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就是矛盾,就是逼迫性,各人有各人的一本账,大人有大人的,老人有老人的,哪一界的人都有矛盾在他心里头,没有矛盾的人没有,矛盾普遍存在,每个人都有矛盾。你们这些小同学好像清净无为,你说你有矛盾没有,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矛盾。矛盾就是苦,矛盾普遍存在。要怎样才没有矛盾?涅槃才没有矛盾。我们不能细细观苦,我们就总的观娑婆世界的苦。释迦佛的办法就把极乐世界的乐跟娑婆世界的苦来比较,没有比较不觉得,娑婆世界住惯了就是这么样,所以给你说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一说晓得那个世界那么好,我们这个世界这么困难,有个对比。有了对比才有欣厌,欣是心头希求那个地方;厌是厌这个地方,不满意,学佛从这开始的。哪个学佛都有一个不满足,我们不学佛就是没有觉悟这个事。第一没有觉悟这个苦,没有觉悟无常、空。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苦谛的定义就是四个:无常、苦、空、无我。第一我们最容易领会的就是无常,刹那无常我们不容易感觉到,一天从早到晚那么大的地球在打滚我们没有觉得,这个无常好大啊,我们就晓得我们凡夫的感觉太迟钝了!只看得到太阳出来太阳下去,好像觉得太阳在走路,我们没有走路,实际上地球这个大飞船把我们几十亿人载起,一天到晚在打滚,我们一点没有觉得,所以我们直觉靠不住,但我们晓得天亮天黑,又去了一天。我们晓得百年三万六千日,如钱串一千个就是一吊钱,若活一百岁就有三十六吊钱,三十六吊钱一天拿一个来用,百年三万六千日,终究有一天要用完,但我们看到天亮天黑,我们非常麻木,好像这一天度过无所谓,天天都是这样度过…..二天度完了就不好耍了。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要抓本钱,那个吊钱一天用一个,用完本钱就没有。这个本钱我们要换取我们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积集善法,每天不能空过。
第一个就是念无常,念佛的人第一个念无常,随便哪个都晓得我要死,阿弥陀佛来接我,这个就是念死无常,念的是粗大的无常,也叫一期无常。一期的期限一个人活五十八十是一个期限,世间人说大限到来。安居三月是一个期限,上学一个学期是一个期限,三年是期限,人要死是大期限,大限到来。一个人活多少年,一年三百六十天如果用钱一天用一个,三百六十个就用完了,这个无常我们应时时警惕。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不能克服。怎样克服?就说我们有限的光阴换成一个不坏的东西,什么是不坏的东西?就是佛法说的培福培慧。一个是做利人的事叫培福,这是不坏的。从因果上说做了好事永远不坏的,以后自己享受这个果实。那成佛的万德庄严从哪里来?不培福从哪里来,那就是无因而至了。一个是培慧,努力的学习,世出世间的种种智慧,出世间的智慧,我们是佛弟子不懂得佛法实在是太糟糕了。学佛法要努力学,这个是个艰深的学问,说艰深又不艰深,释迦佛想有很多办法,光信念阿弥陀佛这个办法,你信得下去就算是个好学生,你好好念总有好成绩,所以佛法办法多。
真正学佛法的教理要磨脑筋,办佛学院懂一点佛教的专门学问,那些老年人没有文化的就没办法,你们上学,念佛是简单的办法。是佛从佛法里提炼出来的万应灵丹,三根普被,哪种人都能够学。第一要晓得娑婆世界这么坏,是我们自己的业,所以说“爱不重不生娑婆”。爱就是业的动机,爱这样就厌那样,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爱的东西就起贪心;跟你相反的就起嗔心。一个爱就包含了无数烦恼,所以要生娑婆世界——堪忍世界,难忍能忍。我们应想到我们为什么滚到娑婆世界来?我们过去就是爱。“念不一不生极乐”,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念头要专一。不要一会想到极乐世界还没有娑婆世界好,那就不好办了。所以佛说阿弥陀经要说极乐世界这么殊胜,跟娑婆世界作一个对比,要让你不愿意再在娑婆世界受生死,极端的想出离,由这一念的出离,念佛的力量才得力。厌是怎么办?厌不是厌世消极,厌是晓得我以后不愿在这个地方受生死了,并不是我们在这无所作为,我们现前还要在这培福。所以十六观经有一段文要读,就是一个菩提道次第,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包含在里头。
