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之华光现佛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这是“华光现佛”第二十章。这一章所表达的是非常奇特的依正相融、重重无碍的一种境界。首先表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的珍宝合成的莲华四周遍满极乐世界。所以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莲华国,又说叫莲邦,它是以莲华作为象征。于是极乐世界的本土都遍满莲华,每一朵七宝莲华都有“百千亿”的叶子。这个莲华也是无量珍宝合成的,所以它有种种的光明——每一种宝放出一种光,也能显现相应的一种色,所以它能够显现无量种的颜色。在这颜色当中,这里举出了六种颜色:青色的莲华放出青色的光;白色莲华放出白光;黑莲华——这里“玄”就是黑的意思,正色,玄色的莲华放出玄色的光;黄色的莲华放出黄色的光;朱红的莲华放出红光;紫色的莲华放出紫光。这里青、白、玄、黄、朱都属于正色;这个紫颜色属于混合色。所以它的莲华里面有正色,有混合色。
这些无量的光和无量的色相互辉映,“赫然”——就是光明非常炽盛之貌。这种光和色非常盛大,非常灿烂,焕发着它的一种生机——“炜烨焕烂”。这个光色表明它强盛的一种力量,这种莲华的光明是超越日月的光明百千万亿倍。也就是百千万亿的日月聚在一起,跟极乐世界一朵莲华的光相比都远远不及。说明莲华的光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光明的一种表现,也就是把前面无量光的特点在这里又做了一个强调——“明曜日月”。因为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就有一个“超日月光”,既然阿弥陀佛的身光是超日月光,所以他愿力成就的莲华也是超日月光的,这叫“明耀日月”。
一一莲华能放出三十六百千亿光。这个“三十六”是表它的圆满,表它的无量。这个一一华中能放出无量种光,所以就表达“三十六百千亿光”。那每一束光又能“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大家注意了,这就很奇妙:这个莲华本来是个依报,但依报的光中却显现了正报的佛——佛身属于正报。那这些就是莲华里面显现的化佛。这就表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和正报庄严是互相融摄在一起的,这叫依正不二。那产生这个情况,也就是阿弥陀佛愿力、神力的结果。那么这个佛是从哪儿来的?光里面来的。光是从哪儿来的?你一追,就是法性真如的特点——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然后应和十方世界度化的因缘显现出来。显现的这个佛,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紫磨真金色——具有非常殊特的相好光明。这些莲华光明所现的佛,每一尊佛又能放光——又能放出“百千光明”。
他放百千光明到哪儿去?这里面我们结合一下唐译的《无量寿经》,就是《大宝积经》这个“无量寿如来会”。他就在这里表达得更清晰一点儿,就是这些莲华光明显现的这些佛:是诸佛等现往东方为众说法,皆为安立无量有情于佛法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唐译本它有这几句,我们特别要注意。他放出这个光明里面的佛不是在极乐本土,而是要到它方世界去。那么他们首先是说到东方去——“现往东方”。那我们再想,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娑婆世界的西面,那么站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方位来看,他到东方去——那就是指东方无量刹土,其中包括娑婆世界。那这些莲华化的佛,现在在东方世界“为众说法”,那东方世界很多刹土当中,娑婆世界是其中之一,其中我们这一期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那你说释迦牟尼佛从哪儿来?是不是可以推论释迦牟尼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光明所显现的一尊佛呢?我们信众有时候会推到本源,说:“释迦牟尼跟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这个经文来看他们的关系,那可是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就是报身和化身的关系呀!
那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莲华所显现的一个化身——当我们这样说的话,因为我们是凡夫众生,好像没有这个资格来说这个话。我们来引证一下一些祖师大德的观点。首先这个华严宗的祖师清凉国师,他在作《华严疏钞》谈这个十玄门的时候,就有一个基本观点:他就指出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在华严法、报、化三身中,法身是毗卢遮那,报身是卢舍那,百千亿的化身就是释迦牟尼。像清凉国师,这不是一般人了,基本上都判断他是华严菩萨。当他说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的时候——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佛,如果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换句话来说,释迦牟尼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是不是啊?
