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极乐宝刹,是大觉赞叹的,三辈众生要高升的。晚夕中孕含金华,群星还要惭愧那海滴。晨朝的畅游玉池,世灯勉强比喻为河沙。因为十方诸佛来赞助,四类众生有利往。虽然光照而普遍开示,终究顶礼而偏求往生。所以天竺国的皇家,从古到今,那里的大贤大圣们,都舒展文辞作为盟约(文殊普贤天亲龙树圣贤等类,或另译发愿文,或著作经论,这里不详说),这里的大德大儒们,尽情的挥毫而发誓愿。(且首先从晋朝的东林净社刘雷等十八贤,以及一百二十三人同发誓愿。刘遗民执笔撰写。后来有地位的人士,有德望的高僧,有洁志的俗家信众,丰富了记载)从此反复绵续,相互唱和。确实是道德的通途大路,常乐的直捷救济啊。但是世间多有歪曲错解,没有了解深意,忽然遇到求问,就没有羞惭的滥吹,或激动排斥为小教,或大笑指责为权乘。因为那言词既然违反经意,人们疑惑在通常的典藉上,能不说吗?“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孔子语,意思是君子在自家说出的话不善,那千里以外都违弃了,何况近处呢),于是我就论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词语惭愧不成文采,道理还可能算是适当。看到菽和麦就要分辨,区别泾水和渭水就要分明,剪除伊兰草的臭林,种植栴檀树的香干。信解行愿,探求始终,不用数千言就能详细说明的,实在是这二门了。
第一决疑门
疑是信的障碍,世间小善尚且不能成就,何况菩提大道呢?有人说:“天台智者已经有《净土释十疑论》,何须这篇文字?”但是大略有三个意义。一是上为王臣高官生起信愿的,事务繁忙少有闲暇,难寻广长的文字细看。现今列举大纲,以及略说行相,因为容易阅览,因为容易修行。二是论中多是随着事相解释疑难。唯有第二第三,略有附带义理的。而且事情既然没有穷尽,疑也不可终止。现今就阐明一理,作为诸法的源头,指出源头那流就可以知道了。三是正对说者反经背理,自损损他。所以在第二疑法中,舍小的取大的,弄明白权与实,使后来的人不迷惑。至于道安和尚的《往生论》(六卷),怀感法师的《群疑论》(七卷),道绰禅师的《安乐集》(三卷),慈敏三藏的《净土慈悲集》(三卷),源信禅师的《净土集》(二卷),古今祖师归心净土的,或注疏解经,或根据经典造论。或随机解释疑难,或伽陀赞扬。虽然殊途同归,而各自陈述见解,动不动就是长篇,寻究确实很难。现今统合那百家,把三疑收尽。但是文字依据是天台止观,不敢自己臆说。一是疑师。二是疑法。三是疑自。
一是疑师
师有二种:一是邪魔外道等师,颠倒惑乱别人,不是能传承的啊。二是正法的师,又有凡圣因果的不同。凡夫以及因位,还有不明白的,就像清辨(印度人)认为弥勒还不是正遍知,要等到龙华成佛,再去问津,就是这类啊。现今显示西方净土要众生回向的,唯有果佛圣师,释迦如来,以及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赞劝往生,更有什么迷惑?
