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云月是同,
溪山各异,
万福万福,
是一是二。
宋无门和尚
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发展,到了唐代滑台大云寺定宗旨之后,南宗的见性法门成为禅的正统。南宗融会了原有以《楞伽经》印心的唯识门和《金铡经》的般若门。把空和有的价值体系,完全融会于无形;在荡相遣执和转识成智之间,悟出一个新的出路,那就是见性。因此,禅门不再是守空修定,而是净心发慧;不再是狭隘的宗教修行,而是回归到生活的实现本身。
禅是讲究般若智的,它重视生活的创造性和活泼性。禅不是刻板的传述佛理,而是生动的、清醒的去过恬淡妙悦的生活。
禅在唐朝宋之间,有了蓬勃的发展,呈现了五宗二派。如果各个禅林的风格加以比较,其宗风和心智的启迪方法很少看到雷同之处。几乎每一位禅者都是创新的,都是特别的、唯一的。所以禅的教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投注于活生生的生活之中,建立活泼的教法。
禅的宗旨是直心任运,自|由自在,纵横尽得。即使后来发展到机锋棒喝,呵佛骂祖的境地,仍不失它颖悟的原味。每一个禅者,所传递的是清澄的智慧。他们的教法无非是要人在净心中流露出自己的纯真,那就是见性。
中国禅的根本经典《六祖坛经》上记载: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见性是彻底醒觉的基础。见性对现代人而言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引发现代人在意识上转变。特别是在价值观念纷歧,生活紧张的社会里,见性法门可促动一个人的自我统整,并回归到生活的本身。
禅有助于一个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它能促进自己所想的和实际做的之间的统整,避免知与行发生割裂,免除感情和理智分家的危险。人最忌讳被劈裂成两半,变成疏离性的性格,这样就会充满著矛盾。而禅家所谓的见性,就是促进我们人格中自我的成长,提高自我的强度,使它具有坚韧和回应力。
心理分析学家佛洛姆(E.Fromm)说:禅能如是的、客观的去看人,而除了觉者之外,并没有别的力量能做为我们生活的指引。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在世界,都有醒觉和开悟的能力。禅者所奉行的心传是自悟自度的醒觉,人只有见性,开启内在的颖悟和光明性,才能生活得自在,才能从种种迷信和虚幻中解脱出来,净化自己,认清自己,实现自己。六祖慧能说:
内外不住,去来自|由,
去除执心,通达无碍,
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禅的见性法门就是要一个人生活得无碍,不让自己屈从欲望的驱使,而要觉悟过来,成为生活的主人。见性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作完整的把握。
无念与无相
见性是一种无相、无念的意识的活动。现在我们要透过心理分析学理来分析无相和无念的意义。
心理分析学自佛洛伊德(S,Freud)以来,就将心理的意识内容分为意识(conscius)六意识(pre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cious)。所谓意识是由个人所知晓的心智内容组成。它与前意识和潜意识内容比起来,在分量上少得很多。意识的内容不断在改变,有些从感官中输入,大部分则从底层升上来。因此,意识往往受潜意识所干扰。
前意识的素材,透过联想便可浮升到意识层面,它是人类记忆的根源。如果前意识受到压抑(repression),有了障碍,便无法浮升到意识层面,而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它会改头换面,在不经意出现,致干扰意识的正常运作,造成许多情绪问题,偏见与执著,烦恼与焦虑,甚至精神生活失常。
压抑和权威性的良心(按:良心的意义不同于良知)所主持的检查系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一个人接受文化、舆论、宗教的权威和严格训诫,伴随著惧怕和威胁,所建立的一套生活规范与观念。它们连同绝对的权威,经过内在化作用而形成根深柢固的良心。它成为行动和意识活动的检查站。是心理世界的警|察系统,心理一旦有了不合教条或规范的意念,就不假思索把它压制下去。必要的时候,它有足够的力量,把那些不见容的意识压抑到潜意识里头去。这种压仰的后果,将导致意识活动上的障碍。它产生情绪性的烦恼障和认知上的所知障。
压抑显然违反了人类理性和认知的过程。因为压抑的素材并没有得到净化,没有得到理解,只是囫囵吞枣地把它压抑下去,所以它会成为心智的障碍。比如说,孝顺是我国固有的美德,它应该建立在良知上,建立在理性与情性上,表现于父义、母义、兄友、弟恭、子孝的整体性上。孝顺是亲子间和谐的关系,是互相交流所建立起来的温暖、情感、慈爱和理性。但是,倘若父母以严苛和凶暴的态度能待孩子,而孩子又惧于文化舆论和父亲的权威,必须惟命是从,于是在孩子的心中建立了权威的良心,把自己的意见压抑下去,没有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压抑到潜意识内容,就会成为焦虚的情绪、暴躁的冲动或偏执的态度。它破坏了情绪的平衡,而成为一切烦恼的根源。
另一方面,权威性良心,强制自己惟命是从,其理性的开展也受到障碍。权威性的良心过强的人,不但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也失去平心思考的慧性。他们往往以过去所接受的刻板知见去判断,所以是著相的,是成见的,是愚迷的。因此,透过权威良心建立的意识会障碍菩提自性的自然开展,成为所知障。
透过权威所建立的良心,只能产生分别心,而不能见性发慧,处理生活上的事事物物。它使一个人陷入是非圈里头,以已有的价值观念去挑剔别人或责备自己,起了偏见和成见之念,如果我们执著在这个检查系统的有念里,即使是善念也是邪念。
《六祖坛经》中所谓的有念,是指习得的成见或教条式的刻板知见和观念,甚至对知识的食古不化,都称为有念。慧能的弟子法达,诵读《法华经》已达三千遍,自己以为用功深厚,反倒起了贡高自负的我相。后来以过慧能无念和无相的启发才悟道,慧能说: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显然,在有念的情况下,我们会把一切所知所见,视为不易的定则。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知道得愈多,成见愈深,排斥得也愈多,抗拒学习(resistance to learning)新知的力量也就更大。反之,如果能够以无念来处理所学的知识和观念,不被成见所障,自然念念不被愚迷染,而能念念发慧,发出聪慧的创造力,使自己内在的菩提自性常现光明。坛经上说: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者,是为无念。
