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 媒介
佛教八万四千窍门,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究竟应从何处著手?佛法是经久弥新,万古不变的真理,经得起时空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序递次来实践佛法。
贰 信
一、信的意义
信,指对某一种宗教能专注不疑而生起崇仰的真诚恳理状态,也就是崇奉的意思。佛经中常以各类譬喻来说明崇奉的重要性,归纳如下:
1.崇奉如手:我们进入了宝山,假如没有双手,就无法挖取宝贝。同样地,我们进入了佛法的宝山,惟有依靠崇奉的双手,才能获得佛法的宝藏。
2.崇奉如杖:我们爬山时,假如有了拐杖作依靠,必定会认为轻松多了。人生在世,经常会认为世路茫茫,曲折不平,假如我们有了佛法的崇奉作为依怙,就可以安然走向平坦的大道。
3.崇奉如根:树木植物有了扎实的根部,才能长出旺盛苍翠的叶子,开出芬芳美丽的花朵;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我们有生命的根;一切事业的成功,也是因为有巩固的基本。崇奉,就是产生无量功德的根本。《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依靠崇奉为根,我们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只奠定了人生的基本,也能进而到达解脱的境界。
4.崇奉如船:在茫茫的大海中,惟有藉著船筏,才能到达目的地。《大智度论》卷一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我们必须要掌稳船舵,才能在浩瀚深广的佛法大海里,采取佛法的宝藏;在人生的苦海里,惟有依靠崇奉的大愿船,才能安然无恙地渡过惊涛骇浪,从死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5.崇奉如力:国父曾说:崇奉就是一种力量。对一件工作有了果断的崇奉,自然就能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
6.崇奉如财:世间的生活需要钱财,然则因为我们只知一味地向纷纭的心外世界求取财宝,却疏忽了自己心坎蕴藏有无限的财富,而崇奉就是我们心坎的宝藏、心坎的能源。所以,在佛经上有所谓的七圣财,就是以崇奉为首位;有了崇奉的财宝,我们的人生将会更丰富。
二、准确崇奉的前提
崇奉有很多种,有的人一开始就信了邪教,这就是邪信,误入邪教,正如以盲引盲,相牵入火坑,假如不能迷途知返,影响所及,可至千百世,所以我们在选择崇奉时,弗成不慎。比邪信好一点的是不信,不崇奉任何宗教的人固然在精神上无所依靠,然则至少还没有走错路,将来还有得度的机会。别的有一种人是信得很忠诚,但不知分辨而信得出神,这是迷信。迷信比不信又好一点,因为虽然入了迷,但总还有一种崇奉,至少宗教惩恶止恶的观念深植心中,就不会为非作恶,作奸犯科。我们的崇奉应该是正信,《成唯识论》卷六说: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这就是正信。正信应相符以下前提:
1.崇奉其实有的:我们选择崇奉的对象,应该审查它是否真实存在。也就是我们所崇奉的对象,应是在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实的。
2.崇奉道德高的:我们交同伙,都想要结交品德高尚的人,何况崇奉的对象,更应该斟酌他的德性是否清净?他的慈悲是否具足?他的人格是否完美?
3.崇奉能力强的:我们崇奉的对象必需是具有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常识。
4.崇奉戒行净的:我们崇奉的对象必需是戒行清净,行止足以为众生模范的大导师。
5.崇奉处死圆的:我们崇奉的对象必需具有圆满的处死,可以适用于任何时空人事。
6.崇奉聪明满的:我们崇奉的对象必需具有美满无缺的聪明,如斯,我们跟随他进修,才能获得充满聪明的生命,不只自己受益,也能供献社会。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具足智德、断德、恩义等三德,戒行清净圆满,而且他的伟大事迹都是历史上确有记载,经得起考验证实,相符上述前提,所以佛陀及佛陀所说的教法,甚至延续佛陀精神的佛教僧团,都是我们正信的对象。《杂阿含经》卷三十所谓的四不坏信:于佛不坏净信,于法不坏净信,于僧不坏净信,于戒律不坏净信。基本的精神就是对于真理的爱崇敬信,而无涓滴困惑的彻底自信。
参 解
一、解的意义
解,就是慧解,指经由见闻进修而懂得教理,获得真理的聪明。
佛教不合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在于佛教并不一味叫人崇奉,佛教的崇奉是要我们建立在理智上,是以佛教很重视慧解。
二、慧解的方法
佛法广大无边,我们应若何来寻求慧解呢?
