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法供养品第十三
法供养品第十三
“法供养品”是用以阐述实践与流通的内容,所以称“法供养”。所谓“法供养”,有自他利二利之说。就自利而言,就是发菩提心,即闻法后,能够如说而行,即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要作实相观。念佛要念实相佛,如是即能无怨无悔,自信成佛之事真实不虚,此也称内供养。就利他而言,用所闻佛法,不忍众生苦,随众生根机,方便善巧宣说佛法,使众生去除烦恼发菩提心。此也称外供养。
如果学佛过程中缺少智慧,不能走进佛法之中,应当一心忏悔业障(告别贪嗔痴),然后以读诵大乘经典如《心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等来净化身心,如能坚持不懈,不被陆力怪神所诱惑所干扰,自能心开意解。如果自己不能宣传教化,助他宣传教化也可以,如出钱出力流通佛经书刊等;如果自己不能阅读,助他阅读也可以,如出钱购买书刊,赠与贫困且能阅读的佛教徒,做了这些事的功德,一定要回向,回向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千万不能自私悭贪,要学佛,必须改变人人为自己的想法,因为佛陀为大家,如是即是财法二施,福慧双修。因为诸佛两足尊。此举能弥补我们智慧的贫乏和物质的不足。如果见人财法供养积极行善,而心存嫉妒,即自己不理解,不接受,反而阻止他人,即使施修行的再好,也分明是稀里糊涂,眼神不好的原因是没遇到善知识,因为如果不重视佛法,只重视表面的形式,如追求法会的热闹,灌顶的形式,仅仅为福报舍衣饭等,除了结点善缘,追求一点儿福报之外,毕竟还是无常,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可能会万劫不复人身。这岂不成了赌徒或高利贷方式,后果严重,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明白《法华经》所说“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果能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最上品的法供养。这是成佛的真正资粮。有鉴于此,本品提倡“法供养”,目的是要大家摆正法的位置,即法的尊严,减少不必要的生命浪费。因为本品提倡“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如是供养法的功德即无量无边,财物的布施如果不能以法转化的话,那么它的功德有量有边。
【经文】尔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经文意思是】在舍力弗赞叹此经的功德,并法供养的利益刚刚告一段落的时候,天帝(上帝),在与会大众中站起来对佛陀说:世尊!我虽然曾经从佛及妙吉祥菩萨听说国百千经,但是还从未曾听说这样一部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的经典。
【经文】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经文意思是】世尊!如我理解佛所说的真实涵义,如果有众生听到这部经典,并信解受持读诵,则必定证得诸法实相是没有疑问的,更何况对于如说而又能修行的人呢?进一步说,这样的人是为先关闭诸恶趣门,开辟众善之门,即归于菩提之路,常被诸佛所护念;这样的人也能降伏外道,摧灭魔怨,修治劝发菩提,安处道场,亦步亦趋实践如来所行的足迹。
【经文】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
【经文意思是】世尊!如果有受持读诵如说又修行的人,我应当与诸眷属供养他的所需求;如果是所在的城市村落,山林旷野,讲说这部经,我也与诸眷属为听受这样殊胜大法而共同到其所在,让那些没有生起信心的人,应当使他们生起信心,让那些已经生起信心的人,应当为之作护持。
【经文】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意思是】好啊!好啊!如此发心,天帝,如你所发的大愿,我会帮助你成就这样大喜事,因为这部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无上正等正觉的经历。
【经文】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妓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
【经文意思是】天帝!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那么就是等于供养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天帝,如果真的让三千大千世界,如来充满其中,数量就象大地所生的甘蔗、竹子、芦苇、稻苗、麻秧、树木那样的密集,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一增劫或以一减劫的时间,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侍诸如来安稳、快乐的生活,直至诸佛灭度,然后将各各如来的全身舍利,造成七宝塔,占地面积,长宽一四天下(即须弥山四面之四大部洲),高可与梵天等齐,宝塔整体庄严,用一切花、香、璎珞、幢幡、妓乐等殊胜无比的物质装饰,所经过的时间,同于一增或一减劫的时间来供养这七宝塔。
【经文】天帝,于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