念佛是我的行门还有好多助缘,不是光念阿弥陀佛就百事不干,那也不行。你还修种种善行,你也可以修下士道,也可以修中士道,也可以修上士道。所以这个厌是厌娑婆的苦,但是并不是让你变成厌世的人,无所作为。我们自己的心有个归宿,我一天做的善法都不是为我二天得个什么好报,我最终目的是不再在娑婆世界受生死,哪怕把娑婆世界建成跟极乐世界一样,我都不来了,然后真正求生西方的心才能坚决。
娑婆世界最苦,就是凡夫的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是做事不清净,业不清净,业不清净,报不清净,只能生在娑婆世界。物质的世界不好克服的,一会又涨大水了,一会又火山爆发了,娑婆世界害不害怕嘛!这就是说用娑婆最苦,西方极乐两个对比,使你的心有个趋向,然后你的心才入定,跟修世间禅定一样。修世间禅定有一欣一厌,厌下地,欣上地,必须有这个动力。念佛的动力一心一念,千方百计的赞叹极乐世界的殊胜。愿有两个,实际上是一个,一个是愿离娑婆一个是愿生极乐。有了这个愿你在娑婆世界就好过日子了。反正我要走,我还有好大的执著呢?我就不跟哪个争了。众生互相争就是短视,觉得就是我现前一点点大的世界,争得不得了,修行学佛的人根本这个娑婆世界二天再也不来了,我争什么?我争西方极乐世界,求的是出生死,出了生死苦海,随便怎么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所以要厌,第一要厌人生是苦,人人都有这个体会。
哪个满了意?秦始皇到死也没有满意。其它不说,单是生老病死,人人跑不脱的。另外各人有各人的矛盾,各人有各人的苦。有人的矛盾,有环境的矛盾。
第二不晓得世间是无常,不管有多好的环境,万般将不去,什么都拿不走。现在大家争房子争得厉害,死了什么都带不走。第三不觉人命无常,一百五十岁最后那天还是要死。第四不觉悟无我,我是什么?总觉得我有我的自由,我要怎么就怎么,我有我的主宰!我们各人试想,是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是一个条件,要看环境,环境许你怎么才能怎么,哪里由你想怎么就怎么。但我们执著实实在在有个我,我要钱,有钱什么都买得来,买来我享受;再一个我出名,成了名流到处都有面子,二天做个大点地位。吃,有的人什么都不在乎,好吃,吃得好,培补得好,健康多活。其实有时吃那些东西反而不好,没有益处。睡是什么?睡:安逸。代表一切的舒服不光睡觉,怎么才安逸,想耍、安逸出去逛逛,朝山旅游。不晓得旅游不是味道,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有好多人想去旅游,人生就值得了。人家请我去旅游我都不去,我是个懒人,我最不愿旅游。那个旅游部门听到我这么扯她的闲,要骂我,这一说他们都没有生意了。我最不愿旅游,旅游是苦,你以为旅游是乐。旅游就是叫你吃苦。
老上师说朝山两个事:一个是为了亲近善知识,那些名山大寺那个地方有善知识,我要亲近他去跟他学法。这个无论如何跑好远的路都值得起。光是跑去磕两个头,磕头随便哪都磕得。普贤菩萨到处都有,何必跑在峨眉山去?普贤菩萨遍虚空,我何必跑峨眉山?观世音菩萨遍虚空,我何必跑普陀山。那些居士要朝山我就要打他的破锣。我说你花那么多钱朝山,吃那么多辛苦,你把那些旅费住宿费一齐汇给普陀山修庙子,就是天大的好事你安安逸逸坐在屋里,多磕些头,什么都完结了,不用吃辛苦,各人的看法不同。好多人一退休把一家人带去旅游。我跟人家的习惯不同,有些人觉得是乐,实在是苦。有的人贪睡,懒,图安逸,这个最要不得,所以佛最呵斥这个贪睡。佛最鼓励人少睡。你这个人的寿命有限都拿在睡眠中把它浪费了,少睡觉多做点事情,这个是佛鼓励我们。与其睡不如修定,修定比睡觉对人的身体更好,老上师给我们讲的。有时做可怕不如意的梦,虽然睡在那没有休息到。我们第一其它不贪了,就贪懒。睡就代表懒,“不干活,气还歇得匀均点”有的人说的。“你喊我发心做那样,做到麻烦,做不好还批评我,我最好一样任务不承担,这个最好,无事道人”!这个睡我们众生最后是五欲,但世间上的人就追求这个,追求这些享受就是苦,你想钱就是苦,找对象就是苦。现在有的女青年来要出家,说不出个理由,有些人就有这些问题,有些人在庙上躲着。那天有个青年人来铁像寺,我看他就是来躲事情,总是婚姻上有什么问题。这个是个大烦恼,出家人就把这个烦恼丢掉了。世间上这个事真正麻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现在独子独女,就要给他把这个事安排了,安排了二天事情又出来了,孙儿也来了。当爹妈的要上班,工资低请保姆,婆婆爷爷拿钱比起。带了一辈又一辈,和尚只管自己这一辈。