悟无念法者,万法皆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无念代表另一种涵义,就是一个人要能积极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不要把自己拿来跟别人比较,如果把自己拿来跟别人比较,就等于否定自己,把自己变造成别人的样子,而压抑了自己的本质。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能力不同,性向有别,过去的经验和环境都不相同。要想过得自在,享有自我实现(self fulfillment)的生活,就必须根据自己的本质去生活。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大乘菩萨行,这样一来,无论士、家、工、商各行各业,各在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行六波罗蜜,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自悟自度,不与别人比较,所以叫做无念。坛经上说: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
无念是从自己本质去生活的念,它又叫做直心。坛经上说: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倘若一个人自己不断跟别人比较,就有了竞争。有了总总造作贪求的有念,就造成
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所以要立无念为宗,只有无念才能在意识的活动过程中,保持畅通无滞,保持清净的慧性,去来自|由,没有压抑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化和烦恼。
坛经上说:
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今天,我们的社会普遍被烦恼尘劳所苦,是因为自己天天跟别人比较所产生的。
无念显然不是指百物不思,因为那就造成了著空的无记空。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因此,坛经所谓空,是指从检查系统中解脱出来,让自己见自本性,流露出慈、悲、喜、拾来,使自己生活更自在,更不著相,而表现出活泼的智慧。故坛经上说:
无才,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当一个人能真正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过实现的生活时,就是真正的无念。
因此,无念是通往自我实现的唯一之路。当我们能把一切比较、好坏、高下、成见通通放下时,就以根据如如实实的自己去过实现的生活,好就是无念。禅所谓的平常心就是这个无念的心,就是所谓的无心道人。
无念无持戒亦有密切的关系。戒在心理学心上可解释为生活的格律,它本身就是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是一个人能够过实现生活的因素之一。如果我们把戒视为强制自己的规范,加上惧怕犯戒和触怒护法禅的权威,自己的生活就被一种强烈的检查系统所控制。这一来,时时刻刻生活在惧怕犯戒之中,那种不安反而严重地损害了戒律,扭曲了戒相;人成为戒条的奴隶,而不是实践万德的主人。结果,持戒不能成为内禅外定的精神力量,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生活变成了苦行,修行处处有了障碍。
六祖慧能把持戒赋予积极的意义,经上说:
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如果先有了邪行再来修戒,戒已经太迟了,因为那个邪行已经出现了。所以真正的戒是戒而无戒,心中自性清净,常发智慧。因而坛经上说的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和解脱知见香),是权宜而说为五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性净土,见自心佛,是一个无念而纯真的佛性。
当我们放下虚幻的追求和贪念,放下权威良心对善恶是非的挑剔,而以一念清净心发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维修众善,心不执著时,那一念就是纯真的一念,是无染无杂的一念,也是光明的一念,我们称它叫无造作的念。
至于无相则与无念略有不同,无相是指不被境界所牵。生活是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作用,如果在互动的过程中,自己被境界所迷,把握不了自己,那么自己就成为境界的奴隶,做不得主,那就要随著境起生灭,而迷失了自己。一个做不得主的人,他的潜能意识中一定有一个心结在做崇,一个会对色相迷恋而失去觉性的人,是由于压抑了清净自性所致。无相表示自己不被物欲色相所迷,从而产生了肯定性和觉性。人唯有无相才可能看到真理,才可能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做一个觉者,而生活在无障碍之中,坛经上说:
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能做到无相无念,心灵就算是真正自|由了,自己也能从权威的良心中解放出来,无善无恶,非善非恶,放旷而行,触目遇缘无非是道,行、住、坐、卧处处是道场。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实现生活。
自性与见性
其次,我们讨论自性、慧性和见性和问题。心理分析学把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并将它们看成一个关系密切的三人小组。本我像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凡事希望即刻得满足。它是心理动能(energy)的主要来源,受快感原则的支配。本我位于潜意识之内,它随著欲望的刺激而紧张起来,并且即刻需要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转入幻想。动能所表现的原始欲求包括维生的需要、性、安全感、追求成功、自我实现等等。这些需要的力量统称为欲力。本我的本质是:我要!现在!它念藏著许多动物性、原始性和反社会文化之欲求,以致不能样样得到满足。因此,本我的人欲望常因为压抑而转为潜意识,并以改头换面主方式,重新出现,影响个人的行为。压抑有时也会使欲求的动能升华,在适当的情况下,成为人类最美好的德性。升华与转识成智息息相关。