那这么一个观点,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讲这个《阿弥陀经》属于圆顿之教,跟《华严经》是无二无别的,只不过是谦逊一点儿说《华严》是全圆,《弥陀经》是分圆。就圆顿这一点儿相同,相同在什么地方?由于《阿弥陀经》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么莲池大师在论证的时候也引证了这个观点——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那这个观点,你看在蕅益大师,他也是这样认为的。蕅益大师在给庄西居士的一个偈颂里面第一句就是“弥陀师即毗卢遮那”,他把阿弥陀佛就等同于毗卢遮那。所以极乐国即华藏——是莲华藏,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把它们等同起来看。
那你再看看《净土圣贤录》,宋代有一位比丘叫道因,他是修华严教观的。华严教观就是用华严观法界的观法来修行。他一生修这个行,到临终的时候他写了一个偈子,那个偈子很长,但我们来看看他前面四句,非常有意思,非常能说明问题。他是修华严教观的,他的偈子:“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华严教观要观想无量无边的刹土就像海一样深广,这些像海一样深广的刹土当中,它含裹虚空——“海涵空”。这个无边刹土的虚空里面,他临终显现的全都是莲华的宫殿。这个莲华的宫殿周遍在整个无边刹海的虚空里面。就在这个无边的空海当中,独独显现的是阿弥陀佛的容貌。你看他修华严教观,竟然见到的是阿弥陀佛。如果说阿弥陀佛即卢舍那佛,实际上他也就是见到了卢舍那佛。但是他所感知的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不生不灭的不二的自性。所以从这里我们来深刻地理解释迦牟尼佛这个我们娑婆世界教主跟阿弥陀佛的关系。
这一点在《楞伽经》里面也讲到,十方诸佛都是从哪儿来的?都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于是我们会讲,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极乐世界是法界藏土。藏就是含藏一切。为什么叫“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他是佛中之王。如果十方诸佛都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那阿弥陀佛可不是佛中之王吗?他可就不是法界藏身吗?如果我们认知了这一点——阿弥陀佛佛中之王,一切诸佛都是从西方极乐世界过来的,那你说所有的佛法全都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它就是很顺理成章了。于是我们看《华严经》这种大乘圆顿的佛法——众经之王,最后导归《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最后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全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这个就是顺理成章了,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因为都是从极乐本土出来的,你回归,这是回归你本有的法界。
那这样我们看看,这些从西方极乐世界莲华显现的化佛,他到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去教化众生,去宣说佛法。它这里说“微妙法”,说什么微妙法?那从极乐世界来的这些诸佛肯定要说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这才称得上“微妙法”。诸佛如来一大事因缘,他要唯欲众生都以一乘法来度脱——都做大乘的如来。所以这个“微妙法”是让一切众生成圆教佛的法:你只要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够得弥陀愿力加持快速地圆成自己本具的无量光寿的德能。因为他前面介绍的五尘都能说法——五尘作佛事,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非常殊胜、特异,这是快速成佛之法,这是连普贤、文殊这些等觉菩萨都要的求生之法。
上至等觉菩萨,下至悠悠凡夫乃至阿鼻地狱,都能在这个念佛往生一法当中得到究竟的度脱,得到平等的救度,这就是十分奇妙之法。所以最后为什么《无量寿经》后半部佛要把《无量寿经》殷勤咐嘱给弥勒。而且同时以弥勒菩萨为代表——前面讲贤劫所有的菩萨,都在这个法会上,也就是未来贤劫的九百九十五尊佛都接受了这样的咐嘱,那么贤劫千佛都会说这个法。这些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无量无边刹土所显现的极乐世界的化佛,每尊佛在他所住持的刹土都能安立无量无边的众生于佛正道。这个“于佛正道”,佛的正道就是令一切众生出离轮回之苦,得到涅槃究竟之乐,这才叫“无上正真之道”。那这一点,这个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就是运载这种“佛正道”的一个载体,所以这些诸佛都会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弥陀名号功德。
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从中也能够感到欣慰的是:阿弥陀佛慈悲之极,愿望圆满之后,他是十劫以来乃至无量劫又无量劫以来,悲心不舍任一众生,示现百千万亿个化佛,到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去度脱众生。所以在这里,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恩德。我们在这里受苦受难——八苦交煎,轮回不堪,阿弥陀佛都在关注我们,像慈母一样地忆念我们,而且不断地放光化佛来示现,来跟我们讲经说法,来头头救拔乃至示现各种身份。这里谈到示现诸佛、佛放光,我们念赞佛偈“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还能变化成菩萨过来,乃至于悲心能够变现种种身份过来随形六道,乃至于变现各种山河大地、草木花卉——无情之物,来度化众生。阿弥陀佛是这么一个悲心,而且他有这种神妙的力量。所以我们虽然在这里轮回很孤独,很怯弱,但是要想到我们是在阿弥陀佛的慈眼、愿力的摄受之下。弥陀没有忘记我们,他的光明永恒地在注照我们。
