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皈依佛法
生为司祭之子
在他的最后一世,苟答马佛(Gotama)出世时,马哈咖吒亚那诞生在:中国西南方向阿槃提国的首都优禅尼城(Ujjeni),是司祭(purohita,或译为辅相、帝师)之子,(1)他父亲的名字是提利提瓦洽(Tiritivaccha),母亲是羌德芭(Candima),(2)他们属于咖吒亚那(Kaccayana)族,是最古老与最受尊敬的婆罗门一系。
由于出生时身体有着金色的皮肤,父母惊呼他是带着名字来出生的,而为他取名咖吒那(Kancana),意思是金色。身为婆罗门与宫廷司祭之子,马哈咖吒亚那长大后便修学传统的婆罗门圣书三吠陀(Veda)(⒈),并在父亲死后,继任为宫廷司祭。
请求出家
当马哈咖吒亚那成为司祭之时,阿槃提的国王名字称为猛光(Candappajjota),由于他任性暴躁,因而得名。当猛光王听到佛陀出现于世时,便要求大臣去邀请世尊来访问优禅尼城,大臣们一致同意最适合这项任务的人是司祭马哈咖吒亚那。但马哈咖吒亚那表示要执行这个任务须有个条件:在会见佛陀后,能准许他成比库(bhikkhu)。为了见到佛陀,国王已准备接受任何条件,因此便同意他。
咖吒那由七位朝臣陪同出发,遇见大师后,他教导他们佛法,在开示结束时,咖吒那与七位同伴都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并获得四无碍解智(patisambhida-nana)(⒉)。佛陀只是举起手,并说:善来!比库,欢迎他们进入僧团,便完成了他们的受戒仪式。(3)
如今是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的新戒比库(bhikkhu),接着便开始向佛陀称赞优禅尼城的辉煌。大师了解这位新弟子希望他到他的故乡游行,但他回答马哈咖吒亚那自己去就已足够,因为他现在已能说法,并启发猛光王的信心。
贫女的供养
在他们返回家乡的途中,这群比库抵达了谛罗波利城(Telapanali),他们在那里托钵乞食。城里住着两位来不同商人家庭的少女,其中一个长的很美,有着人见人爱的长发,但双亲都已去世,生活贫苦,由保姆照顾。另一个则很富有,因生病而失去头发的她,不断尝试劝贫女将头发卖给她做假发,但贫女始终拒绝她。当贫女看见马哈咖吒亚那与同行比库在托钵,而钵里空无一物时,心中对长老顿时升起一股虔信而决定布施。然而她没有财富,唯一能筹钱购粮的方式就是将头发卖给富家女。
这次,由于头发送到富家女面前是现成的,因此她只给了八个钱币。贫女就以这八个钱币买食物布施给八位比库,每人一个钱币的份量。在她献上供养之后,由于善行的福报,头上立即又长出和原来一样长的头发。
当马哈咖吒亚那抵达优禅尼城时,他向猛光王报告此事。国王便将女孩传唤进宫立她为皇后,从此国王就非常尊敬马哈咖吒亚那。优禅尼的许多人听到长老开示后,都对佛法生起信心,并在他座下出家。因此整个城市都成为(以注释书的话来说)清一色的橙袍,圣者的旗帜来回飘动。对长老非常虔敬的皇后,为他建造了一座金竹园。
在阿槃提建立僧团
马哈咖吒亚那在阿槃提建立僧团,这是《增支部注》的说法,但巴利藏经本身的记载并不如注释者所说。此事的证据是出自律藏《大事》(Mabavagga)所说的故事。(4)故事一开始,马哈咖吒亚那住在阿槃提他最喜欢的住处鱼鹰出没山崖。
在家弟子苏那.俱胝耳(Sona Kutikanna)(⒊)来请求出家,马哈咖吒亚那也许是因看到他尚未准备好跨出这一大步,因而拒绝:苏那!独自睡卧、日中一食与终身独身,是很困难的。当你仍是在家人时,应恪遵佛陀的教诲,也许在适当的时机,就能独睡、日中一食,并保持独身了。
听到这些话之后,苏那的热情就消退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热情又死灰复燃,他去找长老提出同样的要求。马哈咖吒亚那第二度拒绝他,苏那出家的热情也再度减弱。当苏那第三次又来时,马哈咖吒亚那给予他出家(pabajja)让他先剃度为沙马内拉(samanera,古译:沙弥)。
在佛陀时代,剃度是分两阶段进行,好让对于佛法具有信心者逐渐成熟,并熟悉教法。先举行沙马内拉(samanera)仪式,然后是受具足戒 ④仪式,让沙马内拉(samanera)成为僧团(sangha)正式成员的比库。但在上述事情发生时,阿槃提缺少比库,它离佛陀自己的道场和其他佛教活动中心都很远。根据戒律规定,受具足戒至少必须要有十位比库参与。
但在阿槃提,马哈咖吒亚那不太容易找到其他九位比库来授与苏那具足戒。一直到三年之后,长老才历经艰难的从各地召来十位比库,为苏那授具足戒。