不学教就去学参禅,参禅教你开悟,现在我们要参禅在哪找师父?哪个说我开悟了?没有好多人肯承担这个任务,也有人在参,很不容易找到。如果我们走参禅这条路,必须找到开悟的师父才行,开悟的师父都没有找到,你坐了半年到底开悟没有开悟,哪个下决断?现在走禅宗这条路,尽管走这条路顿、快,国外“顿悟”盛行的很,究竟有好多“顿悟”的善知识给你领路?所以顿悟很困难,有很多问题,所以最便宜最方便还是老实念佛。学教理是学来帮助你对念佛法门这个道理信得下去。懂得佛法的道理还是要学,不是说念佛就不学,学了不信还是不起作用,有好多大佛学家到头来跟释迦佛唱对台,那起啥作用?所以最可靠的是相信释迦佛,释迦佛都不信,你还当啥佛教徒。相信释迦佛,释迦佛说了这个法门你就信下去,最好办的,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又不要你读好多书,不管你老少身体好不好都该念,身体不好、老了更该念,快些都要到极乐世界了你还不念!年轻也该念,黄泉路上无老少,还是要念,我们首先念无常,念无常就要念佛,这是很简单的修行。蕅益大师提倡净土法门,说你们参禅的学教的你们不肯走这条路太可惜了。许许多多经论说的其它办法,念佛就是第一个好办法,你参禅顿悟,顿悟也无非出生死,最后生生世世都不退才能成佛,如果在念佛中能顿悟,那你跟普通的参禅顿悟不同,顿悟了还有退的可能,因为参禅顿悟不定往生西方,周围环境不保险。念佛管你悟不悟,都要到极乐世界,那才是个是个保险的地方。
说的这么好,《阿弥陀经》到底是个什么经?是大乘菩萨道的经,不是小乘声闻学的,在十二分教中叫无问自说。佛说法的时候都有人来请问,当老师人问才说,但十二分教中有无问自说,没有学生提问这个老师等不得非说不可。“你们不问,我也要说,你们实在水平差不晓得问,没有问到这一层,你们问不到我还是要讲”,释迦佛就是这样。这是佛的大慈悲。为什么要讲?这个法门太好了,这个法门只要修笔直要成不退的菩萨,不问也要教,无问自说。无问自说就是高等课题,这些学生低了问不来,我释迦佛要说。向他的大弟子舍利弗说,舍利弗是佛的上首弟子,大智舍利弗,要有大智慧的人才容易接受,所以不是说念佛法门很低,大智舍利弗才能接受,直接喊到舍利弗提醒他,告诉他有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说这个法门我们这些众生就是怕困难,为什么怕困难?烦恼重业重,三种障。
念佛法门叫阿伽陀药,万应灵丹,什么病都医,所以又叫总持门。这个经把一切法都包含了,能治众生一切病,上中下都可以学,叫三根普被,六度包含完了叫大总持,不可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不容易理解,就是有个办法,这药你懂不得,懂不得你只要好吃,相信这个医生,相信释迦佛,吃释迦佛这个药自有好处。释迦佛自己担了保,六方诸佛担了保,万应灵丹三根普被。只要你接受了就找到路了,修行这条路是捷径中捷径,叫易行门。佛法里修行最容易的就是这道门,你要信就走得去,不要东想西想,这个门就怕你东想西想,一会儿又去参禅,又去学密,参禅学密学教任何都可以,但这是你的本修。念佛的人可以学教,但你不要丢了念佛,同学们课多得很不要丢了念佛法门,这个道场是念佛宗,跟大众上殿念佛非去不可,但要懂得念佛的殊胜好处。所以念佛法门是本修,如果你学密法也可以,学教也可以,你要把它当为助修,给你帮忙的,参悟也可以。那天有个同学问到什么是心?有心了解这也可以,但是你认定把念佛当成任务,念佛是你出生死的任务,不是别人请你念佛你才念,这个是你自己要出生死要走这个法门才行,才把这个事认得真,不要把念佛当成不相干的事,口念心不念,口念也有因果,只要你肯念,但不如你真正用心念。念佛法门第一步要求你口头念,口不念不行,第二步做到心念,口多念总会得力,得力就是对你身心起到影响,这个不是骗人的事。现在念佛往生的人好多,所以我们第一个相信这个法门,第一个是信。
释正文,这个经分为三段,第一段序分,就像书的序,带个帽子,说明书的来源。“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从这里开始叫序分,随便那部经开始都有这段文。“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从哪来?佛欲涅槃时,阿难尊者——佛的堂兄弟,又是佛的常随侍者。因为阿难常跟佛在一起,所以听佛说法的时间最多,佛将涅槃时,他关心这个事,问佛,以后佛经开头究竟安什么字?佛说开头安“如是我闻”。“如是”就要紧,标的是信顺,大家要相信,这个话我亲自听到佛说的,不是我随便说的,我听到佛怎样说,我就怎样说,表示这个话是可信的,实在的,这样众人才接受顺从,如是二字就是信顺的意思,大家相信这么说的。
