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于高僧大德发表的任何不同观点,后学者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索达吉堪布:高僧大德依据众生的根基、意趣安立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大家在闻思过程中一定要观清净心,不要妄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21
法我执的“法”,是指万事万物无始以来,大部分的时间里,人类的主观意识都太强烈了。一直执着地认为,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于自己身上。其实这个“我”,当你真正想要去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13
愚昧者少言为妙 学佛时,对于佛法实相空性或深奥胜义的义理,如果不了解,不应该产生邪见或毁谤。应该想方设法,让自己能正确地理解,并毫无颠倒地受持。这是对深奥佛法不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6
“佛法教人以豁达务实的态度看人生,知道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轻易也就散了。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转头成空。看到人生
其他文章时间:2017-06-17
问:对大多数人而言,遇到快乐之事便欣然希求,碰上痛苦又不堪其扰。该如何对待苦乐才好?索达吉堪布:以前上师如意宝显现上也这样讲过,世间八法中的快乐是最难获得的,自
藏传法师时间:2017-05-11
有些疑是有用的,怀疑贪、嗔以及事物对自己的显现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疑,但是这里所说的是倾向于错误的迷惑。疑尚未得到结论,它徘徊于两端,并且它针对的是重大的问题,比如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28
摘自《地藏菩萨福报录》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别人有错误,我们应如何处理。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失。因为常常在定中,故能无过。刘明有这样
大德居士时间:2017-04-27
华严经被称为富贵的华严,里头讲到:“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事孝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舍其贪着。”这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20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身形,愿汝即时生净土C-1、网友:有个朋友是做土方工程的,修路在三世因果经里面说是一种善业,造福于人类的善业,可是相比五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19
问:在家学佛逆缘多,怎么对待和处理才如理如法?如家人不许在家拜佛、念佛、看佛经怎么办?大安法师答: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我能理解,因为我曾做过十年的在家居士。但
汉传法师时间:2017-04-18
我是一个不善言谈之人。今天站到这里,不是要做什么精彩的演讲,而是想真诚地和师兄们分享一下,我进入三级修学后一些真实的改变。我从记事以来,就是一个有些逞强的人,总
菩提书院时间:2017-03-19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这确实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一个人剃掉头发,卸下一切妖娆装扮,甘愿守持世间人看起来几乎不尽人情的戒律,吃着毫无肉腥的“草
藏传法师时间:2017-02-17
再说个故事,这是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妈妈要到楼下买东西,她将两岁的孩子留在家里。她想:“下去一趟顶多十分钟,买完东西就上来,应该不会有事。”当她一到楼下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17
大疑大悟 不疑不悟有些疑是有用的,怀疑贪、嗔以及事物对自己的显现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疑,但是这里所说的是倾向于错误的迷惑。疑尚未得到结论,它徘徊于两端,并且它针对的
其他文章时间:2017-02-14
舌头上有龙泉剑 谨慎对待传言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农
佛教故事时间:2017-02-08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开悟,就要下山参学。他从终南山下来到潼关,住到一间店里,打坐进入定中,过了两天,店老板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抬出去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16
正信的三宝弟子,如何对待非佛教的神明?(资料图)作为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应该如何对待不属于佛教的神明?应该礼拜他们或供养他们吗?作为三宝弟子,我们就把他当朋友一样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16
翻经书时不要用手蘸口水翻页现在有的佛教徒,表面上已经皈依了三宝,但是对佛法没有真心信仰,对佛陀和僧众缺乏恭敬心,利用佛像、佛经和佛塔等佛教文物来买卖,以增加财富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9
问:世人多为将来的名利地位谋划,鲜少有人会考虑或提及死亡,即使偶尔想到自己也会死,也当作一种不可知或无能为力的神秘之事。该如何对待每个人必将面临的死亡?索达吉堪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8
问:对「我会死去」感到畏惧,要如何去除这种畏惧?对死亡的畏惧有两种:一、「今生未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未造利他的业。如果我死亡了,后世会到那里去呢?」因为未做善行而感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3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