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黄念祖:文殊菩萨圣诞日开示

入门知识 2023-07-12

黄念祖:文殊菩萨圣诞日开示

一定要专研究某一宗,才能谈到哪一宗,看来还是净土宗人多。大家很忙,还愿意来,我们很欢迎,对于大家这种重视法的精神,很使人敬佩。不是这个理由,还得等机会才能讲法藏嘛,大家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今天是个很殊胜的日子,是文殊菩萨的圣诞。难得这次美国来的人多,大部分是美国来的吧。大家从海峡的双方,地球的两面凑到一起,在文殊圣诞的日子一起来谈论佛法。这是多生的因缘,是过去大家每个人,跟佛结了很深的缘。而且大家彼此的缘,我们之间的缘,都不是一生的关系,是过去生中有过因缘,今生才能有这样的相会。我是这么考虑的,我们随便寒暄寒暄,随便漫谈哪,也可以谈的很热闹,但一个小时很容易就过去了。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征求大家的意见,文殊大士的圣诞,我们一起来赞叹文殊菩萨,同意不同意?同意,咱们就翻到“净修捷要”的三十二页。

“净修捷要”,是我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的著作。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这本内容不多,薄薄的几页,要是修的话也很容易,只要磕三十二个头,所以简称三十二藏。有很多人修,有人修的很成功。它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一部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今天等于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有很多人已经接触过了,如果没有接触过,你们回到美国也好找,到处都有这本书。自己可以常看,也可以常修,常礼拜。

今天借文殊的圣诞,我们只讲三十二条的一条。第一句话“一心观礼”,“一心”两个字很重要。《阿弥陀经》就特别指出“一心不乱”,修到事一心,理一心,就证三昧了。浅说呢,就我们现在修行人的层次来说,“一心观礼”就是在我们念这句话的时候,或者礼拜的时候,我的心很单纯,就一条心,没有想到其他的问题。没有想到世间的职业呀,我的投机呀,或者做生意啊,或者恋爱呀,儿女的婚姻啊等等,都不在心上。礼拜,观想,我就一个心,全心全意做这件事情。这是修一心最粗浅的方法。修持的时候,一切都放下了,这时候就一心一意的观想。观是观想,一边在礼拜,一边想佛菩萨就在对面,这个想就叫观想。“观”比想细一点。总之哪,不到“观”的水平,想文殊菩萨在我们面前,想阿弥陀佛在我面前,都可以嘛。很好的老朋友,多年不见,一想,就好像在我面前一样,这就是“观”。一想啊,相貌就出来了,就在目前。想佛菩萨也是这样,不是很好嘛。粗一点的用心的就叫想,无心的叫做“观”,“观”更高级一些,“观”就是这个意思。“礼”就是礼拜。今天,我们在文殊大士前,要想文殊大士,忆念嘛,忆佛念佛,忆就是思念。我们要“观”,还要恭敬呀,要礼拜呀,“礼”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句总的来说,一心在“观”在“礼”。“观”就是没有其他念头,就是“观”。礼就是最后的三拜。

这句“法王长子”,是赞叹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是法王的长子,皇帝立太子,一般都立长子啊,不立长子的话,就不太平。长子年岁大,取得一些经验哪。除特殊原因外不立长,一般都立长,长子就是要继承皇位的。按日本的风俗,父母的遗产全部归长子,老二、老三只好到阔人家当女婿,不能继承遗产的,这都是风俗。文殊是什么呢?“法王长子”,法王就是佛了。释迦牟尼佛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我是法中之王,对于法我是自在的。一切法都是释迦牟尼佛说出来的。他大彻大悟啊,一切都解脱了,一点束缚,一点烦恼都没有,这不就自在了嘛。法王也是要传下来呀,过去有佛,现在有佛,将来还有佛。继承法王的,那就是法王的长子。长子是谁呢?这么多大菩萨无量无边哪,长子是文殊。为什么呢?难道佛也分有大有小,不是这意思,是说他必然要继承佛大觉的觉位,是打个比喻。佛也有儿子,不是这意思,这是赞叹文殊。

为什么文殊必定是长子呢?因为文殊是大智,文殊代表智慧,我们修行智慧是最主要的。实际应该说是“般若”,“般若”勉强把它翻成智慧,这是勉强翻译的。在汉语里头,没有适当的词语和般若完全相等的,所以不好翻嘛。智慧两个字不大够,很容易把世间的聪明才华,当做是智慧,这些智慧不是般若。所以智慧有别名,前头加了个大智慧,这么一来相当于佛说的,不是一般的智慧。为什么文殊是法王的长子,因为文殊是大智啊。菩萨各有各的特点,观音是大悲观世音,大悲王。文殊是大智文殊,大智王。地藏是大愿地藏,大愿王,“地狱不空,我不成佛”。弥勒是大慈,大慈氏,慈氏的福报最大。他成佛的时候,人的寿命八万多岁,地上自然长东西,不要劳动,地球那时就变了,大福报啊。所以各有各的特点啊。文殊是大智,因为是大智嘛,所以说他是法王长子。

