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二讲)
净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录影室
问:各位观众,上一集老法师开示神通,告诉我们所谓神通是一切众生真如本性的功用,是人人本来都具足的。但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使得本性神通,几乎大部分失去了作用。然而只要我们依靠佛法,老实精进修持,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见佛闻法、明心见性,就能够完全的恢复了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清净自在的大神通。至于目前一般所称的神通,也有是鬼神的戏弄,或者是冤亲债主的附身,不是真神通,所以绝对不可以执著,更不可以逢人就说,否则很容易误入魔道。
今天首先请教老法师,在《无量寿经》和《普门品》中,佛陀都开示我们,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的缘特别深。众生遇到急难时,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都能够得到救助。那么我们专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如果遇到急难时,需不需要改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呢?
师父:这一桩事情,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如果能够像印光法师一样,他老人家常说,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我也不怕死,那你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能够早一天往生见佛,何必在这个娑婆世界多受一天罪呢?这是我们应当细心去体会的。如果你还不希望立刻就往生,这个娑婆世界还有一些事情,你没有做完,你要处理,那么遇到急难的时候,佛就教给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对于苦难的众生,他特别关怀照顾,所以感应非常显著。并不是说观音菩萨跟阿弥陀佛,这当中两个人威神势力做个比较,我们要存这种心,就错误了。必须晓得,佛菩萨加持的力量是同样的伟大。
问:再请教老法师,有两句话同样是形容出家,但是两句的意义,好像表面上看都完全不同。一句是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另一句是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怎么同样是形容出家,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讲法呢?师父:这个说法,是在出家这个人他的发心,他的遇缘。如果他发心是正,那当然不是世间将相所能够办得到的。譬如唐朝时候玄奘大师,这是大家都听说过的。他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发心出家了。因为那个时候出家要考试,他年岁太轻,这个考试官就问他出家的志趣,你为什么想出家?他说了八个字,‘远绍如来,近光大法’。这个考试官立刻就把他录取了。这个志愿了不起,非常纯正。远绍如来,是我的远因,绍是继续,我要续佛慧命,这是远因。近因呢?我要把佛法发扬光大。那这个志气很难得,你出家的目的非常纯正。这个的的确确不是世间帝王将相能够办得到的。一个国家领袖,他的大臣们,他所思虑的,所服务的物件,是这一个国家。这一个国家比起地球,那就小很多了。要比起虚空法界,那就更渺小了。而出家人的这个弘愿抱负,他服务的物件是尽虚空、遍法界,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看一切众生,我们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么为什么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呢?佛门里面,你要修积功德,这是第一等的功德。你如果造罪业,那也是第一等的重罪。你不能够如理如法修学,不能把佛法发扬光大,反而造作一切罪业,让这个世间人轻视了佛法,曲解了佛法;换句话说,你的所作所为不能给佛法增光,反而叫佛法在这个社会世间受许多屈辱,这个罪过就重了,这是阿鼻地狱的罪业。如果不是出家,造阿鼻地狱的机会很少。你看五无间罪,杀父亲、杀母亲,毕竟少数。触佛身血,佛不在,你怎么能触得了佛身血?杀阿罗汉,也很困难。所以破和合僧,还是出家人做得最多、最普遍,这个是很严重的过失。所以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也就是我们今天讲,你的所作所为,破坏了佛法的形象,让社会大众对于这么好的法门,产生曲解误会,这个罪过不得了。
问:请教老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一个观念,他比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和求来生作人,他老人家说,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比求来生作人容易,这个话怎么解释?
