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法,与正法相似而非正法,故名像法时代。
【像教】 1.像法的教化。2.佛像与经教。
【僧】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见僧伽条。
【僧戒】 出家人所受的戒律,如沙弥之十戒与比丘之具足戒是。
【僧物】 僧众所共有之物。
【僧侣】 僧徒。
【僧残】 律学篇聚名之一,即犯了重戒将堕未堕,如人犯重罪,将濒于危,仅留残命的情形。
【僧璨】 江苏徐州人,拜慧可为师,为禅宗第三祖。
【僧伽】 和合众的意思。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叫做和合众。
【僧伽梨】 比丘三衣之一。见三衣条。
【僧伽蓝】 僧伽蓝摩的简称。
【僧伽蓝摩】 简称僧伽蓝,或伽蓝,译为众园,或丛林,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或寺院的通称。
【僧祇】 1.华译为大众。2.阿僧祇的简称,华译为无数,或无量。
【僧祇物】 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祇物。
【僧祇部】 摩诃僧祇部的简称,华译为大众部。佛灭之后,在结集经典时,窟外的结集名大众部,窟内的结集名上座部。
【僧祇律】 摩诃僧祇律的简称,即大众部的律藏。
【僧宝】 三宝之一。见三宝条。
【僧宝果】 指断尽烦恼的阿罗汉。
【厌世】 厌恶世间而求出离。
【厌求】 厌苦求乐。
【尘】 指不净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
【尘妄】 不净叫做尘,不实叫做妄,尘妄是指一切生死的境界。
【尘沙】 1.(喻)数量极多,如尘如沙。2.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见三惑条。
【尘相】 六尘之相。
【尘刹】 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
【尘垢】 烦恼的通称。
【尘劳】 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
【尘道】 1.指秽土。2.依华严教之意,尘即微尘,于十方虚空界之每一微尘中都含有世界,叫做尘道世界。
【尘劫】 尘点劫的简称。见尘点劫条。
【尘点劫】 1.指三千尘点劫,即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点,墨完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部碎为微尘,再以每一微尘当作一劫来计算,这是表显大通智胜佛出世迄今非常久远的比喻。2.指五百尘点劫,即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大千世界为微尘,每经过一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便下一微尘,微尘尽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碎为微尘,再以每一微尘当作一劫来计算,这是表显释迦如来成佛迄今非常久远的比喻。
【境】 心所游履和攀缘的境界,如色为眼识所游履,叫做色境,法为意识所游履,叫做法境等是。
【境智】 境与智。所观之理叫做境;能观之心叫做智。
【境行果】 境是所观之境界,行是所修之闻思修三慧,果是所证之菩提妙果。
【境界般若】 五种般若之一。
【寿相】 我人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寿命】 人的一期生命。
【寿者】 一期生命存在于世间。
【寿者相】 执一期生命的长短。此相一立,则不了知缘生如幻的道理,焚香祈祷,妄图长命,永为三有束缚,而不得解脱。
【实有】 实在的有。世人不了知一切诸法都是缘生的,无有实性,因而妄执它为实有。
【实我】 实在的我。我本来是五蕴假合而有的,离开了五蕴,那里有实我的存在。
【实空】 一切法皆因缘生,无有自性,故谓之实空。
【实性】 真如的别名。仁王经说: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
【实教】 见二教条。
【实眼】 指五眼中之佛眼。
【实智】 见二智条。
【实经】 指一乘的经典。
【实语】 真实的言语。
【实相】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
【实相印】 四法印之一,因实相是无始以来佛佛相传的印玺,故名实相印,一切的小乘经皆以三法印印之,一切的大乘经则以此实相印印之。
【实相身】 诸佛三身之一。见三种身条。
【实相义】 诸法实相的深义。
【实相慧】 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
【实相观】 又名理观。见二观条。
【实相法界】 又叫做法界实相。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实相与法界,同体异名。见实相条。
【实相法身】 华严宗所立五种法身之一。见五种法身条。
【实相经典】 宣说实相妙理的经典。
【实相念佛】 三种念佛之一,所谓实相者,即指如来法身,众生佛性,因这与万法虚假的形相不同,故称实相。念实相佛,即是念十方诸佛法身,亦即念我心中,本源自性天真佛。
【实相无相】 实相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这种本体离诸一切之相,故说实相无相。
【实相般若】 二般若之一。见二般若条。
【实相无漏大海】 真如实相,离一切之妄染,故谓之无漏,是空真如。又因含藏一切之功德,故谓之海,是不空真如。
【实相为物二身】 实相身和为物身。实相身是理佛,也就是法性法身;为物身是事佛,也就是方便法身。
【实报土】 实报无障碍土的简称。见四土条。
【实报寂光】 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见四土条。
【实际】 真实到极点的意思,是真如法性的别名。
【实际理地】 真如无相的境界。
【实化二身】 实色身和化色身。见二色身条。
