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第一,我们对这个路途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第二,我们对世间的万缘不能彻底放下。
如果我们把世间万缘彻底放下,把路途又摸清楚了,一天到晚,不论行住坐卧都在这一念上琢磨,琢磨时间长了,你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了。到那个时候,你自己会有所觉察。
佛在经典上说:“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编者注:《楞严经》)
浑浊的水放在干净的容器里,你放在那里不要动它,浑浊水里的沙土会自己沉下去,沉下去以后,清水现前了。这个清水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清净心现前是我们用一句话头把它伏下去的。
那个泥沙和黄土还沉淀在底下,你用棒子一搅,它又浑浊起来了。所以要把泥沙和黄土都淘掉,成为纯水,这才能永断根本无明、了生脱死啊!
浑浊心这个念头,贮于静器,何为静器呢?我们现在叫你看一句话头,这个话头就是静器,你把浑浊的念头放在话头里,一直盯着它,不要起二念,就是不要动它。
不动的时间短了不行,要静深不动,深就表示长时间不要动它,沙土自然会沉下去,也就是我们看这一句话头、不明白意思这一念,老是盯着这一念不起二念,时间一长,我们的清净心就会现前了。
清净心现前还不是究竟,因为泥沙还沉在底下,也就是我们的习气、烦恼、无明,烦恼、无明不能除去,不能称之为纯水。
有的修行人平时修行很好,但是一旦遇到烦恼事情,无明火就发起来了。为什么呢?就是他虽然有修行,但是泥沙还沉在那个地方,也就是无明习气没有淘掉。
所以,我们用功办道的人应该了解自己什么习气最重、而且常犯,你就在你这个习气上下手。断一分习气,就得一分光明。一个人能觉察到自己习气毛病的所在,在这上面痛下功夫改正,这是个真正会用工夫的人。
不能在自己的习气上开刀的人,你看他是在用功,实际上他那个护习气的念头还是很重。也就是面子,怕人把他的习气所在和短处揭出来,讲的他很不舒服、不高兴。
就像今天早上那个比丘尼,就是为了一点面子,下香板后跑掉了反而搞得一点面子都没了。我们在座的人自己想想,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那样的习气啊。
所以,讲看破、放下,讲好讲啊,临到你头上的时候,就忘记了啊。
我讲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现在的水这样紧张,有些人大解完了,回来以后不单洗,还要打香皂,慢慢搞,你能搞干净啊?我十八九岁在老和尚身边时,他老人家一年到头不洗澡。
大热天我们不洗澡不行、难受。洗完澡回来,老和尚说:“你把那个东西洗干净了啊?你能洗干净吗?”我们说:“不洗不行,老是不洗臭啊。”
老和尚说:“气还没断,他怎么会臭?气一断就臭了。”我们现在有的人抹香皂,水慢慢冲,不就那么一点东西吗?他老人家在世,早上两碗水洗脸,冼完了不让倒,一天当中小解、大解过了,就那两碗水洗一下手。要是谁把那两碗水倒掉了,好好骂你一顿,甚至还要打你香板。
我们讲这个四大是假的、臭皮囊,但是,有人把它真当臭皮囊对待吗?到时候就忘记了,要把它搞得如何干净。刚才风一吹,我闻到了有的人香脂香粉又弄出来了,一股异香出来了。
可见得,把这个色壳子看得好重呐。这个东西皮一剝、肚子一打开,大粪臭不可闻哪。我在医院呆过十几年,车祸把肚子压开,没有拉出来的大便比拉出来的还臭。
医生做手术,带几层口罩都不行,把头直摆。可是缝起来以后,她外面又花花绿绿的、香水香膏又搽起来啦,里面的臭她不知道。
蕅益大师说:“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你画的再好,里面装着大粪啊。叫我们“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我们这是没烂的骷髅啊。
你洗的那么干净,干净了?所以,对色壳子越看重的人,烦恼越多。
为什么呢?第一,不漂亮,怕人家看的不高兴。第二,自己觉得不如意,要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这下如意了。殊不知,你再漂亮、再干净,也还是未烂骷髅啊!
