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向有燕赵大地之称,它所在地域是古老而悠久的。从五千年仰韶文化时期,先商祖先在这里繁衍,这里就成了历史的文明之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怀古凭吊的遗产;农耕工织,为人类的进步写下了多少辉煌的篇章;名人辈出,演示着一幕幕燕赵志士慷慨悲壮的活剧;古桥塔楼,在历史的航道上树立起了一座座里程碑……河北省有着值得世人骄傲的文化瑰宝,给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以唐朝传承下来的赵州“吃茶去”禅门公案——这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的精神文化遗产最为世人著称,并且被称为“一张递向世界的精神文化名片”。
——掀开“吃茶去”公案的盖头来
赵州柏林禅寺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为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从谂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谥号“真际禅师”。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座重要的祖庭。
从谂禅师(公元778-897年),以智慧高深、年高德劭而被古今禅门尊为“赵州古佛”。从谂,俗姓郝,曹州(山东曹县)郝乡人。幼时出家,参南泉普愿禅师而得法。
赵州从谂禅师的公案语录最为人们所参研,诸如脍炙人口的“狗子无佛性”、“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等启发许多人明心见性。而禅师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赵州禅关”,并成为禅林以及茶文化一大著名典故,经常在禅家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五灯会元》记载,盛产茶叶的赣、闽、浙之僧侣在说法应答中,其机锋常用语“吃茶去”。赵州禅师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人,对了悟了之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吃茶去”同等回复,表现他“了悟而未悟”的更高深的禅学境界,即抛却了一切分别执著,达到平等如水的境界。赵州禅师所说的“此间”,是有所指而有所不指。有所指——柏林禅寺;有所不指——可以理解成“参禅了悟了的境界”。
“吃茶去”高深的禅机和深刻的意境对中国茶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因“吃茶去”公案,有人把赵州喻为中国茶道灵魂的发源地。虽然“吃茶去”是属于中国的,但它的精神内涵却是属于全人类和属于全世界的。大凡世上对“吃茶去”或“禅茶一味”崇尚者,无论是日、韩茶道组织,还是国内外茶文化机构,均以拜祭“赵州古佛”而自豪。
——古今名家对“吃茶去”的评说
黄龙宗开山祖师黄龙慧南有偈云:“生缘有语人皆知,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从古到今,各家对“吃茶去”的具体说法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却毫无例外地都看到“吃茶去”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特征,对之赋予了极大关注,留下了一系列十分深刻的见解。如,宋代的“山僧摘茗吹茶灶,留客殷勤学赵州”(刘韫);“赵州古佛不同时,赖有斯人慰所思”(刘应时)。金代的“七碗卢仝,赵州和尚。曾知滋味归无上”(马钰)。元代的“卢仝七碗、吃来豁畅。知滋味,赵州和尚”(王哲);“客来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尘梦醒”(韩奕);“笑玉川风味,赵州陈迹,法界澄澄清可掬”(姬翼);“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耶律楚材);“父老行寻灵运屐,道人唤吃赵州茶”(李孝光);“但啜罢香生两腋,侥幸赵州难遇”(无名氏);“赵州知味,卢仝达此,总到仙家。这盏茶,愿人人早悟”(无名氏)。明代的“玉川何妨尽七碗?赵州借此演三车”(屠隆);“道旁时榜赵州茶,室中不戒声闻酒”(袁宏道);“锡影孤亭日,茶香小灶烟。师心如定水,应悟赵州禅”(徐贲);“道人不解机锋语,日日相过且吃茶”(朱朴);“禅翁托此重开灶,若个知心是赵州”(谢仲仁)。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赵州茶更是情有独衷,在他的许多诗篇中反映出对赵州茶的无限赞叹。如:“卢仝七碗漫习习,赵州三瓯休云云”;“吃茶虽不赵州学,楼上树披松下风”;“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从谂茶存谁解吃,宗苍图补竟长眠”;“疑举且吃茶,但期此话行”;“我亦因之悟色空,赵州公案犹饶舌”;“既非竟陵癖,更殊赵州果。”等等。清代湛愚老人对“吃茶去”也是感慨万千道:“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清代另一位学者杨焯则言:”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吃空林木叶飞。”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珠光禅师对“吃茶去”顶礼膜拜道:“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知此。”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对“吃茶去”公案大为赞叹道:“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以及“万语与千言,无外吃茶去。”著名书法家启功有诗云:”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又云:“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托地行山。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大德有如下心得:“吃茶去公案,其含义有人这样理解,有人那样理解,我的理解是,佛法说不出,说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的体验。”当今茶文化学者对“吃茶去”公案的评说举不胜数,对其理解亦各有千秋。如:“吃茶去暗藏的许多禅机和蕴藏的深刻内涵,历经沧桑也依然难以‘参透’”“它是直接达到禅修开悟的最高境界”(余悦);“‘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所喻藏的丰富禅机,‘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意,都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赖功欧);“可以体会到赵州的‘吃茶去’是茶味不可知,不可不知,知是人之知,如诚实则为喝茶解渴,如欲作解人则人人各别,有妄有正,不可知则为顽空之论”(陈云君);“‘吃茶去’在人们修行过程中,就含隐着坐禅、谈佛”(王玲);“‘吃茶去’已成禅僧机锋语流传千载,它是‘茶禅一味’肇始的标志,是佛教茶有别于儒、道而独具特色的标志”(丁文)……
——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
“吃茶去”被称之为“三字禅”而成为佛门丛林中著名公案,成为禅师茶人们的金科玉律,成为人们千年讨论不休的话题。但无论怎样讲,“吃茶去”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禅机特征,都得到各家的肯定。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吃茶去”的禅机之深,不仅在于有尽之言(三个字),而尤在无穷之禅意。“功夫”完全在茶外,入“神”临“意”,以实求虚,韵味涵泳,通幽默会。茶为知者吃,赵州泡茶,知茶善吃的参禅者闻香而知茶意,领会到赵州“佛法在于茶汤”、“佛之教即茶之本意”的禅境见地。其实,高深的禅机往往涵蕴于平常心和平常事中,悟与不悟,还得“吃茶去”!