所以佛法就是要有师承,我听师父怎样说我就怎样说,师师相传,有传承。密宗特别讲传承,禅宗更讲传承,无师自通是不是野狐禅呢?密宗也讲传承,没有得传,那个法不上算,学戒还是讲传承,学戒、出家、受戒、依止都要如法,还是要讲传承,佛法哪一宗哪一派都讲传承,没有说我无师自通,没有师父我就是佛,这个不行的。“我闻”就是说有传承,我亲自听佛说,不是我自己创造发明,不然别人不相信。阿难是阿罗汉,新(刚证的)阿罗汉,那时迦叶结集三藏,什么叫结集?结集就如现在开会总结,总结佛住世时讲的什么。因为佛没有涅槃时,这个话好说,佛涅槃了就怕大家乱说,不总结一下就把佛的言教散失了;再一个二天你说这样我说那样,所以开个大会,要五百阿罗汉,迦叶尊者为首,招集五百阿罗汉,缺一个只有四百九十九,少不得阿难尊者,因为他常随侍佛,他才彻始彻终都听到佛说,找他来他没有证阿罗汉,也无法进到会场,高级会场,迦叶尊者说你赶快努力证阿罗汉,他到寝室将上座斜倚时就证阿罗汉了,这是阿难尊者证阿罗汉的特殊姿势,他就往会场在耆阇崛山参加会议,叫门,说你是阿难,你不能来,他说我已证阿罗汉,说既是阿罗汉,就有神通,自己进来,他就进去了。佛的三藏结集好慎重哦!三果圣人都不行,阿罗汉才得参加,阿难尊者那么特殊的人物,不够资格都不让他进去,所以阿难尊者参加会,把释迦佛所有说过的法都背出来。我再三要求同学们背书,背多少算多少,我们现在学习的人都不背书,《阿弥陀经》、《楞严咒》背得就完了,佛在世时的比丘哪里才背一点点,我们不背久而久之岁数越大记忆力越衰退,记忆力不发达了,所以不是苛求同学们,特别应背戒本,要死背,那是佛的法律,不光是懂得,趁年轻要背,佛在世时,佛的弟子大阿罗汉经都是背的,没有书本,所以叫诵出,就是背出来。阿难尊者在结集的时候,大众请阿难尊者:你是怎样听佛说的,你就如是说出,阿难尊者说“是,如我所闻,我怎样听到的我就怎样说”,大家才信。如是二字就是信顺,顺:大家才服从,心里才接受。如果阿难尊者说的与佛说的有出入,我们就不接受。所以起头有如是二字,师父怎么说就怎么说。没有师承不能篡改,乱说。“我闻”就说有师承,我亲听佛说,佛法听到善知识亲自口授的,这个不同,我是有传承的。
“一时”经中没有记死的时间,佛世的时间,佛会时间不受我们世间拘束,佛和弟子都是神通广大,“一时”总有那么个时候,佛说法了,有弟子听法。上课了老师学生来了,时间恰好,法是佛说,佛是教主,佛来了弟子也来了。“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处所,说法的地方,有那个地方好印证,当时在那里有哪些人参加,舍卫国是波斯匿王首都的名称,译为丰德,说他的国家有四德,第一多闻,那些人有学问,文化高,认真说多闻是指对佛法的多闻,那个地方常听佛说法,听佛说法的机会多叫多闻。第二解脱,那地方的人听法修行,好多人证道证果。第三财宝多,那个地方富,第四那地方五欲多,繁华。财宝与五欲只能称为丰,“富有”,德是指多闻与解脱,这才算功德,所以舍卫国叫奉德城。“祗树”:树子属于祗陀太子,“给孤独”:园子属于给孤独长者,给孤独长者因为他很富有,财富无量,常做慈善事业,布施周济贫孤,他供养佛,请佛说法。给佛找个地方,找到太子的花园,太子叫战胜,他父亲打了胜战生了他,故名祗陀,长者看上太子的花园,太子不肯,量他没有那么大财富,就戏说:“你用金砖把我的园地铺满了就给你。”他就用金砖把园子铺满了,但树脚下铺不了,要铺就得砍树,树砍了就不成园子了,太子说,树算我供养的,园子长者供养的,所以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是佛说法的地方。