【实乘菩萨】 指藏通别圆四教中之圆教的菩萨。
【对治】 针对病情而治疗,亦即断除烦恼的意思。
【对法】 1.梵语阿毗达磨,华译为对法。对是对观对向之义,法是四谛涅槃之法,以无漏圣道的智慧去对观四谛的道理和对向于涅槃的果实,故称对法。2.三藏中之论藏,亦名对法。
【对法藏】 1.即论藏,为三藏之一。2.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梵名阿毗达磨俱舍,华译为对法藏。
【慈】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
【慈氏】 弥勒菩萨。
【慈光】 佛菩萨伟大慈悲的光辉。
【慈忍】 慈悲与忍辱。
【慈门】 佛菩萨的慈悲法门。
【慈尊】 慈氏菩萨,亦即弥勒菩萨。
【慈航】 渡人脱离苦海的意思。
【慈恩】 1.慈悲的恩德。2.唐朝法相宗的祖师玄奘,住在京兆大慈恩寺,后人叫他做慈恩大师。
【慈恩家】 唐朝慈恩大师以法相宗成立一家,世称慈恩家。
【慈恩宗】 又名法相宗、唯识宗、相宗、有宗等,唐时玄奘到中印度,就学于戒贤论师,回来后住在慈恩寺,故号慈恩宗。见法相宗条。
【慈恩三观】 见三观条。
【慈恩八宗】 慈恩大师将佛教分为八宗,即一、我法空有宗,指犊子部等;二、有法无我宗,指有部宗等;三、法无去来宗,指大众部等;四、现实假实宗,指说假部等,五、俗妄真实宗,指说出世部等;六、诸法但名宗,指一说部等;七、胜义皆空宗,指般若等空宗龙树系;八、应理圆实宗,指华严法华等经及无著系。
【慈云】 宋杭州天竺灵山寺灵应尊者,名遵式,真宗赐号慈云,天台宁海人,于国清寺普贤像前烧一指,誓传天台之道。
【慈云忏主】 中国宋朝遵式法师,号慈云,治定往生净土忏仪,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金光明忏法等,因而后世称为慈云忏主。
【慈悲】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慈悲衣】 袈裟。
【慈悲观】 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之一。
【慈悲忏法】 释氏通鉴说:梁武帝妃郗氏,其性酷妒,死后化为巨蛇,一夜入后宫通梦于帝,求为修功德使离苦,帝阅大藏,制慈悲忏法,请僧忏罪,后得化为天人,于空中谢帝,帝毕生不复立后。
【慈悲十二利】 有慈悲心的人将获得十二种的利益,即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不丧、火不丧、在所得到、死升梵天。
【慈心三昧】 兴发慈悲心的禅定。
【惭】 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
【惭愧】 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慢】 骄慢。
【慢见】 十种见之一。见十种见条。
【慢使】 十使之一。见十使条。
【慢结】 九结之一。见九结条。
【慢幢】 谓我慢心一起,便自高自大,好像幢旗高耸一样。
【悭】 不舍得把自己的东西施给人家。
【悭贪】 悭与贪。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人家叫做悭;看见人家的东西就想要叫做贪。
【悭结】 九结之一。见九结条。
【悭法七报】 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家的人,后世将得七种的恶报,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无恶不作报。
【满业】 又名别报业,二业之一。
【满分戒】 具足戒的别名。
【满字教】 半满二教之一。见二教条。
【漏】 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漏戒】 漏失戒律,即破戒。
【漏业】 有漏的业因。
【漏质】 有漏的体质,即有烦恼垢染的身体。
【漏缚】 漏与縳。漏是漏失的意思,缚是系缚的意思,两者都是烦恼的别名。
【漏尽】 断尽一切的烦恼。
【漏尽力】 十力之一。见十力条。
【漏尽明】 漏尽智证明的简称。见三明条。
【漏尽通】 漏尽智证通的简称。见六通条。
【漏尽智】 断尽一切烦恼之阿罗汉的智。
【漏尽智证明】 三明之一。见三明条。
【漏尽智证通】 六通之一。见六通条。
【漏尽比丘】 断尽一切烦恼的比丘,即阿罗汉。
【漏尽意解】 断尽一切烦恼之后心意获得解脱,这是小乘阿罗汉所证得之果。
【漏尽无畏】 与漏尽无所畏同。
【漏尽无所畏】 四无所畏之一,即在大众之中明言我已经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怖畏。
【漏尽阿罗汉】 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
【渐悟】 逐渐觉悟。见二悟条。
【渐教】 由浅入深的教法,如先说小乘然后才说大乘是。
【渐断】 逐渐的断除。
【渐次观】 天台宗三种止观之一,即先修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的实相观。
【渐顿教】 渐教与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成功的教法;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在天台化仪四教中,藏通别三教属渐教,圆教属顿教。
【琉璃】 一种青色的宝石,是七宝之一。
【琉璃王】 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他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毗罗卫国的释种,涅槃经叫他琉璃太子。
【疑】 狐疑不信,是六根本烦恼之一。
【疑见】 对真理怀著犹豫不决的见解,是十种见之一。
【疑使】 十使之一。见十使条。
【疑结】 九结之一。见九结条。
【疑盖】 五盖之一。见五盖条。
【疑城胎宫】 阿弥陀佛的净土的边埵,有一座以七宝所庄严的宫殿,凡是怀著怀疑的心去念佛的人,将来就胎生到这宫殿中,可是在五百年间,不得听闻三宝之名。因为是疑惑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做疑城,又因为是胎生的宫殿,所以叫做胎宫。
