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无中道
所谓有无,指有见、无见。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相对于有见,又称无有见、非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如《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
世间众生多堕二见,谓有见无见,堕二见故非出、出想。云何有见?谓实有因缘而生诸法,非不实有;实有诸法从因缘生,非无法生。大慧,如是说者,则说无因。云何无见?谓知受贪嗔痴已,而妄计言无;大慧,及彼分别有相,而不受诸法有。[98]
《大乘入楞伽经》中说的有见即认为生诸法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
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不乐彼舍、不著彼舍、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219]
若是比丘于无我依于有无中道不取、不著、不住,则必得般涅槃。这些经文所说的无我中道,则是超越有无两种边见。
虽然无我是佛法的基调,但佛陀并没有忽视世俗假名我,通过广说蕴、处、界等分析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让我们明白五蕴之缘起性、无常性、不自在性与无我性。外道在探究有情身心及轮回的问题时,或说命即是身,或说命异身异,而有此二边。对于身命二者的关系,佛陀依缘起确立中道见,如《杂·二九七经》:
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所知,所谓缘无明行……[220]
所谓命即是身者,即认为身与命是一,其中常见者认为在生死轮回中此身、命常恒不变,断见者则认为有情死亡后身命俱灭。所谓命异身异,即身与命是二,各自独立,其中常见者认为在生死轮回中命会舍此身而就彼身,断见者则认为命与身先后坏灭。此中所说的命,与外道之灵魂、佛教之我大致相当。关于身与命的关系,佛陀依缘起而说不一不异的中道见,即舍离命即是身与命异身异的边见,不做无益的争论,而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以此说明生死轮回的原因与究竟解脱的道理。虽然“身”“命”两者与“我”在概念上不同,但身与命同属世俗我的生命现象,所以本章“无我中道”中述及佛陀身与命不一不异的中道见。
为破除世人关于我之有见与常见,佛陀宣说无我,否认有常恒、独立、自在的主宰体。为破除世人关于我之断见,佛陀也说无常之我、变异之我、假名之我,以此成立业果相续与生死轮回。佛陀说无常恒我又不执无见、不堕断见,说假名我又不执有见、不堕常见,这远离有无二见、常断二边的无我见,即是原始佛教之无我中道。但因为众生长夜执持邪见、邪行,他们很难理解佛陀的无我教法,而误解佛陀为无有见者或断灭论者。如佛陀在《杂·四〇五经》中比喻说“一毛为百分,射一分甚难,观一一苦阴,非我难亦然”。[221]将一根毛发再分为百根更细的毫毛,用弓箭射中其中一根细毫毛,这是很难的。而观五阴是苦、非我,这比前者更为困难。所以只有超脱有无、常断的边见,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离执去贪、直指解脱的无我中道。
的因缘是实有的,及因缘所生的诸法也是实有的。无见则举例说受贪嗔痴者却妄言贪嗔痴为无,或者名言上分别有而又不承认其实有。但是佛教论典中多就存在之常恒不变性说有说无,如《法蕴足论》:
云何有见?谓于我及世间,起常恒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是名有见。云何无有见?谓于我及世间,起非常非恒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名无有见。[99]
《法蕴足论》中说的有见指认为我及世间为常恒,无见则相反,是认为我及世间为非常非恒。可见经论中关于有无二见有不同的说法。
而原始佛教经典如《大乘入楞伽经》一样,主要是就存在的真实性说有说无,这在本章下文中会有具体说明。少智少识的世人或外道,见诸法生时、住时生有见而执有、执常,见诸法变时、坏时则生无见而执空、执断。佛陀正见世间集而不著无见,正见世间灭而不著有见。佛陀也依真实说有说无,说有知为缘起有而不执有,也不起增益而生常见;说无说空知为缘起灭、常恒不变异法空而不执无、不执空,也不起减损而生顽空、生断见。这即是原始佛教的有无中道、空有无碍。
一、有无与常断
有关有无二见与常断二见这两对边见的相互关系,在汉传论典与大乘经典中,一般都说它们有等同关系。如《大毗婆沙论》:
有见者即常见,无有见者即断见。诸恶见趣虽有多种,无不皆入此二品类。[100]
这主要是因为就有无见的区别,论典与大乘多数经典侧重有无常恒不变性,而原始佛教经典则强调所说存在有无真实性,如《杂·三七经》中佛说:
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101]
无常、苦、变易的五蕴是真实存在的,佛陀说有;而常恒、不变易、生乐的五蕴并不真实存在,佛陀则说无。在原始佛教中,佛陀说有说无是依其真实性而言。
