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哲学系 陈坚
内容提要 佛教就其本质而言乃属于解脱论而非伦理学,尽管它在实践上不无伦理功用。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与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恶”并非是一回事。在佛教中,凡有助于解脱的就是“善”;凡有碍于解脱的就是“恶’,,这就是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基于佛教解脱论“善恶”观念的伦理学不是规范伦理学,而是深层伦理学。
关键词 佛教 伦理学 解脱 善恶
我们一般都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作为佛教常识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悭贪、不瞠恚、不邪见),并且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它们作为伦理学概念的合法性,但我们如果静下心来从社会伦理角度来仔细地审查一下“五戒十善”所涉及的那些名相,那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非常明显地是不能完全从伦理学酌角度来界定的,比如“五戒”中的“不饮酒”,很显然,并不是什么时候饮酒都是有违伦理的;再比如“十善”中的“不瞠恚”,很显然,也并不是什么时候瞠恚都是有违伦理的,至于“五戒十善”中那些表面上给人以伦理学概念印象的名相(如不偷盗、不两舌)等实际上也并非简单地就是伦理学概念,它们实际上还另有佛教的特别蕴涵,那么它们是什么呢?或者说,“五戒十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回答是:“五戒十善”是一个解脱论体系,而不是伦理学体系。
毋庸置疑,提倡“五戒十善”的佛教确实有强大的伦理功能,但佛教本身并非直接就是伦理学,“全部佛教的学说,就是论证人们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解脱论”[1]。在解脱论的语境中,佛教的“善恶”观念与伦理学的“善恶”观念是有所不同的,“在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理论中,区分善恶的标准就是污净论,即清净无染、去除烦恼无明的就是善,违理逆法,污染烦恼痴迷的就是恶”[2],大概地说,佛教中的“善恶”就是“污净”或“染净”的意思,其中“善”乃“清净”之意,“恶”乃“染污”之意,“清净三业——戒定慧,染污三业——贪瞠痴。清净三业就是善法,污染三业就是非善法”[3]。关于佛教的这种“善恶”观念,隋代净影寺慧远(523—592)在其所着的被誉为“解释大小乘法相之古今第一书”[4]的《大乘义章》卷二,从五个角度界定了“善恶”的含义:“一就体分别,数灭唯善,余二无记;二对人分别,顺益名善,违损称恶,非损益者,说为无记……三对理分别,顺理名善,违理名恶,非违顺者,说为无记……四对因分别,善因得者,名之为善,不善因得,名为不善,不为违顺二种因得,名为无记……五对果分别,能生乐报,名之为善,生苦名恶,余名无记。”这里去繁就简,仅对“数灭唯善”作一疏释,以斑窥豹。什么是“数灭唯善”呢?“以智慧断惑障而证之寂灭涅槃,谓之数灭”[5],于是乎,大凡能够“以智慧断惑障而证之寂灭涅槃”的皆属于“善”,这显然是解脱论意义上的所谓“善”。总之,在佛教中,凡有助于解脱的就是“善”;凡有碍于解脱的就是“恶”,这就是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一、《金刚经》:“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金刚经》第二十三晶的标题叫“净心行善分”,其经文是这样的: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
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
善法,是名善法。
这段经文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并非简单的伦理学意义上的行善或“修一切善法”,就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解脱,而是只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只有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地“净心行善”,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解脱,《金刚经·妙行无住分》进一步以“布施”为例来说明这一点,曰: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
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
量。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尽管“布施”乃是不折不扣的“善法”,但也只有“不住相布施”才有“不可思量”之“福德”,光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布施”,无论多大的“布施”都没有什么“福德”或只有很少的“福德”,如《金刚经·福智无比分》曰:“须菩提,若三千大干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渎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其意思是说,即使是用“三千大干世界”之“七宝”来“布施”,其“福德”也远远比不上哪怕是受持《金刚经》中的一个四句偈所获得的“福德”,“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金刚经》中共有七处经文表达了这种无比悬殊的“福德”比较,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金刚经》并不重视伦理学意义上的“布施”,它所重视的是解脱,受持《金刚经》中的一个四句偈因为有助于解脱,所以它在《金刚经》的价值体系中就有无比之大的“福德”;相反,伦理学意义上的“布施”因为无助于解脱,所以即使是用“三干大干世界”之“七宝”来“布施”,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福德”。
