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有即九居在「什么叫慈悲」一文中,曾引用了「三界之内,水陆空行,胎卵湿化,四生九有」来解释众生。后来,因发心校对的弟子说:「四生在一般人容易知道,什么是九有?恐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人乘佛教徒持什么斋「斋」者戒也、敬也,凡是学佛修行的人,清净身心之不洁叫「斋」;预防禁止身心之过恶,谓之「戒」,这是「斋戒」二字简单的解释。再谈这个「斋」字,斋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三种儿子佛陀在祇园精舍对比丘们说:「人乘佛教的家庭有三种儿子。」弟子们问:「是那三种儿子呢?」佛答:「第一是随生子,第二是胜生子,第三是下生子。」一者、随生子: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五退法与七不退法世尊曾对弟子们说,在佛教的圣法中,有五种退失菩提之法。一、贪欲:贪是贪心,欲是欲念,求得而不知满足叫贪欲,修行人有了贪欲,随时只知追求:财、色、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小人之恩不可不报世间有小人,与小人交,宜慎重小事,更不可失信于小人。小人亦会施恩,万不得已,不宜受小人之恩惠;既受小人之恩,千万不可忘恩,并应当先图报答以为妙。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经典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主题曲《命运不是辘轳》李娜演唱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大树随流佛陀在恒河的水边,遇到一位比丘,请求开示。顶礼佛足后,比丘问佛说:「世尊!我们出家人,应该怎样修行,才能得到解脱,证入涅槃?」佛陀说:「你问得很好!」一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不瞋得清凉 圣开导师瞋恚如猛火,能使众生生起大烦热恼的苦,烧毁功德之林。惟学佛行菩萨之道,才能断此瞋恚,转为清凉。所以普贤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曾说:「我不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不学大笨厨有一次佛陀对比丘们说:「修行人,应当净摄自心,不要心猿意马,终日往外散乱放逸。只有那些愚痴而盲修炼练的人,不知道明辨善与不善,一向将心往外驰求,不取自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影视混剪配乐。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五根断三结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对弟子们说,凡是修行的人,如果能持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种善法的根本,而深入观察者,即能断三种结。「结」,就是乱丝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人死何以念七在中国民间,流行着一种人死必须「念七」的风俗。考其原因,即因为人死了之后,在七七四十九日之中,其「中阴身」在尚未遇到生缘以前,家人恐其堕落在三途恶道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三斋日与三日斋 佛经上有「半月三斋」这句话,半月是每个月的上半月,「三斋日」是指初八、十四、十五这三天。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必须在这三天斋戒,所以叫三斋日,是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七法生天佛陀在迦兰陀竹园,曾对弟子们说:「世间的人们,若能受持七项修福之法,以此因缘,即可得生帝释的三十三天。因为三十三天的帝释,在地球世间为人之时,便都能够做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二十亿耳「二十亿耳」,是一位比丘的名字,他在未出家时,乃是个声乐很有造诣的青年,对于弹琴,更是专长。这位爱好真理,追求真理,有学者之风的年轻人,自从听到佛陀讲示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上智者对下愚者之仁忍有一次,三十三天的天众,与天修罗众发生了纠纷,两相对阵,几乎就要战斗起来。在战斗之先,双方进行喊话工作。天众方面大声的叫着说:「今天的战争,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人生如梦幻张尚德是一个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苦命人,自小父母双亡,经常流落街头,乞食过活,一天,遇见清风寺的海果上人,老和尚本着慈悲为怀的心胸,收容在寺,平日教他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一佛化区问: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域有多大? 答:「三千大千世界」。问: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答:一般人都常会这样的发问,但答的人必须这样答;如果这样答,而问的人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人乘比丘什么叫「人乘比丘」?因为佛陀在人间成佛,随佛陀出家的僧团大众,有游行人间,在人间托乞食的比丘们;在人间弘法利生,讲说佛法,教人离苦得乐,净化社会人心的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6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