就常断二见来说,认为现世的存在于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常恒不变的,是为常见;认为现世的存在现在有但将来会断灭、无所有的,是为断见。常断二见都立足于现世的存在而分别常断的,如果现世就不存在,那就无从说常说断了。而有无二见的关键点就在于存在的真实性,确认存在的真实性,则为有见;否认存在的真实性,则为无见。如果确认现有存在的真实性同时又确认其常恒不变性,这才是常见。可见常见必是有见,有见不一定是常见,如无常之有。如果确认现有存在的真实性而将来会断灭无所有,这才是断见。可见断见是将来无,无见不一定是断见,如过去无、现在无、三世无。这种关系从下文的原始经典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二、佛斥外道有见
南传《相应部》中提到,有外道认为有我、我所及我体。[102]有我,即有此我能作主宰。有我所,即有我所能主宰的对象。有我体,即此我有实体。外道多以有我、我所为正见。
或有外道认为有我于此世间死后为常恒、永住、不变易。[103]这是外道基于我见而认为此我于生死轮回中为常恒不变。
或有外道认为有我死后为有色无病之我、为无色无病之我、为既有色又无色无病之我、为非有色非无色无病之我、为一向乐无病之我、为一向苦无病之我、为乐苦无病之我、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我。[104]这是外道关于此我死后种种形态的想像。
外道或说有我,或说有我于世间为常,或说有我于死后为种种我,这是外道关于我的种种有见。其中我是常为有见中的一种。
在汉译《杂阿含经》中,还提到外道其它种种有见。如说有“大梵自在,造作自然,为众生父”,[105]有我与梵“一切不二、不异、不灭”。[106]印度婆罗门教早期的《四吠陀》中,提到世界最初的唯一的原理而称为“生主”、“原人”或“造一切主”。至《梵书》时代则明确为具有神格的梵——大梵天,由此大梵天创造世界及众生。又至《奥义书》时代,将世界大我之梵与生命个体之小我统一起来,修行的目的就是将小我融入大我,实现梵我合一而达圆满。
又如有外道说有七种元素,如地、水、火、风、苦、乐、命等,非作非所作、不动不变。[107]这七种元素构成了一切有情,而这七元素本身不经制作、不经形成,非所创造、亦无创造主,自然而有,各自独立,永恒不变。由于命等是常恒不变的,所以没有杀生也没有杀生者。
以上外道种种有我见,其中多属常见。针对外道种种有我见,佛说五蕴世间无常、苦、无我,如南传《相应部》: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色,由现贪于色,而起如是之见:此是我所,此是我,此为我体。受……想……行……因有识,由取于识,由现贪于识,而起如是之见:此是我所,此是我,此为我体。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乃至受、想、行、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乃至不取彼而起如是之见:此是我所,此是我,此为我体耶?”
“大德!不也。”
“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不执取无常、苦变易之法,而起如是之见:此是我所,此是我,此为我体耶?”
“大德!不也!”
“诸比丘!圣弟子于如是六处断疑惑,于苦断疑惑,乃至于顺苦灭道断疑惑者,诸比丘!此圣弟子名为预流,有不堕法,决定为趣三菩提。”[108]
因为五蕴世间的一切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不应当执取为我、我所、我体。其它种种有见,或执取五蕴而起不正见,如说有我于此世间死后为常恒、永住、不变易及有此世间常恒不变;或执取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而起不正见,如说梵我一如、有梵创造世界(详见无我中道);或执取于苦、现贪于苦而起不正见,如说有我死后为有色无病之我、为无色无病之我、为既有色又无色无病之我、为非有色非无色无病之我、为一向乐无病之我、为一向苦无病之我、为乐苦无病之我、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我。[109]
三、佛斥外道无见
南传《相应部》中提到,有外道认为无我、无我所。[110]因为我与我所只是名言而没有任何实质,众生死后断灭无所有,生前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依断灭见说无我、无我所。
或有外道认为穷凶极恶而无恶无恶报、好事做尽而无福无福报。[111]因为所谓的恶行、善行都只是人们心目中的观念,而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善恶业报了。
或有外道认为无施、无善恶业报、无此世无他世、无父母、无生死之众生、世间无沙门婆罗门正到正趣、众生死后断灭无所有。[112]无施即布施后没有所谓的果报。无善恶业报即无善恶业之实质区别,自然也无相应的果报。无此世无他世,即否认有来世,众生死后断灭无所有,自然也没有此世他世之别了。无生死之众生,即否认有众生于此处死而生到彼处、于此世死而生到彼世。世间无沙门婆罗门正到正趣,即否认世间有沙门、婆罗门通过修行能获得出世、解脱、涅槃等。
对于外道以上种种无见,佛陀在《圣道经》中称为邪见:
云何邪见?谓此见:无施、无斋、无有咒说,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无此世彼世,无父无母,世无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邪见。[113]
对于“无施”乃至“世无真人”等种种无见,婆素跋陀在《四阿鋡暮抄解》中将它们分作三类:行无有见、果无有见、众生无有见,如文:
问:云何无见名?