《金刚经》赋予“布施”以很少的“福德”表明仅仅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布施”还远不是《金刚经》所提倡的那种“善法”,《金刚经》所提倡的“善法”乃是有助于解脱的“善法”即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法”,那么,什么是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法”呢?“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这就是《金刚经》对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法”的界定,通俗言之即,你在行“善法”的时候就像不是在行“善法”,亦即以“非善法”的心态来行“善法”,或者说以“不住相”的心态来行“善法”,或者说以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净心”来行“善法”,此时的“善法”才是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真正“善法”,因为,这种行“善法”体现了你不为“善法”所累的解脱境界。若行“善法”而为“善法”所累,这时的“善法”就不是佛教所认可的“善法”了,比如“社会上有的人修布施,带着名利色彩,出了点钱,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们布施的目的,是让社会上的人都知道他是慈善家,通过做好事,显示自己的富有。还有的人,平时不择手段,赚了许多昧良心的钱,做了许多亏心的事,他的布施,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自我安慰,求菩萨保佑自己,不要遭受恶报等等,这样的布施就是不清净。带着私心杂念去布施,尽管你出的钱要比别人多,但你的功德只有一点点。”[6]为什么“只有一点点”功德呢?因为你为“布施”所累而没有解脱,这样的“布施”尽管在伦理学上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佛教中却是难称“善法”。在佛教上称得上是“善法”的“布施”,“乃是真正清净的布施,要三轮体空,就像《金刚经》里面说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不住相布施,不执着功德,不去分别功德的大小,不去分别布施的对象,放下自我去布施,在帮助别人时,不是为了功德才去做好事,完全出于慈悲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做完以后,不把好事放在心上,那你所得的功德无量无边,像虚空那么大!”[7]正因如此,所以当梁武帝沾沾自喜地问达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时,达摩回之以“实无功德”,为什么“实无功德”呢?因为在达摩看来,梁武帝是在他面前炫耀“造寺度僧,布施设斋”的功绩,心有所住,还没有从“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中解脱出来,于是乎,对于梁武帝来说,“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也就算不上什么“善法”了;[8]相反,倒是“有位李居士,一天,她上街买菜,在十字路口上,见到一个残疾人,同情心油然而生,她想到这人的处境,对他的悲惨命运非常同情。她走过去,弯下腰,恭敬地布施了一百块钱”[9],也没多说什么,布施完了就走。虽然这位李居土所做的“布施”远没有梁武帝来得大,但达摩肯定会赞赏李居士(如果他见到的话),因为李居士“不住相”而行“布施”,“布施”做了也就做了,无所计较、无所执着而现解脱相,这样的“布施”虽只有小小的一百元钱,却乃是大大的“善法”。
二、智颛“善恶无定”
《金刚经》从解脱论出发认为,表面上看来是“善”的(比如“布施”)并不一定就是“善”,这一逻辑的另一面应该是表面上看来是“恶”的也未必就是“恶”,但《金刚经》并没有挑明了说出这一点,倒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颛(538—597)在《摩诃止观》卷二下对这一基于解脱论的“善恶”逻辑作了完整的论述,这就是他的“善恶无定”论,意谓从解脱论的立场上看,“善”的不一定就“善”,“恶”的不一定就“恶”,“善”可能成为“恶”,“恶”亦可能成为“善”,他说:
夫善恶无定,如诸蔽为恶,事度为善。人天报尽,还堕三途,已复是恶,何以故?蔽
度俱非动出,体皆是恶。二乘出苦,名之为善,二乘虽善,但能自度,菲善人相。大论
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当知生死涅槃俱复是恶,六度菩萨慈悲兼
济,此乃称善,虽能兼济,如毒器贮食,食则杀人,已复是恶。三乘同断,此乃称好,而不
见别理,还属两边。无明未吐,已复是恶,别教为善,虽见别理,犹带方便,不能称理。
大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邪岂非恶?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
