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四
二明三辈不同(《会疏》明诸行往生益者未详也,此有诸行念佛,何偏为诸行益耶?)有二:一总标,二别说。初总标者: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唐译》直次第十八愿成而别说三辈,故无此总标文。《宋译》中(十二)亦同之。《汉本》三(七右)次于明净土所依之文云:「佛告阿逸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愿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有三辈,作功德有大小转不能相及,佛言:何等为三辈?」(文)《吴译》下(初)同之。
就此总标文,净影云:「摄凡下中,前举闻名者皆得生,增人去心。自下第三,正辨生业,教修往生等,此乃机(闻名)法(三辈)之谓也。」憬兴同之。又嘉祥「前略后广辨云云。」此乃广辨前诸有众生为三辈,广闻名等为发菩提心等也。
今考异译,《汉本》十七愿合《魏译》大行、大信两愿,彼第十八明此修诸功德(十九),彼十九愿明此方便真门(廿愿)。又《吴译》第四愿合说此大行、大信,彼第五下辈、第六中辈、第七上辈。此两译皆愿中兼明成就,故下文不别明三愿成就相,但至下文广辨往生机类以列三辈耳。据彼前无愿成文,何言合前为机法乎?亦不可略明广辨,前「其有众生」等岂但机乎?「三辈文」宁但法乎?前有真实机法,后有方便机法,何以方便法合于真实机乎?又异译既合大行、大信愿,而不合于方便愿,何以第十八愿成为略明,以三辈方便为广辨乎?前后广略之义不可成也。
依今家意,前第十八愿成就在文分明,今此三辈有念佛诸行,以废、助、傍三义判之,则为三辈皆念佛。黑谷云:「三辈念佛章,若修诸功德中摄念佛,而为三辈诸行,则为十九愿成就。」《化土卷》本(五右)引第十九愿云:「此愿成就文者,即三辈文是也,《观经》定散九品之文是也。」(文)指云「定散九品文」,故此三辈中亦可摄定善。《观经》以定散门分诸行,观佛三昧为定善,三福九品为散善。此经以废恶修善分诸行,故定善亦有废恶义,亦三辈中摄。上辈说「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是定善之相也。
问:《观经》九品、此经三辈同异云何?
答:诸师异义,天台、义寂、孤山、灵芝并为不同也,峦师、嘉祥、净影、法位、龙兴、憬兴、源清悉存同义。彼不同义亦不一准,谓灵芝意:三辈之中摄上三品,不摄余六,无菩提心故。(此师依用天台释也)又义寂意:于上辈摄上上、上中全及上下少分,于中辈摄上下一分,于下辈摄下品三生,然中三品一向不摄。又孤山意:三辈中摄上中六品,不摄下三,善恶异故。又存同师非无差异,嘉祥《观经疏》中明全同义,《大经疏》文似存不同,谓上辈人同上中品,彼此俱乘七宝华故;中辈人同中上、中下,俱佛迎故;下辈人同下品下生,俱十念故。又净影意:如辈品同,其机亦同,谓中三品临终之时发菩提心,下三品人始学大故,二经各说一机始终,故非别机。憬兴不尔,辈品虽同,机类别故,即会中辈机不同云:「中辈之内自有多类,二经各说其一,无违。」(已上)龙兴存二义,一义同兴,一义意云:下六品机生彼土后当发心,故云当发心非说别机。又源清意会中辈云:「彼《大本》据长时始终,故云不能出家、当发心等;《观经》据短时,故云一日一夜具戒。」异解如是,然宗家意虽无所判,今义推之存同义欤。若存异者,可有简别,既无简别,明知二经三辈是同,故《选择》云「开合异」也。(已上望西)
《影疏》云:「如《观经》中,粗分为三,细分为九。粗分三者,谓上、中、下,大乘人中习种已上(十住)名为上品,小乘人中外凡持戒乃至那含以为中品,大乘人中外凡善趣(十信)名为下品。细分九者,前上品中细分为三,所谓上上、上中、上下。四地已上名为上上,生彼即得无生忍故;初二三地名为上中,生彼国已,过一小劫得无生忍,彼国日长,故一小劫得无生忍,若于此界,经无量劫方得无生忍;种性解行(初住已上十回向)名上下,生彼国已,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初地,故知地前,亦以彼国时日长远,故经三小劫得到初地,若于此界,经无量劫。中品之人亦分为三,所谓中上、中中、中下。见道已上为中上,生彼即得罗汉果故;内凡人名为中中,生彼即得须陀洹故,煗等四心名为内凡;外凡持戒名为中下,生彼国已,经一小劫得罗汉故。下品人中亦分为三,所谓下上、下中、下下,彼约作罪轻重以分,不随位分。彼中九品,今合为三,上品三人合为上辈,中品三人合为中辈,下品三人合为下辈。然此三辈人位虽殊,至欲往生,齐须发心求大菩提,专念彼佛,回向发愿,方得往生,故此论之云云。」此中上品三人合为上辈者,此中上辈亦可四地已上、(上上)初二三地、(上中)种性解行(初住已上十向)人,若尔,何科云「摄下人同往生彼国」,自语相违而已,况复大违经意,如《玄义》所破。
憬兴许三辈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释云:「一凡小往生,二大圣往生。」(已上)言「凡小」者指三辈,故无失也。憬兴云:「今即合彼九品为此三辈,故其义无异,不应难言彼经中上、中中二品皆作沙门,亦见真佛,不发大心,中下一生不作沙门,都不见佛,不发大心,而此中辈非作沙门,亦见化佛,发菩提心,义必相违者中之内自有多类,二经各谈其一,无违。而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生彼必发大心,以简定性不得生故,余相违文皆此类也。」(文)「当发菩提心者,显生彼必发大心」者,不顺经文相也。
诸师异说如此。今谓:此「三辈文」与《观经》九品大同小异,何者?此经三辈通于诸佛刹土以明之,故云「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故虽下辈,非纯恶机,下文「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已下别约此界广说五恶之相,当知此「三辈文」合下五恶者,乃为《观经》九品凡夫,是故《观经》「上辈文」云此人精进勇猛,此赞忍恶;此经下文云:「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土为善千岁。」此彰此界难修善,他方易作善。由此言之,虽其上辈与此经不同,此上辈通十方世界,彼上辈但此界造恶处,故赞修善,故云「精进」等。上辈既尔,中下辈亦自别,故此经「下辈文」不说极恶相,此为小异。又《观经》九品唯凡,此经上辈侑兼菩萨,故下劝弥勒为上辈。又《吴译》第七愿云:「修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等,此亦小异。虽然,修诸功德因行及临终来等与彼不别,故云「大同」。以此义故,吉水释云「三辈九品开合异云云」。又此「三辈文」唯大乘,彼中辈是小乘,此经既云「十方世界」诸佛刹土多是大乘,故不杂小。此界由国浊,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此经下历五恶后说得益中亦有得小益者。又彼《观经》中父王得小果,由此等义,故九品中说小乘,然此但摄机方便,非弥陀愿意,犹言「为自彼于我无为」也。
问:此「三辈文」即为十九愿成者,祖判明莹,若其二十愿成出在何文?
答:有云:「《化卷》正为十九愿成也,第十七愿「称我名者」凡被三愿,十八闻本愿名正信乐机;十九虽闻名号,执自善根愿回之生,亦称名号,佛意正有一向称念入十八愿;二十既阁诸行,一向念佛,执称念力,或相续,或间断,其人思预十八,自入果遂中。今此三辈『一向专念』引十九机令入十八也。」(《梵响记》)
有《记》云:「『三辈文』正第十九愿成就,即《观经》九品也,然他家云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之四个之愿成矣,『一向专念』是第十八,『舍家』等者是第十九,自然化生第二十愿,故云『四愿成』。今家云十九愿成者明矣。问:二十愿成就在文何乎?答:祖判意指下疑佛智之段欤。尧惠『此示二十愿成』(文),以异译校此中,亦有疑智边地之文,思之。」(《义记》)
有《记》云:「《化土卷》六本(二十二)引第二十愿文,次引『胎生文』云:『又言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等。又《三经文类》云:『言弥陀经往生』,乃至引二十愿云:『愿成就文,经言: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乃至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文)由是观之,今家指『胎生文』为二十愿成文也明著矣。但『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句为二十愿成亦得矣,何者?《化土卷》明二十愿文中引《观经》『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文』,此乃约显说为自力念佛故也。而今此文『一向专念』亦约显说则自力称念故,但黑谷准宗师『废立文』,而以『一向专念文』同『汝好持是语文』而存废立义者,虽是总约《观经》今经隐意,而今姑唯就『汝好持是语』及『一向专念』之一文论其隐显,则显文并是自力称念,故以为第二十愿成亦得而已。理虽然,《化土卷》不指『一向专念』为二十愿成,而引『胎宫文』,且《三经文类》正以『胎宫文』为二十愿成,则不可违戾矣。明指『三辈文』为十九愿成文,则不通第二十愿成,可知矣。」(已上《海渧记》)
今谓:《三经文类》引「三辈文」为十九愿成,次引「胎生文」为二十愿成,如《化土卷》十九愿成唯指文处,次具引「胎生文」等,二十愿处不言其愿成,而唯略引「胎生文」等。由此见之,十九愿处并显二十愿成欤。随考《观经》九品文意,下三品是自力念佛之外无余善,斯是带定散诸行气分来,故如来名号却为自力善根,故约能修疑执定散诸行部类,约所修善体名之自力念佛,亦同亦异,其义不远,以此义故,古来此文为十九、二十兼含,恐无戾祖意矣。
问:「三辈文」中既说诸行,准例《观经》,岂得无显彰隐密之义耶?此义如何?