【经文意思是】天帝!在你的意思怎样呢?这个人所播种的福报,多不多呢?天帝回答说,世尊,这个人的福德,如果用百亿劫的时间来叙说,也世不能说尽的。
【经文】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天帝说,你应当知道,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听闻了这部不可思议解脱经典,并且信解受持读诵修行,那么福德多于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福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佛菩提都从此经得以成就,而菩提(觉悟)之相(即是空性),竖穷三际,横通十方,无可限量,部可以分别计度,如是读诵《维摩诘经》并能如说而行,也就等于供养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即时空无限,供养也是无穷无尽,所以功德不可称量,一般人的供养有时空性。空间上,最多不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时间上,不过小劫中的一增劫或一减劫而已,一增一减为一个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也就是地球从生到死的寿命,前者所说的供养佛及供养舍利不过一个小劫的时间,且仅属于物质,即属事供养;后者所说的供养,听闻维摩经如说修行,也就是随顺法性,即属理供养即法供养。所谓法供养,就是随顺佛心(空心);所谓事供养,就是滋养佛身,如奉养父母身,不如顺父母心即顺者为孝,更何况,能顺心的子女,必能奉养父母的身体;而能奉养父母身体的人,很多未必顺心,如果不顺心,与养狗有何区别?甚至有人不能同养狗等宠物相比。佛陀也是如,不是为了应供而出离,所以,众生发心向菩提,如来欢喜;如果仅是供养为求福报,那么与佛发心相违,三世诸佛啼笑皆非,也如《坛经》中五祖所说:“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又如当年达摩面对梁武帝的“无有功德”、“不识”之类,真正感谢那些佛陀祖师们的良苦用心,即大慈大悲,于是我们应该,也终于能够理解这两种供养的差异,无论在质在量,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这不是如来故弄玄虚,夸大其辞。
【经文】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大庄严,劫名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天帝说,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当时有一尊佛应世,称作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那时的世界称大庄严,劫名是庄严,药王佛的住世时间是二十小劫,佛陀所教化的声闻僧有三十六亿那由他的数字,菩萨僧有十二亿。
【经文】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天帝!在那时有一个转轮圣王出世,名字称作宝盖。此转轮圣王属金轮圣王,七宝具足,所谓七宝即轮宝、珠宝、象宝、马宝、库藏宝、主兵宝、玉女宝。主持须弥山的东西南北一四天下。此宝盖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个个端正勇健,都能降伏怨敌。当时,宝盖同他的眷属,供养药王如来,布施他一切的衣食住行所安身立命所需,如是供养满五小劫的时间,五小劫过后,宝盖告诉他的儿子们,你们应当同我一样,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秉受父王之命,供养药王如来,一如其父王,也满了五小劫,布施一切安身立命所需。
【经文】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
【经文意思是】宝盖王千子之中,有一王子,称为月盖,独自静坐思维,还会有供养比这更为殊胜的吗?能够坚持五劫布施已属不易,什么是信仰?其实就是坚持。九五年去老挝访问,一位中国大使馆秘书的话,使我深思,他曾访问过一老挝女青年,她说我不知道什么是信仰,只是在我五六岁开始,母亲每天早晨煮好饭后,等着僧人托钵之后,我们才能吃饭。于是每一次,我都把糯米团放在出家人的钵中,直到二十多岁,事实,这已然成了她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实这就是信仰,坚持到这一点,已属不易。
【经文】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经文意思是】因为佛的威神力故,在空中有天人告诉他说,善男子,各种供养之中,最好的供养是法的供养。罗什法师以为,若财供养,则于佛无用,于众生无益,故非所欣也;如来积劫累功,本为众生,若奉顺经典、佛说修行,则称悦圣心,乃真供养也。
【经文】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月盖王子随即问天人,怎样称为法的供养呢?天人就告诉他说:你可以去请问药王如来,佛陀必定广说法之供养的殊胜利益。
【经文】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听到天人的指引,月盖王子马上来到药王如来的住所,稽首佛足后,站立一边,对佛说道:世尊!诸供养之中,法的供养最为殊胜,那么,怎样称为法之供养呢?
