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因果学说,可以从三个部分来介绍:
第一,因果的本质,也即什么是因果;第二,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释疑。
一、因果的本质
大乘佛教的《稻秆经》与《缘起经》,很清楚地阐述了因果。
(一)因果的定义
因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1、广义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曾经问佛:因果是什么?佛说了非常经典的两句话,作为因果的依据: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意思是说,因为有这个东西,就产生了另外一个东西,所以叫做有。
比如,有左就有右,有高就有低,有上就有下左右、上下、长短、高低等相互观待的抽象概念,都是如果没有此,就不会有彼的关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互为因果。这是此有故彼有的意义。
另外,有了水稻的种子,就产生了稻芽;有了花的种子,就长出了花朵。如果没有水稻的种子,就不会产生水稻的稻芽,这是常见的因果。也是此生故彼生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不承认任何的造物主,也不崇拜任何的偶像。正因为如此,一些东西方的学者与很多高僧大德认为,佛教不是宗教。
若从汉语的宗教这两个字的意思来看,说佛教不是宗教,显得有点牵强;但若以宗教信仰的英文单词religion的内涵作为考量,佛教就完全不是宗教了,因为religion的意思表示,要承认神,承认一切都以神为主,所作所为都围绕在神的周围,佛教明显不符合也不承认这几个要求。
当然,如果神的概念,就像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解释的一样,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一种神秘、无形的力量,那或许在某些观点上是一样的。但就大众表面所诠释的神的概念而言,佛教不但不是宗教,而且还是无神论。
在此生故彼生的意思当中,还包括了因缘与果之间的关系。比如,一朵花的本质,取决于它的因种子。撒玫瑰花的种子,会长出玫瑰花;撒茉莉花的种子,会长出茉莉花。
但玫瑰花与茉莉花长得好不好、颜色美不美等细节,也需要土壤、阳光、雨露、时间、空间等等的帮助,这些叫做缘。因缘结合以后,才会长出果。其中的因和缘,叫做此;生出的果,叫做彼。只要有了因和缘,不需要其他条件,不需要任何鬼神的参与,果一定会出现。如果没有因和缘,即使有了神,也无法长出果。
《稻秆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驻。意思是说,不管释迦牟尼佛出现也好,不出现也罢,因果之间的自然规律永远都存在。
虽然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在古印度的其他宗教的书籍当中,也提到过因果,却没有佛经里面讲得那么透彻、到位。是释迦牟尼佛创立了因果学说,阐述了因果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因果本身,却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也不是任何鬼神创造的,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佛教不会要求教徒必须去讨好教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佛教认为,只要尊重因果规律,信不信佛都有自己的果报。如果自己行善,制造了幸福的因,将来就会幸福;只要自己没有行善而造罪,将来就一定会感受痛苦;没有制造受苦的因,将来一定不会受苦。即便相信释迦牟尼佛,但假如造了杀盗淫妄等恶业,将来也一定会受恶报,释迦牟尼佛也救不了自己。
因果规律就像太阳、地球等宇宙天体的运转一样,都属于自然规律,无论科学与宗教如何去解释,都不能更改自然界运行发展的轨迹。自然法则是任何人都超越不了的,佛也无法改变。
2、狭义的因果
狭义的因果,就是佛教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因果。
广义因果和狭义因果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自然规律,都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
自然界中有很多存在的东西,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光,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可见光。更多的不可见光,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如果在三百年前这样说,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现在这已经成了中学生都知道的常识。由此可知,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也是存在的。这其中,也包括狭义的因果。