一方面赞叹文殊,一方面启发我们重视般若。成佛就是证涅槃了,涅槃有三德。一个是法身德,我们本来都有法身,成了法身佛了,法身德。一个是解脱德,严格一点是解(xei)脱德,烦恼把你捆藏起来了,不解脱了,一切烦恼都没有了,不就解脱了嘛,解脱德。再有就是般若德,都有法身,但是我们法身不显啊,现在是被束缚之中,不得解脱。怎么才能解脱?要解脱,就因为缺乏般若啊,有智慧就解脱了嘛。“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这么解决的!行深般若的时候,五蕴皆空就照见了,照见了就度一切苦毒了,就解脱了。我们证到最后的成就,就是证入涅槃三德,法身是我们本有的,法身能够显现智慧,本来没有束缚的,可是我们的妄心烦恼,把我们捆起来了。要得到自在,要解脱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解脱了。这得靠般若,般若重要啊,涅槃三德的关键就在般若上!文殊是大智,他是注定将来要成佛的,也是最先成佛,法王长子,实际说起来,文殊过去已经成佛,现在也成佛,将来还成佛。今天时间不多,就不详细介绍了,我们说的意义已经够了。

底下一句,“七佛之师”,他不是释迦牟尼的徒弟,是释迦牟尼的老师啊,不光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七佛”他都是老师啊。释迦牟尼佛说:“我之所以成佛,都是因为文殊的教导啊”。这也是表法的,告诉我们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来于般若。“七佛”不像小学生算术那样,一二三四五六七,伸七个手指头。七字在佛法上很重要,打念佛七,禅七都是七,在过去我们做七。七代表一些数目吧,虽然不一定是七佛,可能是无量的佛,表示为“七佛”。不管是多多少少吧,总之,都表示是佛的师啊,极力说明智慧的重要,都是赞叹的话。

是“胜妙吉祥,无垢大圣”,这两句是弥陀的圣号,也是文殊的圣号。阿弥陀佛有很多圣号,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又号无量寿佛,又号甘露王佛,又号无量清静佛,又号平等觉,有好多名称啊,无穷的名号,文殊也是如此。“胜妙吉祥,无垢大圣”都是文殊菩萨的圣号。“胜妙吉祥”,“胜”殊胜啊,“妙”美好到无法形容了叫做妙,殊胜微妙,妙极了。《妙法莲花经》,妙哉,更妙,就是这个般若。愚痴是最苦恼啊,我们什么病都不怕,就怕最后的糊涂啊,愚痴啊!大智文殊,胜妙吉祥,称为妙吉祥菩萨,“无垢大圣”,“七佛之师”还不是大圣啊,“无垢”没有垢。六祖是禅宗的祖师,五祖给他讲金刚经时,他大彻大悟,“何期自性本自清静”,我哪里想得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清静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我就成为无垢大圣啊。说得最彻底,智慧是什么?是说自己的本心啊!上次来的那个人,他是修“法华”的。“法华衣珠”,《法华经》上讲每个人衣服上有颗珠子,自己不知道是无价宝,还以为自己穷得很,到处做苦力,赚一点钱,最后才知道宝贝在衣服里头。这个譬喻很好,人人本来就是佛,般若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些,显明这些。我们自性,我们本性,我们本心,本来就是清静的,它本来就没有垢污,不会染污。在镜子上,泼上蓝墨水,再泼上红墨水,镜子不会染掉的,只是镜面看不清楚了,镜面被粘住了,你把它擦掉,镜子还是那么亮,不会染污的。我们本心在做众生时,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染污的,文殊代表我们的根本智,代表每一个人的妙明真心,每一个人的佛性,所以说这句话,更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本具佛性,这是最大的收获。这都是赞叹,从他的功德来说是法王长子,从他过去大的成就来说是七佛的老师。他的圣号是“胜妙吉祥,无垢大圣”,名字是表德嘛,因为德无量,所以名字无量。万德洪名,名字就是万德所成的,因此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成为你的德了,这是最殊胜的事情!妙吉祥文殊菩萨也具有这个德,好的名称。

底下是说文殊的愿,文殊发的是什么愿呢?“愿共众生,同生极乐”,他愿意同众生一起,都生到极乐世界。怎么知道文殊是这样的呢,文殊有发愿偈子啊。都知道普贤菩萨发愿往生了,为什么?都念普贤行愿品,其中有四句,“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无量光,即得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这四句多清楚啊,愿我快命终的时候,完全消除一切种种的障碍,我就当面见到了彼佛,极乐世界的佛,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一见到阿弥陀佛,我就可以立即往生到安乐刹,极乐国土。这个愿力多清楚啊,这是普贤菩萨的发愿偈。