【尽形寿】 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
【尽未来际】 尽未来世的意思,亦即永恒之义。
【尽虚空界】 尽十方虚空以为界,虚空无界,故无穷尽。
【福分】 见二分条。
【福行】 见三行条。
【福因】 招感福报的业因,亦即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
【福地】 寺院的德号,因寺院是生长福德之地。
【福足】 见二足条。
【福智】 福德与智慧。佛菩萨的化身,即以福德和智慧来作庄严。
【福业】 召感福报的业因。见三福业条。
【福慧】 福德和智慧,此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
【福田】 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下种,能得福慧之报,故名福田。
【福田衣】 袈裟的别名。
【福德】 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福德功德俱修俱足,才是出离生死苦海乃至成佛作祖之道。
【福德庄严】 二种庄严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庄严佛果。
【种性】 各种的根性。
【种智】 一切种智的简称。见一切种智条。
【种识】 种子识的简称,是第八识的别名。
【种觉】 佛证一切种智之后,便能大觉圆满,故名种觉。
【种子】 法相宗将阿赖耶识中,能生一切法的功能,叫做种子,说它好像植物的种子能开花结果。
【种子识】 阿赖耶识的别名。
【种种界智力】 十力之一。
【种种胜解智力】 十力之一。
【称念】 称名念佛。
【称名】 称念佛的名号。
【称名正行】 见五正行条。
【称名杂行】 见五杂行条。
【精舍】 寺院的别名。
【精进】 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精进根】 五根之一。
【精进觉支】 见七觉分条。
【精进如意足】 四如意足之一。
【精进波罗蜜】 又名勤波罗蜜,见六波罗蜜条。
【维摩】 维摩诘的简称,华译为净名,净是清净无垢之义,名是声名远扬之义,相传是金粟如来的化身,自妙喜国化生在此世上,以居士的身份辅助释迦教化众生。
【维摩诘】 见维摩条。
【绮语】 说无礼义不正经的话,是十恶之一。
【缁素】 缁是紫黑色,素是白色,僧著紫黑衣,俗人多著白衣,故号僧俗为缁素。
【闻慧】 听闻佛法能生智慧,为三慧之一。
【闻法】 听闻佛的教法。
【闻法难】 很难有机会听到正法,是四难之一。
【闻持】 闻佛的教法而忆持不忘,即陀罗尼。
【闻持陀罗尼】 简称闻陀罗尼,是四陀罗尼之一。
【闻思修】 见三慧条。
【闻成就】 见六成就条。
【盖】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开发。
【盖缠】 五盖与十缠。
【誓愿】 立誓和发愿。诸佛菩萨都有总别的二种誓愿,如四弘誓愿是总誓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与药师佛的十二愿是别誓愿。
【誓愿安乐行】 见四安乐行条。
【语密】 如来三密之一。见三密条。
【语业】 三业之一,即口之所语,如妄言绮语等是恶语业,如爱语实语等是善语业。
【说法】 演说佛的教义。
【说通】 能随顺众生的根机,以巧方便为之说法,叫做说通。
【说因部】 说一切有部的别名。
【说假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灭后二百年间由大众部中分出。
【说转部】 经量部的别名,小乘二十部之一。
【说出世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灭后二百年由大众部中分出。
【说一切有部】 简称有部,别名说因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
【说障法无所畏】 见四无畏条。
【说障道无所畏】 见四无畏条。
【说出苦道无所畏】 见四无畏条。
【轻安】 轻松安祥。
【轻安觉支】 见七觉分条。
【远师】 慧远法师。
【远行地】 菩萨十地中之第七地名。
【银轮王】 四轮王之一。见转轮王条。
【铜轮王】 四轮王之一。见转轮王条。
【铜鍱部】 上座部的别名。
【障】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障碍圣道。
【障尽解脱】 见二解脱条。
【魂神】 心识的别名,俗称为灵魂。
【魂魄】 心身的别名。魂是心识,有灵用但无形;魄是有形的身体,是心识的依处。
【鼻入】 十二入之一。
【鼻根】 六根之一。
【鼻识】 六识之一。
【嘉祥】 隋会稽嘉祥寺吉藏大师,以寺名称为嘉祥,是三论宗之祖。
【漉水囊】 比丘六物之一,即滤水去虫的器具。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十九画廿画廿一画廿二画廿三画廿四画廿五画廿六画卅三画十六画【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5
一、努力寻悟人的自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连孽障重重的一阐提也不例外,这一观点经孤明先发的道生法师论证后,大概今天不会有人对此持有疑议了。那么,为什么一切众生又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天台佛学本性胡晓光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到隋唐之际,可以说是全盛的顶峰时期。这时候,在中国汉地的佛教其盛况甚至超过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那时候,佛教典籍十分丰富,据记载,尽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23:简述八正道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子三、随喜修道第九、随喜修道分二:一、经说;二、论释。