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中的边地疑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问:请问法师《无量寿经》中所说的边地疑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安法师答:边地疑城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不要理解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旁边有一个真实的城存在。“边地”是八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30
-
李炳南:为什么学佛后更多的业障现前?
末学学佛以后,反而感到业障比以前更多,不知是什么缘故?是不是好事多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呢?还是多世以来应该受报应的业障都提前到今世来了,一生受报完后,才能往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7
-
一个离奇真实的怪病,邪YIN因果故事
这是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张是某局的一位科长,从前年起,得了一种怪病,就是浑身发冷,冷得厉害的时候,浑身打颤,六月天也要穿上棉袄。自从得了这个怪病
邪淫果报时间:2025-09-27
-
索达吉堪布:一个已经开悟的人,定会谨慎取舍因果
莲师也曾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但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而要小心谨慎,不违背因果。否则,见解上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不思善、不思恶,而行为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4
-
静波法师:空性是一切学佛人的最终归宿
静波法师:空性是一切学佛人的最终归宿【经典原文】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法增法师:在家众的修行
六根本与六随念在《杂阿含933经》里佛对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汝见如来,不见如来;见诸比丘,不见诸比丘;且汝常当勤修六法:何等为六?正信为本,戒、施、闻、空(舍)、慧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现在许多的法师教导不同的修行方法,我真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
法增比丘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来,有的从南方来,有的从西方来,有的从北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在家众修行的六根本是什么?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在家居士可以染发吗?
问:请问法师,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吗?大安法师答:可不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这确实是一个普遍问题。菩萨戒对此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站在佛教立场,一个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3
-
寂静法师:一个宇宙变化规律的公式,助您有求必应
今天我们在因果里边再加一条,它是一个字,叫做缘。我通过学习佛法,发现了万事万物万法的一个变化规律,所有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这三个字:因、缘、果。我们讲因果是把两头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7
-
一个儿子打骂母亲的宿世因果
佛说:三世因果。因果是通三世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因果报应真实不虚,六道轮回,苦不堪言。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恨情仇都有深层次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7
-
千万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会背因果
我们说别人的过失,是善意的想让他人改变,这不会有罪过。但轻易宣扬别人的过失,就造恶业了。所以最好不说他人的过失,甚至要隐藏、保密他人的过失。在不了解的时候,最好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6
-
南怀瑾:不相信六道轮回,学佛就是白搭
一、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后烧香、磕头,求丈夫女儿好、升官发财,然后把香蕉带回去,自己慢慢吃。学佛人误以为没有这种心理,其实是方式不同而已
六道轮回时间:2025-09-06
-
黄柏霖:司法人员共修学佛,超度判死刑人员
黄柏霖:司法人员共修学佛,超度判死刑人员但是我觉得说,只要我们多讲这些因果报应的故事,多说这些传统文化,多推动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我相信因果报应,听的故事多、道理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
问: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仁禅法师:学佛多年烦恼越重,说明你学佛学错了!
众生跟佛是没有差别的,众生的当体,或者我们的一念自心,当下就是实相理体。我们如果起分别念,觉得众生跟佛完全是有差别的,这就麻烦了。你把众生理解成实有的,对佛也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大安法师: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答:不学佛的人,你去给他助念,一定要给他开导,要给他介绍净土法门,极乐世界的存在,阿弥陀佛的慈悲。如果这时候他听到,在临终关键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7
-
大安法师:一个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名最高级,持名最称阿弥陀佛的本怀;这个名号就是实相,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4
-
法清法师:瑜伽跟佛有没有关系?学佛的人应不应该练瑜伽?
请问:瑜伽跟佛有没有关系?学佛的人应不应该练瑜伽?法清法师:瑜伽这一阵子在中国比较流行。中国人流行个什么,它首先得要从国外吹过来。中国人现在之所以流行练瑜伽,就是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2
-
给年轻同修——90后学佛两月心得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吧,希望可以给年轻的同修们一个参照。首先,我周围除了我没人信佛,而且我做什么基本都是一个人在做。其次我没有请任何一尊佛像,因为条件不允许,所以不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22
-
学佛人因果观念淡薄咋回事
这两天有几位道友发信息说他要忏悔,过去总是觉得道场给大家分享的东西在佛经上佛没有那样说,然后就认为是邪说,现在懂了。其实诸位道友,学佛人求开智慧,如果真根性差,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20
-
做一个让自己看得起的人
誓言易说,却不好做,2016年我做爸爸了,为了妻子和女儿,我立誓必改;邪淫是一场战争,时刻不能放松,自八月犯邪淫以来,诸多不顺一一道来;望众生引以为戒,万万不可再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20
-
为什么她是一个最有福报的女人?