(二)因果存在的方式
比如,我们买了一条鱼,之后杀、洗、烹煮,然后吃下肚,享受了吃鱼的整个过程。从表面看来,事情就到此结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却会储存到藏识里面。
藏识就是精神最稳定的最深层次。哪怕在深度昏迷的时候,也一直不会动摇。
有可能是这一生,也有可能是下一世或几百年以后,反正总有一天,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藏识里储存的这个能量会发作。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受杀鱼吃鱼的痛苦果报。
再比如,我们拿钱去扶贫救难,为别人解决了困难。也有一种善的能量会储存在藏识当中,总有一天会发挥作用。
在佛教里面,这个能量就叫做业。就像小小的茉莉花种子,在土壤、湿度、温度合适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最后长出茉莉花,因为在茉莉花的种子上面,具备了我们看不见的长出茉莉花的能量。就像充电器充进去的是电,输出的也是电,而不会是水或其他东西一样。注入善的种子,就会收获善的果实;反之亦然。
无论是否有信仰,无论是基督教徒、佛教徒还是没有信仰的人,只要做了善事,就会储存善的能量;只要做了恶事,就会储存恶的能量。其中的善能量或正能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与积极的心态;而其中的恶能量与负能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不幸与消极的情绪。
可见,因果一点都不神秘,只是自然演变的规律,与宗教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能把自然规律与释迦牟尼佛混为一谈。即使相信因果,不造罪业,造作善业,也并不意味着学佛,而只是表示相信自然规律。同样,不信因果,排斥因果,也不表示不相信释迦牟尼佛,排斥释迦牟尼佛。
(三)如何区分善恶
凡是对其他生命有暂时伤害或永久伤害的行为,尤其是动机,都叫做恶。凡是对其他生命有益、有帮助,能给其他生命带来幸福快乐的行为或念头,都叫做善。无论是没有信仰的人、外道徒还是佛教徒,在因果面前,都是平等的。
(四)因果的分类
若从时间的角度来分,因果可分为四种:
1、现报
现报就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的果报。
比如,上半辈子做了善事或恶事,下半辈子感受到果报,就是现报。
一般说来,只有非常严重的罪业或非常伟大的善事,才会有现报。
如何区分伟大和不伟大呢?若在能广泛利益很多生命的关键时刻,比如地震、海啸发生的时候,去做救灾、救难等善事,就是伟大的善事。
我们不能以为,所有的善恶,都必须现报。如果今生不报,就没有果报了,这种想法是很愚昧的。哪怕农民种庄稼,也不会在播下种子的第二天,就急着要收果实。果实的成熟,有一个时间。果报的成熟,也是如此。
2、生报
生报的意思就是,无论行善、造罪,都不会在今生受报,也不会晚于下一世受报,而是在来世一定会成熟的果报。
3、后报
既不是现报,又不是生报,受报没有时间界限,有可能是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等等。此种果报的力量没有前面两种强大,所以受报时间不确定,但也一定会受报。
4、不定报
不定的意思,就是业的力量十分微弱,果报不一定会成熟。即使会成熟,时间也不一定。因果之间,存在着很多具有不确定因素的果报。
因果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如果感兴趣,可以参阅《俱舍论》。
没有学因果的时候,会认为佛教的因果、轮回都很神秘,宗教色彩非常浓厚。但真的了解以后,才发现这些只是我们眼睛看不到的自然规律而已。
虽然因果轮回,是最基础的佛教教义,但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不懂得行善断恶,无形当中就会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所以,了解因果,取舍因果是很重要的。
二,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因果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一)十善与十不善
佛教把十种典型的善恶称为十善与十不善,其中包含了身口意所造的善业与罪业。
身体所造的罪过,就是杀盗淫。
杀生:杀人是最严重的罪过,杀害其它无辜的生命也是罪过。
虽然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许多时候,用金钱、权力和实力去剥夺其它众生的生命,是合理合法、天经地义的。但其他众生的角度看,最珍惜、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剥夺了其他众生的生命,怎么会没有罪过呢?
试想,仅仅在人类当中,也有势力的强弱、权力的大小,如果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弱肉强食,随意剥夺弱者的生存权,西方一百多年前存在的长达四百年的黑奴买卖似乎也可以重现了。如此一来,人世间究竟还有没有平等、公平?