【经文】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经文意思是】佛陀对月盖说:善男子!所谓法供养,就是诸佛说的甚深经典,所说之法,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因为心思口议是分别心使然,或者是文字般若,不是观照般若,分别心的差别相,如同猴子捞月,最后死在水中,因为执著幻相为真,成轮回法,即猴子水中捞月一场空,枉送了性命,如果不执著幻相,则当体即是真如法性,佛性。如《华严经》说,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又有一字法门,海墨书之不尽,无能受者。所谓微妙难见,即智不能知,识不能知,即是微妙;五眼所不能窥,即是难见。所谓清净无染,即是诸垢所不能染,所谓“非但分别思维之所能得”,即是三心所不能测度。所谓菩萨法藏所摄,即不是声闻缘觉之所能入,菩萨见法身所以是菩萨法藏所摄。所谓“陀罗尼印之”,即遮恶不起,持善不失,百折千难,而不改变,所以是陀罗尼印之。
【经文】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
【经文意思是】诸佛所说甚深经典,如《维摩经》,能使修行人破无明,见法身,证入不退转的八地以上菩萨之位次。到了这样的位次,自然能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波罗蜜了。如是,即能善分别诸法相,又能于第一义谛不动,回归空性,因为第一义谛中没有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如是即能至佛果,即顺菩提法了。此等境界的佛法,是在众经之上,不是小乘外道法所能比拟。如是即能入于无缘大慈,起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即根境不而平等,即慈悲不落于爱见,如是才能远离魔事及其各种邪见,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诸佛所说的甚深经典,如《维摩经》,能随顺因缘法,如是即能不起我、人、众生、寿者的实有观念,即能破除四相的束缚,如是即能不坏四相,即能证入空、无相、无作无起等解脱之法了。僧肇大师说:法从因缘生,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则无我人众生寿命,唯空无相无作无起。正是与维摩经所相应随顺。
【经文】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轮,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说众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经文意思是】因为诸佛所说甚深经典,破除四相,入于解脱之门,即能入佛心印,如是则能使众生安住于寂灭道场,转大*轮破邪显正,如是诸天龙神乾闼婆(香神)等八部护法善神等所共同叹誉!如是大转*轮,才能使佛法被一般人接受,才能使众生入于佛法宝藏,因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能摄诸圣贤一切智慧,甚深经典不是声闻所受,所以说众菩萨所行之道;因为诸佛甚深经典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所以能宣说诸法缘起无常,执则成苦,而幻化不实,究竟无我,如是阐明宣说无常、苦、空、无我的寂灭之法,因为因缘法中无自性,即如闪电,随生随灭,即不离苦、空、无常无我,当下即是实相寂灭之法。因为诸法实相寂灭之法,则能了知罪性本空,同时也无空相可得,而如有空相可说,即落有所得的法见,即不能救护毁戒破戒的众生,实际却是,缘起如幻,不住自性,即是空性,罪福也如是。引导众生与此相应,则一切破戒也都烟消云散,如是无相忏即得救护,不似小乘的有相忏悔。至于诸魔外道及贪著诸法为实有者,听到诸法实相即寂灭之法,当然会使之生起怖畏,此时正好用以实相寂灭之强力降伏诸魔外道。
【经文】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亦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因为诸佛甚深经典妙契法身的缘故,所以诸佛贤圣所共同赞叹!即能不坏生死法,示现涅槃之乐,即能远离变易、分段两种生死之苦。要知道,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宣说的法门。如果能听闻如是诸佛所说的甚深经典,并能信解受持读诵,再以种种方便智慧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将此经典中的究竟佛法,如实道来,不故弄玄虚,念念守护究竟法义,不使其退失,即称为法之供养。
【经文】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经文意思是】善男子!进一步说,还要对于诸法历事炼心,历法观行,即如说修行,即能随顺十二因缘的还灭一门,而远离各种生灭的邪见,证得无生法忍。在此无生法忍中,绝对不见有实在的我人众生寿者。但却又能于因缘法中,四相宛然而有。因缘果报不失不坏,行人即能如是而无所违背,也无诤论,如是才能远离我与我所有,因为对因缘果报等,如有违背和诤论,我人众生寿者,即是不能称为无生法忍,况且,虽有无执又何妨。
【经文】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经文意思是】所谓诸佛甚深经典,阐述无非第一义谛,而第一义谛,前际无始,后际无终,中际不住,即说也如是,不说也如是。就说而言,千经万论不能穷尽,就不说而言,即便毁尽三藏,而空义不毁,所以是:言说是“因缘所生法”;不言说是“我说即是空”,而如来说法,无非以言遣言,直接一法不执之时,才知又是一法不舍。如时不执不舍,即法安法位。如《法华经》所说:“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虽世间相常住,却又法法皆归空性第一义。可见如来说法,为破众生执著,如众生不执,则如来无法可说,所以不可以把破执的文字当作第一义。如果这样认为,则如同认指为月,如是不识月,也不认指。所以一定要消化理解经义而走出经义。有鉴于此,佛陀谆谆告诫,听闻佛法之时,要有个标准,即,1,要依于义,不依于语;2,依于五根照境之智,现量境空,不依意根分别之识;3,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4,要理性地依于法,而不以感情依于人。如是四依是佛涅槃后,为后世行人大师,如此规范,即是学佛规则标准,不可因人废法,不可相信人的价值观念,而自以为是。
