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金刚橛主要象征着怒相神金刚橛神[1]强力无比的佛性,金刚橛神有效地灭除一切障。梵文词汇kila有道钉或大钉之意。在吠陀时代,kila一词可能源于拴捆牲畜或祭祀动物的木桩。同样,藏文对应词Phur-pa也指的是桩子或帐篷桩子。在吠陀时期的泥土占卜仪式中,也要用一根木桩定位并钉住居于地下地龙的头以便在修建圣坛或火坑之前使地基稳固。在西藏,寺院、庙宇或佛塔修造之前也要举行类似的仪式以确定蛇尾土地神[2]的精确位置。这个仪式起源于早期的创世神话,在这个神话中,大因陀罗神用其金刚杵杵尖钉住了大龙神[3]的头。大龙神盘绕着迈达拉山附近的一座小圣山,其头堵住了生命之源的流淌。indrakila一词也用来指从塔或大神像中穿过的、象征着中脉的木制轴杆。
最早的木制金刚橛被刻成神灵状,已在和阗[4]地区出土。在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5]的一座古代佛塔中最近发现了有关金刚橛仪式记载的最早的贝叶经,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在莲花生大师传中,有记载说,他曾到过卡沙卡玛拉[6]北部地区,该地盛行金刚橛崇拜。后来,在加德满都峡谷帕尔平[7]阿修罗洞[8]中静修时,他遭遇恶魔制造的种种障碍。为了应付这些难题,他要求从印度带去《金刚橛密法》[9]。这些经文一到尼泊尔,人们就开始修持,自此之后,一切障都戛然停止。在抵达西藏时,莲花生大师向他的二十五位心传弟子授了《金刚橛密法》。莲花生大师教授这些经文旨在除障,以在西藏弘传佛法。宁玛派最早把金刚橛神作为能够除障的本尊神进行修持,而这种修持也被吸纳到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之中。
作为礼器的金刚橛通常是铁制的,但在某些仪式活动中也使用特殊的木料或骨料。铁制金刚橛的深蓝色象征着陨铁般无坚不摧的金刚特质。三棱金刚橛的橛棱上画有熊熊燃烧的烈焰,因为,据说,金刚橛在向朝十大方向劈杀时橛身可以喷焰。据说,金刚橛较低的橛身代表着方法或方便,上把柄代表智慧。三棱棱刃象征着断灭贪、嗔、痴三毒。其喷焰的三角形状及金刚的特质把空性的实现比作可以烧掉或断灭仇恨的金刚怒。橛身从凶残毁灭者摩羯的大嘴中伸出。此时,摩羯头象征着金刚橛这个坚不可摧之武器的凶残力量和韧度。一对一对的盘龙从三个橛身凹处的摩羯嘴中垂下。这些龙神代表六度,金刚橛神的六臂也具有这个象征意义。地下龙神有时能引发各种痛苦,如:麻风病或与水有关的疾病,这些疾病是金刚橛神凶残活动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大地降服仪式中也要使用金刚橛。金刚橛上金翅鸟的羽翼和龙神饰物同样代表着金刚橛神对龙神的敌意。三个橛身也代表对三世和三界的控制。
常常可以看到金刚橛的金属柄被做成一个鳞茎状,八面橛杆的两端都有对称的纽结,但有时,杆被画成金刚杵的形状。该橛杆的结构及两端纽结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解释。其形状可能源自它曾作为拴柱使用或在修金刚神[10]仪式中被使用过。在修金刚神的仪式中,咬住地上钉出一个保护圈,并用彩色线圈围。北藏[11]的一部宁玛派经文说:轮回和涅槃被封在手柄任何一端的大纽结[12]里。手柄的八个面因一切创生而熠熠生辉。有一种解释把欲界[13]天神放在较低的纽结上,将那些色界[14]天神放在橛杆的下半部,把无色界[15]天神放在橛杆的上半部,而把佛国放在上部纽结上。对八面橛杆的数字解释如下:1)八大方向,纽结指的是天底和天穹;2)八正道;3)八识;4)坛城的八大尸林;5)八大传承神,即:金刚橛神的八大侍从。
橛杆的两个对称的半部通常画在一个被拉长的八瓣莲花图案上,其顶尖部触到橛杆的鳞状体的中心点。从密宗意义上来说,它们代表红白菩提心露的结合,红白菩提心露将觉识包在心轮的金刚滴露里。八面橛杆及其两个封印纽结代表着发自心轮的八大脉道,两个起着压缩作用的脉轮结丛将八大脉道封死。
