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由此看到,人的生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生的一年一岁,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在流逝,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也在流逝。生命流逝一天,一
佛学入门时间:2016-08-24
获得权势地位后,往往为魔所网罗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于静处思惟:‘世界上很少人能拥有名利权势后而不骄奢浪费,并且能够知足节欲,保持廉
佛教故事时间:2016-04-28
问:世间人的喜忧哀乐,鲜少不与“名利”二字有关。该如何超脱出来?索达吉堪布:在圣者的眼中,世人追名逐利的生活像幼稚的小孩做游戏一样,把那些虚假的东西当成了真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6-02-15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学诚法师: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网友:师父,有时候取得一点小成绩老是有想让别人知道或者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13
美国一家雪山探险队准备公开选拔一批探险队员,探险队长马克对测试合格的十五名雪山爱好者进行了最后一项测试时说道:“最后是一项心灵测试,只有心灵测试合格的人才能成为
佛教故事时间:2016-01-01
网友:师父,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对名利的欲望?学诚法师: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网友:师父,有时候取得一点小成绩老是有想让别人知道或者看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26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满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诱惑力了,本想吃个大饱就走的老鼠不想走了。它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米缸见
其他文章时间:2015-09-22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若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出家受具足戒后,行脚遍参善知识。六载崎岖坎壈,行头陀行。当他听说北京有两位
汉传法师时间:2015-09-14
人生的际遇是由业果决定的,这一生有福无福,取决于过去有没有积福、造福。因果通三世,今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世的因影响,而今生的行为又为来世种下了种子。生命中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25
内功,是自修,外功,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拯灾救难等,谓之助道,此须按己力之所能。若无其力,或以言指迷,或以言劝众,令其大家凑成其事。若以受人请而念经念佛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27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所通晓的是道义,而小人所看重的是私利。孔子的这句话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以前的读书人是耻于谈“利”,一谈觉
佛学入门时间:2015-05-25
作为一个修行人,不应该去追求那些名声、权力和高贵的地位。若是自己有这个福报,有这个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这些;否则你再去求,再去贪图也没有用。做事情要从身边的小
藏传法师时间:2015-04-05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妇是多坏,多不听她的话。老和尚只问她说:“你如果肚子痛有没有办法叫自己不痛啊?你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
汉传法师时间:2015-02-11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5
这个『名利』也是一种福报,我们一般说求名求利,「名利」是福报。名是立身之具,一个人他有这个名声,是他立身之具;利者衣食之源,这个利就是他衣食的来源。求之甚难,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3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没有停下来。能有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30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没有停下来。能有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4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历练,慢慢的他内心的堪能性强,福报也增加了,他开始去做弘扬正法的菩萨正业。弘扬正法是法布施,这个时候菩萨要告诉
汉传法师时间:2014-08-23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慽为业。言忧慽义者,嫉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慽,不安隐故。亦嗔分为体。嫉心所同前面的慢心所和憍心所一样
容通法师时间:2020-12-03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脱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修到「到那里都很自在」,随处都可度人,到处受人恭敬。
广钦老和尚时间:2021-01-1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