答:此有二义,一谓此文兼含三愿,显说则十九、二十愿意,隐实在第十八愿,斯乃欲使引彼诸行者入此念佛,故可必用隐显也。但至言乎《大经》无隐显者约其真实,虽《大经》如「三辈文」,涉于方便即是《观经》也,显彰隐密之义不可不用,导大师所云「如《大经》说」,岂止黄卷朱轴已哉!《要解》释「一向专念」云:「显虽二十愿念佛,隐第十八愿。不如此释者,一经始终无第二十愿成就文。」(文)
《义记》云:「文有隐显,是《观经》之意故,隐显者权实异称,为莲故华,此助正义,华开莲现,此傍正义,华落莲成,是废立义,如次十九、二十、十八三愿义。然云十九愿成者,文之显说,非关隐义,故于此经中唯显说相,此其方便,若以隐义会此显说,即元祖意。今有此三义,故经有『一向』之言,华中稍现莲,最巧者哉!祖意自有二义,言十九成者,此显说,言横菩提心者,此隐说耳。此经当分非隐非显,如夫非渐非顿绝待,其隐显者有二经耳。依彼名目解于此经,则彼隐义而已云云。」
《渧记》曰:「此『三辈文』有隐显异,其显说乃第十九愿成就文,故以三辈行为往生因,故三辈各说菩提心,是第十九愿所谓发菩提心而自力各宗菩提心也,以为所回之行而已。第十九愿既誓『修诸功德』,故今此三辈亦上辈说『修诸功德』,中辈说『多少修善,奉持斋戒』等,此乃诸行往生也,故黑谷以为第十九愿成,今家亦然也,约显说而已。然至其隐意则三辈不同,只是能生机类差别,而非生因行也。其正因行唯在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故三辈各说『一向专念』,黑谷所谓『三辈念佛往生者』是也。是以一向专念之外发菩提心等诸行唯是能生机类,出家、在家各各不同,随顺通佛法威仪而所修之行,故非生因行,故为往生净土则为所废行矣。然则纵令从来修此诸行,以此回向拟往生业,今正领得废立教旨,随顺一向专念教敕,则顿废舍尔前诸行,而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只顺通佛法威仪,故修诸功德而已,是乃以不拟生因行,故言所废也。虽然,能生机类道俗不同,各随其分持佛法通仪,故有三辈不同也。
上来义趣,黑谷依法准宗家《观经》流通废立释义而述此文隐意也。《观经》正宗广说定散诸行,而至流通付属始示一经隐意唯在弘愿念佛,故宗家释云:『上来虽说』等也。今此三辈亦此正说发菩提心等诸行,而于其中有『一向专念文』,是约显说,则简余佛非简诸行。若约隐意,则简诸行是非是生因,而示念佛一行是为生因,故言『一向』也,与《观经》流通如合符契矣,故黑谷约三辈隐意设废、助、傍三义,中以废立为本意,是依准宗家故也。然玄忠大师亦约经隐意,以三辈为能生机类,而以发菩提心为净土大心,即是他力信心也。然黑谷亦不违玄忠,《选择集》依宗家废立,故唯取『一向专念文』,虽不取菩提心,而亦有以三辈菩提心为净土大心文。《逆修说法文》(《汉语灯》七(二十三)出)云:『然就菩提心,诸宗所立亦各不同,且如天台有藏、通、别、圆四教菩提心,真言有行愿、胜义、三摩地之三种菩提心,三论、法相、华严、达磨各皆有菩提心,但导师意欲自先生净土,满足菩萨大悲愿行,而后还入生死,遍度众生,即以此心名菩提心也。』(文)此正指〈散善义〉上品下生『但发无上道心释文』,其文云:『三明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菩提心也。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文)今指此文也。又《三经释》(《和语灯》)云:『上品大乘凡夫菩提心等行也,菩提心者,诸宗各别,其意不同。净土宗意者,以愿生净土谓之菩提心也。』如此宗家、黑谷解释非是约《观经》显说,就其隐意,以为净土大心愿作佛心也,由是推之,《观经》九品、今经三辈全以为同,故《观经》上品下生『但发无上道心』既是非自力大心,而成净土大菩提心,愿作佛心之义,则今是三辈菩提心亦复净土大菩提心也,可知矣。然则宗家、黑谷并以今此三辈菩提心为净土大心之意自存于此矣,盖其原据于玄忠大师也,故知《选择集》依准宗家释,而唯取一向专念行,不取菩提心。《逆修说法》意存以三辈菩提心为净土大菩提心之义,此乃依宗家上下品释故也,然则此菩提心或为所废行,或为所立信,并为此文隐意,于义无爽,归一致而已。(但就「菩提心」一句论其隐显,则为自力各宗大心,是显说也。虽然,约一段文旨,则为所废行者,可谓隐意而已。)菩提心义相承深旨不遑委悉,如连环解第三缕述,来迎往生等隐显不同,随应可知也。
问:玄忠及黑谷之以三辈为能生机类,而立三辈念佛往生义者,盖不拘隐显而解也,何为约隐意耶?
答:正就显文,则亡论于诸行往生矣。若不约隐意,则恐使玄忠、黑谷招抂文取义之失也。而今依义不拘文,以为三辈念佛往生者,岂非隐意哉!今家隐显高判于是乎可依用焉。若无隐显高判,则如此释恐难会通而已。」(已上《渧记》)
此等并用隐显而解「三辈文」也。
二谓祖释之中,如言三经大纲虽有隐彰显密之义,且约三经合会而言耳,《大经》固是显露彰灼,虽亦非无方便之文,理无隐覆,故名为净土真宗真实之教也。如其权实真假既是分齐分明,则何以藉显彰隐密之义而后得通耶?是以高祖真实四法中无一句用隐显释者也。今按:此中盛说诸行业者第十九愿成故也,又「一向专念」等者兼明二十愿意也。其来迎者顺须来之文,所入之土是化土也。三辈差别益相者皆亦方便之相也,经文说相其旨如此,然经下辈说言「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此是往相回向大行、大信,故云「欢喜」,亦云「一念不疑」。用是融前所说,则三辈俱为至心信乐之愿,正定聚之机。文云「次如上辈者,次如中辈」,盖其微意也,峦师「今无一二之殊释」即本于此。然吉水准依《观经》九品菩提心释为自力起行者,约三辈诸行之义,峦师以为他力信德者,正从此「若闻深法」等文而入。所以者,若夫自力随分信心者,虽上辈之人不得无疑惑,亦不可说言「欢喜」,乃彰佛智无上金刚心,故说「欢喜」等。如是之信乐自非弥陀智愿回向,则假令等觉无垢大士不得发起,况凡夫而能悟入耶!而今身在下辈,既能发得如此之信乐,乃至一念不疑,于是乎「下」不得为下,是谓绝待不二之机。此文融中辈、上辈亦复如是。辈位亡泯,莫遗一尘,遮处有照者亦不妨辈位宛然,同乎其同者,不同乎其不同者,素于上辈而行上辈,素于下辈而行下辈,不尔者,龙树、天亲等辈与凡夫愚人可谓比肩而往乎!当知根本修多罗真实教之中珉玉不杂,薰莸常分,理无隐覆,何用显彰隐密释之为乎!
问:光明、吉水论三辈念佛往生者,正在「一向专念」等之文,今何指「若闻深法」等文而言三辈中开显实义耶?
答:二祖取「一向专念」之文者,为通三辈而显有念佛行相也。然推今家意,一向专念尚有所蕴,(二十愿称名)故信心为本以为宗轨,今依此指南,「欢喜信乐文」殊为显实耳。
问:若尔者,祖释之中不引「若闻」等以明实义耶?
