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
本觉.始觉.究竟觉
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
觉的内容有三:
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人俱足,个个都有,大家都是自性天真佛,众生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众生虽然处在迷位,迷了本觉佛性,叫作‘不觉的众生’,可是众生虽然是迷而不觉,而本觉佛性从来都不曾遗失,也没有缺少。譬如有一个人喝醉了酒,有一个亲友把一粒摩尼宝珠放在这个醉汉衣服之中,这个醉汉不知道自己衣里放有一粒摩尼宝珠,认为自己很穷,生活困难,到处求人,讨饭度日。而衣里的明珠一定要经过他人解说,醉汉方能知道。
另外有一个贫穷的人,他的祖先恐怕子孙受苦,就预先把非常贵重的珍宝,埋藏在自己家里,没有告诉他的子孙。这个穷人不知道自己家中藏有珍贵宝藏,为了争取生存,到处问人乞讨,受尽了人间的痛苦。宅中宝藏一定要加以指示.才能知道。众生虽具有本觉佛性,迷而不知,在三界大道中,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但是本觉佛性,在圣人分上也不曾增加一点,在凡夫分上也不会减少一点,真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第二,始觉。众生把本觉佛性埋没在五蕴心身之中,而不自觉,现在看到佛教经书,听到大善知识的开导,得到这种外薰助缘,明白人人本来具有天真佛性。佛性又叫‘本来面目’,或‘无位真人’。过去一向都是不知不觉,今天方才开始觉悟。正是‘宅中宝藏,非指示而莫晓;衣里明珠,必解说而方知’。就像上面所讲那个贫人一样,家中虽埋有宝藏,因其祖先没有预先告诉他,所以迷而不知;又像那醉汉虽然藏有明珠,但是迷而不知。记得圆瑛老法师说:‘真虽本有,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空。’也就是说:‘真知妙心,虽是人人俱足,个个都有,如果不以方便法门来显发,是不能明心见性,大开圆解的。’
但是,妄想烦恼如果不以方便法门来彻底破除,也是无法得到消灭。所以,在《楞严经》里面,佛对阿难尊者指示,要经过三番的破妄。第一破妄识无处,即第六意识的妄想心没有一定的处所。第二破妄识无体,即第六意识的妄想心没有真实的体性。第三破妄识非心,即第六意识的妄想心不是我们自性本具的真如妙心。佛为令阿难尊者大开大悟,在二番破第六意识妄想心之后,就继续来个十番显见,显出我们众生眼根之中,能见的见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就是真如妙心。这就是佛用种种方便法门,来破妄显真,要达到妄穷真露的主要目的,使阿难尊者与在会大众,大家都要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是为始觉。
第三,究竟觉。一切众生,由于本觉内薰之因,再遇善知识开导,及看经听教外薰之缘,这叫作‘种子薰现行,现行薰种子’。内外交薰,因缘和合,所以才能够觉悟,发心修行,时时回光反照,以智慧断烦恼,得到惑净智图,复还本有心源,得到究竟清净,圆成佛道,是为究竟觉。
自觉.觉他.觉满
第一,自觉,是对不觉而说的。众生本具真如佛性。由于过去无量劫以来,被无明烦恼所障蔽,迷而不觉,现在觉悟众生本来与佛无二无别。诸佛就像一面磨过的镜子,众生就像没有磨过的毛坯。众生的毛坯虽然未磨,可是镜中光明俱足,一旦磨了,把粗尘细垢磨得干干净净,那本具光明就显现出来了,就如诸佛已磨成镜,岂不是一样光明?