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着,不消
甘露,道成非道,如此论善恶,其丈则通。[10]
智颛在这里开门见山地给出了“善恶”的解脱论定义,即“诸蔽为恶,事度为善”,其中,所谓的“蔽”是指遮蔽佛性,妨碍解脱,所谓的“度”是指度人到彼岸,亦是解脱之意。智颛把那些有碍于解脱的因素称为“蔽”,而把那些有助于解脱的因素则称为“度”。智颉认为,凡是有碍于解脱的都是“蔽”和“恶”,而凡是有助于解脱的都是“度”和“善”,但事非绝对,“若于佛道生着”,执着于“度”,“度”也就从“善”变成了“恶”,比如“现在常有很多人讲,啊呀!不修行不好,这一修行,烦恼好像更多了”[11];相反,“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体悟到“恶”原本也是“实相”,那么行于“恶”之“非道”也能“通达佛道”,从而“恶”也就变成了“善”,“非道”也就成了“佛道”,也就是说,“恶”也好,“非道”也好,表面上看来都是“蔽”,都是对佛性的遮蔽,都是有碍于解脱的,但在实际的佛教修行中“恶”完全可以成为解脱的方便和助缘,成为“善”,且看智颉为此所作的论证。
首先,智颉认为,“恶”是普遍存在的,是人类躲也躲不了的真实的生存状况,他说,就每一个人自身而言,“烦恼浩然,无时不起;若观于他,恶亦无量,故修一切时间不可乐想时,则不见好人,无好国土,纯诸蔽恶而自缠裹,纵不全有,蔽而偏起不善。或多悭贪,或多犯戒,多瞠多怠,多嗜酒味,根性易夺,必有过患,其淮无失?出家离世,行犹不备,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恶事其分,罗汉残习,何况凡夫?凡夫若纵恶蔽,摧折俯堕,永无出期。”[12]总之,在智颛看来,无论出家在家,人在解脱之前都生活于“恶”中,都与“恶”为伍,因此,就其现实性而言,人本身充满了“恶”,甚至人可以说本身就是“恶”。
其次,既然现实的人都生活于“恶”中,那么佛教的修行就应该在“恶”中进行,“既然我们知道烦恼相续不断,那么就应该在烦恼中求得清净”[13],即“当于恶中而修观慧,如佛世时在家之人,带妻挟子,官方俗务,皆能得道。央掘摩罗弥杀弥慈,只陀末利唯酒是戒,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若诸恶终一向是恶不得修道者,如此诸人永作凡夫,以恶中有道故,虽行众蔽而得成圣,故知恶不妨道,又道不妨恶,须陀洹人淫欲转盛,毕陵尚慢,身子生瞠,于其无漏有何损益?譬如虚空中明暗不相除,显出佛菩提,即此意也”。[14]在这里,智颢引用佛经上记载的央掘摩罗等诸“恶”人于“恶”中修道成圣的典故来表明“恶不妨道,又道不妨恶”,在“恶”中修行也能获得解脱,这显然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修行观或解脱论。
第三,既然佛经上都已明示“恶”人能于“恶”中修行而获解脱,那就说明于“恶”中修行获解脱是可行的,那么,究竟该如何于“恶”中修行呢?智颢所开示的方法就是他所创立的作为天台宗根本法门的“止观”,所谓于“恶”中修行在智颉那里就是以“止观”观“恶”,当然,观“恶”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观“贪欲”便是其中的一种,“若人性多贪欲,秽浊炽盛,虽对治折伏,弥更增剧,但恣趣向,何以故?蔽若不起,不得修观,譬如纶钓,鱼强绳弱,不可争牵,但令钩饵入口,随其远近,任纵沉浮,不久收获,于蔽修观亦复如是,蔽即恶鱼,观即钩饵,若无鱼者,钩饵无用,但使有鱼,多大唯佳,皆以钩饵,随之不舍,此蔽不久,堪任乘御”。智颉认为观作为“恶蔽”的“贪欲”就象钓鱼,钓鱼要用“钓饵”来慢慢引诱鱼上钩,观“贪欲”也是这么一种渐渐引诱的过程,“若贪欲起,谛观贪欲有四种相:未贪欲、欲贪欲、正贪欲、贪欲已。为当未贪欲灭欲贪欲生?为当未贪欲不灭欲贪欲生?亦灭亦不灭欲贪欲生?非灭非不灭欲贪欲生……如是四句不见欲贪欲生。还转四句不见未贪欲灭,欲贪欲生、不生、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如此四句“观贪欲蔽毕竟空寂,双照分明”[15],便是观“贪欲”而获解脱。再如“观瞠蔽,若人多瞠,欝欝勃勃,相续恒起,断不得断,伏亦不伏,当恣任其起,照以止观,观四种相:瞠从何生?若不得其生,亦不得其灭,历十二事,瞠从谁生?谁是瞠者?所瞠者谁?如是观时不得瞠来去足迹,相貌空寂,观瞠十法界,观瞠四德……是为于瞠非道,通达佛道”。在智颉看来,不但观“贪欲”、观“瞠蔽”等能达于佛道,“观彳D戒懈乱邪痴等蔽及余一切恶事,亦如是”,亦能达于佛道。[16]
最后,智颉分析了之所以观“种种蔽恶”就能达于佛道,乃是因为“蔽恶”与“法性”不相妨碍,他说:“若蔽碍法性,法性应破坏,若法性碍蔽,蔽应不得起。当知蔽即法性,蔽起即法性起,蔽息即法性息。《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与地,贪欲即菩提。’《净名经》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即涅槃相不可复灭,为增上慢说离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切尘劳是如来种,山海色味无二无别,即观诸恶不可思议理也。”’因为从理上来讲“蔽即法性”,所以“常修观与蔽理相应,譬如形影,是名观行位;能于一切恶法世间产业,皆于实观不相违背,是相似位;进入铜轮破蔽根本,本谓无明,本倾枝折,显出佛性,是分证真实位,乃至诸佛尽蔽;源底名究竟位,于贪蔽中竖具六即横具诸度”。[17]在这里,智颉指明了以“蔽即法性”为理据的观“蔽恶”的“六即佛”[18]解脱次第,即观“蔽恶”也能顺着“六即佛”的次第一步一步最终达于“究竟位”而解脱成佛。
至此,智颉完成了于“恶”中修行何以必要又何以可能的论证,在智颢看来,“恶”其实并非如其表面所示的那样就是“恶”,“恶”其实也是有助于解脱的,是解脱成佛非常好的助缘,因而从解脱论的立场上看,“恶”亦是“善”。智颛的“善恶无定”思想,其实质就是“恶无定”或“恶也是善”。从“恶也是善”的观点出发,智颉在《摩诃止观》中开出了观“恶”的解脱法门,这个观“恶”的解脱法门后来渐渐地演变成了作为天台宗圆教之标志的观“妄心”法门。
