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请大家放掌。我们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呢,是我们这个久违啊,在因缘中隔了一段时间,没有跟大家在群里面同学同修。那么相信,虽然我们没有在群里面讲法,大家在线下也在各自的因缘中用功。今天因为佛学院也开学了,一些法务周转以后也回到了北京,那因缘成熟,我们再从头开始,在正法学堂来宣讲新的学习内容。
可能大家还记得我们在上一学期的时候,已经给大家预告过了,就是在这学期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准备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然我们正法学堂开讲也算时间有一些了,但是,一直没有涉及到般若、空性类的经典。特别是像《金刚经》,可以说跟《法华》、《楞严》乃至《弥陀》,这都是一定要有一个分别心来看的话,都是一线的经典。而且《金刚经》对于三藏教典的内容中太重要了,千百年来的大众与这部经典的因缘,然后历来的大祖师、大德,因这部经典而得度,在教内这么多传承中居然有上八千多家的对于这部经典的著述。
所以从种种的侧面来讲,你看黄梅五祖是依着《金刚经》来印心的,在禅宗下面是依这部宝典来作为印心的根本经典。当时六祖慧能大师悟道,也是全凭《金刚经》的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们平常这些佛弟子们都可以说,感应啊,受用呀,皆是不可思议,确实是读诵无边赞叹无数的一部宝典。那么不仅仅是在教内,就是说这部经典辅佐佛教佛法,对于世间的人文呀历史依附在上面来弘扬,也是做的非常到位的。历代文人呀这些大家们来抄写《金刚经》的,那就太多太多了,像柳公权翁方纲呀都有这样的代表作,到现在还是作为根本的帖子在用。泰山上也有北齐的时候所刻的摩崖石刻,那个时候刻《金刚经》可以说是大字的鼻祖了。所以我们一开始给大家说这么多,就是为了提醒我们说,这部经典方方面面这种因缘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他跟东土的众生有多么深厚的缘分。
那么就我自己来讲吧,其实跟《金刚经》的因缘也是非常深厚的。我记得那会儿去到普陀山刚刚出家,招生到普陀山佛学院去考,里边有一道题叫做翻译到中国的第一部经典。我那会儿啥都不知道啊,也不知道其实真正的正确的内容是《四十二章经》,我还大笔一挥就写了个《金刚经》。在完全不了知三藏的内容呢,就把《金刚经》误做第一部的经典,当时还闹了笑话。当然从中可见说一个完全不了解佛教,甚至信仰还非常单薄的这样的一个初学者,对《金刚经》已经早是大有耳闻了。这都是一个经典的缘分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虽然也讲了一些经典、讲了一些讲座,没有讲《金刚经》呢?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点儿左右为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本来我们常学习佛法嘛,法呢本来大家都知道是不二的,是平等一味的。但是他在方便上就不一样了,有的是这样的用、有的是那样的修。其实要论方便,从根本上讲也是不二的。有时候我们觉得说这个法门、那个学修方法好像是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大家知道所有的法门,他的内涵中,效果一样,作用也一定是一样的,否则就成了两套佛法了,不是归元无二路了。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在我们这个凡夫心中啊,有时候我们学修佛法,比如说你自己选择用功的方法或者点,使的劲儿他不一样。所以有时候由于根器不一样,知见不一样,在上面就恐怕往往会引起好多的误会。我相信大家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一种,这种反作用的因缘,以法谤法。你比如说讲空的这一系列经典,由于他跟讲相上的,也就是讲事相上这些不能够汇通和合。所以有时候就引发的学修者特别是刚刚开始学的人,就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有时候会动摇他的本来就不太坚固的信心。
这是一点。再一个,就是说从本人而言,这也不是说谦虚的话,事实如此,就是德太薄了、慧太浅了。所以虽然这几年仰仗诸佛菩萨大宗护法的加被,有一些法缘,可是讲《金刚经》还真是,我们常讲以前说的老和尚叫宗通说通,现在呢还尚不能说真正达到禅宗或者净土合一的这种通透。所以说在讲这部经典的时候,确实我自己也是非常的慎重和在起步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犹豫。但是好在今天因缘既然到了,我想也是我们大众的共业的福德所感,所以我们今天就做一个缘修上的这样一个学习内容,也就是说跟这个经典所含的究竟理,做一个缘分上的衔接而已,这是我们希望开始学这部经典的一个初步的见解和期望。
因为在这部经典,其实他里面的内容就讲过了。说如果说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持诵为人解说。那大家想想我们现在来讲的话,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见一样都不少。所以说,与此经是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的这种无为道、无漏道上来进行承担和受持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又发心来讲、大家一起来学呢?就是说,既然是佛亲口说的,又说到可以为人解说。那么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了解,就是说其实从悟性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具足的根本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性。这个性呢,是不从外得的,人人皆如此,每个众生皆如此,六道众生皆如此。所以说这个根本智,有时候又叫做无师智,无师就是有无的无,师父的师。什么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常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真正的修行就是你悟到《金刚经》的第一义谛无上妙法。但是这个悟性呢,他不是说经过别人给的或者帮助你塑造起来的,是本来就具有的,也从外边是得不到的,一定是自己从心地上悟出来的。
所以说我们今天讲法,也住在一个就是提醒。这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做一个缘修的内容,从内容上外围上做一个提醒,以辅佐我们能够达到,或者增上我们本有这种智慧的开发和显现。仅此而已,所以说虽然一直没有讲,其实是一直放在心地上的啊,这部金刚宝典。
那么我还有一点希望,就是说,咱们这次跟诸位一起来学习《金刚经》,意义在于还是能够把他引向于培植增进我们的净土资粮。做为我们共同来修学净土,念阿弥陀佛,更加透彻明白有坚固的这种背景动力,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今天晚上我们开始讲,首先从经题之前想先说几点,跟诸位同修先分享一下。就如同我们常说到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其实他不是法末了才叫做末法时代,是一个道理,是人末了、根器末了。那么《金刚经》他讲的是究竟法,我们读过的都知道,肯定大家都熟悉啊,为发心为上乘人为大乘人,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善根才能够走入到金刚般若的境界。所以说从不究竟的人、或者分别心的人来看的话,无漏的法一定会出现有漏的见解,有一法立他就会生百弊,百种弊病就随之而生。 因为并不是法有毛病,而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往往习惯用思维,去跟直觉最靠近的实相境界,去用思维、去判断、去描绘。一旦走进这样的误区,就不断的发展,就会跟真正的实修和证量拉开距离。这是一个想用功有道心、也许为生死的人最尴尬的境地。所以希望这次学修,也能从中抹去一些,有可能见解上、认知上的一些弊病吧。
带着这个期望,我们先谈几点,一个是从听法上有可能会滋生的弊病上而言,跟大家先做一个铺垫,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第一点,《金刚经》讲的是空性,里边的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点点滴滴、绵绵密密的一直在阐宣这个毕竟空义。但是往往我们一直在闻熏这个空性的时候,最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会破斥相上的修法,或者去排斥净土。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那最好了。所以跟大家讲呀,《金刚经》讲的空性绝不能够破斥净土,反而如果你真的把法义听对了,至少从理解上听圆满,那么一定是增进我们对于净土的信心,也应当生起更加清明的信愿背景。
为什么这么讲?你看经典里边很多时候都会说所言什么什么、即非什么什么、是名什么什么。他一直在讲观法,讲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中最必须要用的一个手法。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空性他其实是一种手法。但是净土恰恰是跟这个手法配套,把这个空性圆满了以后所显现出来的境界,其实就是净土境界,所谓心净则国土净。所以说就是只有悟到了空性,《金刚经》讲的空性的人,他才能明白净土的这种修法,他是不妨碍悟或者没有悟,是悟前还是悟后都是一味的这样修法的妙处。往往就会产生和滋生一种,好像对于净土就是跟空性完全是势不两立的这样的一种偏颇见解。
所以你看祖师们以前开示讲到说,一个人有没有开悟,说假如你悟后不修不劝人修净土的话,说敢保你老兄没有悟。这样的一种金刚法语其实就跟《金刚经》的手法完全是吻合的,就是所言即非是名的根本原义。说你悟后不修净土就敢保你没有悟,就等于说你不了解是名是怎么一个概念,你就不知道即非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他是一体的。我不晓得这样讲大家能不能够从心性上领会。那么还有一个就是特别特别提醒一点,因为《金刚经》里面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甚至有时候对于净土颇不以为然的人,都会提出来说一说的话就是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今天我们在讲之前,特别要就这个法义要做一个汇通,因为很多时候这个被当做排斥净土的一个根本法语。
那我们首先要知道,因为这个话肯定是对的,我们常讲到说真佛无行,真法无相。但是大家知道这是从空性上而言的,就是从本性上而言的。我们不要忘记还有空相。所以说我们一听到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就把念阿弥陀佛,或者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当作是这里的色或者声音等妄想。 殊不知这里讲到的色,是以眼根来去见色法的色。这里讲到的声,以声音求我,是耳根闻声的之声。那么如果说从色的本位上或者声的分别上去了知的话,那就确实误入到以色见以声音求的一种邪道中。但是大家要再往深的一层观照这个话,实际上什么呢,就是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以声音念佛,或者在观佛的时候,哪怕说以描绘的这种佛的种种妙相庄严,好像是依照色法,可是其实他的效果上绝不会走入到求色、求声的误区。
为什么这么讲呢?也就是说,比如说现在用你的心,用心去观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或者这样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念的时候似乎给人的感觉在以色见以声音求,其实他正好是在什么,比如说在观想妙相的时候,他用的是观的力量;比如他在持佛名号的时候,用的正是闻这个念佛声的个闻性。不管他是观相也罢或者摄心念佛也罢,根本上锁定的其实就是闻性和见性本有的不动之性。所以恰恰这个手法完全吻合了,不能够以声见以色求的这个根本面目,但是我们浅见或者没有用过心的人,就以为说这会引发见色闻声的烦恼。这点是特别特别重要的,所以大家要知道,其实以我们净土的修法,不但是跟见如来正道完全吻合,而且也正正好是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个正确表达。
也就是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念,念佛的念,应无所住,而生其观,观佛的观。同步操作,正中下怀。所以这样的话正好达到了不见色不闻声的效果。很少有人能够这样去做一个领会、贯通。所以大家要知道首先我们一般都会以为说,想佛拜佛就是以色见,见佛的误区,念佛持名号就是以声音求的常态,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我们第二个。从第一点上来讲,第二个就是最担心大家在学《金刚经》的时候,走入到这个偏见。这是第一个容易发生的弊病。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就是学金刚般若会容易引发的弊病什么呢?就是听完经以后容易废善法。大家都常会有听过这么一个词,叫做妄谈般若。踏有谈空,就是光说空,但是他的心性上并没有跟空相应,不仅仅说去证得空性,他甚至思维都从来没有跟空性相应的思维。这个我们是凡夫,我们修行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几乎每天都在这个斗争中,在心地上败下阵来。所以说,你这里学《金刚经》学的久了,特别是讲空讲的多了,然后不断的说:不著相不著相。那么就会容易让人生起一种什么感觉呢?就以为误解叫什么都不干,或者什么都不在乎。大家想忘了说里面最要紧的一句核心眼目,就是:离一切相而修一切善。不是什么都不干或者不在乎,而有可能是特别在断恶修善上去在乎。只不过没有把这断恶修善的善恶法,给他过于执着或者固定的执着在一种坚固的见解中。
所以大家要好好的学了《金刚经》才能更加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什么叫做离一切相而修一切善。 很多时候,就是我们听起来这句法语就觉得特别的难以操作。觉得这离一切相,又要修一切善。明明去做事嘛,又不让你执着;不让你执着嘛,又得什么都干。好像就是几乎没有操作成功的可能性。其实可能我们就是对这些玄妙的法义,听太多了以后就把手脚给捆住了。
怎么样理解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我们今天跟大家举个例子吧,在生活中这样比较理解的好了,有助于我们去能够常行这个法。比如说:我们一般都提倡说皈依三宝,恭敬三宝,佛法从恭敬虔诚中来。那么我们当这个法,这样行持的多了以后,往往生起一种定解,那就是三宝是不可亵渎的。那确实如此。但是问题是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亵渎?什么才算不亵渎呢?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有一尊佛像,可能这个庙比较破败,这尊佛像供在野外或者供在露天下。结果下雨的时候过来一个人,这个人呢可能他就觉得,哎呀!佛像怎么在雨中去淋呢?他生起了一个善念的恭敬心,他觉得不可以让这个本尊佛像在露天淋雨。所以他可能就会把自己的衣服,这样非常诚恳恭敬地把衣服拿下来,盖到佛像头上给他遮风挡雨。那我们看来这就是一件很发心、很功德无量的事情,一般都会说,随喜赞叹师兄的功德。
可是很可能再来下一个人。他会怎么样呢?他一看到这个佛像上面有一件人穿过的衣服,他马上就会心生出:怎么人穿的衣服或者人戴的帽子,怎么可以盖在佛头上呢?他就觉得对佛像生起了这么大的亵渎不恭敬,他赶紧战战兢兢的把这个衣服给取下来,觉得说太罪过。那大家想想,这两位人其实发的都是善心,修的都是善法。可是当我们一定要在这上面给他固定一个对错的时候呢,你能说都对呢?还是都错了?还是谁对谁错呢?