人类的偏私、歧视、自保与不公一直存在,人人奉行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只要坏事不落到自己头上,就很难生起同情心,就很难重视其它的生命,甚至随意践踏其它生命的幸福。但这种冷漠、残忍与麻木发展下去,灾难一定会转移到人类自己身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大问题啊!
盗窃:偷盗、抢劫人类的财物与蜂蜜、燕窝等动物的财产,都属于偷盗,都是一种剥削。虽然从人类利益的角度来讲,取蜂蜜、燕窝不叫剥削。但佛教认为,因果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法律,不是建立在人类的利益之上的法律,它不会站在某一种生命的立场来判定是非。在因果的法律面前,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
邪淫:就是破坏他人家庭。
语言所造的罪过,包括妄语、粗语、离间语与绮语;
妄语:就是撒谎,欺骗别人;
粗语:就是骂人;
离间语:就是挑拨离间;
绮语:就是说一些让人产生过度欲望或嗔恨心等烦恼的无聊之语。
意识所造的罪过,就是贪心、嗔心、邪见。
贪心:不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贪欲、欲望,而是想通过抢、偷、欺骗等不正当手段,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想法。至于贪吃、贪睡等等,属于普通人的习气,没有伤害到别人,所以还算不上是罪过。
嗔心:看到某个生命的时候,不但心里发火,而且想去打、骂、杀,就属于嗔。
邪见:故意曲解真理,胡乱解释,欺骗他人,就属于痴。
以上十种罪,会给其他人带来痛苦,会让其他人受到伤害,所以佛教称为十不善。与十不善相对立,就是十善。
(二)因果最平等、公正的法律
因果与世间法律不同的是:只有犯罪行为被人发现了,犯罪人被抓到了,罪犯才会受到世间法律的惩罚。如果一辈子都没被人发现,法律就不会起到惩罚的作用了。
但因果却不是这样,无论是被抓到也好,没有抓到也罢;有人发现也好,没人发现也罢,只要做了事情,能量就已经储存到藏识当中,将来一定会有相应的果报。还有就是,世间法律所管辖的范围,只是语言和行为,基本上涉及不到精神世界。而善恶因果,却与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因为因果是自然法则,所以不会偏向于人类或任何一个生命群体。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只能遵守因果法则,无一例外。所以,因果是最公正、最公平的,所有生命共同的法律。
从释迦牟尼佛创建因果学说直到今天,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其间,很多的观念、规定、法律、传统、习俗,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以上十种罪过,仍然是大家公认的禁戒。
不会有任何人认为,杀人、偷盗、抢劫、拆散别人家庭,让别人的家庭成员承受莫大痛苦不是罪过。其他语言与意识所造的罪业也是一样,相信再过一万年之后,这些观念仍然不会更改,这些都是与信仰无关的原则性问题。
同样,十善业的规定,也与世间人的衡量标准完全一致,没有什么神秘玄乎的内容。比如,与杀生相对的,是拯救生命,在海啸、地震的时候去救人等等;与不与取的剥夺别人财产相对的,是扶贫、救助、济困,其他以此类推,这些都是公认的善事。无论人们是否有信仰,都会支持理解。
佛教的戒律,都符合世间道德标准,很容易让世间人接受。而有些宗教的戒律,世间人就不一定愿意接受。比如,犹太教规定,从星期五日落 (Erevshabbat)到星期六日落(motsaei shabbat)的二十四小时当中,不允许用任何现代化、机械化的东西,包括手机、电器等设备,不允许谈工作、谈生意等等,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另外,佛教历来主张遵守戒律:发誓不杀生、不偷盗,不破坏别人的家庭等等。这样可以在犯错误之前,起到预防的作用。
(三)信因果,得幸福
如果想远离痛苦,首先就不能做坏事。因果关系,真的是一种蝴蝶效应。现实生活当中一件根本不起眼的事情,或许会导致将来在肉体或精神上的巨大打击。
人人都不愿意面对痛苦,却在不知不觉之间,造作了痛苦的因,而使自己不得不面临痛苦。不了解佛教的人,会说命运不可改造,但佛告诉我们,尽量回避、远离负能量,多创造正能量,就能远离痛苦,获得幸福。这一切,与任何神灵、造物主都没有关系,都掌控在每个生命自己的手里。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也即是说,圣人是怕因不怕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而普通人却怕果不怕因,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后果。一旦遇到痛苦,就想尽一切办法去逃避,可种子已经播下,因缘已经齐全了,又怎能妄想果实不成熟呢?自然规律原本如此啊!