自我与本我是共存的,它遵行现实原则,藉著与现实现情境的接触,以及吸收生活经验,逐渐增强其功能。自我是最清楚生活世界的智者,它成为一切智慧的来源,本我在还没有洗炼之前,它是一种欲力,是一切烦恼的发动者,但本我却与自我的慧性共存,只要经过生活的经验和修治,自我即刻可以显现出来。所以坛经上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本我的烦性和自我的慧性之间,只是一线之隔。禅会和尚在滑台大云寺定宗旨的辩论会上答覆北宗质问说:
辟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练,金之与矿,当时各自。金则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湼盘经》云。金者喻于佛性,矿者喻于烦恼。
自我显然是在生活经验中不断的强壮起来,而强壮的自我成为健康人格的条件。自我是一切悟的主体,是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的本体。透过自我的觉性,我们才得以见性、得以如如实实的去过创造性的生活和醒觉的生活。
组成人格的第三部分就是超我。也就是前面所谓的权威的良心。它的本质是随时发号施令,如应该、可耻、卑鄙等等,它不断的在分别善恶,却又不断的在苛责自己,挑剔自己,或者苛责别人,挑剔别人。因此,超我不是智慧的来源,它只能称为日常生活的规范。如果超我过于强大,则会使人产生严重的障碍。
现在我们要来追问,见性是什么?从上述心理分析学的讨论,见性能一种心理过程,它与佛洛伊德所说:何处有本能,何处就要有自我是相当的。见性是以自我去理会本我,去净化超我,对生活做一彻底的醒觉,而不是用超我的权威性的良心,来统理本我中的自性众生。坛经中说:
悟此法者,却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这段经文中所谓用自真如性就是以自我的慧性,来观照一切生活中的事事物物;用它来主导自己的特质,不增不减,如实的实现,而不用权威的良心,来压抑自己的本质,那就是能见自本性了。经上又说:
若闻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慧性是一种空性,它不被物欲所迷,不被成见和潜意识所发出来的情绪性干忧所左右,所以它是自|由的。透过心灵的自|由,就可以通达无碍,把尘劳变为实现的生活,把烦恼化作一切功德。坛经上又说:
不悟即佛是众生(烦恼),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慧性是每个人本来都有的,如果我们用这慧性来引导本能中的种种动力,就可以荡相遣执,就可以轨识成智。透过自我的慧性,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根性去实现。把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质(业力),加以升华,加以实现,如实成就大乘菩萨行,利乐有情众生。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每个人都依他的根性因缘成就功德。你之所以为你是好的,我之所以为我也是好的,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不同,谈不上比较。当每一个人依其根性,透过自我的慧性而实现时,每一个人都是圆满的,那是平等的的。所以坛经上说:
只合自性自度。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由此可见,生活的最高理则就是见性,就是把自己本质实现出来,作为服务人群的菩萨行,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行果圆满,得大自在,这也就是转识成智和荡相遣执的本义。
见性的法门
禅学所谓的见性可以解释为彻底的醒觉和自我实现。醒觉就是要从造作和虚幻之中解脱出来,活得清醒,有活力,有朝气,能真正投注于生活,享有生活的充分意义。当然醒觉也要从潜意识的干扰中脱颖而出,觉悟过来,把潜能意识中天生含藏的本能业力,透过转识成智,实现出来,成就一切福德与功德。这样的人生就是光明的人生,是根据自己的因缘来实践大乘菩萨行的自悟自度。
现在我们要讨论什么是见性的法门。这在坛经可以找到丰富的答案,经上说: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慧能认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就是见性的方法。摩诃是大,是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也就是说,只要能放下种种成见、高下的比较、人我的对立和防卫性机制(defense mechanism),那么一个人的心理生活空间也就扩大了,心胸开朗了,一切觉得自在了。另一方面,正因为把成见和虚幻放下,自己就可以充分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为自己订一个合理而实际的抱负水准;如实地实现它,而得到真正的自我实现,享有了生命的喜悦。经上说: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只要我们不压抑自己的本质,心体无滞,让自己任运实现,自然成就了空的功德。
坛经中大的本义就是空,空的修行法门不是成物不是思的无记空,而是空掉一切虚幻和执著。如果用文法的词类来解释空,则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动词,即放下的意思。当一个人能放下一切贪婪、一切人我之间的比较、竞争和对立,那么他的自性很容易就发出光潔的生命智慧与活力。第二层含义是名词,它是指自我所发了智慧的空性。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理则和罗辑,而是一种能含万法的可有性。它是认知、创造、生活、实现万德的可能性。它是一个空性的本体,但却能应物生智,故云: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常,即是般若。
所以空又是实性,是般若的体性,正因为它是空,所以不会被色相、知识、过去的经验所障蔽,而能发出智慧的光芒。它是一个实性的本体,它的性质就是慧性。