师父:老法师的这个话是事实,因为这个关键还是在二力法门。你来生要想求作人,求生天,你要靠自己,自力,自力就难了。你求往生是靠佛力,佛加持你,这个就容易了。你看看,你要想来生得人身,佛在经教里头讲得很清楚,人道的业因是五戒十善。净业三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佛讲得很清楚,第一福就是人天福。换一句话说,你取得人天福报的条件是什么?第一个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你对于父母不孝顺,你在佛法里无论修的怎么好,你决定得不到人身。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讲:‘百善孝为先’。世间圣贤、出世间诸佛菩萨都是孝子。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大乘佛法从那里学起呢?从地藏法门学起。地是心地,藏是宝藏。心地里面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刚才讲了,有无量神通,都是在心地里头。心地宝藏用什么方法来开发呢?孝敬。孝敬到了极处,这个心地宝藏就现前了。所以不管你修学的怎么好,你要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你都得不到成就,这是一定的道理。
那么这个事情,你想的时候,你有多困难!多不容易!把五戒十善修好。我也常讲,五戒十善能够打八十分,来生得人身才有把握。六十分靠不住,不见得有把握,那看你临终的缘分。你遇到善缘,临终起一念善心,你可以生三善道。如果临终遇到恶缘,起贪心,起 恨心,那就三恶道去了。所以非常非常艰难。那念佛往生呢?容易,往生叫带业往生。你一生作恶事都不要紧,你看张善和一生杀牛,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很多恶人往生。恶人怎么往生呢?临终的时候一念回心向善,知道自己生平做错了,彻底悔改,重新作人,虽然时间很短,一刹那之间,但是他一刹那是真心改过,就得佛力加持,这个容易。所以往生是靠二力,自己真信切愿,佛菩萨来接引,佛菩萨以慈悲本愿威神加持你,消灭你的业障,这个容易。这个是他老人家讲的话,一点都不错。
问:也就是说,我们求来生作人,完全是依靠自力,断恶修善,修五戒十善。而且分数要达到很高标准,这个很难。但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有佛的四十八大愿摄受,我们至诚必能感应。所以比起求生作人,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比求生作人容易。
接著再请教老法师,在佛法上一般提到八难,佛法的八难里头有一条是世智辩聪,那这个八难的世智辩聪,是修学佛法的障碍。但是在目前社会来讲,好像很难避免这一种世智辩聪的熏习,那是不是表示说,现在修学佛法是比较难成就?
师父:对,佛讲的这个八难,完全是对修学佛法而言的。这个难就是困难,就是障碍,所以叫做难,一共有八大类。这个八大类,前面三种是讲三途,所以术语里头讲三途八难。八难里面包括三途,并不是三途之外,有个八难。八难前面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太苦,没有办法接受佛法。地藏菩萨虽然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能在地狱里度众生吗?没有法子。那么菩萨度地狱众生到那里度呢?他将要堕地狱,还没有堕,这个时候可以度他。已经堕到地狱里去了,那就没有法子了。就是说,你已经犯了地狱的罪了,可是你还没有入地狱,你将要入地狱,这个时候菩萨劝你回头。你真正觉悟,回头了,那就免除地狱之苦了。这是我们在地藏三经里面都看到的。
那么饿鬼道,迷惑颠倒很重,接受佛法很困难。畜生道,愚痴。所以这个三恶道里面,佛虽有慈悲,在三恶道度众生,但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恶道众生得度,那都是过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在临终是一念差错,堕到恶道去了。菩萨到那个时候,再提醒他,他能够醒悟过来,所以只能度这一类的众生,一般众生是决定度不了的,难,这个是难,三途太难了。那么这是三种。除了这三种之外,有盲、聋、喑、哑,这也是属于业障。盲不能看见,这个是困难。经典这么多,这么丰富。聋不能闻法。哑,有问题问不出来,这个是他修学的困难处,也是障道的因缘。