文殊的大概就不知道了,他的“发愿偈”记载里也有,变成五言了,普贤是七言偈言,他是五言“愿我命终时”,命要终的时候,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咱们修净土宗的人往生的时候,你是现生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命终。命终之后死了,到中阴身的时候,那才是隔日了。投胎就更是隔世了。快要命终的时候,还是属于今生,今生的末了,这一生就见到佛。净土法门是最有把握的法门了。“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障碍都除了,“愿见阿弥陀”,我们愿去见到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国”。你看每个地方少两个字,意义一样。这个世界上的释迦牟尼佛左辅右臂,文殊和普贤,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像我们刚才一举手,还是净土宗的人多。文殊只有这个愿,他这个愿我们要重视啊,“愿共众生”啊,我要同众生啊,一切的众生啊,六道的众生啊,同生极乐啊,不仅是我生,大家都要生啊。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大乘的法门,是利他的法门。要求生净土,都要发一个利他的心啊,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生到极乐,所以他这个愿非常的殊胜。我们往生极乐的好处,在于你往生后,最快地实现度众生的愿望。人都有度众生的愿望,你只是嘴里说或者寄托于几万年以后,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应该是积极争取,我要很快的度众生,怎么才能很快的度众生啊,那你就得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在各个世界分身尘刹,分身到无量的世界当中去度众生啊。见到弥陀之后,已经闻到弥陀说的法,也开悟了,你所给人讲的都是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啊,会劝导他们都往生到极乐世界啊。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就是把人生,一个大悲剧变成了喜剧,把一个永别离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的开始。不然人人到了最后,最苦痛的时候,生离死别嘛,是个悲剧呀,将来变成喜剧啊,真正生到了极乐是永生了。而且有一个人去了极乐,他在那儿修持,加持他的眷属,可以使得他的眷属一个一个都得往生,实现在极乐世界大团圆啊。不然今生一切坠心的眷属,一分手之后,将来谁认得谁啊,不会再认识了。

古人说,“多生舅母肉,鼓打外婆皮”嘛,结婚哪,结婚办喜事请客,锅里煮的刚杀的猪,是舅母的肉啊。结婚打的那个大鼓,鼓是外婆的皮,外婆所变的牛,牛皮扒下来,谁认识?谁都不认识了。永无相见之期,不但无相见之期,还在那吃她的肉,打她的皮。往生以后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辗转度脱啊,都度到极乐世界啊。善导大师是弥陀的化身啊,他说:“如来所以出兴于世”,佛为什么要出现到世间呢?“唯说弥陀本愿海”。他唯一要说的,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大愿海呀。现在《无量寿经》在海外得到了提倡,当然有不少人在念,这个很殊胜啊。佛就是要说弥陀大愿之海,真正讲弥陀大愿的只有《无量寿经》啊。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是国王,是世饶王,然后出家了,发愿,怎么发的愿?如何成功的?在《无量寿经》里讲的最清楚啊,这个经非常重要啊。那么四十八愿里的第十七愿,诸佛都要称赞弥陀的大名,众生闻了名之后,他们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只念十念,至诚心念十念,都可以往生。弥陀大愿啊,是大愿之王啊!

佛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呢?藕益大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在你念的时候,名就召德啊。我们要修房子,上面有一个师傅,下面有一个徒弟。师傅喊:“我要水”,徒弟就把水给拿上去了。“我要瓦刀”,瓦刀就扔上去了。“我要灰”,灰就上去。只喊个名字,东西就来了,实物就来了嘛。道绰是净土宗的三祖,他讲得最有意思,他说脚筋崴了,要治的话用木瓜,木瓜南方有,木瓜烤了之后来揉。过去中国的交通不方便,有的地方就没有这个药,怎么办呢?用自己的手在那儿揉,嘴里念“木瓜,木瓜,木瓜”,好了。这不就是念个名字,就起到木瓜的作用嘛,这就是念的作用。念佛号“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是从果上起修,净土法门殊胜啊!因此,十念都可以往生啊。文殊菩萨也是同样的“愿共众生,同生极乐”,这是度众生最好的方法!!!

底下这一段是文殊特殊的“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讲“一行三昧”,是这样讲的,众生只要“系心一佛”,把心就专门注意到一尊佛。有的人喜欢什么佛都念一遍,什么菩萨都要念一遍。今天是某个人过去的忌辰念点地藏菩萨吧,生了病念点药师佛,有时有点事求观音菩萨,有的时候念念佛求往生,什么都要念一念,念得很杂呀。当然是有功德的,但是不专哪。文殊讲的“一行三昧”,就是叫你集中在一尊佛上,“专称名号”。不要像密宗做观,像禅宗去参念佛是谁啊,都不要去管。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学密的人就念一句咒,其实都是一样的,名字跟咒嘛,名字是佛的名号,咒是佛的心印,都是同等的。我们不要净说净土宗,就好像密宗不好,净土宗是密教的显说,都是平等的。专称名号,即于念中得见彼佛,在这一句一句念里头,你就见到彼佛,见到一切诸佛,这个把全文都引出来了,这是文殊大士的“一行三昧”。

什么是一行呢?就是专心在一尊佛上。“大智宏深”,文殊是大智呀,这样的“一行三昧”,愿共众生往生极乐呀,大智宏大,很深奥啊。“文殊师利菩萨”,这一段就是拜文殊师利菩萨,赞叹文殊,观想文殊特殊的功德。我们今天讲文殊,当然他有很多很多的教化。比如“法华”里头,他度龙女,很快就把龙女度成佛了。七岁的龙女就在法华会上成佛,这都说明他有大的智慧啊。这段简短的,把文殊主要的功德包括在里头了,我们进行了赞叹。这里头指出了自心和般若的重要,般若就是自心中所现出来的。自身像珠子,般若就是自己心放的光,珠子放光了,光出来先照谁?先把珠子照亮了嘛!所以我们修行者心放光,光又照本性,这就是修法上最大的,最直接的!不管是禅宗、是密宗、是净土宗,禅宗就是开悟了,密宗就是开大圆满成就啊,净土宗就是证理一心啊,理一心也是如此啊,所以都是相通的。

