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五节 空之解说(p.167~p.174)
一、《般若经》之空义(p.167~p.170)
「空」在《般若经》中,说得非常广,到底怎样的说明呢?
【(一)十八空1】
《般若经》类集的种种空,且依十八空来说:
内空(adhyātma-ūnyatā):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为众生的身心自体。六内处是空的,名为内空。
外空(bahirdhā-ūnyatā):外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外处,是眼等所取的境。六外处空,名为外空。
内外空(adhyAtma-bahirdhā-ūnyatā):内外是内六处与外六处,内外处都是空的,名为内外空。
空空(ūnyatā-ūnyatā):空是一切法空,空也是空的,名为空空。
大空(mahā-ūnyatā):大是十方,十方是无限的广大,广大的十方是空的,名为大空。2
胜义空(paramārtha-ūnyatā):胜义就是涅槃,涅槃是空的,名为胜义空。
有为空(saskta-ūnyatā):有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生死流转的三界是空的,名有为空。
无为空(asakta-ūnyatā):无为是没有生住灭相的,不生不灭的无为是空的,名无为空。
毕竟空(atyanta-ūnyatā):毕竟是到达究竟彻底处,所以或译作「至竟空」3。究竟是空的,名为毕竟空。4
无际空(anavarāgra-ūnyatā):际是边际。佛说:「众生无始以来」,没有最初际,所以名无际(或译作「无始空」5,「不可得原空」)6。依此初际而进说中际、后际,没有时间的三际,所以是空的,名无际空。
散无散空:梵本十万颂本(「上本般若」),二万五千颂本(「中本般若」),原文作anavakāra-ūnyatā,是无散空。无散空是《般若经》的本义,如:
(1)《放光般若经》译为「无作空」。解说为「于诸法无所弃」。7
(2)《光赞般若经》 译为「不分别空」,解说为:「彼无能舍法亦无所住」。8
(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虽译为「散空」,解说也还是:「散名诸法无灭」。9
(4)《大般若波罗蜜经》「第三分」说:「若法无放、弃、舍可得,说名无散」10。
(5)《般若》明空,不以无常为正观,所以无弃、无舍的是无散;无散(或译作「无变异」11 )是空的,名无散空。
(6)《大智度论》引《阿含经》,解说为「散空」,12正是龙树论意。
本性空(prakti-ūnyatā):本性是有为法性、无为法性,本性如此,名为本性。有为、无为法性是空的,名本性空。13
自共相空,依梵本十万颂本,二万五千颂本,原文为 svalakaa-ūnyatā,应译为自相。如恼坏是色自相14,领纳是受自相等;自相是空的,名自相空。《光赞》15、《放光般若经》16等17,都如此,但玄奘译本,却解说为自相与共相空18。
一切法空(sarvadharma-ūnyatā):一切法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法是空的,名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anupalambha-ūnyatā):不可得,是求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名不可得空。19
无性空20(abhāva-ūnyatā):无性,是「无少许可得」21;无性是空的,名无性空。22
自性空23(svabhāva-ūnyatā):自性是「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24;或作「诸法能和合自性」25。自性是不可得的,名自性空。
无性自性空26(abhāva-svabhāva-ūnyatā):玄奘译本说:「无性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27;无性自性是空的,名无性自性空。然依鸠摩罗什所译,这是无性空与自性空合说,与内外空的意义一样28。
【(二)四空29】
《般若经》明「大乘相」中,无论是十六空本,十八空本,二十空本,30都接着又说四空:「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31。
1、有性空(bhāva-ūnyatā):
有性── bhāva,译为「有」,如三界名「三有」,生死流转过程立「四有」,十二缘起名「有支」,有是五蕴等(生死)有为法。这样的有(或译作「有性」 、「有法」,是现实的存在)是空的,名有性空。32
2、无性空(abhāva-ūnyatā):
无性,是无有──无为法。无性是空的,名无性空。33
3、自性空(svabhāva-ūnyatā):
一切法自性空,「空非智作,非见作」,不是由于智、见而空的,所以自性空是「自空」。34
4、他性空(parabhāva-ūnyatā):
经上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实际,皆由他性故空」35,「他性」是什么意义呢?真如、实际等,佛出世也如此,佛不出世也如此,依世俗方便来说,这是对佛而有客观意义的,所以名为他性。他性──真如等是空的,名为他性空。
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若佛出,若佛未出,法住、法相[法性]、法位[法定]、法性[法界]、如、实际,过此诸法空,是名他法他法空」36。
