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敏上师:《定道资粮颂》讲义 及思考题
《定道资粮颂》讲义门类大别第一震旦禅派二次第非次第一、禅定之种类:心心相印传摄上根上智唯论见佛性 明心见性非次第禅──────────体即悲智震一心禅祖师禅绝次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真常唯心一系大乘,应如何安立于修学次第之中?
问:太虚大师也立大乘三宗:法界圆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而印顺法师将大乘佛法分为三系:真常唯心论(如来藏)、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基本和太虚大师的三宗相应。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
问:于五年以上戒体清净的比丘僧前授受,是最如法的,但如是之人难遇,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形色、显色和表色的组合,是起乐受对境。为何生起呢?是何因缘?
问:本身没有美丑的差别,是因为自心的诸受,所引生的分别。如果某种情况下的形色、显色,表色的组合,是弟子生起乐受的对境。那为什么会对这种组合生起乐受呢?这其中的因缘又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白文殊仪规》传修法会上的开示
《白文殊仪规》传修法会上的开示来到多宝讲寺没二天,有幸参加了《白文殊仪规》的传修法会,真是三宝的慈悲加持,吾自忖过去不会有培下这幺大的善根的。和尚先是介绍了海公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佛可度一切的众生,不度无缘之人,那不是有点矛盾?
问:在《科颂》第38页,有一段话:「一定要到成了佛之后,一切的众生都能度,那才圆满无缺。」可是佛也有三不能啊:1.佛不度无缘之人;2.不能免定业;3.佛不能尽众生界。照以上来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菩萨是如何救度众生的
观音菩萨帮我们的方式就是断苦对于断苦的断法,平时我们想:观音菩萨能不能救我呢?观音菩萨如果能救我,不要等我念,就把我救了就好了。这种想法就是不太了解观音菩萨帮助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弟子现在是否要重点学些什么教理?
问:在知见上,弟子觉得世界唯在一心,众生是佛,器世界是佛土,皆是对自己的教授,关键在自己的感悟。不知道这是不是唯识的看法?又弟子现在是否要重点学些什么教理?智敏法师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阿罗汉断了烦恼还会不会受报?
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大搞得清楚的,我们再大概地讲一下。若云,假使没有烦恼,所有宿业超诸数量,也不会感果。就是说烦恼断了,虽然业报还有,就不感果了。那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如何正确理解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经文呢?
问:以前在《大乘集菩萨学论》里看到佛教关于「羊车行菩萨」的开示:「又入定不定印经云。佛告文殊师利:云何名羊车行菩萨。譬如有人欲过五佛剎微尘数世界,是人乘彼羊车随路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掌中解脱》思考题
《掌中解脱》思考题一、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1.暇满人身有何大义?应当如何珍惜?2.此处不正动机谓何?应当如何纠正?3.业力大小与何有关?为何我们多半会堕恶趣?4.对后世将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单位早上签到,给同事代签,这样做是犯戒吗?
问:我们单位有不定期早上签到的事,有的同事就互相代签,这个事在我们这也很正常,有的同事就想让我代签,不好拒绝,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事很正常,没有什么,我想知道如果受过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智敏上师:《大乘百法明门论》思考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思考题1、释论题。2、论首“如是尊言”,何故?3、问有几种?4、一切法略有几种?哪几种?5、何谓心法?心法有几义?6、何谓心所法?具何义故称心所法?7、相应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7
-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果把一滴水用火焰炙烤,它会化为高天流云,如果把一滴水冻结成冰,它将坚不可摧。如果把一滴水弃之脚下,它将会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
菩提法师: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
前言眼下,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话题,较为流行。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或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国际互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5
-
智敏上师:如何恭敬三宝?