听众“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是受了具足戒,比丘才能住持佛法,大比丘才是正规僧众成员,女的比丘尼也是正规僧众成员,佛法组织是民主,什么事都开会做羯磨,开会才有表决权,才够资格参加,所以都要争取成大比丘,才能住持佛法。比丘是梵语,因为有三义故,译音不译义,译乞士,向人求乞,乞讨,是特殊的人,叫乞士,他另有任务,他的任务不是营谋他个人的物质生活,要学佛法向如来乞法,在佛面前寻找真理,学到佛法了他的法身慧命才能增长,所以他就没有搞物质的创造,没有搞生产,工农搞生产服务业都在搞生产,比丘就是不搞生产,老师、大学教授不搞生产,他们的劳动就是搞教育,自己先接受教育,也是劳动,所以国家对师范学院的学生给生活费,他读书就是劳动,如果受了国家的供给,又不好好读书那不行,培训部的学生也是庙上供给,在这来大部分投入学习,学习是艰苦劳动,但我们当学生不认真学习又不行,当老师不认真教学也不行,所以好多人劳动,不一定是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叫劳动,精神的提高的劳动也算劳动。比丘放下其它的劳动,放下自己的享受,如果他自己去劳动,还是跟我们现在一样要多少工资,生产的东西卖多少钱,拿到就该自己享受,他不做这个就是把自己的享受放下,把自己的劳动完全放在自己的修行传道方面,随便吃一点,随便你们,看你们给我一点就算了,所以这个叫乞士,他不拿自己的精力去搞自己的生活,他有更重要的事,所以他要向施主乞食,乞什么?那时比丘就是每天吃顿饭,三衣一钵就是他的财产,三衣之外不能多余,三衣是佛考验印度的天气,要有三衣深夜才能抵抗夜寒,所以佛允许比丘至多有三衣,在就是比丘最大的财富。还有个乞食用的钵,这就是私有财产,其它没有了。乞食不易,不准专在哪一家乞,哪家有钱有信心就专走哪家不行,乞七家没有就不许再走,就饿一天,今天就吃清斋,所以比丘叫乞士。有的人不晓得说出家人在吃剥削饭,但我们应反省,我们不是真正在向佛乞法,在勤修戒定慧,学了佛法是不是能荷担如来家务,给释迦佛当传教士,如果能做到就不愧于人家的供养,如果做不到光是混就不好了。
有些菩萨从前宗教刚恢复时不要普佛钱,普佛钱是为人家念佛的钱,我们这里的师父没有用普佛钱,有的师父解放后参加生产,老了有退休费,上一辈的师父都是半工人半和尚,他们很谦虚没有觉得该享受,收了供养都辗转供养,没有拿来自己吃穿上,过去比丘无心搞生产,如果他们搞生产,人家要批评,你不修行搞劳动要讥嫌,现在不劳动人家要讥嫌,现在我们做我们必须的劳动,寺庙的出家人没有不参加劳动的,不过劳动的方式不同,不一定挖土才是劳动,编布缝衣服才是劳动,文殊院宝光寺的师父一天都在为来往的群众服务,服务也算劳动,我们想出了家就清清静静修行什么也不做,人家要讥嫌,那时佛定乞食的制度是折服比丘的骄慢,你说我万事不求人,自己管自己就会骄傲,你还要求人,当然要向佛求法,生活靠信教群众,免得你起骄慢心,再一个你不储蓄,佛世的比丘什么储蓄都没有,只有三衣一钵,破除贪心,为什么佛世的乞食制度定下来,比丘要乞食,后来外国的法师到中国来行不通,有的法师到中国还是乞食,中国社会不行,社会的人不懂得,国外的大法师大比丘到中国还是接受政府的供养,我们中国没有把乞食的风气打开来,我们虽没有乞食实际上还是在受社会的供养。比丘的第二个意义:破恶,就是断烦恼,一个是内心的烦恼,外的身口的一切恶行,戒条规定哪些做不得,居士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出家人佛制的戒就多得很,你要做得到,一切恶都要破,一切罪恶的事不做,一切罪恶的思想不起,这个要求就高,你要把我执断完烦恼习气都要除完,这个工作不好做,这叫破恶,才够得上当比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十方众生闻极乐世界有如是功德,应当发愿生彼国,一生彼国,得与一生补处菩萨,不退转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31
梦参老和尚:佛说阿弥陀经(6-2)下有了我,就有我所受;没有我,受没有了。身蕴破了就破受蕴,有身体,有我才有妄想,能想所想的都是虚妄的。要认得真我了,假我破除了,你自己作得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7
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佛经时间:2024-02-03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0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莲池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