答:无见行、果、众生,无有见(修妒路)。行无有见、果无有见、众生无有见,是三无有见。彼行无有见名,如无有与,无有爱,无有善、不善行作,是行无有见。果无有见名,如无有极作、不极作行果报,无有地狱、畜生、饿鬼界、天上去。众生无有见名,如无有母无有父,无有众生化生,无有世间沙门、婆罗门。[114]
“无有与”、“无有爱”即相当于经中说的“无施”、“无斋”、“无有咒说”,其它无有见的说法与经中相仿。在《八难经》中,佛陀将持此无有见者列为梵行第七难、第七非时。[115]这些无见否认世间伦理与修行解脱,实质就是恶取空。如《大智度论》中说:“或有众生,谓一切皆空,心著是空。著是空故,名为无见。”[116]
为破斥此等无有见,佛陀在《圣道经》中说“有施”乃至“世有真人”,以此为正见:
云何正见?谓此见:有施、有斋、亦有咒说,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正见。[117]
“有施”,即说布施有相应果报。“有斋”,即说通过供养、祭祀、持戒等可以得到身心的清净。“有咒说”,即说布施、供养中受者通过祝愿、说法也能为施者带来福报。“有善恶业”,即说业有善恶之别。“有善恶业报”,即说依善恶业而有相应的果报。“有此世彼世”,即说有过去、现在、将来等三世差别。“有父有母”,即说子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父母会有不同的果报。“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即说有圣者通过努力修行,或于过去、现在、将来能成就出世、解脱、涅槃等。此等皆是随顺缘起法而为世间有的,佛陀以此缘起有为正见,佛教的断恶修善、离欲解脱、自觉觉他都是以此正见为基础。
至于外道因断见而说无我、无我所,详见本文“无我中道”中佛陀对此的破斥。
或有外道认为众生之杂染无因无缘,众生成为杂染也无因无缘;众生之清净无因无缘,众生成为清净也无因无缘。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无自在、无力、无勤”,他们只是“依本性而转变”。[118] “无自在”,即众生没有自由意志、没有主观能动性。“无力”,即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无勤”,即没有方便去成就什么。“依本性而转变”,是说众生的一切都是依其本质、命运与环境而决定而结合,在世间只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生活、流转而已。这是宿命论的一种,以一分常见确立一分无见。
单就无因论,《阿含经》中还有其它记载:
或有梵志作是说言:人无因无缘而想生,无因无缘而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119]
复有沙门、梵志如是见、如是说,谓人所为,一切皆无因无缘。[120]
前一经只是说想之生灭无因无缘,后一经则说人的一切所为都无因无缘。佛陀在后一经中反驳说,如果一切都是无因无缘,那持此见者都是杀人犯、盗窃犯、强奸犯、妄语者乃至邪见者,因为他们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去做这些恶行,外人也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给他们加以种种罪名。
为广破无因论,佛陀论因说因。如《杂·五三经》中佛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121]佛陀在经中解释说,所谓“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即是世俗愚痴无闻凡夫对于色的集起、坏灭、味著、过患、远离等不能如实知见,因此于色爱乐、赞叹、染著而执取,由执取而造作有漏业果,由有漏业果而导致生死轮回、大苦聚集,受、想、行、识同样如此。所谓“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即是多闻圣弟子对于色的集起、坏灭、味著、过患、远离等能如实知见,因此于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而灭除贪爱,没有贪爱则不会执取,没有执取则不造作有漏业果,没有有漏业果则能断绝生死轮回、大苦聚灭,受、想、行、识同样如此。佛陀依缘起法如是论因说因。
《杂·八一经》说外道富兰那迦叶持“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佛陀称此论调为“出意语”,而说“有因有缘众生有垢,有因有缘众生清净”。如果五蕴身心纯苦无乐,则众生不会染著五蕴身心。正因为五蕴身心非纯苦而有乐,所以众生于五蕴身心染著而生系缚、烦恼,这即是“有因有缘众生有垢”。如果五蕴身心纯乐无苦,则众生不会厌离五蕴身心。正因为五蕴身心非纯乐而有苦,所以众生于五蕴身心厌离而离欲、解脱,这即是“有因有缘众生清净”。[122]
四、有无中道
有见者认为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者认为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大智度论》如此说二见:
复次,有无二边,观诸法生时、住时则为有见相,观诸法老时、坏时则为无见相。三界众生多著此二见相,是二种法虚诳不实。[123]
有无二见虚诳不实,那持这两种边见有什么过失呢?佛陀在南传《中部》中说:
诸比丘!有此等二见,即有见与无有见也。诸比丘!沙门、婆罗门而著有见、喜好有见、被有见所缚者,以无有见为障碍;又沙门、婆罗门而著无有见、喜好无有见、被无有见所缚者,以有见为障碍。诸比丘!我说沙门、婆罗门而不如实知此等二见之集、灭、味、患、出离者,彼等实则是贪欲者、嗔恚者、愚痴者,有欲、有取,愚者,而喜乐观者、悲观者,喜障、乐障者也,彼等非彻底脱离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不解脱苦恼。[124]