答:显明实义者,在第十八愿成则足矣,今引证成者,为显「三辈文」不拘隐显之故耳。况复《化土卷》中唯指文处,而不具出者,恐此等微意也,宗徒可详察焉。余如《要解》等。(已上师说)
今谓:后解为优,前师专须隐显者,其义未详,何者?不但违祖判,亦与黑谷相违,文既并说诸行念佛,故就其显文,以废、助、傍三义分别以彰念佛,何言约隐意立三义乎?又诸行、念佛分明,有何所覆用显彰隐密之义取。又会合峦师菩提心亦用显隐释,可谓牵强附会矣。又以行福中菩提心之行同于峦师菩提心者,何耶?谬之甚一何如是乎!深思之焉。吉水、善导为三辈念佛者,诸行亦有三辈九品而彰机差别故,念佛一行通上上,读诵妙行通下下,念佛、诸行各通三辈,在文分明,何以诸行为显说,以念佛为隐意乎?为三辈皆诸行,则念佛亦摄修诸功德中。又为三辈皆念佛,则于此以废、助、傍三义分别成同一念佛,二十愿念佛亦蕴然。其不别说二十愿念佛者,宗家、吉水并以念佛、诸行二行分别之,故不说之,其自力念佛亦其行体,同是一向专念,但由机成自力而已,《化土卷》所谓「教者顿,而根者渐机,行者专而心者间杂」是也,行者一向专而心者助正间杂,虽专,定散专心耳,故知其行体但是一向专念而已。
次别说有三:初上辈中有五:一标辈位,二明修因,三往生相,四生后益,五结劝:
其上辈者.(标辈位)拾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唐译》云:「阿难!若有众生,于他佛刹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文)
《汉译》三(七)云:「其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者,作沙门不当亏失经戒,慈精进不当瞋怒,不当与女人交通,斋戒清净,心无所贪慕,至精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常念至心不断绝者,其人便今世求道时,则自于其卧睡中梦见无量寿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飜飞行迎之,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便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则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则(即逮(《吴》))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欢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去无量寿佛近。」(文)《吴译》同之。(《渧记》曰:「『便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则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等者,此乃非化生时即作阿惟越致,化生受身以后及其长大,住不退位也。由此思之,受身已后及长大之间即是含华未出及胎生边地,而受不见三宝厄也必矣。故知虽曰三辈信心机,是自力信心不了佛智人,故犹未能免含华胎生也,稍及长大,始得见佛,闻法快乐耳。是以彼胎生是三辈信心机之初生至长大之间所处之土也明云云。」)
《庄严经》三辈次第与今经不同,彼第二辈与今上辈相似,彼第一辈似今经下辈,彼第三辈与今中辈相似,非全同也。
今此中,初言「其上辈」者标辈位,可知,二「舍众弃欲」已下明其修因有五:出家、发心、念佛、诸行、发愿也,就之吉水判废立、助正、傍正三义者,为成三辈念佛往生之义也。今家依《汉》、《吴》两译愿文等,专用诸行往生之义,以彰第十九愿成,是以《化土卷》及《往生文类》不引彼三义,各据一义开阐深经,承风之旨唯可仰信耳。《汉》、《吴》两本于因愿兼说成就,故于愿文诸行往生之义显著,今引试夹注耳。
《汉译》十八愿曰:「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魏》云「十方世界」)有作菩萨道者,(《魏》云「发菩提心」)常念我(《魏》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净洁心,(斋戒清净之义)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临终寿时」乃至「现其人前」)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即随彼佛」乃至「神通自在」。今依《吴译》,所入之土的是处不退也,今家所谓「化身化土相」也,思之)不尔者我不作佛。」(《唐译》三辈经文略说其义,亦不明白矣。《宋译》不说三辈,唯举受持经典等益而已。)
《吴译》第七愿曰:「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魏》云「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作菩萨道,(《魏》「发菩提心」)奉行六波罗蜜经,若作沙门,不毁经戒,断爱欲,斋戒清净,(《魏》「舍家弃欲」乃至「修诸功德」)一心念(「一向专念」等)欲生我国,昼夜不断绝,若其人寿欲终时,我即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飞行迎之,即来生我国,则作阿惟越致菩萨,智慧勇猛,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准上知之)
峻公引《吴译》「上辈文」略抄可见。《吴译》「上辈文」云「去阿弥陀佛近」,此明入化土也。(此解难思)《论》云:「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证入平等法身」,今未得此益,故说言「近」耳。
二修因中有五句,初「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者即出家,以舍离在家,弃远爱欲故,《吴译》云「作沙门,斋戒清净」等是也。出家功德如《会疏》引诸经。
望西云:「问:『舍家弃欲』即出家义,何重亦云『作沙门』耶?答:有心舍家欲而身非沙门,如《净名》等;有心有家欲而身是沙门,如污道沙门;有心舍众欲而身亦沙门,如阿难等。今简初一,故非重叠。所言『欲』者即指色欲,故《觉经》云『舍妻子断爱欲』。言『沙门』者,持戒为义,故《觉经》云『斋戒清净』云云。」《会疏》据之。有云:是简外道出家,故云出家沙门也。今谓:指舍家弃欲云『而作沙门』,何言烦重耶!
「发菩提心」者,即是起行菩提也。总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即是度、断、知、证四弘誓愿而已。别则诸宗菩提心,故吉水《观经释》解「发菩提心」云:「发菩提心者,发四弘愿大菩提心也,就此亦有诸宗发菩提心,法相则有唯识菩提心,三论则有无相发心,华严则有法界发心,天台则有圆融发心,真言则有三密发心。各以此等发心回为净土业也,其发心相即如宗宗章疏说之云云。」《信卷》本云:「然就菩提心有二种:一者竖,二者横。又就竖复有二种:一者竖超,二者竖出,竖出明权实、显密、大小之教,历劫迂回之菩提心,自力金刚心,菩萨大心也。」(文)又〈序分义〉释三福中菩提心云:「三言『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唯愿我身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性,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处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文)《会疏》引《安乐集》亦与此同矣。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者,「一向」言望舍家弃欲等诸行,则诸行为废,而说唯立念佛一行,故简诸行云「一向」也。又诸行为助念佛正业说为助业,此异类助业也,「一向」言简诸佛也。又诸行亦傍说为往生业,念佛说正为往生业,「一向」言亦简余佛也。若依宗家、吉水正意,以废立为正,如《选择》〈三辈章〉。若为十九愿成就,则约傍正义,于诸行中举其大者,以显余一切故。《汉》、《吴》两本云「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等,此等诸功德亦为往生因。
《要解》云:「问:『一向』言不诸行也,而『一向专念』后有『修功德』言,何言『一向』?答:约助正释云『一向』言简余佛,非余行,虽修余行,不念余佛也。或可『一向专念』言简余行,虽修余行,不见余行相,故云『一向』,善导自行在于此矣。不于念佛为不足想,故虽修如不修,通佛法威仪故修之。此今经废立正意在上第十八愿成就,下文亦有此例,曰『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明信佛智』即一向专念佛,『作诸功德』与今『修诸功德』同云云。」
「修诸功德,愿生彼国」者,此二句总结前诸行,意云修如是诸功德,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也。准「中辈文」,此中亦可有回向文,无者略耳。依《吴译》,不局出家发心,总摄定散诸行,可知。
《略笺》云:「修诸功德者,指五种正行及恭敬修等也。」(文)今谓非也,何局净土门内行,亦修自余诸功德也,是第十八愿成就故也。
望西云:「前四句起行,『愿生』一句是安心。」(文)《会疏》亦为三心,正依之。
「此等众生」等,三明往生相。
「临寿终时」等者,临终来迎之相也。
「无量寿佛现其人前」者,正明十九愿现其人前之益。《观经》上三品弥陀所与化佛有无数、千、五不同,例彼今且举一途而已。
望西云:「佛之来迎行者外缘,准《群疑论》可有胜劣,胜来迎者迎念佛机,即三缘中增上缘,故以为胜也;劣来迎者迎余行机,非三缘中增上缘,故以为劣也。当知因缘和合能成往生大事,一阙不可云云。」
西山义不许诸行有来迎,故《私集抄》三(二十四)云:「佛来迎行者外缘也,依一向专念内因所感也,因缘和合而往生,十八愿因十九愿缘,故三缘中增上缘益也,而他云来迎有胜劣云云。」此义非也,三缘益已限念佛,离之余行,来迎义难思。又云:「『修诸功德,假令不与』,依此诸行言来迎,余行何不云胜来迎乎?」(文)西山素不分土之真假,又不许诸行往生,故有此说。
念佛、来迎是名体不二益,故不别须誓来迎,摄取三缘益是也。诸行是非本愿行,与佛体疏远,故不别誓不来,故应修诸功德机而誓临终现前,言诸行岂无来迎耶?虽然,为三辈诸行,则化佛来迎,若为三辈念佛,则报佛来迎,故黑谷云:「问:临终来迎者是报佛乎?答:念佛往生之人得报佛之来迎,杂行之人往生者必由化佛来迎也。虽念佛,然或杂行余行,或聊杂疑心,则见化佛之来迎,而报佛隐也。」(东大寺十问答)今此中三辈是十九愿成就,故三辈来迎皆是化佛来迎也必矣。
问:对中下二辈,(具如真佛,梦见彼佛)则上辈既云「无量寿佛」,应非化佛,故山西义云:「上辈报身,中辈化身,下辈梦见,有其不同云云。」(《要义抄》四(二十一纸))且《观经》上三品无数、千、五不同,是所与化佛而别有真佛,然则上辈岂非报佛来迎耶?
