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论
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交和政治环境等的外在条件,以为当这些条件达成之后就可以变得快乐和安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世事难料,甚至在梦想实现之前,已起变化,快乐的承诺就已个消失无踪如黎明的晨雾一般;愈是努力想得到快乐,愈是难以捉摸,就像眼前飞舞的蝴蝶,它是那么地诱人,却不容易捉住。
人们不知道如何控制内心时,浪费很多精神能量于不知不觉当中;能量像一座瀑布的水从上倾泻而下,一位工程师在研究这现象之后,建了一座水坝,将水的位能转变成电能,点亮了街道和房屋,并且使工厂运转;相同的道理,我们可以积聚精神能量并好好利用它,不但使自己感受到安祥和快乐外,也能服务别人;佛陀发展精神能量到极点时,就开悟了。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原子能可以使整个世界动摇,但它却无法训练一个人的心,这就是心的本性。如果没有宗教的引导,要驯服它是困难的。
人类因为自大、仇恨、自私自利和奸诈狡滑,把整个世界转变成一颗定时炸弹,由于聪明的人滥用了那些动力制造了各种发明物,使人类的生命处于危险中,例如,人类发现了原子能,它可以被利用在建设性或毁灭性的目的上,但是今日的政治家似乎正利用这个原子能来威胁邻国或全世界,除非他们控制自己的精神能量以及引导它作为建设性的目的,否则会导致大毁灭。
2. 人类缺乏安全
今 日,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恐惧、猜疑与紧张,没有人能安祥地过日子,每个人存在着制造一些问题给其它人,彼此之间要忍受无知所造成的结果,为什么有一些人会制造一些问题来妨害其它人的安祥与快乐?因为自私自利已根深蒂固于一个未受训练的心中;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加科学方面、工业技术方面或理论方面的知识,都无助于心的发展,心既没有被正确地发展,也没有被真正地了解,因此被物质的欲望所奴役。由于现实主义的增加,人们的心变得愈来愈凶暴、嫉妒,以及为仇恨所独占。
现在的人似乎以自私和贪心来经营任何事情,虽然大家生活在一起,却无法相互信赖,甚至在这人口稠密的世界,因为彼此之间缺乏自信与信赖,所以人们多少有些被缺乏安全感和孤独所苦恼。要判断一个人的心是什么样的心,是很困难的,他可以佯装成文雅、虔诚、有教养的样子,没有人知道他是骗子或他的真正面目,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欺骗他人或引导他人入岐途;当你在衡量人类的不诚实时,你会感到动物有很多方面胜过我们人类,动物不懂得奸诈狡滑,也不会引导他人入岐途。
谁会毁灭了这世界?答案一定是人类自己;在过去人们有一些神话,相信神或恶魔有一天将毁灭这世界,现在我们自己可以清楚谁将会毁灭这世界;太多的政治权力付予少数决定者,导致数百万人的生命交在他们的手中,假使其中之一人按了一个按钮,则全世界将在几分钟之内化为瓦砾与灰烬,如果他是一位心智错乱的人,则全球毁于一旦的机会更是增高。
3. 内观你自己
大多数的人采取错误的方法去寻求安祥与快乐,以向外求取的方式来替代向内求取,愚昧地借着追求感官的享乐(喝酒、赌博和跳舞等,于此幻象中享受快乐),来企图消除心中的痛苦,但感官的刺激并无法带来真正的安祥与放松,愈是想耽溺于感官的快乐,就愈成为感官的奴隶,所以如果想以此方法来满足自己,那是错误的,因为欲望是永无止境。
假使能控制心,则外界的事物将不再影响我们,当心完全被控制和净化时就不再受扰乱,并且可以看到许多人肉眼所无法察觉的东西。心的训练是获得心清净和解脱的唯一方法,佛陀借着这个方法和他个人的经验得到开悟,然后开示了这条路让其它的人跟着走。虽然人类和动物的身体知觉可以被训练,但要训练心则比较困难;静坐是训练心的方法,因此静坐不是一件容易做的工作,并且需要认真与努力。
静坐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事物的事实真相,以除去四大和合的虚幻假相。当这个心被贪念所影响,就如同装有颜色水的碗一样,无法正确地反射光的颜色;生气的心就像装着沸腾水的碗一样,妨碍了光的清晰穿入;被懒惰制服的心就像死水一般,全部被青苔和杂草所覆盖;被兴奋和担忧扰乱的心,就像被风扰乱的水一样;习惯于猜疑的心,就像黑暗中泥泞的水一样;在这里,我们能了解到:如果心被污染或迷惑,将必须面对许多困难。
4. 静坐的力量
尽管生活在新潮的世界中,但仍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烦恼,而静坐能非常有效地帮助一个人安祥过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隐居到森林里或住在象牙塔中,去『远离令人发狂的群众』。借着静坐的练习,我们能够冷静地面对现代生活的压力。不断地练习静坐,将帮助一个人去面对、了解和克服生活上的每一个问题。
随着静坐的进行和进步,这个心对于渴望和厌恶的事物将会保持完全的中立,不再受其左右。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要驯服心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必须借着不断地练习和理解,以正确的方法来努力才能得到。