【经文】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经文意思是】行人菩萨能如是听经闻法,即随顺法相,不妨碍于缘起,不似凡夫,舍此执彼,执此舍彼,菩萨对于法相,六根不纳六境,六境不入六根,无有一法能归所归,如是通达无明实性,即是毕竟空无所有,如是诸行也毕竟无行,由此可知,生毕竟空,老死也是毕竟空,如是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自然就没有了无明乃至老死尽了。如能作如是观照,则十二因缘,就现象界而言,不失不坏,则无有灭尽相,即不落于断灭,就理体而言,生即不生,往生即无生,即没有起相,当然不会停留于生死二业,如是观照即是称为最上的法之供养。
【经文】佛告天帝:天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服魔怨,修菩萨行。
【经文意思是】佛陀告诉天帝说,当时王子月盖从药王如来,听闻如是微妙之法,即得柔顺忍,即十信位菩萨,当即解下宝衣以及各种装饰身体得器具,用来供养佛陀,并对佛陀说:世尊,待到如来应化身灭度之后,我就马上实行法之供养,坚守护持正法。只是恐怕我的力量不够,希望佛陀以威神加被哀悯,成就我法之供养坚守护持正法的愿望,使我得以降伏魔怨的障碍,修习菩萨所行。此中解衣供养是借衣表法,已然与体不相矛盾。
【经文】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于末后,守护法城。
【经文意思是】当时药王如来深知月盖王子心中所思维,意志坚定,邪魔外道不可动摇,就为他授记作证说,你在我灭度之后,堪任守护正法之城的大任。
【经文】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受记,以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才。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轮随而分布,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天帝!当时月盖王子,依于法性,开智慧眼,见法身清净而无挂碍,又听到佛为他授记,于是就以正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懈,不久就获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五种神通!具备菩萨种姓,得大总持不舍,在说法之时,辩才无碍,在佛陀药王如来灭度后,凭借他所获得的神通,总持菩萨道,以及无碍辩才的力量,护持正法满十小劫,把药王如来所传的教法,随力弘扬,月盖比丘因为守护正法,勤行精进,即以此应化身,度化了百万亿众生,都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不退转,十四那由他的众生,深发声闻辟支佛心,并有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经文】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焰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则我身是。
【经文意思是】佛陀说:天帝!当时的宝盖王子,怎么会是他人呢?就是现在已证得佛果、称为宝焰如来的便是,他的一千个王子,也就是贤劫的一千尊佛。从拘留孙开始为最初的佛,乃至最后的佛,称为楼至如来。而月盖比丘,即是我的前身。也就是贤劫中第四尊佛,将来将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出世。
【经文】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经文意思是】佛陀又说,天帝,象这样,应当知道,此中关键是要以法供养,因为这在各种供养中,是最上等、最殊胜、第一、无与伦比的。因此说,天帝!应当以最好的供养,即法之供养来供养于佛。因为诸佛如来尊重的法的缘故。
就法之供养,不只此经赞叹,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中说:所谓花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泥沙陀分,亦不及一。
因为相应于法性,而法性无有穷尽,所以功德也无有穷尽,法性无量无边,功德也无量无边。如是即法之供养。此即是佛之本怀,否则就是辜负如来与众生,如是,当我们拥有时,我们为什么不做一点事呢?不在佛法上有所作为呢?来日并不方长,我是指的一期生命。
佛的十大名注释:凡证佛果都有十种名号,不分大小、胖瘦,当然有别,只是因缘而已,如释迦与弥陀。
1.如来。梵语多陀,阿伽陀。译为如来,也称如去。所谓“如”即真如,来去即生灭,即乘如实之道随缘生灭,或乘如实之道从因至果,前者为应化身,但不是凡夫,只为众生而有此身,有生有灭,有始有终;后者即法身报身的真身如来,我们没有见道,而不证法身(空性)就不能证圆满报身,不获圆满身就是未证法身。因为法身不著一切相,不可以念虑即分别所知,即实相般若之身,此身不生不灭,是无始无终,圆满报身是有生有灭,即有始有终。
2.应供。梵语,阿罗汉,译为应供,即是断一切恶,堪受人天供养,阿罗汉也有应供之义,所以小乘佛法把佛当阿罗汉。