一、经说:在回向处说诸善根摄为一,当说随喜之余。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触支触,所谓【缘六处有触】之触,在十二缘起说中,虽说触只缘六处,但事实上,触即是根、境、识三者之接触。故在一般的认识说,于前所述【缘根境生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十四)──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接下来是:「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若得五欲:什么是「五欲」?就是财、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看开赵伯异 著书籍介绍:看不开,活着会很烦恼很痛苦很疲惫;看开了,生活将多乐事多福气多欢喜!佛说,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有时候,我们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
禅·看开时间:2024-06-12
佛学理念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佛学理念有所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将所学到的佛学理念全数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绝大多数的佛学理念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指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的是大道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所以大部分的佛学哲理都是靠一些行为进行点化的。发展到现在,对于佛学哲理除了行为点化之外,其实还发展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一场不一样的人生际遇,苦难和快乐交杂才会真的构成我们人生美好风景。但是如果我们在人生路途之中过于重视自己的物质财富,眼里就会失去一些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布满佛学理念的佛教经纶上有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贪苦。其实世间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人的欲望都能够如同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但是能够控制自己不想将黑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禅宗与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而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中信徒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一个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佛教传统经纶是大部分信徒打开佛学佛理之门的重要钥匙,因为一些最基础的佛学佛理都会在佛教传统经纶当中找寻得到,当掌握了钥匙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有用钥匙拿到现实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间,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5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3
二上 八 学习三好做个好宝宝,要学习三好:一、要做好事不要打人害人,不要偷人家的东西。二、要说好话不说粗话骂人,不说谎话骗人。三、要存好心不要贪心,不要发脾气。学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四上 十一 太子降魔悉达多太子离开苦行林,来到菩提迦耶,他在一棵高大郁茂的菩提树下面,用草铺成一个座位,静静地坐在上面。这时,天气明朗,清净柔和的风吹着,太子的身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二上 三 尊敬出家人有一位出家的师父,到家里来,爸爸叫小和向师父行礼。师父回去后,爸爸对小和说:师父的志愿很大,离开家庭,到佛寺里去住,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二下 七 不弄坏小鸟的家有个小孩子,拿着一根竹竿,想要弄破树上的鸟窝。恰巧这时,师父走过,他看见小孩子的举动,就站住了。小朋友!你拿竹竿做什么?师父很慈和地问。树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四下 十二 买智慧从前有个国王,派大臣出国去求宝。求什么宝? 大臣问。我们国家里面没有的东西。国王答。大臣跑了很多路,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找不到一件自己国家里面没有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三下 六 心行端正才是美玉耶,是个姿容秀丽的女子,嫁给给孤独长者的第七儿子,她自恃美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也不听给孤独长者的教训。有一天,给孤独长者请佛陀来家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1