今天这段话呢,一方面是说我们纪念文殊菩萨,跟文殊菩萨结一个缘,从这里头,谈到念佛,谈到求生净土。我常说的,修什么都可以,都是好的,很少劝人家去改变,你这个不要修了,换一样。如果老换来换去,就很麻烦了,你也不能安心修下去。最终一无所成,专心的修下去,修什么都好。但现在已经是末法,五浊恶世,这个时候咱们众生只有求生,不能不求生净土!所以我在密宗道场,莲花精舍,不是求其他世界呀,还是求生极乐世界,参禅也是一样,大家都是求生极乐。不管修任何法门,不要换来换去的,而且要求生净土。文殊都这样嘛,“愿共众生同生极乐”,“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嘛。文殊菩萨都这么发愿,我们也应该发愿。这里头我们知道般若的重要,知道往生的重要,今天纪念文殊菩萨啊,很积德。

你们从五台山回来,听说这件事情没有,在***之前,一个福建和尚在五台山碰见文殊菩萨,你们听见没有?你们到五台山回来,今天又是文殊圣诞,我们谈文殊菩萨。福建一个和尚,上了山之后,他就三步磕一个头,很虔诚,看见庙就进去,就礼拜。拜来拜去,拜到中间,看见一个地方,有一个小的圆门,写着三个字“金刚洞”。他就跑进去了,里面很大,有大殿,有藏经楼,很多和尚,很多喇嘛,有七八百人,都在那很忙。他说先到大殿去看看吧,到大殿一看哪,大殿上只有佛的座,但是没有佛。这倒很奇怪,有佛的座没有佛,他就没有顶礼,因为他没有看见佛嘛,就围着佛的座绕了三圈,也是礼貌。绕了之后,再去看看藏经楼,刚要出门,后面跑出一个小沙弥,就喊他“什么什么师先别走”,他很奇怪,怎么这儿会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我师傅找你谈谈”。他就跟小和尚到后面去了,看到一位很老的人坐着在那儿,一看很有德,就很恭敬的顶礼。老人说:“三步一个头,你很辛苦了,到上面坐一坐,倒茶来给他喝”,这地方很好,他就请求:“我不想走了,在这里挂单行不行?”老和尚说:“不行,你得回去”。他就问:“你们大殿上怎么没有佛啊”,“我这里用不着”,这就是法身了,法身就离一切相了,到了法身境界,就不一定用形象来表示了,说“我这里用不着”。后来就请老人做开示,告诉四句话,当时觉得普普通通。告诉他:“将来不久啊,庙里头没有僧”啊,***以前,“佛前没有灯啊”。后来就出来了,他一心在拜,还差一点就拜完,天已经黑了,不能往前走了。

正好呢,有一个西藏的在家人,住在上面,他就到了那个地方。藏人说:“正好你在我这吃,我招待你”,就供养他吃饭。两人做饭的时候聊天,他就问:“你们五台山有多少人,有没有一千人?”藏人说:“哪里有一千人哪,有人来打千佛斋,我们到各方面去凑,把所有地方的人都挖出来,只有七八百人哪”。福建的和尚说:“不对,我到了一个地方,它那儿就有七八百人,再凑上不就够了”,藏人说:“哪有这个地方,没有这个地方?”他说:“我都去了,叫金刚洞”,藏人就把旅游导游图,还有古代的那些图,都翻给他看,他看是没有金刚洞,真查不出来,那儿有几百人,庙很大呀,不能不标出来呀,没有啊,这是怎么回事?“你呀,我看你是碰见文殊菩萨了吧?”这句话一说,他坐不住了,本来很冷,预备吃饭睡觉了,觉也不睡了,饭也不吃了,连夜起来又去拜,大哭,感动了,真是见到文殊菩萨了。拜到天亮了,又拜到金刚洞那个地方,再找找不到了,后来他就下山了。

临走之前他到庙里头,跟他同乡说了这件事情,就下山了。他福建同乡就告诉了圆彻法师,圆彻法师现还在南方,这件事圆彻跟我说过,一个很有名的比丘也跟我说过,是真有其事。一看他写的那几句话,只有文殊才写的出来呀,那四句话,我不记得了。这四句话一种意思呢,讲的是普通佛教这些事,你横着、竖着都能看,直着看也成文,直着看是说***的事,未来的事。后来圆彻师知道后,去追那个和尚,没追着。这些事就证明,确确实实文殊菩萨在那个地方。唐朝有一个人遇见金刚窟,现在还知道那个地方。也是在那儿遇见文殊菩萨,那个大概是金刚洞,见到文殊菩萨后进行了一些谈话。就是现在你们去了之后,文殊还是有接,还是有送,但是往往不认识,不让我们看得出来,看不出来也都结缘了。

这种本子古色古香印得很多。当年,一位老居士,九十几岁,他每写一笔字念一句阿弥陀佛,照他原来用毛笔写的本子制的版,保留他自己写的偈,我后头作了一个拔,也是用毛笔写的。现在台湾的书印得很好,是按西法印的,宣纸按大陆古典的风格,留作纪念。这位老居士,活到九十几岁,他们都求往生啊。一转眼的功夫,五十几年前,半个世纪以前了,你让他想也想不起来了。他的爱人说:“你怎么这么大胆子,把这个书搁在口袋里头”。多少年前了,我西装的口袋里搁着一本英文的茶花女,那个时候,日本人对知识分子也是很什么的,你怎么这么大胆子,还敢带这种书。是很薄的,袖珍本子的茶花女,本来是法文的,翻译成英文。