「过此诸法空」,与《般若经》所说;「我说涅乐亦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于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37,有同样的意义。所以《大智度论》解说为:「有人未善断见结故,处处生着。是人闻如是法性(法界)、实际,谓过是已 更有余法,以是故说过如、法性、实际亦空」38。
【◎小结:】
这四种空,依二万五千颂梵本是在十六空下,再说四空,近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第三分」。39但梵本没有「无性空」而有「不可得空」,所以十六空以后,再说四空,并没有重复的。这四空,都是不离有(bhāva)的,是有与无有、自有与他有,一一的表示是空的。
二、般若经中说空的理由(p.170~p.174)
《般若经》从种种法门,从种种观点显示空性,所以类集为种种空(性),又略摄为四空;有性空、无性空、自性空、他性空。虽说有种种空,而所以是空的理由,经说是完全一致的。
试引十八空的一例,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说:
何等为有为空?有为法名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空,色界色界空,无色界无色界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
何等为无为空,无为法名若无生相,无住相,无灭相。无为法无为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40
「性自尔」,玄奘译为「本性尔故」。《般若经》 的种种空,都是本来如此的本性空;本性空,所以是非常非灭的。一般说:有为是生死流转的三界,是生灭的;无为是不生灭的。有为是非常的,无为是常住的。但在般若正观中,有为、无为都是性自空的。
为什么是空?因为是非常非灭的。非常非灭,这似乎很难解!有为法非常,怎么说非灭坏呢?无为法没有生住灭相,怎么说非常呢?非常非灭,为什么说是空呢?不知道有为与无为的分别,是随顺世俗的方便说,如《大智度论》卷31说:
离有为则无无为,所以者何?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无为相者则非有为,但为众生颠倒故分别说。……若无为法有相者,则是有为。41
无为法是有为法的实相(真相),不是截然不同的对立法。为了要说明,不得不说为二──有为与无为。其实,有为就是无为,不见有为即是无为(非二法合一);「于有为法无为法不取相」42(这是无为的意趣所在)。
那末,不妨从有为法来说「非常非灭」43,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7b7~13)说:
(1)须菩提!于意云何?若心已灭,是心更生不?不也,世尊!44
(2)须菩提!于意云何?若心生,是灭相不?世尊!是灭相。45
(3)须菩提!于意云何?是灭相法当灭不?不也,世尊。46
(4)须菩提!于意云何?亦如是住,如如住不?世尊!亦如是住,如如住。47
(5)须菩提!若如是住,如如住者,即是常耶?不也,世尊!
前心与后心,是不能同时而有的,那末前灭后生,怎么能相续而善根增长,圆成佛道呢?佛举如灯烧炷的譬喻,以不即不离的意义来说明,这才引起了这一段的问答。48(1)心已灭了,是不能再生起的。(2)心生起了,就有灭相,(3)这灭相却是不灭的。(4)灭相是不灭的,所以问:那就真如那样的住吗?是真如那样的,(5)却不是常住的。49
这一段问答,不正是「非常、非灭」吗?
一般说诸行无常,但论到前灭后生间,总不免有中断的过失。如唯识学者,提出了「前因灭位,后果即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50的解说,也不免有前后同时的嫌疑。51同时,怎能有前后呢?
依《般若经》及龙树论意:「若一切实性无常,则无行业报,……以是故诸法非无常性」52。「若一切法实皆无常,佛云何说世间无常是名邪见!……佛处处说无常,处处说不灭。……破常颠倒,故说无常。……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53。所以,法相是非常非灭,也就是非常非无常的。观一切法非常非灭,不落常无常二边,契会中道的空性。
上文所引如灯烧炷的譬喻,经说是「缘起理趣极为甚深」54。甚深缘起是「非常非灭」的缘起,而在十八空中 「非常非灭,本性尔故」55,表示了一切法的空性。非常非灭,也就是假名而没有自性的,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269b11~17)说:56
舍利弗!一切法非常非灭。……色非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受、想、行、识非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乃至意触因缘(所)生受,非常非灭,何以故?性自尔。以是因缘故,舍利弗!诸法和合生,无自性。
「诸法和合生,无自性」,《大般若经》「第二分」,作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57。假名是诸法和合生的,无自性就是空。可见般若的正观,是通达一切法非常非灭(不落二边)而空的。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般若波罗蜜远离生死,非常非灭故」58。
附录:「中本般若」及《大智度论》的十八空、四空名目比对表:
【(一)十八空名目之比对:】
[Table]
【(二)四空名目之比对:】
[Table]
注解
^1《大智度论》卷31:
「问曰:诸法无量,空随法故,则亦无量,何以但说十八?若略说,应一空,所谓一切法空。若广说,随一一法空,所谓眼空、色空等甚多,何以但说十八空?
