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玛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哈拉帕文明,最初是以象形文字出现在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中。作为湿婆教的早期标识,达玛茹是以舞蹈之王[1]化身显现的湿婆右手所持的一件器物。湿婆奋力击鼓,形成雄浑的节奏[2],以说明柔美的曲调节奏(贪欲[3])是世界结构的基础。自远古以来,游商和街头艺人曾使用印度的达玛茹或猴鼓来召引观众,其时断时续的演奏很快就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达玛茹被做成沙漏状的小鼓,用木料车制而成,有两个对称的羊皮鼓槌。用系在两张鼓皮间的一根Z型长绳将湿婆教达玛茹的鼓面绷紧,这样,通过挤压鼓腰上的绳格就可以提高它的音调。两个小圆鼓槌或两个小球固定在达玛茹鼓腰的两侧。高举右手前后快速摇动时,鼓槌轮流敲击鼓面,发出颇具特色的铃鼓般的音色。西藏艺术作品中有时也有沙漏形状的湿婆教达玛茹。
佛教的木制达玛茹或小鼓是由两个空心的半圆组成,半圆的拱顶处连在一起。达玛茹的尺寸各异,从直径大约四英寸到十六英寸的巨型断行鼓[4]不等。更小的达玛茹常常是手工雕刻成圆形、四叶形或与人的颅骨相似的椭圆形,形状要根据颅骨进行设计。两个羊皮鼓槌的皮是从同一张整张羊羔皮上割下来的,现将皮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将其粘在两个木半球的边缘上。这样,在皮干了之后,两张皮能够发出相同的音调。羊皮常要经过染色或涂成绿色,也可用蛇皮或鱼皮制作小型达玛茹。
达玛茹中腰处围有一块起装饰作用的绸缎、毛皮或金属箍条,上面挂有布垫手柄或珠宝饰手柄。手柄中心箍条的两侧挂有两个布垫而成的或用钩针钩出来的小球,用于击鼓。通常用两条拧在一起的红色或黑色丝线将小球连在一起,有时,在两个小球连接的中心处打上一个结。在达玛茹的布垫手柄或珠宝饰手柄上垂挂着丝绸尾穗。在传统上,尾穗上有一个布垫手柄,形状宛如三叶云纹。一块五彩丝绸帐幔从上面垂下来,在帐幔的沿缘和上边下缘处缝着颜色排列顺序相同的丝线穗子。帐幔在不用时,长长的穗尾将其卷绕在鼓腰上,达玛茹则放在一个鼓状的、带有布衬的盒子里。布衬两面的中央处一般都有用十字绣法或凸绣法绣成的圆形图案,图案上有三色喜旋。在神灵手持达玛茹的彩绘图上,手柄通常是一个珠宝链,珠宝链末端有一个三叶云纹和一个带穗的三层帐幔。
佛教怒相神或半怒相神手持的密教达玛茹是用信奉婆罗门教的十五或十六岁的少男少女的颅骨制成,或是十六岁男童和十二岁女童的颅骨连在一起制成。藏族艺术家常把双面达玛茹左侧画得稍小一些来代表青春少女的颅骨。在密宗仪礼中常明确规定使用人骨和其他真言芥子,因为它们的特质能使礼器或力器与被安抚之神建立起特殊的亲密关系(参阅下面有关胫骨号筒的内容)。达玛茹的鼓槌和手柄装饰物都是用人骨制成的,令人生畏的手柄是用黑丝绒制成,黑丝绒上织有各种武器的图案。由于达玛茹的两个鼓面是用同时发声的两个少男少女的颅骨制成,因此,从性的角度来看,摇动达玛茹象征着方法和智慧的结合就是相对和绝对菩提心露。两个颅骨的颅缝被精准地粘连在一起,这也是在强调这种结合,颅缝被称作梵孔[5]。
藏式达玛茹一度相当的多,是用从尸林或天葬场得到的人的颅骨制成。但现在,这样的礼器在东方艺术市场上已寥寥无几,且售价极高。现代仿造品是印度工厂用再生骨制成的。工厂把遭意外伤害的无主颅骨和骨头清洗和漂白后用于出口。但根据密宗的规定,在即使使用这种颅骨的仪式中,它们已毫无效力。现在还可以地道用猴子颅骨制成的小巧玲珑的达玛茹。
男女神灵或密宗修持者的阳性方法右手总是手持达玛茹。其功能是召唤一切佛陀、菩萨和空行母,用大乐激励他们。阳性达玛茹发出大乐之声,它经常与法铃相配,握在阴性的左手上,发出空性之声。空行母的达玛茹召集并激励所有空行母发出大乐之声。大乐源自邬摩天女[6]或外道女[7]噼啪作响的内火,因为,在藏族瑜伽修法中,这个喷焰天女从中脉中升腾。
大型的木制达玛茹用于藏族的断行[8]修法中,能够发出无常之声。它召唤所有空行和空行母共跳断我之舞,并召唤一切精灵赴盛宴,一起吞食修持者的尸体。断我修持是大成就者帕当巴桑杰[9]从印度传入西藏的,又经其著名的藏族女弟子玛久拉珍[10]传承下来。断我修法是让人亲眼目睹自己被肢解的尸体献给众神和心怀不满的鬼怪来清还业债的方法,寻求断灭二执[11]和自爱。这个有效的断执修法在传统上要在夜间的一个与世隔绝或超自然的地方进行,如鬼怪出没的十字路口或尸林。断行鼓的典型尺寸在直径八~十六英寸之间,鼓边常饰有莲花生八大化身或八大尸林袖珍画。在蒙贴鼓皮之前,达玛茹内侧面上常要刻上咒语。
达玛茹的空心鼓体象征着法身,两个鼓槌头象征着相与空的结合。鼓中腰处有一圈起装饰性作用的箍条,箍条上可以装饰宝石或子安贝壳[12],代表着应身的三十二大相。两个鼓槌把报身比作方法与智慧的结合。填充而成的三叶云纹代表着三角形的法相。五色丝绸帐幔的尾边代表五佛。达玛茹上半部手柄有时是用海螺壳的某一部分制成,代表着语。鼓本身代表身,丝制帐幔的尾边代表意。
[1]梵文:Nataraja,舞蹈之王。
[2]梵文:tala,节奏。
[3]梵文:raga,贪欲。
[4]藏文:gCod-rnga,断行鼓。
[5]梵文:brahma-randhra,梵孔。
[6]藏文:Gtum-mo,邬摩天女,大自在天之妃。
[7]梵文:candali,外道女。
[8]藏文:gCod,断行,断除一切烦恼之意。
[9]藏文:Pha-dam-pa-sangs-rgyas,帕当巴桑杰,人名。公元十四世纪抵达西藏的一名印度佛学家。
[10]藏文:Ma-cig-lab-sgron,玛久拉珍,西藏一女佛学家名,也是能断派的创始人。依帕当巴桑杰为师,是希杰决鲁派教法的主要传出者。其生卒年虽有不同说法,但多数认为,生于公元1031年,卒于1129年。
[11]二执,亦称执二边:执常、执断或执有、执无。
[12]原文:cowrie shell,子安贝壳,大量海洋腹足类软体动物一科中的任何一种,广泛分布于暖海中,具有美丽的有光泽贝壳,经常具发亮的颜色,大量用于装饰品或作为货币。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