既然已经形成了果,就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它,逃避是没有用的。佛教有很多面对痛苦,化解负面情绪的方法。有了这些方法,就能及时调整情绪,不至于让人走到绝望崩溃的边缘。这样也就不会发生在大街上摔死婴儿,或者在车里掐死婴儿等惨绝人寰的事情了。
如今的科技这么发达,物质这么丰富,我们理应成为最幸运的人。但事实上却有很多人的内心非常空虚、非常痛苦。伦理道德标准已经下滑到没有底线的程度,地沟油、毒奶粉等有毒食品横行于世。
很多企业上至老板下至员工,个个都压力很大,白天脾气暴躁,夜晚不是烦躁、失眠,就是噩梦不断。很多人都感受不到关爱,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大行其道。
所有问题的出发点与源头不在外面,而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外在的法律法规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根。如果能有一些因果观念,如果能接受一些佛教理念,如果能从内心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哪怕这些负面现象不能完全杜绝,但一定会有所减少。
很多佛教徒会说,这些理论我都懂,但在具体面临问题的时候,却经不起诱惑,仍然会犯错误,那怎么办?这都是因为没有接受过心理训练,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没有修行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相信因果,并经过一定的心灵修炼,就可以在消除自身烦恼的同时,影响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三、释疑
(一)为什么某人一辈子杀盗淫妄做坏事,却还是健康、富有、幸福呢?
这个疑问其实前面已经回答了。就像有些蔬菜十天、半个月就长出来了;而稻米、豌豆之类的粮食,却要等四五个月才成熟;而水果的结果期,至少是一两年一样。因果的成熟,也有四种不同的时间。
如果造作了罪过,即使三五年没有发现什么报应,也不表明因果不存在。现在的健康、富有,是过去世救命、放生、布施、扶贫等善业的福报,与今生所做罪业没有关系。
同样,一辈子行善,却工作不顺、身体不好、儿女不孝顺,也可以用上述道理来解释。
(二)有些人为了健康、发财,而去做一些善事,却为什么一直没有见效呢?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来自于两个因素:一个叫近因,另一个叫远因。
近因,也即眼前的客观因素;远因,则是过去世积累的福报。近因相同,远因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如,同一个父母的儿女,哪怕是双胞胎,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具有同样的机会,但二者的命运却迥然各异,身体、智力、性格、品行等等都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近因相同,远因不同的结果。
为了发财去做善事,是在积累一种看不见的远因,但因为过去世的远因,与今生的近因,也即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一定立即就能看到果报。
(三)虽然佛教讲因果,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命运是不能改变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该如何解释?