答曰:若略说则事不周,若广说则事繁。譬如服药,少则病不除,多则增其患;应病投药,令不增减,则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说一空,则不能破种种邪见及诸烦恼;若随种种邪见广说空,空则过多,人爱着空相,堕在断灭;说十八空,正得其中。
复次,若说十,若说十五,俱亦有疑,此非问也!
复次,善恶之法,皆有定数:若四念处、四正勤、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五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毒、三结、四流、五盖等,诸法如是各有定数;以十八种法中破着,故说有十八空。」(大正25,285c1~b29)
^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大空?东方东方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大空。」(大正8,250b20-23)
^3 《放光般若经》卷4:「何等为至竟空?所可不得边际者,是为至竟空。」(大正8,23a21~22)
^4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毕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毕竟空。」(大正8,250c2-4)
^5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无始空?若法初来处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始空。」(大正8,250c4~6)
^6 《放光般若经》卷4:「何等为不可得原空:诸可来者不知所从来,无有处故,是为无有原空。」(大正8,23a22~23)
^7 《放光般若经》卷4:「何等为无作空?于诸法无所弃,是为无作空。」(大正8,23a23~24)
^8 《光赞经》卷6:「彼何谓不分别空?彼无能舍法,亦无所住。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为不分别空。」(大正8,189c13~15)
^9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散空。」(大正8,250c6~8);(《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4a3~4)
^1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云何无散空?散谓诸法有放、有弃、有舍可得;若法无放、弃、舍可得,说名无散。此中无散由无散空非常非坏。所以者何?本性尔故,是为无散空。」(大正7,480c9~12)
^1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变异空?佛言:善现!无变异,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此无变异由无变异空。何以故?非常非坏,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变异空。」(大正5,291b3~7)
^12
(1)《杂阿含经》卷6(122经):「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大正2,40a8~10)
(2)《大智度论》卷31:「经中说佛告罗陀:此色众破坏散灭令无所有,余众亦如是,是名散空。」(大正25,292a17~19)
(3)《空之探究》第二章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p.100:
《罗陀经》,见《杂阿含经》,如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杂阿含经》卷6(122经),大正2,40a;《相应部》(23)「罗陀相应」(日译南传14p.300)。五阴的散坏消灭,或依此立散空。
^13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是性非声闻、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性空。」(大正8,250c8-11)
^14 《空之探究》p.173,注3:「恼坏相」,奘译本作「变碍相」,依说一切有部说而改。
^15 《光赞经》卷6:「彼何谓自然相空?为色相故色无所有相;受痛痒思相造生死相,知生死识相;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及十八种一切所更。有为法相、无为法相,是一切法自然相空。」(大正8,189c24~28)
^16 《放光般若经》卷4:「何等为自相空?色相所受相,是所持相为想,所有相便有所觉相是为识,乃至有为无为相,从有为无为相至诸法皆悉空,是为自相空。」(大正8,23a29~b3)
^1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自相空?自相,名色坏相、受受相、想取相、行作相、识识相,如是等有为、无为法各各自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自相空。」(大正8,250c11-15)
^1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13:
「云何自共相空?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是为自相。
共相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当知此中自共相由自共相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共相空。」(大正7,73 b26~c5)
^19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不可得空?求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不可得空。」(大正8,250c19-21)
^20 「无性空」,鸠摩罗什译为「无法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无法空:若法无是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空。」(大正8,250c21-23)
^2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云何无性空?无性谓此中无少性可得,当知此中无性由无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性空。」(大正7,73c12~15)另外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大正5,291c4~7)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13(大正7,480c24~27)之处,皆有同样之解说。
^22 《大智度论》卷31:「无法空者,有人言:无法名法已灭,是灭无故,名无法空。」(大正25,296a9~11)
^23 「自性空」,鸠摩罗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译为「有法空」。
^24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有法空?有法名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法空。」(大正8,250c23~25);(《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4a18~21)。
^25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云何自性空?自性谓诸法能和合自性,当知此中自性由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性空。」(大正7,73c15~17)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大正5,291c7~10)亦有同样之解说。