初级课题(七)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最初,到鹿野苑教化乔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后,就成为五比丘 (1)。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SA
佛学入门简要时间:2024-04-10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盖闻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 (2) 蛩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 (3) 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 (4) 于渊,
中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1.佛的境界甚深,凡夫谈佛,如坐井论天,不特所见甚陋,甚至可以说:完合不对。因为垂迹者,并非真佛,真佛不可说故。2.佛有三身,只有法身,才是
初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拜佛、菩萨的意义一般人都误以为佛教祇是烧香烛,拜鬼神的宗教,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佛教固然不主张烧金银衣纸,也不以拜鬼神来求福佑,更认为佛、菩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0
第八课 天台宗(一)一、天台宗的渊源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
高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45:解悟空性很重要所谓证悟空性者已是开悟了的大德了,可见学佛之人一下子就能证得空性的人并不多。对于般若空性,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是望文解义,尽量保持正确的知见,用以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4-09
后记本小册子的言说方式,乃妙泽个人一家之说,初衷只是想向大家说一说佛学的真实面目。稿子出来后,妙泽方明白什么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小册子只能算是一点我个人的修证和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4-09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心法,心作用的根本主体,自在线取各自所对境界,起分别虑知之作用。造善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此心,又叫心王,共八种识,识是心的别名,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众多别作用。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二)与心相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有神论者,以为一切现象,乃自神之创造而成,是为有神的宇宙论。佛教则不然,以缘起论说明宇宙万有。万有生起,完全属于自己之因果律。现在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传统的文化,是古圣先贤们智慧经验的结晶,但随著时代慢慢发展,有时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便需要有现代法门的增加。因此,传统的不是完全对或不对,
佛光学时间:2024-04-03
第十四课 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佛光山以文教开山,其文教的精神内涵,就是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也是慈悲喜舍的实践。为求佛光法水传承久远,以下的工作信条与理念,凡佛光人均
佛光学时间:2024-04-02
五下 五 实行慈悲的教化自从舍利弗、目犍连和他们的弟子们皈依佛陀以后,佛陀的出家弟子,已经增加到一千二百人了;这些出家弟子,分布于各地,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30
第十三课 十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佛学启蒙时间:2024-03-29
五下 八 阿育王提倡佛教佛陀涅槃后二百多年,中印度摩竭陀国出了一位阿育王,非常勇敢,常打胜战;但却非常残忍,喜欢杀人;后来,他受了一位高僧的感化,觉悟到战争的惨酷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五下 九 佛教的南传与北传极力提倡佛教的阿育王,为了要把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地,他选派了很多宣教师,组织传教团,分别到世界各国去弘扬佛法。传教团到处,备受当地各阶层人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第二十八课 译经与求法佛经的原本,是用印度的文字写的;所以佛教传到中国,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译经。从东汉明帝时,翻译《四十二章经 》开始;接着,如西晋时的竺法护
佛学启蒙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