答:今家判佛身土也于报中分真假,《观经》佛身是假报佛身,判之为化身,虽化身,而通报佛身,故约通总,则谓报身亦得矣。然非真报佛身,故云化身而已,是以诸行机类所感来迎三辈皆化佛,可知矣。
问:若尔,《观经》所与化佛,此经中下辈佛是何化佛耶?
答:于化身中更现化身,是非报化之化,化现之化也。诸行机类优劣不同,故所感见亦万别,何怪之,皆是化佛上差别耳。」
《义记》云:「临终者明了心也,无量寿者第二化身,第二化身名越流义,第三化者白旛之义。今家意此第二化,化身土故,下化身亦第二化身。报中三义具如前辨。」(文)
《渧记》云:「问:上辈所见是化土教主他受用身者,他受用身者地上所见,凡夫何得感见?答:是相似感见,此亦不同,或说『具如真佛』,或说『梦见彼佛』,三辈差别,故相似感见亦有其异也。台宗云:『尊特报身被别圆机,通应三土故,实报土机分证见之,方便土机亦禀别圆相似感之,同居土人禀别圆者亦能见之。故华严会及诸座席杂类大机皆感见身土难思云云。』《净名疏》云:『华严、方等、般若、法华四度现尊特。』(文)此等属禀别圆者,未破无明,皆见之云云。准思,化土教主他受用尊特身,而其土通三土,故往生三土之机类不同,故临终感见亦各差别,是故九品来迎种种而已。虽然,六十万亿那由他身通应三五,同居土人亦禀别圆者感见,故其教主他受用身,而临终感见亦相似见尊特身而已。然则其所与化佛应是应身以下也,同居凡夫感见尊特身不可疑也。」(已上)
今按:其六十万亿佛身非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既有临终现前愿,由愿力故致使见,凡夫岂不感见乎!宗家云:「弥陀三念愿力外加,故凡夫得见佛」,何借台家相似感见乎!可谓迂回矣。
「即随彼佛往生其国」者,明由佛来故遂往生志愿,若不佛迎者,往生之心难定。异译中「下辈文」云「心中狐疑中悔」,「上辈文」虽不说,然上辈善人犹不免狐疑,以言随佛往生故,于是可征也。「其国」者,边地疑城也。
「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者,《略笺》云「正觉华化」等者非也,虽曰「化生」,而只是化土之生耳。《会疏》引《法华文句》云云。
《要解》云:「『便于七宝』等者此『三辈文』,若邪定、不定机者宜胎生,何言化生?宜哉!以疑城为三辈外?答:解之有二义:一曰:胎生、化生于化生中分之,净土一切皆化生故,化生中,花开早者为化生,迟者为胎生。总而言之,一切皆化生,况胎生、化生至下分之,此处约总曰『化生』。二曰:此『三辈文』有显彰隐密义,今约彰云『化生』,此彰弘愿益者也。上(「愿生彼国」已上)说诸行,下宜弘愿者,如《观经》真身观摄取文也。乃至含之不言,故为隐,今漏泄之故言彰,隐彰虽异,弘愿一也。」(文)
《义记》云:「『其国』者边地疑城,『便于』等者,夫此经意,胎化二生名说报化,今言化生,何云边地?谓此有二义:一者,《吴译》经云:『即往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阿弥陀佛所,便道见阿弥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中,心便大欢喜,便止其城中,即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补注》九(十七)曰:「《观经》云下品下生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即是处莲台最久者也,既云实非胎生,则与《大本》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生彼边地、复受胎生不可参滥也。」(文)台徒愚昧,未详今经耳。)以此思之,今化生者即化土生,化土生亦非四生之胎生,故云「化生」也,然则化土当分亦得。二者,异译暂置毋论,今经之意胎化分说,于此经本如何解之,谓『便』一字此显历化,故祖师曰『便往生』者显化往生,下说二个『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无一『便』字,今文异译亦同有之,则生化土便历化土,后至报土自然化生,故云『便』耳,翻译巧辨,思之思焉。《观经》上上无『华合文』,尚大师释『生彼国已』云『华开迟速焉,如弹指顷比即得生』,则迂回耳,此皆善因果废立自力修入说相矣。」(文)
此二义中,后就「便」字显历化合便往生者甚凿矣,所谓「便往生」者,不取「便于七宝华中」之「便」字,何强会合真土相耶?《要解》后解约隐彰者亦一义也,其为化土之化生者两说共勿论义也。
《渧记》曰:「正约显说,则化土中之化生也,然化土往生名为胎生者取之于譬,呼过失名而已,非四生中之胎生,其实化生也,故《略论》曰:『边地者,言其五百岁中不见闻三宝,义同边地之难,或亦于安乐国土最在其边;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边』言其疑,『胎』言其暗,此二名皆借此况彼耳,非是八难中边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土故,故知非实胎生,五百年后还得见闻三宝故,故知非八难中边地。』(文)然则化土往生亦是化生也,故下文说『胎生』,今文说『化生』,并不相违。虽是化生而说胎生者,寄喻而出过失名耳,故今『自然化生』亦是化土往生也。若约隐彰义,则今文『自然化生』即真土化生也,与下文所谓『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乃至七宝花中自然化生』亦一般耳。『三辈文』中皆说『一向专念』,今文说『自然化生』,实是弘愿一乘教门而真实报土胜益也。『诸行文』中说一乘名号,『化土文』中说真土胜益者,犹如圣道教门在三乘中说一乘益也,意在便诸行人欣慕弘愿法门矣。第十九愿无『一向专念』语,然而弥陀本意唯在本愿名号,而愿诸行者引入方便而已。大圣世尊探弥陀玄意,故至愿成『三辈文』加『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语,且说『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是乃释尊微意而已矣。」(已上)
此亦约隐显,而显为化土化生,隐为真土化生,与《要解》后义同,此亦一义也。今谓:今经既说念佛、诸行二因,往生何但化土生耶?显二因之生果胎生,故总说云「自然化生」,至下分二生而已,若不尔者,一向专念者可无生果,此「一向专念」是经显文,何为隐彰乎?思之。
「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者,四明生后益。《吴译》云:「即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等。」(文)
憬兴云:「有说:此言『住不退转』,即初地已上不退转位,《观经》所言『悟无生忍,得百法明门』皆初地故。此亦非也,彼经中(上中)生得不退已,经一小劫得无生忍,必不可言不退转即初地。故今即上品三生虽有迟疾,皆入十信,得无生忍,悟百明门,故云『住不退』。」(文)兴师住十信位不退,而入初地行不退,前十一愿「正定聚」释云:「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定趣善行云云。」今亦入善趣(十信)为不退也。余师亦大同,此皆不分真假,故尔耳。第十一愿正定是真土益,今不退是化土益,不可同彼也。化土益不退为极果,即生、不退皆是处不退耳。
《渧记》曰:「今上辈生人住不退转,映《觉经》文则非即生时,长大而得不退而已。若处不退乃生得也,长大而后所得则可谓位不退,(十信)不可谓行不退。(初地)何者?《观经》上中品得不退而后经一小劫悟无生忍,得入初地,行不退初地已上故。然则以《觉经》、《观经》两经解今此文,谓便于华中自然化生,而后长大住位不退,而后悟无生忍也,其悟无生忍者,即是住行不退也。初生不退虽上上品,非行不退,故《观经》上上品说:『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文)是其初生非行不退也,可知矣。况『生彼国已文』当含花,则只是处不退而亦未得位不退也。是以此不退为即生所得,则处不退而已。乃至上中品云:『佛及菩萨,止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文)此乃位不退而已,既非生得,何处不退耶?准之思之,今此不退亦是生后长大所得之益而位不退而已,得位不退故智慧勇猛也。『神通自在』者,《观经》所谓『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又云:『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文)皆是神通自在之所致也等。」(文)
《义记》云:「『住不退转』等者,依大师释,此明华开已后得益,人未辨之,虽了知三辈九品开合异,妄为解释,不依太失旨哉!若言化土亦是不退,成其不退义,而不成不转(转入真土)义,何以故?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故智慧勇猛是皆并智慧之华开得之而已。『神通自在』亦然。」(文)
解「不退转」似凿,而「智慧勇猛等为花开己后得益」者太有理焉。《渧记》「住不退」已下为化土得益,故加破斥,此破却非也。《渧记》者以为受身长大之间历多时,若尔,其间宁无悔责者乎!彼上品生含华微少,故不说花开,此上辈亦尔,何言无花开耶!