^26 「无性自性空」,鸠摩罗什译为「无法有法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无法有法空:诸法中无法,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无法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有法空。」(大正8,250c25-28)
^27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云何无性自性空?无性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当知此中无性自性,由无性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性自性空。」(大正7,73c17~21)另外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大正5,291c10~14)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大正7,480 c27~481a1)亦有同样之解说。
^28《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96a13~b2):
「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是为无法有法空。
复次,观无法有法空,故名无法有法空。
复次,行者观诸法:生、灭,若有门、若无门,生门生喜,灭门生忧。行者观生法空则灭喜心,观灭法空则灭忧心。所以者何?生无所得,灭无所失,除世间贪忧故,是名无法有法空。复次,十八空中,初三品空,破一切法;后三空,亦破一切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时、住时;无法空,破一切法灭时;无法有法空,生、灭一时俱破。
复次,有人言:过去、未来法空,是名无法空;现在及无为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过去法灭失、变异归无;未来法因缘未和合,未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无法。观知现在法及无为法现有,是名有法。是二俱空,故名为无法有法空。
复次,有人言:无为法无生、住、灭,是名无法;有为法生、住、灭,是名有法。如是等空,名为无法有法空。是为菩萨欲住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
^29 《大智度论》卷46:「问曰:若十八空已摄诸空,何以更说四空?答曰:十八空中,现空尽摄。诸佛有二种说法:或初略后广,或初广后略;初略后广,为解义故;初广后略,为易持故。或为后会众生略说其要,或以偈颂。今佛前广说十八空,后略说四空相。」(大正25,396a22~28)
^30 印顺法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87):「中品般若」的异译本,「放光本」、「唐译三分本」、「唐译二分本」,都一致的说到了,以「一切法空」为最后的「十四空」;「十四空」是「七空」的一倍。传说弥勒所造的《辩中边论》,先说以「一切法空」为末后的「十四空」,次说「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共为「十六空」。从「十四空」而增广为「十六空」,「十六空」不正是「唐译三分本」所说的吗?「十六空」出于「中分」的「大乘相」中,可说是「中分」所成立的。「中分」的「十六空」,「唐译二分本」增列为「十八空」。「放光本」、「大品本」,也说「十八空」;「光赞本」也是「十八空」说。到了「上品般若」,更增广为「二十空」了。
^3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大正5,291c14~1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大正7,73c21~2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大正7,481a1~2)皆云:「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32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名法法相空?法名五阴。五阴空,是名法法相空。」(大正8,251a1-2)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云何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五蕴,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蕴生性不可得故,是为有性由有性空。」(大正5,291c15~18)
(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云何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有为法,此有性由有性空。」(大正7,73c23~24);《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大正7,481a3~5)
(4)《大智度论》卷46:「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复次,法中不生法故,名为法法空。」(大正25,396a28-b1)
^33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名无法无法相空?无法名无为法。是名无法无法空。」(大正8,251a2-3)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云何无性由无性空?无性谓无为,此无性由无性空,是为无性由无性空。」(大正5,291c18~19)
(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云何无性由无性空?无性谓无为法,此无性由无性空。」(大正7,73c24~2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大正7,481a5~7)
(4)《大智度论》卷46:「无法、无法空者,无为法名无法,何以故?相不可得故。问曰:佛以三相说无为法,云何言无相?答曰:不然!破生故言无生,破住故言无住,破灭故言无灭,皆从生、住、灭边有此名,更无别无生,无灭法,是名无法、无法空。是义,如无为空中说。」(大正25,396b1-6)
^34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名自法自法空?诸法自法空,是空非知作、非见作,是名自法自法空。」(大正8,251a3-5)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云何自性由自性空?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为自性由自性空。」(大正5,291c19~2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大正7,73c25~2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大正7,481 a7~9)
(3)《大智度论》卷46:「自法、自法空者,自法名诸法自性,自性有二种:一者、如世间法,地坚性等;二者、圣人知如、法性、实际。此法空,所以者何?不由智见知故有二性空,如先说。问曰:如、法性、实际,无为法中已摄,何以复更说?答曰:观时分别,说五众实相:法性、如、实际,又非空智慧观故令空,性自尔。」(大正25,396b6-13)
^35
(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51:
「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是为他性由他性空。」(大正5,291 c22~2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大正7,73c27~74a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大正7,481 a9~12)
(2)《大智度论》卷46:
「问曰:如色,是自法,识,为他法;此中何以说:如、法性、实际,有佛、无佛常住,过是名为他法空?
