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六、道品 六

汉传人物 2024-06-09

六、

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勤。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契经 道品诵】

在〈道品诵〉中,五根、五力的教法被记载下来的并不如四念处、七觉分、八正道那么多、那么详尽,而四正勤与四如意足的经文甚至已佚失了,只能比对《相应部》后再从《杂阿含 记说》的部分补回来。这是因为〈记说〉中有不少经文是与〈修多罗〉重复的,所能救回的当然只占原文的极少数。因此五根、五力、四正勤、四如意足就并在同一单元作个简单的介绍。

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称为根是取其能生长梵行之意。信根是四不坏净,能得四不坏净的都是已见法的圣弟子,唯有这样的人才能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

精进根是四正勤,四正勤在〈道品诵〉全都翻译为四正断,由于断字意义并不明确,所以依〈五阴诵〉及《相应部》的用语全都改为四正勤。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是名精进根。

念根是四念处:内身身观念住,殷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念根。

定根是四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定根。

慧根是四圣谛: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慧根。

何等为信根?若圣弟子于如来之教法原作初发菩提心所依相应部改得净信心,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于如来之教法起精进方便,是名精进根。何等为念根?于如来之教法起念,是名念根。何等为定根?于如来之教法起三昧,是名定根。何等为慧根?于如来之教法起智慧,是名慧根。【契经 道品诵】

也有另一种对五根的解释:于如来之教法得净信是信根;于如来之教法起精进方便是精进根;于如来之教法起念是念根;于如来之教法起三昧是定根;于如来之教法起智慧是慧根。如来之教法即是正法律,离不开五阴、六入、缘起、道品等四圣谛的内涵。

「如来之教法」在《杂阿含》原文中本作「如来初发菩提心所」,但如来的初发菩提心所是对「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死之上及所依出世间道不如实知。」的觉悟,当时佛陀尚未成道、尚未如实知纯大苦聚集与纯大苦聚灭、尚未如实知四圣谛,对这般「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的初发菩提心所起净信实在不合理(虽然在唯心大乘的求那跋陀罗法师﹝杂阿含译者﹞心目中,初发菩提心所别具意义,但因不符正见便不再旁生枝节),所以依《相应部》同一经的用语改为如来之教法。

能于如来之教法得净信,非具足正见不可;起精进、念、定、慧也都得先于四圣谛如实知见,和所有其他的道品一样,五根的修习依然必须先具正见的基础。

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亦如是说。是故成就此五根,慧根为其首,以摄持故。譬如堂阁,栋为其首,众材所依,以摄持故。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契经 道品诵】

慧根是四圣谛,必须先成就慧根后才能修信根,之后随顺法次法向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而且信根成就即是慧根,精进根、念根、定根也一样。慧根是修习五根的起始条件,也是最终成果,从最初的正见到最后的果证都不能偏离四圣谛,所以说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若圣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学:圣弟子无始生死,无明所着,爱所系,长夜生死往来流驰,不知本际。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无明大暗聚障碍。谁般涅槃?唯苦灭、苦息、清凉、没。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契经 道品诵】

从无始生死乃至唯苦灭、苦息、清凉、没。这短短一段经文已将五受阴、缘起法的菁华要义全都收录其中了,若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不如实知,要怎么修五根?

佛世时的印度社会有知见上与行为上的二边。知见上的二边是有见与无见,佛法以缘起中道的正见破斥这两种邪见;行为上的二边是出家苦行与在家贪求欲乐,佛陀以不苦不乐的出家正行来示范究竟离苦的解脱中道。然而千百年后的佛教又出现了新的二边:解门与行门二边。着重修证的修行僧不屑于钻研法义的学问僧,认为他们说美食不能解腹饥、数他宝不能致己富;注重义解的学问僧也不遑多让地讥刺埋首苦修的修行僧是不懂佛法而一味盲修瞎练。

这新二边的崛起是不可能发生在尚有佛陀或圣弟子住世的年代,因为正法律中的正见,本身就离不开正观、正思惟、正念的实践;而要想体证究竟苦边、涅槃寂灭就非具足正见基础不可,四圣谛之中包含了道圣谛、八正道也涵括了正见,它们一而二、二而一,只有进度迟速之分,没有解行偏重之别。