汉传佛教中流传很广的《了凡四训》,讲的就是命运可以改变。佛教认为,命运完全是可以改变的。虽然前世造善恶,后世一定会承受相应的果报,但前提条件,是中间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意外是什么?就是造业的人通过其他方式去改变业力。比如,虽然造了罪,但若能尽力弥补、忏悔,果报就不一定会成熟。
释迦牟尼佛称赞过两种人:第一种人,是根本不造罪的人;第二种人,是虽然造了罪,却懂得改正、忏悔的人。
比如,过去杀了人,现在忏悔并去救人或挽救其他众生的生命,就可以彻底弥补罪过,不再承受果报,就像衣服上的污垢可以彻底清洗干净一样。
再比如,本来水稻的种子洒在水田当中,在温度、空间、时间等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稻芽一定会长出来。但如果遇到了一些外来的干扰,稻芽就不一定会长出来了。
佛告诉我们:命运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而且完全可以改变。这种改变,不是通过讨好佛陀来改变,而是通过善恶之业来改变。
同样,做了善事,按理说也会有好报。但如果在果报现前之前发生意外,就可能会影响乃至毁灭善的种子,将来也不一定有好报。所以,佛教一直强调,在每次行善完毕以后,一定要回向。
回向的意思,就是分享。诚心实意地把善的能量给予、分享给所有的生命,愿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这个善根,暂时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日子,愉快的心情,最终早日成佛、解脱。从此以后,这个善根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天下所有生命的。
回向所起的作用,就像电脑保存文件。在回向之后,所有的善根都不会受到破坏,一定会成熟善果。
命中注定的说法,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古老宗教。他们认为,人在这一生当中的所有奋斗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的痛苦或幸福都在上一世就已经决定了。
但佛教认为,所有的因缘法,都可以随因缘而变化。哪怕是定业,也仅仅是指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业力的种子一定会发挥作用。并不是说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它,所以也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
释迦牟尼佛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吾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我已经把解脱的方法、理论、原理、路途给你们讲得很清楚,走不走、怎么走、都只能靠自己。我不是万能的,我无法让你们解脱,只有精进修行才能解脱。
虽然佛教有时候会说释迦牟尼佛是全能、全知,但这仅仅是指释迦牟尼佛可以教育、引导我们生起最高的智慧。无论如何,释迦牟尼佛不能改变因果,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如果释迦牟尼佛是万能的,那他不可能坐视众生的无尽苦难而不管,世界上也绝对不会有这么多的灾难和痛苦。所以,改变命运,只有靠我们自己。
佛教不但不会有失客观地神话佛陀的能力,而且也非常开放。佛教讲的内容,都经得起推敲、考验与怀疑。佛教不主张盲目接受,而是鼓励弟子要智信。
释迦牟尼佛曾给阿难尊者讲述了一个人投胎的整个生命过程,之后一再告诫阿难:你不要因为我是你的老师,也不要因为我们的感情,就盲目地相信我,接受我的观点。你要到安静的地方,去自己思考,推理,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理。在深思熟虑、判断验定之后,再接受也不迟。
如果能进一步去思考这些问题,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真理,而且这些真理,都可以跟我们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面对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或者是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许在佛的人生哲理当中,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从此以后,我们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有意义,我们也会更加懂得生命的价值。
倚楼听雨几多寒,醉卧清风几度秋。俗话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可在历史长河中,佛教经历了兴盛,也经历了三宗一武的磨难,庆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佛教又走到了历史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三十九、鸡贩鱼贩恶报三则俞仁溥在东北仙台的地方,有一个开业不久的医生,医道很高明。一天,来了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咽喉有病,请求治疗。医生仔细瞧着她的容态,这病者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三十四、爆竹起火烧焦惨死邱安德有一位黄老士官,平常就喜欢吃香肉(狗肉),被他残杀的狗,不计其数。无论大小狗,都把它杀来吃,可说心狠手辣。自从他退伍后,在民国五十二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3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三十一、引人杀狗 偿命暴亡莲芬我住的里中东门某人,养一只狗,很温驯,某日偷吃食物,主人痛打欲致之死,狗逃入其女儿夫家。其女儿正吃饭时,看到狗跑入躲于床下,乃将狗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文--藏密难信能信有明显节奏的事情,渐次发展,最后一出结局出现时,人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没人会感意外。人从出生而成长,从青年迈入盛年,由中年渐次进入衰老,然后老死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和聆听过很多有关于人的因果报应、地狱这方面的事,在本地的庙宇里或古迹里都详细的有这方面的记载、雕塑画像、壁画等等。使得人看后触目惊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1、 现世因果与宿世因果互为助缘形成六根残缺等问题ㄧ个佛弟子,能够生生世世不失人身,『生而不残』,是成佛道上必备的行道资粮。而要获得尽未来际在菩萨道上,『生而不残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身为作家,著书立书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不能导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写《水浒传》,看起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愿意看;看了之后都入迷了,也就好像抽鸦片烟,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6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相貌里藏着的因果!