答曰:有人未善断见结故,处处生着;是人闻是如、法性、实际,谓过是已,更有余法,以是故说过如、法性、实际亦空。」(大正25,396b13-17)
^3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1a6~7)。
^3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8(大正8,276b7~8)。
^38 《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6b15~17)。
^3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卷488(大正7,480b3~481a13):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所谓(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复次善现!(1)有性由有性空,(2)无性由无性空,(3)自性由自性空,(4)他性由他性空。……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4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0b26~c2)。
^41 《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89a16~20)。
^42 《大智度论》卷31:「有为相者,生、灭、住、异;无为相者,不生、不灭、不住、不异,是为入佛法之初门。若无为法有相者,则是有为。有为法生相者,则是集谛;灭相者则是尽谛;若不集则不作,若不作则不灭,是名无为法如实相。若得是诸法实相,则不复堕生、灭、住、异相中。是时不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合,不见无为法与有为法合,于有为法、无为法不取相,是为无为法。所以者何?若分别有为法、无为法,则于有为、无为而有碍。若断诸忆想分别,灭诸缘;以无缘实智,不堕生数中,则得安隐常乐涅槃。」(大正25,289a18-29)
^43 《大智度论》卷46:「问曰:十八空,内空等后皆言非常非灭故,此义云何?答曰:若人不习此空,必堕二边,若常、若灭。所以者何?若诸法实有,则无灭义,堕常中;如人出一舍,入一舍,眼虽不见,不名为无。诸法亦尔!从未来世入现在世,现在世入过去世,如是则不灭。行者以有为患,用空破有心,复贵空着于空者,则堕断灭;以是故,行是空以破有,亦不着空。离是二边,以中道行是十八空,以大悲心为度众生;是故十八空后,皆言非常非灭,是名摩诃衍。若异此者,则是戏论狂人!于佛法中空无所得;如人于珍宝取中取水精珠,眼见虽好,价无所直。」(大正25,396a10~22)
^44 《大智度论》卷75:「若心灭已更生不者,诸法虽毕竟空,不生不灭,为众生以六情所见生灭法故,问心已灭更生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心灭已,云何当更生?若心灭已更生,则堕常中。」(大正25,586b10-14)
^45 《大智度论》卷75:「若心生是灭相不者,上问过去心已,今问现在心相当灭不?是故答:是灭相。何以故?生灭是相待法,有生必有灭故,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故。」(大正25,586b14-18)
^46 《大智度论》卷75:「心灭相是灭不者,若心灭相即是灭耶?更有灭耶?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若即是灭,则一心有两时,生时、灭时。说无常者,心不过一念时,如阿毗昙经说:有生法,有不生法?有欲生法,有不欲生法;有灭法,有不灭法;有欲灭法,有不欲灭法。生法现在一心中有二种:一者生;二者欲灭。生非欲灭相,欲灭相非生;是事不然,故言不也。」(大正25,586b18-25)
^47 《大智度论》卷75:「当如是住不者,若灭相非即是灭者,应常住不?若常住,即是不灭相。佛如是翻覆难,须菩提理穷故,作是念:我若言灭相即是灭,则一心堕二时;若言不灭,实是灭相,云何言不灭?以上二理有过故。须菩提自以所证智慧答:世尊!如是住,如『如』住。」(大正25,586b25-c2)
^48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世尊!菩萨前心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心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前心后心各各不俱,后心前心亦各不俱;世尊!若前心后心不俱者,菩萨诸善根云何得增长?须菩提!于意云何?如然灯时!为初焰烧炷,为后焰烧。世尊!非初焰烧,亦不离初焰;非后焰烧,亦不离后焰。须菩提!于意云何?是炷燃不?世尊!是炷实燃。须菩提!菩萨亦如是,非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非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后心得。世尊!是因缘法甚深,菩萨非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得;非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后心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8,567a23~b7)
^49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33 ~ p.734):
「前心与后心,是不能(同时)俱有的,怎么能前后的善根增长,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佛举如灯烧炷的譬喻,以不即不离的因缘义来说明。然后引起了这一段问答:心已灭了,是不能再生起的。心生起了,就是灭相,生是剎那顷尽灭的。灭相法,却是不灭的。灭相是不灭的(〔附注〕),所以问,那就「真如」那样的住吗?是「真如」那样的住,却不是常住的。这一「生灭」说,与萨婆多部的三世实有说相合。「三世诸法,……体实恒有,无增无减;但依作用,说有说无」(《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6,大正27,395c-396a)。「如是诸法经三世位,虽得三(过去、未来、现在)名而体无别」(《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7,大正27,396b)。有为法是实有自性的,灭入过去,只是与灭相相应,而不是没有了。所以虽有三世的差别,而法体实在是没有别异的。那不是「真如」那样吗?确乎是「真如」那样的,无来无去,无增无减,却不是「真如」那样的常住。依萨婆多部,有自体而存在于时间中的,只能称为「恒」,不能说是常住的。《般若经》所说的生灭,与萨婆多部相合。」