所以大家就理解到这个地步,我们就知道说,其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对错。一切的善法全部是看你的发心、动机,而不在乎结果。就是离一切相而修一切善的最精准的表达。所以大家看,其实这个事情呢就是说离一切相。为什么?只要他发心是好的,他的心是恭敬的,你管他是衣服盖上去还是衣服拿下来。但是修一切善,他发的心就是一个恭敬心,两个人完全不同的着眼点,但是他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往往我们妄谈般若说空性的时候,就觉得说什么都不执着什么都不干。一有人认真的做事,一有人战战兢兢的护法,就会说你太执着了,你那么在乎干嘛呢?你应该放下一切,什么都不让。最后弄的佛教徒都很懒,不好好过日子,不好好工作,就天天弄的所谓的看破放下,最后是口谈得很远,身心不得力。这也往往就是妄谈般若的一个后遗症,所以大家也应该从这上面引以为戒。这是第二点。
再第三点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是什么?就是误认自心。错误的认识了自己的心。比如说:有一种人,他好说什么都不要执着,好像觉得他跟《金刚经》的法义相应了很久,相应的很深。然后这种很久很深下意识的这种自以为是,就会把他一条一条线的缠的死死的绑在那里,禁锢在那儿,所以一直就执着这个不执着而放不开。他不知道这个不执着呢,其实是你要在认真细心中去体现,而不是逃离或者躲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理论听闻了以后,下意识就产生这种执着不执着的这种弊病。所以真的不是逃离或者躲避,他就是经历中的一种成熟品质,才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的时候空口无凭的说几句,倒是可以不负责任,可是问题是我们的功夫、功德没有到那里啊!甚至有时候我们以为修行得了点什么法喜,似乎是一种境界,乃至好的觉受,其实所有的这种,实际上都是自以为是中生起的妄想。但凡你有一点对自己的肯定或者觉受生起来的时候,那你一定是认错了。而且会一心一意的执着在这个不执着上。这样的话,就成为一种断灭顽空的种子,这是非常可怕的。这种人如果久修以后,就是说不但他这辈子的对于道的体验会越来越远,而且他会为尽未来际的解脱菩提给自己设障,会背道而驰,很冤枉。其实有可能他对于经典的闻思或者思维,他还是很投入、很花了精力的。但是就是有时候说: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起休。可是问题是什么呢?他就识不得路头。这个也没有办法。就是包括我们现在讲,其实也是一种大家往这里缘,或者防治产生这样一种弊病的正知见吧,希望大家能够守得住。
当然,既然讲到有弊,那么他就一定会有利。我们再说说这次来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利益,可以把心地投向在哪里。
第一个大利,就是可以增护净土。就可以增上护持我们修净土的至少往生的品位。所以这一点,其实是这次发心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金刚经》一个最重要的初心。为什么呢?可能大家都还记得我们在讲《观无量寿经》的时候,里面有一条内容就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为上品中生的这些往生者们,他的条件里面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于第一义,心不惊动。那么大家要知道所谓的第一义,就是这里《金刚经》里面一直在阐述的内容,就是空性,我们称之为第一义谛。如果有学习的论典的话,大家可能常会听这么一句话,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那什么叫二谛呢?我们常在经典里面听到说谛听谛听,就是让你认真,真的意思。那么这个二谛的谛呢,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真理。
世间的人,他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个道理是存在的,所有的世间人情世故,每天都是按这个套路走的,这是真实不虚的,他就认为叫做俗谛,世间的真理。那么在有一些出世间修行,以道为目标生活追求的人,他就又把出世间的这个真理认为是真理。有的认为世间是真理,有的认为出世间是真理。一个执着有、现象;一个执着空、出世间的理想。可是大家要知道,这都不属于第一义谛。它叫做空有两边。也就是我们有时候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贪恋,这就是执着于有;或者说对于形而上学的这种思辨、概念性的这种追求没完没了,这可能就是执着空。但凡你看我们世间人,无非就是这两种。要么生活的昏昏噩噩,一天跟世间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的离不开,也活不明白,这一类的就属于陷在俗谛中。那么还有一些呢,虽然他有追求,但是他咬着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不放,或者一直认为说离开世间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道,那这样的话其实也走偏了。
真正的第一义谛,就是讲的不偏不倚的中道。中道是什么呢?大家要知道中道,虽然这里叫第一义谛,有时候我们说佛法的正眼。其实就是生活,你在生活中,不要起心动念,然后就这样生活,一直生活,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生活。你也不要嫌好,也不要嫌坏,也不要奢望明天要怎样,也不要追悔昨天怎么样。当下呢你也不要陷在其中,然后还是依着这个流淌,就这么生活。如果慢慢这样能够练的久了,这些法呢,我们都能够离开字眼上的这种玄妙,真的是非常痛快、酣畅的用在你的过日子中,这个时候就可以称之为有道了。这就是道。
那么为什么讲《金刚经》呢?《金刚经》里面讲到说,一切的这种烦恼呀、恐怖呀、颠倒呀,我们一直心在受惊,在不断的摇摆,在动,害怕,摇摆。那如果你学了《金刚经》以后,把这个教法观照在自己的心地上,那么慢慢你安住以后,就等于说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这是一个大功德。而且大家想想,其实心不惊动的另外一层表达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安住了。你心不惊动了,你的心既不惊又不动,那么当体其实就是第一义谛,已经守得住了,所以就会助成我们上品中生的功德力。所以大家看,我们学习《金刚经》反而可以助成我们诸位上品中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学好第一义谛中道的根本,这才叫佛法。
很多时候大家会有这种体悟,就是说走了很久,歪曲绕远,甚至误入一些邪门歪歪道的等等这一切,但是走的那么艰辛,好不容易最后才会在道上有点感觉。所以第一个,就是助成我们的净土品位,往生品位。
第二点呢,学习《金刚经》所要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呢?就是助成我人入道和行道。大家要知道讲空性的境界呀,这倒是说只要你认得几个字,读读经,那顺口就能说。可是入这个空的境界呀,得有巧劲儿,就因为这个巧劲儿所以显得非常难。那么鉴于我们现在凡夫的根性来讲,有两种常态比较保险。怎么样依着这个法来入道行道呢?一个就是通过我们去比如说,念佛呀、参禅呀、拜忏呀、持咒呀等等这一切,只要你能够划得起来的法门都算数,通过这样事相上的去有所造做,去修证。然后各种法门行门,就是反正是我们天天活着在一切的世间法中慢慢去打磨,打磨自己。有可能受尽了委屈,无边的忍辱,彻底的放弃,终于最后会从有为而悟入到无为的境界中,入空性境界。这是从事上来入,其实就是我们经里讲到的修一切善法,这是一个入道的常态。
另外一个就是从理上来入。理就是理论,《金刚经》里面的这些理上入。就是你对理上的理解,然后他文字表达出来的内涵、义趣。那么你通过对文字上的修证,对理相的,比如说不断的诵经,不断的闻思,就是解这个义趣,那么慢儿慢儿这个金刚法义就会在你的身心世界中,越来越把你的身心直接引向这个境界,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观法,这就是依义而悟入。这是另一种常态。
那所以大家学《金刚经》也要总结一下,无非就是这两种。这属于什么呢?经典里面讲到的说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从理相上来悟。前者是从事相上来悟,这个是从理相上来悟。不管你从事入还是从理入,这两种方法都是金刚微妙法门。这是从我们说有助于我们行人入道和行道上而言的。学习《金刚经》我们能够所获的利益。这是提前给大家从弊和利,当然为什么先说弊呢?就是防范于未然;再说利,就是引向于正道。这也算是我们给大家交代的一个修学次第吧。
下面还有一点时间,我们来学习一下,就是说首先我们善解佛意。那佛讲这部经典,特别是有我们一块儿去印度朝圣,大家还记得在祇树给孤独园,在祇桓精舍里边,《弥陀经》和《金刚经》这两部圣典,全是在祇桓精舍里边讲的。坐在那里你会觉得,当时佛陀就把这样的一种实相经典,这个《金刚经》呢是讲我们心地上的实相;《弥陀经》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实相。就在这个精舍里面娓娓道来。可以说我们现在学的真是石破天惊吧,都是究竟法,都是圆满法。
那我们今天单从《金刚经》而言,佛为什么要讲这部《金刚经》?一定有他的用意所在,和希望众生听完以后所达到的效果。我们首先要知道第一点,最重要的讲《金刚经》就是要让听闻者能够了知,佛法最根本的一个核心理,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大家现在有时候辨别不清,说到底这个对不对?我修的对不对?我理解的有没有错?今天我交代给大家,怎么判断你有没有错。就要知道有一个法印。平常我们都知道像三法印里边,可能大家有的学过一点在声闻乘,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小乘里面不是有说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这叫三法印。这是从小乘法里边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大乘一实相印,就是来印证你是否讲的或者理解的是佛法。如果跟这个根本的道理相吻合,那就是佛法;如果跟这个根本的道理相冲,那一定就是外道法,非解脱法、非究竟法、非成佛之法。所以以后大家听了今天这个道理,学《金刚经》,就有这把尚方宝剑。你不管什么人说,你不管是哪个现在出书呀,媒体呀,什么链接呀,多的简直是让你眼花缭乱,但是你一看就知道它是吻合不吻合缘起性空。缘起性空就是这里讲到的般若。般若,我们后面在讲经题的时候,我们再给大家总括和分开的讲。
现在我们了解下般若就是我们常讲的空性,那么我们《心经》里面也讲到说,三世诸佛都是以般若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大品经》里面就讲到了说,欲得三乘,当学般若。所有的声闻缘觉的解脱涅槃道,都是从般若得的。但是大家猜想为什么佛没有在鹿野苑当时讲这个般若经呢?在鹿野苑讲的是四谛法呀,苦集灭道。为什么?就是当时的根器,根本听不得无所得法,这个毕竟空。后面才真正的是在祇桓精舍说般若的时候,是大家已经学佛学的差不多,根器都到这个点儿了,才开始用二十二年的时间,就讲缘起性空的实相法。
什么叫缘起性空呢?就是说任何一法,大家不要被这些概念迷了啊,什么叫做法?就是一切的事物,包括你的物质性的,你的外在世界性的,你自己的身体性的,乃至你的思想性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要因缘各种条件临时合和组成。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就是一种临时的组合。他只有组合但是没有意义,只有合作性的有。一种无意义的合作,但是他一直在合作。可是一旦你对这个合作赋予他意义的时候,相就出现了。那么由于你窥到他的这种临时有而毕竟空,现在有而终归空,你一直有这样的观法,那么就等于说你从缘起法上能窥到他的性空本质。就像我们常讲的我们这个色身,自以为是的我的精神,其实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是一个缘起的假我,所以当我们在这个假我上见空性的时候,就要照见五蕴皆空。
大家再设想一下,包括我们今天讲《金刚经》这也是因缘聚的。一起的因缘聚汇,有各种作用,然后点点滴滴地把它塞满了,好像这个事情就一定要已经缘起发生。我今天现在拿着手机在咱们一、二、三、四群里边,跟大家正在说《金刚经》。可是大家想想这里面啊,任何一法,你看《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个。我也罢,拿的手机也罢,大家听的文字也罢,或者你们自以为是坐在那儿觉得我在听也罢,全部都是概念,他就是这一切的因缘相互好像就跟摩拳擦掌一样。好像有一些热情的效应,实际上只是一种拳呀掌呀的一种碰撞,一种结合的感觉,本质上他都是没有意义,是空性的。
包括我们常让大家信愿行念佛。大家发现了就包括信也是一个缘起法,愿也是一个缘起法,行还是一个缘起法。信愿行聚在一起,也是一个缘起法,他缘在一起,慢慢就能够缘的显现成极乐世界,还是一个缘起法。那么多的众生往生到西方还是这个缘起法。这个缘起法中就没有任何一个相能够从中固定在那里不变。所以正因为这个奇妙的缘起,所以我们多亏了他当体的性空,我们才能够往生啊,我们才能够借着信愿行就成功的往生。所以大家要理解什么叫做缘起性空,就是因为有缘起才能体现这个空性,因为有空性才能尽情的缘起。这听起来像文字游戏一样,但是你的心地入进来了,就非常的妙不可言。
所以我们常说空性空性,就是空掉我们在缘起法上的一些错知错觉。你看偈子里面讲到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大家要悟这个话啊,你不要跟着念过去,大圣说空法就是佛说这个空呀,为离诸见故,就你在一切法上的概念的这种见解,形成固定的这种共许,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若复执有空,诸佛所不化,让你为离开你现有的错误知觉,而不是让你在现有的错误知觉总归觉得还不够,再加一个空的错误知觉。
所以其实你要感受缘起性空也没那么复杂,你就承认缘起,那你就好好过日子,你相信性空,你就当体是解脱的,就是这样子的。当然在《金刚经》里面的表达上就比较微妙,他说性空,他就是破你对有的执着,观不到缘起。他说缘起就是破你对空的定见,最后空有不住,一切事物,一切理论,都没有一个定性,就是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听《金刚经》呀,一定要把心提在这个上面,就是要明白佛法的核心就是缘起性空。如果跟缘起性空相吻的就是佛法,如果违背了缘起性空的说法,比如说觉得这个世间很好,比如说他认为人死了啥都没有,那他一定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大家学习《金刚经》,第一点首当其冲的要有这个正见。