今谓:《吴译》经曰:「即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即与诸菩萨共飜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即逮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欢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去阿弥陀佛近。」(文)此中说「受身长大」者有渐长相,即是化土相,何以知之?〈定善义〉释宝树云:「无渐长相,顿生顿长云云。」真土岂有渐长相耶!明知此化土相。由此思之,受身长大至不退历多时,于此多时间应有深自悔责者,故中下二辈说过五百岁,今上辈含花微少,故不说之,虽不说,而理必可有如彼上上品。今《魏译》略不说「受身长大」句而已,故知至「自然化生,住不退转」,则是明化土益,「智慧勇猛」等二句明真土益,即是深自悔责花开已后益故。何以知尔?《吴译》说中辈云:「其人过五百岁乃得出,虽然,心不开解,不得在诸菩萨、阿罗汉、比丘僧中听经,所居舍宅不能随意,在地不在虚空中,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久久之后智慧开解,次如上辈。」(文)以此见之,今上辈者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开花已后悔责生无量寿处之胜益也,智慧勇猛故听法开解见三宝,神通自在故供养十方诸佛,所居宫殿大小随意在空中,亲近阿弥陀佛,岂非真土之益耶!三辈因行虽异,而至此则泯三辈差别,故云「功德智慧次如上辈、次如中辈」,「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殊」者本于此焉。由此视之,今经略说生后益,而至下广说生后得失。《汉》、《吴》两译在此说其相,至下略之,虽是译者意乐,而梵本恐具说,学者深思之。
五、结劝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上修诸功德中不但散善,亦摄定善,此结劝文始显其义,故云「欲于今世」等。《吴译》云:「于今世于卧止中梦见阿弥陀佛」等,此非终时来迎,是观见也,此「梦见弥陀文」《吴译》通中辈,今译局上辈,定善是废恶修善之最上,故在上辈说之,其义可知。
望西云:「『欲于今世』等者指上来迎,虽命欲终,非后世,故云『今世』也。」
如义寂云:「见佛来迎在第一明了心位。」
《略笺》云:「行者平生若其信心彻洞修净土行,则可无时不现,故言『欲于今世』等,韦提见佛即其证也。又如诸传中往往明之,岂翅临终而已乎!是故〈定善义〉云『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今即举见佛之益,劝愿生之信也。」(文)此亦一义,然但是一类家意而已。
《贯思义》云:「三辈中所说发菩提心,三福中起行为废舍,今此结劝,体专念愿生,故即净土大菩提,是故劝进之,何劝进废舍耶云云。」此解太非也,此段既结前而劝诱焉,今结劝发菩提心,何异前所说菩提心,若异者,应非结劝,何不思哉!
第二中辈二:初标辈位简上辈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
《汉译》云:「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文)《吴译》同之。
《唐译》云:「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虽不专念」等与今经大异也。望西六(十三右)会云:「三辈之中有多类,故各说其一,实不相违,简念佛者显但诸行往生机也云云。」但为《大阿经》者轻卒耳。)
「其有至心,愿生彼国」二句,在上标总则可通中下,何故三辈各说此文耶?谓余六度等诸行亦论上中下根三辈,今简彼等三辈,为显就愿生彼国机而分三辈,故三说此二句。三辈同愿生机,就其人则有不同,谓上辈是出家,中下辈是在家等,应知。
「虽不能行」等者简上辈,既云「不能行作沙门」,明知中辈是在家也。
「不能大修功德」者,净影云:「依如《观经》,此小乘人,是故不能彼大修功德。」(文)今谓:「大修」是多修义,由此言之,上辈是非但舍家弃欲等,广修六度四无量心等诸行,中辈不堪此多修,故简之。又「大」是胜义,上辈上行上根人,中辈中行中根人故,简上行上根故云「不能多修」。又上辈出家人,故为功德广大,中辈是在家障多,故不能大修功德,故简之。
次正说中辈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吴译》第六愿当中辈,文曰:「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来生我国,用我故(简他佛国)益作善,若分檀布施,绕塔烧香,散花然灯,悬杂缯彩,饭食沙门,起塔作寺,断爱欲,斋戒清净,(《魏》「多少修善」乃至「散花烧香」)一心念我,(《魏》「一向专念」也,但阙「发菩提心」。)昼夜一日不断绝,皆令来生我国作菩萨,得是愿乃作佛等。」(终时佛迎推下第七愿,不明之)
《唐译》中辈云:「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文)
《吴译》「中辈文」如《会疏》略引。
《汉译》云:「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语,深当作至诚忠信,饭食沙门,而作佛寺,起塔烧香,散花然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贪,不当瞋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欲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其人于今世亦复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其人寿欲尽时,无量清净佛则化令其人自见无量清净佛及国土,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名本,续得往生。(《大阿弥陀经》云:「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文))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须(《吴本》作「无所复」,《觉经》下辈云「悔者无所复」(文)后无复犯也)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则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其城广纵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舍宅中自然内外皆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花绕,浴池上亦有七宝树重行,皆复作五音声,其饮食时,前亦有自然食,具百味食,在所欲得。其人于城中快乐,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于城中不能得出,复不能得见无量清净佛,但见其光明,心中自悔责踊跃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亦复不能得见诸比丘僧,亦复不能得知见无量清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状貌何等类,其人若如是比而小适耳。佛亦不使尔身诸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入其城中。其人本宿命求道时,心口各异,言念无实,狐疑佛经,复不信向之,当自然入恶道中,无量清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之耳。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无量清净佛所闻经,心不开解,亦复不得在诸菩萨、阿罗汉、比丘僧中听经。以去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甚大远,不能得近附无量清净佛,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欢喜,意不开解,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解知经,明健勇猛,心当欢乐,次当复如上第一辈。所以者何?其人但座其前世宿命求道时,不大持斋戒,亏失经法,心意狐疑,不信佛语,不信佛经深,不信分檀布施作善后世当得其福,复坐中悔,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作功德不至心,用是故为第二中辈。」(文)
今此「中悔狐疑文」在中、下二辈,而义通上辈,三道俱是自力心故,若值恶缘,则退转其信,故为中悔狐疑人也。然《汉》、《吴》二经说此中辈竟,别明一种疑惑人,改端云:「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人然后复中悔狐疑」等,广明边地之殃,至礼见彼佛之文,唯叹安养殊胜,而不说胎化之相。《魏译》于三辈中不说边地之殃,至「礼见文」分别胎化。《唐》、《宋》二译与《魏本》同。
今按经意,梵本此三辈及「礼见文」并可有胎化二生文,然《汉》、《吴》两译于此明之,至下略之,《魏本》略于前,于下说之。《汉》、《吴》两本于此三辈中出之者,亦是以反显下分别胎化之文从此三辈修善之文而出来。又《魏译》「三辈文」不说之者,三辈本通十方世界,诸佛国为恶者少,作善者多,故信福损往生;此界作恶者多,故信罪疑往生,故下文云「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等,是以五善五恶未竟则其相未分明,故此中不说胎化分别,至下五善五恶竟而后方决判胎化得失。译家得经意,此略下说者所以长余译也。然《汉》、《吴》两译「中悔疑」与今经「疑惑」非无不同,彼诸行为本,故于布施、作善、佛经、佛语等中悔狐疑;今经信罪福修习善本,而于佛五智疑惑,是其异也。又生后亦异,彼经五百岁后出城犹未开解,亦未得自在,久久而后方开解;今经但五百岁中受不见三宝厄,深自悔责后如意往至佛所,恭敬供养得自在,是其异也。今经胎生机类乃定散诸机自力信心人,而与彼经三辈信心人同,望之佛智为疑惑,彼经中下辈所说狐疑中悔退失诸行之信心之人也,虽同曰「疑惑」,稍有异,可知矣。
「当发无上」等者,正明中辈中,初至「愿生彼国」一明修因,二「其人临终」已下明往生相,三「住不退」下明生后益。
初修因中,「当」字流至于「多少修善」句,成助正义,「多少修善」者,总示修诸善,「奉持」等别明修善相,以菩提心多少修善助一向专念,约助正门说「当发」等也。下辈亦有「当」字,但以菩提心助一向专念,亦是助正之义也。上辈无「当」言,故约傍正说。然三辈俱说「一向专念」,故立废立之义,废、助、傍三义本出于此文,而依师释著明经意而已。(助、傍依横川,废立依终南)
「多少修善」者,若多若少随分而修也。《义记》云:「『多少』者多义,犹言大小。多少楼台烟雨中。」(文)「犹言大小」者可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亦谓花大小耶?