〔附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40,注5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大正8,530a);《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7(大正8,346b);《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13(大正8,91b);《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7(大正8,346b):都与「秦译本」(小品)相同。但《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6(大正8,457a~b);《大明度经》卷4(大正8,496b);《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五分)卷562(大正7,904c),及前四分,都作「决定当灭」,意义相反。」
^50 《成唯识论》卷3(大正31,12c19~20)。
^51印顺法师《中观今论》(p.107~p.108):
唯识者还有生灭同时说,如说:「前因灭位,后果即生,如称两头,低昂时等。如是因果相续如流,何假去来方成非断」!这到底是约三法同时说呢?约前种后种相续说呢?约三法同时说,因(本种)灭果(现行)生同时,即显露出三法的不同时了。 [Fig]
如约前种后种相续说,前种灭时即是后种生时。什么是灭时,还是已灭?还是将灭而未灭?假使将灭而未灭,那么同时有两种子了。如已灭,灭了将什么生后种?唯识学者应该知道:离已灭未灭,并没有灭时存在!所以,即使有阿赖耶为一切依止处,而推究赖耶种子与现行的因果说,如何能不堕断灭!
^52 《大智度论》卷1(大正25,60b28~c4):「若一切实性无常,则无行业报。何以故?无常名生灭失故,譬如腐种子不生果。如是则无行业,无行业云何有果报?今一切贤圣法有果报,善智之人所可信受,不应言无。以是故,诸法非无常性。」
^53《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10~b7):
「问曰:若言神常应是邪见,何以故?神性无故。若言世间常,亦应是邪见,何以故?世间实皆无常,颠倒故言有常。若言神无常,亦应是邪见,何以故?神性无故,不应言无常。若言世间无常,不应是邪见,何以故?一切有为法性,实皆无常。
答曰:若一切法实皆无常,佛云何说世间无常是名邪见?是故可知非实是无常。
问曰:佛处处说观有为法,无常、苦、空、无我,令人得道,云何言无常堕邪见?
答曰:佛处处说无常,处处说不灭。如摩诃男释王来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毗罗人众殷多,我或值奔车、逸马、狂象、鬪人时,便失念佛心。是时自念:我今若死,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时不生恶趣,必至善处。譬如树常东向曲,若有斫者,必当东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若一切法念念生灭无常,佛云何言诸功德熏心故必得上生?以是故,知非无常性。
问曰:若无常不实,佛何以说无常?
答曰:佛随众生所应而说法,佛破常颠倒故说无常;以人不知不信后世故,说心去后世,上生天上,罪福业因缘,百千万劫不失。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悉檀。诸法实相非常非无常。佛亦处处说诸法空,诸法空中亦无无常。以是故说世间无常是邪见,是故名为法空。」
^5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50(大正7,273b5~6)。
^55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1作为「非常非坏,本性尔故。」(大正5,290c22~291c13)
^56 参见《大智度论》卷52(大正25,434b8~c6)。
^57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22:「舍利子!尊者所问何缘故说:诸法亦尔,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者?舍利子!诸法都无和合自性,何以故?和合有法,自性空故。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都无和合自性?……舍利子!诸法非常亦不灭坏。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非常亦不灭坏?善现对曰:舍利子!色非常亦不灭坏,受、想、行、识非常亦不灭坏,何以故?本性尔故。舍利子!有为法非常亦不灭坏,无为法非常亦不灭坏,有漏法非常亦不灭坏,无漏法非常亦不灭坏,善法非常亦不灭坏,非善法非常亦不灭坏,有记法非常不灭坏,无记法非常亦不灭坏,何以故?本性尔故。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诸法亦尔,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大正7,121c2~122a19)
^58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1〈照明品第40〉(大正8,302b1~2)。《大智度论》卷62释云:「一切法中各各自相空故,言不生不灭。断、常是诸见本,诸见是诸结使本,诸结使是一切生死中苦本,是故言远离生死。」(大正25,497c13~16)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第一章 具缘成受济群第五节 事成究竟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至白四,九法往来,片无乖各。界非别众,僧无不足,羯磨无非,受者心至,则成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第三章静坐与生理的关系第一节神经静坐能影响全部生理,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殆没有一处没有关系;然这里不是讲生理学,未便一一列举,只可就极有关系的神经、血液、呼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心经广义达庵居士冯宝瑛演讲第五节 智得并空智之分类不一,有二智三智四智五智等等。今分述之:照理不迷曰慧;对理顿决曰智。智之起,必依乎慧;故智慧二名常合称之,依智而细加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0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荆三隆摘要:寒山修悟的“灵觉心”是以传统文化的“正心”思想为出发点,在儒学“动心忍性”认识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自然顺性的“无为之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第三章 割爱去贪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解)佛说:一个人剃须除发以后,学习到沙门的地位,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5
