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除了出离轮回之外,有没有生生世世一直能转生为善道中具福报者的万全之策?索达吉堪布:人天善趣中的有情,不应幻想自己可以长久保持世间的种种安乐,可以永久生于善趣
藏传法师时间:2017-02-14
问:这个世间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因畏惧而想到出离轮回,从这个角度而言,轮回应该也不是那么恐怖?索达吉堪布:凡夫异生们不畏三有轮回,是因他们为无明愚痴所遮障,无法自知
藏传法师时间:2017-02-13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万世的荣华,到了一气不来,做了一个死鬼,还要想保佑他的儿女,人财兴旺。这种人真是愚痴已极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04
悉达多太子发心出家出离三界【三界,是芸芸众生苦乐升沉的真实写照,佛教修道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有两种情形,即横出三界和竖出三界。】佛教的三界概念“跳出三界
佛学入门时间:2017-01-29
慈诚罗珠堪布(资料图)佛教并不认为世界是由什么万能神所创造的,而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因果,由自己所造的恶业创造的。无始以来,我们造作了深重的恶业,所以即使以后在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4
如果不明白什么是轮回,堕入轮回又有什么痛苦,自然不会想要出离。如果对轮回真相有清楚的认知,自然会勇敢面对种种现象,也会非常渴望急于解脱,激发出强烈的修行动力。这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11
我们在这讲法佛菩萨在不在?在的,佛菩萨就在你们头顶上的,这世间的人,财迷心窍,喜欢钱的,皈依钱,请问你皈依钱,你喜欢钱,钱喜欢你吗?你把人民币拿出来你问它,你爱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3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经典原文】佛告坚牢遇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称扬地藏菩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7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愄,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众生无智,不能发觉所处环境忧患,众苦迫切,一苦未完,又或一苦
大德居士时间:2016-08-07
放下,出离,人人会说,可出离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当下一念,不求赞叹、不惧讥毁,不求荣耀、不惧卑微,不求得、不惧失,不求乐、不惧苦。这才有点修行的样子。某些情况下
其他文章时间:2016-01-25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有一次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带着许多天子和天女们,前往难檀槃那园游玩。当时有一位天人,见到眼前
佛教故事时间:2016-01-18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因为一失人身,就万劫难复。得人身很难,失去人身很容易。这样我们就自然受业力的牵引,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堕落到
汉传法师时间:2015-10-17
核心提示:慈诚罗珠堪布,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22岁时在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剃度出家,作为晋美彭措法王的侍者、翻译常随左右。经过二十余年的佛法修习,最终获
藏传法师时间:2015-10-14
问: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慧广法师答: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厌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
佛学入门时间:2015-03-27
一个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把握自己,然后再去帮助别人。如果你把握不了自己,就容易失去佛法,失去解脱的机会。为什么把握不了自己呢?因为你还没有放下贪爱,你的内心是随
藏传法师时间:2015-01-24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学佛,我说:“你为何要学佛?”他说:世间有苦。那就有资格学佛。假如说学佛就是要保佑儿子、女儿考上大学,保佑不生
其他文章时间:2014-12-18
问:为什么说善趣和恶趣都应该出离?索达吉堪布答:三恶趣是充满痛苦的无暇之处,而人天善趣有许多欲乐,因而有人以此对善趣生起爱执,不欲出离,这也是不明善趣真实面的非
佛学入门时间:2014-09-15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三界的妄想太执着会障碍你往生。往生我们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你要走得出三界,如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04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那就是修道了生脱死。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有时会遇到顺境,但是没有必要追求;有时会遇到逆境、障碍、违缘,但是也没有必要拒绝。关键是自己的心。烦恼、痛苦都是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的。如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