「奉持斋戒」者,《略笺》云:「『斋戒』者,所谓八斋戒,即是在家所受一日一夜戒,持斋受戒故曰『八斋戒』。」(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著华鬘璎珞,不用香油涂身薰衣,八不自歌舞,不得辄往观听,九不过中食。)《毗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不言『九』也。」(文)
「起立塔像」者,塔者,《应音》七云:「他盍切,诸经论中或作『薮斗波』,或作『塔婆』,或云『兜波』,或云『偷婆』,或云『苏偷婆』,或言『脂帝浮都』,亦言『支提浮图』,皆讹略也,正言『窣睹婆』,此译云『庙』。(《释名》云:「庙者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或云『方坟』,此义翻也。或云『大聚』,或云『聚相』,谓累石等高以为相。」(文)
《寄归传》三(十二)云:「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众聚香柴,遂成大,即名此处以为『制底』,是积聚义。据从生理,遂有『制底』之名。又释:一想世尊众德俱聚于此,二乃积土而成之。详传字义如是,或名『窣堵坡』,亦同之。旧总云『塔』,别道支提,斯皆讹矣。」(文)
《伦记》十一上(初)云:「言『制多』者,三藏云『积聚』,积聚石乃至金银为佛塔故,由营造此佛塔,能令自他积聚福业。亦名『积聚』,于中或安舍利,或不安舍利处俱是佛塔,俱名『制多』。『窣堵坡』者高显义,犹当此处浮图义也。」(文)
「像」谓佛像,金石木像图画等也,如《会疏》引诸文。
「饭食沙门」者,请清净沙门供养饭食也,如《会疏》。
「悬缯」者,《音义》:缯,在陵切。《尔雅》:通五色皆曰缯。《三苍》:杂帛曰缯。《说文》:布帛总名。异译云「悬杂缯彩」。《会疏》云:「如垂旛盖敷妙衣等云云。」《渧记》云:「今按《音义》并诸注,『悬缯』二字别别释之,未见释悬缯之相是如何也,盖是悬缯束而已。」《大乘同性经》上(二)云:『宝幢旛盖并及缯束音乐歌赞云云。』又下(四)云:『复有过无量阿僧祗数幢旛悬盖,种种杂宝间错而成,于虚空中悬无量无边真珠等贯及诸缯束,复悬无量无边宝铃罗网。』」(文)
「然灯」者,《说文》:然,烧也。徐曰:「今俗别作『燃』,盖后人增加,如延切。」(文)《施灯功德经》云云。
「散华烧香」者,《明眼论》曰:「华开清净妙色,妙香散诸佛刹,若有华开,诸佛来座,是故下界中以华为净土,见色闻香诸鬼神等嫌之犹如粪秽色香。」如《会疏》引《陀罗尼经》等云云。
「以此回向,愿生彼国」者,上所修诸功德悉回向愿求生安乐国,回心回向善故。准此中辈,上下二辈皆可有「回向」句,无者略耳。《观经》九品皆云「回向愿求」故。
「其人临终」等者,二明往生相。
「无量寿佛化现其身」等者,初明临终迎接之相。
「化现其身」者,上辈见他受用身,故云「无量寿佛与诸大众」,今中辈者他受用身示现化身来迎,故言「化现其身」,次文云「随化佛」是也。
「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者,化身具足相好光明,如真佛也,言「真佛」者,指上辈所现佛,虽曰「真佛」,非真应二身之真,犹言「本佛」,本佛之报,化现之化,俱是方便化身也。《要解》云:「当流意以今所谓『真佛』犹为化身,以自受用夺他受用,自受用真佛一坐不动故。」(文)
「即随化佛」等明往生相,上辈者尚不由佛迎,往生之心不定,况中辈乎!由见佛来,遂往生志愿,随化佛引导,得往生也。
「住不退转」等,三明生后得益。
「住不退转」者,《渧记》曰:「正依《观经》,往生其国以后必有含华未出之相,是乃今经下文所谓胎生,亦互相关而已。由是思之,今此不退若约含花胎生已后,则可谓位不退矣;若约往生即时,则只是处不退而已,虽未免含华胎生,而其处是不退之土故。」(文)此释好矣。
「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者,下辈亦说「次如中辈者也」,此乃泯三辈差别相,今无一二之殊,平等一相证果而已。由此视之,非诸行即证益,毕竟远益也,谓中辈诸行人生化土,含华未出,久久而后开花,深自悔责,后转入真如门时得平等证果,智慧勇猛,神通自在,与上辈齐,无有差别也。
三下辈二:初标辈位简中辈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
《唐译》云:「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心,乃至获得一念净信,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文)此乃自初正说,无简中之文。
《汉译》三(十丁)云:「佛言:其三辈者,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所用分擅布施,亦不能烧香、散华、然灯、悬缯彩、作佛寺、起塔、饮食沙门者。」(文)《吴译》同之。
「不能作诸功德」者,简中辈多少修善等,异译文简,具可映见。
次正说三:一明修因,二往生相,三生后益。初修因中亦二:一助念佛,二但念佛。初助念佛者: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唐译》如上引。《汉本》云:「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可复尊极智慧勇猛。佛言:其人作是已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心中欢喜,便止其中。复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则自然长大,其城亦复如前城法,比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五百岁竟乃得出,至无量清净佛所,心中大欢喜,其人听闻经心不开解,意不欢喜,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亦复如是第二辈狐疑者,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心当欢乐,次如上第一辈也。所以者何?皆坐前世宿命求道时中悔狐疑,暂信暂不信,不信作善后得其福德,皆自然得之耳,随其功德有铉不铉,(铉,《说文》云:「举鼎具,从金,玄声。易谓之铉。」易注马云扛鼎而举之也。(《古今韵会》)由之,今此文其功德之可举用(铉)、不可举用(不铉)义也。)各自然趣向,说经行道卓德万殊超不相及。佛言:其欲求作菩萨道,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其然后皆当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者,皆当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皆当作佛,随心所愿在欲于何方佛国作佛,终不更泥犁、禽兽、薜荔,随其精进求道,早晚之事事同等耳,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欲愿也云云。」《吴译》同之。(《会疏》略引)
今经下辈唯说发心念佛,不说余行。《汉》、《吴》两译说斋戒等,是异译之所以异也。《会疏》云:「如异译说,(斋戒等)犹属中辈,正依今经,总摄从曾无一善至五逆十恶底下之族也,滞一途文,勿论善恶。」(此斥望西问答云:「下辈多类《观经》说恶,今经说善人。」引《汉译》文证。)今谓不然,今经既通十方世界说,何但纯恶耶?经下五恶而后可谓极恶耳。
《吴译》第五愿云:「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魏》「十方世界」,《吴译》愿文上中二辈云「善男女」,今下辈云「及蜎飞蠕动」,下辈称名下被愚恶非人者,可知。)若前世作恶,闻我名字,(一向专意念无量寿佛)欲来生我国者,反攻自悔过,为道(菩提道)作善,(发心)便持经戒,(《魏本》不说持戒,然下辈亦机类不同,况通十方,岂无持戒乎!)愿生我国,不断绝等。」(文)
「当发无上」等,修因有三:一发心,二念佛,三回向愿生也。(望西、《会疏》并同)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者,憬兴云:「即简定性终不向大,故不违《观经》文。」(文)此乃约生后而解「当发」,故前释(三右)亦云:「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生彼必发大心,以简定性不得生故。」(文)依此意,上辈唯言「发菩提」,不言「当发」等,中下二辈并言「当发」,故为生后益。此亦一义也,然于今家难依用,吉水既为「现生起行菩提心」,故于今世劝发心,故云「当发」也。《会疏》所言「菩提心者自力三心,通九品故,欢喜信乐是深心也,以至诚心是至诚心也,愿生其国是回向发愿心也」者非也。此下辈配《观经》下品,为唯知作恶机而更无余善,唯有十念故,以此菩提心为自力安心,此恐概论而已。下辈多类,何偏为纯恶?与《观经》说相有违,如上辨。若如义者,自言于因中有三因缘,第一发心是因行,何言安心耶!自语相违也。又上中二辈发菩提心既是起行而非安心,今何然也?当知下辈机类不必局纯恶,亦有菩提心机。《略笺》云:「凡此文乃举善恶二机,初善机者,虽不多少修善,既发菩提心,知是善机云云。」可谓详也。