如经中说,执有见者为有见所缚,以无见为障碍;执无见者为无见所缚,以有见为障碍。二者因此有欲、有障、有烦恼,不得解脱。智者则于此有无二见之集起、坏灭、味著、过患、出离能如实知见,因此远离二见,不乐观不悲观,无欲无取无障而解脱。佛陀依于缘起法远离有无二种边见,以无常、苦、无我破斥外道有见而不著断见,以缘起有破斥外道无见而不著常见,这正是有无中道。如《杂·二六二经》中佛说:
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125]
所谓缘起,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前二者为世间的生死因果,后二者为出世间的解脱因果。佛陀“如实正观世间集”则不生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有见,佛陀这样依缘起确立有无中道。依此有无中道,为了避免与世人无意义的见诤,佛陀也依真实说有说无。如《杂·三七经》中佛说: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
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126]
同样是色,而无常色有,常恒色无,有不碍无、无不碍有,两者真实而统一。佛陀虽说是随顺世间智者说有说无,但其实还是依真实说有说无。如就无常之六根,佛说“一切有”:
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面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有,云何一切有?”
佛告生闻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眼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门瞿昙。”
“色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门瞿昙。”
“婆罗门,有色、有眼识、有眼触、有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有,沙门瞿昙。”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127]
有情基于五蕴身心而生产的种种身心活动,虽然是无常的、因缘所生的,但也是真实而有的,所以佛陀于有情五蕴身心及其活动而安立“一切有”。而离开有情的五蕴身心及其活动以外,别无“一切有”。如此智慧对于不究竟的世人与外道来说,则“非其境界”。
虽说无常色有,但为了去执离贪,佛陀自己则多行空,同时也没有如恶取空者否认世间有、真实有,而是空有无碍,如《小空经》中佛说:
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阿难,如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是为,阿难,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128]
空之巴利语su??atā,与“有”相对,意为非有或远离,前为不真实存在的无有之空,后为远离对缘起有贪著的离执之空,空在原始佛教中有这两种含义。此经中,空与有相对而与无相当,为无有之空。如何做到空有无碍、空不颠倒呢?那就是像佛陀一样依真实而说空有。所谓依真实,就是如实,既不颠倒也不增减。如鹿子母讲堂,无象马等而说空无,然有比丘众等而说有。这空有无碍、空不颠倒,即是中道空。
唯识系如《瑜伽师地论》对于此中道空说得也相当到位,如论:
复次正见圆满,已见谛迹诸圣弟子,皆能如实越彼邪空,亦能如实入正不空,以世间道及出世道修习空性。其义云何?谓于此处彼非有故,正观为空。若于此处所余有故,如实知有。譬如客舍,于一时间无诸人物,说名为空;于一时间有诸人物,说名不空;或即此舍由无一类,说名为空,谓无材木,或无覆苫,或无门户,或无关键,或随一分无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体空,如是自体所依止身,亦名受趣,亦名想趣,亦名思趣。然此自体所依止身,于一时间,由无一类,或受或想,或复思等,一切烦恼、随烦恼等,说名为空。于一时间,由有一类,说名不空。或即自体所依止身,于一时间,由无一类,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说名为空。然非自体所依止身,即自身体一切皆空,当知此中总略义者。若观诸法,所有自性毕竟皆空,是名于空颠倒趣入,亦名违越佛所善说法、毗奈耶。若观诸法,由自相故,一类是有,一类非有,此有、非有毕竟远离;又观有性,于一时间一分远离,于一时间一分不离,如是名为于彼空性无有颠倒,如实趣入。[129]
论中说,如法修习空性者,以无故说空,以有故如实说有。譬如客舍一时间无诸人物,说名为空。若一时间有诸人物,说名不空。而说客舍空,非为客舍本身不存在。如诸法自相,一类是有,一类非有,而圣者说有非有时能毕竟远离于有、非有的执著。又对于诸法有类,于一时间,有些远离,有些不离,这样才是“于彼空性无有颠倒,如实趣入”。如果认为诸法“所有自性毕竟皆空”,这也就违越了“佛所善说法、毗奈耶”,“是名于空颠倒趣入”。正如佛陀在经中也说不空,如经:
若诸比丘皆能自摄者,则此世间罗汉不空。[130]
当作是念:我出家学,不虚不空,有果有报,有极安乐,生诸善处而得长寿,受人信施衣被、饮食、床褥、汤药,令诸施主得大福佑、得大果报、得大光明,当作是学。[131]
佛陀通过宣扬缘起、四谛等根本教法利益人天,制戒以断恶修善,修定以调伏身心,发慧以断尽烦恼,因此有四向四果。这些因缘而有的善法果报则“不虚不空”。同样,那些持邪见、邪戒者因缘而生的恶法果报也不虚不空。正如律典中所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132]
真实不存在的,世间说无说空,佛陀也说无说空;对于世间缘起有的而世人执以常的,佛陀也说无说空,如《杂·二七三经》:
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剎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133]
诸行无常变化,“不实来实去”,所以非“常恒住”、“不变异”之法,非我、我所。此“空行”,在《瑜伽师地论》中同样解释地很到位,如论:
复作是念:我于今者,唯有诸根,唯有境界,唯有从彼所生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见,唯有假立,此中可得。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如是唯有诸蕴可得。于诸蕴中,无有常恒坚住主宰,或说为我,或说有情,或复于此说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复说彼能造诸业,能受种种果及异熟,由是诸行皆悉是空,无有我故,如是名为由无所得行趣入空行。[134]
对于诸蕴,论中没有否认其缘起有,所否认的则是五蕴中常恒坚住之主宰。对于世人执以为常的诸行及有我、我所,佛陀为去执离贪而说无说空。总之,佛陀依真实存在则说有,而此有为缘起有,佛陀说有又不著有,也不起增益而生常见;佛陀又依真实不存在说无说空,而此无为缘起灭、此空为常恒不变异法空,佛陀说无说空又不著无、不执空,也不起减损而生断见、起顽空,这即是原始佛教的有无中道、空有无碍。正如《蜜丸喻经》中佛说:
若一切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使不斗诤,修习离欲,清净梵志,舍离谄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无想,是我宗本。[135]
佛陀依真实说有但不著有、说无但不著无,而以无取无著为宗本,这样才能彻底消除颠倒与见诤,而能离欲、清净。
但是不知真实、不知缘起、不知中道者,说有则执常、说无则执断,或说有而废无、说无而废有,偏执一端而自以为正见、自以为究竟,断己慧命亦断人慧命。正如央掘魔罗在《央掘魔罗经》[136]中对文殊师利说:“谓说唯极空,或复说有我,如是二种人,倾覆佛正法。”佛陀为离执而说空,如果舍彼而又执此空,那就令人笑掉大牙了。所以此空也应当舍离,正如佛陀在《增?善聚品?第六经》中说:“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复无我,如是智者所觉知。”[137]说有知是缘起有而不执常,说空知是常恒不变异法空而不执空,这样才能契合佛陀的如实智——有无中道、空有无碍。
第三章静坐与生理的关系第一节神经静坐能影响全部生理,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殆没有一处没有关系;然这里不是讲生理学,未便一一列举,只可就极有关系的神经、血液、呼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智度论》列三十五过。《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3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第三章 割爱去贪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解)佛说:一个人剃须除发以后,学习到沙门的地位,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5
第三章 四正勤「正勤」的定义是:能够非常地努力实践,称为「勤奋」(padhana)。能够适当地、非常努力地实践诸「法」,称为正勤(Sammapadhana)。没有任何勉强成分的努力,称为「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第一节 忏悔的次序从前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印度)佛教所建立的忏悔法有三种: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而这三种忏法中,又以无生忏为究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第三章 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转染成净、平等性智一、我执的根源在日常生活当中,环绕在吾人周遭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我字,我的家、我的衣服、我的书、我的钱、我的公司、我的,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相传在战国末期有韩国闵王征战沙场,杀生无数。在大事已经成为定局之后,闵王也开始忏悔自己之前杀伐掳掠所造下的罪孽,从而信奉佛教。而古史记载,当时的闵王为了展示自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被合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不同于其他两者的影响范围,佛教文化的主要影响地区还是亚洲范围之内。而提到佛教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禅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第三章_《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第五节 空之解说(p.167~p.174)一、《般若经》之空义(p.167~p.170)「空」在《般若经》中,说得非常广,到底怎样的说明呢?【(一)十八空1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9