1.亲近慈善家,多闻薰习:前人说:无友不如己者。在佛道上修行也是如斯,当我们皈依三宝今后,要经常向法师们问道求益,要多亲近善常识,听经闻教。善财孺子为了求法,不辞劳苦,参访了五十三位长垂老德,最后证得无生法忍;赵州禅师年高八十,犹四处行脚,寻师访道,终于开悟。大根器者尚且如斯,何况我们这些萤火小智者,更需以谦冲虚心的立场寻师求道,听经闻法。
而闻法也要有准确的心态,《成佛之道》说:闻法应该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应离三种失。
所谓如地植于种,意思是说,一块田地,假如把种子撒在地表上,鸟雀一啄,就没有了,如同闻法,不用心沉思,左耳进,右耳出;这是第一种过失。假如这块地坚硬不堪,即使播了种,也无法生根萌芽,如同一小我我执很重,凡事排拒不接收;这是第二种过失。假如地上布满杂草,禾苗便不轻易发展,如齐心中有了成见,先入为主的观念使佛法不能生根萌芽;这是第三种过失。
所谓如器受于水,意思是说,一个杯子,假如把它倒覆了,再好再多的水也装不进去;假如杯子有了裂缝,水一倒进去,急速就流失了;假如杯子里有了秽物,再清净的水也会被污染。所以听经闻法不能用轻心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也不能有杂念妄想,应该要以深心、庄重心、恭敬心、谦卑心、柔嫩心、清净心,才能获得佛法的受用。
2.广阅三藏,一门深入:为学有如金字塔,这句话也可以用在佛学的研究上。我们对佛学有了一般的懂得今后,还要广读佛典。佛入灭后,后世学生将佛陀所说的法,以及历代诸圣贤的著作论典,汇集成为经、律、论三藏,成为研读教义的最佳门径。博学之外,我们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窍门深入研究,触类旁通,以得佛法之真髓。
3.以四依止,入佛聪明:佛陀说法为因应各类根器,观机设教,因而建立了不合的窍门,后世学生们又因人、时、地等差异前提,有各类阐述。是以,我们在亲近师长,研究佛法时,应以四依止作为学佛的方针:
(1)依法不依人:按照真理去进修,不以工资依归。因为人有生、老、病、死,有不合的思惟、看法,而真理则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该依法,不应依人。
(2)依智不依识:应以理智作判断,而不依自己一时的好恶来作决定。
(3)依义不依语:依照佛法的根本义理,而不执著于说话文字。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按照究竟绝对的真理,而不依各类方便的教化。
4.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聪明的特点在于思虑,不求甚解经论上的文字,纵使能博学强记,充其量也只是世智辩聪而已,无法成为自己的聪明。所谓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只有经由深刻思惟,亲自体验的智识,才能成为自己的法宝。
《大毗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这是说明信解之间,彼此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一致重要,偏一弗成。尤其信解之外,更要实践,所谓说食不能饱,是以,学佛一定要修行。
肆 行
一、行的意义
行,就是修行。佛教与一般的哲学不合,佛陀说法,主如果使众生都能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是以,佛教不仅是讲常识,说理论,佛教最重视的照样生活上的实践行持。
二、修行的立场
不合根器的修行人,有不合的修行方法,例如:声闻乘修四谛法,缘觉乘修十二人缘观,菩萨乘修六度万行,甚至各宗各派也有各自不合的修行窍门,如:莲宗以念佛为要,禅宗以参禅为主,华严宗以经教为宗。虽然如斯,修行所应秉持的坚毅立场则应该是一致的。《俱舍论》卷二十七记载有如来的三种圆德,个中因圆德有四项成就佛道的修行立场,可作为我们师法的榜样:
1.无余修:福德与聪明二种资粮具修而无遗。
2.长修: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修行不倦。
3.无间修:精进英勇而无刹那荒废修行。
4.尊重建:恭敬所学,尊重一切众生,不生憍慢。
伍 证
一、证的意义
证,是契会真理而证悟的意思。解与证也是不能分开的,不经体证的事理,不能算是真的理解,只能说是知道;若非通晓理解,也没有证悟可言。
二、证悟的生活
从凡夫到修成圣果,绝非一蹴可就,必须经由各种的阶段。不合根器的修行者,因偏向、目标的不合,形成不合的证悟阶位。例如:
1.声闻乘:自凡夫至阿罗汉,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证得的果位有四──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和阿罗汉果。
2.菩萨乘:又称佛乘,从凡夫到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
依证悟的迟速而言,又有顿悟与渐悟之分。快速直入觉悟的境界,称为顿悟;依顺序渐进的觉悟,称为渐悟。其实,顿渐之说是就一期的生命而言,从众生全部生命的大水来看,这一期的顿悟其实是累积了多生多劫的福慧而来。
总之,无论是声闻四果,照样菩萨五十二阶位,无论是顿悟,照样渐悟,都是由我们常日的小悟累积所成就的解脱境界。所以,我们不必将证悟依靠于未来,重要的是我们天天是否有一点小悟。我们要如何观照自己呢?证悟是如何的一种情况呢?兹列举如下:
1.证悟的境界,是没有忧悲忧?的情绪:假如我们对忧悲忧?的事能淡然处之,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2.证悟的境界,是没有得失成败的念头:假如我们能不患得患失,随缘安闲,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3.证悟的境界,是没有拘束障碍的艰苦:假如我们能处难不觉难,处苦不觉苦,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4.证悟的境界,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感触感染:假如我们能勘破死活,往来来往一如,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信、解、行、证并非单线的次序递次,而是一种轮回的效应。我们由正信,生起清净的心,而求慧解,经由实践,获得证实,印可真理的妙用;而后增加信心,再求深入的理解,更藉著实行检查,获得真理的印可,又增胜净信;如是周而复始,不只能使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身心,又能开拓我们的聪明领域,提升我们的生命品德,净化我们的身心。