这个世智辩聪,这是因为他的所知障太重了,要用我们现代话来说,他成见很深,成见很深,先入为主。譬如中国过去,读儒家的书,读道家的书,自以为是儒道的继承人。对于佛法,认为这是异端,极力的排斥。佛书,他不愿意看;人家讲佛经,他不愿意听,一昧的拒绝排斥,这是属于世智辩聪。那么在现代,现代也不例外,有许多学过科学的人,特别是学过其他宗教的信徒,认为佛教是魔鬼,佛教是异教,那个排斥的心,非常非常的强烈。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这么好的东西,当面错过,所以这个是困难,对他讲是困难。虽然遇到,等于没有遇到。
那么另外一种—长寿天。你要是生到四空天,四禅天里面还有佛法,有诸佛菩萨化现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但是四禅天里面的听众,并不很踊跃,这是我们佛家常讲:‘富贵学道难’。因为天人福报大,很快乐、很自在,对于修行不太重视。他认为我现在过得很自在、很快乐,我何必要学这个东西呢?所以富贵学道难,贫穷也学道难,三恶道等于是贫穷。那最容易学佛的在人道。你看一切诸佛,现佛身来度众生,都在人道。其他道里面,都是以菩萨身分,没有用佛身出现的,唯独人道是以佛身出现。这人道是中庸之道。你说苦,他的确是苦,还能熬的过去;你说乐,他有一点小乐,也并不很过分。所以这个环境里面,是比较容易觉悟。如果生到四空天了,四空天就没有佛法。他的时间长久,像非想非非想天,寿命是八万大劫,换句话说,八万大劫就停止在这个地方。这么长的时间,遇不到佛法,得不到解脱的机缘,所以这个叫做障难,这是这么一回事情。问:老法师的开示,所以我们处在现代,容易世智辩聪的薰习,所以我们要特别的当心,必须把学佛的方向抓紧,不要落入八难之一。
接著再请教老法师,我们一般世间讲求博学多闻,在佛法中,四弘誓愿里面,也有一条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历代祖师又开示我们,必须要一门深入,专精修学。那么这两者,怎么样来融会贯通呢?
师父:这个是教学的方法、过程。换句话说,你求学、修行,目的在那里?要先问问这个。如果你的目的是在了生死、出三界,那你就得一门深入,你才能办得到。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弘法利生,那你就必须要广学多闻。你的知识常识不丰富,你应付不了广大的群众,你解决不了复杂的问题。所以你的目的在那里?
虽然有这么一个目标,可是修学过程还是要讲求的。如果你要是不懂得这些原理、原则,你广学多闻还是收不到效果。所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儒家的教学、道家的教学、佛家的教学,他们都懂得这一些原理、原则。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从立志开始。志不立,等于你的人生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船行在大海里头,到那里去呢?不知道。你一生怎么可能有成就?无论学什么东西也没有成就。所以一定要有个方向、有个目标。有了选择之后,确定了,然后从那里下手,你应该学些什么东西?佛法里面,这个目标是度众生。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的目标订在这里,这是大乘菩萨,大菩提心。度这个意思,就是帮助、协助。众生是苦难的众生,我要帮助他,我要协助他,帮助他离苦得乐,帮助他解决问题,这个志愿大了,这就是菩萨心。
你要想帮助他,你自己必须要有智慧,要有能力。你没有能力,自己度自己度不了,你怎么能度得了别人呢?那么要成就圆满的智慧,先要把智慧的障碍去掉。智慧的障碍是什么?烦恼。你烦恼没有离开,你决定得不到智慧。所以一定是先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的方法,一定要一门深入。所以这个修学阶段,开端一定是一门深入,决定不能多,决定不能杂。多、杂,妄想断不了。断妄想是成就德行。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个就是德行,第二才是言语,第三才是政事,就是训练你办事的能力、谋生的能力,第四才是文学,才是艺术。所以这个政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职业的训练,你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你有谋生的能力。物质生活能过得去,这才把生活水平往上提高,过精神的生活。文艺是属于精神生活。它有次序的、有程式的,不乱的。