我有一位亲戚,是我女儿的老姑,她不仅人长的特别端庄秀丽、白净漂亮,比明星还有气质,而且性格非常温柔、和气,待人特别仁慈宽厚。无论任何人见到她,都不由自主的对她非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19
-
达真堪布:难以治愈的“学佛拖延症
达真堪布:难以治愈的“学佛拖延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呢?这些课程至关重要,必不可少。对此,大家能不能再给予些重视,再多下些功夫?暂时不要谈大空性、大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5
-
智渡法师:学佛乱发愿会导致什么因果
问:以前学佛乱发愿,向佛菩萨发愿念诵经咒多少多少遍,结果都没念;还特别发过愿念诵400部《地藏经》专门回向给冤亲债主,后来也没念。这会导致什么因果?智渡法师:1、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15
-
宣化上人开示儿童学佛:八德是做人的基础
开示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吗?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今天将八德的意义简单地解释,你们要注意听!孝:是孝顺。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1
-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
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维摩经》佛国品第一常言说“春雨贵如油”,其实秋雨又何尝不是贵如油呢!在干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9
-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维摩经》简介
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维摩经》简介若能熟读此经,常识自足,而后深入诸门,读《大般若经》入般若门,读《华严经》入普贤门,读《楞伽》、《深密》诸经入瑜伽门,读《大般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9
-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学佛是接受智慧的教育,在智慧的指导下,家庭应该是越来越和谐的。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提倡学佛人要敦伦尽分,就是说学佛人要处理好世间的五伦关系。在家人就要把相应的家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7
-
成刚法师答: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
成刚法师答: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问: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师父:前面我说了,佛在《楞严经》中说,汝婆罗门地处潮湿,多长沙石,所以五谷不生,草菜不生。所以没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31
-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居士学佛100问?
互相怀疑,习惯了以后,我们不能够相信任何的好事,我们不敢相信阿弥陀佛老早老早为我们苦心设计了一个极乐世界,在那边等待我们,每天每天在那里等待我们,伸著手,准备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1
-
深深忏悔…7夕,一个25岁女孩邪YIN不孝的忏悔,请大家深信因果,
很早就想发一个帖子忏悔自己的邪淫和不孝。没想到,在7夕这个温馨的日子里,终于发了这样一篇文章。是巧合吧也是因缘,让我在这个本应该和亲密的爱人在一起的日子,尝尽一
邪淫果报时间:2025-07-30
-
信愿法师:念佛往生,真是容易
宋朝有一位孟氏善女人,是陕西省醴泉县人,嫁人之后,才患得长期难治的重病。后来,有一位出家人,教她专念阿弥陀佛。这位孟氏善女人很老实,依教奉行,就专念阿弥陀佛,修行三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8
-
信愿法师:没有任何一个菩萨可以超越法藏菩萨的愿力
第三门就是要叙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世大愿、是究竟无上,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十方诸佛如来在因地菩萨的修行,发了总愿与别愿。总愿大家都一样,四弘誓愿,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8
-
宽见法师答:学佛要闻思,“思”是心意识吗?
弟子:学佛要闻思,思是心意识吗?宽见法师:思嘛,就是第六意识,思维嘛,这还不讲心意识,这个思就是指识、第六意识。用心意识学佛会不会影响觉悟?这个提法有问题啊。心意识包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0
-
大安法师: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意识不到。娑婆世界意为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19
-
正慈法师:学佛应该越学越轻松、快乐
现在很多人学佛学得很累很痛苦,很可怜啊!学佛应该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啊。要勇敢承担面对,不是逃避,整天想着赎罪、等死,而忽略了当下。好多人学佛不得力,进步不明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8
-
正慈法师:学佛要把能做的事做好,修行要修得明明白白
有些居士学好多年,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又虔诚又执着。做事应该很通明,是可以六根互用,没有什么做不到。我们学佛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不好,那不是学回去了。学佛,菩提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8
-
学佛到底学什么?
通过念佛与参禅的修持以达到开悟。怎样开悟呢?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说,即怎么样来认识世界,这也就是佛教的认识论。佛教的认识论包括缘起论和因果论,离开了缘起和因果,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18
-
人间天:从四对因果关系说生死轮回与学佛修行
《普门品》中有个商人的比喻,经文如下:“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 字面上的意思大略是,有一位大商人带领一些小商人,携带了贵重的宝物,经过危险的
因果轮回时间:2025-07-15
-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12
-
大愿法师:修行学佛要将凡夫的感情升华为慈悲
修行学佛,要能够将凡夫的情与见转过来。凡夫的感情他的相是有条件的,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诸佛菩萨的大慈悲是无条件的,没有占有欲,非常清净的,并且永恒不变的,没有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
大愿法师:学佛要注意“接天气,接地气”这六个字
学修佛法,一定要注意六个字,哪六个字?接天气,接地气。有些人学佛就觉得奇怪了,那些不信佛的朋友看起来,觉得这个人原来没学佛还很正常,学佛以后变得神神叨叨,很奇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
大愿法师: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大愿法师: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灭心、妄想心,将之转化为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会转念的功夫,心与法相应,那么自然我们的心清净了,自然就会有瓜熟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8
-
衍慈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雏型,欲想国泰民安,社会净化,必先从从家庭着手;要使空庭美满,必须自身做起。人在社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就算只能救一个生命,也有巨大意义
佛陀说,一切有为善法中,救护有情的生命,功德利益为最大。当我们面临被杀害的危险时,如果有人救了我们的性命,这一定是最让我们感激不尽的,其他的帮助都比不上救命之恩
放生文库时间:2025-07-01
-
在家居士应受持的五戒
我佛慈悲路勇 - 阿弥陀佛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一定要学持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5
-
佛教在家信众都有哪些处世原则?
除了五戒之外,作为在家的三宝弟子,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和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敬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学生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