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
发愿获得天眼
阿奴卢塔尊者和其他许多杰出弟子一样,也是在过去十万大劫前,莲华上佛(Padumuttara)的教化时期,发愿要成为大弟子的。(1)
那时他是个富有的在家居士,当看到佛陀指称一位比库为天眼第一者时,便发愿要效法他,在丰盛地供养世尊与僧团后,获得世尊授记。在莲华上佛涅槃后,他便去询问比库获得天眼的前行。他们告诉他供养油灯最合适,因此他就在佛陀舍利塔前供养了几千盏油灯。
接下来的咖沙巴佛(Kassapa)时期,他在咖沙巴佛般涅槃后,以装满稣油的钵摆满佛陀舍利塔的四周,并点亮它们;自己则头上顶着油灯,彻夜绕塔。
《譬喻经》(Apadana)提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须弥陀佛(Sumedha)的时期。阿奴卢塔看见此佛独自在树下坐禅,便在他身旁摆满油灯,并接连添了七天的油。以这样的业报,他转生成为天王三十劫,与人王二十八次,视力能看到周遭一由旬(yojana,约六十英哩)的距离(Ap.i,3:4,vv.421-433)。
供养独觉佛(pacceka)而获得福报
在阿奴卢塔前世之中最行的一个故事,发生于两佛出世之间的时期,当时他转生于巴拉纳西一个贫穷的家庭,(2)名为安那波(Annabhara,食物搬运者),为富商须摩那(Sumana)工作维生。有一天,独觉佛婆利吒(Uparittha)从灭尽定出定。入城乞食。安那婆罗看见他,便请他到家中应供,将自己与妻子的食物布施给他。
富商须摩那得知这名活计高贵的行为之后,想向他买功德,但安那婆罗无论如何也不肯卖。须摩那向他施压,他便去问那位独觉佛(pacceka),婆利吒告诉他,功德只能藉由邀请须摩那随喜供养而分享,他解释这就如一个火焰不会因点燃其他油灯而减损,因此,当其他人受邀随喜行善时,功德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须茅那为了酬谢这个机会,赐给安那波罗一笔丰厚的报尝,并带他去见国王。国王听完报告之后,也给他一笔奖金,并为他盖新家,在那个地点,工人每回挖地要开始盖房子时,都会挖出数坛宝藏。这些都是安那波罗供养独觉佛的有形福报,因此他被任命为国王的库藏官。据说,由于供养独觉佛的善业,阿奴卢塔年少时未曾听过没有一词。
在阿奴卢塔尊者证得阿拉汉果后,有一天心想:我的老朋友商人须摩那转生到哪了呢?然后 以天眼看见他是个七岁小孩小须摩那(Cull Sumana),住在不远的城镇。阿奴卢塔到那里去,在小须摩那家的护持下,度过三个月的雨季。在雨季之后,他为小须摩那剃度,这男孩便在剃发时证得阿拉汉果(3)
本生故事中的阿奴卢塔
在 《长老偈》的偈(gatha)中,阿奴卢塔谈到自己:
吾善知往昔住处,
从前生活之地方。
曾居三十三天中
身为沙咖天帝尊。
七世吾曾为人王,
君临天下掌权力,
阎浮林(Jambusanda)主征服者,
统治完整之大陆。
非以暴力与武器,
吾以佛法行治理。
从此七世再七世,
如是轮回十四世,
忆念宿命前住处:
之后住于天界中。(Thag.913-915)
在本生故事中,有不下二三十件事提到阿奴卢塔的前世。在多数例子中,他是沙咖天帝(Jat.194,243,347,429,430,480,494,537,540,541,545,547).有一次,他是沙咖天帝的使者,一个名为五顶(pancasikha)的天界乐师。在提到的七次人世中,他大都是沙门(Jat.423,488,509,522),两次是菩萨的兄弟。在其他三次人间的转世中,他分别是国王(Jat.485)宫廷教士(Jat.515),与宫廷御者(Jat,276).只有一次是转生为畜生,即前述的野鸽(Jat.490).总结上述,本生故记载他十五世为天神,七世为人,一世为畜生。
转生为沙咖天帝
他经常生为国王、天神或人的事实,显示出他天性中的力量。但他和好色的宙斯(Zeus)很不一样,也和曾经严惩人类的耶和 (Jehovah)不同。身为三十三天的沙咖天帝,他总是保护与帮助别人。当菩萨需要协助时,他边前来援助,当菩萨遭到毁谤时候,保护他免受处决。在那次情况中,菩萨的妻子高声向上天抗议不公,沙咖天帝(未来的阿奴卢塔),被她激昂的热情所感动,遂出手拯救菩萨(Jat.194)。
另一次,菩萨身为国王,禁止王国之内以动物献祭 。一个嗜血的魔罗(mara)痛恨此事,想要杀死国王,但沙咖天帝出现,再次保护了菩萨(Jat.347).