3.正遍知。梵语,三藐三佛陀,译为正遍知。也称正遍觉。所谓“正”,区别凡夫外道二乘的不正知,所谓遍,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同于凡夫外道二乘的狭隘。正是深,遍知是广,所以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4.明行足。梵语,婢侈遮罗那王般那,译为明行足。而佛证果,三明六通称慧足;三业殊胜称为福足,即明为慧因,福为行果,即是说必须实践,才能获得福慧具足的果报,所以也称“诸佛两足尊”。
5.善逝。梵语,须伽陀,译为善逝。而逝者,去也。即去意,只有不变随缘。由如而来即由空而来,称为善来,如维摩诘在文殊师利问疾品中说: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由此而知,随缘不变即是善去,善去即善来,即缘起的现象界,以佛眼观之,如镜中像,因缘和合之时,不来而来;因缘离散之际,不去而去,所以能无有挂碍,逍遥自在,这就时善来或者善去。不似凡夫、外道,在缘聚缘散的现象界生起,我见、我爱、我贪、我嗔、我痴、我慢等。在三界六道中转来转去,来去之中,难免在自己的哭声中走来,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去,哭得不亦乐乎,即是不善来也不善去。此即善逝。
6.世间解。梵语路伽,译为世间解,也称知世间。此是从方便智而言,而方便智是对根本智而言,根本智即真智,泯一切法,即不著法相与非法相;方便智即俗智,立一切法,即不堕顽空与断灭,因不堕顽空、断灭,所以称世间解。
7.无上士。菩萨上乞佛法,下化有情,称有上士。佛证究竟佛果,对有上士,称无上士。即是说,九法界众生不能与之相比。
8.调御丈夫。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提,义为调御丈夫。所谓调者即调济,御者驾御,指凡夫外道颠狂如同脱缰野马难以驯服,二乘人门可罗雀,孤独逃避,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针对凡夫外道二乘等的颠狂与孤独,只有佛陀善于调服,而三界内外没有能胜过佛的,所以称调御丈夫。
9.天人师。梵语舍多提婆摩菟舍喃,义为天人师。即是天与人的导师,如说三界导师。
10.佛。梵语佛陀,义为觉者,即宇宙人生的究竟觉悟的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一切诸佛都如此,不分大小、高低、贵贱,全凭有缘众生的契机。
11.世尊。依《阿含经》、《成实论》以为十名号中第十,如依《涅槃经》、《智度论》则属十名号之外。因前已具十号,加此则为十一。如果把此列为第十名号,必将第五“善逝”和第六“世间解”合为一号,即是“善逝世间解”,即真俗圆融,空有平等。而世尊名号,则是体具万德,为世间所尊。因世间法中,有众生也有诸佛,只有佛惟我独尊,所以称世尊;如果以出世法而言,则一真法界内,探求生、佛之假名幻相了不可得,如金子虽可为狮子、首饰、钟表,但于金性中寻找狮子、首饰、钟表,则了不可德。所以,世尊只是依俗谛安立,真谛之中无处立足。诸佛于此觉悟,所以为世间所尊。
了解认识佛陀十大名号尤为重要,否则于此不明不白,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于学佛无益,乃至“知见毫厘之差,果报天渊之别”。至于藏传佛教俗称的活佛与十大名号的区别显而易见。
静波法师: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荣华富贵就像三更的梦一样,你要赶快醒了,不要再做梦了。 富贵还同九月霜 ,无论你多么有身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0
静波法师:忏悔的内涵 放下屠刀可立地成佛?静波法师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华严经》 【经文解释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0
静波法师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佛道双修。这样的人,请远离。这表明他既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也不是虔诚的道教徒。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能看因果。这样的人,请远离。华严经讲,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经典原文】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1
如何广修供养我们要念经、要修行的时候,就得要供香、供花、供灯、供涂(即香油涂身),有好多要供养。但是,你没有,就量你的力量所及,要是都没有了,你合起掌来供养,你念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19
《地藏经》是一部荐亡易诵的经典,在教界有佛门孝经的美誉,是佛陀在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所宣说的经典,主要内容是叙说地藏菩萨「因地」的孝行故事;本生的大愿大行--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13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诳,是一种欺骗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202006年4月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八种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心理的活动中,主要是遍于一切染污心;中随烦恼是遍于一切不善心;小随烦恼是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6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地藏经》及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