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使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赋予了迥然不同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想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本心、自本心、妄心、直心,以及有关性的概念系列--法性、自法性、自本性、真如本性、本觉性、佛性、净性,从心、性合一的本体论架构内成为一有序的范畴序列。之所以如此,用大多数学者的见解言之,则归结于涅槃佛性思想和般若空观的有机结合,这一结合的最典型表述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无之旨。
由于慧能理论兴趣并不太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坛经》的口语化叙述与成文成书过程的复杂性,作为慧能禅法及南宗禅的宝典,《坛经》对概念的使用随意性较大,内涵并不很清晰、稳定。但经过梳理,仍能见出系统性和大致的内涵。从心性论角度提纲挈领地说,自心与自性是《坛经》最重要的概念,完全可以作为其核心范畴。
性是《坛经》中最常出现的概念,它也称为自性,与此相近的概念还有法性、本性、自本性等。《坛经》云: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坛经》第25节。此文所引《坛经》语,除特别注明者外,均据日本铃本大拙、公田连太郎校定之敦煌本,载《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又说:见自本性,即得出世。【《坛经》第42节。】在《坛经》里,自性既是万法之本体,又是众生之本体,也是众生成佛之根据。总括《坛经》所言,自性可有以下五义【参方立天:《性净自悟》,《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其一,自性是清净性。自性清净【《坛经》第18节。】、 自性常清净【《坛经》第20节。】等语屡屡出现。其二,自性是真如性。《坛经》称,自性即自是真如性【《坛经》第27节。】,所谓真如性就是真实如此的本性。其三,自性是智慧性,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坛经》第28节。】。其四,自性是空寂性。《坛经》认为众生之本源空寂,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坛经》第48节。】,性是超时空、无生灭、无去来的绝对之存在。其五,自性是含藏义。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坛经》第45节。】,即是此义。以上五义可以合并为真如佛性而言之。换句话说,《坛经》所言之自性是蕴含于众生之中的真如理体。因此,它才有诸多功能--含容万法、观照万法、思量自、化及生三身佛。
心作为主体性范畴在佛学中逻辑地包含了真心与妄心两方面。与北宗禅以真妄混合释自心不同,《坛经》所言之自心是超越真妄二元对峙的当下现实之心。与此义相近,《坛经》中亦用自本心、本心替换自心而使用之。本心之本是本来状态、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意思。在此意义上,本心也就是净心。《坛经》说: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坛经》第12节。】这是说,菩提、智慧、觉悟就是众生之心的本来状态,是众生之心的本质,不过由于其迷惑即无明而使其妄染。这一解释符合心性本净的模式,但其将妄染的客尘之来源全归于主体的迷惑,使这一心性论模式所着力强调的主净、客染的性质区分在主体心之上得到统一。这一变动使客染失去了非染其心不可的必然性,使众生之心本净的一面得以抬升其地位。在此前提下,慧能强调本心的重要性就是必然而合理的。这一心性定位明显不同于北宗禅,尽管二宗所使用的概念是相同的。正是以众生之本性为净的前提下,《坛经》也改变了北宗禅关于体用的见解。尽管从用的角度看,心之起动、作用必然有两种情况、两种可能,但是慧能认为善心、净心与本心是一致的,而恶心、染心则是与本心相违的。从体用关系看,恶染之心用并非心体的真实作用,也不是心体必然而有的功能,它只是众生之心的一时迷乱所致。这是《坛经》体用关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慧能又十分强调净心就在妄心之中【参方立天:《性净自悟》,《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坛经》说:何不以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坛经》第30节。】,众生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坛经》第21节。】慧能甚至明确地说:净性在妄中【《坛经》第36节。】,淫性本是清净因【《坛经》第35节。】。慧能认为,本心与现实心、真心与妄心,虽然层次与性质有所不同,但彼此又是体用一如的关系,众生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是要即妄求真,或者说即妄显真。这就是呈自本心之禅法的来由,也是南宗禅区别于北宗守本真心之禅法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如方立天先生所说:作为慧能《坛经》主要思想范畴的心与性,两者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是对立、统摄、依存和同一的多重关系。【参方立天:《性净自悟》,《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不过,《坛经》中著名的心地性王【《坛经》第35节。】命题中所涉及之心,指的是作为众生主体的整体的心,网罗了心的所有方面。所谓心地也就是心之本体、本性,这样的心地自然是自性了。从以上角度所言之心与性的关系,自然可以有如上引文所说的几种关系。从心性本体论的角度看,心与性,准确地讲是自心与自性,只能有一种关系,即同一关系。这种心性同一可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就众生的证悟即解脱方面而言;二是就含容万法来说,心与性也是同一的。前者是就佛性而言,后者是就法性而论。总合二义,自心即自性,既是众生的本体,也是万法即万物的本体,《坛经》及其所昭示的南宗禅均持如是立场。
《坛经》中另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以无相、无住、无念阐释自心、自性的体、相、用。