还有一次,沙咖天帝想要测试菩萨,以加强他的戒行。因此在最后一个本身故事《毗输安呾罗王子本生经》(Vessantara Jataka)中,沙咖天帝伪装成一个老婆罗门,向菩萨索求其妻,以测试他的喜舍心(Jat.499)。
另一次,沙咖天帝也想测试菩萨的布施誓愿是否坚定,而向他要求眼睛(Jat.499).
当菩萨在过沙门生活时,沙咖天帝想要测试他的忍辱心,因此责备他身形丑陋。菩萨告诉他,是丑陋的行为使他如此丑陋,而他如今正在努力地赞叹善行与梵行。然后沙咖天帝答应他一个愿望,菩萨要求解脱敌意、仇恨、贪欲与爱欲,且进一步希望永不伤害任何人。沙咖天帝解释他也没有能力答应,这一切必须靠菩萨自己精进持戒修行(Jat.440)。此外,沙咖天帝也考验菩萨的简朴(Jat.429,430)。
在第三组事件之中,沙咖天帝(未来的阿奴卢塔)邀请菩萨去他的天国,并向他显示天界与地狱界的秘密。此事是前述乐师瞿提罗的故事中所说(Jat,243).在尼弥(Nimi,Jat,541)王与仁王萨提那(Sadhina,Jat.494)的故事中,沙咖天帝也曾邀请他们去他的天国。
转生为人
在他生为人的本生故事中,有连件很有启发意义的插曲。有一世,阿奴卢塔是个宫廷婆罗门与老师,国王问他一个统治者如何兼顾义与利。婆罗门并无知识的傲慢,承认自己无法回答。相反地,他积极寻找知道答案的人,之后他找到菩萨(Jat.515)。
当他是个宫廷的御者时,有次想避开一场暴雨,为了催促马匹就鞭打它们。从那时起,每次马儿来到那地方,就会开始狂奔,好象觉知将有大祸临头一样。看见这情形,他深感后悔,因为他惊吓与伤害了那些高贵的骏马,且承认如此做,并未完全遵守传统古卢国(Kuru①)的美德(Jat.276)。
这些多彩多姿的故事都有个共同的特色,它们显示出阿奴卢塔的几个特质:他积极自动地追求美德;他性格的力量;以及对其他人福祉的关心。这些也显示出他的禅修技巧与对神通的掌握,都源于多世生为沙咖天帝时的经验。
原注
(1)出处:Dhp.Comy.(针对第382颂)与《增支部.是第一品注》。 见BL,3:264。
(2)同上注。这里的摘要是引自《增支部.是第一品注》,这个版本 在细节上和Dhp.Comy.不 同。见BL,3:26467。
(3)出处:Dhp.Comy.(针对第382颂):见BL,3:26970。
译注
①古卢国(Kuru):根据近代学者的考验,古卢国即今印度首都新德里。注释书中说古卢国是个非常殊胜的地方,临近喜马拉雅山,气候宜人,居民丰衣足食,且喜欢布施,精进于修行。
慧开凿巨像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来洞。地处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颇洞天福地之气象。它虽以洞名,其实近代以来较为吸引人的是道观园林胜景,而在晚清以前,则以佛寺驰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8
善良的白菊仙女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不幸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独眼侠客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王麻子清代安徽商人程伯鳞,久居江苏扬州,信奉观音大士极虔诚。乙酉年的夏天,乱兵经过扬州城,程君祈祷大士垂救,梦见慈悲的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全家十七人,十六人都能免难,只有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含辉的前世冤孽浙江临海观音寺中,从前有一法号含辉的和尚,年四十多岁,平日很守戒律。有一天,到街上散步,经过一家卖熟狗肉的铺子,叫卖狗肉,这位平日戒律精严的和尚,竟也经不
杀生故事时间:2025-02-13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风水1.什么原因使我在孤儿院长大,不像其他人一样,能享受到母爱?为什么我必须搬家十二次?什么原因让我患有高血压,甲状腺和精神衰弱?为什么一听到小孩子叫,我就会受不了,必须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2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我希望能谈一下成为素食者的问题。要谈太多关于素食,也就是放弃吃肉的问题并不容易。我认为了解该如何看待吃肉一事,并付诸实际,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应该要开始说了,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5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第六章 比丘尼?附随?毗尼藏之组织第一节 比丘尼毘尼第一项 比丘尼毗尼的内容佛教的僧伽sam!gha体制,比丘bhiks!u与比丘尼bhiks!uni^,是分别组合的,所以佛教有「二部僧」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在阿奴卢塔出现的经典中,和女人有关的部分多到不寻常。看来虽然他内心纯净,切欲完全远离爱欲,但天生该贵的武士气质所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使他很受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2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发愿获得天眼阿奴卢塔尊者和其他许多杰出弟子一样,也是在过去十万大劫前,莲华上佛(Padumuttara)的教化时期,发愿要成为大弟子的。(1)那时他是个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2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弟子序一本平平常常的书,被附上一个平平淡淡的书名,里面却蕴藏着一点也不寻常的内容。你可以说它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寓言故事书,或者通俗小说等,无论