三、慧能:“不思善,不思恶”
话说慧能(638—713)从五祖弘忍(601—674)那里得了衣钵后,“发足南行”,结果“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其中有“一僧俗姓陈,名惠明”的最先追上了慧能,“慧能掷下衣钵于石上”,:陷草莽中”看惠明去拿衣钵,惠明因为“提掇不动”而心生惊异,十分恐惧,并大声惊呼:“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此时慧能遂现身出来,对惠明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19]在这个“公案”中,慧能要求惠明“不思善,不思恶”,因为唯有如此对待“善恶”,惠明才能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而解脱。很显然,这里的“不思善,不思恶”不能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而只能从解脱论的角度来理解。宋代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曾着有一本叫《无门关》的禅宗公案评论集,其中的第二十三则“不思善恶”就是对这个“不思善,不思恶”公案的评论,其评语曰:“六祖可谓,是事出急家,老婆心切,譬如新荔枝,剥了壳去了核,送在你口里,只要你咽一咽。”其颂语曰:“描不成兮画不就,赞不及兮休生受。本来面目没处藏,世界坏时渠不朽。”不难看出,无论是在评语中还是在颂语中,无门慧开都没有赋予“不思善,不思恶”以任何伦理学的意涵,因此,我们若将“不思善,不思恶”看做是一个伦理学命题,那是有违祖师大德之遗训的,是不可理喻的,而且,从慧能的品性来看,其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也不可能是伦理学的命题,因为作为一个在儒家文化熏导下成长起来的僧人,慧能不可能教人善恶不分,去做一个违反伦理纲常的人,相反他倒是十分重视儒家伦理教化,如他曾要求在家弟子: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20]
慧能不但要求他人遵守伦理纲常,实际上他自己也是这方面的典范,比如他在赴黄梅求法之前,先把家里的老母亲安顿好了再走,这明显是儒家孝子的形象,如此一个大孝子,如此一个;伦理道德的典范,怎么能唆使人不分善恶地去违反伦理准则呢?总之,我们是不能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慧能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慧能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只能从解脱论的角度去赋义。
当然,在《坛经》中,慧能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不思善,不思恶”一处,在其他地方也还有论及,如慧能在解释“摩诃”时说:“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是无非,无善无恶……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总在空中……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21]佛教的解脱境界是“空”,这“空”表现在心性上就是“心量广大”,慧能认为“摩诃”(maha)所意之“大”就是“空”境界中的“心量广大”。在慧能看来,一个达到“空”的境界从而“心量广大”的人是能够包容善恶是非、不执着于善恶是非的,是能够做·到“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的,他虽然知道有“恶人善人,恶法善法”,但却不为所累,即“善恶”而能得解脱,这显然是解脱论语境中的“善恶”观。
无论是说“不思善,不思恶”,还是说“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慧能都是想透过“善恶”来说明解脱的境界,而且他所说的“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以及“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22]等偈语亦是如此用意,因为“憎爱”也好,“邪正”也好,其含义都莫不与“善恶”相关。
四、结 论
佛教属于解脱论的范畴,它的一切思想和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解脱而展开的,它的“善恶”观亦不例外,然而一般的人或不究底细的人,往往认为佛教是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来谈“善”论“恶”,这实际上是一个根本性的误解。在包括佛教在内的古代印度的许多宗教中,一些诸如熟练的、正的、安宁的、真实的等等形容词,并不具有道德上的含义,佛教中的“善恶”一词也是如此,其本身“并不具有道德上的含义”,尽管如此,佛教也还是要讲伦理的,“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需勤行善法不自放逸”[23],约之以伦理,但无论如何,伦理都只是佛教的方便,远非究竟,这就好比科学也要讲伦理,但伦理并非是科学本身的内在要求,而只是科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它的外在要求,比如,就科学的内在逻辑而言,科学应该什么东西都可以研究,但出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范限,各国政府都限制克隆人的研究(除非出于医疗的目的),克隆人的科学于是