佛陀说法时间:2023-08-22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释隆莲法师 (一)何故修定 一。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二,不修定不能生智慧,一切佛法知见,皆成与世间学问知识无异,不能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隆莲法师:入菩萨行论(隆莲法师译本) 目录 一、 赞菩提心功德品 二、 忏悔品 三、 受持菩提心品 四、 不放逸品 五、 守护正知品 六、 忍辱品 七、 精进品 八、 禅定品 九、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四阿弥陀经讲记(十四)西藏有四皈依,先皈依上师,上师代表三宝,先念皈依上师,再念皈依佛法僧,皈依就是投靠依靠,一般人到了没办法时就要投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二阿弥陀经讲记(十二)“是故号为阿弥陀”。法身充满不必说,从阿弥陀佛报身说,眉间的白毫要放光,胸间卍字德相放光,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一弟子弘永记在念佛道场,有的道场早上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有的道场早上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应懂得为什么我们念阿弥陀佛,不然人家看到我们和尚就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隆莲法师关于佛教与作家的对话 作家:佛教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隆莲:佛教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探索宇宙和人生的真理。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是不是这个世界除了物质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二阿弥陀经讲记(二)下面说“发本神通”发挥你本来具足的神通。密宗就是要讲神通,彻悟禅师说你念得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发挥你本来具足的神通,因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一阿弥陀经讲记(十一)八圣道分属修道位,已经见了道的圣人在这个八圣道的路上走,真正见到诸法真理了。八圣道就是戒定慧三学,开始是正见,四念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六阿弥陀经讲记(十六)正文已讲完了,释迦佛口说的经,这段话就讲完了,叫正宗分。正宗分主要是释迦佛亲口所说,阿弥陀经到这里已把佛口说的法说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三阿弥陀经讲记(三)阿弥陀佛又有无量光又有无量寿,所以他的功德、智慧、神通,他的佛土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度生的功德都是无量,所以先把阿弥陀佛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三阿弥陀经讲记(十三)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就是我们的大志向,这才是大事,一大事因缘。我们当了出家人,成佛就是大事,因为我们中国汉传佛法都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七阿弥陀经讲记(七)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金轮王的金轮有多大,金轮的轴心有四十里,这里所说的池中莲花大如车轮,不是世间上的车轮,是跟金转轮王的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五阿弥陀经讲记(五)第三怖魔,怖:恐怖,魔见到比丘都要恐怖。发心受具足戒白四羯磨成了比丘,魔就吓到了,你不听他的话,受了比丘戒不得听魔的话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六阿弥陀经讲记(六)“从是西方”是:就是我们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往西方走,有人问为什么说西方?