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罗无虚:原始经典说涅槃

居士人物 2024-10-05

在初期的佛经里面,说实践的方法多,说本体的理论少。多数佛弟子都依随佛陀说法,具足信心,勤求解脱,出离生死,致偏重于证寂灭的涅槃,很少说明实相的哲理。

佛陀当时教弟子们依照所教导的方法修行,即生可以自证圣果,不尚论辩。这也许因为当时印度有很多外道,喜欢讨论各种问题,如世界有边无边?如来(当时外道所执我自体的别名)死后存在不存在?佛及弟子们如遇人问到此等问题时,概答以无 记,意即不可记说,因此等问题在言说上辩论,都属戏论,与解脱生死无关。所以不值得讨论,还不如勤力依法修行,自己不难自证自知。

虽然如此,原始典籍并不是对涅槃一点没有说明,不过不注重空言讨论而已。

涅槃,巴利文为(NIBBANA),意即寂灭,寂即寂静无烦恼,意谓生灭的矛盾性消除;灭即贪嗔痴灭、渴爱灭与无明灭。贪嗔痴是种种情绪的冲动,渴爱是生命对自体生存的欲求、延续的欲求(如性欲),无明是不觉,即是不明白实相的盲目冲动。凡此种种均归息灭。这息灭后的境界,称之谓涅槃。

依原始经典说,涅槃有二种:

有余涅槃,指已得解脱,出离生死轮回界之境界,但尚有现身之位。

无余涅槃,已得解脱者,当其现身亦舍,即所谓永远隐没不现。

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以身体有无为别,其本质并无差异。

以上所说的无余涅槃,往往容易为人误解为断灭论者(NIHILISM),即使佛弟子中也有此种误解。当时有焰摩迦比丘(YAMAKA),初即主张证涅槃的圣者阿罗汉,即生寿尽,即入绝无之境,不存一物。但遭佛陀呵责,说为邪见。后经佛上座弟子舍利弗为之开说种种法义,说明五蕴与无我的关系,五蕴非如来,离五蕴亦无如来,令彼自知其意见之错误,结果焰摩迦闻法后,即撤回其绝灭之主张。

在经文方面,亦可引证佛法绝非断灭论者。如《杂阿含经》有如下说法:彼知正受,知受而于现法为无漏,身体虽灭,住于法而为圣者,亦不入于轮回之数!后两句显明地说:虽断生死轮回,但住于法而为圣者,足证不是断灭。

又《本事经》也有一段比较更显明的说明:云何名为无余涅槃,诸比丘谓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已舍重担,已证自义,已善解脱,已得遍知,彼于今时,一切所受,无引因故,无复希望,皆永灭尽,究竟寂静,究竟清净,隐没不现,惟依清净无戏论之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只说为不可施设,究竟涅槃,以此名为无余涅槃界。

另一方面原始圣典中亦有对涅槃作积极方面的解释,如说自觉时有光明爆发,得自在,得不死,接于久远,绝对安稳,清凉,最高乐等等说法。此等对涅 槃的直觉,无疑地与大乘经说大涅槃有常、乐、我、净四德有密切的关系。

征之事实,佛陀自身,自大觉后,说法四十余年,于此世界创立佛教,是证涅槃的积极性。又佛弟子中有不惜身命,弘布佛法,如富楼那布教于篓那地方,明知该地人凶暴残忍,彼甘冒生命之险,卒使无佛法处有数千百人皈依佛法。又如目犍连,相传因布教而为外道所谋杀,更显证道后之无畏精神,所以有的说,阿罗汉为独善主义者,其实是有不定然的,因决非全部阿罗汉都倾向于灰身泯智的偏差的。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