有智慧的人,要透过譬喻,才易得到开悟。记得《楞严经》里面讲了一段故事,在楞严法会里,波斯匿王听到佛说:‘人的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见性,也就是眼根能见色的见性。’大王恭恭敬敬地请佛开示。佛就问他:‘大王,你的身体是和金刚一样坚固常住不灭,还是变坏生灭?’大王说:‘我现在这个肉体,将来是要灭亡的。’佛说:‘大王,你现在身体还存在,还没有灭。为什么就知道今后一定要灭亡呢?’大王说:‘我这个无常变灭之身,现在看起来虽然还没有消灭,可是已观察到我的身体正在念念不停的变,就像火火烧木头,渐渐燃烧成灰一样的消灭殒亡。因此,我推知这个身体今后一定是要消灭的。’佛马上就赞许说:‘大王你讲的对。’
佛又问波斯匿王说:‘大王,年纪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了,你现在的容貌,和你在童年时代的容貌是不是一样呢?’大王说:‘完全不一样了,记得我在幼年时候,皮肤十分润滑光泽,到了年长,是血气充满,身体强壮。可是到了现在,真是一天天衰老下去,形貌正在不断地枯悴了,精神昏昧了,头发白了,面孔皱了,我的生命也是不会长久。’
佛说:‘大王,你的形貌不会一下子就变了吧?’大王说:‘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在二十岁的时候,比十岁的时候老了一些,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比二十岁的时候又老了,可是到了现在,我是六十二岁的老翁,当然比五十岁的时候老多了。我这年龄不但是十年十年的变化,其实是年年变、月月变、日日变。时时刻刻,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在变化不停。因此四大色身,一定是终归变灭。’
佛说:‘就在你这个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性,大王,你在什么时候看见那恒河的水?’大王说:‘我在三岁时候,我的母亲带领了我去参拜耆婆天,就是长寿天神。经过恒河时,就看到恒河的水。’佛说:‘汝三岁看恒河水与十三岁时看的恒河水,是一样呀,还是不一样?’大王说:‘那完全是一样的,无二无别。’佛说:‘大王,你不要悲伤,你十岁与六十二岁时,当然是不大相同,发白皱面,身体变坏,可是你三岁见恒河水时,和你六十二岁看到这恒河水,那能见的见性,是一样的还不一样?’大王说:‘完全没有两样。’
最后,佛对波斯匿王开导说:‘大王,你的面孔虽然会皱会变,但是你的能见见性永远不会皱,也不会变。那不皱不变的见性,本来是在你的生灭身中。’大王听了佛的慈悲开示,就忽然大彻大悟,直下承当。透过佛与大王的一问一答,充分说明了众生的色身肉体有生有老,而见性是不生不灭,这就是我们人的真心实性。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灭身中,有个不生灭的真性,能够称性修行,一定成佛,这就是自觉的道理。
第二,觉他。佛开悟以后,以大慈大悲之心,怜念众生在迷不觉,就把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再来辗转教化他人,使人人都要发菩提心,一心修行,舍除妄想执著,愿现真如妙性,个个成佛。二乘圣人没有利他行愿,观三界如牢狱,非常可怕,视生死如冤家,十分痛恨,所以他们自觉以后,不去利他。佛是慈航普渡,救济众生,自觉以后,更要觉他。所以经中说:‘自觉已经圆满,再去觉悟他人,所有古佛如来,应现人间度生。’这就是觉他的道理。
第三,觉满。菩萨为了上求佛道,断除五住烦恼(五住烦恼:见惑一住、思惑三住,尘沙惑无明惑合一住),证得四智菩提(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得到慧足。佛为了下化众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勤苦修行,住世一百劫,修习相好庄严的福因,俱足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得到福足,有了福慧两足,自他二利,功圆果满,所以称为两足尊。是三觉圆满,万德俱足,为人天导师,堪称为觉行圆满之人,这就是觉满的道理。
法身.报身.化身
佛有三身。
第一,法身。身是‘积聚’义,凡夫众生。是积聚业报以为身。随业受报,感召四大色身。佛是业尽识空,只有一个清净之身,妙色之体。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真如是圆满清净,遍一切处,法身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印度话‘毗卢遮那’,意译为‘遍一切处’;清净法身,犹如虚空一样的,圆满周遍,十方世界。
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二种。自住清净法身:是众生本来俱足的天真佛性,在有情众生分上,叫作‘佛性’,在无情万物方面,叫作‘法性’。经中有说:‘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离垢妙极法身是佛在因地之中,修德有功,离了五住烦恼,断了二种生死(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得证无上菩提道果,究竟成佛。过去有一位香严禅师,听到扑竹声音,忽然大悟,他说:‘扑竹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苏东坡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清净身,就是法身佛。
第二,报身。报身是‘智慧’积聚,就是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智慧究竟圆满,妄惑彻底断除,叫作‘圆满报身’。‘卢舍那’意译为‘净满’,就是惑净智满的意思。
报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二种。自受用报身:就是佛的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得证菩提觉法乐,与涅槃寂灭乐,这是根本智,以真智住真境,是佛自己受用的报身(真境:指常寂光净土)。他受用报身,就是《华严经》所说:‘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可是二乘圣人,是有眼看不见佛的卢舍那身,有耳不能闻佛的圆顿大教。十地菩萨根机大、智慧大,就能够看到报身佛的无量无边相好庄严,这是得后得智。正如赞佛偈说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报身佛的庄严相好,是为了十地菩萨发心大士所得受用,是他所受报身。
第三,化身。化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以为身。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能以妙观察智,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度众生。
化身佛有‘示生化身’与‘应生化身’二种。示身化身佛就是应众生之机,以大慈大悲之心,能够大权示现。从兜率宫降生人间,到净饭王皇宫为悉达多太子,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就是:离兜率、降皇宫、入母胎、出母胎、出家、降魔、转*轮、成佛道。这是小乘教的八相。如果说大乘教的八相成道,就是除了降魔一相,换上住母胎一相。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把所有一切与佛有缘众生统统度尽,到了八十岁,就入大涅槃,于无生之中示现受生,于无灭之处而示现灭度。这就是《释迦如来成道记》开头说的二句:‘净法界身,本无出殁。大悲愿力,示现受生’的道理。此即示生化身佛。