蕅益大师答你问得不对,假使我说在东方,你又说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八阿弥陀经讲记(八)我们这有个女老师,她才出生八十天她父亲就死,母亲把她带着,她父亲死了两年才转世。五岁时一天忽然说起大人话:你们找某处某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九阿弥陀经讲记(九)修行有五个阶段,拿我们来说,说得好点我们算是资粮位,说得不好我们还不够资粮位。什么叫资粮位?你已发愿要想成就大事,现在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阿弥陀经讲记(十)四正勤主要说不犯戒,好事要做,坏事不做。出家人要把五戒守好,连五戒都守不好当啥出家人?出家人起码守好五戒诸恶莫作众善奉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四阿弥陀经讲记(四)苦就是矛盾,就是逼迫性,各人有各人的一本账,大人有大人的,老人有老人的,哪一界的人都有矛盾在他心里头,没有矛盾的人没有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二下面说“发本神通”发挥你本来具足的神通。密宗就是要讲神通,彻悟禅师说你念得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发挥你本来具足的神通,因为你本来是佛。你本来成佛就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一八圣道分属修道位,已经见了道的圣人在这个八圣道的路上走,真正见到诸法真理了。八圣道就是戒定慧三学,开始是正见,四念处是资粮位的正见,八圣道的正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普贤行愿颂讲记 七普贤行愿颂讲记 七 今天我们在这里听法,学法,说法的人就叫以法布施,听法的人也是以法布施。为什么以法布施?你如法听法,你恭敬三宝的心,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三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就是我们的大志向,这才是大事,一大事因缘。我们当了出家人,成佛就是大事,因为我们中国汉传佛法都是大乘,出家也是大乘,汉传比丘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三阿弥陀佛又有无量光又有无量寿,所以他的功德、智慧、神通,他的佛土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度生的功德都是无量,所以先把阿弥陀佛这个名字我们念着,念着第一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一上隆下莲恩师讲 弟子弘永记 在念佛道场,有的道场早上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有的道场早上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应懂得为什么我们念阿弥陀佛,不然人家看到我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十四西藏有四皈依,先皈依上师,上师代表三宝,先念皈依上师,再念皈依佛法僧,皈依就是投靠依靠,一般人到了没办法时就要投靠别人,要听别人的指挥,皈依佛常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九修行有五个阶段,拿我们来说,说得好点我们算是资粮位,说得不好我们还不够资粮位。什么叫资粮位?你已发愿要想成就大事,现在上路必须作的预备工作,这叫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八我们这有个女老师,她才出生八十天她父亲就死,母亲把她带着,她父亲死了两年才转世。五岁时一天忽然说起大人话:你们找某处某家找来,我要给她说话。找去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二“是故号为阿弥陀”。