某居士问:我们在美国啊,去年想到北京来,有居士从您这里回来,他就跟我们讲了,我们就想拜访您,听说您不见客,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老:“不见客”这个牌子挂在这里,一般是尽量避免一些来客,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再说大家这么远来,为了法,应当保证大家,就不能考虑自己了,将来要事前约定。洛杉矶有两位要来,前两天有人就到我这儿联系,他们是四五六号到,我挑了六号,事先联系一下,有时候真是碰见病了,或者真是很忙,抽不出时间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有可能性,远道而来,总是尽量的保证大家的心愿。不过也很惭愧,我就怕耽搁大家的时间。那天来了一个人,他在北京也只有三天时间,还是抽出上半天旅游故宫的时间,我说你第一次到大陆来,故宫不看挺遗憾的,他就放弃了。

某居士问:怎么样能保证修净土,就是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着念着,心就跑了,然后想到再回来,回来以后又会跑,怎么能够专心?

黄老: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这种情形都是会有的。开悟的人他悟了之后,也要牧牛啊,比方像牧牛一样,禅宗的牧牛,牛跑了之后,就拉着缰绳把它拽回来,所以都有这个问题。现在你不要老认为,我怎么念着佛,它又跑了,你要想到跑了之后,你会把它揪回来,这个很可贵啊!我们不要埋怨,我念念佛怎么会跑,这个跑是太自然了,妄想我们太熟了,这个心一直是野的,它没有受过约束,想跑是很自然的。你要知道心在自个,不要失掉自信啊,跑了之后,我还想着把它拉回来。已经跑了,我又念出一句阿弥陀佛,这很可贵呀!这不是一种制服能解决的,欲除妄想,去一添两,我要去妄想,你这个思想就是妄想,去一添两。念佛功纯,妄想自然不起,这是真正用功后的结果。功夫纯了,妄想就自然不起,非强制阻也,不是勉强没有的。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可以加一点观想了。但是说只要追回来了,还是要清清楚楚的念,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听,用耳朵听,自念自听,这等于返闻。就这一句听得清清楚楚,这一句你听见了,佛也听见了,这句就不管了,只管底下这一句,不要管一句一句之间有没有妄想,只要这一句自己听得见,这一句就是真念了!念得半天自己一点听不见,那就不行,那你这一段工作就是虚功,这是利用耳根。

夏老居士“念来字句用心听”,只要注意在听,你不出声一样可以听见,默念也能听见。利用耳根实际上就是都摄六根,其他的根都摄住了,意根也摄住了,嘴也在念,耳朵在听,这都摄在这儿了。所以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到相继了,就自得心开,到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就开悟了,那就不是事一心,理一心啊。大势至菩萨成就众生,就是这种因缘,我们现在不管相续不相续,就是一句一句得听,听见了就是真念真修了!!!有妄想,就算它有妄想,我收回来还念。“任它妄想纷飞,听我念佛分明”!妄想不管它,我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绵绵密密的念,你的妄想乱挠,它挠去,不理它,就是念念听!!!我们的本事就是这个,你要是去跟它斗,有的人夹杂什么的,越来越乱。业就跟水一样,它要动的话,你就不要动,越搅越乱,它就不会清净。

某居士问:我请教您关于静坐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得定,如何打座才能解脱?

黄老:这个问题是这样,戒定慧是三无漏学都是好的嘛,我们静坐可以得定,这很好嘛。但是定和慧就不一样了,戒定慧是三种,禅定是六度,还要加上布施啊。持戒、布施、忍辱、精进,忍辱、精进加上这三个,不就变成六个嘛了,打座是属于第五度的禅定。跟戒定慧的定是一样的,是六度里的第五度,前五度如盲啊,前五度跟瞎子一样,第六度才有眼睛啊。所以有时把它搞混了,因为禅宗,打座也是禅宗,不是打座也是禅定,禅宗是般若属于第六度。只是禅定,没有般若,不能到底啊。只是修福,禅定的福报很大呀,比你拿黄金做布施功德都大呀,但是福报要尽了,眼见是虚空,虚空上面很高很高,但毕竟福尽后又下来了。这种福报,可以享受升天,等这个福享完了,还是堕落啊,问题在这儿,所以打座不是不好,也是佛教里需要的。但是光是这样,只是修福,还没有眼睛,不能是波罗蜜,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如果你坐下来很清静,这个时候,或者念佛,或者喜欢持咒,这就不一样了。因为打座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单靠自己的力量,自己无始以来种种的冤孽,它是不甘心你解脱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讲,不用咒来加持你,你靠打座解脱是不可能的,那些冤孽来缠绕你,必须依靠他力。念佛是他力门,靠弥陀的愿力,靠弥陀的名号,弥陀的功德。一个好好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个菩萨保护他,随时随地的保护。你打坐就不一样了,这里头就是说,要具体在禅定上怎么用功,当然也有很多,总之,你还没有出禅定的范围,还没有出前五度,还没有出修福的范围,难免有魔扰。如果利用打座,或者持佛号,或者是持咒,是可以的。这个咒不要乱学,现在魔传密的,传咒的太乱了,太不像话了,简直不像话了,那样还不如不念呢。所以净土稳当一点,很多人也这么主张过,静坐之后来念佛,这样也是一种方法。

某居士问:我是一面打座,一面念准提咒,念一段时间咒后,只是打座,咒不念了,可不可呢?