无相的标准定义是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坛经》第17节。】这样的无相是对心体本然状态的一种说明。世人对于声色诸相容易产生执著,神秀等北宗禅师教人看心就易于著于心相,看净而著于净相亦有违心体的本来面目。取相著相就障蔽了自己的本性,如果离相就可顿见性体的本来清净,如云散而虚空明净一般。所以,无相不只是离一切相,更是因离相而显性体清净,因而自心是以无相为体的。不过,《坛经》并未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是着重于其运用。它对一切修为,统统冠以无相的限定词,如无相戒、无相忏悔、无相三皈依戒、无相偈等等,都是它的具体化。特别是其无相戒更是《坛经》的一大特色。无相戒全称为无相心地戒,心地即自性、佛性。《坛经》中两次引《菩提戒经》所言戒本源自性清净【诸本《坛经》均将戒字误写为我。此据扬曾文先生考证。】。据杨曾文先生研究,慧能的无相戒与《菩提戒经》所言之佛性戒、持心戒有关【参见《〈坛经〉敦博本的学术价值》,载《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99页。】。因佛性、心体(禅宗将二者看作一回事)是无相之实相,所以可称之为无相戒。慧能不是简单地继承此佛性戒的提法、作派,而有很大发展。具体的进展就是将其与四弘誓愿、忏悔、三皈依融为一体。这样的嫁接,使得戒体被牢靠地建立在心体之上。隋唐以来,律学对戒体为何迭有争论,是色?是心?还是不相应行?众说难一。《坛经》摈弃了律学的各种主张,将戒体统一于修体,并定修体为无相,使得戒律的意义完全变了。因为戒律是种外在的行为规范,需要以特殊的仪表相状贯穿于衣食住行等各种宗教和非宗教生活中。假若取消了这种仪表相状,使戒律仪规置于不着诸相的原则之下,就等于消解了它们应有的拘束、制约的功能。【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184页。】杜继文先生的这段评论准确地揭示了慧能无相戒的意义,但对其评价稍多贬抑。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坛经》中的提法,而在于众生在修行实战中应该寻求自愿、内省与强制、监督两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合力。后期禅宗所出现的抛开一切戒律、规章的狂禅作派,便是两种力量失去平衡的必然结果。
无住为本【以下有关三无之旨的论说,参考了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第8章第3节。】的命题是从《维摩诘经》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演化而来的。依僧肇的释文,无住为本就是以心动为本【僧肇等:《注维摩诘经》卷六,《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184页。】。 这与《大乘起信论》以心之初动为世界生灭的根源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无住就是心动。《坛经》说: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第17节,以下四条引语均见于此节。】人的本性是念念不住的,在一生中从不断绝。性本来不住,从本来不住的自性起一切法。依《肇论》【僧肇:《肇论物不迁论》。】解释,一切法是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的。仔细观察起来: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于至今。念念相续,这是生命的律动,然而其实质却是法法不相到,性各住于世的。人们不了解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住,所以就念念执著了。《坛经》反对众生顾恋过去,欣求未来,执著现在,在念念中系缚,往来生死。因为这种理解,与佛教的生命观、时空观相距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众生若能体悟自性、自心的本来不住,一切法是迁流不息,难有固定之相可住,树立了这样一种生命观、世界观,就会对一切物件、一切事情都来而不住,去而不留,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这就是念念相续而不住的生命的真实相状。慧能的目标在于将作为生命之真相的无住转作实践的原则,从而使心无所住,不执著;情无所寄,无爱憎。这种念念不住的心,是自在无碍、随心任运的。所以,南宗禅坚决反对所谓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的枯木禅,而提倡在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中自见本性,在活泼自在无碍的境界中,当下顿悟。
无念一语,在佛教其他典籍中偶尔也用,集中加以发挥的是《大乘起信论》。《起信论》云: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言,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起信论》将无念作为心体和最高境界的同义语,用以突出心的本然状态为不动的静态。在《起信论》中,无念是心体离言静寂,心相的流动迁流全不复存在的状态,《坛经》所言则与其相反。《坛经》言: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坛经》第17节,以下四条引语均见于此节。】慧能以为,生命的本性就是念念不断的,如真的什么念都没有,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所以劝人莫以百物不思为目标。同用无念一语,《坛经》变《起信论》的静寂义为心动义。因此,《坛经》中的无念属于心用的范围,它的标准定义是: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念是心之动,心所对的是境(法)。一般人于境上起念,如境顺于心思则起贪念,如境违逆其意念则起嗔心。这样的念是依境而起、随境而转的。这样的念是妄念,众生终日被境所驱使,不得自由与自在。所以《坛经》说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因此,无念就是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也就是不依境起,不依境转。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于自念上离境。主体之心虽然还能听、能见、能思,但这种见、闻、觉、知却不受外境所染,不受外物的干扰。面对世俗世界而不受制于世俗世界,认识外境、内境而不对其产生执著。这就是无念为宗的实质所在。它无意于强行抑制主体的见闻觉知(认识活动),而是要人们把对外境的直觉感受完完全全转化成为内心的自觉体悟。