者是恭恭敬敬瞻仰,经常的诚心毕恭毕敬礼拜地藏王菩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圆瑛法汇序一圆瑛法汇序二圆瑛法汇序三圆瑛法汇序四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上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下民国三十六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圆瑛老法师七十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东台市观音禅寺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供养地藏像就能得到这样大利益◎节选自《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梦参老和尚2007年于普寿寺【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唯识二十论讲义前言如来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无著大士起,根据中道了义教《解深密经》、《瑜伽大论》等经典文献,广造诸论,以彰显法相唯识之理。特别是造《摄大乘论》以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而且家财万贯,奴婢随从众多,不可胜数。一天,佛陀与阿难到城里托钵,行至这户人家时,全家人都非常欢喜,于是乞请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4
八大人觉经讲义[华藏上师]1961年莲华金刚藏吴润江上师在美国旧金山讲授八大人觉经讲义缘起西元一九六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应美国旧金山正善佛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佛又命大阿罗汉大目犍连去问疾,他也不敢承当。大目犍连,具译摩诃目犍连,简称大目连、目连,意译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维摩诘心想,我现在卧病了,大慈世尊没有想到我吗?寝疾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卧病,寝疾于床的这个床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子三、随喜修道第九、随喜修道分二:一、经说;二、论释。一、经说:在回向处说诸善根摄为一,当说随喜之余。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基本佛法 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财富。布施能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1:我今天以香花、水果来供佛,希望佛保佑我发财,你说佛接不接受?这个条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为什么?接受你供养,要保佑你发财,佛不愿意保佑你发财,所以他也不接受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0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有一大菩萨名叫寂慧问佛说:“世尊,其他诸佛刹土清净离垢,远离一切污浊,具种种功德庄严。唯有圆满功德、具安乐之大菩萨,而无声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08-20
供佛的东西,再供养给众生,功德愈大往往有这样的弟子、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的心里想顶好是我用一用,用了他才高兴;我要是把它转到别处,他心里就不大高兴——“我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8-09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一段经文很重要。临命终的人,我们见过不少,在病重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5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十四)──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接下来是:「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若得五欲:什么是「五欲」?就是财、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三讲上回说到“以三昧水而灌其顶,复现无量莲华围绕,无数菩萨于中止住,与诸众会递相瞻视,如是境界不可思议”,这些境界都来自安住于智慧所观察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4
《二课合解》第十三讲3月8日上午,天气晴好。由于榕桦寺将在次日举行佛七法会,寺院里聚集了很多来自唐山、北京、本地的居士。9:00时分,念佛堂里已坐满了人,大家静心倾听释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三讲主讲:释慧祥法师日期:2007年03月25日请大家合掌!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再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4