今谓:「发无上菩提心」者,十九愿所属,「一向专意」等者,修诸功德中念佛,「当」字流至「一向专意文」,显助正义。「乃至十念」等亦是与下品十念同,但是助正异耳。「愿生其国」此中含回向义,准上可知。
二但念佛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修因二段文诸说不同,总为二说:
一义云:菩提心(一云安心,二云下品华开已后得益也。)一向专意乃至十念是下下品,具足十念也。「若闻深法」者下中品,云:「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说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文)「乃至一念」者下上品,「一声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文)《观经》约机造恶多少立法次第,故一念、闻已、十念次第;今经约善多少,说十念、闻已、一念,机法分说实妙哉!(《义记》、《会疏》并同)《义记》曰:「欢喜信乐,不生疑惑,闻位三心,于所闻法深法不疑,皆横出三心耳。若废权之时,他力三信也。」此义意此二段文总显下三品意,唯是纯恶机无余善,唯有念佛一行愿生彼国,是故不分二段,为一机故。
又一义意分为二段,前段是善机,虽不多少修善,既发菩提心,明乃至十念称名也。「若闻深法」等下举不善之机也,虽经文无其言,于义自然,何者?前既有念佛愿生言,今亦然,若非别机,有烦重过。今斯之人唯知作恶,总不修善,临垂终时始闻知识急劝念佛,信乐不疑,专称名号,以真实心愿生净土,乃是《观经》下品生人。「深法」谓念佛,一念大利无上功德非深法而何!故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应知。(已上《略笺》意,梵响从之)
《贯思义》云:「先师依空师释义,下辈为二机,『愿生其国』已还明助念佛机,『若闻深法』已下示但念佛机,先于此元晓举下辈二机,《六要》又同文中标本愿三信,是故预废立等三义,唯一向专念之机都三辈二善广文如频呼《小经》。『不生疑惑』者,行人通病,故别绝去之。『乃至一念』者,先已说,流通重说,此显彰愿海胜益结归于此,后文当悉。深法何?谓标本愿正机,故当誓愿要益,此外那深法耶!屋门言『闻甚深法心不疑惧』是也。」(文)
知空师云:「是匪指自力圣道之法,正称他力弘愿之术。且上中两辈带余行(犹如言兼带教),故无此言,于下辈者全无杂善,专开他力极善之德,犹如言纯圆一实,故到此机正有此言,是同言『闻其名号』,彰他力不共之妙益也。」(《会疏》所引)
《要解》云:「上二辈不言『十念』,至下辈言『十念』,与《观经》下下品同。其次言『若闻深法』等,此彰弘愿正意者也。《观经》下品含之不言,故为隐,今漏泄之,故彰,隐彰虽异,弘愿一也。」(文)
此等解释虽有少异,同是「若闻深法」已下为彰他力弘愿在此下辈中,而非三辈摄也。《渧记》评上二义云:「约显则如前说,约隐则如后说,然诸说不论隐显者未可而已。」今谓:其在《观经》下品则可论隐显,此经下辈显露彰灼,分说助念佛、但念佛,何在隐覆论隐显乎!《要解》所言「彰」者,显露彰灼之谓也。今详后说为胜,何者?黑谷既愿成一念、下辈一念、流通一念三处「一念」并为第十八愿益,明知「若闻深法」已下彰第十八愿成就,以开显实义,使三辈差别机齐入于弘愿海,於于此泯三辈相为一弘愿机而已。
师说曰:「若闻深法」等者,在下辈明本愿行信者,彰此法大益最下凡夫也,上、中、下辈之若入此门,不问罪福多少,到安养必证妙果,下文乃说:「若有众生,(上中下辈人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作诸功德,(上辈「舍家弃欲」等,中辈「多少修善」等,下辈「当发菩提心」。)信心(欢喜信乐,乃至一念,不生疑惑。)回向,(愿生彼国)此诸众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上经文云「从如来生」等,即正觉花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初生一刹那)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上「圣众叹德文」(一生补处下)广说之,此乃闻深法者之证果也。)乃至「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等,(三辈疑惑人果相。)次引转轮圣子得罪于王之譬。(喻纵令虽上辈善人而不免疑惑之咎。)其胎生者是何物?即是上、中、下辈,然犹信罪福,故受其殃苦也。然三辈约十方世界,诸佛刹土中多信福以失大利。「佛告弥勒菩萨,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约此秽恶娑婆界,明此秽恶之处唯知造恶之者多,是信罪以失大利。如彼臧与谷俱牧羊而亡,臧挟筴读书,谷博赛,二人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信福、信罪不同,而于失大利一也,故合云「犹信罪福」。以此义故,《魏译》于三辈中不明边地、胎生之苦厄,待下「五善五恶文」备,而后对弥勒、阿难明者,斯乃欲明佛意豫知将来众生永堕罪福深坑而疑惑佛诸智,殊垂偏重慈诲焉,译经玄味可概而思焉矣。
二往生相
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梦见彼佛」者,《唐译》说「如在梦中」,《汉译》说「睡卧梦中」。而上中二辈乃平生梦中见佛,临终更感来迎。下辈不说平生见佛临终来迎,于中悔狐疑人说病欲终时卧止梦中见佛土也,故望西云:「问:《观经》下辈正感佛迎,今云『梦见』,相违如何?答:三辈俱有梦见眼见故,《觉经》说上辈云:『于其卧睡中梦见佛及诸菩萨,其人寿命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与诸菩萨阿罗汉飜飞行迎之。』(《大阿》同之)中辈同亦梦见彼佛,往生先兆,临终来迎,本愿胜益,故俱应有。然今文中无来迎者,且为分别三辈差异,谓上报佛,中是化佛,下梦佛故,以实而言,梦见之后可见佛迎,故《观经》说化佛来迎。恶人尚尔,况善人耶!」(文)此乃为梦中见佛之义,《贯思义》同之。
《略笺》云:「前即明了见佛,今既不尔,此人机劣故,虽有迎接,矒见佛不分明,如梦中所见之物,故云『梦中』,例如云见金莲犹如日轮。」(文)此乃为如梦见来迎之义。《梵响》、《义记》从之。
今亦从后义,虽下辈非无来迎,而机劣故见不分明,朦胧如梦中所见,故云「梦见彼佛」。然《会疏》但就狱火逼迫机而解者未稳也,此往生相就下辈者,其相如下「胎生文」,其但念佛往生,如下「化生文」。
三生后益
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下辈生后益亦非即生自在,久久而后花开,悔责之后得智慧功德神通,同中辈者也。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自下第二,重彰安养国德中有二:一明诸佛称叹,二明释迦劝导。(偈后「佛告阿难」已下)
初明诸佛称叹者,前文既明十方诸佛皆共赞叹,今何重举?答:前略明,此处广辨。前虽已明念佛往生益,未及委悉,自下说偈具显菩萨往觐无数,令知悲愿广大。又上卷终明华光出佛云:「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承彼文势,此下卷初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等,具明真实教行信证并三辈往生益,此是释迦说微妙法也。自下明诸佛说微妙法,欲引他证自故此文来,此中所言「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者,即彼华光所出之佛故。
文初云「威神无极」者,先标其义也,何以知之者?峦师《大经赞》云:「普为十方说妙法,各安众生于佛道,如是神力无边量,故我顶礼阿弥陀。」又上《赞》云「神力无极阿弥陀」。由此思之,花光所出之无量诸佛说微妙法说之为「莫不称叹」,可知。此之称叹深远幽邃,为开显其义,世尊自说偈以明。何者深远幽邃?此中亦具真实教行信证,所云「诸佛告菩萨」等者教也;「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者,真实行、信也;「皆悉到彼国」等者,真实证也,此证即大涅槃必具大悲用,游化十方,无不运载,故曰「奉事亿如来」等。「若人无善本」已下旧解为释迦自劝者不然,上「诸佛告菩萨」句贯于此,诸佛各于其国告劝也。「无善本」、「有戒」者此明诸佛国中亦有十九、二十机类,终归于念佛往生,乃与前三辈中「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应。次「声闻或菩萨」等者,明舍自力执情,可明信佛智不思议,下文对弥勒亦有斯慈诲,(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七宝宫殿)即与此中响应。「寿命甚难得」已下,诸佛举三难劝发。「设满世界火」等,下复有此说,然下约释迦,今约诸佛,故非重出,其义至下当悉。此皆诸佛说微妙法深远幽邃者也。