苏那请求佛陀放宽边地的戒律
当苏那以比库的身份完成首次的雨安居时,心中生起想去拜访佛陀的热切渴望。他听过许多关于世尊他的教主与皈依对象的最高赞誉,然而他从未当面见过大师,如今亲自礼敬佛陀的渴望已难以抑制。他请求授戒师允许,让他长途跋涉去佛陀所在地的沙瓦提国(Savatthi)。马哈咖吒亚那不只赞成他的请求,更要求他传达因地制宜放宽阿般提与其他边地戒律的诉求。
当苏那见到佛陀并解释他戒师的诉求时,大师欣然同意。首先,决定哪些地区可以被列为边地,佛陀定义出中国的边境。只要在中国范围内,则原先的规定依然有效,然后宣布中国外的边地适用戒律修改版本。⑤
这些修改的戒律如下:(一)具戒无须十位比库,只要五位参与即可,其中一人必须精通律藏。⑥(二)允许比库穿厚底的凉鞋,因为那些地方的土地坚硬多碎石土块。⑦(三)准许比库经常洗澡,因为阿般提的人很重视洗澡。⑧(四)可以使用羊皮与山羊皮等做垫褥。⑨(五)僧衣可以被认定为已离开该地比库的代表,额外僧衣可以被持有十天(在戒律之下)时间从僧衣实际到手才开始算起。⑩
原注
(1)此事接续于ANcomy.。
(2)他双亲的名字出自Ap.i,54:1,v.21。
(3)根据注释,在佛陀欢迎他们加入僧团的那一刻,借由佛陀的神通力,他们的须发自落,并获得衣钵。
(4)Vin.1:194-98。苏那的故事在Ud.5:6中也有提到,但并无修改戒规的段落。
译注
①三吠陀(Veda):吠陀原义为知道,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的总称。三 吠陀即指《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其中规定祭祀的仪式,解释祭仪及祭词的意义,兼有关于哲学的说明,是与祭祀仪式关系密切的宗教文献。
②四无碍解智(patisambhida-nana):(一)义无碍解智,洞见教法的意义,了知其 内涵脉络,能从事物的由因而推到果。(二)法无碍解智,了解教法在佛法架构里的关连,以及从事物的果溯及因。(三)词无碍解智,能理解教法的语 言、文化与词形变化。(四)辩无碍解智,是率前三种智去阐释教法 ,以唤醒他人 觉悟的能力。
③苏那.俱胝耳(Sona Kutikanna):亦名首楼那亿耳,一般认为他出生与阿波兰多(Aparanta),是位于优禅尼更西方的印度西海岸。
④具足戒:即指比库戒与比库尼戒。具足是旧译,新译作近团,近邻近 ,团是圆寂(涅槃),指能清净受持比库(bhikkhu)、比库尼(bhikkhuni)戒,便已邻近涅槃了,因每条戒都可以长养定与慧,解脱生死。沙马内拉(samanera,沙弥)或沙马内莉(samaneri,沙弥尼)要年满二十岁才可以受具足戒,成为比库或比库尼。在《巴利律》中,比库有227条戒,比库尼有311条戒。
⑤《律藏.大品》:东方有加将伽罗聚落,其外有摩诃沙罗,从此以外为边地从此以 内为中国。东南有萨拉瓦提河,......南方有世达康名尼加聚落,......西方有陀 那之婆罗门村,......此方有字戒(sila)达奢山,从此以外为边地,从此以内为中国。
⑥戒律规定要十位具授戒资格的比库聚集才能授人具足戒,而阿槃提与南路的比库甚少,要经三年的艰辛才能由各处聚集十位比库来授戒,所以才有此请求。
⑦在佛世时的印度,可能除了国王大臣外,一般人是不穿鞋入聚落的,世尊为随顺世俗而不准比库穿鞋入聚落。
⑧南传《巴利律》规定:若有比库不足半月而洗澡,除了正确时间,犯忏悔。......夏季的最后一个半月、雨季的第一个月,这两个半月的署时、热时、病 时、工作时、长途旅行时、刮风下雨时......这是正确时候。此中,夏季的最后一个半月与雨季的第一个月,即指印度的三月十五日至五月三十日。
⑨在阿槃提与南路,人都以羊皮、山羊皮、鹿皮等兽皮为垫褥。
⑩众人施衣给暂离该地的诸比库,等那些比库回来时,他们却因怀疑是否已超过规定的十天持衣时间而不敢接受。所以,佛陀才因苏那的请求,允许他人布施给暂离比库的衣,要到达他们的手上时,才能开始计日。
第三章 事业流传教法增广事业流传者,尊者之高足遍弥于印度、隖仅、跋薄、哦日、前后藏地,各具殊胜功德,宏扬尊者圣教;然最要者,则为种敦一人。住聂塘时,尊者将一百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2
慧开凿巨像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来洞。地处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颇洞天福地之气象。它虽以洞名,其实近代以来较为吸引人的是道观园林胜景,而在晚清以前,则以佛寺驰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8