《坛经》所使用的概念系统以自心(自性)为中心,并且以无相、无住、无念诠释心之体、相、用,从此悟入自性就可见性成佛。不过,《坛经》言三无的顺序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不合于先体后用(相)的体用表述惯例。然而,考虑到以下三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一,慧能及其同代禅师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如同台、贤、唯识诸师般从事严整的逻辑思维,这种表述显得朴素、古拙,倒也合乎其身份;其二,以无念为首,显然表示禅宗将解脱修行法门置于更重要地位的意图,以宗为无念之谓词,表明其立无念为宗眼的鲜明态度。其三,《坛经》敦煌本第17节的具体论述,还是先言体后言用的。
将自心三无之旨归贯彻于日常事务及其修行活动之中而不光停留于义理讨论,这是禅宗的特色。这种贯彻,在门风上表现为随缘任用,在心性思想上表现为对于直心的特别强调。
直心一语出于《维摩诘经佛国品》所说直心是菩萨净土,所言直心是指坦诚正直之心。《起信论》释发心时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亦即随顺真如实相之正念是也。《坛经》将东山法门之精髓一行三昧用直心释之: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执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坛经》第14节。】。
这里所言之直心是一种对任何事物无所爱恶、无所取舍的自然无为的立场和态度。从三无之旨出发,慧能以但行直心变东山法门之坐禅看心为随缘任用。慧能批评北宗静坐不动的禅法是障道因缘,他认为看心看净的禅法,依慧能之见不仅不能使人解脱,反而成为使人着相执著的枷锁。《坛经》的这一理论,对后世禅宗的影响甚深且远,是禅宗随缘任用作风的根由。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六交报之“思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坠无间狱。”“六者思报,招引恶果”:第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原文】《坛经》: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白话浅释】禅法本来只有一宗,人身才有南北之分;佛法本来只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据说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处,听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豁然开悟。应无所住或无所住心四字,的确为般若法门的精髓、纲要。《金刚经》中类似这样的法语还很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方立天从中国禅宗发展史来看,自菩提达摩东来,后经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这期间可谓禅宗的准备期,慧能及其《坛经》的问世,标志着禅宗的正式形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慧能的性净顿悟说方立天慧能(638-713)是一位文化不高的禅师,与达摩以来几代多是知识分子的禅师们不同,他更重视以文句简单且又能透彻地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评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几十年来,禅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佛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不论是在内地还是港台,对慧能和禅学思想研究的研究兴趣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现已推广到了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三)四、略评释印顺以人本之立场阐明其“人间佛教”思想,并以之抉择、判摄全体佛教,在相当多的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相异之旨趣。下面就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其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十章《涅槃经》与禅宗思想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谈《圆觉经》的比喻及其喻理特征荆三隆《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其译出时间有异说,主要有:一为唐高宗永徽六年(665)由北印罽宾僧人佛陀多罗在白马寺译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荆三隆摘要:寒山修悟的“灵觉心”是以传统文化的“正心”思想为出发点,在儒学“动心忍性”认识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自然顺性的“无为之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佛教中对佛陀的信仰,大乘佛教将其进一步神化,建立了三身佛和三世佛的观念。认为任何一尊佛都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三世佛指我们这个世界在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都
佛教造像时间:2024-09-10
茶,源于绿色,赋予生命,尊享健康。今天,您关注健康了吗?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6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2
心经思想蠡测~五佛陀教示我们亲近善知识,于见闻中唤起善观的基因德性,透视了真理才能成佛。有如家庭、社会、国家,都需慎重选出善于经营的人才来运营才能发达,大家才能善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心经思想蠡测~七五戒中之不杀生是身庄严,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是口庄严,不贪、不嗔、不痴是心意庄严,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体,身口意庄严,都会令人信敬,即是身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应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付与了迥然不合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惟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17
