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佛答 2024-08-18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
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
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询问,是否能跳过持戒的过程,从而成就佛果智慧。这大概是对佛教戒律精神不了解所导致的结果。
因为整个佛法,都建立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思想基础之上。
○ 不持戒,何以断轮回?
众生轮回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爱惜自己、长养色身所作出的行为,以这些行为引发后续的种种结果,有的堕落地狱,有的升为天人。而佛法的修行就是让我们断除轮回,出离于对自身的执着。
佛陀的戒律就是告诉我们,当遇到外界的利益和长远的目标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去抉择。是顺从因缘继续轮回,还是断除外在境界的影响,安住于正法之中不再动摇?
这就是戒律的意义。
■持戒的两个面向
由此可知,戒律的受持包含了两个方面:
第一,戒律可以让我们远离损害一切众生的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因缘环境;
第二,戒律使得大众的行为能如法如律,不生起恶业恶缘,在心态上能够保持平静与欢喜。
用一句话来概括戒律,那就是熄灭烦恼之火,依靠佛法的清凉远离对一切众生的损恼,给予众生以安全无畏的同时,建立了自心的清净。
○ 发自内心遵从指引
如上所述,戒律就是要发自内心的誓愿能断之心,并显发于身、口的克制。清静的行持必然来自于安隐的内心,清净的内心也必然付诸于庄严的行持。
这就要求我们在受持戒律的时候,千万不要将持戒看作是对于自身的束缚,而是要当成行为的指引。遵从指引可以将我们更好、更快地送至目的地,如果拒绝指引,可能修学的方向都会产生错误,更别提成就佛道了。
■菩萨戒的种类有三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戒律对修行的影响,持戒的种类也分为三种:
第一,摄律仪戒。这是指身、语、意三业断除会对众生不利的十种不善业,这从外在境界上,解决了恶业因果的轮回的问题,使得修学者可以安住于善法因缘之中安心办道。
第二,摄善法戒。这是指应该尽力完成生活中的种种善业,这其中就包括了布施等等能够带给他人利益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摄善法戒不仅仅是自身对于佛法戒律的遵从,在侧面上也是佛弟子行为的弘扬,能够让其他人感受到佛法的温暖和智慧。
第三,饶益有情戒。前文的两种戒律分支主要体现在语言和行为上,这条戒则是直指菩萨,要求在行持正法时,要心怀大众,将当下的善业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随时生起对众生轮回的悲悯。
○ 有次第地行持戒律
从以上戒律的三种分类来看,凡夫是需要一定修行次序的,需要先将摄律仪戒的不害他人,逐渐进步成摄善法戒的主动利益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扩大自己的心量,以一切众生为救度对象。最后的“饶益有情”着实有些困难,但也是对于佛弟子,尤其是对菩萨道行者的要求,虽然没有要求当下做到,却也是修行路上的鞭策,让众生对自身有一个反省,看看是否做到心怀众生。
持戒、犯戒与破戒
戒律在菩萨道修行中,被视为“非色非心”的存在,也就是说,戒律并非简单外在行为的体现,也不仅仅是内心善念的发起,所以,我们不妨将戒律看作“誓愿力”,它需要我们内心对于正行、正念的信仰与欢喜,也需要在行为特征上保持不害众生,乃至利益他人的优点。
与持戒这一行持相对应,犯戒与破戒不仅在行为上违反的修行的轨则,更是在内心里对于佛法修持的放逸。
因此,戒律的制定是佛陀内心流露出的对佛弟子的保护,只有我们心甘情愿地在内心生起坚定的信心,并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时时不离,才能够在恬静中感受到佛法的智慧清凉。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