好,第二点,我们看一下祖师爷那个判,为什么学《金刚经》呢?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大人大法的因果。你看这部经典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那么他所修的法,他这个人的根器一定是大人大法。大法是什么法呢?好像我们这一引诱大家又听得不知道奢盼出来个什么,就是因果法。一切法的核心,无非就是因果,总摄一切法。有时往往我们觉得因果就非常浅近,相信也相信因果,总觉得因果非常浅近,好像谈空才不知道有多么玄妙。其实大家知道,因果呀,他还是有个三六九等的。像我们通常让大家最注重的是世间因果。我们常常注重的是世间的因果,六道轮回范畴内的果报。比如说你造恶业的话,哎呀,你害怕下堕呀,你下堕了可怎么得了,能再造点业的是,下辈子你成了人了,你得还呀,你得还他呀,你们俩再遇到了好像还是在人的视野,人道的这种范畴,很浅,把因果的张力拉不远,把他的辐射度打不开,大家要知道,真正这里的大法大人的大因果是什么呢?就是以般若空性为背景相滋而发的大愿和大行。
大愿来讲,你看经里面讲到的说菩萨住在般若中。那么他的心中呢,就是欲遍度一切的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而实无所度,这就是大愿。什么叫大行,就是菩萨不住于法而行布施,不住于色声香味触,而行布施等等这一切诸行,就是无所行。哇,这个法听起来就好像说,这都是菩萨的这种他们过的日子,好像我们根本就发不起来这种。不是这样的。大家要知道我们不管修什么法,只要你跟般若相应,以般若的空性为因,就是不在这个上面生一个期盼的念头,就可以了。然后你依然能够大幅度的去干这个善事,那么你必然由无所得的因,就会得无所得的果。就是如来的实相法身,就修的是佛行住的是佛道。所以大家要知道,其实我们依着这个无为法的因果来修的话,那才真正得的是无为法的果,这才是见如来。为什么?因为诸相非相。你修的因就是非相的因,那你得的果就是实相的果。
这里面讲到不可以诸相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这个因果。若见诸相非相就是因,即见如来就是果。所以你看,有大德们给我们开示说什么呢,说着相修行不知道要百千万亿劫,无念修行,一念间,一念就顿超无量亿劫。他就是这么个因果,所以叫大人大法之因果。
那由此来讲,大家要知道《金刚经》里的这个因果背景,就没有放在说修点儿十善,得点儿人天福报,不在这上面论了。甚至他是在什么呢?你消除了善恶分别对待这种法中的这个无相因,要感这个实相的果。你又觉得说永远都有一个善,都有一个恶,一直循环在这里边的话,那你善恶因果还是在三界的因果,不是大愿大行,般若相滋出来这种大愿大行因果,是小的,不是大人所修的,也不是大人所修的大法。
所以我们学《金刚经》高度要站上来,就是一定要有因地上要以无相来作为下手处,而不是以对待分别心作为下手处。所以你看给大家讲啊,越讲越难,理解都理解不了,你说怎么修呢?所以这是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一直来都在讲净土,说劝念佛好修,容易得道。
那么第三点,讲本经是为说,为告诉一切闻法者真实功德。在经里面有内容讲到什么呢,就是说为未来和现在的一切众生,真实分别利益功德。大家注意这八个字,真实分别利益功德。什么叫做真实呢?就是让听闻者能够完全清楚的、正确的、决定的这样的心态,来相应这个法。就跟刚才我们讲了半天,那可能我们的感觉上就听的说,这个内容这么多,好像自己稀里糊涂的,有时候一走心,完全回来就不知道到哪儿了,说的都是些专业的话,用的都是些佛教的词。为什么?一个是你闻熏的少,另一个就是因为这里没有真实的相应。你不清楚不决定的心态。
所以说《金刚经》的闻熏,就是为了让首先听闻法知道功德上,它有一个真实的功德心态,就是正确的清楚的,说白了就是心里有数的不会弄错,所以不会弄错才有正知见来分别。分别就是相应抉择的意思,了知。了知什么呢?利益功德。什么利益功德呢?那我们又会觉得说这些词都会说了,以前说哎呀师兄我们做点功德吧,你今天这个修法又能得到无边的利益。利益也有好多种,各位同修。我们现在有时候说实话所谓的功德利益,最多最多的关注的现实的利益太多了。现在之所以结缘的佛法多,解脱的佛法太少,太难,大家都不愿意去,就是因为太关注现实利益。所以有时候大德们弘法呀,也真的是太难为了。你说一味的去讲宗派、讲了脱,大家都觉得说根本就跟不上。日子说还过得丢帮跌底的,一天烦烦恼恼的,怎么去专业地去修呢?那好吧,再提倡人间净土,说人间净土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好好的修善法,促成社会的和谐,大家都自在安康幸福,可是呢又不想走,就贪恋在这儿。
所以这个利益功德呀,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我们现在关注的,基本上都是现实利益。最多最多的关注到世间的利益,就是从前生到后一世,还有这个概念。能够关系到出世间利益的就很少了。可是《金刚经》讲的,真实分别功德利益是什么呢?是法身慧命的利益,就是让你直接见法性成佛。是这样的一种发心和高度。
所以你看说此经的时候,佛就说,佛在灭度以后后五百岁时候,如果有众生能够在般若的空性中生起一念的净信,生起一念的净信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念,不是让你住在里面有多么大的功夫,就哪怕有一念,清净无染决定的,也就是前面讲到的真实的这种信心。他会得什么真实功德呢?外为诸佛护念内得无边功德。
所以大家要知道《金刚经》的这个般若法呀,跟其他经典有时候讲的这种方便或者说人天法,真的不在一个水平上,所以才是为大乘上乘人说嘛。他里边较量中讲到 胜舍大千珍宝,亦胜舍恒沙身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部经典功德利益,比你去供养布施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珍宝都多;比你去修行苦行中舍了恒沙世的身家性命的功德都大。所以大家看看你能够舍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如果没有知见的话,就是痴福无边。你舍恒沙多的生命来去修行,可能就是苦行无益。所以他都跟法身慧命没有直接关系。他不是这里讲到的真实分别功德利益。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到,所谓的真利益功德就是我们说的无为法。
无为法就是什么呢?无为法,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就是说在那死着不动了,实际上是什么?就是不取不舍,任运了。真正的修法,就这么个修法,不取不舍的修,这才叫空性。像祖师们也讲道饥来吃饭,困来眠,那我们以为说那就吃喝拉撒就行了。可是我们在吃喝拉撒的时候取舍呀,吃的时候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吃呀,喝的时候觉得这个甜那个苦呀,这个烫那个冷啊。所以我们不是在不取不舍的,真正的无为法就是任运不取舍,就这样子。有无为法的因就得无为法的果,这是名叫做真实分别利益功德。
好,那我们今天刚好大概的内容,大家了知一下,一个就是说讲《金刚经》,我们要防范的弊病和我们也要具足的利益;再一个今天的讲了一点内容就是说为什么佛要讲《金刚经》,就是为大人大法明白大因果;第三点讲到说为说一切真实功德。大家要有个了知。希望对于接下来的听闻生起稀有难遇和受用。
好,下面请大家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二讲)
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端身,谛听谛听。
各位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二讲。上一讲的时候跟大家讲了一下《金刚经》的影响,泛泛的这样开始从《金刚经》对于我们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众生,这个世界众生国土里面展开的人文,一切载体的影响非常的广大。那么由此看来这部经典的因缘,跟我们非常深厚。但是这样大利益大功德的这样的一个究竟法,这本经书跟大家讲起来,我们说了有大利一定会有大害,所以讲了几点利弊权衡,给大家先做一个交代。那后面的我们就讲到了说为什么要讲这部《金刚经》。一个是为了明了佛法的根本核心内容,就是要了解他的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么其次呢,也要讲到说,为了让我们了知这个法是大人,也就是大成者修的大法,这样的大人大法的因果,以无住为因,以无所得为因,以实相为果。第三点就是讲这部经典是为了说一切的功德,这个功德是真实分别的大利益功德。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内容接着开始讲起。那么今天开始要讲到第四点。就是说佛为什么要说《金刚经》的第四个重点,是为了治众生之病,为了转我们众生的重障,也就是重大的业障。大家都知道众生的病,我们常讲到包括身病和心病。身病,所谓的生老病死之中的病,基本上就是四大不调。四大不调的时候,你用用手法进行下干扰,就是吃汤药,去进行治疗,这可以调解你的四大不调,让他恢复是可以的。可是生老病死的这个病呢,必须要用法药来医。为什么有生老病死呢,因为我们的心地上有病,有贪嗔痴,有颠倒。所以说没有这个法药,特别是讲到的般若波罗蜜这个药,没办法治这个病。所以说古人来讲,以金刚般若来摧破身心两种病。特别是心病只有法药能够医。
其实我们现在的现代人,基本上把心病发挥的太严重了,已经转成这种物理化的身病。比如说由于烦恼,业力的炽盛,比如就是抑郁症来讲,他本来是一个精神层面这样的一个不痛快,慢慢的已经积攒到一定的这种质量上,它已经转到生理上的这种四大不调,甚至走极端等等这些。所以说不管身病心病,其实还是一条根,就是没有法。所以说,一个是为治众生的病,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便能如此。再一点,就是能够转我们五浊恶世众生的重障,因为我们出现在这个时代足以说明我们业障、这种烦恼是比较炽盛,业障很重。那么在这个时代来讲呢,业障最特色的表现就是说堕恶道的机会非常多,充满你整个人生的过程;生善道的机会极其的少而且不能坚持。所以就这点来讲的话,像《金刚经》里面讲到的说,应堕恶道的众生以受持经故,三恶道消灭当得三菩提,所以说这样的因缘,还是依经文得的这个功德。大家要知道这就是说《金刚经》受持《金刚经》,在治病和转障上给我们带来的利益。
特别是《金刚经》自翻译到汉地以来千年,读诵者所得的利益不可称计的。不要说我们现在了,就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吉藏大师就记载了几则。其中说到在山里边住一个僧人,一个山僧,他长期读诵《金刚经》,诵到什么程度呢,读诵到有一天他诵《金刚经》的这个经室里边的空中有弹指的声音,就像咱们一弹指说谛听谛听,然后满屋子都是异香扑鼻。还有一位叫开善法师,他因为诵《金刚经》诵得延寿就延了七年,咱们说俗就多活了七年。这不就是治病转障吗。还有个姓朱的人呢,这个朱居士他把《大品般若经》给投到火里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放到火里,结果这个火已经灭了,这部经还没有烧掉。这种持诵的感应,这些公案典故,数不胜数。当时这部经典才译出来两百多年就这么多。那我们现在来讲已经近千年了,这就更是不用说了。
如果诸位听闻者,大家有过这样的长期读诵过《金刚经》一段时间的话,相信也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或者莫名其妙的一种身心上的变化吧,这都是不足为奇的事情,因为确实金刚般若是佛法一代教法的核心,二十二年的讲经说法的核心内容。
可想而知,我还在现在也在五台山,今天上五台山来假期。那么我曾经在五台山也遇到一位法师,妙格法师,他貌似疯疯癫癫的状。但是上次结缘给我一本《金刚经》,我今天特意拍成照片发给大家,我们来瞻仰和赞叹一下。大家看到了吗,就是这部《金刚经》,已经受持了这么多年,就是一直随身在读诵。你看里边已经用塑封纸包得,就破败到这种程度他还一直拿在手里诵。我也是有这个因缘福报,上次结缘给我了,希望增进我的弘法事业吧。刚好这个因缘,恰恰这次来讲《金刚经》,所以一切法真的不可思议,一切因缘不可思议。
那第五点,我们说到为什么要讲《金刚经》呢?大家要知道,为一切人所宣讲。我们不要以为说,看到说这个法师把一部经读成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读成这样,每个人都应该读成这样。所以大家有时候有一些,不假思索就会想到说,哎呀这个《金刚经》呀,经典里面都说是为发大乘发上乘的人讲的,那我自己是个下下根器。好像就算了吧。很多时候都认为般若法呀,空性呀,是给高位的上根性的人所学所修的。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凡夫,又这样的没有学,也学不通,甚至连字儿也贯不过去,就不在此列。我跟大家讲这个最障道了,大家要知道般若空性讲的就是我们的觉性,下面会讲到每个人都有这个可能的觉性,那么般若法就是修这个觉性,本来就是这样的真实功德真实法。
我们生为一个众生,也是真实的众生,我们来听闻《金刚经》,这个因缘也是真实的因缘,所以我们认为,好像自己不能修习不得其门,这是自作障碍,就是自己给自己生障。为什么呢?因为般若法,他是无碍法,他是公开法,他是圆融法,他是无障碍法。那么你其中生起这样的见解的时候,这一念心发的其实就是把自己跟这个法,给中间阻隔了,生了障碍。
那当然有人又会说法师你不是说不要这样常去学空性吗,好好念佛就行了。恰恰我们讲到的第六点,佛为什么要讲《金刚经》是为了增进念佛三昧。大家听明白了,学《金刚经》是为了增进念佛三昧。因为什么呢?一切众生,虽然欲念佛,想念佛,想成就念佛三昧。可是不识如来的根本面目。大多都堕在邪观或者说邪知见中。
那我们再次地把这个经典里面的,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再次重复说一遍。就是说以色见我以声求我,害怕发生弊病在哪里呢?你执着于色,忘情于声,就是留恋于这个声,我们说的声色之见,那么让你以色见我是什么呢?比如说你在观佛像的时候,不断地运用这个观,一直在观,观着观着久久形成功夫,这个就叫做观智,重在你要得这个观的智慧。比如说你执持名号,念念一声又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并不是说让你落在好像就求佛今天要怎么样,明天要怎么样,现在要怎么样,当来要怎么样,是让你执持名号得精进的功夫。既得观照的智慧,又得精进的功夫,那么正好相应的能够见实相法身,这才叫念佛三昧。
所以大家看,学了《金刚经》能够增进我们的念佛三昧,才知道是这样的道理这么个缘由。所以这就是我们念佛人,这次要给大家讲《金刚经》的最根本的一个情怀和初衷,希望大家切莫搞错或者颠倒了。
以上,这就是算第一版块儿讲完了。今天,我们要开始从《金刚经》的题目开始了解。那么在讲经题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金刚经》的注释有哪些,当然这个知识面比较广,如果有的学的看过的那当然好,没有看过的了解一下也不为过。特别是说《金刚经》的影响如此之大,上次说的甚至有八千多部注释,那我们到底怎么看呢?怎么学呢?能看得完吗?不可能。我在今天就大概介绍一下,因为他的影响力广,至于魅力这么大,很多注释并没有散失,一直流传下来。
所以我们先给大家主要做个参考。印度的时候开始,对《金刚经》就非常热衷于注释了,有弥勒菩萨,还有无著菩萨、天亲菩萨,这都是当时在印度最著名的,佛灭度后出现的大乘佛法的代表人物。那么无著天亲菩萨,他们都写过像《金刚般若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内容。还有一个叫功德施,布施的施,这个菩萨写过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那大家看这个经题多有意思,破你的执着,破你对相的执着,但是又不坏假名。假名是什么意思?就是从性空的角度破除一切执着,但是从因缘的角度承认他假名的存在。这个论典的题目多有意思,恰恰把《金刚经》所言即非是名的这个说法形式,用标题就表达出来了。那么像后来,最有名的僧肇大师有《金刚经注》,我们这次讲主要参考吉藏大师的《金刚经义疏》和智者大师的《金刚经疏》。