善良的白菊仙女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不幸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独眼侠客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王麻子清代安徽商人程伯鳞,久居江苏扬州,信奉观音大士极虔诚。乙酉年的夏天,乱兵经过扬州城,程君祈祷大士垂救,梦见慈悲的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全家十七人,十六人都能免难,只有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道坚法师:集体皈依的仙人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八千徒众,密传往劫阿私陀仙人的修行法门。在盛夏当午,仙人们围着一大堆柴火,火上熏着一些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法眼文益禅师初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皈依,是进入一切正法之门。皈依的基础,就是信心。这种信心包括对正法所产生的清净信、欲乐信以及胜解信三种。一、清净信清净信是三种信心中,第一个产生出来的。什么是清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1-30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皈依不是凑热闹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皈依过的,就不要再皈依了,为什么呢?一、避免佛教中为了争皈依弟子,搞得是是非非,人人为争利益,生大仇恨,水火不相容。二、皈依的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开示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我希望能谈一下成为素食者的问题。要谈太多关于素食,也就是放弃吃肉的问题并不容易。我认为了解该如何看待吃肉一事,并付诸实际,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应该要开始说了,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5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第三章静坐与生理的关系第一节神经静坐能影响全部生理,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殆没有一处没有关系;然这里不是讲生理学,未便一一列举,只可就极有关系的神经、血液、呼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为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共图书的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31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弟子序一本平平常常的书,被附上一个平平淡淡的书名,里面却蕴藏着一点也不寻常的内容。你可以说它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寓言故事书,或者通俗小说等,无论
弟子序时间:2024-10-21
佛陀最初的侍从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佛陀亲为缝三衣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觉的内容有三: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
流浪者群歌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