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某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佛门里也有不可说,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你不能随便到处散播流传,不能泄露他人的机密。或许有人会质疑,与人交流不告诉所知,如何取得信任?你在与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因果事例二则:深刻教训,贪字终成贫,千万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因果事例一:捡钱不还,失主自杀,全家遭遇惨烈报应。摘录自地藏论坛我们生活的小山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愈,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后,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许多知识份子(尤其是一些自认非凡的高级知识份子),他们在‘世智辩聪’的心态下,更常常认为自己镀金的学历及现代顶尖的专业科技,必定可以超越二千五百多年前圣贤的智慧,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二信诺施乞,考中高第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前两年,一位同事出了一次轻微车祸,摔倒后昏迷了一会儿。被送到医院后,两天花了五、六千元,还什么名目都没有。后来拿了片子出来,医院说是颅骨骨折,需要植入人造颅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141、宁波有一读书人某生,喜欢寻花问柳,但个性颇长厚,因赴考到省城,考期尚早,觉得枯坐无聊,就起了寻芳的兴致,友人带他到一民宅,有一少妇坐着刺绣,旁有一老妇,是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2
1.我丈夫在过去世曾经是猎人吗?为什么今世喜欢在周末打猎?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此业力?2.什么业力使我大女儿和她的家婆同时出意外往生?她们往生后七天的情况是怎样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看因果报应,我不用出家门!!!!! 我家中人不少,上有爷爷奶奶,中有父亲,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小叔,下有弟弟,妹妹, 我爷爷今年84,身体除了一些老年病,基本上健康极了,一直老实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0
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心里有事不说,不会发泄。经常去那些“地方”发泄,导致现在得了一种性病,非常的后悔!在看病的时候都很不顺利啊,(告诫大家要去大的医院去看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0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人之修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属身业,后意根属心,即意业。三业者,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此三种事,罪业极重。 学佛之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8
问:学佛的人都知道有因果,但不知道谁主导因果?谁在过程中记录所有的善恶? 答:因果是有记录的,而且记录得很详细。何人在记录?是自己阿赖耶识在记录,绝对不关别人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8
沉香一两、檀香末一钱细锉,鹅梨十枚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梨汁干,才得香味纯郁。这就是在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里多次提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7
地论宗是在南北朝时代和摄论宗并称的一个佛教学系,后来的华严宗(他叫做贤首宗)即渊源于此宗的南道派,所以地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是有他的地位的。地论即十地论,详称十地经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香道中常用的香为沉香与檀香。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香之十德》中,曾说香的好处是:“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4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做官有做官的因果, 富有有富有的因果作者:无生法忍有个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 父母打骂, 一句话的抵触都从来没有,打也不动不跑. 因为这个孝顺, 他做了大官。但是他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万事万物皆是有因有缘而形成的,并不是无因无缘的。我们的家庭也是一样的。世间人为什么有的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又为什么有的会有“爱别离”?这与我们过去世自己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对因果的认知2018夏安居讲法 摘弘恩法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我当然懂啊,学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吗”。其实错了,因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你看这个“不谤大乘”老是这么说出来,为什么呢?在无量寿经上有一句话,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后面紧跟着乃至一念即生彼国,“唯除五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我的命运一直以来非常坎坷,在没学佛以前到处找人算命,想知道生命中的那些逆恶不顺什么时候会消除,什么时候会时来运转,最终的自己的命运是好还是坏。如果算到结果很好就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本人:广雄居士,35岁,佛缘较早,如相书所言:“早入学堂姓名彪”,大学毕业后却一直惨淡。此次佛七结束时,本拟立即交付打七总结的,却拖延好久难以完成。时隔好几日,才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3
因果相续与无常矛盾吗?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2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佛教的现代价值(上)肖永明佛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成为了众多人群的精神信仰,沿续两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充分显现了佛教之于人类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