对于三宝,我们内心的恭敬依靠观三宝之功德与恩德生起,而行之于身口的恭敬加行主要依经教及大德教导来行持。《佛说优婆塞戒经》曰: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7
-
追问及思考:在无量光明与风中残烛之间选择
夜凉如水,远方有着无尽的黑暗。我不禁联想到了无始以来的轮回,那不是一个永远没有光明的黑暗吗?难道人生注定要轮回吗?明天的太阳会打破今晚的黑暗,然而刺破这无始轮回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3
-
从“网红”“网黑”中引发的学佛思考
21 世纪已进入网络时代。在网络里,地球成了一个人人共享的“村”。这个“村”,自然也就成了每个人可任意遨游的缤纷多彩、鱼龙混杂、正邪交错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6
-
《千与千寻》之思考:一颗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多为勉励自己或提醒他人不要忘记最初时候的发心,我们要保持善良、真诚、进取、宽容等美好品质,做人做事持之以恒,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3
-
贪之源——超市小塑料袋引发的思考
那天到超市购物,看到这样的情形:“老王,这边没塑料袋了,你那边多扯点过来,让我们多装点回去用。”“好嘞!”“老王,多扯点,我也要!这塑料袋快得很,一会就没了。”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9
-
制作视频产生烦恼,引发了我的思考
这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和一位师姐讨论视频的情况。“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可终于成正果了。”师姐说道。“这一路上多亏有师姐的帮助,要不再有九十九难也成不了正果。”我感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30
-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懂得换个角度思考
懂得换个角度思考一位少年正与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争辩。老人得意洋洋地说:哈哈!太阳围着我转了八十多年了,我还没有死。今后,它说不定还会围着我转二十年哩。不对!是您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08-07
-
时间:1970-01-01
-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考虑你的利益。学会换位思考,人生将从此焕然一新!春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7
-
终极思考
一年马上要结束了,人们往往要盘点一下这一年来的得失,为下一年做打算。那么我们人生无论是到了什么阶段,也应该为自己做个小结,为明天做一番思考。而我们人人都要面临同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25
-
哪里才有佛陀的原始教法? ——看网络评论的思考
有个叫“石林”的人在“静心看佛”公众号留言,说:“为什么那些邪师和打着佛教旗号的巨骗都出自中国或者都是中国人。”我看到此言,心下不觉好笑,我们凡胎肉眼,目光所及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27
-
身心的思考
当代心理学在心理问题上,不论是理论症状,还是诊断处方,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那佛学呢?这样一门跨时空,跨领域,跨种族群体的,关于生命的学问,对于身体与心理又有着怎
明心化性时间:2022-07-09
-
深度思考已然变成一种奢侈品
独能守静笑因果智 慧 慈 悲喜从心来不染尘深度思考已然变成一种奢侈品。一方面是大脑本质上是排斥思考的,动脑思考会消耗大量的热量,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排斥高消耗
藏传佛教智悲双运时间:2021-11-27
-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李炳南居士曾开示说: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通力有大小,并
其他文章时间:2021-10-11
-
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我们能够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摄受,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做不到。 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呢?你说这样会把我们的力量都压抑了。不是! 如果你认
净界法师时间:2021-03-03
-
多识仁波切答: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
问: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多识仁波切答:(1)俗话说:“纵有金山银山,临终也带不走一文。”想到人终究要死,死后身外之物一切皆失,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多识仁波切答: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
问: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多识仁波切答:(1)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2)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作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意义的事务中消耗时光。有诗云:“人无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净空法师答:请问思考属不属于起心动念?
问:请问思考属不属于起心动念?净空法师答:思考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念头有净、有染,有善、有不善,其中差别很多。与性德相应的善念是健康的,与性德相违背的念头是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9
-
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宽泛。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弘法,十多年来,始终希望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为民众提供智慧的思考。本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
-
静波法师: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该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这是客观理性的选择,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现。而和谐是建立在一个共同规范基础上的彼此认同、求同化
汉传法师时间:2014-03-20
-
学会在浮躁中思考
学会在浮躁中思考,这样才知道下一步要迈出的方向;学会在总结中自省,这样才知道下一程要越过的沟壑;学会在绝境前转身,因为你的脚下不是华山一条道;学会在奔跑时倾听,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9
-
换位思考
最先来找我的,并不是苏黎本人,而是她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的眼里,苏黎是一个孤僻、各色、不好相处的女孩子——“她们宿舍里的同学三天两头找我,说不想和她住一个宿舍。”
其他文章时间:2014-10-29
-
孝顺父母的增福报:思考自己的亲身经历
刚才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师兄发的孝顺父母能长大福报的帖子,于是我反思一下自己的亲生经历,应该是这个原因。首先说我最开始的福报很浅,毕业后在北京一个大公司里工作,但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11
-
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人经常往上看,就会长高;老是低头捡便宜,就会驼背。只要脚还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21
-
每日一禅:学会换位思考 你的世界会更美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美。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
其他文章时间:2015-07-18
-
时间:1970-01-01
-
智敏上师: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每年秋季,要去割草,割草是喂牛的。割草的时候,在割草之前一定要磨刀。如果刀磨不快的话,你草就割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18
-
佛说在家人前往寺院时这样思考可入道
【经典介绍】《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8
-
文殊菩萨说修行人吃饭时可这样思考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2
-
一个小男孩的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
【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十一届【东方智慧养生营】精彩授课节选。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在2011年的时候跟着我行脚朝圣,当时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世界的真相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04
-
菩萨说见到体魄健康的人可以这样思考
【佛经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8
-
每日一禅: 内心安宁,才能思考
内心安宁,才能思考。不要追求无谓的利益,不要追求无谓的财,不要追求无谓的色。当我们的内心被财、色、名、食所捆绑的时候,你所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都是黑暗和污浊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09
-
佛说想永生的人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道理
【经典介绍】《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此经主要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对俗人修行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21
-
每日一禅: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美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美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