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化法师:佛学院的课程表
佛学院的课程表广化法师讲述《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6
-
广化法师:举头三尺有神明
举头三尺有神明广化法师讲述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
广化法师:为获名利现道相
为获名利现道相为得名利故,赞叹别人怎么好怎么好,然后说他还不如我高明,表示自己更厉害。......如我以前在台北观音山时,有许多修行人一起修行,有出家、在家,有好、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
广化法师:舍利是人天福田
舍利是人天福田笔者年少时,任职于赣南师管区司令部,驻赣州城里。某日本部马秘书,邀我去看蒋专员从西藏带回来的佛舍利。去到赣州佛教居士林,先会邬心普老居士,此翁是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
广化法师:私取僧物犯盗罪
私取僧物犯盗罪广化法师讲述昔者,僧照禅师,苦行禅定第一,行法华三昧,感观音菩萨为说法,得无碍辩才;又见普贤菩萨乘白象,放光证明功德。他曾经取过常住一撮盐作饮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
广化法师:因果循环的定律
因果循环的定律广化法师讲述据传说屎姑即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也,她被吕后毒害而死于厕。《史记》吕后纪:吕太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
广化法师:观音菩萨作护法
观音菩萨作护法广化法师讲述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水,我只计划换几块瓦就算了,所以我准备的钱不多。没想到一翻修起来,才知道屋梁都坏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5
-
广化法师:误杀者亦须误偿
误杀者亦须误偿昔梁武帝有次和人对奕,在得子时脱口喊:杀!,正好另一位僧人来访,卫士以为要把这人杀掉,便拿下来杀了。此僧人亦是有道之士,临死前叹曰:业障!以后若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
广化法师: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但「功过簿」上的状元功名却改来改去(举头三尺有神明)摘自 广化法师 见贤思齐(一名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
广化法师:妄语者法不入心
妄语者法不入心往昔罗侯罗幼时,尝伺候佛,欢喜诳言。世尊在室内时,人家来问他,世尊在吗?他说不在。若不在时,人来问他世尊在吗?他却说在。被诳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4
-
广化法师:养徒不教师之过
《五百问经》说,迦叶佛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度了很多的弟子,其中有一个弟子经常做不如法的事情,做师父的不提醒他,也不管教他。由于他不断的造罪,使他命终之后堕为龙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
广化法师:怨怨相报何时了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据佛性平等的原则所制订—‘上自诸佛圣人,下至微细昆虫,凡有命者,皆不得杀。’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8
-
广化法师:贪YIN者丧身亡国
贪淫者丧身亡国广化法师讲述世俗之人,因贪淫欲杀身亡国者,不可胜计,众所周知者,有:夏桀王宠妹喜,商朝的纣王宠妲己,周朝的幽王宠褒姒,结果都丧身亡国。北魏太祖拓拔
邪淫果报时间:2024-08-21
-
广化法师:持不妄语戒,小偷大难临头捡回老命
道安法师住世时,亲口告诉我他眼见耳闻持戒免难的故事如下:话说民国十七年间,湖南南岳祝圣寺的老和尚,为在家信众弟子们受五戒。受戒之时,老和尚讲解五戒的意义和持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7
-
广化法师:广学经论就一定能获得智慧吗?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里,我就感慨很深!现在大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
广化法师:绝不能把佛舍利当成商品买卖!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令人感慨万分,须知佛舍利之神奇不可思议,实非金钱所能计较价值也。拙著《比丘戒讲义》,曾引虚云老和尚于阿育王寺礼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
广化法师:出家前就爱喝几口的我是如何戒酒的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喝下去,脸不红、神不乱。后来在大陆要离开家乡时,母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
你对美色还放不下吗?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陀的弟弟,尊者难陀忍受不了出家的戒律,老是想着要还俗。众多的比丘觉得可惜,就去拜见佛祖,行头面礼足之礼后,退坐在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9
-
时间:1970-01-01
-
非常重要!为什么修行人视美色如猛虎?
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楞严
佛教知识时间:2023-12-06
-
观美色无常而证阿罗汉果
此城(色身) 为骨头搭建而成,而涂上血与肉,其中充满老死,骄慢与虚伪 (注)。 (偈 150) 嘉娜帕达卡娅妮公主是佛陀姨母的女儿。她长得很美丽,别人都称呼她美人儿。她与佛陀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1
-
英雄难过丽人关!他两世因贪爱美色而险丧命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豪富贵族长者,家中七宝盈溢。长者妻子产下一位男孩,边幅正直肃静,世间少有。长者夫妻异常高兴,于是请来相师为其占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8
-
广化法师:慈航法师爱护弟子的动人故事
续佛命脉舍金表我初出家时,清霖法师告诉我一个慈老(慈航法师)爱护弟子的动人故事,使我记忆深刻。他说:三十九年间,慈老闭关修行,南洋的信徒,为了老法师在关中,起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7
-
广化法师:戒体的殊胜妙用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好了!’因为在中国的情况,要持这一条戒是很难的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2
-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看到贵社素食团,参加人数之多,甚为稀有。欲令已参加素食者,不虞营养缺乏;尚未参加素食的同学,赶快踊跃参加,故讲此
广化法师时间:2022-03-17
-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阴德又以护生及不淫为上。故见色不动心者必获福,犯淫
广化老和尚时间:2021-10-22
-
论应不应该贪女人美色(一)
壬一、(不应贪爱女人美色之理):问曰:对一般姿色平平的女人,如果想到过患,也可遮止贪爱,但是对那些姿色特别艳丽的女人,如同酥油遇火一般,无法遮止贪爱。一切诸妇女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9
-
佛经故事:沙弥拒绝美色诱惑 舍身守戒感动国人
比丘知道男孩出家能够持戒,于是收为沙弥。(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古印度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出家,准备为他选一位好师父
佛教故事时间:2014-09-08
-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欲,不论是对自身的美色还是对异性的美色都达到了无以复
佛学入门时间:2015-08-15
-
你看得透吗?异性诱人美色背后的黑洞
【佛经介绍】《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
其他文章时间:2015-12-18
-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阴德又以护生及不淫为上。故见色不动心者必获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25
-
几件真事证明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念之后,又将怎样?答曰:“天道福善而祸淫”。行善以积阴德为最善,阴德又以护生及不淫为上。故见色不动心者必获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26
-
领导看上美色强夺人妻 男子双手奉送出家为僧
阴差阳错舍妻避祸,身具异香出家证果。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国君阿育王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修建了一座富丽雄伟的宫殿,还从各国找来许多画师,
佛教故事时间:2016-11-01
-
广化法师:震动台湾的观音菩萨托梦事件!
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水,我只计划换几块瓦就算了,所以我准备的钱不多。没想到一翻修起来,才知道屋梁都坏了。说也奇怪,原本巨大的梁子,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24
-
你到底爱他什么?迷恋美色 祸患无穷!
你到底爱他什么(资料图)佛曾提醒阿难,不要轻信你的念头,念头根本不可信;不要迷恋美色,否则祸患无穷。如云:“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遗憾
藏传法师时间:2017-03-31
-
人为什么大多对美色等起贪心?又该如何通过佛法来对治这种贪呢?
问:人为什么大多对美色等起贪心?又该如何通过佛法来对治这种贪呢?索达吉堪布:我们之所以对境起贪心,按照《释量论》的观点来解释,是因为认为对境有功德。相反,如果认为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