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奘法师 :佛弟子和佛教徒不一样
宗教的立教之本是导人向善,但是宗教的行仪却不一定适合时代认知。以下摘录部分讲座录音。完整的在奘师在线里面。我们说既然这样,那庙也不要建了,香也不要烧了坏了,那些斋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明奘法师:解读《金刚经》“金刚之智 灵性资本”国学高层论坛
解读《金刚经》“金刚之智 灵性资本”国学高层论坛——12月27日,“金刚之智 灵性资本”-国学高层论坛,明奘法师主题演讲:解读《金刚经》主持人: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是智慧慈悲
2008年,先是缅甸遭受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接着不出半月,中国四川遭受巨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伤亡目前还在延续着。人们一边积极地抢救伤病,一边积极地恢复民生,尽力将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明奘法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师父,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从佛学角度您如何阐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佛人。我的回复往往令人讶异而简单:从鸡的角度看:必是先有鸡;从蛋的角度看:必是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明奘法师:奘师在紫泉心智的讲座
奘师在紫泉心智的讲座 2008.11.9奘师:这样吧,你们有什么问题先来问我。先排疑,好不好?有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我记得三年前到中山大学办讲座,给他们办了7天的冬令营。我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我想办一所佛教大学
明奘法师:我想办一所佛教大学太守问药山:如何是道?药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太守曰:不会。药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2008年4月26日,明奘法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个主题为“云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
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清华总裁人文素养高级研修班禅修课2009年10月23日上午坐禅,明奘法师开示奘师:先把你们期望来这儿参加这样的班,把学习内容拓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 :禅茶无非一味
学会喝茶,已经多年,学会参禅,却是不远的过去,学会用喝茶的方式来参禅更是时下的事情,用品茶的方式来弘法,接引学人却是始于庐山。庐山地处长江沿岸,山势挺拔,山峰林立,山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
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所谓活佛,就是一个经历转世的修行人之意。从这个角度界定,任何一个人只要出家修行,都可以算作活佛了。因为依照《金刚经》和很多了义经典,都有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坐禅指导
坐禅指导2010.2.6——2月5-7日明奘法师主持灵山静悟团禅修解决身心关系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禅坐,现在我们就开始练习。请大家把手表,念珠等凡是让我们感觉紧张的东西都摘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壶踪茶影
壶踪茶影——春节的记忆是暖暖的茶壶滴滴答答的雨声响在窗外,连绵的一天没有停留,给了我们在家里坐下来喝茶的理由和足够的借口,原本我和法师是相约了要去海岸走一走,无所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明奘法师: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是人本自有之。’”这句话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有什么区别呢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直指人心 出语惊人
直指人心 出语惊人“一日思维”具体哪年哪日没有办法知道,但是这一日也可以说是现在啊。“时当弘法,不可终遁。”因缘到了,不可以再隐居。“遂出至广州法性寺。”也就是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传承禅法
传承禅法【经文】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能含万法是大
能含万法是大【经文】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名“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经文】一日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众人推出
众人推出众人推出张日用为六祖书偈【经文】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证得空有不二
证得空有不二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是湖北黄梅人,六祖是广东人,按他们的口音,犹欠筛,就是犹欠师,筛就是老师的意思。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1
-
明奘法师:禅法为至宝
禅法为至宝“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即至佛地。”真正明白了“无念法,行无念行”,就“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即至佛地”。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摘自如本法师的《心地法门》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诸位同参!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明奘法师:定慧等学
定慧等学【经文】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6
-
明奘法师: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6
-
法云法师文集:人才为本
人才为本法云法师今天,一位新任主管的朋友前来寒舍小叙,谈起她对管理工作的高见,认为应从生产、行销,转为人力资源导向。我十分赞赏她的识见。因为先贤非常重视人的因素,诸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
儒家养生——以心为本
养生一词,原出于《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儒家养生思想包括养形与养神,积极的、进取的、求实的人生观,历来被儒家所推奉,也贯穿在儒家养生思想之中。中国养生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2
-
达真堪布:读经时如何具足戒定慧
达真堪布:读经时如何具足戒定慧问:读经的时候怎么才能具足戒定慧?达真堪布答:读经的时候,若是能保持三门清净,这就是戒律;保持三门不散乱,主要是心不散乱,这就是定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8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42.如何理解净圡法门唯信为本?
如何理解净圡法门唯信为本?净圡法门,乃即生了生死之无上直捷圆顿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无一人不得生者。我人虽根器下劣,如以印祖开示生信发愿,且常随动随
净律社时间:2022-06-15
-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则林中缴用多,诸人奔走辛苦,家中诸事,或有顾不到处,所有居士林,净业社,不过作一提倡
印光大师时间:2021-06-05
-
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很重要。起跑点错了,你整个后面全部错了。就是你要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在讲不生灭心之前,佛陀先讲什么是生灭
净界法师时间:2021-04-02
-
印光法师答:提倡佛学,以何为本?