第三章 四正勤「正勤」的定义是:能够非常地努力实践,称为「勤奋」(padhana)。能够适当地、非常努力地实践诸「法」,称为正勤(Sammapadhana)。没有任何勉强成分的努力,称为「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第一节 忏悔的次序从前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印度)佛教所建立的忏悔法有三种: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而这三种忏法中,又以无生忏为究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丙、如何才能亲见宇宙万象的缘起真理?在现在的时代里,一般的知识青年,多深信于科学、物理学的实际验证,为了适应、度化时下的知识青年信佛、学佛,以现代最新的太空科学知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4
十四、声闻无数愿前题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修成了缘觉果位,以缘觉圣者的殊胜智慧,纵然运用百千劫的时间来计算、衡量我佛国中声闻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4
20、弥陀是十方诸佛智慧圆满成就的代表者诸佛的悲智本愿在学佛修行之初,因个人学习的环境,接近的善知识及发心度生因缘的差异,容或有各种偏胜、偏执之点,但是到了最后证圆满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4
第三章 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转染成净、平等性智一、我执的根源在日常生活当中,环绕在吾人周遭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我字,我的家、我的衣服、我的书、我的钱、我的公司、我的,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第四章_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p.261~p.265)一、《般若经》与《中论》以如幻等来譬喻一切法空(p.261)《中论》在论破异执后,每举譬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9
第三章 有无中道所谓有无,指有见、无见。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相对于有见,又称无有见、非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如《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太岁是民间一种传统习俗神煞,每年都有不同的轮值太岁。出生生肖与太岁有着刑冲破害的不利关系,因恐冒犯太岁,故历年来便有拜太岁的风俗传统,其生肖与太岁刑冲破害,亦即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1
第三节十宗华严教义,多姿多彩,众生尊崇,各不相同。贤首大师将众生尊崇的宗派,分为十宗:一、我法俱有宗:是人天乘。为犊子部所立之宗。佛说五戒十善等法,软化人天,是随顺俗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9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有情是死活死生,生生不已。一旦前平生命停止,即转为另平生命。有清新生形态有四类:胎、卵。湿、化。胎生、如人、牛、羊等。最初自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6
第三章 看懂别人将心比心,就是佛心;拥有佛心,就有佛眼。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心灵相隔:在单位上班,彼此可以因为一个职称,闹得形同陌路;出门在外,两个陌生人可以由于一言不合,马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11-18
第三章 寻法在对佛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两个朋友放弃行脚生活,返回家乡马嘎塔国(Magadha),他们此时年约四十岁。⑴找到不死之道虽然面临许多失望,他们仍未放弃希望。相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10-09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一个礼拜后,凯瑟琳步伐轻快地踏进我的办公室。该先说明,她看起来比过去更靓丽,更有光彩了。她很高兴地告诉我,长久以来害怕溺水的恐惧没有
佛教故事: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时间:2023-09-06
第三章 轮回说l、各宗教的轮回说在东方各民族中,印度民族对轮回说的信受,是最坚定而不受任何思想及学说所动摇的,因在印度民族中,有人见到他人过去各生的不同动态,好像看电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08-30
住处部 第三章如婆沙论说。饿鬼有二住。一正。二边。第一正住者。证之不定。被论说云。此阎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饿鬼界。被阎罗王领。是其正处。又善生优婆塞经亦同此说。五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08-30
富贵(第二福)第三章一、富贵的由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真义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在婚姻中修行 第五节海涛 辑1.对佛教家庭的子女而言,修行、吃素、念佛等宗教行为,对他们或许只是一种从小就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已。父母无言的身教才是最有影响力的教诲
佛教故事:在婚姻中修行时间:2023-08-16