这是从学教下面的祖师爷们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参考。当然,因为《金刚经》跟禅宗的缘分非常深厚,当时以金刚经来印心。所以像六祖惠能大师著名就是他的《金刚经口诀》,甚至比《金刚经》还短,完全是从悟境上让大家去悟本来面目。还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那么我们这次还参考了一部近代来讲最著名的,是一位江味农老居士他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对于这些解释的论典,大家也要有一个态度和一个思路去学习参考。为什么这么说呢,好像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有一个大长老普陀山的,他就有一次也说到:注释的人太繁衍多了会乱掉读经者的心。他说本来一部《金刚经》简洁明快,他还能看得懂有些参悟,注释后来看地越来越多看不懂了,越多越不懂。
这就是我们以后大家学习论典,对于经典注释叫做论典,或者大家来听经闻法,你要懂得什么叫做论。论的意思就叫尽言为论。也就是说要让你来我往的问问答答,让他走到尽头,让他停滞在语言的层面,就停滞在此处就可以了,要往心地上去汇。所以说学习参考论典,它是有始有终的,从开始来讲论典意思就叫做询问,又叫做析争,就是辨析来回争论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如果说这个问题如果这么看,那你怎么来解答,如果那么看,又是讲的哪个层面。不断地从辨证义理上来论证,形容描绘这个形而上的境界,这就是论典开始的功德。
那么为什么叫终呢?从始来讲是要不断的问,从终来讲就叫尽言为论。尽就是尽头的尽,就不是说喋喋不休地你来问我来答,结果我答完了你还刻意觉得说得不对,非得按你的那个再说一番,或者不断地怀疑你答得是否正确,等等这些。大家知道其实我们辩来辩去,就是为了正中下怀为准。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的心地已经填满以后,那么你就去悟,自己去解,自己去悟,不必说无事生非,打妄想又产生了好多问题。所以说我们学习论典,恰恰大家要知道是在这个功德上起,这个功德上落,从问答到尽言。
就好比说,以前的祖师爷们做一个比喻,就像一个宝珠没了又找到了,两家同时找到的。张家说这个宝珠是张的,李家说这个宝珠是李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就争论不休,这就是开始了,但是最后突然间从一个史实证据中知道说这个宝珠就是张家的。那么李家也知道就是张家的,这样的话张家就拿走了,李家也不再辩论是我的了,张家也知道是我的,我就拿走了,再也不说了,大家都不说了。学习论典也是这个意思,断疑生信把问题解决了就行了。所以这是我们大家私下看《金刚经》注解,这是学习的一个态度,大家要明确。
那我们今天来学首先要从《金刚经》的题解来讲起,讲一下他的题目。每次讲经,都会把题目放在前面来,或者找几个点来给大家贯解一下。我想我们也能够理解,一方面是为了有一个主线的认知,这部经典的核心义理、主题意趣在哪里。特别是有些时候我们简单的法,要发挥来讲,当然发挥是围绕着这个简单的主线,来发挥讲。那么,如果说是言语比较多的法,尽量概括地讲。因为繁衍比较多的时候,你把它提纲挈领大家都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听法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这样呢?就是从功用上而言,如果说把简单的法发挥来讲,能够嵌进去好多知识,让大家来熏习。特别是这个佛学的一些概念知识,它描绘的境界,让你不断地身心能够适应、熏习,自然而然地就熟能生巧,学佛也是熟能生巧。但是有时候知识多了,你会乱掉,散乱掉,那么这个时候呢,又应该把它一串穿起来。就好比经题的这个经的意思,就有贯穿的意思,要必须明白主线内容,这样的话才比较合情合理。
那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金刚经》的经题,也要带到有具足和不具足两种。什么叫具足,什么叫不具足呢?我一说大家都明白,如果说《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就叫具足。那个把佛说给去掉,只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叫不具足。那么此经题,为什么具足要说佛说?因为佛讲法,以前给大家交代过,所谓的佛说有好多种说。一个是佛的口自己说,还有一些是弟子说,诸天人说,乃至仙人或者化人说,这五种人都可以说法。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四种,这里说这部经典是佛口亲口说的,自己说的,不是其他人讲的,所以这里加到了一个叫做佛说。因为有时候,所有的经典几乎都是大家共许的就是佛说的,这还用说吗?一定是佛说的。所以一切经都具足了佛说了,有时候经典在前面就省略掉佛说两个字,其实是都有的。
另外,因为在《大品般若》,也是般若类经典,是最大部头里面,是佛命令须菩提说,而不是佛自说的。所以这点来讲的话,这是三藏里面的最大部头六百卷的《大品般若》,还不能称之为佛说,只是叫做师徒共说。但是《金刚经》是完全是佛说的,的确是佛说的,所以这里才加了一个佛说。
另外一个角度大家了解一下,佛说法他不是光口,用语言说。他有两种形式,一个叫做圣说法,就是用口说;还有一种叫做圣默然,就是默默无闻中来讲。那么大部分的经典都是佛说,佛说是指圣说法。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佛告什么什么。这都叫做圣说法。很少见到像《金刚经》里面,这样的同时具足两种说法方式,一个圣默然一个圣说法。那大家可能说,圣默然,怎么会佛不说,坐在那儿,有吗?大家去看一下序分里面的文字。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在城里边次第乞已,还到本处饭食完以后收了衣钵,洗足已,趺坐而坐。我们后面要讲序分这段,默默无闻的,行云流水般的生活场景,可以说是把这个法表的圆满极了,一句不说我就表的是这个空性无所得法。因为你既然讲空,你叫我如何说起呢,我们常说不可说不可说,连这个说也在不可说中。而这部《金刚经》正是佛陀最周全地来表达这个说的一个圆满状态,圆满形式,两种同时。序文中默然来表无言之教,后面的善哉,善哉,汝今谛听称性用口来表圆满之说。
所以首先这个佛说,大家要去领悟领悟。也可以配着想想为什么印光法师让你读诵经典的时候,让你好好的读诵一字一句的、不可落掉的读诵,同时又不让你想什么意思,这就是让你修什么叫做圣默然,什么叫做圣说法,当然如果想不通了,正好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你想不通什么意思,可是除了念佛还该有什么意思呢?
再者来讲,佛说佛说,因为道也罢法也罢,它是不能自已流通的,它没有这个功能,必须有人来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既然这样的法,般若,是三世的佛母,那么还是由佛说才能够弘扬开来。由此来讲,你看,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能说的人和所说的法在此都已经呈现出来了,这就是佛说。
第二个版块要讲一下,什么叫做金刚。金刚是印度话,翻译成咱们汉语的话,有时候叫做伐折罗,因为它是金中的精华,所以称之为金刚。这个宝物它出自金中,但是它百炼不消,非常坚固,非常锋利,我们常说可以切玉,金刚钻。玻璃不是就只有这个才能搞定吗。所以它非常世间稀有,称之为宝。《大智度论》里边就讲到说这个金刚,其实是帝释天,就是释提桓因,跟阿修罗在打仗的时候,他手里就执的是金刚这个武器。那么跟修罗打仗有时候把金刚碰坏了,碎落到咱们阎浮提人间来的就会变成如意珠。由此可见,用它来做比喻,世间的宝物中金刚是第一类的,那么出世间的圣法中般若是第一的,正好用这两个同步价值的世出世间法来进行比喻,把它称之为金刚。
当然这里的金刚表示什么呢?就是般若空性也是如此,金刚最为锋利,能够摧毁一切事物,所以说锋利;般若最为究竟,一切世间法,外道法,乃至有所得的执着法中,只要跟般若一相对照,用般若智慧之镜一照,就知到他们在哪个层位。
但是这个金刚,一切物又不能够反过来损害它,这就是它坚固的部分。就等于说世间一切法都不能坏乱般若。我们的佛性一直在轮回中上上下下,从来没有毁坏过,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一个是坚、坚固,一个是利、锋利,还有一个是明、清明。就是说金刚这个质量透明度,没有染污,清净无染的意思,一目了然。这是用它来做三个比喻。
当然这里我们讲到的金刚就是从阿修罗来战来讲的话,它威力无比,就是有一种让人生畏的这种功德。所以还有一种翻译,在旧翻中叫做伐折罗,伐折罗是什么意思,它的典故很有意思,就是当时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公主,特别特别丑,长得丑的就是五大三粗的那种丑。所以这个丑女非常有名,后来在经典的翻译中,因为她是佛经里面的一个人物,后来到了中国的就把她翻译成为金刚。好像容易让大家联想起电影里面那个又大、又黑、又丑的这个猩猩,这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就是说,金刚为比喻。
那大家想想为什么用金刚宝做比喻呢,因为金刚是无价之宝,一切世人不能够评价它值多少钱。这个般若法宝,它也是不思议之宝。一切的语言、思维、念头,不能够触及到般若的真正境界。所以说由此来讲的话,真的是这个比喻特别的恰当。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方面《金刚经》,你看我们讲到这个金刚宝金刚杵吧,为什么叫金刚杵呢,除了金刚力士也就是那罗延,一切的众生都不能够执持,就是拿不起来这个金刚杵。般若也是这样子的,除了大智慧大乘种性这种人,如果说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乐于小法这些人,他不能够信受和受持般若。
再一点,这个般若空性,也就是佛法的根本,这个叫金刚智慧,就比如说我们哪怕听了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跟阿弥陀佛似的一入心怀永为道种。金刚智慧的话,只要你稍微染着,就是只要你跟他发生一点缘分就成了道种了,就好比人吃了金刚以后永远都消化不了一样,终生不消。旦得结缘到般若就不会消失,将来必然要做佛。所以大家看我们能够学习《金刚经》,其实就足以说明我们跟般若的缘分是非常之深。
再从表法的角度来讲的话,众生得到金刚就远离贫穷困苦了,能受到大富的安乐。那么众生如果得到般若法的话,就能够离生死苦得大涅槃,所以这里比喻的是金刚。由这点来讲的话,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你看在佛经里边常用金刚来做比喻,法也罢,人也罢,都是如此。有时候,比如说法,金刚三昧。人呢,刚才讲金刚力士、金刚身、菩萨,有时候叫金刚手菩萨,修得好叫金刚心。所以这里才把般若比喻为金刚。
但是问题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还有一个更为贴切,就是说为什么说般若的空性这么妙用?就是你这个金刚宝,如果在白天的时候它颜色是不定的,一会呈现一个颜色深呀,浅呀,光呀亮呀。恰恰这个般若空性,他也是无碍不定的。你看我们有一个名词叫三人同学般若,就是大小中乘都在学般若。这个般若就是大白牛车,法华经里面大富长者出来以后给的大白牛车。但是引诱他们的时候呢,引诱用了羊车、鹿车和牛车。其实这个车就是一个大白牛车,为了方便我说的时候,小根的人看见就是小,大根人看见就是大。如果说在对着这个境界来修的时候呢,它就是智慧。如果依照观行来进行它又成了境界。
所以你看般若的空性没有一定的定向,大家要把这些听清楚,很重要。你怎么来把它定性的跟世间的金刚来比呢。所以说一方面两者一个比喻,一个根本的法,两者是非常同步的,很相像。可是再深层的解了一下的话,就会觉得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呢?金刚,是世间的物。大家得到了就欢喜,失去了就忧虑,就跟我们说世间的宝贝一样,我们今天去拣个漏儿,是真的文物了,你是花了少钱了就觉得赚,上当受骗是个赝品的话,那你就讨厌了。但是般若,他不是世间物。只要我们修学得到般若的话,就没有忧没有喜了。从这点来看的话,他又是有区别的。
所以虽然我们给大家讲了说金刚是来比喻般若的。我们在听法的过程中可以这么领解,不要这样生执着的定见。为什么呢,因为你一旦执着定见,就会死执崖板的一切的方便法你就认为说,般若就是一个空性法,执着空性般若。又说金刚是来比喻它的,又有一个执着,有一个比喻,有一个法了。这样的话你必然会生什么呢,就会生起二见,两种见解,认为金刚是比喻,而不是法,般若是法,则不是比喻。这就其实又给自己生了障碍。
所以我们来会通一下,其实法也是比喻,比喻也可以是法。你看我们就从比喻也是法来说一下,其实这里讲到的金刚,就是表坚固的意思,来表这个法。那我们来泛泛说一下,大家想一切的修法都得具足金刚的这个内容。你没有金刚这个状态,我们的法修不了的。
你相信因果,你相信因果的这个相信,要相信的跟金刚似的不动。你能够皈依三宝,你念的三皈依法,尽形寿皈依佛法僧是我所尊。那你能够不忘初心,一直这样进行也是需要你的金刚心金刚行的。你要去持戒观行这样一直持续。你要去学教,让教法来学明白了以后再印你的心地,以教印心,也是需要你的金刚坚固不断的。就包括说有的时候我皈依了,我也学不了法修行,我常护持护持吧,为佛教做点事儿。你护持这个法也需要你的皈依心也罢,信心也罢,乃至对因果有感觉也罢,一直不退的这个金刚状态你才能够护持得下去。
所以大家看到其实所有这些法,只是你有了信心以后,这些法才能够决定,才能够修成。这反过来又讲到你的金刚信心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就我们上述这些法来,只要你具足金刚的这种状态,那么这法里边都能够出生空性,出生般若。我们后面会讲到眷属般若,这些就属于眷属般若。大家想,这样来讲金刚就不是比喻了,当体就是法了。不忘初心就是金刚法,不舍三宝就是金刚法,执持名号就是金刚法。像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就是金刚法呀。所以大家看比喻其实也是法,具足了法的内涵。
另外来讲,法也有比喻的内涵,就是法也是比喻。提醒一下大家我们不敢听懵了啊,因为确实我们讲教理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听到脑子跟不上。我们现在在讲,不要对金刚只生起执着的定见,说它一定是一个比喻。因为其实比喻也可以本身就是法,不一定是来比喻法的。那么反过来,我们讲其实法也可以是作为比喻。
为什么呢,比如我们后面要讲的般若,那我们都知道它是个真实的法,是无所依止的无所定见的。既然无所依止无所定见的话,你就不能说它一定是大,也不可能说它一定是小。你也不可以说它就是法,就不是比喻,它可能也是一个比喻。它是离开一切语言、灭掉我们一切的思维,这样的一个非大非小的。那我们赞叹它的时候,说它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般若,就是赞叹的时候以大的形式来宣讲描绘。这个空性本来怎么能用大来形容呢,怎么能用金刚来确定呢。那么就这样来讲的话,本来是个无所定质的法,不是大不是小,但是为了宣扬把它描绘成大。也不是一定是金刚一样的比喻,也不是不可用金刚比喻,现在我们指的是假借金刚来比喻。那这样来讲,大也罢,说它是金刚也罢,也是一种比喻,反而这个法成了比喻。