德行就是断烦恼,烦恼轻,智慧长,所以还是从一门深入。在佛法里面,每一个宗派训练人才,都是本著这一个原则。像天台家,他培养初学一定是叫你先念他的基本教材,三大部,三样东西—《法华经文句》;《法华经玄义》,就是玄义,五重玄义;《摩诃止观》,是修行的方法。这三样东西都是智者大师做的,一定要能够背过,然后再去研究。他在这一段期间当中,通常是五年,五年专精,扎根。根扎了之后,然后再广学多闻。前面五年一定是一门深入,五年之后才广学多闻,这是一门的。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智慧浅、烦恼重,老师要求他五年,往往自动延长到十年、二十年都有。我们在《高僧传》里面都看到。真正那个基础扎实之后,他才涉猎其他的经论,才做广学多闻的工作,这才教化一切众生。所以人家是先修了以后再说,不像现在。现在是没修就说了,说了也不修。所以佛教的人才跟古大德,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原因在此地。那么我们自己要想修学,要想有成就,必须要依照佛所讲的原理、原则,我们才有成就。按著四弘誓愿的顺序,一定是先发大心,再断烦恼,再学法门,然后念佛往生,就圆成佛道。
问:师父这一段的开示极为重要。把目前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原理原则、程式,都点出来了。也就是修学上,必须依照四弘誓愿的程式来做,不可以颠倒。先发大愿,然后必须一门深入,断烦恼。然后才能够学法门,学无量法门,而圆成佛道。不可以一下手,就搞博学多闻,这样子就错误了。
再接下来请教老法师的这个问题,跟刚刚这个问题有一点连贯。就是说现在传播工具很发达,我们要取得各种经论的资料非常容易。现在学佛在这种时代,需不需要多看多听?或者是说,只要选定一位善知识的讲演来听就可以了?
师父:初学佛法,师承非常重要。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大家已经疏忽了,也不谈这个问题。而实在在这个时代,师承也见不到了。可是世法、佛法,自古以来,不但在中国,在外国也不例外,可以说凡是有成就的,都是有师承的。那么我们在这个时代,也算相当幸运,还沾到一点边缘。
所谓师承,就是承受一位老师的指导。你要说这种方法是谁创造的?我们在佛典里面,释迦牟尼佛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学生,菩萨也好,罗汉也好,就听他一个人的。一生都听他一个人的,没有听别人讲经说法。听一个人的,走一条路子;听两个人的,是走两条路子;听三个人的,是三叉路口;听四个人的,是十字街头,你就无所适从。所以我过去年轻的时候,也在佛学院教过书,以后觉得不对,我就不敢再教佛学院,我也不敢办佛学院。为什么呢?我要造这个业,这个业造得很重。我对不起这些年轻人,找那么多老师,开那么多课程,各人讲各人的,把这些学生那个头脑搞得团团转。真是搞的像一片稀烂的浆糊。学了三年,学了四年,毕业了,问他,什么都不知道。充其量,只能懂得一点佛学常识、佛学皮毛,与修、与学都帮不上忙,所以我们才舍弃了办佛学院的这个念头。
我自己的修学,过去就跟李老师一个人学,非常有受用,进度非常的快。现在人常讲,充满了成就感。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家,以居士的身分,跟他老人家学习。我的进度是一个月学会一部经。李老师的标准,这一部要能上台去讲解,才算学会。如果你不能够上台讲演,就不算学会。我一个月学一部,我跟他十五个月,一年三个月,我总共学了十三部经。这十三部,虽然我没有上台,但是我很有把握,我决定能够上得了台,我也决定能够讲的像个样子,充满了自信,真的是法喜充满,那是佛学院里学不到。
以后我出家了,白圣法师找我到十普寺三藏学院教书。我在三藏学院开课,就拿台中所学的这些材料,我一个学期教一部经。你想想看,我学了十三部经,他们佛学院三年,六个学期,我才用一半,我还有七部经派不上用场。你就晓得这个效果是非常非常的显著。所以跟一个人学,学一家之言,这是自古至今,修学的捷径,成功的 诀。很可惜,现在人不知道,一下手,这要听,那要听,听的那个脑子里头乱七八糟,充满了矛盾、疑惑,这不叫自找麻烦吗?开不了智慧。正是清凉大师所说的增长邪见,他搞的是这一套,他不是增长智慧。跟一个人学,他走一条路子,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怎么会相同呢?