释迦说偈阐其幽关,故知此偈即是诸佛刹土之大无量寿经也,古来解者不得经旨,皆依净影等意,前文明下人往生,自下明上人往来者未审,念佛往生岂唯在凡夫而不在圣人耶!若尔者,何故劝菩萨言「其佛本愿力」耶?圣道人师犹可许,净土门中岂作此局解乎!此乃释迦于此界说念佛往生悲愿,诸佛于十方说念佛往生悲愿,皆不简凡圣也。然恒沙佛国中明菩萨往觐者,且就告劝首唱以明,兼又为示安养国德深高也。虽然,诸佛告劝不但菩萨,下文云「若人无善本」等,或云「人有信慧难」等,其被凡下者可见,具如下当明。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等者,诸佛称叹中有二:初长行,后说偈。初长行是其由序,此中从初至「莫不称叹」句,初明十方称叹。
「于彼」二字《憬兴疏》属上,净影属下。《行卷》(初左)引憬兴云「莫不称叹于彼」,今亦从之。无量寿佛威神功德者举诸佛之所叹,今指为「彼」,谓十方诸佛莫不称叹彼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也。「称叹」二字含告劝义,无数菩萨承旨往诣故。然净影云:「前佛叹中,初『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释迦自叹,『十方界』下余佛共叹。」望西等诸家皆从之。今谓:峦师《赞》「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句标十方诸佛所叹佛德,吾祖《和赞》从之,故今依峦师,以为标所叹佛德,「东方世界」已下为诸佛能赞。
「东方恒沙佛国」已下,次明十方诸菩萨往诣,先举东方,余方类之者,准西域法。《大论》云:「以日出东方为上故,佛随众生意,先照东方。」(文)净影云:「列东方中,『于彼东方恒沙』等是其始也,『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是其次也,『听受经法,宣布道化』是其终也。东方既然,余方亦尔。」(文)
『及诸菩萨声闻大众』者,望西有二义:「一云:准《唐译》,应所供养,净影亦尔。一云:《庄严经》云:『东方乃至一一刹中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及无数之声闻之众,供养无量寿佛。』准此文者,应能听人,所言『及』者,供及听故。」(文)《会疏》亦有此二义。若依后义,「恭敬供养」句属上,「及诸」下为能供菩萨,若然,则「及」字「声闻」字难消释,故前解为胜。以为彼土所供养之圣众,「及」言含无量寿佛也,言恭敬供养无量寿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也。次上既言「往诣无量寿佛所」,故略「无量寿佛」句,而以「及」言显之耳。《唐译》云:「为欲瞻礼供养无量寿佛及诸圣众,往诣佛所。」可以为征也。
「听受经法,宣布道化」者,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化益也。《渧记》云:「问:今此十方往觐大士地位将为地前耶?抑将为地上耶?答:盖通三贤十圣也,是以偈颂中或约地上,或约地前,所谓『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乃至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乃是弥陀对地上大士而授记之文也。(《唐译》云「皆现神通来」故)又如『其佛本愿力』等,则诸佛对地前菩萨而劝往生也。犹是地前菩萨,故到彼土便得神通,住地上不退而已。但闻名欲往生因广通地前、地上,是乃今佛本愿故。由是思之,今此十方往诣大士,若地上若地前,济济往生者皆悉由闻名欲往生信心故,非诸土通总往觐也。」(已上)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后说偈中二:初标,次偈。此初也。《汉译》直偈颂,无此标文,六言三十二偈百二十八句,至于今经「广济生死流」而尽焉。《吴本》阙此偈颂。《宋》、《唐》两本标同今经,并分偈于两处,「若人无善本」已下置流通后。《唐本》五言十二偈半五十句,(至今经「还到安养国」文尽)《宋本》七言十偈二十行四十句也,今经五言三十偈百二十句也。
今此标文经家语也,净影意重颂前长行,故重颂也。(憬兴同之)望西仍以为重颂,尔来《略笺》、《会疏》、《贯思》、《梵响》皆以为重颂,特《要解》云:「此孤起,非重颂,上『佛告阿难』已下此颂序分云云。」今谓:《要解》甚有所见,此偈非重颂前长行,盖是今偈诸佛刹土大无量寿经,何有所重颂!故知孤起而非重颂也。
次正偈颂分为二:一先明菩萨往觐,二正明诸佛教命。(「诸佛告菩萨」己下)初中有五:一明十方往觐(二偈)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住觐无量觉.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唐译》云:「东方诸佛刹,数如恒河沙,如是佛土中,恒沙菩萨众,皆现神通来,礼无量寿佛,十方诸圣众,礼觐亦同归,彼于沙界中,道光诸辨论,住深禅定乐,四无所畏心。」(文)
《汉译》云:「譬若如恒沙刹,东方佛国如是,各各遣诸菩萨,稽首礼无量觉,西南北面皆尔等。」
《宋译》云:「东方世界恒河沙,一一刹中无数量,菩萨声闻发胜心,各以香花宝盖等,持至庄严佛刹中,供养如来无量寿,供已礼足而称赞,最上希有大福田,如是西南及北方,四维上下恒沙界,声闻菩萨数亦然,皆以香花伸供养。」(文)
《渧记》曰:「《唐译》云『皆现神通来』者,且就地上大士而为言也。《宋译》言『菩萨声闻发胜心』者,地前、地上大士及声闻并发弘愿信心也,今经所谓『闻名欲往生』之殊胜心而已。若不发此心,则难现神通,恐难往觐也。况复地上大士既断无明证中道,能知本师弥陀报土方规,故乘弥陀愿力,以闻名欲生之信心往觐彼土也,故曰『愿力成就报土』等,此义深细,宗徒思择焉。」(已上)太好矣。
净影云:「下正颂之有三十偈,初十五偈颂上后段菩萨共往,后十五颂颂初段诸佛同叹云云。」此以为重颂,故分科如此,然「后十五颂颂上初段诸佛同叹」者,「诸佛告菩萨」已下五偈为十方诸佛共叹,然「诸佛告菩萨」下但是劝语,而非赞叹义,故《会疏》、《渧记》并改科以为「诸佛劝赞」也。今谓:前诸佛称赞中含告劝义,下告劝中含称叹义,不可一概也。
《要解》云:「此偈大分,初至『还到安养国』明菩萨往觐始末,『若人无善本』至终偈举信受难,明利他信乐难得,此偈次「三辈文」菩萨往生意与三辈同,至彼发无上心故,受记至成佛故,此三辈意余意。『若人无善本』以下明弘愿深意云云。」此师意三辈中「当发无上菩提心」朋憬兴为彼土发心,故今往觐菩萨于彼土因发无上心,故同之三辈往生。又于彼土发心授记,则不可为真土相,故初至「还到安养国」者,大士往觐始末同于三辈也。
《渧记》辨曰:「此师意于真土不立因分相,故作如此解而已。苟解,真土有圆融妙位,则发心、授记并是果上所作,亦何怪焉!《论》明菩萨四种功德,既是真土相,则此融一法句果之大士亦何妨有发心授记也,且所谓『因发无上心,愿我国亦然』者,非是菩萨通总发心,此乃地上大士既见本师弥陀妙土,而欲生我国亦如是,则与法藏因位发愿无异矣,可谓融于本师本愿矣。嗟夫!法藏因愿既是久远弥陀果后方便而果上愿海故,今此往觐大士亦融于弥陀果德,而所发愿心不异法藏因愿,则非果上发心而何哉?授记亦可准知而已,岂为化土相而可也哉!何以知约真土?谓十方诸佛既告其土大士示往生因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此乃一贯地前、地上而为生因,然则地前、地上大士并乘弘愿而生,则其所诣土为真实报土也,可知矣云云。」此辨太好矣。
今谓:此中大分为二:初至「必成如是刹」十五偈,先明菩萨往觐。二「诸佛告菩萨」终偈,正明诸佛告命,与前由叙相反云云。此中初明往觐后明诸佛教命者与前由叙文相反,此偈世尊所说,由重彰国德文势故,为引他方教命以证自前说,故菩萨往觐在文初辨之,理实应如长行次第,故科目曰「先明」,曰「正明」,见其义也。
「往觐」者,有解:「不舍身往故曰『往觐』,舍身而往曰『往生』。今地上菩萨不舍身往,故曰『往觐』云云。」今谓:此义不然,不顺下经说「不退菩萨往生彼国」故,既云「不退」,岂无地上乎!又明「化生文」云:「他方佛国诸大菩萨,乃至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文)既云「诸大菩萨」,是地上菩萨,然云「命终得生」,此岂非舍身往乎!又违普贤等愿生故,普贤自愿言「愿我临命欲终时」等,自余诸菩萨不然哉!
又有说云:「此偈次『三辈文』菩萨意与三辈同,至彼发无上心故,受记至成佛故,此三辈余意。」此亦不然,此段承上「皆共赞叹」重叹国德,虽文次三辈,义之所由来则别故。私按:此中诸佛如来是上卷华中所出之佛也,往觐菩萨亦其眷属故,本是此等菩萨皆从极乐界中出,今为宣布道化而来觐供养,故说云「往觐」,此非往生也。(是一义)又解:「往觐」即往生也,《舟赞》亦引为「往生」,而今不言「往生」而言「往觐」者,此处欲彰国德也。《兴疏》云:「觐,见也,诸侯见天子曰『觐』,安养是一切诸佛本国,故说云『往觐』也,可知。」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54心地功夫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安静无声,时间仿佛凝聚在剎那,偶尔从远处传来鸟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