经大体相仿,都是众比丘在迦兰陀竹园的食堂里作些“世间思惟”。我们知道,这些世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本经篇幅较长,我可以将其分作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阿育王供佛的本生因缘。根据604经的记述,佛陀在某一天清晨“著衣持钵”,带领着众多比丘入王舍城乞食,“顺邑而行”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奇妙的大自然 我们昨天在上海停留了一下,正好说上海有个地质矿物展览,我昨天下午去看了下,觉得蛮有意思。看着大自然的这种,真的是精美。光是矿物石一样,各种颜色的都
达照法师时间:2020-05-12
更多文章时间:2020-05-26
净空法师:学佛多年为啥还在佛门之外?怎样才算真正进得佛门?
更多文章时间:2020-05-26
视害为师(下) 《修心八颂》讲文(十三)(2012-06)地点:辽宁归茗寺我们有没有毛病,有没有缺点,有没有烦恼,有没有习气?(众答:有!) 你想不想修行成功,想不想进步?(众答
宽见法师时间:2020-06-02
生命最值得信赖的是三宝传喜法师与居士座谈(北京10.03) 中医它是标本兼治,西医是感冒就吃感冒药,什么引起的就不太注意了,中医的话,什么引起的那你调理。佛教更加注重这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5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外道不会佛意,用功最多。违背圣意,终日驱驱念佛转经,昏于神性,不免轮回。“外道修行人,没有领会佛陀的法意,不明白成佛的方向,不过,
超然法师时间:2020-06-25
净空法师:具足这两个条件 ,说明你道业成就了,道行高深。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01
打造人间佛教的文教空间释传道壹、前言现今的台湾佛教,食古不化、执守传统者,固亦有之;标新立异、锐意前卫者,亦不乏其人。然佛教现代化、人间化的议题(人间化并不即是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3
◎1997.09.18讲于法云文教协会法句经讲记(三十二)释传道〈言语品第八〉十有二章壹、释品题言语品者 所以戒口发说谈论 当用道理戒,音(界)kai3求盖切口,音(苦)kho2去古切说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3
◎1997.08.28讲于法云文教协会法句经讲记(二十一)释传道主讲〈戒慎品第五〉十有六章贰、释颂义及因缘 4.持戒者安 令身无恼 夜卧恬淡 寤则常欢持,一音(池)ti5地祈切一音【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3
十七、《元音老人文集》序元音老人(李钟鼎老居士)1905年生于安徽合肥市,幼读孔孟遗教,常思考人生之所以然,苦不可得。稍长,随父居上海,求学于上海沪江大学。1925年父病
徐恒志居士时间:2020-08-13
下面的经文,佛再次劝我们发愿往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三番劝我们发愿了。第一次我们所读到的经文佛对我们说:“众生
更多文章时间:2020-08-25
心是虚妄诸法集起来的,没有我没有主宰。随自己以前的业来显现。有什么样的业就显现什么样的语言行为。今天你习惯于这样想,以前的业影响到你现在的思维状态就随业所现。业
智海法师时间:2020-08-26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大日经卷五)布字品第十七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摘要释题:此地十七品说明本尊化佛身上遍布种子字,分布情形如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02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七 什么是无苦之乐?佛告诉我们,在现实的人生当中,虽然一切都是苦的,都追求不到真正的快乐,但是在我们每一个人宝贵的生命当中,蕴含了三种无苦之
达照法师时间:2020-09-09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注释】(1)罔:诬罔不直的人。【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
素食文章时间: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