我们今天只能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说出来,不能要求任何人。听众听到之后,你们自己去想想,你们觉得这个对不对?我是这个路上的过来人,我是这么成就的。但是也许你问了,你还不错,遇到好老师,我们到那里去找好老师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你有正知正见,当代找不到好老师,找古人。这个例子很多,作古人的私淑弟子。在中国第一个例子,就是孟子。孟子那个时候立志求学,他仰慕孔子。孔子已经过世,不在了,孔子的著作在,他就专念孔子的著作,一家之言,跟一个人走。如果有问题,有疑问了,就向孔子的学生,孔子学生在,向他们请教。专学孔子,他学成功了,学得很像。中国历史上称孔老夫子为至圣先师,孟子亚圣。这个叫私淑弟子,没有接触到本人,接触他的遗教。往后在中国这个例子就很多,你看在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大家都熟知的,写《史记》的司马迁,这是汉朝的大文学家。他跟谁学的呢?他跟左丘明学的。诸位想想,左丘明跟孔老夫子同一个时代,他是汉朝,相差几百年,那怎么个学法呢?他学《左传》,《左传》是左丘明的著作,专念《左传》,研究《左传》,学习《左传》,他学会了,成为一代文豪。跟一个人学,一家之言,他不杂。
那么唐宋八大家—韩愈,这个了不起,唐宋八大家第一名。韩愈跟谁学的?韩愈学司马迁,读《史记》,专攻《史记》,专读《史记》,他们相差也几百年,他也成就了,一代大文豪。所以现代这个世间,我看看没有人值得我佩服,我找不到老师,找古人。古人这些典籍在,你真肯下死功夫,你就是他的学生。他在不在身边没有关系,他的著作在,你在这上下功夫就行。
在我们佛门里面,也有这个例子, 益大师大家知道,这是我们净土宗了不起的一位祖师,著作等身。他的老师是谁呢?莲池大师。可是你要晓得, 益大师学佛的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他怎么学呢?《莲池大师》的全集,现在也在,现在在台湾出版,数量也很多,很容易得到。益就专学莲池,念他一个人的书,跟一个人学,他是莲池的学生,他成就了。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七代祖师,他是第八代祖师。所以眼前我们找不到善知识,找古人。
我跟李炳老修学的时候,李老非常谦虚,非常客气。他说我的智慧、德能没有办法帮助你,我还不敢以老师的身分自居。他劝我学印光大师,做印光大师的学生。印光大师不在了,《印光大师文钞》在,只要专依《印光大师文钞》学习,你就是印光大师嫡传的学生。他是印祖的学生,他叫我也做印祖的学生,那这样就变成同学了,这是老人家谦虚。老人家也说的是真心话,不是欺骗人的。用这种方法,那我们求老师就不难了。
我这些年来,在海外各个地方教人家,以什么人为老师呢?以阿弥陀佛为老师,大家还有话说吗?阿弥陀佛在那里?《无量寿经》就是,你每一天念《无量寿经》,研究《无量寿经》,深解义趣,依照《无量寿经》教训去做,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学生。这个善知识是世、出世间第一善知识,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还有什么话说?李老跟我介绍的是一代祖师,我跟你们介绍的是佛中之王,我们大家都是弥陀弟子,决定有成就。一个人学一家之言,一部经,一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了。特别是在我们初学,涉猎太多了,决定没有好处。我们的时间、精力都分散掉了,不能集中。必须自己有成就,在古时候的成就,教下是大开圆解,在宗门是明心见性,然后你才可以广学多闻。也就是烦恼真的断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断了。烦恼障破了,所知障破了,你才有资格进入底下一个阶段—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一定要守住一门深入。自行化他,统统一门深入。讲经,我就会讲一部经,这个不丢人。人家请我讲经,法师请你讲,那个经我不会讲,没有讲过,你另请高明,这个不算丢人,这是讲的真实话。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真智慧。决定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那就错了,对自己的损失太大了。
问:老法师讲得太好了。这一番话,把我们修学佛法的一个关键,成败的关键,都讲出来了。我们想一想非常有道理,在一般世间百工技艺,都要有老师,尤其是固定的一个老师来指导,才能够成就,何况我们修学佛法,学出世大法,怎么可以没有一个固定的善知识来引导呢?可惜现在师道慢慢的沦丧了,所以老法师慈悲,特别要大家如果有福报,就能找到自己的老师,终身奉行。如果没有这个机缘,那么不妨从古人,古代的善知识来求。
接著再请教老法师,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要持戒清净,好像是比古人来讲,比较不容易。那么以现在来讲,在家居士学佛,除了受持三皈五戒以外,需不需要再受持在家菩萨戒?