问:提倡佛学,以何为本?印光法师答:提倡佛学,当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能如此,则于世出世法均不悖。否则尚是名教罪人,何堪学佛,以望了生脱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31
-
读经时如何具足戒定慧
问:读经的时候怎么才能具足戒定慧?达真堪布答:读经的时候,若是能保持三门清净,这就是戒律;保持三门不散乱,主要是心不散乱,这就是定;你能够从中去领悟一些真理,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时间:1970-01-01
-
净土法门法语: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佛,只能得到知识,定慧得不
《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第97集2014年11月4日讲于香港“迷惑”有三大类:大乘教里把它说作“无明”是一类。无明烦恼,这迷失了自性。“尘沙”是一类。“尘沙”是比喻,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7
-
信愿法师:此愿既以信心为本,未审何等心相为疑心,如何去除
自力与他力之别,乃在对本愿名号成就吾人往生之信疑,自力疑心通常会潜伏于内心深底,不是自己未觉,就是不敢言出,此为不敢肯定「一定往生」之心理状态。此种心,逢缘触境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0
-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里,我就感慨很深!现在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06
-
智慧法语:三界轮回淫为本 六道往返爱为基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经典原文】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楞严经》【经文解释】明淫
佛教故事时间:2016-07-14
-
怎样正确理解“学佛以心为本”和“万法唯心”?
学佛的根本是“心”“学佛以心为本”的说法和“万法唯心”的说法,意思是否相同?“以心为本”和“万法唯心”含义完全不同。学佛“以心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统一观点,而“
藏传法师时间:2016-08-18
-
净慧长老:禅以悟为本
不经一番辛苦、一番磨炼,烦恼去不掉,佛性难以显现禅修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要讲参禅,讲观心,讲开悟。禅以悟为本,禅以悟作为它的取向。如果禅修不是为了开悟,佛法就没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23
-
明奘法师:做事风风火火的人 也可以禅修吗?
坐禅(资料图)有人问:问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做事也容易风风火火,匆匆忙忙。这样性格的人,该怎样去修禅更好一些呢?我觉得你的个性问题蛮像我的——“风风火火”,虽然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16
-
明奘法师:做事风风火火的人,也可以禅修吗?
有人问:问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做事也容易风风火火,匆匆忙忙。这样性格的人,该怎样去修禅更好一些呢?我觉得你的个性问题蛮像我的——“风风火火”,虽然你看我建庙都
汉传法师时间:2017-05-12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I 597经(妙色经):本经叙述佛告天子,持戒定慧可得妙色,成就乘出之道,受到诸天所供养。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
济群法师:净信为本的净
济群法师时间:2020-05-14
-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1.定慧均等
65-201409261947分享:超越苦痛的另一典型 超越情执 步法、音声补充(演一师)-字幕-20170730 供养大众
更多文章时间:2020-05-24
-
圣赞法师:以法为本 无坚不摧
在新时期形势下,旅游经济应与宗教管理更好地联系与结合 勿庸置疑,旅游经济的繁荣增长反映着我们国家国运昌隆,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精神追求趋向高雅情趣的良好态势
更多文章时间:2020-05-25
-
智泉法师:圣赞智泉法师会议报告系列之二 以法为本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做一名与他人互动互助互利的佛教传教士2009 年 10 月 24 日 19:00,讲师团在见行堂明心阁召开成立大会,学诚大和尚在成立大会上开示。悟光法师:通过每一个人的介绍,可以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09
-
大安法师:略述净土信愿行 二、净土法门 唯信为本
太虚大师僧教育的宏图与实践了法前 言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学思想家、杰出的佛教教育家。他曾于一九三二年在浙江的一次演讲会中说:“佛教僧伽教育关系佛教存亡
大安法师时间:2020-06-14
-
弥陀之家 爱心为本(弘愿寺团体建设的五点意见)
和尚的幸福生活之“口不择言”法会,人山人海……一老太太使劲挤进内圈,“酷通”在和尚们面前跪下了:“师傅帮忙啊!师傅帮忙啊!”我们也紧张:“出了什么事?!”“我们
净宗法师时间:2020-06-15
-
圣赞法师:以法为本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佛教与社会运动释昭慧一、前言 笔者以一介佛教比丘尼,从事社会运动,行之有年,从未离开“争议性人物”之角色。争议性,大概就是社会运动者的宿命吧!许多佛教徒与社会人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09
-
性广法师: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
有关“法住智”与“涅槃智”的精彩回应时 间:95年5月21日地 点:玄奘大学慈云厅场 次: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第七场研讨会内 容:林建德发表论文〈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09
-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均齐定慧修止观
持戒与禅定的关系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能。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这是说明持戒的重要性。佛法的修学,戒、定、慧是三个基本条件。因为持戒,身口意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21
-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高瞻远瞩,要以德为本
教育孩子要高瞻远瞩,要以德为本蔡礼旭老师“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中国有句成语:“德才兼备”。这句成语告诉我们,德与才孰为重?德在前,才在后,所以德比
蔡礼旭时间: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