他所光中显现的释迦牟尼佛不仅是这一期的应化:从纵向来说,这个《梵网经》说是八千返——八千次来到这个世界;那从横向来说,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也同时在无量无边的刹土——在教化安立众生。所以从竖的时间维度和横的空间维度——无尽的时空,都有释迦牟尼佛无量的化身救度众生。换句话来说,都是阿弥陀佛所显现的应化身在度化众生。那么这些应化身度化众生,当众生还不能信受这样一个圆顿的念佛法门的时候,也可以由这个一乘法开出三乘法乃至于五乘佛法,来循循善诱——善巧方便,最终都会导归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自古以来包括现在,虽然讲宗门、教下各种法门,他能够导归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一点,说明他在讲正法,在“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如果他讲其他的法门,对净土法门表示轻慢,表示怀疑甚至诽谤的话,他肯定就是讲的邪法。
这一段文字包含的义理非常深广,展示阿弥陀佛愿力事事无碍的境界,而这些境界是来自于度化众生的这种悲智——所显现出来的,也是由我们众生善根成熟所能够感知的。包括我们能够接触到这个《无量寿经》,能够讨论这段经文,也是说明我们净土的善根在成熟。否则,我们都接触不到《无量寿经》,我们都信受不了,或者业障深重我们也理解不了,感知不了阿弥陀佛这样的一种境界——他是传达什么信息。当这个慈悲的神德的信息我们接受之后,我们能不能得到一分安心,得到一份安乐,得到决定往生的信心,安立在名号的无上真正之道?这个大事因缘得以解决的信心能不能建立起来?这都要在了解如来真实义上来建立的。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班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①。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②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居士:末学有一个亲戚在怀孕七个月后,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跑了几家专科医院,医生都建议把胎儿拿掉。在这种情况下,她便伤心地把胎儿拿掉。请问法师,这是故意堕胎吗?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原文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大安法师:法忍和生忍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诽谤我们、打骂我们的都能忍。这个忍为什么称为忍辱?因为人最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居士:请问法师,如何理解《佛说阿弥陀经》中“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回归于天地之间。我们读《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
六道轮回时间:2025-02-09
居士: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 法师: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20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出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种感应很难说是由于佛的力量,还是由于众生的力量,还是由于佛与众生和合的力量。非自非他,非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不睡不是尔我凡夫所堪能。走极端或许会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阿弥陀佛旧业新业一揽子解决-大安法师开示问:请问师父,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看下面:【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四愿:供具自皆如意)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在十方诸佛前,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愿:声闻广多无量)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光明有限量,最低限度不能照百千亿亿佛刹的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八讲)这个深信就是对三种不可思议的深信。这样特殊的凡圣同居土,是阿弥陀佛因地的大愿。大愿所成就的力量显现的这种凡圣同居土,不是一般他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三十二讲)好,那么最后总结性的劝勉。净土法门大不可思议,难以相信,难以了知,没有一个人能够发问,释迦牟尼佛,以一切种智观照与会大众的根机,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九讲)那十方诸佛他们的功德、智慧所证到的法身功德都是平等的,但是他在不同的刹土施设教化众生的方法却有难易的差异。好,从难易的差异来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三愿:各得真金色身)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天人身上的颜色不全是紫磨真金色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五愿:菩萨演一切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三愿:一时普供诸佛)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十愿:随意见诸佛国)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译文】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劝修净土诗》第十三首好,我们请看下面第三段。“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莫患棘墙无客住,只愁枷锁几时空。百川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略述净宗信愿行6六、结 语净土法门,奇特胜妙,超情离见,唯信乃入。由信启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心坚牢,万牛莫挽。由愿导行,执持名号,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径登不退,毕竟成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