其次是般若智慧的问题。智慧是以空性的自我,观照自己的本质及根性因缘,实现为三身四智。因此它成为见性成佛的积极性力量。故云用此心直了成佛,若识自心见性成佛。慧能对四智的偈语是:
大圆境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现在我们解释四智如下:
成所作智:是一个人经过净化之后,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每个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兴趣、性向去实现潜能,把八识中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转识成智为成所作智,成就一切福德与功德,使自己过成功、充实而自我肯定的生活。因此,所有一切万法都是自|由心中实现出来的。
平等性智:每一个人的根性因缘不同,但实现的结果都得到圆满,同证佛果,所以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尊贵的。人类的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人结合而成,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需要工程师,也需要工人和商人。因此人人平等,人人尊贵,每一个人都能见性成佛,所以叫做平等性智。平等心使一个人回归到真我,使自己清净而无虚幻,故坛经上说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当我们依自己根性实现证入佛性时,便有了真正的肯定性,而不是需要与别人比较,不再陷入是非之心,不再虚幻地追求,那时就能从理事无碍进而到事事无碍,发展出正法眼藏,一切平等,不贪造作之功,不向外觅佛,而自见性成佛,故云妙观察智见非功。
大圆境智:当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潜能。把阿赖耶潜意识中的业力实现为福德和功德,净化了前八识,证入如来藏。对外把它布施给社会,服务人群。对内不起执著,真正的做到无所住。这时才真正悟入空性,故云大圆镜智性清净。
以上四种智慧,不但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完全的融合,同时也真正悟入了不二法门,成就正等正觉,过如如实实的生活,从许多虚幻中解脱出来。在坛经中,佛与众生是不二的,自性与佛性是不二的。人只有从他自己的生活中去实现生活,才能把业力转识成智,真正净化了自己的业力,同时把自己的福报布施给社会,自己才能做到无染无执著,而完全地证入清净法身,所以菩萨乘与佛乘也是不二的。
这样一来,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生活是一种实现的圆满与喜悦,而不是一种负担,和勉强。于是,生活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它代表三个生活的领域和角色:化身、报身和法身。从权宜方便的说明,它们被分为三,从如实的本体来看,它们实际上是一个法身。现在说明如次:
千百亿化身:是自性起用,把自己的能力实现出来,无论到那里,自己都做一个有用的人,都能贡献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这一层有很丰富的福报。坛经上说: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人从自己单一的自性出发,无染无杂,随机遇缘,可以做无量无边的工作,可以在任何方地,任何时间,做好他应当扮演的角色。所以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是即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因为他生活在他自己的本质之中,没有被虚幻所障碍,不压抑自己的潜能,实践力行了尊贵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所以坛经上说:千成亿化身,汝之行也。
圆满报身:当我们把一切虚幻和报著放下时,自性中的智慧,把业力引导到有益于人类不断成长和自性不断净化的路上,所以智慧就不断增长,这正是心理分析学所谓的何处有本能,何处就要有自我。定(净)与慧是分不开的,定慧等持,意中清净,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只有在定慧等持下去实现生活。才是大乘菩萨行,才可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慈的大慈大悲德行。充分的实现自性,就是见性,它是生命智慧的源头,故坛经说:圆满报身,汝之智也。这种光明的智慧与实现,代表著生命的最高意义与圆满。
清净法身:当我们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自己,去实践菩萨行时,阿赖耶识中的潜意识业力被转识成智,于是净化了。实现出来的一切,再经荡相遣执,放下执著,就能内外解脱,过圆满的生活,那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极至,是精神法界的本体,故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法身汝之性也。
最后我们讨论波罗蜜的部分。波罗蜜就是从此岸到彼岸的意思;要从愚迷的此岸到醒觉的彼岸,要从虚幻的此岸到清净的彼岸,要从尘劳的此岸到自在的彼岸。也就是不被色相所迷,不被境界所牵的自发性觉者,故坛经说:到彼岸,解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离生灭除了表示不被外界境相所牵之外,更表示自己脱离了潜意识的干扰,反而把潜意识中的动能,实现为功德,把压抑在其中的业力实现出来,接纳它,而入于空性与觉性。