黄老:这个可以,你已经有句咒了,念了一段时间之后,你清静下来,清静一会儿,你看能清静多久,你就任意它去清静,当然是可以。但是这里头要注意,不管出什么境界,都不要管它,好的也不要管它,坏的也不要管,佛来也不要管,魔来也不要管它,一切不管它,不理它。这个时候不要勉强求打座的时间长,很清静的时候你可以做下去,心乱的时候就下座。你已经有咒在前头了,这样坐是可以的。

准提的功德很大嘛,一念准提本尊就到,各个本尊都有自己的愿力,不一样的,准提有特殊的愿力,一念他就到。你好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派二十五个大菩萨保护你,各个法它都有特殊优胜的地方。显密圆通看过吧,念准提的人可以看显密圆通,显密圆通专门讲准提咒,它赞叹准提咒,那样会增加很大的信心啊,准提咒可以不要念那么长,念咒心,念个咒心就够了。准提咒跟六字大明咒因缘很深嘛,念准提的也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念咒之后,然后再静坐,这都结合在里头了。一边念咒一边静坐,一边静坐一边念咒,也是可以的,这两个都可以。不是单纯的打座,单纯的打座不很平安哪。

某居士问:除了念阿弥陀佛以外,还要念什么经啊,或者念无量寿经,或者还有其它什么经啊?

黄老:您看的是《无量寿经》,很好啊,夏老师汇集的那本,这也是我们跟佛的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前人没有啊,咱们中国《无量寿经》的注解,所刊行的只有一本,就是隋朝的慧远,加上唐朝张行的那本没有刊行,在大藏里头有,我是从大藏里头抄下来的。《阿弥陀经》有很多注解,就是因为没有好的本子。现在夏老师的这个本子出来,去年就在台湾印了二十万本,大概一年时间哪。净空法师告诉我,有人一天能念十二部,很惊人哪,肯定是出家人。这本经很长,一天念十二部,那一天都在念经了。《无量寿经》,确确实实是一部善本,我刚写了一篇论文,就是赞叹这个善本哪。

咱们这本经就是《华严经》啊,也就是禅,也就是密呀,一切众生都得靠这部经来度脱。你看,一上来释迦牟尼就赞叹阿难,你问的好啊,多么大的功德,将来一切含灵哪,一切众生哪,都是因为你这一问而得度啊。你一问,就讲出来了《无量寿经》来,都得度嘛。最后经都没有了,这部经还留着一百年度众生。所以这个时候它就放光,将来就是从现在起,一直到最后,什么经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无量寿经》还能放光。这里会有一个问题,《无量寿经》在那个时候,人的智慧都这么差了,还能接受《无量寿经》吗?还是应该浅一点的,这个经很难哪,圆教的经啊。《法灭尽经》上讲了,法灭尽时先从楞严灭起,现在已经有人在那说楞严是假的。你说这个事就很有意思,佛早就说,将来第一部灭的是楞严。再有很多人,大学者说楞严百伪,一百样全是假,这个学说成立了,就说是假的,这样不就灭了嘛。第一个灭的是楞严,佛早说了,最后灭的是《无量寿经》。这么说众生怎么能懂呢?佛就说,你看见灯没有,就是点得那个油灯啊,蜡烛也是一样哪,最后它要灭的时候特别亮。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光返照,人要死的时候,忽然间精神好了,特别能说些话,还很好听,那就是要走了,这叫回光返照。那这一百年就是佛法的回光返照,都还能念《无量寿经》,还能懂,那时的光特别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提倡《无量寿经》,就是为了这个法一直传下去,传到最后一百年,都靠这部经来得度。这部经非常好,当然净土经里头还有三经嘛,《阿弥陀经》啊,《观经》啊,还有五经啊,那五经都是应该读的,《大势至圆通章》是一部,《普贤行愿品》是一部。

再有读一篇好的注解,我推荐两个《阿弥陀经》的注解,一个是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一个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佛疏钞”》。《阿弥陀经要解》,还可以请一部圆瑛法师的讲义,他把要解进行了讲解,有讲义,是藕益大师的注解,圆瑛法师把这本注解也讲了,这样我们看起来就更容易了,所以可以从这里入手,从圆瑛法师的讲义入手。你们不是还去中国上海嘛,上海可以请到这本书。还有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圆瑛法师也有讲义。我们要三辈往生嘛,就是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劝发菩提心文》对我们很有帮助,这三本可以直接读了。因为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就更放心了,也可以给别人介绍,我们就有根据了,圆瑛法师就是这样讲的,我们就放心了,不会出错。这样读下去很好,这是了不起的大德,莲池、藕益了不起的人物。而且离我们不很远,明朝离我们很近,跟我们的思想还能接得上去。这书非常好,其它有些经也可以读,我比净空法师宽裕点,他是非常专,我比较宽裕一点,《金刚经》什么的都可以读,稍微宽裕一点,相互融会,因为自己思路开阔,法法都是相同的,讲的都是一件事。