5. 静坐的价值
佛教徒从来没有被强迫做静坐,但静坐能帮助我们了解佛陀的教导,他的教导以正确的透视法解释了生命和世俗的真相、苦难的真相以及快乐会瞬息即逝的真相。借着了解事物因缘合和的事实真相,我们体会到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心所创造的;我们也体会到必须平静及控制这个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为了使静坐练习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必须有自信地去彻底调合心。静坐会强化心并且帮助它去正确地了解事物真相。
身体需要清洗、喂食和药物治疗;心也和身体一样,需要借着安静的静坐来洗涤它,用佛法来喂食它,用佛法作为无上的药物来治疗它,使这个心不再有生气、贪念和愚昧无知的疾病。这个身体需要衣服去覆盖裸露;相同地,心也需要接受训练以避免有精神病态的裸露。医术的科学和治疗,无法有效地帮助人去根除心的***,诸如:挫折和忧郁,因为这不是由有机体失常所引起的,而是心所造成的,对这个问题,其治疗法就是静坐。
6. 最有力的力量
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一个想法出现在看不见的内心,它会产生保护或摧毁这个世界的力量;心如一个金矿,但人们污染了它,因此心必须接受训练来做适当的引导,以防止受污染是很重要的。佛陀曾开示:『欲望的思想、仇恨的思想、嫉妒的思想,伤害一个人甚于任何一个敌人的伤害』。当我们驯服心时,就能克服如此负面的思想,这负面的思想会令我们自己和其它人过着令人讨厌的生活。
这些内部的敌人对我们的伤害胜过外面的敌人,由于担忧、敌对和暴躁从内心升起,使我们受更多的苦,因此必须利用专心与理解的心力努力克服。对于练习静坐,一个人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努力与耐力,迅速的效果是不应被期待的。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一位医师、律师、数学家、史学家或科学家,他必须花很多年的时间。相同地,要当一位好的静坐家,必将花时间去控制分散的心以及使眼耳鼻舌身五根安静;练习静坐就好象在河里游泳,必须对抗水流,如果在初期阶段,无法得到明显的效果,你必须继续保持耐心去练习。
假使需要使用力量和强迫的方式来做静坐,这将和我们的真实本性对抗。我们紧握着自大并发展更多的傲慢,来替代放松与放下,在这种方式下,静坐变成了扩充个人野心的游戏。静坐就如仁慈:它是自然生长的经验,而不是用强迫或艰辛努力得来的。
7. 静坐的误解
Bhikshu Sangharakshita 在他『什么是真正的静坐』的小册子里说,许多人已经误解『静坐』这两个字,常听到人们说『静坐的意思就是把心变成一片空白,把心变成空的』。其它人似乎认为:静坐,简单地说,就是坐在那儿,什么事也不做;但这不是静坐。再来,有时你会听到人们谈起,甚至你会阅读到:静坐的意思就是坐在那儿并且眼半睁半闭地凝视你的肚脐,或者有些人使用『恍惚』当做静坐的同义词,认为静坐是『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也有人认为:静坐就是安静地坐在那儿想事情,『事情在心中翻转』。还有人认为:静坐就是使自己进入一种催眠状态。以上所述的是目前对静坐较广泛流传的一些误解。
静坐时常被认定只有一种独特的静坐,或一种独特的专心技巧;或许,它没有被广泛地了解,其实是有很多种静坐的方法和技巧。有时候人们只知道其中一种,或只有练习一种,就排外地认为整个静坐练习就只有他这个独特的方法与技巧,他们可能对外宣称他们的方法是最好的,甚或是唯一的,并且认为除此法之外,其它的技巧、其它的练习、其它的传统方法都是没有价值。
8. 静坐的误用
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就是有一个人向佛陀夸耀说,他认真努力多年的结果,现在已精通于水上走路的这项技巧,佛陀评论说:假如一个人静坐的意图只是为了横越一条河,则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与努力,你只要付一点费用给船夫,他就可以轻松地将你运过对岸。我们必须培养静坐的正确观念,并且渴望越过生死轮回的海,以得到解脱;佛法静坐的目标就是使心平静和清净,以便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与自在。
狂妄的人可能经由静坐来发展他们心的力量,并使用这些已得到的力量来做恶魔似的目的;但在佛法的静坐里,一个人必须发展『观法静坐』(Vipassana),就是一种开发「觉照、澈见事实本然真相能力」的心,并拋弃自私自利的欲望;要想净化一个人的心及避免走入罪恶的路或走入自私的欲望中,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练习『观法静坐』。有一些人练习静坐,不是为了心的进步,而是为了物质的获得,他们想得到较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或使事业更成功;或许他们不能了解到佛教徒静坐的目的是降低欲望,而不是增加欲望。一个人应该静坐,去感受一些精神上的利益,此利益绝非交易行为可以办到的。