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样道理,佛教虽然不是伦理学,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的活动必须要接受社会伦理的约束,即佛教在其传教活动中必须考虑伦理的要求,不得有违反伦理的现象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伦理是佛教的外在教义而非佛教的内在教义,也就是说,佛教本身并非是一种伦理学,它只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提倡伦理,正因如此,所以东晋竺道生(335—424)曾有“善不受报”的说法,其“意思是只有远离望报之心才有善”[24],“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25],“意有所图”就是为“意”所累而不能解脱,比如“布施”乃是与人“结缘”,这“结缘并不是投资,而是施与,不该想到回报”。[26]总之,你若行善而又有“望报之心”,那就说明你没有解脱;你没有解脱,就不会受到好报,这样的理念绝对是伦理学所无法接受的,因为根据伦理学五条件崇尚“善”的原则,只要行善就应受到好报,无论你有没有“望报之心”。从竺道生的“善不受报”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佛教与伦理学的距离。如果我们懂得了佛教的基础是解脱论而非伦理学,那么我们就不应将佛教着名的十六字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看成一个伦理学口号,而应将它将如下理解:
佛教提倡“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而善的奉行,就是首先要有一颗恭敬的心。这颗
恭敬的心让我们能够善待他人,得到心灵的安宁,而心灵的安宁则意味着我们善待自
己。[27]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8],解脱论就是讲自安的“为己”之学,而伦理学则是讲他律的“为人”之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目的是为了善待自己,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安宁”,是为了“自净其意”,因而属于“为己”的解脱论范畴,不属于“为人”的伦理学范畴。当然,一个心灵安宁的解脱者不但不会去违背伦理道德,反而会处处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他的这种道德观念和伦理实践就属于以解脱论为基础的深层伦理学,而非一般的规范伦理学。总之,佛教的解脱论虽然不是伦理学,但它却会开出深层伦理学——佛教伦理学应该就是这种深层伦理学。弘一大师(1880—1942)曾区别解脱论意义上的“学道”与伦理学意义上的“学好”曰:
学道与学好不同。学好只得世间虚名,学道贵得出世实益;好只顾眼前局面,学道
须明尘劫远猷。尘劫远猷不离眼前,而恋却眼前顿昧尘劫;惟达士直观眼前一刹那性,
非生灭、无去来、了不可得,安有身世自他可拘可恋?然后观同体积迷,兴无缘弘誓,苟
不足自利利他者,举世趋之弗屑为!果能自利利他,世共非之弗敢怨,是谓学道,亦真
学好者矣。[29]
在弘一大师看来,虽然“学道与学好不同”,但如果“学道”获得了解脱,“亦真学好者矣”,从“学道,,中自然就产生出了“学好”,这就是对从佛教解脱论开出深层伦理学的一个最好注释。
[1] 弘学编着:《佛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7页。
[2] 王春华:“佛教伦理及其演进路径之我见”,载《觉群》2009年第1期第43贞。
[3] 净慧:“戊子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一)”,载《正觉》2009年第l期,第9页。
[4]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5年12月版,上册,第403页中。
[5]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下册,第2644页中。
[6] 妙持:“读《普贤行愿品》的两颂偈谈我们日常的修行”,载《传灯》2009年第1期,第45页。
[7] 妙持:“渎《普贤行愿品》的两颂偈谈我们日常的修行”。
[8] 《坛经·疑问品》。
[9] 妙持:“读《普贤行愿品》的两颂偈谈我们日常的修行”。
[10] 《大正藏》第46卷,第17页中、下。
[11] 能广:“烦恼即菩提”,载《传灯》2009年第1期,第43页。
[12] 《大正藏》第46卷,第17页下。
[13] 能广:“烦恼即菩提”。
[14] 能广:“烦恼即菩提”。
[15] 《大正藏》第46卷,第17页下至18页上。
[16] 《大正藏》第46卷,第18页中。
[17] 《大正藏》第46卷第18页上至中。
[18] “六即佛”是智颉对大乘佛教“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思想的一个颇具创造性的深化诠释,其中“六”指众生的与佛教的六种不同关系。“六即佛”思想的大意是,众生与佛教的远近关系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是佛教徒,有的不是,不但不是,甚至还反对佛教(比如基督徒);而在佛教徒中,有的只是了解些佛教常识,有的则有系统的佛教修行,甚至还有很深刻的佛教体验,总之,众生是各种各样的,因而笼统地说“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有欠明确,应该将众生分类,不同的众生都“即佛”,智颉因为将众生分为六类,故有“六即佛”之说。“六即佛”的名相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六即佛”是天台宗佛性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19] 《坛经·自序品》。