二是疑法
佛法有二种:一是小乘不了义法。二是大乘了义法。大乘中又有了义不了义的不同。现今谈净土,是唯一大乘了义中了义的法啊。并且小乘经部,包括所有贝书,没有过一字赞劝往生他方净土。所以天亲论说:“女人以及六根残缺的,二乘种性的不生他方净土。”这就是明确的根据啊。
问:小本《阿弥陀经》等,都说极乐国有声闻弟子。以及《鼓音王经》说,佛母名叫殊胜妙颜。也应当还有女人。
答:佛母恐怕是指初降生时。成正觉后,国土随即清净,必没有女人。佛母或转成男子,如娑婆本土的龙女,或在命终如悉达多的母亲。有人注论引用这部经文,而说净土也有女人的,不是啊。声闻的问题如《观经疏》以及《净土十疑论》合起来领会。现今阐明大乘又有三种。
一是三乘通教。这一教门虽然通大,类同二乘。又当教菩萨,虽然教化其他净佛国土,教化后,还同二乘归向永灭。净土深理,不是他们知道的。不是了义啊。
二是大乘别教。这是指大乘“独菩萨法”。虽然谈实理,“道后”才证,因果不融。而净土在理外修成,万法却不由心具。虽然尘劫修道,广游佛刹,对于那净土因果,只是“体外方便”。这也是不了义。
三是佛乘圆教。这一教门的要旨圆融,因果顿然具足。佛法的妙,在这之前,不知所以啊。经上说:“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
十方净土秽土,同时包含在刹那间。一念色心动起,罗列遍布在法界中。都是天然本有,不是缘起新成。一念既然如此,一尘也是这样。所以能够每一尘中一切刹,每一心中一切心。每一心尘又互相周遍,重重无尽没有障碍。一时顿现不是隐与显,一切圆成没有胜与劣。如神珠的顿时含照众宝,如帝网的千光交相辉映。我心也一样,众生与佛本体等同。如此却是刚刚回神的亿万刹土,实际是自己心中生出。孕育的九品莲花,哪里逃出刹那的范围?如果事与理远隔,净土秽土互相妨碍,怎么能使五逆凡夫,十念就登上宝土,二乘贤辈,回心就到达金池呢?相信这圆谈,那事就没有不通达。蒙昧这个至理,那处处就都迷了。所以《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造通二种。一是理具名造。十界的依报正报,一念就具足。二是变起名造。全理的缘起,知无不为。)如心与佛也是如此,如佛与众生一样。心佛以及众生,这三方面没有差别(实在因为三无差别,才能感应道交,悲愿相摄。共变各变,因果才成。如果只知一理无差,不晓得诸法互相具有,那还没有很好的圆融意旨。)。又《大乘起信论》说:“所言法者,谓众生心。”(直指凡心)这心当下含摄一切世间(六凡法界)出世间法(四圣法界。摄的意义也有二种。一是理具。二是事造。包括十界。十界之内,身土净秽,什么法不在)。依据这个心,显示摩诃衍的意义(摩诃衍,就是大乘。如果不是这个心,怎么能乘运)。《十六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就是法界身,在一切众生心想中,以及这心可以作佛,这心就是佛)又《般舟三昧经》说“佛是我心。是我心见佛,是我心作佛”等。谈这个旨意的,在大乘经卷中,璀璨缤纷随处可以举出。至于《法华》妙经,如来亲自授记往生。《华严》奇谈,普贤亲自陈述回向。所以知道弥陀在因地时,观到这个理而发大誓愿普收众生。释迦的果成熟,称赞这个理而出广长舌深深赞叹。十方三世,莫不是一样。
问:如上面的说明,妙理圆融极了。那么世人都须要观行,才能往生吗?
答:这不是啊。现今只是决断疑情,使人知道净土的百宝庄严,九品因果,以及在众生一念微细的心中,理性具足,才能知道今天往生的应用,随愿自然。虽然遍及十方,也不离当前一念。往来法界,正在唯心中,避免庸常的见解,执这个否定那个。那行愿的相,正在次门,不是这里问的。何况九品往生的相状,各有行类不同。上辈三品,须要解须要行。所以经文说:“汝行大乘,解第一义。”就是那样的人了。如果今天的学人,见贤思齐,企望金座而高升,唯有妙观可以依托。如果是那中下等的,六品往生的因,只是精进持戒,在世间行仁慈。至于下下品的往生,本来是恶逆人,十念精诚,便生到极乐国。只要能知道有净土,都可以回心向往。如果不是这样,哪有九品的差别啊。(世人纵然说净土出自大乘教,不能如上面针对教理去分辩,难免混滥,不值得决疑。)
三是疑自
提问说,我是博地凡夫,世间烦恼多。为什么这个身往生到净土,进入贤圣海,同正定聚(必定正悟)一样呢?
解释说,如果了悟如上法性虚通,以及相信弥陀本愿的摄受,只是勤修功福,哪里还用问?何况十念的就能往生,唯有除了五逆罪以及诽谤正法。再说定心十念,五逆诽谤的也能往生,如今幸好没这个恶,而且真正信愿专志求生,还有什么疑惑呢?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见闻录白话(明)古吴沙门智旭随笔凡夫白话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七殿。上帝命暂主之。每隔数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9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1992年5月8日写于重庆慈云寺)一、净土教与净土宗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据大乘经的指示,有西方弥陀净土,东方药师佛净土、兜率弥勒净土、毗卢遮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第八章 净土资粮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31
佛说鬼问目连经白话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凡夫白话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目连晡时从禅定起游恒水边。见诸饿鬼受罪不同。时诸饿鬼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2-30
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 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这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当机并且又能够契理。所以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慧命所在,是所有众生得救的核心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