若比丘于此五根若利、若满足,得阿罗汉。若软、若劣得阿那含。若软、若劣得斯陀含。若软、若劣得须陀洹。满足者成满足事,不满足者成不满足事,于此五根不空无果。若于此五根一切无者,我说彼为外道、凡夫之数。【契经 道品诵】

由于正法律的僧团是同一师学,如水乳合,所以大家都应该是见和同解、道和同修的,佛陀保证修习五根得证四沙门果:满足者成满足事,不满足者成不满足事,于此五根不空无果。无论时空条件如何变迁,僧众修习五根的法则原理永不改变;也无论僧团延续的历史多么悠久、散布的地域多么广大,同法、同义、同句、同味的精神绝无衍替。除非是于此五根一切无者,否则就不会有解门与行门的意气之争,或任何门派之见与山头主义。佛弟子之间若有这类排他性,摆明就是昭告天下自己是为外道凡夫之数。

有五力。何等为五?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勤。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契经 道品诵】

名为五力是取其力能成就梵行之义。五力的内容与五根相同,所以不再重复说明。不同于五根之处在于五力还额外提到五学力:

若比丘还戒者、退戒者,他人当以五种白法来呵责汝。何等为五?若比丘不以信入于善法,若依信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不以精进、惭、愧、慧入于善法,若依慧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

若比丘尽其寿命,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者,他人当以五种白法来庆慰汝。何等为五?正信入于善法,若依信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精进、惭、愧、慧入于善法。若依慧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契经 道品诵】

为了要增强修行者的学习意愿,所以特别称之为学力,因此五学力少了念力与定力等观照生命实相的深入指导,而是训勉、鼓励不能安住正道的修行者。

惭与愧是两项强大的鼓舞力量。惭是羞耻:耻于起恶、不善法诸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愧是愧诸可愧事:愧起诸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惭与愧都必须先具备对「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警惕,修行者之所以会退失道心,就是因为忘失了生命苦迫的威胁而懈怠于梵行、耽着于逸乐。这也就是称其为学力的原因,包括惭与愧在内的五学力能帮助学法者激励道念,安住于智慧,成就世间生灭智慧,贤圣出离,决定正尽苦。

以下四正勤与四如意足经文皆由《杂阿含》的〈记说 修证相应〉复原至〈契经 道品诵〉

有四正勤。何等为四?一者断勤、二者律仪勤、三者随护勤、四者修勤。

云何为断勤?谓比丘已生恶不善法当断,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是为断勤。

云何律仪勤?未生恶不善法不令起,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是名律仪勤。

云何随护勤?未生善法令生,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是名随护勤。

云何修勤?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习增满,生欲方便,精勤摄心,是为修勤。

譬如恒水,长夜临趣、流注、浚输东方。如是,比丘!于已生恶不善法当断,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未生恶不善法不令起,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未生善法令生,生欲方便,精进摄心;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习增满,生欲方便,精勤摄心者,长夜临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

如是,比丘!于四正勤修习多修习,长夜临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契经 道品诵】

「比丘修习涅槃,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所谓的不放逸,广说是为四正勤。断除已生的恶不善法称为断勤;不令未生的恶不善法生起称为律仪勤;未生善法令生称为随护勤;已生善法令增长称为修勤。唯有不放逸的修行者才能生欲方便,精进摄心修此四正勤。于四正勤修习多修习,长夜临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

有五上分结。云何为五?谓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是名五上分结。于此五上分结若知、若明、若断、若尽,当修四正勤。【契经 道品诵】

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怪罪的对象,但修行却必须彻头彻尾地对自己负责,谁都不能埋怨是因文化制约或童年伤害而导致自己轮回世间、流浪生死苦海;修行也不靠信仰,休想打算依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达到解脱。

呼应于这种自力救济精神的四正勤,正是为能断五上分结,它们分别是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这五上分结全是修行者自身的问题,无关于外在的人、事、物。色爱是对色身的爱着、无色爱是对受想行识的爱着、掉是思绪高昂不平静的精神状态、慢是自我意识的膨胀、无明是理智与情感上认不清事实真相。要于此五上分结若知、若明、若断、若尽,唯独靠自身的精勤努力,这才是四正勤断恶修善的根本意趣。

有四瀑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若比丘于四如意足修习多修习,能断四瀑流。何等为四?欲定勤行成就如意足,精进定、心定、思惟定勤行成就如意足。【契经 道品诵】