风流,并不是游戏,那是一种要以一生的努力去达到的境界大和民族,算不算是风雅或风流的民族?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印象中,日本人是既不风雅也不风流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3
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到茶对“心病”的“药理”功效,历史上有多位名人予以高论。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能“涤烦
茶的知识时间:2024-07-21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谈论他人的过失,也不要思量他人的过失。每个人的习气不同,有的人特别爱说别人的缺陷,第一,说他人身体缺陷。比如瞎子、聋子等等。如果是带着恶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09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难以解答的问题。很多人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或从哲学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都是假说,因为这是一个找不到最初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2
我曾经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子乖巧,丈夫开车跑生意,虽不算富有,但也衣食无忧。我们家供奉着一尊观音像和一尊财神爷像,每月初一、十五我都会上香,上供。求观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23
唐代著名的禅门高僧赵州禅师,赵州(今河北赵县)从谂禅师,南泉普愿禅师之法嗣,俗姓郝,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荷泽)郝乡人。赵州禅师童稚之时即孤介不群、厌于世乐,稍长即
佛教故事时间:2023-12-28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唯有当下及时享乐才深得人心。是这样吗?问:在很多人看来,行持善法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唯有当下及时享乐才深得人心。是这样吗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昔有大富之人,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位夫人,最宠爱的就是第四夫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其次是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08-09
唯有认真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一起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
佛教故事: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3-08-09
草籽中的禅机禅者放旷于天地之间,其心如白云一样自在安闲,任意舒卷,毫无挂碍,随遇而安,渴望像行云流水一样,处处逍遥自在。在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快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3-08-02
性力派同时是印度教三大派别之一,主要崇拜时母,难近母和吉祥天女。玄奘到达印度时,正好是这个教派比较兴盛的时期。在这个教派的众多祭祀仪式中,人牲是最为残忍,也是最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信徒们其实最愿意看到玄奘拼命求饶,跪倒在他们身前不断叩头念经,痛哭流涕的请求宽恕,就像当初那伙两千多人的突厥强盗一样,太过顺从的对手会让犯罪者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人类文明大多是依河流而生,大地是母亲,大河就是母亲的乳汁--恒河和亚穆纳河是印度北方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古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第 九 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在很多人眼里,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珍惜,可在玄奘看来,信念和理想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为了信念,他愿意在钢刀下化灭,为了理想,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信徒们纷纷放下手中刀棍,首领连忙抓来一人,指着兀自端坐不动的玄奘问道:沙门从何处来?名字何等?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僧人来历不凡,身份很不一般。那名同伴反应也很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这些都是发生在玄奘之前的故事,玄奘到达迦湿弥罗的时候,虽然当地的佛教已不如当年那般兴盛,但依旧保留着由世友等五百高僧编写集结的完整佛经。这一点对玄奘来说非常重要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第二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话说李赞善晓得儿子修元,有些根器,遂加意抚养。到了八岁,请了个老师,同妻舅王安世的儿子王全,两个同在家中读书。那修元读得高兴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时间:2023-07-27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罗。一日,他从天上飞到祇洹精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后,合掌问佛:这世间的人都在追求衣服、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时间:2023-07-21
这事后成了禅宗修行的公验,赵州和尚说:检查完毕 可以放行。(图片来源:资料图)赵州禅师,与他的酒保文远对话: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13
图片来源:资料图一天,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后,南隐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味地请他喝茶。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赓续地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仍视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07
哦,这里讲了半天,意思是不是说只有密宗最高?这是不正确的,其实真正最高的佛法,唯有佛陀才知道、才拥有,当下灌顶,当时就会进入虹身世界,但这佛法是唯一佛陀所属的,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5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世间的纷扰争斗漫无边际,犹如茫茫无际的红尘白浪一样,唯有忍辱柔和才是处世的妙方,我们应该到处随缘