金刚橛的顶部通常有三个怒相神头饰。这些神灵是应召住在金刚橛上的。在绘制它们的化身时,要分别画成白色、蓝色和红色,代表着嗔、痴、贪。右边的白脸通常被视为怖畏金刚[16](或降三世明王)的脸,代表身和断灭嗔。中央的蓝色脸是甘露王的脸,代表意和断灭痴。左面的红脸是马头金刚的脸,代表语和断灭贪。就身、语、意而言,这三个神灵也代表三身[17]。九只眼睛象征着宁玛派的九乘和五佛及四佛母的九大智慧。三个恐怖的人头连在一起构成一个骷髅冠,是一圈十二个骷髅头的冕状头饰,代表战胜十二因缘的十二节链环。花环上部中央处有一个发髻,是用三个金刚神的头发拢绾而成,既象征着把一切极端之事和争执束缚在一个简单的现实之中,也象征着对密宗的承诺或誓言的约束。顶髻上通常用半截金刚杵做饰顶,有时是无装饰的扁平头顶,象征着用金刚橛把四处游走的精灵模拟像钉住。
作为手持器物,由于体积相对小巧,金刚橛经常以更为简洁的形式出现在藏族绘画作品中。然而,就其立体雕刻形似而言,金刚橛常受到各种肖像表现形式的约束。例如,其手柄可做成两臂或六臂中央金刚橛神上半身的样子。此外,金刚橛神的三个上半身也可分刻在三个橛身的任何一面上。金刚橛神的两只主手转动着一个金刚橛,四只向外伸出的手也挥舞着金刚橛。这些神灵也长有金翅鸟羽翼,有时金翅鸟也可与金刚橛神的下身合二为一,有时金翅鸟的头也可以换成摩羯头。手柄上的纽结也可以是镂空的,编成八角形的篮子状。第三个中心纽结在橛杆中部,代表马头金刚的一个或三个马头也可成为某些金刚橛的饰顶。在彩绘木制金刚橛上,金翅鸟、老虎和狮子这样的图腾动物及金刚杵和法轮这样的武器和护蔽众神和阿修罗兵众的承包甬道都可以画在金刚橛纽结上或橛杆八角形的杆面上。
金刚橛是许多宁玛派传承大师或伏藏师[18]常用的器物。他们右手挥舞金刚橛或将其别在腰带上。手持金刚橛可以刺杀十方障魔。但左手挥舞金刚橛时,右手一般要配有一个金刚杵或金刚锤,表示钉住了障魔。金刚橛神双手转动的大金刚橛被称作须弥山金刚橛,其带焰的橛尖将一切敌人碾压成灰。作为礼器,金刚橛常画成垂直状,橛尖刺向一个三角形木架台或铁狱。
[1]梵文:Vajrakilaya,金刚橛神,神名。
[2]藏文:Sa-bdag,蛇尾土地神,神名。
[3]梵文:Virtra,大龙神,神名。
[4]原文:Khotan,和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原文:Gilgit,吉尔吉特,古称勃律,地名。
[6]梵文:Kashakamala,卡沙卡玛拉,地名。
[7]梵文:Parping,帕尔平,地名。
[8]梵文:Asur Cave,阿修罗洞。
[9]梵文:Vajrakilaya Tantra,《金刚橛密续》,经文名。
[10]梵文:kilana,修金刚神或金刚神修法。
[11]藏文:Byang-gter,北藏,伏藏师仁增果登发掘的四业诸法典。
[12]梵文:Mahakanda,大纽结。
[13]梵文:Kamadhatu,欲界,三界之一,为欲望所支配的世界。
[14]梵文:Rupadhatu,色界,三界之一,亦称色界处,由清净的物质所成的世界。
[15]梵文:Arupadhatu,无色界,亦称无色处。非物质性的世界;精神世界。
[16]梵文:Yamantaka,怖畏金刚,亦称焰鬘得迦,汉译大威德金刚,藏传佛教密乘无上瑜伽部本尊,为文殊菩萨化现的忿怒相,表示断除诸障、降服怨敌。
[17]梵文:Kayas,三身,指佛的三身:1)化身(Nirmanakaya);2)应身(Sambhogakaya);3)法身(Dharmakaya)。
[18]藏文:gTer-ston,伏藏师,发掘出藏文书籍伏藏的大师。伏藏是古代被人埋藏起来、后世被人发掘出来的藏文书籍的总称。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住在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有一次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道:你从什么地方来?学僧:从江西来。希迁:那你见过马大师(马祖道一)吗?学僧:见过。希迁用手指着一堆木柴又问:马祖禅师像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8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这位知名度最高的阿弥陀佛,究竟有何来历?即使有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 但一定也听说过“阿弥陀佛” 因为这是出家人口中最常念的佛号 那么,这尊“阿弥陀佛”到底有何来历?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