一个人在静坐之前,必须要有自信和坚定的决心;全世界的人都在谈论空气污染、水的污染…等等,但他们并不够关心自己心的污染;人类的心,因为生气、嫉妒、怨恨、仇恨以及其它各种邪恶的暴力而污染了整个世界和大气,这些负面的心能量会影响到正常宇宙能量以及扰乱整个世界的秩序;当我们的心被恐惧、生气和刺激扰乱时,不但自己的心受到毒害,而且也会感受到许多身体上的疾病。就像引擎运转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需要冷却以避免过热;心也是一样,受到各种形态的污染,需要借着静坐来定期再冷却。
9. 妨碍进步
有些人第一次静坐时会遇到困难,当他们集中注意力于某一对象做静坐时,甚至感受到一些焦虑不安,这可能是他们选择错误的对象来做静坐,虽然这对象的本身不具危险性,但它可能会产生一些身和心的问题。然而,静坐对于情绪不安定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他们会发现将内心保持确切的平衡是困难的,初学的人由于想要立刻得到结果而可能感到挫折,如果了解心的本貌,就体会到得到立即的效果是不容易的,我们曾听过一些过度狂热的年轻男女,因为他们的过度野心,对于静坐采取错误的态度,以及没有被正确地引导而导致发疯。
固执、错觉、幻觉和妄念污染了心,为了除去这些心的污染和妨碍,一个人必须要有自信、决心与勤勉,则好的结果会随之而来,为了在静坐上有进步,一个人必须要具有很大的耐心。佛法与其它的东方教育一样,耐心是个重要的美德;这个未驯服的心必须渐渐地被控制,如果这个心没有接受正确和有系统的训练,你将无法得到较高的精神层次。
静坐是一个减少心受污染的温和对治法;如果人们想要借着获得「成功」或「成就」,来向其它人夸耀自己已得到静坐的某种境界,那他们就是滥用训练心的方法。一个人必须具有德行,并清楚地了解世俗的成就与精神的发展是不相等的,如此才能有利于静坐的训练;在观念上,如果能在有经验的老师或指导者的教导下,沿着正确的途径来学习和发展是有益的;但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决不可以匆促地想要快速地获得很多。
10. 成佛之道
佛门的静坐是要在『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三学上成就的。首先,必须主动地去遵守戒条、保持美德来发展我们的德行背景,假如违背了宇宙的因果定律(Karma),迟早会感召恶报,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以箴诫的方式提倡道德律,以增进所有的众生能彼此之间过得协调、健康与和平。假使每一个人能对其他人散发慈爱、怜悯与谅解,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再有恐惧、紧张和怀疑,每个人都能和平相处。
有了德行之后,我们必须更专心于心的发展,那就是「三摩地」—深层地专心,以达到宁静与安祥,当这个心清净了,我们就会得到『慧(Panna)』;经由静坐可以得到清净、觉照、智能,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从静坐得到的信心与智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担忧与挫折。我们应试图了解生命的事实真相,静坐不只是为了精神发展,而且要在每日生活中保持心的宁静与均衡;假使具有耐心与宽容,将不容易被他人激动,因为我们能了解并正确地观察一切事务。
借着培养美德和正面的特质,使心发展到最极限,这保持了人类的高尚品德并恪遵道德和戒律,如此体会到心的真正自由;这将感激那些已达到修行终点的人,并对他们表示敬意。那些脱俗的人是快乐的,他们在生活中保持着安祥与知足。
人类对社会最大的服务就是戒除罪恶,一个已发展和训练的心能献给他人幸福和快乐;静坐是简单而不花时间的,它能使我们的心产生智能,并且教化及解决我们的问题。当我们犹疑不知要走那一条路时,经由静坐,将会做正确的决定。这些特质只能从静坐中得到,无法在任何地方买到,而且不是金钱或财产能换来的。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修证篇凡静坐,不拘全跏半跏,随便而坐,平直其身,纵任其体,散诞四肢,布置骨解,当令关节相应,不倚不曲,解衣缓带,辄有不安,微动取便,务使调适,初时从动入静,身中气或未平,举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第三章静坐与生理的关系第一节神经静坐能影响全部生理,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殆没有一处没有关系;然这里不是讲生理学,未便一一列举,只可就极有关系的神经、血液、呼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阿姜查尊者答:很好,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着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