师父:三皈五戒是修学佛法的大根大本,一定要认真去奉行。至于菩萨戒,那是你自己的发心。最好在受戒之前,先把戒本详细的研究一番,看看自己能不能受持?先做一个考量。如果发觉这个东西我做不到,那你去受这个菩萨戒就变成自欺欺人,要拿一个菩萨来充面子,做好看,这又变成地狱门前僧道多了,这实在讲是没有必要的。何必要拿个菩萨来炫耀呢?你是个假菩萨,又不是真菩萨。戒律只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两种没受过戒的人不能看,菩萨戒本可以看。甚至讲沙弥、沙弥尼的戒本也都可以看,只有比丘跟比丘尼,这是佛门里面讲,这是大僧,是住持佛法的。并不是这个戒本里面有什么秘密、神秘,你不能看。佛制订这个方式,叫你不能看,用意很深。是怕你看到之后,你看到这个出家人,这个地方犯罪,那个地方又破戒了,你就乱批评。你这个批评就把佛法的形象给破坏了。实在讲,他犯戒是他的事情,与我没有什么相干。你不懂得的时候,你对于破戒僧,也许你还有恭敬心,你还能维持佛教非常好的一个形象。但是你看了之后,你心里就起分别、起执著、生烦恼,破坏自己的修持,所以佛订的这个制度,他就用心非常好,不是这个东西有什么秘密,佛教那有秘密?那有什么不能看的?什么都可以看,为了防止这一个弊病,叫你不要看。
但是另外有一个例外,你如果看全部《藏经》,可以看,为什么呢?你不会断章取义,你能够了解,你也会同情,你真正有智慧。不许可断章取义,用意在此地。由此可知,菩萨戒、璎珞菩萨戒你可以看,优婆塞菩萨戒可以看,瑜伽菩萨戒也可以看,梵网菩萨戒都可以看。你去研究,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如果能做到,你就发心去受戒。受戒就是在佛菩萨面前的宣誓,我一定要照做,不做就破戒了。那么还有一种方法,过去章嘉大师教给我的,著重在实质,不著重在形式。这个戒本我们展开,我能做一条,做到一条,做到了,就是受了。我能做到两条,这两条我就受了。做到三条,三条就受了,不一定在戒坛那个形式。这个世间人虽然不承认你受戒,诸佛菩萨承认你受戒。就是你要真做到,那个形式受不受,倒不重要。你是不是真正能懂得,真正能做到,这个要紧。
问:今天老法师给我们开示,观世音菩萨确确实实是救苦救难,而我们专念阿弥陀佛圣号的人,如果遇到急难,一心持弥陀圣号,照样是可以得到救助。如果是放下一切,一心求往生,那阿弥陀佛在那个时候,就接引我们往生。还有开示到求作人,来生作人比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得困难。而世智辩聪是我们在目前社会学佛,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的。还有为求博学多闻,法门无量誓愿学,必须先要一门深入,专精修学,得清净心以后才可以。再来就是,我们学佛一定要专听一位善知识的开导,终身奉行,才能够得到成就。最后老法师还开示,我们受戒最重要是持戒,重实质不重形式,可以说是老法师慈悲,开示非常精采的内容,值得我们深思。今天很谢谢老法师。师父: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光明有限量,最低限度不能照百千亿亿佛刹的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第五段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直到究竟成佛。这一段时间不再受恶趣,地狱、饿鬼、畜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7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八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诸位观众,前些时候有同修问我:‘学佛要不要做慈济的功德?’这一句话的理念,我们必须要清楚。整个佛法可以说就是一个
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10-16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
佛经时间:2023-09-07
种善因得善果 (第六讲)华藏图书馆录影室最近我们讲到《华严经》的五十三参,经里面有许多宝贵的开示,对于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个经太大了,讲一遍也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一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此讲录出自净空法师专集文字讲堂)我们图书馆的录影室建好了之后,今天第一次试验。张居士从《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节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三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上一集老法师开示三皈、五戒和菩萨戒,我们都知道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中,戒是列在头一位。世尊在《遗教经》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七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昨天我们讲到五十三参前面这三位善友,代表的是三宝。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三位菩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一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同修,今天我们依旧是继续答覆许多同修的来信,信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相信有很多都是大家在生活上、学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八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请示师父,佛教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跟其他的宗教、哲学有什么不同?