法身充满不必说,从阿弥陀佛报身说,眉间的白毫要放光,胸间卍字德相放光,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国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四正勤主要说不犯戒,好事要做,坏事不做。出家人要把五戒守好,连五戒都守不好当啥出家人?出家人起码守好五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努力好事要做,坏事不做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刚才我举例了,《阿弥陀经》就讲的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及其极乐世界的一切境界,那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它讲得是般若,即宇宙、人生、万物的真谛,说穿了,这才是真正的
佛陀说法时间:2023-07-06
阿弥陀经是怎样一部经?问:阿弥陀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答:阿弥陀经,乃一切圣凡同修之道。亦决于现生了脱之法。文虽显略,义极宏深。古德欲人皆修习,以故列为日课。 诸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4
阿弥陀经是非常经典的经文,从很早的时候就被很多人诵读,同时阿弥陀经有三个版本,这三个版本分别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小无量寿经 一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7
刚才我举例了,《阿弥陀经》就讲的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及其极乐世界的一切境界,那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它讲得是般若,即宇宙、人生、万物的真谛,说穿了,这才是真正的
佛陀住世时间:2022-07-01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师老实念佛之训,以期速了生死,不负婆心。夫既为佛子,应发自度度人之心,今弟子等未能自度,焉云度人?
印光大师时间:2021-11-16
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些有眼光的这些注经家也都认为这部《阿弥陀经》就是略写的《华严经》。那么《华严经》是甚深广阔的法门,所以他在,为什么这个广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1-08-29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于阿含部。阿含是音译。含:即包含。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27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面分门别类地来了解一下。第一个,佛说这部经典,为了大悲悯念末法众生为作津梁。这是什么意思?大悲就是佛的慈悲心,
宏海法师时间:2021-07-01
天乐迎空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为主课,非常有信心,而且坚持不断。当他诵过十万遍时,有一天对家人说:佛来接我了。说完顶礼,坐着就往生了。未终坐
其他文章时间:2021-02-19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
大安法师时间:2021-02-07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念比不出声好,因为心比较容易专注。不论是诵经或是持咒
妙境法师时间:2020-12-01
(第一讲)好,各位,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南无阿弥
宏海法师时间: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