应生化身佛就是随类化身,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所以说,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在一段时间里,能够双垂两种相好庄严:一种是‘劣应身’,一种是‘胜应身’。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寂灭场,示现一千丈高大的卢舍那佛的身,为地上菩萨说圆顿大教的《华严经》,这是现胜应身。另一方面,同时又在鹿野苑现一丈六尺高的老比丘身,为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三转四谛*轮(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佛现劣应身。
总之,释迦牟尼佛能够分身十方世界,微尘刹土,普渡众生。这即是‘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以无违。’就像洪钟挂在架上,叩之则鸣,月亮悬在天空,能于水现影。古人说得好,‘千江有水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真是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力的境界。这就是化身佛。
上面所说佛的本觉、始觉、究竟觉;自觉、觉他、觉满;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种种道理,本来都是相互连系、互为因果的。也就是说:因为有了本觉,才说始觉,然后就有究竟觉。因为有了自觉,才有觉他,最后达到觉满。因为有了法身佛,才有报身佛,所以就有化身佛。这正是《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由本垂迹,开迹显本,废迹立本。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的道理。恰如莲花一样,花开莲现,花落莲成。
总的说来,释迦牟尼佛,一生应化事迹,不可思议境界实在太多,举不胜举,说不能尽。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选择寺院和善知识,这三点非常重要,学会受用一生!佛法充满方便法门,譬如前文中我们说过,除了剃发出家,皈依僧团修行,也可以选择在家修行。后者因为不改变生活的方方面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15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3
先品禅茶香,再鉴诗书画。沉下心来,打一炉香篆,你自己即是佛,自然会按佛的智慧、标准去要求自己。拜佛念佛只为忆起自己就是佛。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1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5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第六章 比丘尼?附随?毗尼藏之组织第一节 比丘尼毘尼第一项 比丘尼毗尼的内容佛教的僧伽sam!gha体制,比丘bhiks!u与比丘尼bhiks!uni^,是分别组合的,所以佛教有「二部僧」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发愿获得天眼阿奴卢塔尊者和其他许多杰出弟子一样,也是在过去十万大劫前,莲华上佛(Padumuttara)的教化时期,发愿要成为大弟子的。(1)那时他是个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2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谅公洞庭孤橘歌(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待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2
佛陀最初的侍从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佛陀亲为缝三衣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佛陀的醒世格言1.宁静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7
第九十七、谁先见佛陀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来见佛陀,劝请佛陀到三十三天为佛陀的母亲说法,得到佛陀的默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4
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息的行者,你可否知道?你所找寻的佛,除了由你自己来做,谁能让他真的出现在你面前?拜访了这位高僧,又拜访了那位大德,还未停下的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梦参老和尚:理上大彻大悟他要是在娑婆世界还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我身体不好,耽误了很久。同时想讲的经,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我们看到相应这两个字,我们的身口意像不像佛陀?佛陀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佛一生不妄语,换句话说,三皈、五戒、十善,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圆满表现出来了,有这个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1
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2第十节 从《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谈起一、平等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所谓伦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人伦道德之理的略称,为人际相处道德准则之总和。汉代思想家贾谊说:商君违礼仪,弃伦理。[1]朱熹老夫子也曾教诲过弟子:正家之道在于正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佛陀的“应该”[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The Buddha’s Shoulds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正定构成了道的核心。圣道的其它要素,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使你入定; 另一个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你相信因果吗?什么是因果呢?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众多条件引起的,这些条件就是因,由这些因产生的事物就是果。佛陀也无法逃脱因果,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我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中部》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佛陀的遗教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众所皆知,遗言就是一个人临终前所交待的话。佛陀临入灭时,说出最后的遗言:一切因缘和合法,必定败坏,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所有事物只是不断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远离邪YIN对你一生的正面帮助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看一些色情的电影、小说和图片,有些人把它当做是一种消遣放松的方式,有些人认为都成年人了,看这些东西,又不是杀人放火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7-29