师父:佛教,我们从名词上就能够了解它的意义。这个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目前我们这个世界动汤不安,到处充满了危机,可以说不只是外在的环境,正在急速的恶化,而内在的人心,更是加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同学:这一次我们在青年协会做了五次讲演,在中华佛教图书馆也讲过两次,在香港净宗学会讲过一次,也曾经在现场答覆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三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给云台居士写得信不少,谈到因果这个课题也很多。他老人家说:【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同修,今天早晨悟道师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修行到底是弘法利生重要,还是自己求生净土重要?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有三千多年了,所以佛法可以说很多在目前社会上,因为时间隔得远,就显得是是而非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一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在前几集当中,老法师开示了若干佛法的重要理论和修学要领,使我们茅塞顿开,并且从心中生起了无比坚定的修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五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现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么动乱,我们人类的前途在那里,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人人都希望居住的环境清净,物质富裕,所遇到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七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谈谈现代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就是佛法。早年欧阳竟无大师在第四中山大学的讲演,他的讲题是: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八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诸位观众,前些时候有同修问我:学佛要不要做慈济的功德?这一句话的理念,我们必须要清楚。整个佛法可以说就是一个大圆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九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师父,现在社会上提倡人生佛教,就是他们注重于,处理日常生活上的方法,但是不提倡念佛。他们主张就是说,人死了以后,要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五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这个题目,就用种善因,得善果。大家从《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节录这几条很好。我把这个大意说一说,不必依照这个文去念。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诸位同修,今天有一位同修提出一个问题,说佛门四众弟子,尤其是出家众,怎样正确认识孝道,如何去力行?这个问题是个大问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到,这个世间人,种种的想法、看法错误了,偏差了,造成严重的后果,与他的期望恰恰相反。他老人家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二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上一集老法师开示神通,告诉我们所谓神通是一切众生真如本性的功用,是人人本来都具足的。但是因为妄想、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种善因得善果 (第四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今年五月,我们有一个机会,访问中国大陆,在北京师范大学门口,看到一块题词,上面写著:学为人师,身为世范。我看到这八个字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时间:2023-08-30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阿閦是梵语,译为无动,此是从佛的法身而言,即诸佛法身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黄念祖:无量寿经释 第十二讲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四九卷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9
人生有很多可以做的事,也有很多不可以做的事。例如,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四维八德”,都是可以做的事;杀盗淫妄、贪瞋邪见等“五戒十恶”,则不可为之。除此之