但是,谁把它当作未烂骷髅呢?真把它当未烂骷髅,我们无论看是话头、念佛,功夫都能用得上。之所以用不上,就是我们没把这个未烂骷髅看破。
所以,我们讲用功办道、了生脱死、一切放下。我们自己反问自己,我们放下了多少?我们是不是真想了生脱死?骗别人好骗,骗自己骗不过啊!到临命终、四大分解的时候你骗谁啊?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铁打的志向。也就是我看这一句话头、念一句佛号,不管忙也好、闲也好、遇到烦恼也好,我都不让它被打失,一天到晚用在当下这一念当中,能把当下这一念把持住的人,是真会用功夫的人。
不把持当下这一念,光搞事相:有的磕大头、有的在那里忏悔,种种的现象,当下这一念把持不住,那些外相搞再多也得不到真正利益啊!
宗门下这一法,就叫你用一句话头,把当下的一切妄念挡住,不让它再起二念,就在这一念上追究。
初学的人,一时把持不住打失了,打失了就提起来,再打失了再提起来,就像拉锯子一样。时间长了,“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何为生处转熟?我们看话头,以前没看过,现在我经常提起,提长了就熟了。打妄想,不要教、不要说,一旦停了就打妄想,你把话头这一念追究熟了,妄想这一念就变生了。
这就像天平一样,一头重,一头就轻。所以我们要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轻轻把这一念提起来,不让这一念被妄想、昏沉打失。说的仅供参考,参!
黄花梨手串连日来,一则海南黄花梨价格暴跌九成的虚假报道引起了各方热议。业内人士和资深的收藏玩家均把这一消息视为笑谈,表示根本不值得一驳。而不少不明真相的市民和有
文玩手串时间:2025-02-21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星月菩提因为是植物种子,所以日久自然会变色(氧化)一般的变化为白--淡黄(氧化)--变红(手上的汗浸入珠子,再氧化)--变黑(汗浸入珠子深层,进一步氧化)--开片(日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18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好好修行者人天爱戴很多人认为修行需要大块时间其实不然一分钟也能完成修行快来看看吧修行方法修行主要训练的是让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慧朗:求佛知见。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慧朗听了,恭敬礼拜。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慧朗回答:南岳。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8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在三十度高温的房间里打坐,却逐渐感到凉爽,下坐后甚至有些手脚冰冷,以为气温下降许多,其实并没有。答:这只是一种状况,跟你专修没有关系,但证明你有贫血,就这么简单,你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能够有成就的人,他是身行这个理想,而不是口说这些大言、大语。讲出来给我们听啊,是在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样来实践。现在正行完成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与人相处当中,要怎么去圆融?如果家人不能同意,那你就不要来, 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一方面不能圆融的话,连生活中都会有问题,菩提道怎么走上去呢?刚才讲的「观照、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问:活佛,我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大法,请问我该怎么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向您求法?去哪里找您?答:所有弟子都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5-01-26
为什么我修行总是不得要领?色身上的变化,初学过程中有八种变化,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用功到一个足够的进度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修行之道无奇除开用心方法之外,其他皆是媒介。有些人是需要媒介作依靠的,但是媒介毕竟不是标的,是故不能执着不放!修行之道无奇!唯在追求生命中止于至善的境界途中,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和人打机锋!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维摩经》上,文殊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你们猜一猜维摩居士说什么?怎么样答复的?你们现在若有人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问:不打农药,没有收成,打农药又杀生,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作为佛教居士,在使用农药时,应该具有悲悯心和不得已的心情,为这类众生(指害虫)念佛回向,希望他们能往生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尚书莫将居士,大随元静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少虚。其祖上世住豫章分宁。后因外出做官,移居西蜀。莫尚书曾礼谒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咨决心要。元静禅师于是教他在日常生活中,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10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今天我想讲一下粗心用功和细心用功,也就是有心用功和无心用功。什么叫粗心用功呢?就是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妄想多杂、粗重,用功太粗疏,不细密,心是粗的,气是粗的,念头也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鸠摩智为啥会用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原因很尴尬,金庸没有详细写文/杨小英试看鸠摩智的第一次出场,人未至,先是一阵檀香飘来,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身穿黄色僧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01
◎想占尽天下最便宜的事吗?只要你发心到灵岩山寺来,就能时时眼见庄严佛像、耳听万德圣号,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天底下竟有如此好的最便宜事都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2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佛为什么灭度却又说没有灭度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 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 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 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 俱出灵鹫山我时语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