所以说金刚般若,如果以法来说的话都是法,如果以比喻来说的话都是比喻,般若也是比喻。如果以法而言的话,金刚也是法。可能大家这会儿听得枯燥了,你要知道你一直守着这个枯燥,一直继续听闻,这也是金刚坚固之法。你听得能够法喜充满,那你守着这个习以为常的法喜,大家知道,这不是欣喜若狂的喜,法喜就是一种法味的相应得到。那你能够一直习以为常地进行着,也可以说是金刚的功德。这就叫做金刚,大家要搞明白。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经题的第一个点,再讲第二个点就是什么叫做般若。我记得我们在讲《心经》的时候,其实也给大家泛泛的谈过这个般若的空性。般若因为它也是翻译过来的印度话,所以有时候没有翻译过来,是因为它有很多的意思,但是有时候我们又认为说,因为很多的意思就不能够翻译,或者说不可以形容,这也是不对的,这也是一种定见。为什么呢?因为其实般若它是说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不可称,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可称是它的境界,并不是说不可以翻译、不可以形容。有时候我们会错会到这。
那这个般若如果翻译过来,通常有好几种。比如说有一个概念叫做远离,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要听明白,我们在讲般若的意思,首先第一个远离是什么意思?就是他能够断除众烦恼,远离这些生死的名相。因为有名相的执着就导致了我们的生死和世界的轮回成就。
大家可以跟着我的话,这样把你的心提起来。想过没有,我们所有的世界形成,除了概念还有什么?除了概念,不要以为说物质的东西是一种概念,包括我们精神层面的思想还是概念,包括我们现在要对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描绘它是概念的当下的这个说法,还离不开概念。所以只要一有概念、一有名相的这个名词的产生,你就陷入到一种烦恼中。这个远离就是要远离这些名词、概念,大家可以尝试这样去观想。
其次是什么呢,第二个,般若的意思是明度的意思,明白的明,度化的度。什么叫做明白的明呢?就是你明了了,你明了就没有暗了。那么什么处于叫做暗呢,好我们又要回到生活中了,否则你就不知道般若怎么叫个明度。就是你每天都特别认真的或者幸福快乐的,或者悲伤忧愁的,或者没有感觉的闷闷不乐的,抑郁的,总归你对这个生活所有的真切感受,你投进去的时候就叫做暗。突然间,比如学习佛法了,有时候从经典的言论、法师的开示、一些网上的链接中让你突然间产生种奇怪的感觉。比如说《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跟刚才我们讲到的说一切都是名相,你把这个名相除去掉,你赤裸裸的活一回,你感受一下。就好像觉得前所未有的这种,你说是种觉悟嘛,也不知道,但是他就是跟原来那么没有想过的义无反顾的真切生活中,好像转了个身,或者跳出来、冷眼的、高度的、全面的看了一下,感觉不一样,这就是你开始生起了明了。明度,你一直这样的能够以明白的心,在生活中来重新审视思维生活和人生观,就能够得度,就能够成道。这就叫明度的意思,般若的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清净的意思。这个清净如果说按照字面就是说,般若的当体它是没有这些污秽、染污的,叫做清净。那么大家知道,站在这个经典的层面来讲,什么叫做污秽染污?不是说你今天裤子上沾了点儿泥,或者是出去踩着宠物拉下的狗屎。这个染污是指的你只要有一念分别心,有对待法,有比较,这个时候你就染污了,不清净了。
反过来说,如果有对待有比较就说明你有一样能接受,有一样不能接受,有一样能包容,有一样不能包容。所以大家要知道清净的状态,不是说你就把它躲得远远的,丢的干干净净的,洗的彻彻底底的。是你在这个其中就这么过,根本不想这是染,这是脏的,那是干净的,一直心地上没有差别,一直都能够包容,这就叫清净。没有一念的攀揽对比心,这就叫清净。
所以说,远离也罢,明度也罢,清净也罢,它离不开一个核心的翻译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般若其实就是叫做智慧,虽然有很多的意思,我们通常就用智慧来表达。智就是指的有的方面,慧就是指的空的方面,空有圆融了就智慧。智就是指现象,慧就是指空性本质。
所以说,如果我们自己修行就得根本的清净,慧,那就叫做自行,自己修。如果说你要去度化众生,方便善巧,种种手段种种方法,而且还是一尘不染的用慧来进行背景性的基调,没有去像凡夫一样的使聪明或者是追求的话,那么这就是智的层面,就叫做化他,度化众生。所以由此来看,智慧还是分开的。慧是根本的,智是后边得到的。慧要略微劣一点叫做因,智叫做果。从因果的角度来讲的话,智要高一点,慧要次一点低一点。所以慧是自行,智是化他。那你要去度化众生跟只是你自行来讲,它的方便善巧就要多的多。
那么有时候也把智慧分开来讲,今天的这个内容比较大,大家要用心,为什么有时候单单把它翻译成智慧的慧,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在菩萨的行门里面大家都知道有六度。就是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么第六个翻译成为慧,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个叫做十度,除了这六度以外,还有一个方便(度)和愿(度),还有力(度),那么第十度就叫做智,为了区别这两个不同,所以把第六度叫做慧,第十度叫做智。
还有一个从空有的角度来讲,如果能够观照到空性的叫做慧,能够思察到现象的,就是万法的这种缘起性空的话,你只知道性空就叫慧,你能够兼顾到缘起法就叫智。
所以我们前面也讲到的,还有一个因果差别,因地上叫做慧,叫做般若,果地上叫做智。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听过一个词叫做萨婆若,就是老般若,这叫做智。所以为了这样的差别,有时候单单把般若只翻译成慧。
但是有时候又会单单把般若翻译成智,就一个词智。为什么呢,因为般若是究竟法,那么慧既然是比较稍微劣一点的话,陋劣一点,那么智肯定是更为殊胜,就把它翻译成智。再一个呢,为什么翻译成智呢,也是说虽然咱们分开来讲一会儿说智一会儿说慧,其实呢智慧还是一体的,名是异的,体是同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但是基本上,总而言之的话,以智慧的慧为它的正解正翻,一般通常称之为慧,或者叫智慧。
好,那大家可能又听得觉得不耐烦,说为什么祖师爷们造个论,刚才讲了为了止言还要讲般若,一会儿翻一会不翻,一会儿分开讲一会儿合起来说,就不能弄一个总的概念让大家一目了然吗。大家要知道,圣人也罢,就是佛也罢,菩萨也罢,祖师也罢,并非不能够表达这样的效果。可以做一个总的概念告诉大家,一锤定音。可是大家要知道,这里面有密义的呀。为什么说有密义呢,因为我们众生本来都有取着、贪着、执着之心,所以你这样着相的这种因缘中,就因为我们下意识都会着相,听什么就执着什么,这就是魔子魔孙的生死轮回的根。由于听什么就执着什么,你一直是颠倒的。你一直是被束缚住的,所以就悟不到中道正观的佛性般若。
现在如果是告诉我们唯一的一个常途的、正式的唯一的解答,实打实的这么说的话,就更加的会增加我们的执着之心。所以恰恰就是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让我们回心转悟这个不能说的法。所以不定的说,多方位的说,它的利益功德的意在于此。
如果我们学习者的话,执定经论的一句呀,一个字呀,一个词呀,那就会成一家之言了。一家之言你怎么能够悟入到个般若的无所得空性中呢。你死执定见,死执崖板了呀。现在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凡夫没有般若,你想我们生活中的概念有多少,我们生活中的认知有多少,我们生活中的分别念,一念又一念就离不开这个分别念。这也是一种金刚的状态,我们始终走不出来。所以才起了这么个方法,这样说那样说。总之是以无所得,只是以方便为用,这样的一个根本状态根本套路,来讲解般若。
大家想,众生来讲不只有一个众生呀,国土来讲也不是只有个国土,根性也不是,根基也不是都是一个根基。那我们佛出世菩萨教化乃至法师讲法,善知识也不是一个。所以诸佛才说了这样的种种法,种种解释,种种见解,祖师们造论又对这个般若有这么多的注释和解释翻译。
怎么说呢,不可说。到底什么是般若,离开心也不能说,把它当做心也不能说。所以你看,在佛教里面常用句什么话来形容,就是离四句绝百非。我们就离四句来讲,这四句是什么内容呢?要么就是是,要么就是不是,要么就是又是又不是,要么就是不是是也不是不是,是非亦是亦非,非是非非。这就叫离开这四句的表达,我们现在人的感情中无非就是,所有人的物质或者感情的认知上就出不了这四句的范畴。前两句要么就是是,要么就不是,这是从理论上来讲。
那大家想想当这个空性,中道也罢,就是实相真实法,本来它就是真实的呈现在这儿的,当你说是的时候,在上面就增加了。就比如说我现在在讲法,我讲法已经一直在讲法,你多说一句讲法师在讲法的时候,就不是在形容讲法这个真实状态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悟到这个,就是增加了,增意了上面。那么好,法师你在讲法,那我们就说你没有讲法,那么本来我就在讲法你非得说没有讲法,你在上面又有损减了,又减掉了。有增有减,它怎么能够,既然在实相法上真实法上你增了减了,那表达的就不是真实法。那你说亦是亦非,就徒增大家的争论,你说非是非非又给大家做愚痴的种子。所以怎么说呢,真的是实相法不可说呀。大家最后悟一下什么叫般若,就是不可说。
我们一般以为说不可说,就是真理也不可说,实相形而上什么都不可说。我告诉大家其实不管是理性或者感性的,不管是你的戒定慧还是贪嗔痴都不可说,我们都以为不可说是一个绝对的、清净的、不容侵犯、不容形容的境界才叫不可说,真理。其实告诉大家,一切法都不可说,包括你的贪嗔痴,也不可说,感情也不可说。
前段时间我刚好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修的居士,说起来般若空性,他就问我法师向你请法嘛。我说啥法呀有什么好说的,他说也是,一切法就是真实的没什么好说的,道理也不可说,他说感情也不可说。大家尝试着悟一下,其实感情也是不可说法,当你说出来的时候,根本表达的不是你真正的真情实感,只是在上面又增添了你的妄想见解。
请大家,今天时间到了,对最后这一点你去参悟一下,这就是般若。
好,我们一起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三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请大家合掌,端身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同修,今天是我们讲《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三讲。在上一讲的时候,跟大家一起来领略了一下经题,里边像金刚的譬喻,般若的难以理解。在讲到般若的时候,我们特别给大家交代过说,为什么要这么多层次全方位的来领略呢,他既能够让我们立体的来感受一下般若形而上的境界,当然同时我们也给大家特别嘱托了说,害怕我们形成一种定见而越来越远。所以上一讲可以说对于般若的理解,是一种泛泛的诉说吧。今天我们从一个通常的步骤上来重新换一个角度来领解一下般若的内涵。
如果从修行的理路上来讲的话,通常有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可能这三个概念大家已经有所耳闻。另外我们有时候也会把他称之为眷属般若或者说方便般若还有境界般若。从这六个方面,这是我们今天来闻思的重要的第一个版块,请大家注意。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就是常听到实相般若。为什么说佛法的这个空性难以契接,就是他既是很诱人,但是怎么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常给大家说到听法,如果说涉及到这种形而上、真理、本体的这样一种内容的时候,听不懂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的,但是你一定要听对。听不懂是正常的,因为本身像实相般若的话,这种境界、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通常叫他佛知见,有时候又叫觉性。可是这个状态,哪怕说的天花乱坠他都是多余的形容。哪怕你的想象超级丰富,其实也毫无意义。所以说他的这个道,他一定是离开文字和语言心念的这种本有的觉悟状态。
由此我们常讲的为什么说佛法难信,就难在这一点。因为实相不能够依照我们所习惯常态中的虚相来表达,可是往往我们的生活又全部都是由虚相形成的。一讲到这个实相般若、真如实相、如如不动,后面也会讲,这些总是会摸不着头脑。所以说实相般若,我们从理解上是如此理解,但是真正触摸的时候呢,很多时候是高度不够的,深度也不够。虽然他没有办法用语言和思维表达,可是一定可以到达。
这就是我们要引出第二个概念,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观照般若。在佛的宣讲的智慧海中,我们依着佛说的智慧语,其实他就是一种人生观,就是调频我们原来的这种所谓的信仰,其实还没有出人生观的范畴。然后再去对照着改变自己的心念,从常态的思维方式中进行颠覆常态的思维,而回转向非常态的真实状态靠近,这就是心地上的观照智慧。如果说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一种认识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观照般若。只有依着观照般若才能够到达实相般若的境界,这个套路就是在我们人的本位中,特别是凡夫的层面来讲,这是必由之路。
所以其实我们所有的修行范畴,如果说你是进入到一个修行的道路上的话,他一定是在观照般若这个相续中的。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不管他的表现形式怎样,他发生的真实效果一定是跟观照般若是同步的,这点大家要明确。但是修行这样难,为什么,难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对观照般若这个进行中,要么是你的状态不对,要么就是你没有一个相续力,心力不够强,这些来讲是我们需要调整的。
所以修行修行,大家有时候又觉得观照般若怎么观照呢。大家也不要把他设想为一种难以企及的状态,或者非得要说这样走的不对了,然后转回头来又寻找一个新的目标,不是这样子的。如果说进入到观照般若,首先第一个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常能够记得佛法,有这个记忆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在生活的常态中,刚才讲到实相般若,那我们对虚相执着的多了,那实相就侵占不了我们的心地上,他没有这个显现的能力,因为你全身心的都投入在这种虚相的妄想之中。所以第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常能够记得有佛法。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就是好像学了佛以后,比如说,明因果了,乃至知道有法门了,甚至知道说六根六尘所生的六识都是一种妄想。那我们在这样妄想中持续状态的时候,突然间回心一转,依照佛法的智慧,思维方式显现的时候,其实我们就从这个妄想中开始撼动他对于我们的牵引状态。所以这就是第一个我们能够记得佛法的功德,这是首当其冲的一点。
