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四、修因无住
昭明太子分这一科文,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了解,说你发这个清净心来修行,这个善法,叫做净心行善。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须菩提!佛再次重复叫一声当机者,前面说过佛所证的果,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佛教我们要发心,就要发这个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因为有这个发心的因,才能证得无上菩提佛果。为什么又说结果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呢?下面就解释这个道理。第二十二分已说过: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呢?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他是个实相般若平等的理体。怎样的平等呢?他没有高,也没有下,所以平等。你成了佛,这个菩提法没有高,你当九法界的众生,这个法也没有下。这段经文的道理就与第十七分所讲的无实无虚的道理是一样的,这里只是换了个字眼来解释而已。前面的无实无虚也是解释这个平等的理体。他要是有实他就高了,他要是有虚他就下了。是故无实无虚才无高无下;无实无虚才叫平等;无高无下才叫平等。按世俗谛的差别假相上来讲,佛比我们九法界高;但是在这个平等理体上,是无高无下的。成了佛,就是他完全证得了,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在我们这个九法界的众生来讲,这个平等理体,我们本来就具有,而且无欠无缺,没有少一点点。不过我们六道的凡夫,被无明、烦恼所障蔽著,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有一个平等的理体。修到了三乘圣人的位子,他虽然是知道了,但是他还没有完全知道;因为他还没有完全证得。所以才有声闻、缘觉、菩萨之差别。这要等到,他完全证入了这个平等理体,那时他就成佛了。成了佛,这个平等理体并没有增加一部份,不过这时他是完全发现了,原来这个平等理体,还是自己本来所具有的。你现在虽然知道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在你还没有证得以前,你还是要依著道理,依著法去修行,这样你才能证得这个自己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他既然无高无下就是证得了也是本来具有的,所以并没有另外一个平等理体让我们得到。因为有所得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前失掉了,现在又得到了,这才叫有所得。而这个平等理体不是失掉的,是本来具有的,只不过给无明烦恼所障蔽,你只要去修行,去断烦恼、破无明,把内心的妄想执著都空掉,这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就完全发现了,所以不能说有所得,他是本来具有的,这就是解释无有少法可得。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宗分分四大科。这是第三大科,是讲究竟降住起修分的道理。告诉你:修行要怎么样去起修,叫你必须依著前面所解悟的道理来修。现在正是要修的时候了,还是要依著你所悟得的道理来修。就如前面所讲的远离我等四相,来修一切善法,这样子修就对了。正宗分的科文,是通理大师的科判,分为信、解、修、证四大科,在通理大师的新眼疏上,有引出经文来证明,信、解、修、证的分科范围。在第二十三分这个地方有修行的明文: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叫我们起修了,不是只停在发信心的阶段;也不是叫你悟理,而是叫你脚踏实地的去修行了。要怎么样修呢?远离我等四相,不住我等四相,去修一切善法,这就与经文的义趣相应了。现在是真正要起修了,就要把前面发信心,解悟的过程,通通把他归结起来。最初是叫我们要生信心,第四分上是教我们无住行施,就是行布施不要住相,一有住相,就会落入我等四相的执著中,这样你就不叫做菩萨了。你能这样的生起信心,解悟到这个道理以后,接著就叫你起修了。要怎样修呢?还是要照著远离我等四相的道理,去修一切善法。有些人学金刚经,领会不出他的纲要在那里,不晓得金刚经修行方法在那里,我(道源长老自称)研究金刚经时,就很注意这个关键。经典第四分教我们无住行施;一切布施总括为三个纲要: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布施。把他延伸开来,就是六度,六度再延伸开来,就成为万种行门。现在叫我们修一切善法,这一切善法又是什么善法呢?六度万行就叫一切善法。有一点你们要注意到,这个善法不只是三界以内的十善法,三界以内所修的十善法,你只能升天,不能成佛。一定要依著六度万行,这种无漏善法来修,你才能成佛,才能证得无漏的善法果。地藏经上一再的说,你在佛法之中去修行,一毛一滴,一沙一尘,那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地藏经说了很多段,都是要行者,不离佛法而去修善。你要注意这个道理,如果离开了佛法,你修的善法,都是世间善法。何以故?因为只有佛法才有这种无漏的般若智慧,也只有这个般若智慧才能引导你修一切无漏善法,这样你修的善法,才不会落在有漏的世间善法上,这样将来果报也不会只限于人天福报了。
我们现在学金刚经,就要依著经上的般若智慧作引导,来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不离六度万行,六度中三檀是善法之首,三种檀那,就是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众生有贫病须要救济,就给他们送衣服、米饭、医药,帮助他们脱离苦境,行这种财布施;众生有灾难,就要去救他们,行无畏施;然后给他们讲说佛法,让他们得到佛法的智慧,以佛法的智慧去启导他们,得到究竟的解脱,使他们远离妄想执著,出离三界,六道轮回之苦。这种法布施是无有穷尽的。一切众生,要离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乐,只有依著佛法来修行,才能达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诸佛所走过的解脱过程,他是诸佛已实证过的真实智慧。由这种真实不虚的佛法智慧做为引导,你才能够究竟的出离生死苦海。所以我们要多多的去行法布施。这个法布施,才是究竟的,才是无限量的。