[20] 《坛经·决疑品》。
[21] 《坛经·般若品》。
[22] 《坛经·般若品》。
[23] 梁实秋:《快乐是在心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58页。
[24] 方立天、华方田:《中国佛教简史》,第73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5] 《编后心言》,载《正觉》2009年第1期,第95页。
[26] 延德:“缘来如此”,载《觉群》2009年第1期,第49页。
[27] 刘敏荣:“尊敬他人”,载《报恩》2009年第1期,第44页。
[28] 《论语·宪问》。
[29] 《弘一大师法语》,载《龙泉佛学》2009年第3期,第17页。
燃香疤的意义问:《四种清净明诲》其中有一段: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 (音ru,燃烧的意思)一香柱。我说是人,无始宿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2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二大理则﹞佛法的因缘论,虽有此三层,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为事实,依此而显示真性。如上面说到的「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第一项 无明〕一、无明的含义即无知、不明,不是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错误的知,是与正智相反的知。为生死流转的根本。”我们不仅不知道真理法则,反而自以为是,错误认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涅槃之深究﹞(一)蕴苦永息之涅槃:惟有甚深的空(无我)慧,才能破除我见。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就是入涅槃了。”生死永灭不再轮回相续才叫涅槃。这里点出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八、正定﹞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是「定」。定,有禅那、等持、三摩地等同义的异名。以下区别「定」与「正定」的不同。”定即是一心而非二心、三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二乘圣者及菩萨,从证悟而得的解脱,还有不圆满处。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因无始来的烦恼,多且重,深刻影响于身心,所以身心仍然不免遗留有过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道 谛※﹝八正道﹞涅槃──苦的熄灭,是由修道而证得的。在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就是八正道。”四圣谛的内容是“苦集灭道”:苦是现实的一切,集是苦集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魏德东教授: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魏德东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又引发了海啸与核电站爆炸,诸灾相遇,创伤倍增,震惊世界。每每灾难降临,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问: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惟贤法师答: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心灵的修养,达到心灵净化,证得解脱。无论大小显密,尽管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善恶的因果报应有人说:“什么善恶报应,都是劝人向善的空话!说说而已,骗骗那些迷信的人的,我怎么看不见报应呢?如果有的话,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看我就相信了”劝人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藏传佛珠玩法很多,我们很难见到两条一模一样的藏传佛珠。琳琅满目的藏传佛珠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随意的假象,但实际上藏族人民的信仰是非常虔诚的,每一条佛珠每一个构造都
佛珠文化时间:2024-12-30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用他用过的碗筷,甚至怕吃到他的剩菜,怕吃到他的一滴唾液、血液、鼻涕。而且和“人类”共餐,常强调“公筷母匙”,大家都认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如今在座的弟子,无论是独自一人在家禅修还是跟随导师一起禅修,相信平常都在修行之中。但在修行过程中,内心的感觉可能并不稳定。因为今天内心清净并不等于明天也会清净,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13
前两年,一位同事出了一次轻微车祸,摔倒后昏迷了一会儿。被送到医院后,两天花了五、六千元,还什么名目都没有。后来拿了片子出来,医院说是颅骨骨折,需要植入人造颅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