第二点,怎么去操作观照般若。就是你有一定的相续能力,这个非常重要。其实并不是我们没有观照,只要你学了佛了,只要你的心地上曾经有过一种灵光一闪的说原来如此,或者是佛法讲的道理才是最正确的,那么就说明你有过观照。但是你把他相续起来很难,特别是相续的这个能力,要盖过我们平常在妄想中投入的能力。这个力量能够反转的时候,那说明我们的功夫就可以了。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你的相续能力够不够。这就是为什么让大家每天都要有概定的功课。我们的功课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但是这个功课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相续能力,他的功德在这里。你看为什么说心会退,或者说有时候懈怠的不行,就是你的相续能力不够。这是我们来进行观照般若的第二个要值得注重的地方。
第三个是什么呢,就是状态要精准。在观照般若的时候你的状态一定要精准,这个是比较难为的。为什么说,因为有时候我们对于法或者道的体验,可以引发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是这样。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可能跟道背道而驰。其实这上面也没那么难,比如说你的精准,就是你的这个观照状态,到底对还是不对。从信心上来讲,你看在经典中祖师们就讲到说信般若,也就是信佛说的空性的话,就不信一切法。这个一切法,包括我们通常很难摆脱的世间法和我们以为的出世间法,都在一切法的范畴内。所以你心地上,你只要有一切法的概念,那你这个时候就没有般若了。如果你对一切法都不信,不信一切法的时候,那么你的般若感就出来了。如果你信了一切法,那你就不信般若了,因为你在虚妄的法中,你把凡所有相只要一念起动,那么所有的相就起动了,就像后面经典里讲到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说不管是要意念佛法也罢,相续能力也罢,状态的精准是一个指标。
特别是大家在观照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因为我们讲到空性,实相般若他是一个毕竟空,有时候表达成为叫做中道。我们在观照的时候就是在心地上去思维,在思维修的时候,容易把空的境界也罢,实相的境界也罢,把他下意识的封闭成一个死的状态,或者是一定是没有很多的弯曲他是一个直线,未必如此。很多时候,如果你在法上有过更加用心的这种觉受的话,有时候会达到这一点。但是也许我这么一说,未必所有的人都能够相应。
比如说修中道,法的毕竟空。那你既不能偏执有,就是形容他出现的这个虚幻的概念;也不能偏执没有,也就是空性,以为真的有个空,这个是最难的地方。一般我们都会下意识以为屏弃到有就显现空。
那你看有时候把空性表达成第一义谛,又叫中道实相。比如说你要观照的时候,除了在物质性上面你的心没有动,那我们就错以为说只要心念有起动的时候呢,在精神上只要有精神出现,就已经是妄想,不是这样子的。精神是可以出现的,你的念头也是可以起动的。所谓的起心动念,在这个上面怎么觉知中道实相般若呢?就是说并不是完全死的没有心,可是你的这个心在起的时候,不要在心上面再加念。
大家一定要听明白,不要在起的心上面再加念。这个心是活的灵动的,可以进行起动的,但是你不能在上面再加念。一旦你再加概念,比如说我现在宏海法师正在讲法,其实这个宏海法师正在讲法,我捧着手机,大家正在听我听法,这其实都是我们心念的一个表达状态。可是你一旦多加了一层,宏海法师在讲法的这个相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在这个实相中的一个误区。
我不知道这样讲能不能相应,就是这么说明一下。要表达到就是我们观照的时候,你的状态要精准,能不能够到达。实在不能够到达,大家不要忘了念阿弥陀佛。是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其实说的就是这样。在你怎么也取不得舍不得,心地上你就入不到这个真功夫中的时候,你只管念佛。你念佛的话,他已经通身扎进去之后,就在这样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观照的效果。从文字上理解这叫做是观照般若。
那么,什么叫做文字般若?这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本有的智慧,被无名烦恼所覆的时候,就导致没有办法跟本有的智慧接轨。所以我们就说流浪生死呀,向外攀缘呀。你如果不借助方便,他永远都不可能显现。因为有障碍,那你怎么把这个障碍给剥开呢。就比如说我们经典的出现,就是用语言文字来牵引和引导。这样这个般若智慧才能够显现,这就叫文字般若。
所以我们接触到的一切的经典论著,包括现在哪怕是网络上,微信上所有的这些开示也罢,讲解也罢,乃至一个小小的这种我们现在叫心灵鸡汤,其实鸡汤也未必不是一种开启智慧的载体,就看你怎么用,只要能启发观照或者能悟入实相的助力,都叫做方便般若。这就是我们说到的实相般若观照般若和文字般若,这是从凡夫到圣者,解脱成佛之道的必然要走的这样一个套路。一个凡夫开始学的话都绕不过去,就是这样子的。
那么由这三种,我们再来看刚才讲到的,比如说文字般若其实就属于方便般若,他就是方便。那么观照般若是有助于我们到达实相般若的一个操作手法,也属于方便般若。文字观照般若都叫做方便般若。那么实相般若其实就叫做境界般若。实际上,不是说离开虚相真的别然有一个实相。就是一切的境界上都是实相境界,痛苦快乐他都是实相境界。但是你的心地有没有跟真理对接,就决定你所面对的境界,到底是虚相还是实相。如果换一种理解点是这样子的。
那么眷属般若的话,说起来,大家可能就比较了解的多了。眷属般若其实就是修行的过程和法门,像我们常说的戒定慧三学。再比如说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这些等等,这都属于眷属般若,是做了这样一个概念上的划分。其实大家要知道,我们一旦心念上开始用功,依着佛开示的法门去用功的时候,就是这一系列的不管什么般若或者怎么,他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就引带的正在进行中。
所以其实修行呢,也是减法,非常简单。大家不要因为学了这些文字概念的,反而觉得浑身上下就是沉重的很,越听又越理解不了,越理解不了又着急,那么这个时候其实跟文字表达内涵就开始有冲突了。这是我们对于般若,连着上一讲给大家再做的一个补充介绍,今天的第一个版块。
那么第二版块,就是要讲到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到达彼岸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倒装句,其实叫做彼岸到。那么如果用汉语来表达,就是到达彼岸。我们到庙里边常会见到一个牌匾,或者一个石碑上刻着同登彼岸,或者回头是岸等等,这一切都是对波罗蜜的一个形容。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彼岸,何方才为此岸呢。通常表达上,你看对联里面有说经声佛号唤醒苦海迷路人,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那么这个世间在哪里,世间的名利客,就是我们深陷在世间名利中的时候就在此岸,就在苦海的这头。那么如果你通过般若的一系列修学手法能够反转,回首到智慧海中的时候就是在彼岸。所以说从分别心来理解的话,好像此岸就在这边,彼岸就在那边。可是大家要知道真正的彼岸,是没有彼此的分别,才叫做彼岸。
你看在形容一尊佛,我们常讲到说佛在干啥呢,然后祖师们就开示说佛就以度众生为事业。他没有彼此分别的时候,就是既不住此岸也不住彼岸,既不执着有的世间幻相中,也不执着空的解脱中,也不住在彼此的这个中间河流里边,不止中流就是以度生为事。就像大家看到我们江或者河里边有一些渡船,你看渡船就是这样。所以说到彼岸度众生,这个度字说的真好。这个度就是我们去乘船去渡口的时候,船它每天就是来来往往接客送人,他没有其他的事。这个船在渡,让大家从这边到那边的时候,他既不住这一头儿,也不住在那一头儿,也不停在河或者江的中间,他就不停的来来回回这边接的人送到那边,这就叫到彼岸,无住。真正的彼岸,就是没有一个彼此的分别。
这个波罗蜜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在印度来讲,一般当时印度的语言中,凡是一件事情成就了,已经圆满了究竟了,叫做波罗蜜,其实也就我们现在说的到家了。这也是波罗蜜的意思,叫做度无极。无极是什么意思,就是再没有余地了,到了头了。你取著相,就叫此岸。那么你住在无相中,就叫彼岸。所以如来者,叫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彼岸此岸在智慧河中,就是以精进为船,就是一直度大家,叫做度无极。
当然讲到这个度无极呢,也要分几个方面来看。一个叫做行度。行度就是你得真修实干,真实地去投入到用行的山去填愿的海。你发了愿以后,你就一点一点的积功累德真修实干。什么时候把你的善法、六度修圆满了,就叫行度度圆满了。你看为什么菩萨破的烦恼中,有一个叫做尘沙惑。好像上次给大家讲过,尘沙惑破完了就意味着,你的善法就修圆满了。佛的报身,就是说他在所有的善法,能做的事情上,没一件他不能做的,没一件他舍不了身,没一件他入不了道的。就是任何一法,他都能够在这上面修成功,你难不住他了,这就叫行度。
那么从时间上来讲,叫时度。因为我们都知道成就一尊佛,三大阿僧祇劫因圆果满,这个时间段满了就叫时度。最后由于你的因圆果满,得了大佛果大菩提了,就叫做果度。所以你看度无极度无极,度得你一点儿都没有余地了,究竟圆满了。
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一下。一个是你的行门上,修行你得圆满。二是,三大阿僧祇劫,当然这个时间也是个假法。就是你修到的这个层面,就代表着一大阿僧祇劫。到了哪儿,二大阿僧祇劫。到了哪儿,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在成佛的那一刹那,大的涅槃菩提全部圆满, 这就叫做果度。
所以你看这个度,怎么个度法呢,没有分别了。像《大智度论》里面讲到,你有个有,有个没有,这都叫此岸。你没有有,没有没有了,这才叫做智慧,才能见般若,这就叫彼岸到。
可能大家听理论又听了半天,这在说什么呢。就是我们常说学佛学佛,一直称之为说我要发愿度众生。怎么个度法呢,佛度众生的套路的黄金点在哪里,就是他的着力点真正在哪里,我们很多时候会错解。打个比方,以前也给大家讲过,就是我们在学习佛法寻求解脱的发心中,就好比说我们人在梦里边。人在梦里面的时候,做梦比如说做到噩梦。后面有冤亲债主强盗猛兽呀追着,这个时候前面有一条河,然后就有一个仁者或者大善知识告诉你,赶紧从河那边到了这边来,就像我们说到彼岸一样。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到彼岸。是因为这边有苦有猛兽,那么赶紧跨过河到那边儿去。然后大家就真的以为必须离开这边,到那边,这叫做渡河。可是大家要知道,从这边到那边,只是梦里面的情景。真正意义上的是什么呢,是让你醒这个梦。
所以大家要知道,就跟我们在梦里面觉得有这么多的强盗猛兽追着,那一定要渡到那边去。正当着急的走着找船,要往过走的时候,突然间梦醒了,那梦里的情形,这边的猛兽强盗和那边彼岸的憧憬,乃至要找船,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梦中事儿。大家要知道,彼岸在哪里呢,不是为了梦里面渡到对岸去,不为渡这个河,只为度这个梦。这才是真正的彼岸度,到彼岸。所以大家想想,本来没有此岸彼岸,可是你一旦入到梦境中,此岸彼岸都是此岸。你醒了这个梦,此岸彼岸本来就在彼岸,没有此岸彼岸的分别,当下就在彼岸。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要理解一下,这叫做波罗蜜。
下面再讲一下经的概念。当然因为讲经讲的也不是一部了,我们在此之前讲了很多次什么叫做经。圣人说的叫做经,贤者祖师菩萨们说的叫做论。有时候又叫做贯、摄、常、法呀,等等好多经的概念,也讲的可能大家耳朵都生茧了。今天我们就不那么讲了。大家只要说这是一部不但说用金刚来比喻这部经,这部经本身也是金刚的功德。他能够出生诸佛,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这样的一部宝典,成佛的宝典,为佛所说,就称之为经。
那随着后面的文字,可能讲《金刚经》也跟讲其他的经不一样,就希望大家能够从文入理。也就是从刚才讲的文字般若能够入实相境界。所以经其实他有三个功德。一个叫做以文为经,就是把文字呀名词概念呀,这样的一个文字上的娓娓道来,你的倾听进行理解,这叫做文,以文为经。但是所有的这些文言,是为了入这个理。所以最后的旨归,是以理为经的。为什么《金刚经》不断地在开展批评,特别是在开展自我批评,这是佛法的伟大之处。就是说《金刚经》的概念,他真的要超越我们常规的好像说宗教、佛教、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独属于佛教的,他是面向于所有一切万事万法宇宙的真理,这个才叫真正的真理,理为经。 要显这个道理是这部经典的功用。那么由于有这样出色的文字,超越的文字,才促使我们的心地上,能够超越这种常人所不到的这种沉默的顶点,这才叫文理之经,所以这里的经是这个意思。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还有境界真理上的。说白了就是说大家学习《金刚经》,最后要把你都给破,破,破。你的通常不要说世间法的这种烦恼颠倒了,包括你对佛法的认可,甚至你以为这种必由的信仰,你都得抛开。这是禅宗讲的桶底脱落了,这才把真正这个经的理给显出来。
所以大家在具体的理解上,我们把这部经首先大家要知道,在这里《金刚经》的经,是一种精神。我们要理解佛讲法吐露教义,他说的文字是为了让我们依着这个文字的表达,而悟真实的境界。所以他的宗旨不在文字上,要依文得义才是根本,也就是要领略这部经的精神。所以我们学这部经,第一个要了解要知道他的精神所在。
我在国庆节在五台山的时候,就遇到善知识。我就问说:善知识大德,《金刚经》是什么意思?人家说《金刚经》什么意思,《金刚经》有意思吗?他说《金刚经》没有意思,这就是经的精神。说来说去,没有意义。可是你能不说吗,不说你永远不懂。所以说这个经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经历的经。你得在生活中的一切境界上,去认证这个精神。所有的经历中,得出的这个真理这个精神,原来如此,他就是这样子的。你彻底堪验出来了,心解脱了、活泼了、开放了。那你这部经,到手了、入心了。要了解他的精神,必须去真实的经历。就在生活中,其实没有离开。我们会把他专业的理解,动不动就说什么色受想行识呀,眼耳鼻舌身意呀,其实就是生活,就是你活着,你现在活着当下的状态,就是一部最鲜活的《金刚经》。大家自己去悟。
那好,这个经题我们算是就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开始再介绍一下他的翻译者。因为经典的流传,除了当时释迦牟尼佛,特别是这部《金刚经》在我们最为熟知的祗树给孤独园祗桓精舍讲了以后,我们上一讲讲到自打佛说此经,他跟娑婆世界因缘太深厚。包括佛灭度以后,阿难开始结集经典,没有文字只靠背诵记忆。后来到第四次结集的时候,才形成文字,梵语的文字谁来做了成功的转化沟通,形成我们现在如此流畅的一部汉语的《金刚经》呢?多亏了鸠摩罗什法师。可以说鸠摩罗什法师,在大德的陈述中,把他尊为七佛的译经之师,这是真实不虚的。除了他在世时的这些神通妙用,在佛前发誓而求得真实不虚的感应,圆寂以后舌根没有烂,都是印证了我们现在学习这部宝典就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在祗桓精舍金口宣说的,没有错。
因为罗什法师的翻译,后来跟玄奘法师开创了新译和旧译的分水岭,两个时代。但是我们现在其实读经典,太能够领略感受罗什法师这种意译方式的风采出众。就是中国人读起来,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的流畅契机,容易上口理解。因为相对来讲,玄奘法师属于新译的代表人物,他在翻译经典的时候,他是一定会严格的按照这种梵本的格式,他不依着不随顺汉文的方法。所以像大部头的六百卷般若等等这些,还有论典,读起来确实有时候会觉得硬,生硬,涩,不畅。