弟子序时间:2024-10-21
佛陀最初的侍从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佛陀亲为缝三衣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觉的内容有三: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
流浪者群歌时间:2024-10-18
佛陀的醒世格言1.宁静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7
第九十七、谁先见佛陀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来见佛陀,劝请佛陀到三十三天为佛陀的母亲说法,得到佛陀的默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4
汝南郡,有一位少年,被邪魔侵害而病入膏肓,家人延医来治疗,医生都束手无策,使得他的父母亲日夜烦恼,忧虑不休。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进门就自己说他善于医治怪病,特地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4
第五十一节 大小弟子 互不相害活佛放生的第二种方法,是要本庙主持出钱买各种生命放生,大寺里差不多都有放生池的设备,凡是活佛所到过的寺庙,那些主持都很尊敬金山活佛的
金山活佛时间:2024-10-02
我们看到相应这两个字,我们的身口意像不像佛陀?佛陀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佛一生不妄语,换句话说,三皈、五戒、十善,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圆满表现出来了,有这个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1
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2第十节 从《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谈起一、平等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所谓伦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人伦道德之理的略称,为人际相处道德准则之总和。汉代思想家贾谊说:商君违礼仪,弃伦理。[1]朱熹老夫子也曾教诲过弟子:正家之道在于正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你来求见虚老做什么?” 那乡拙青年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9
马春然弟子实名举报郭德纲?师傅刚夸完公式相声,骂了老郭马春然弟子实名举报郭德纲?师傅刚夸完公式相声,骂了老郭看到一个相当的好玩的消息,一位自称是马春然的弟子的人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08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佛又命大阿罗汉大目犍连去问疾,他也不敢承当。大目犍连,具译摩诃目犍连,简称大目连、目连,意译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维摩诘心想,我现在卧病了,大慈世尊没有想到我吗?寝疾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卧病,寝疾于床的这个床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9.魔王当弟子有一天,阿难在树林间坐禅,忽然觉得心神无法入定,有些问题想请教佛陀,便来到佛陀的住所,请佛陀开示。阿难问:「世尊!憍陈如、跋提离、婆沙波、阿奢输、摩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4-08-28
佛陀的“应该”[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The Buddha’s Shoulds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正定构成了道的核心。圣道的其它要素,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使你入定; 另一个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你相信因果吗?什么是因果呢?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众多条件引起的,这些条件就是因,由这些因产生的事物就是果。佛陀也无法逃脱因果,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我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十住毗婆沙论》亦云:“内有功德慧,外现无威仪,游行无知者,如以灰覆火。”有些上师内在具有殊胜的智慧,但外面的威仪不一定如法,这个时候,没有智慧的人若轻贱他、诽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8-18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中部》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佛陀的遗教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众所皆知,遗言就是一个人临终前所交待的话。佛陀临入灭时,说出最后的遗言:一切因缘和合法,必定败坏,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所有事物只是不断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