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可否谈一谈好坏善恶?答: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好坏善恶是相对的,仰赖其他的因素。一人口中之蜜糖,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毒药。善恶好坏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依据情况来下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21
修持爱与慈悲并非宗教或神圣的事务,而关乎生存。就人类而言,全体人类正面临了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世界和平的议题,而在每一个领域之中,慈悲与善心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我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20
我相信,在所有的听众之中,一定会有人能够体悟空性,达到空性的状态。如果你每天精进不懈地修持,尤其当你遭遇某个对境使你升起诸如执着、瞋恨等强烈情绪,或面对强烈的自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20
根除所有的负面念头是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借着结合更高深的禅定与观修,最后可以灭除所有的负面情绪与负面念头。处于这种状态的心,即我们所谓的涅槃、解脱或入灭。入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14
举例来说,一个人拥有缺陷的身体或不健全的心灵,如果另一个人对他或她说:「我将给予你一个更美好的身体,更宁静安祥的心灵」,那么他﹝或她﹞将立即产生愿意接受新身体、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13
因此,如果有人想要根除心的缺陷,先了解心的本质以及心的转化是很重要的。首先,努力试着去检视心的状态。有时候,一个人之所以经验了不同的心识与妄念,乃是因为太多遮掩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11
此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否能够止灭痛苦。很自然地,我们必须先探讨「心识」的涵义。现象﹝即诸法﹞可以分为色与心﹝心识﹞两种。如果从粒子或分子的角度来看,一朵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8
那么二谛在词源上的意义为何?我们之所以使用「俗谛」一词,乃是因为,对于一个蒙昧昏暗的心而言,它是真实的。这种昏暗无明的心,把世俗真理视为真实;不明了事相,暗昧事物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7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2月6日,藏历火鸡年十月十八,为观世音菩萨的节日,逢此吉祥日请广大发心,广行善业,吃素放生、诵经等。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6
了解四圣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多思考二谛的含意,如此一来,你将更能理解四圣谛的内涵,二是思考四圣谛的含意,然后透过二谛的解释来反思「入灭﹝止息世间之烦恼痛苦﹞」,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5
根据唯识宗的思想,所有的现象可以被分为三类:依赖其他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依他起性﹞、因自心的执着、迷情而生的假象﹝遍计所执性﹞ ,以及无绝对实体的现象﹝圆成实性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4
佛陀曾经三转法轮。初转法轮之时,佛陀教授四圣谛。对于那些清净持戒的人,佛陀讲授《般若波罗密多经》,其中主要包含了「空」的教授。然而,根据人们诠释佛陀教授「空」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1
在演说的前半部,我将用学术的角度来解释二谛的含意;演说的后半部,我将说明如何以二谛的整个哲学思想与体系为基础,应用于现今的生活之中。所有人都渴望离苦得乐;在此一基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30
对于这本谈论该如何对治情绪及培养安忍性情的书,把它论证中的一些纲要性原则做个说明,应可更有助于一般读者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某种可称为心性可塑性的信仰,亦即相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27
无论是寂天菩萨或嘉瓦仁波切,当他们在论述该如何对治愤怒和嗔恨时,无疑地都极为具体清晰。事实上,寂天菩萨在〈安忍品〉中一开始就举了鲜明例子说明,人在瞬间所生起的怒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24
现在我们要谈谈安忍的最后一项特质:容忍他人所造成的伤害。或许是因为此特质极具重要性,寂天菩萨特别将之留在最后一部分﹝三十四至六十三颂﹞中详加讨论。我们大概可以说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23
根据佛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的记载,佛陀在灵山说法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面对佛陀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而成为佛陀的衣钵传人,成为西天禅宗第一代初祖,后来,又传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22
寂天菩萨在〈安忍品〉中的第十二至二十一颂中,讨论了容忍之心第一个面向的特性。他由观察到痛苦和受苦乃人生存在之本质谈起,说明人若不愿面对这个事实,只会招致更多的不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21
我们可明显看出安忍的第二个特性,它所强调的就是佛教教义中最基本的缘起论。在此观点之下,世间不存在任何孤立事件,因为每件事的形成都是因缘合和而成。由于这份道理有许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21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1月17日,藏历火鸡年九月二十九,为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与供养龙王日。诸位大护法,为利益和挽救迷失轮回里的苦难众生,如严父般将深沉的慈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17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