第一篇 空壹 前言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
佛教丛书·教理时间:2024-04-13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壹 前言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入。」又说:「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
佛教丛书·教理时间:2024-04-07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皈依近一年了。从远离佛教到初识佛教、直至皈依佛门,将近6年,其间经历了漫长的一段路。这一段路缘于自以为很聪明、有学问,想通过自己不断了解、求证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7
《了凡四训》简介书名:《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训子文》作者:袁了凡,本名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
海涛法师时间:2022-05-18
(上)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本人非常欢喜,也很惭愧。今天有这样的一个因缘来到宝刹,特别是跟在座的诸位法师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0
应北京双泉禅寺住持上妙下庆大和尚及北京众弟子祈请,传喜法师于12月20日前往北京双泉禅寺弘法利生。双泉禅寺位于昌平区兴寿镇西新城村北,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双泉禅院。寺院
新闻资讯时间:2015-12-21
教有信解行证四门。问:即心即佛,不外驰求之理。信得及,见得彻了为便。随缘消业,不造新殃,任运腾腾,以待夫识乾自得耶?为当更起疑情,穷参力究,以求妙悟耶?答:信得即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13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证”。大家学习与付出是为了什么呢?是想走一条菩提道,一条觉悟人生的道,这就离不开信、解、行、证。一、信: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04
我们转变不了业力,什么原因呢?功夫不到。发菩提心的人还是不多,我们怎能说菩萨不加持我们呢?经上要求我们做的都没有做,方法再好也是不行的,为什么?方法再好,你不做还
汉传法师时间:2017-05-07
(上)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本人非常欢喜,也很惭愧。今天有这样的一个因缘来到宝刹,特别是跟在座的诸位法师
其他文章时间:2018-04-26
破禅的智慧 第一篇 禅宗话头玄机 台湾正流行参禅热,其盛况一如“传灯座上花常茂”。名山大刹,远离滚滚红尘,加上老和尚谆谆善诱:做人做事不可以作伽作框,自锢手足。活
更多文章时间:2020-08-05
信解行证与佛法之修学 前几天跟大家谈到《华严经》的入世精神,乃在于「解行并重」、「自觉觉他」;最近「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研修学苑」师生三十八人赴港,进行了为
宽运法师时间:2020-08-05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本论所说的四法,即归心于法、修法为道、道上除妄、转妄成觉。由四法的标题即可知,四法的内容实如贯珠,一气呵成,环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前言 龙青巴尊者(Long Chen pa,Long-Chen Rab-jam pa 1308-1363),为西藏宁玛派重要祖师,得无垢友尊者(Vimalamitra)大圆满心髓派(Nying lig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 依西藏论师的说法,释迦入灭之后,由于释经者的意趣不同,总结其见地,可分为四部。释迦所转*轮,分为三转。小乘二宗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四、四宗宗义 要详细介绍四宗的宗义,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我们只能择要而谈,只谈跟“九乘次第”配合的有关理论。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因为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六、宁玛派的九乘次第西藏密宗的九乘次第,是自莲花生大士以来,宁玛派一贯的说法,其来源实即印度古师所说。仅在格鲁派建立之后,才有异议。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八、内外密乘的共根道果㈠根——大中观(如来藏思想)从整体来说,密乘各部都建立于同一的根道果意趣。根是修持所依的基础,道是修持的方便,果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十、内密三乘的意趣 事乘、行乘、瑜伽乘都被称为外密,原因即在于他们的修习,总或多或少以“实事”为根据。事密内外皆实,行乘内心真实,瑜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五、应成派如何评价余宗 谈到这里,我们已经将四宗的宗义,择要介绍完毕。接下来,便应该介绍应成派如何评价各宗的宗义,由此显出一个“道次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九、外密三乘的意趣 ㈠事乘事乘的修习,可以说主要是身与语的修习。从胜义来说,事部的根不异于密乘的根,但从世俗来说,其方便却可以建立于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印度佛教的传播,主要可分为三支:一支是南传小乘(Hinayana);一支是北传大乘(Mahayana);一支是传到西藏的密乘(Tantray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七、出世间法九乘出世间法的九乘,大别为二,即共因乘,与不共果乘。前者指小乘及大乘的显宗,后者则总括密乘各次第而言。共因乘分三,即声闻
更多文章时间: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