那么罗什法师其实他的功德在哪里呢?他为了让大家学习这个经验,他是消化了整个大乘佛法的核心涵义以后,然后由他对中国佛教经典建立起来独立的语句。所以从这点上来讲,大家要知道罗什法师的更重要之处,就是他不但只是译这部经典的译主,他同时也是表这部经典,表这个法和吃透了这个法,称性翻译这个法的法主。你看为什么他一生所翻译的最多的就是般若系,特别是后来形成三论宗的三部论典,也叫做中观宗,就是讲的般若这一系。所以从这点来讲,这是他有别于玄奘法师之处。虽然我们说玄奘法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是从民族精神上来讲。可是在佛法的贡献灵动,成功的转化沟通来讲,罗什法师是不可替代和独一无二的,这个大家要有认知。
那么这部《金刚经》,他是罗什法师在姚秦的时候,弘始三年,也就是晋安帝十一年的时候翻译的。其他的内容就不多讲了,因为对于罗什法师,我们在讲《弥陀经》等其他的经典中,也已经不止一次的广讲了。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大家有个稍微的了解就可以了,算是复习一遍。但是只要我们对于法师的地位和他翻译的功德,要生起决定的信心,这个是没有错也是必须的。这样的话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才能得这部经典和法的传承。
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迈入经文的部分。但是首先要给大家说一下,在我们讲《金刚经》的时候有两个主线,这是跟我们以前讲法不一样的。一个主线就是贯文,把文义贯解清楚了,增加了知识,有一些见闻,不断的增长你的佛学素养,这个没有问题,这是必须的能够做到的一个能力。其二,是要依文来悟义,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精神。随着我们一块儿来学习闻修这部《金刚经》的经历,来悟他的精神。就是往心往道上要会,要学会观心。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来自于智者大师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不管他讲到每一句,比如说我们下面讲一句如是我闻,那么不管讲到如是我闻也罢,一时也罢,佛在舍卫国也罢,就比如说《金刚经》来讲,就是每一句经文的文字,都要引发我们对于心地法门上的领悟,而不是一味的随着文字向外攀求。这是大家这次学《金刚经》的一个要训练和持续的能力。这是我们学《金刚经》的两条主线,大家不要忘了。
我们现在就开始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讲起。可能大家听起来非常的耳熟,因为这句话跟《弥陀经》里面几乎一样。特别是如是我闻,总是少不了一句如是我闻。这个就不用再多说他的来历了,我们今天不说佛涅槃时阿难启问等等。
我们来讲一下如是我闻。首先来看一下如是。为什么这里有如是的概念呢,说白了,就是指的这部《金刚经》是阿难听佛所说,由阿难所闻的法,就是这部法就是这部经。所以他讲到的如是,如就是这个真理从来就是这样子的。是就是就是这样子的,决定没有一点点的假,从来就是这样的一直就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按照这个如是呢,他是表达我们要生起信,还是回到信心上。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能入,你入不进来,你怎么度呢。那么智为能度就是你要生起佛法的智慧,要以信心为前提,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相信他,对于释迦牟尼佛我们相信,对于他说的法、真理我们相信,对于阿难当时结集的时候,他从佛那儿听来的,我们也确认。所以因为信,才能知道说这个事件,这个道理,如是没有错。如果你不信,那么这个事件,这个道理就不如是。那你就跟他绝缘了,绝缘的话,你就得不到受用,产生不了觉受。
当然就说佛法,就跟我们常讲到,对于学习佛法学道之人,你给别人讲的时候,上根器的人呀,一听了他马上就跟来电一样。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觉受,马上跟来电一样,从此就深信不疑,一发不可收拾。那么中根器的人呢,他一会儿信,一会儿不信。包括有时候来到这问法,或者有缘来这儿坐一会儿,也是一听佛法呢,你看他的眼神都是这样,一会儿好像听得在理,哎,这个眼神就比较凝聚起来了,突然间又眼神一散,为什么,想想说哎呀,真的是这样吗,算了吧,就聊个天儿,今天认得个法师聊聊,就管他呢。就没有感觉。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就是不如是,没有这个如是的铁定信心,不信。那么特别是有一些下根器的人,一听到比如说讲般若,万法皆空,般若没有戏论,没有执着,没有所得,无所得毕竟空,真实可信。这样讲的话他受不了,他不能够信这个如是,入不了这个般若法。所以他说哎呀,好好好,大师你说的对啊。还给你鼓鼓掌,就像那个说抚掌而不顾就是走了,心里根本就不认这回事儿,他没有如是的功德。
所以大家也要生庆幸,我们好像每部经典开始总是读如是我闻。但是知道我们能够修到这一步,能够跟如是相应,那真的是跟经典里面讲到的不是一佛两佛所种的善根福德。所以说如是就是诀定的意思,就是这样子的。
如果说分开来讲,我们今天也要讲到一个是从教法上来讲是如是的。一个是从真理上来讲,是如是的,是真实不虚的。什么叫做教法如是?每一尊佛出世度化众生都是这样子的。他根据这个世界的情形,这个世界众生的习气,这个世界众生的沟通方法,情感表达的渠道,他来随顺着这个业力也罢情形也罢,他来把法嵌在其中,这就叫摄教。诸佛都是说,圣人摄教嘛,讲法的时候。三世诸佛不管哪尊佛,他在讲法的时候,要么在广说,要么在略说,要么就是中不溜的说,反正他总是说,广长舌来称性宣说这个法。现在阿难来传这个法,阿难所传的法跟当时释迦牟尼佛所宣的法,没有增没有减,在这里叫做教如是,就是就是这个样子的。我没有上面杜撰自己的主意,好像我们现在有时候也是为了劝信,让别人生信,在上面添油加醋,不管不知道说的有多么玄乎。其实很多时候,世间对于佛法的误解跟佛弟子有直接的关系,有时候我们身不由己就以法谤法。为什么?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凡夫知见,在经典上面给他随意的增减,不照着原样说。毕竟是凡夫知见,讲佛的经典不能够讲圆满,每句经典就有无量妙义,你能够表达到哪个层面呢。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方法就是依教奉行,或者说你就是照着佛说的这样,只述而不要作,就是不要在上面杜撰自己的主意去增减,这就叫做教如是。阿难就完完全全的照着佛当时的讲,他也这么讲,这就叫教如是。而且阿难当时在诵经典集结的时候,佛是怎么次第说的,佛先说的什么后说的什么,阿难也是依着那个次序,来先诵什么后诵什么,就连这个都是按照佛当时的原样,所以叫做教如是,摄教,次第如是,从教法上讲。
再一个我们也要知道因缘如是。你看为什么我们今天是金刚经的第三讲,在这样一个下雨的周一的晚上,好像咱们正法学堂已经就是按部就班雷打不动一样。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儿呢。我们每个人拿着手机在听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说怎么我就这会儿就听这个法,而且听着法就是这会儿在听《金刚经》这个法,也不是《弥陀经》,也不是《法华经》,也不是星期二,也不是星期天,就在星期一。为什么,因缘如是,早已经在因缘中就是这样子的。所以说三世诸佛说这个经,他也有因缘,要具备因缘才能说,才能有这个如是的功德。
比如说只有佛才能说经,其他人说的经都要佛来印证,才能叫做经,这是根本。因为佛他有一切智,最圆满的大圆镜智,最善巧的成所作智。就是就像我们常讲到阿弥陀佛,我佛真身不可量一样。他的智慧,在《无量寿经》里边说,无等等智,大乘广智,等等这些。就是讲佛的智,你就怎么去猜测都不为过。极尽你凡夫的思量,冰山一角都到不了。只有这样的智慧,才能够说经。而且大家要知道我们常说到佛讲的经,他不是回忆的说,或者说在那儿制造的说,他是说明的说。因为在他的智慧中,这一切都是照见。不仅仅像《心经》里面只是讲的照见五蕴皆空,还照见万法皆是如如不动的本来面目。所以他称性说的时候,就怎么说他都说不错。因为他是照着说,这就叫做根本智一切智。
我们现在在讲因缘如是,说佛具足了几种因缘才能说。第一个就是他有一切的智。二是他有大悲心,具大悲心然后才说。你看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当时本来就想涅槃,享受佛的境界内证境界,就不想讲法,全凭请佛住世请转法论,然后慈悲不舍的开始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为什么,就是大悲心。我们要知道他得一切智全凭大悲心。慈悲是什么,智慧是成佛的前提,慈悲是智慧的源头。如果你没有悲心,你的智慧根本出不来。为什么叫悲智双运,常给大家说的。
第三个因缘是什么,就是为了报正法之恩,然后说经。我们常说为报佛恩怎么怎么样,应该去弘法利生,应该去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他也在报恩呢,他为什么有这个因缘说法,他就是为报正法的恩、法身的恩,才讲这部《金刚经》。特别是《金刚经》就是让我们得法身,得实相,证实相。所以说为报正法的恩。如果没有这个本有的法,没有这个修行的法,佛也成不了佛。所以他为了报这个法的恩德,让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的机会,所以才说经。这是第三个因缘。
第四个因缘就比较具体了。因为什么呢?你得知道说经在什么时候说的,在哪个地方说的,你得知道能说的人就是佛,然后也知道当时所有的听法众等等。这些一切因缘具足了,才能叫做如是。就跟咱们今天讲《金刚经》一样的,如果我们这里边有一个人跟《金刚经》没有缘,那么他肯定就听不了。如果他在我们就讲不了,就这样子的。包括我们现在讲《金刚经》也是如此,已经摄在当时佛在祇桓精舍中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已经具足了我们今天在佛灭度两千多年后,在北京法源寺一个法师拿着手机,大家在各自的时空坐标中听。就是这个因缘,也是其中的因缘,也是如是,根本因缘,因缘如是必然要说。这就叫做教如是,从教法上来讲这么认知。
那么什么叫做真理如是,理如是呢?就这么一个理,就最最最最简单的就是这个真如实理,就是这个真如实相。就跟孙悟空孙猴子那个筋斗云,可是如来佛手掌心他没有动,就这么一个掌你出不去的,就这个理。所以,这叫做理如是。
如是我闻,大家想为什么我闻呢?就是表明阿难是亲耳从佛那儿听闻的,不是传闻是听闻,从佛那听的,从如来那儿听的,所以叫做我闻。当然这里讲到的我,他不是我执的意思,他是自在的意思。因为阿难他在生生世世的发愿中,跟释迦牟尼佛的因缘已经造就在那里了。他听了佛的法语宗旨,他永远能够受持不会忘记的。而且他在法的受持中,他已经证到无我了,当时阿难结集经典的时候已经证阿罗汉果了,所以他已经证到无我的境地。那我们一般都以为是证到无我了,就不能有我了。这就是我们学习《金刚经》的一个诀窍上,我们一般以为说,无我了就一定是无我了,没有我。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可是大家知道真正的无我境界是不能在两边而论的。在有我和无我中的时候,都没有离开我。我也行无我也行,都是一种方便。随便你说,怎么让大家明白,怎么来称呼,都没有妨碍,没有障碍,这才叫做无我,叫做自在的意思。所以这他说我,那也行呀,反正我们都有我执。但是我们要知道阿难讲这个我呢,他并不代表我执的我,他既能无我也能方便随缘的说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闻,闻是从哪里听闻呢?一个是说这个经典,单指这部《金刚经》,他是从佛的功德这儿来闻的。他既不从外道那闻的,也不是从佛的佛弟子里面讲的,他是从佛的一切智慧讲出来的,由阿难闻的。所以说从听闻的人,从那个能说的人来讲,最殊胜。二是,所闻的法最殊胜。这部《金刚经》是经中之经,他的义理非常的深邃清净,特别是清净的功德。你想我们外道或者世间法里边都是在说语言,没有实义的。就像我们现在所谓的哲学思辩呀,我们所谓研究考证呀等等。哪里能像《金刚经》这样讲究竟法,讲毕竟空义,这是跟所有世间学问和外道邪说的不共法就在这里,毕竟空。所以我们所闻的法最殊胜叫做我闻。
第三个,所显的理最殊胜。就是佛法这个正道是圆满的,没有颠倒的。依着这个圆满没有颠倒而说的,那么也是没有颠倒的法,叫做正法。如这个正法,大家正确的听闻就叫做正闻。如果你依着这个正闻不会错,将来就能得这个正理。依着这个正理,那么第四个就是你的行门最殊胜。为什么,因为你能够起正行不会起邪行。既然起了正行一定将来能够得这个正果。所以从修因到证果,都是从我闻的功德而来,叫做如是我闻。
下面,我们说了从两条线,从心地上会一下。首先我们从心地上会,大家要起疑情,就包括咱们今天听这个经,闻这个法。我们再说一遍,不是说离开这个教法,或者离开现前听法这个正在进行时,回头下来以后再说怎么修行,现前你就要依教奉行随文入观。比如说我们讲到说如是我闻,你用什么听闻到的呢。大家仔细想想,你是用你的神识听闻到的呢,还是用你的耳根听闻到的,还是神识加耳根合起来的一个合作作用,听到我在讲话呢。如果我们是用神识来听闻的话,那为什么这个神识只能用耳朵听,它为什么不能用眼睛听呢。如果是光用我们的耳根来听的话,可是如果大家想我们没有意识的时候,光这个耳朵,死人也有耳朵他为什么听不到呢。那既然神识也不能听,耳根单独也不能听,神识跟耳根加起来就能听吗。所以你看并不是只有《楞严经》才讲耳根圆通。其实但凡有如是我闻,每一部经典都是在说耳根圆通的法门。
我们今天说到如是我闻,他就因缘法中,他就是闻到了。你说他不闻的话我真真切切听到法了。你说真的有个闻到的话,你听到什么了呢。闻无所闻,不闻而闻。所以你看经典里讲到了其说法者无说无是,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如来说无所说,阿难闻无所闻。不要被我跟念课文一样的又给转了,要悟一下。如此听说才叫做真正的如是我闻。
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这个如是我闻,他既是表的文字法,他还要表的我们心地法,自性法,我们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往消归自性上,往法性上去体悟。比如说如,如如不动,就是我们的这个每一个人这个佛心这个佛性,众生本具的跟佛现在本具的一切万法上面本具的,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如体性,这叫如。那大家体悟,你看我们常讲缘起性空,什么法都在缘起性空中,从来没有动过。就海水不断的潮涨,不断的潮落,海水多少没动过。
是,你不要遮前顾后了,讲完了如如不动,就开始说什么叫如如不动,马上就动。这个是,就是当下就是。大家想现前的一切生活,我们除了现前还有什么生活吗,真的有个生活吗。就是现前呀,就是我们现前正在听法这个境界,这个正在发生的进行时。这就叫现前,就是这样的。这叫如是,往心地上会。
什么叫做我呢,不是我们这个色身之内方寸之间的这个我。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大我。本有的觉性,这叫我。
闻不是让你随着语言文字向外驰求,要反闻闻自性要背尘合觉。我说什么意思大家听得跟着怎么理解,其实说白了从究竟义上讲就是一盲引众盲,相聚入火坑了,还在向外攀求,心向外求。所以大家就要追寻这个闻是从哪里,闻怎么闻到的呀,向内观。