此外,坛经还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从戒、定、慧三学开始,而止于解脱及解脱知见。这五个修行法门,使人能提升精神生活,而达到佛位。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只有从归依自性佛中才能成就正等正觉的佛位。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意,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成佛显然不是向外追求的事,而是要内调心性,外敬他人。而要把自己的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圆满报身、清净法身。这样就是自悟自度,过实现的生活,在世间法中成就佛位。诚如智通受慧能启发后悟道偈所说: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人类透过清净的一念,发自内心的本性,即是佛法也是世间法,所以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坛经所留给我们的是活泼的生活。它是教诫是在实现的生活中成佛。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的道德还是出世间的宗教都对欲望持否定的态度。传统的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完全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从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许多人对我都是冷言冷语,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9
沉香,是沉埋千年的山中传奇,久经淬炼而终成正果。沉香结香不易,而能达到的极品者,则更是少之又少,珍贵难寻。那么好沉香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看造型国人在审美上更注
沉香收藏时间:2024-12-26
黄石公园的大光谱温泉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罗陀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会将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6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宋朝时,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人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等科甲,但名位不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8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七章悟、醒觉与解脱禅是一个人独一无二对生活的领悟或省发,每个人都透过领悟而肯定了真我,发现生活的光明面。这种省发不是一般所谓的知性理解,或经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悟看出希望来郑石岩第七章高洁的性情掌声响起的舞台上,多少英雄豪情,在落幕的清冷中化作苍白的呻吟。喝采的艳羡,百千得意辞色,在深夜寂静孤灯下竟拼凑不出自己是谁,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九讲 人人心中有净土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唐朝六祖慧能??今天我们能在净行法师主持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感恩是佛学、佛教对信众主张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佛学理义中有报四重恩的教理,即:报佛恩;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感恩一词,也极容易理解,莫说有点文化,即便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净土探微 作者:弘学第九章净土经论及著述第一节阿弥陀佛净土三经一论关于阿弥陀佛经典,有净土三经、净土五经及净土三经一论之说,它们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佛经》;刘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9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8
第九章 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遇见佛法的众生,首先要安立「戒清净」,修习三十七道品,以证得「预流圣人」的境界。现在,我将简要地描述吾人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修持「七清净道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青莲师兄:一经四咒已融入我的生命我是一个70后,父母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有3个姐姐1个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却很受父母的宠爱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8-19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心想既然工资已定,就不需要这么卖力。这就是没
佛答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诸比丘,此生命之始不要知。被无明覆盖、被贪欲束缚之有情众生,相续沉浮,轮回世间之最初无可知晓。《相应部》佛教徒不仅把生死轮回看成是一种理论,而且视其为可以被证明的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清;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醒;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是诚;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聪;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明;能够学习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1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