三论宗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其中之一,也是我们国家本土发展起源的第一个宗派,对于后来佛教宗派百花齐放的形态有着非常不同一般的意义。但是三论宗却没有像其他的汉传佛教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财气亨通,财源广进,一生都有用不尽的财富。但现实却很难做到,所以也就只能想想罢了。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这跟个人的生辰八字有关,通过八字看财运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释恒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是佛教的缘起观与无常观。佛法在弘扬过程中同样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从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第八章 原始佛教中道的价值在文章前面说到原始佛教中道确立的根本与中道的内容,佛陀由缘起法确立中道正见,由八正道确立中道正行。无论是中道见中的常断中道、有无中道、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第三节十宗华严教义,多姿多彩,众生尊崇,各不相同。贤首大师将众生尊崇的宗派,分为十宗:一、我法俱有宗:是人天乘。为犊子部所立之宗。佛说五戒十善等法,软化人天,是随顺俗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9
一天,弟子问赵州禅师道:狗有无佛性?赵州禅师答道:无。弟子又问:上自诸佛,下至蝼蚁小虫,均有佛性,怎么狗子却没有佛性呢?赵州禅师答道:因为他有语言、行动和意识。又有弟子问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1
第三章 看懂别人将心比心,就是佛心;拥有佛心,就有佛眼。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心灵相隔:在单位上班,彼此可以因为一个职称,闹得形同陌路;出门在外,两个陌生人可以由于一言不合,马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11-18
第三章 寻法在对佛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两个朋友放弃行脚生活,返回家乡马嘎塔国(Magadha),他们此时年约四十岁。⑴找到不死之道虽然面临许多失望,他们仍未放弃希望。相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10-09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一个礼拜后,凯瑟琳步伐轻快地踏进我的办公室。该先说明,她看起来比过去更靓丽,更有光彩了。她很高兴地告诉我,长久以来害怕溺水的恐惧没有
佛教故事: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时间:2023-09-06
壹·中道的意义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3
达真堪布:六道之中没有安乐与断恶行善能得到安乐矛盾吗? 问:佛在经中说六道之中没有丝毫的安乐,又说断恶行善能得到人天的安乐,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答:不矛盾。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壹·中道的意义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1
第三章 轮回说l、各宗教的轮回说在东方各民族中,印度民族对轮回说的信受,是最坚定而不受任何思想及学说所动摇的,因在印度民族中,有人见到他人过去各生的不同动态,好像看电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08-30
住处部 第三章如婆沙论说。饿鬼有二住。一正。二边。第一正住者。证之不定。被论说云。此阎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饿鬼界。被阎罗王领。是其正处。又善生优婆塞经亦同此说。五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08-30
富贵(第二福)第三章一、富贵的由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真义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世法哲言》(四十一)有或何以喜恶而不欢其善?恶道多出私利之为,故宽而善行,人者好之;善道多于施品破利,由是窄而却步,故或远之。有些人为什么喜欢恶而不喜欢善呢?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2
寰宇禅院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我就是认为不好。”小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0
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一、如何加强家庭的凝聚力近几十年来,我们把生长在破碎家庭里的孩子与独居的老人唤为问题儿童的孩子,有的是来自破裂的家庭,因他们的父母时常争吵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时间:2023-08-12