佛陀的法语佛陀的法语,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听了非常恳切的信服。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2
1 中国古人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儒家只讲一世,佛法讲三世。佛教不但讲这个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学术是应有尽有,而且还讲过去世、未来世。为什么佛讲过去、讲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1
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19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缘起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作为一种传统而崭新的文化形式,以佛法高度的智慧作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8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在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王舍城中,住有一个名叫室利笈多的人,他在王舍城中,也有些名望,所以大家称他为室利笈多长者,但他却是露形裸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07
我们知道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吉利颜色,在重要场合或者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穿戴跟吉祥颜色有关的衣物,就可以给自身带来好运。那么,一生旺属羊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翠绿色排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真言密教探源》1.2《真言密教演进史〈佛陀前后的咒术〉》佛陀出世弘道时,禁止咒术和波罗门的宗教仪礼,这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性格。初期佛教团体极力改革旧有的宗教信仰,也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问题:我17岁时,爷爷患癌晚期。有一天上学,我跟爷爷告别,爸爸一路送我一路哭。后来爷爷走了,整个家族都崩溃了,我也一直很痛苦。对去世的家人如何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1一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凡事随缘,不攀缘。攀缘就错了,你就操心,心不清净;随缘好,顺水推舟。一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说多自在。所以我感谢方老师,真的在这个时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9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购买能力也逐渐提升,人们开始会购入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种收藏爱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其实并不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9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第一节 礼佛罪灭的征象在国内,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以为只要礼佛、持咒,就可以消除业障、灭除罪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这是有经典可作根据的。然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这是外国网友跟踪尼碧汝的时候拍摄到的太阳的真正样子,佛说太阳和月亮都是方形的,里面都住着人。看看照片中这个太阳是不是方形的?佛说太阳周围有五种风围绕。太阳发光是
佛学知识时间:2024-06-13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
佛陀的四无量心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声音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09
2000年出生的属龙女如今也已经二十多岁了,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那么00属龙女的一生婚姻运势如何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00年属龙女聪慧机智,善学习,事业心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在佛陀与比丘们一行人的后面,有一对外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07
八字生下来那一刻就已经有了,所以根据八字就能看出这个人的运势,他是贫穷或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等等都能看出来,八字的组合有好有坏。一般好的八字能带来好运谁都想要,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6
现如今,我们身处在技术爆发的21世纪,科学爆炸,各种前沿技术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每个人都要拼命向前跑,才能不被时代的浪潮拍在沙滩上,而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5
在命理学说里,两个人如果经过了许多挫折,后面能够走入婚姻的殿堂,这是一件值得喜庆的大事。在地方风俗上,生辰八字配婚是很流行的,大家都喜欢挑个喜庆的日子来庆祝新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