清净修法,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近来很多弟子祈请我到他们那里去传传法,讲讲法,他们思念上师,渴望见到上师的心情我都知道,我也思念我的弟子们,也很想去但我不好意思,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6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五)(2)行愿功德殊胜1、校量闻经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1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七卷◎南亭法师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121愿酸甜苦辣,皆是味。我们若受味时,对这些世间的味,我们也要生厌弃心。应当随时发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6
八识规矩颂讲义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述留云佛学研究社。开办初见。原欲先讲大乘起信论。为初机得以根本入门之学。业已登诸报端。乃因民报社讲员李君正刚。演讲一过。闻者咸谓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4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时候,对众比丘说:有两种坏品行,如拍球一样块地堕入地狱。哪两种呢?一是不供养父母,二是对父母做恶事。又有两种好的品行,如拍球一样块地生到天上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5-11
此经单以圆照觉相为宗,故位次不说所断,但约观行浅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对普贤章中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即净解未亡,当观行位。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此直示妄源也。谓若心起智照见,此是寿命相。一切觉者,此是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无论能觉与所觉,皆为清净心中之尘垢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8
第十三课 生死一、何谓「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佛教将众生的生死分为两种: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是变异生死的对称。指众生由于每一世所招感的果报不同
佛教问题时间:2024-04-02
第十三课 十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佛学启蒙时间:2024-03-29
第十三课 维摩诘居士佛住世时,毗耶离城 (1) 中,有长者名维摩诘 (2),辩才无碍,游戏神通 (3),虽为白衣 (4),而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有妻子,而常修梵行。因方便度人故,
初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3-27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静波法师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3-22
当前佛教界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反对佛教“商业化”,而当我们将目光对焦于寺院上市,寺院被承包,高额门票和烧高香,假僧人敛财等乱象时,也许忽略了寺院的另类“商业化”,那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8
在佛教的《长部第一六大般涅盘经》《长阿含第二游行经》中有一段释迦牟尼佛解释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的故事,才恍然大悟。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17
达真堪布:非典型供养以前在工布地区,有一个叫觉沃奔的人。有一天他到拉萨朝拜觉沃佛(存放于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佛十二岁等身像),看到供桌上有很多神馐(糌粑做的供佛用的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3-13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人敬仰悉来供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王大子群
佛经时间:2024-03-06
达真堪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都可以供养给十方诸佛“巍巍珍宝山”:将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须弥山、高山奇林,统统做供养。 “静谧宜人林”:将远离喧嚣愦闹、舒心悦意的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2-15
宝贤龙子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海中有一龙王(Naga Raja)名宝,长大后取了龙妻,夫妻共享美好的生活。后来,生下了一个很庄严的龙子,夫妇为小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