天地禅院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08-09
有无相争从前有甲乙二僧,一为参禅。一为念佛。有一天,二人偶于途中相见,甲僧参,禅者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乙僧念佛者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
佛教故事:法音集·佛教典故时间:2023-08-08
第三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皈依佛法生为司祭之子在他的最后一世,苟答马佛(Gotama)出世时,马哈咖吒亚那诞生在:中国西南方向阿槃提国的首都优禅尼城(Ujjeni),是司祭(purohit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实语誓言助女人顺产有一次,盎古利马喇在托钵时,看见一个女人难产。他的悲心油然而生,心想:「众生真苦!他们真苦!」他回到寺院向世尊报告此事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慈善的妻子给孤独的婚姻很幸福。他的妻子富那罗伽那,人如其名,意思就是「福相」,作为这家慈善的精神象征,她照顾仆人与日中前来的僧团(sangha)。她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就如佛陀在比库僧团中,任命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两位上首弟子般,他也任命两位女性为比库尼(bhikkhuni)僧团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马哈咖施展神通在别处,提到和个人比较有关的事件。有一次,一些比库在他家应供后,吉达(Citta)陪他们走回寺院。那天天气很热,他们汗如雨下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29
第十节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证得无上涅槃的寂静常乐。/佛陀佛陀从优娄频罗来到了波罗那斯,又从波罗那斯回到了优娄频罗。然后,他转道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时间:2023-07-27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7
第三章:母子出家回头说鸠摩罗什因心生怜悯,把一条项链送给小乞丐,岂料好心办成了坏事,他不仅害了小乞丐,还害了桑什。事件发生后,仍然没完没了。这日,王后多娜来到国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时间:2023-07-23
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经文】有人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至其前;复有一鬼追来瞋骂,谓死人是我物,汝忽担来,是何道理?先鬼言:『此是我物,我自当持来。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时间:2023-07-18
「佛记彼人」,这个念佛的人,如果他生在大三灾这个时代,他遇到大三灾,「於临终时」,他寿命尽了,遇到大三灾,「纵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皆被劫火所烧,彼人亦能从中超出」
净土法门时间:2023-07-12
中道(佛教解释)中道(梵文:madhyamā-mārga,又作巴利文:majjhimā pa?ipadā、梵文:madhyamā-pratipad),佛教术语,为释迦牟尼的核心教义之一。它相对于二边,包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原始佛教(佛教解释)原始佛教(Original Buddhism)。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印度佛教,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7
我为什么老是活在患得患失中?我们人老是在这种患得患失当中,主要对很多事物不能清晰地认识,特别是心中的那种幸福感,我们老是在抓着它。其实这种感觉你抓的越紧,反而失
佛与人生时间:2023-06-20
现在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不单单是听经闻法,而且还能更深入的几个人一起探讨一些道理。学到后来的时候,就从缘起法、断恶修善当中进入到般若空性的道理,再后来进
在家修行时间:2023-06-20
我们在禅修之时会出现很多妄念,有时无意当中还会产生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恶念,比如直接诽谤三宝,乃至对魔都会产生信心等等,此时我们的内心就非常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7-22
有一六安人,住在上海,是小康人家;中年没有儿子,很忧愁。有一朋友,教他天天吃鸡,身体强壮,可以生儿子;因此吃了几年的鸡,还是不生儿子。民国二年正月回家,白狼匪
因果实录时间:2021-11-19
念诵时一定要专注平时念诵时,不论是念修金刚萨埵,还是其他咒语经文,心思专注所缘、不散他处,并且不夹杂闲言碎语,是相当相当重要的。念诵质量的差别如续部中说:若无此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