因此你发心学佛法,学了佛法,你就要去宏扬开来,这就叫法布施。法施是无穷尽的,但是你不可以著相。所以前面称为法无住。你弘法利生,行法布施,也要远离我等四相的住著。你这样子的修一切善法,就是修无漏的因,将来决定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一时说没有得,一时又说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金刚经一时说有得,一时说无得,那是对我们凡夫的方便引导,因为如果说无所得,怕你落空,失去把握。说有所得,但是不许你著相,要你远离我等四相的执著,这样子去修一切善法,你才能真得,所以这个得就是无得。假使你有个能得之心,就有了我,这样你又怎么能够得到无漏功德呢?你执著,我在说法度众生,这就有我相、人相;我人的差别相,就成众生相;你执著不舍,就成寿者相。最初一念,就起了我执,有了我执,你说法时再起法执,人我执,法我执都不空,你怎么样也得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你要远离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你天天行法布施,在讲经说法,但是你不著相,这样的功德,你一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因为你不著相,而得到的。得即无得,得则不舍离修一切善法;无得则离我等四相,不生执著。你了解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释迦佛一时说有得,一时说无得的究竟真相。这样,你就会彻底的明白,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在不著相的智慧里修一切善法而得到的。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说过了,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佛又恐怕我们著了这个善法的相,就告诉我们说:如来所说的善法,即非善法。按世俗谛讲是有个善法,按真谛讲,善法都是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性,当体即空,即非善法那里有一个善法可得呢?你要是能会归中道,就是即有即空是名善法。这就是要我们处处修善法,但是处处不著相,这才是真实无漏的善法。这一科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竟。
《金刚经》释义——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2
戊二、详示(分四)己一、见佛无住(分二)庚一、见身无住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己二、闻法无住(分二)庚一、说者无住这一科是讲到能说法的人,不要生起执著;金刚经讲到这里,正是佛相要空,法相也要空的时候了。我们学佛的人,对于要空众生相,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丙三、结归问意(分二)丁一、结归云何降心问(分二)戊一、拂我显无(分二)己一、问答拂我金刚经讲到这里,是总结论的时候了。须菩提所问的二个问题,一个是云何应住其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
佛经时间:2023-09-02
感应道交,必定见佛(根据道源法师佛堂讲话整理)上面讲的忆佛念佛,现在讲‘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按净土本旨讲,现在念佛,到报尽命终往生西方时,才能见佛。有人怀疑是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1
释迦牟尼佛传《大悲白莲花经》道源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 释迦牟尼百科名片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5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在未讲经之前先悬谈一下本经大意;也就是说要讲一部经,都必须先要把这一部经的大意讲明,这名字就叫悬谈,悬者
道源法师时间:2022-03-19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寺开山乐果上人生前之心愿而兴建万佛宝殿破土,同时又因乐果上人百岁冥诞纪念等二大殊胜因缘,特于七十二年六月十三日起
道源法师时间:2021-04-02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
其他文章时间:2015-04-06
心静智慧来(资料图)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佛经解释】“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15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要把它静下来、澄清。众生这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30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戒杀放生
汉传法师时间:2017-06-26
(二)广引圆通修证圆通方便分第四十八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02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三卷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受度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丙二正报妙分二丁初征释名号二别释主伴初分二戊初征二释今初【经】舍利
慧律法师时间:2020-07-05
第二十三愿、供养诸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颂曰内事供养最为尊外事供养亦殊胜二种供养亦随
信愿法师时间:2020-07-27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摘要此品教导持咒、种子字的方法。持真言咒、种子字,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