素食师兄时间:2022-08-20
古语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芸芸众生,有人富贵,就有人贫穷;有人命好,就有人命苦。人生因果轮回,都有业力牵引。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任何人
素食师兄时间:2022-05-06
佛家常说“种善因得善果”。当你做了一件好事之后,你收货的却是别人真诚的赞美和感激的微笑。这样,他也高兴,你也高兴。相反,如果你做了一件坏事,不要觉得没人知道就胆
其他文章时间:2014-09-18
大约二十多年前,我家养了一条白色的雄狗,非常乖巧。有一天,这只狗突然失踪,我以为这狗跑到别的地方玩,到处寻找都找不到。后来,邻居有位小姐告诉我,住她家对面一位外
佛教故事时间:2014-11-18
花莲发生一次大台风,很多房屋被吹倒。那时候我父亲在省立花莲中学教书,住在一栋日式木造旧宿舍。当台风来袭那天,我父亲、继母、三个弟弟、两个妹妹、以及我的大女儿,总
佛教故事时间:2014-11-18
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你种田,田地里面都种一些荆棘,『荆棘』是有刺的,人经过,植物有刺,你种的种子都是荆棘,它长出来就是这个东西。你种的种子是荆棘,『痴痴然』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5
人生的命运不是求来的,是自己修来的,真心向善,上善若水,以善修心,天地自保。什么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07
一、许多人谈因果,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解,就是只强调前世的因果,误以为既然一切都是命定的,就变成消极的不必作为、也不能作为,只能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者,却忽略了今世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5-09-29
那就谈一些“神奇”的,也是我们生活周围经常出现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大福报、落到头上的大好事,如果你认真溯根求源,都会发现有善的最初根源的。我的好朋友、北京一
佛学入门时间:2016-01-22
世上不可思议的事很多,只是你没有察觉,也没发现而已,我因为读了云鹤教授著作的‘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一书,而学著布施行善,竟意外地发觉世间事物确有不可思议的因果关
佛教故事时间:2016-04-01
你为什么学佛?有多少人是带着私心来学佛的?求升官、求发财、求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等等,形形色色的原因,释放了所有在人世间的欲望。你可能因为腰酸背痛来学佛,后来你腰
藏传法师时间:2016-05-10
【弟子规】教诫,凡取與贵分晓。有些东西在你看起来可能不值钱,你给拿走了,你不知道那个是人家的身家性命之所系,人家把那个视若珍宝,你给拿走了,她就不想活了怎么办?
大德居士时间:2016-05-11
你为什么学佛?有多少人是带着私心来学佛的?求升官、求发财、求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等等,形形色色的原因,释放了所有在人世间的欲望。你可能因为腰酸背痛来学佛,后来你腰酸
藏传法师时间:2016-06-19
真正来讲,我们皈依的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什么呢?我们内心本有的那份慈悲和觉醒的力量,就是自性佛宝;因为内心本有的慈悲和智慧,是我们生命的真相。与之不相应的、阻
汉传法师时间:2016-07-26
南无阿弥陀佛【经典原文】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解释】复次地藏,未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0
只有结善缘才能得到善果所谓结善缘,就是让一种善的力量来充当你的助缘,它与你的努力因缘和合,便能产生一种善的结果。要明白,善也是一种因缘,只有结善缘,才能得到善果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02
白骨观修笔记续集第十二:疲惫厌离;法身佛灌顶;禅问1,2017年2月25日晚:一娑一菩提:寂静闻天籁,空然了无心;了事恍如梦,只身入空门!已两晚无法进入境界了,背部肌肉都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7-04-17
一信徒问师:师父,种下的恶因如何转成善果?师答:虽然人们带着形形色色的目的信佛,但起码要深信因果真实不虚。曾经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未来就会得到相应的果实,这需要等
汉传法师时间:2017-06-03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01
大姐非常信奉佛教,每天都会给佛像上香磕头,网友:你这是带发修行吗?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07
传喜法师与来访法师座谈开示2009、08、25 ——传喜法师于慧日禅寺开示 来访法师:师父这次怎么会有因缘到德国去的?师父:是德国的弟子请法。这位弟子的老总有一家报社,他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2
寻找心灵治疗的加速药丨《慧灯·问道》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5
竹筒岁月 纯心守志 证严法师 四十一年前,台湾社会普遍贫穷,尤其东部孤老的人口很多,令人不忍。于是慈济从三十支竹筒、日存五毛钱开始做救济,开启了慈善门。因为做慈善
纯祥法师时间: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