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一、如何加强家庭的凝聚力近几十年来,我们把生长在破碎家庭里的孩子与独居的老人唤为问题儿童的孩子,有的是来自破裂的家庭,因他们的父母时常争吵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时间:2023-08-12
顺治皇帝出家偈解说: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遥想当年,释迦佛祖舍王子之身而求菩提一直被世人传为佳话;纵横古今,大清顺治弃皇帝之位而入空门也自来在中原视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3
第三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皈依佛法生为司祭之子在他的最后一世,苟答马佛(Gotama)出世时,马哈咖吒亚那诞生在:中国西南方向阿槃提国的首都优禅尼城(Ujjeni),是司祭(purohit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实语誓言助女人顺产有一次,盎古利马喇在托钵时,看见一个女人难产。他的悲心油然而生,心想:「众生真苦!他们真苦!」他回到寺院向世尊报告此事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慈善的妻子给孤独的婚姻很幸福。他的妻子富那罗伽那,人如其名,意思就是「福相」,作为这家慈善的精神象征,她照顾仆人与日中前来的僧团(sangha)。她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就如佛陀在比库僧团中,任命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两位上首弟子般,他也任命两位女性为比库尼(bhikkhuni)僧团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马哈咖施展神通在别处,提到和个人比较有关的事件。有一次,一些比库在他家应供后,吉达(Citta)陪他们走回寺院。那天天气很热,他们汗如雨下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29
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提。/苦行僧悉达多那是阴历五月的月圆日。一轮圆月从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口冉冉升起。溶溶的月光沐浴着银色的大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时间:2023-07-27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7
第三章:母子出家回头说鸠摩罗什因心生怜悯,把一条项链送给小乞丐,岂料好心办成了坏事,他不仅害了小乞丐,还害了桑什。事件发生后,仍然没完没了。这日,王后多娜来到国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时间:2023-07-23
第五节 罗侯罗尊者(一)沙弥之始罗侯罗,汉译覆障。罗什解释,母腹六年,胎所覆障,因以为名。是悉达多与耶输陀罗之子。关于他的出生有二说,一说悉达多十九岁(西元前547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时间:2023-07-21
邵伟华:三世因果文解说三世因果文解说邵伟华一、因果报应的形式《三世因果文》主要讲:—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4
六道轮回(佛教解释)六道轮回,佛教用语。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化生)
名词解释时间:2023-06-18
很多中国人连中国文化都不了解,就跑到外国去,然后都崇尚外国人的发明了。其实,我们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发明。以后我们到国外展示中国文化时,先打个太极给外国人看看,不能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20
宣说真义不取做他解,真心利他善意遭妄解。今日邪谄视正如邪谄,于焉无能利他断希冀。在今日,当你要解说佛法时,人们会说:“真是个傻瓜!他是知道一点佛法,但对世俗生活
藏传法师时间:2016-01-30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绝有情生命。杀戒以杀人为重,杀旁生异类为轻,杀人以具足五个条件成不可悔罪:一是人,二人想,三杀心,四兴方便,五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9
“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现在让我尝试来讲解一小段经典给大家听,这只是一般普通的佛法;相信各位也曾经听说过,但却是本题的另一要点,而且
其他文章时间:2016-10-21
第三章说的是“割爱去贪”,因为众生舍不得的就是爱,难舍就是贪。因为我们所有的众生,我们烦恼的根源,一个就是爱,一个就是欲。爱,佛说:“从痴有爱,是我病生”,因为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09
“人生苦乐参半,有足够的痛苦让我们生起对解脱的向往,又不至于太过痛苦而无力无暇朝解脱的方向努力。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03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应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标。出家比丘的出家目标应该是什么?在本经中,佛陀重点提到了四圣谛——当然,四圣谛虽不是出家比丘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621经是阿难向佛陀请教:对于年少比丘应给予何种教诫?佛陀的回答是:要教诫他们努力修习并安住于四念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年少比丘当云何教授?云何为其说法?”
界定法师时间:2020-04-12
四十八愿 第九讲:学习十八愿怎样正确用心讲解:纯祥法师佛教哪一个法门都对心性很重视,唯有净土教在以往的劝化里对用心说得并不是特别明显,比较注重在念佛。念佛是起行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10
了凡四训新解 一诚老和尚序言《了凡四训》序言明末袁了凡先生着有家训四篇流传于世,移风易俗、改善人心。《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两篇正合佛门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