禅宗是佛教几大宗派之一,其教义礼法讲究的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且对其信奉者有着极高的人文主义要求。而关于禅宗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禅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地藏经》是佛门三部孝经之一,佛法的基础为孝道,生而为人的基础就是孝亲,孝亲的扩大就是普度众生。那么地藏经的精华思想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了解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佛教内部因为思想的差异而被分为了八个大的宗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其中要数与佛教传统的思反差是大的,也是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因为佛教思想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与各地不同的人文文化进行融合及凝华,从而才能在本地进行长久的发展和兴起,而这也是佛教八大宗派出现的最根本原因。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佛教思想的空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传统的佛教文化讲究的是当一个人领悟了大道之后,则凡尘之事无有可扰其心,称之为空。但是因为佛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因为一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知道你有没有去注意过这一类人,那就是爱情运差,很多人在十几岁的时候情窦初开,会喜欢一个人,也会谈恋爱,但是爱情运差的人可能30岁了却没有谈过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我们在算命的时候经常只要出示自己的八字,算命先生就能把自己的情况说出来,这其中就会包括自己的婚姻,工作还有家庭与父母的关系,这个时候的我们总是会觉得很神奇,那如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6
在现实生活中,八字合婚就显得很普遍,因为几乎每对新人结婚之前,男方的家人都会拿着双方的生辰八字去给算命的师傅测算,如果是命理相合的话,那就适合结为连理;如果是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5
天生富贵命的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过得不是很好,但是有可能结了婚之后就过上了很好的生活,是不是让很多人都羡慕呢?近期看看到一个文案,那就是不羡慕长得漂亮或者是身材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5
拥有一个好的姻缘应该是所有人的愿望,毕竟这段姻缘不出意外的话是会伴随一个人好几十年的。我们都说,婚姻是需要两个人的经营的,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还跟一个人的生辰八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5
我们可以通过测八字算命看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而我们的生肖也是八字中的一种,那么在十二生肖中哪几种生肖他们天生就是富贵命呢?不用看天生富贵命的八字也能知道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4
单身的原因很多,当一个人习惯于独自生活的时候,并不习惯面对所有人,很难再建立亲密的感情关系,自然而然地拒绝去交往,但是有的人也渴望感情,结果就是很不如意,感情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4
在这个世界吗,一个人想要发财,除了后天的努力奋斗,还有先天的命局,一个人的八字已经确定好命运。先天命局是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而后天命局则是由社会,环境和努力等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那是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因为孩子少了,将来也会离自己越来越远,所以尽可能的把能够教的都教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你家的孩子智商不高的话,那可能就吸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真的是天生好运,不管做什么都顺顺利利的,想要什么都能得到,羡煞了周围很多的人。拥有如此好运的人,可能是上辈子积了大德了。那么,你知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发展的顺顺利利,以便收获巨大的财富和地位。但是这个世界上不会每个人都能够有一番事业的成就,有事业成功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八字看男人事业运,其实就是说一个男性的事业和财富运势是能够通过这个人的八字去直接的体现和展现出来的,很多男性在社会上依靠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家庭的支持有着很好的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如果说一个人聪明绝顶,那么除了努力之外,通常还会具备一丝常人难以发觉的天赋。什么是天赋?天赋是先天的条件,而先天,则是跟八字相关。有一些男人的八字天生就带有很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人的一生年幼求学、年中求财、年老求生,拼苦一生为的就是到老了可以享享清福,有的老人老了可享儿女福,而有的则不能,那从命理的角度去分析,可享儿女之福的八字有哪些呢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9
有的人一结婚就可以和对方白头偕老,但是有些人一结婚不久就经历了离婚,而且人生还会经历多段的婚姻,那都是可以通过八字测个人婚姻看得出来的。那哪些命格是容易出现多次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