一脉心香时间:2022-09-01
佛是怎么成佛的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师父:成不了。徒儿:为什么?师父: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读经。徒儿:佛是怎么成佛的?师父:佛
圣严法师时间:2022-04-27
|佛是怎么成佛的|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师父:成不了。徒儿:为什么?师父: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读经。徒儿:佛是怎么成佛的?师父:
素食学习时间:2022-04-27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活成人生的意义,往有意义处活。可能不是一帆风顺,也可能不是一生太平,甚至可能是风霜中的淬炼,高低起伏,故事磨砺,甚至是各种伤痛,不如人意。不要
海月禅林时间:2022-04-21
舍卫城中有位妇人养了只母鸡,每次母鸡下蛋时,这妇人就将鸡蛋打破吃掉,惹得母鸡非常生气。因此,下一世转生时,母鸡投生成猫,妇人投生成母鸡。巧合的是,它们皆投生在同
嘎玛仁波切时间:2021-10-29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与佛学融为一体。小和尚问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门,四大皆空,讲究
其他文章时间:2021-10-16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一个人一生下来,身弱脆碎,娘苦心哺育小乳婴。喃喃之时教学语,能举步时教儿行。儿未露齿娘先笑,儿未啼时娘
方海权时间:2021-10-05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说我们人世间一辈子呀,最后打拼的结果可以说是,竹篮打水一
宏海法师时间:2021-04-20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关中心香光殿进行出关大回向和三个多小时的交流分享,十六位师父和居士分别畅谈了自己在十天闭关念佛过程中的收获,感
其他文章时间:2021-04-18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父母人王天王等,并不能救我的生死,断我的轮回,因为他们同样是在生死轮回中啊。三乘的圣人,虽然已出离
彻悟大师时间:2021-04-14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这是永恒不易的古法。从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歧视,就亲自为丈夫安排,选择再纳了一妾。
其他文章时间:2021-03-26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明、颠倒的,虽然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往往我们不知道
大安法师时间:2021-03-12
原文: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
大安法师时间:2021-01-23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一、不信因果为什么会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愚痴的关系,所以不相信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佛教导我们说,只
宽运法师时间:2021-01-22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还有这种根机的人,到了末法的时期,就没有这样的人了,万难万难啊!所以这个时代的众生修行,还认为靠自己能够解决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18
原文: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其余则多生多劫,尚未可决定即了也。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全
印光大师时间:2020-12-08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一岁高龄的莲池大师面西而卧,即将入灭。早在半月前,大师即已预知时至。当时,杭城内处处都有大师的弟子。他便前往城
其他文章时间:2020-11-23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审实念佛的是谁。随举一则
憨山大师时间:2020-11-21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我们为了衣食饱足,为了家庭,要去奔波。俗话说整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闲。能来学习佛法都是很有福报的,要感谢你
容通法师时间:2020-11-19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孝顺父母。真正孝顺父母,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一)禅宗一法,本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公案可参。到了后来,学禅的人根基越来越浅薄,要契入禅门,要直指人心有一定的困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产生了种种公案,用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8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
汉传法师时间:2014-03-09
唯有不再逃避,唯有开始活在当下,才能修行谛观。我们不需要跑到未来去寻觅幸福,神的国度就在此时此地。——一行禅师
南传法师时间:2014-06-14
我们带著什么东西到禅堂?倘若带著妄想、烦恼、杂乱、不清净的念头进入禅堂,是无法体会“禅”的,所谓“净念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净”唯有以清净心,才能在禅堂参出一个究
汉传法师时间:2014-07-12
唯有通过对“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汉传法师时间:2014-07-12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中国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觉,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大乘佛教这一块,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不管是在一个义理上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30
编者按:守培法师(1884—1955),毕生苦行,一味平怀,本色风光,从不改变。法师坚守禅门遗风,务求佛教的真精神,精进不懈,坚持探索,品行质朴真实,为人毫不雕饰,可谓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9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9
惑主要包括贪、嗔、痴,我们一般称为“三毒”。(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