就讲庐山吧,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横看成岭,这么看有山峰,都是庐山。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去理解,而且和其他的同修,我们的共同语言也多一点,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心得经验。可以广读一些书,读诵大乘,净土宗讲过了,往生的正因是读诵大乘,大乘经典都可以读。但是还要看你的时间,工作很忙,读诵大乘把念佛耽误了,这就不圆融了,一定要保证你的定课之后,我们再尽力的读诵大乘,书上有注解的开示。我们再发菩提心,又发菩提心,又肯念,那不就是万修万人去了。三辈往生不就是这个条件嘛,你自己真愿意去,不是喊口号,真正去做了。往生就是这两个条件,一个是一向专念,我念了。一个是发菩提心,我拼命研究什么是菩提心,一点点发起来,有了菩提心,我的心就慈悲了,大愿是我的大愿,好好学般若,菩提心,没发叫它发,发了叫它长,长了之后叫它成就,成就了就行了。

大家肯修净土的人,肯信佛的人让他广一点,都应当看重自己,我们共同的一点,要把正法的正字,还有正气,让它抬头。不要叫那些冒充的,别有用心的,种种的业障致死,我们要知道正确的道理。信徒啊,有很多人特别肯做功德,拿了很多钱来,这个当然比不肯拿钱的强一万倍了,但这都是所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正法需要护持,要把那个钱给了邪魔,拿这个钱当然做坏事了。所以我们说,哪一度都不能没有智慧啊,你拿钱给人布施,布施离开了智慧,也做不好布施。手枪给小孩子玩,他要枪,你把枪给他,打到别人打到自己都不得了,不能给他呀,要分别对待呀。没有智慧,你做什么也做不好。我们要树立正法,每个人从要求自己开始。我们一方面如法修持,一方面读诵大乘。慢慢的我们根据这个条件,能够接受戒定慧,受了戒就要很严格要求,不要去贪好听,我受菩萨戒了。我们要知道藕益大师退比丘戒,比丘戒守不了,受沙弥戒,我们对藕益大师始终都是恭敬的,不会因为退戒而不恭敬他。印光法师赞叹他做的要解,“释迦牟尼佛自己做也不能超过了”,所以这本书真是可读的,不管你信不信净土宗。藕益大师九天写出来的,这么精彩的一部书,《阿弥陀经》注解第一,只花了九天。那不是做文章,是从心里流出来的,湛然极了,九天哪。这些法宝,我们能遇到,是个很大的事情。

某居士问:师傅,我是般若门,也不知道是属于净土宗,还是禅宗,还是天台宗,修什么宗是不是还要看个人的本性,还是心得,或者什么?

黄老:实际上说老实话,在印度最初也没有分这么多宗。拿我来说吧,我也不是严格的哪一宗。但是我们对于佛法,总是要一步一步的深入,不是根据自己认定了,再去学,而是仔细学一学,当你发现自己最适应什么的时候,那么你再认定,在哪一个地方深入。所以还真是有一个广学的过程,比较广泛的学一学,夏老师的净修捷要里头有,“广学原为深入”,为什么广学,就是为了深入。挖一个洞,再挖一丈深,一开始就是这么粗,一丈深挖不下去呀。所以要大一点,广学就是深入啊,深入以后就修一门了,一门就是普门,一门就代表一切了。现在不忙做这个决定,我说的意见供参考,许许多多的法门里头,净土宗比较起来最稳当。有很多冒充什么大德,在净土宗冒充很难,禅宗和密宗里头冒充很容易,这是特点。禅宗他就随便说,毫无道理的话,你不听他的话不成,你以为他非常高深。密宗也是如此,对于师傅要绝对的信仰,绝对的服化,你拜了师之后不许怀疑老师,很好冒充啊。你看净土宗的师傅主要是念佛,经典你问他答得出来,他主要念佛,看见他不对的地方,你就发现了。净土宗不一定要靠师傅啊,还有这个特点,这些经论你自己可以学,不像其他的宗,师傅不告诉你就不会,密宗给你法本师傅不教也不会,那就太难了,师傅找不对就不好办了。净土宗它是千经万论共指,不很依靠师傅,从这个地方来认识这个问题。

某居士问:我目前看了好几部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本身持大悲咒,但是我又想学准提咒,我小时候读书时母亲就在念,很自然会常常想这件事。最近因缘比较多一点,又听到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我又念大悲咒,又念准提咒,又读《无量寿经》,那不是杂了吗?

黄老:有人是这样说,这个没有矛盾,你一时舍不得,就这么修,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准提很好吗,你母亲念,跟母亲学就可以念嘛,显密圆通就特别赞叹准提咒,不可思议呀。你是一个密净兼修,密宗和净土宗兼修,这个是圆瑛法师的话,他亲自跟我说的,密净兼修万人修万人去。你念《无量寿经》,这不就是净土嘛,你还念佛号,不也是净土嘛,又念大悲咒,又念准提咒,那不是密嘛,这是兼修。中国过去念净土的人,不念大悲咒,不念准提咒的非常少。他至少还念个往生咒嘛,一点咒都不念的很少很少,所以太绝对了,也显得有很多限制,就是自然一点。但一开始你要有一个重点,不要平均使用,现在你还形成不了重点,你先这样修再说,将来你要自然而然选择一个重点。你比方说,将来以念佛为主的话,大悲咒一天念三遍七遍,《无量寿经》跟净土佛号多修,准提咒也可以助修,一天念多少,这也挺好。虽然是兼修,但也有主有次。密宗为主,那大悲咒准提咒多念,那《无量寿经》一天念一回,一天念几品哪,佛号就念一转,那净土宗就变成次要的了,密宗就是主要了,这还都能往生。但是,主要看个人的真实发心和努力精进的程度。

某居士问:我本人并不喜欢密宗,我不知道念咒就是靠近密宗,所以我要念经书,念《无量寿经》或者《妙法莲花经》。是不是念经多一点,比念咒多一点好?