生命是生灭不绝的滔滔长流,其间没有自我、没有灵魂、没有永恒的意义与价值,若真要追究支持这生命长流延续不绝主要内容为何?答案就是佛陀形容为四瀑流的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流,正是最恰当的譬喻!源远流长的河川是由水流构成,而看似一体的河水其实又是各自独立的水分子聚合而成。同样的,由四瀑流构成的生命现象在时间上不断延展,令人误以为无有间断的四瀑流,其实也是由无量无边无以数计的独立欲、有、见、无明所聚集而成的。

虽然生命长流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没有真实的意义与价值,但由于无明、无智、无觉的四瀑流有着如同瀑布一般不断狂泄而下的特性,使得疲惫不堪的人们即使有意退出也身不由己。世人最恐惧、最绝望、最无法承担的遭遇,最迟在命终的那一刻也必然要卸下,但在四瀑流的挟持下,无常、苦、无我的疲劳流转任谁都没有解脱之期──直到佛陀教授断四瀑流的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在经文中四如意足都各加了一个定字,这个定不是修禅定,而是决定、坚定的意思:坚定的欲、坚定的精进、坚定的心与坚定的思惟。这四种坚定意志让人无事不办、无往不利,也正因其无事不办、无往不利所以称为四如意足或四神足。

时,有异婆罗门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

尊者阿难语婆罗门:「为断故。」

复问:「尊者!何所断?」

答言:「断爱。」

复问:「尊者阿难!何所依而得断爱?」

答言:「婆罗门!依于欲而断爱。」

复问:「尊者阿难!岂非无边际?」

答言:「婆罗门!非无边际。如是有边际,非无边际。」

复问:「尊者阿难!云何有边际,非无边际?」

答言:「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先有欲来诣精舍不?」

婆罗门答言:「如是,阿难!」

「如是,婆罗门!来至精舍已,彼欲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难。」

「彼精进方便筹量来诣精舍。」复问:「至精舍已,彼精进方便筹量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难!」

复语婆罗门:「如是婆罗门!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何等为四?欲定勤行成就如意足,精进定、心定、思惟定勤行成就如意足。

如是圣弟子修欲定勤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勤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婆罗门!于意云何?此非边际耶?」

婆罗门言:「尊者阿难!此是边际,非不边际。」【契经 道品诵】

四瀑流中有欲流;四如意足中又有欲如意足,以欲断欲吗?后世的金刚乘佛教果真就发展出这类的教法,好比说以性交为修行的双修法。但欲如意足的内容并非如此,阿难就曾为一位婆罗门作详尽的解说。

爱欲是无常生灭的,每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就止息了,下一个欲望当然还会生起,但新生的欲已非原先那个欲了。爱欲这般地流转,有流、见流、无明流也一样,认清了四瀑流生生不息的性质,佛陀就以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的四如意足作为对治,这四如意足是到此为止、后患永绝的宣告与决心,欲如意足欲使爱欲(有、见、无明)断尽、精进如意足精进于爱欲断尽、心如意足决心令爱欲断尽、思惟如意足念念不忘于爱欲断尽。

满足五受阴、六入处是世间世间法,它们只能暂时被满足,之后五阴六入又无常变易了、又有新需求了,于是又得进一步满足新欲贪、得到新的有、生起新的见与新的无明。不同于世间法,四如意足是出世间法,它们的目标在于断尽对五阴、六入的欲(有、见、无明),这个目标不会无常变易,它一断永断、一尽永尽,当目标达成,四如意足也就功成身退,没有尾大不掉、歹戏拖棚的后续发展。所以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

于四神足修习多修习,成就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究竟苦边。【契经 道品诵】

众生之所以轮回不休、苦难无穷的原因就在于敌友不清,真正的敌人是无常、苦、无我的生命本身,世人却将箭头指向外在的人事环境;真正的灭苦之道是出世梵行,世人却耗尽一切资源死命捍卫自身福祉。在未有佛陀出世说四神足的年代,众生受困于狭隘的世间思惟无以解脱,而今四神足已公诸于世,受苦难者再没有推托之辞,必须为自己的痛苦煎熬一肩挑起所有的责任。

于四神足修习多修习,成就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究竟苦边。修四神足是自己份内的事,不能靠外力支援,也不可能行有余力地拉拔他人,自助自救的四神足有待族姓子、族姓女奋发努力。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