黄老:你这就更清楚了,这是中国传统佛教徒的修法,就是这样,念经念佛号再念一点咒。你看和尚大悲咒,十小咒,和尚上殿念大悲咒,十小咒。净空法师带来台湾印来的,一包护身的大悲咒,十小咒嘛。平时上殿就是这个,你说和尚是密宗吗,不是,但他要念大悲咒,十小咒。这就是中国过去,一般佛教徒的修法就是这样。你还可以先这么学起,总之,不要一下子勉强自己怎么样,先兼修,然后自己慢慢发展,自己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修法。

某居士问:因为现在我有点慌乱,听得太多了,好像要怎样开始,摸不到门路,因为我听了净空法师讲座以后,才慢慢明白了,原来有那么多宗,各种法不一样,好矛盾啊。

黄老:不要紧,你这个这样,先看这些经书,因为你不读经,不了解佛教的情况,经书还是要知道的,要读诵大乘,大乘里头以《无量寿经》作基础,而且有缘和净空法师接触,可以听他的讲座,可以跟他学习。再有就是说,大悲咒每天念上若干遍,准提咒若干遍,现在也不叫做杂,就这样修下去。

某居士问:那会不会念咒多了,就走向密宗?

黄老:不会的。

某居士问:她的意思是说,百分之七十时间念佛号,百分之三十时间念咒,是不是这样子?

黄老:一个为主,在我大经解里头,讲的一向专念,不是我讲的,古人讲的,一向专念就是有这种情况,一个为主,别的作辅助,还可以相隔念,就是念念大悲咒,念念准提咒,还是以念《无量寿经》念佛为主,这还叫一向专念,所以这个定义下的宽。他有三个定义,一个什么都不修,就念佛,这个叫一向专念,太严格,他也没说哪个对哪个不对,都可以。你喜欢圆就圆一点,你喜欢宽就宽一点,都各有利弊。

某居士问:修哪一种法成就最快?

黄老:就我的看法主要还不是方法问题,它是发心的问题,方法怎么都可以,方法不是绝对的,就是你如何发心,你的见哪,所谓圆人修一天等于普通人修一劫。所以这不是方法问题,你的见解是圆的,你这一天的修持,与普通人修持日劫相倍,他修一劫就跟你修一天的功德一样。所以说要快呢,这是决定性的,要提高自己的见。

某居士问:我们念佛,口里头念,耳朵听佛号,那要不要数佛号,要不要计数呢?

黄老:藕益大师的法,要拿起佛珠计数,听是只管听,计数只管计数。但是你在办公室,或者什么地方,你的佛珠不能拿,也不要勉强啊。但是你可以拿的时候,还是拿着,藕益大师说最好拿起念佛珠来。拿念佛珠来计数有好多原因,一个是念佛珠有功德。还有就是说“欲要佛不离口,先须珠不离手”,他可以帮助你,提醒你,手拿着它以后,有它的作用,自个有约束。不然手一滑一滑就没有了,说估计一天念一万,这数目在哪儿?你没念满。有它计数,这个数目就告诉你念满了。你说是不计数,那念了多少,不知道。也有人主张,不要拿念佛珠,拿呼吸计数都可以,不是绝对的。不过说起来,我们初下手,有念佛珠,规定个数目,按照数目作为定课,这样修很稳当方便。经常提醒自己,看看拿念珠的手空了没有。

某居士问:您说的记数,是念一粒记一个数,还是念一千、二千、三千记一次数,还是说怎么样?

黄老:这里有好多种,我这儿有一种日本念珠,念一圈是一千,这个数目是乘法,我还是乘法四位的。

某居士问:叶曼居士她劝我们来拜访您,她让我们特别问候您,她说有时间也来拜访您。

黄老:她很忙,不一定要挤时间了。我们很巧,在她刚结婚,我们同船走的,见了两次面,彼此不认识,她没看出我,我没看出她,后来她把名字告诉我,才想起来了。

某居士问:如果不吃素,念大悲咒是不是没有功德?

黄老:不管修什么法,修观音法,修大悲咒,不吃素不能说没有功德,就是不圆满,应当吃素。绝对不能杀生啊,吃活鱼,蒸螃蟹呀。这样念大悲咒那就一点也不慈悲了,不但不大悲,小悲也没有了。有的时候嘛,就是说,佛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根据个人情况,实在不方便,也不需要那么做。必须要刷锅,什么都弄掉,我才能吃,你炒完荤菜的锅,就不许炒我的素菜,这就很麻烦,也弄得很复杂,这种就是圆融一点了。我们体会一个精神,就是大悲观音,悲悯众生,我们要念她的咒,我们就要学她的悲心,因此不要恼害众生。现在保护动物的人,他们对贵妇人穿的皮大衣,都在抗议呀,我们现在穿皮大衣的,还不如他们那些保护动物的人,是不是。所以有的时候要融通,我的看法毛衣还是可以穿的,你去买来还是可以穿的,真正的戒律上还没有这么严格。真正经本上说的话,众生很矛盾,就是不够圆融。

更新于:2023-07-12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