所以大家看如果是从观心的角度来解释如是我闻,就是无上甚深的法门,也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也就是现前的境界,也就是不可说不可说法。所以跟大家讲《金刚经》我们一定要记得每个人本有的智慧,就是不从外得的。如果有善根的话,我这么歪打的大家都能够正着。每个人都是本具的。因缘到了,智慧满了,行门积攒够了,那么功德就具足了。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四讲)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子们,请大家一起来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四讲了,在上一讲的时候,我们把经文开始贯到了第一句,就是如是我闻。那么说到如是我闻,特别注重地给大家交代,这次学习《金刚经》要从两条线来进行,第二条线就是观心,要从观心的这个解释经文上,用心去观照,观照每一句经文,所对我们心地上的开显和明了。
这是这次学《金刚经》的一个最主要的特色吧。当然这个特色,也不是我们自己在这儿杜撰,其实历来讲经就是文字上的一种说明。那么你在讲经,我们来闻法的这个条件下,你怎么利用这个条件来启动心地上的功夫,这就是联系到我们这个观心释,从观心的层面来解释经文,用解释经文来成就我们,学会观心,观照自己内心,观照心地法门。这其实是我们在讲法,是最具代表的天台宗教下,智者大师在讲经说法,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套路,非常实用,而且有据可循。所以这就是说我们从教下来讲,怎么样从佛法上来了悟自心。所以讲到这里,上一次给大家讲到如是我闻,它既是文字法又是表的心地法自性法,这样从自性上去体会。
当然,今天一开始再补一句,就是这个如是我闻为什么在每一部经典里面都会出现。那么到底说阿难过去怎么跟释迦牟尼佛接的这个无上的因缘,那我们从心地上来讲的话,有时候大家往往会觉得好像没这么简单,其实很简单,怎么个简单法呢?常讲到初发心即成正觉,初发心即具因缘,就本具了这个殊胜的因缘。阿难之所以成为佛的代言者,也是有过去的愿力发心所招感来这样的一个师徒关系,和为众生去转载这个法本的这样的一个能力。
所以说,这里的主人翁阿难,除了他没人能够持佛的这个法藏,因为阿难无量劫来,他就修习的就是这个多闻的法门,所以他的本愿就是他的愿力发心中的就得了这个陀罗尼。这个陀罗尼的功德,意思就是一经于耳根,只要被他听了以后就永远不会忘记,永远不会漏失,这是除了阿难没人具足这个因缘功德。
所以你看佛在《法华经》里面就解释过这个因缘,怎么成就的。说他跟阿难,过去一起在空王佛住世的时候,大家听到了空王佛所,同时发心,你看他俩发心所依的佛的名号叫做空王佛,以空印空,佛也是在了不可得的空性中来讲真实不虚之法,阿难也是在了不可得的空性中来传达这个真实不虚之法,这样的,这种发心,那么因为佛比较精进,阿难专修多闻,所以这一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已经做佛了,阿难常乐多闻来持,就是受持弘扬他的法藏,这都是过去的因缘。
今天讲到了,就跟大家讲讲这个曾经的过往。有一世,释迦牟尼佛在迦叶佛住世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沙弥,就是刚刚出家都没受戒的一个沙弥,迦叶佛时代他的老师就让他每天都要去诵经,要上到一千这样的数量,每日诵经千言,还要为他的本尊去乞食。所以这个沙弥就一会儿诵经,又怕时间不够,那么去给他师父乞食呢,又害怕耽搁诵经。你看,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心里就非常忧患,非常恐惧,不痛快。阿难当时是一位长者,他在路上看到这个沙弥面露忧郁之色,就问他为什么?他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就给这个沙弥说,我日日供养你粮食,你的饭食,你不要再去乞了,你只管安心诵经,不要忧恼就可以了,由于这样的一个愿力,所以呢后来长者就发了一个愿言,说等这个沙弥成佛的时候,我就做他的受持法藏的首席弟子。所以由于这个夙愿满了以后,阿难就真的得了这个多闻的智慧。
所以大家看通过这两则过去的因地因缘,就发现这就叫发心即具因缘即成正觉,最重要的就是发心发愿,那么阿难由于这个愿这个因缘,他才能得到这个闻法的自在,因为所有的众生,不能够领会,全部领会佛的教言,只有阿难能够领会,一切的众生纵然能够领会佛的教言,但是不能够常记而不忘,阿难可以,他能够做到不忘。那么一切众生纵然能够做到忆念不忘,但是他不能够闻法而圆满自在,只有阿难于闻法中能够圆满自在。
大家可能会觉得说闻法就只管听还有什么叫闻法自在?这个功德了不得,闻法自在就是说,佛这么讲,他就能这么领会,佛这么讲,意在于此,他就领会此,在于彼他就领会彼。我们现在闻法中,它是一种被动的,包括我们这样讲,其实也是一种灌输式的,从思想上,步调上所谓的一致的,这样的来缘这个法,但是阿难听佛讲法,他是当即就能得这个法的真实利益。不是听空就执著空,听有就执著有,他不管佛怎么样说他即刻就能入这个般若智慧,这也是闻法得自在。那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他能够听完佛讲法能够为一切人去复述去解说,也具有佛这个功能,也叫做闻法自在。所以诸如此类的种种,这里讲到如是我闻,为什么由阿难来承担了,就是这个因果,就是这个因缘。
我们再往下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再讲一下这个一时,就是指的要说这部经典的时候。大家知道,如来如果不出世,这个法宝是不可得的,所以说如来出世要讲这个法宝的时候,比如说一切的狂妄,如聋若哑的众生,活在完全冥顽而不知道有佛法这些众生,他能够听闻如来说,将要醒将要悟的时候就叫做一时,有正知见的佛作为导师,讲了正知见,引导正确行法、教法,那么诸位学者,依着佛讲的正教来正学正修,这些因缘聚在一起的时候称之为一时,就是众生将要得道的时候,这个正法,这个讲法者,这个听闻者要聚会在一处,具足三种因缘才能够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这叫一时。
所以我们有时候对这个一时呀,就以为是一个时间段。你看每一部讲经开始都要讲到这一段,其中这个一时的内涵深不可测。智者大师在解释这个的时候,我给大家转述一遍,他说一时者,言则当理,理亦如言。就是说佛在这个时候讲这个法跟真理是完全同步,一模一样,既不会有出入,也不会有前后。就正在这个时候,这个真理要显现,就到了显现的时间点,这个时和这个理,所说的因缘完全到了该说的时候。那么令人开悟,圣不虚说,言必会机,故言一时也也就是说,圣不虚说大家知道圣人不会说那种白说没有作用的话。
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善于观察善知识,会亲近善知识,你就能够观察一位具德的,特别是这些大权菩萨,历代祖师示现这种圣者,这样的善知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自他上,必须得利益,能自己得利益,又能够善护当机者的心,也就是说,不要说在讲法的正在进行了,他在生活中,你亲近他,他点化你,无时无刻不在说这个道,在显这个道,在行这个道,在住这个道,否则他就不会说,或者不去行,因为没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利益众生。不舍己道,善护他心,都是在做这个功德,所以这才叫做令人开悟,圣不虚说,不会白白地说。我们现在白白的说得多了,聊聊天儿,说说是非,斗斗嘴,抬抬杠,这些与道上没有用,只能够徒增知见储蓄烦恼。
那么圣人不是这样子的,人家会把所有的因缘聚在一起的时候,比如说像佛陀的话,他自利已经圆满了,那么他只在度生在利他。所以到了他讲《金刚经》这样的大利益大究竟法的时候,他不是虚说的,也就是应当成就这个因缘,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包括时和刻也是一种方便,只不过因缘会聚显现在这个点上的时候,我们叫做一时,当而之时,你真正的如果从般若的空性上来讲的话,哪有一时,哪个时候算一时?连一的这个概念都是假的,有一就有二啊,那这个到底是一时呢?还是二时呢?所以这个也是要往心地上汇,这就叫一时。
那么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理解的话,一就是是指的什么呢?步调是一致的。这个真理与佛所讲的法,众生听到的道理,这个领悟的能力,都是齐整的,都是统一的。在这个因缘中已经达到一个统一的水平。但是如果说一个凡夫来讲的话,他就做不到这一点,做不到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时候说是这么说,但是行就行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了,到不了一这个完全一致的水平,所以我们的所言所行皆不当理,也就是跟真理不吻合,不是步调一致的。
佛呢?他所要表达的理,所行的境界,所说的言论皆是在一个水平线,一个境界上,没有二,这就叫一。那么既然在这个水平上一,就一定是有这个时,就是机感成熟的时候,否则呢,比如说虽然佛的所言所行,所表的境界都在这个道儿上,都是一的,但是众生的根基,不在这道上,那就不能叫一时,他所说的话一定是会有利于此时此刻这些众生这个根基都成熟的,一挑拨马上就熟,一逗这个根基就显,这叫做一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
当然,我们讲了这么多的一时,可是你要领略时间的这个心地法的话,那这部《金刚经》里面也讲过说,三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只是现前一念而已,大家要明了。我们再进入观心释,从观心地上来解释,就是现前一念。大家想想过去时,我们有一个过去时概念,过去时离得开我们现在的想法吗?这起心动念的一念吗?过去时在哪里呢?真的是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而别有一个过去吗?或者别有一个未来吗?我们有没有反思,有这种疑惑,到底是时间我们觉得在流淌,那么是这个时间跟着我们的心呢?还是我们的心跟着时间的执着而有时间的感觉呢?
大家再提起来参悟一下,这是到底是时间跟着我们的心才有感觉,有时间,还是我们的心去对时间有执著而才感觉有时间?这里边哪个是主哪个是客呢?哪个是本体,哪个是现象呢?大家想想。其实这里边没有主也没有客,没有体也没有相,怕就怕我们的心动。心念一动,就有主有客了,由于你心一动,觉得真的有个时间,那么这个时间就会真的让我们的心有所感受,这两个一拍即合,烦恼妄想就起来了,就沦落到一二三四五六时中了,就像我们现在觉得我们八点开始讲,但是我们一直讲到九点,离开我们现前一念了吗?没有。所以为什么不说这个时那个时就说了个一时,连一都是多余的,就是因缘汇聚的这个法中也不离空性的成就,就这样。所以叫做一时,佛在舍卫国。
这个佛在舍卫国就是开始标显说教的法主了,佛在舍卫国。这是讲到说教主释迦牟尼佛当时安住在舍卫国这个地方,这是我们字面上的理解。那我们要知道佛在哪里呢?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佛通常住,怎么个住法呢?佛在,怎么个在法呢?在哪里?怎么在呢?有外在有内在。如果从外相上来讲,你看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住在娑婆世界呢?他也可以住在他的净土啊,也可以住在他有缘的他方国土,为什么此时住在娑婆世界的舍卫国呢?这是因为他要在这里度化,与舍卫国这个王国中有他度化的因缘,所以他住在此处。这叫做佛在舍卫国。
而佛所住的,还有一个特点,是异俗住,就是他有别于俗人。舍卫国是个都城,住在他们家,住在公共场所的某一处,娱乐场所,或者是买卖场所,贸易场所。佛住在哪里呢?住在伽蓝兰若。他一定是住在舍卫国后面祇桓精舍中,是一个修道场所,这是佛所住的,所以叫做异俗住,有别于俗人环境的清净之处,佛在住。
这是从环境上来讲。如果从主体的佛的形象上来讲,叫做威仪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于威仪很注重,我不知道诸位同修这段时间有没有看到一张特别有名的照片,可能在佛教徒的圈儿里转发地比较多了,就是一位僧人出家师,在坐火车的时候,大家都东倒西歪,只有他端坐在那里,被摄影师给抢拍下来让人生起肃然起敬之心,还得了奖了。为什么?这就叫威仪住。威仪住,虽然《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在著相众生来讲,威仪特别重要。行住坐卧皆要安住在这种威仪摄受力中,这是佛的外在,佛在舍卫国的外在、外住。外相上而言,他住在娑婆国土,住在舍卫城,住在有别于俗人住的精舍兰若中。那么从身行上来讲,行住坐卧都要安住在四威仪上。这是佛所在,这是在外来讲。
那么从内而言,这就是佛的多面的功德,也就是他所表的世出世间法,但是,这个世出世间法都要修的。从佛的内心,他住在哪里呢?如果就人天福报来讲,他住在布施,佛能够施,观音菩萨都是施无畏者,佛呢,更能够三轮体空地等无差别地行财施、法施、无畏施。或者住在内心这种清净无染的戒功德中,这叫做天住。
如果他像菩萨发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那么这叫做凡住,清净无染,无我利他。如果作为圣住来讲,那他就住在解脱门中。我们以前也跟大家讲过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我们一般都以为说山门就是庙里面的三道门。其实这三道门,就代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这个概念以前也给大家讲过,在这里不细讲了,我们想要了解去查一下,这叫做圣住。
那么真正的佛住,他是住在诸法实相,就是《金刚经》要所讲的般若空性。这才是这里讲的佛在舍卫国的所在,除了外在,还有内在,内在前三种在都属于方便在,只有佛住的这个在叫究竟在,无住无不住,是为了众生假名在这里说佛在舍卫国,你看每一句话都提供给我们心地上解悟。这就是大概一时佛在。
下面我们要了解一下第五个内容,就是标明这个住处。前面佛在是所说的教主,说教之主,我们来了解一下舍卫国了,因为你看《金刚经》的序文中,前面讲的跟《弥陀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在讲的时候,可能这个观心释上来讲,那就有别于《弥陀经》了。《弥陀经》念念是让我们往信愿上汇,那大家会觉得《金刚经》难道就是往空性上汇吗?没错,可是这个空性是怎么来的,也是需要你有信愿的。我们不要以为说只有修净土了,才有真信切愿,《金刚经》也是需要你有真信切愿的。从愿上来讲,就是你要出世间,要住空性,要究竟圆满,从信上来讲,你要相信每一句佛讲的圣言,每一句佛表的圣法都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以信的能量,来住、入到般若空性中来。
所以说第五讲到舍卫国,我们虽然要讲佛当时所在的处所就在舍卫国,但是我们就要从这个舍卫国,包括后面的祇树给孤独园中,来悟到这个万法皆空的本质,这就是一个场景,就是如梦幻泡影中因缘法中给这个主观因缘又提供一个客观表达因缘的一个场所而已,所以一切就真的是如梦幻泡影。你说我们在此时此刻讲舍卫国,舍卫国在哪里呢?而我们现在似乎又在这个新时代大家可能在北京,我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了,我现在在九华山,今天接到地藏王菩萨的加持,非常殊胜。那我在九华山,诸位在北京或者你各自的地方听。那么,我们又在讲舍卫国,你说这三个地方哪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呢?还是我们的一种以为和认知而已呢?所以大家先这么了知一下。
但是我们还是要依着文字给大家了解一下,因为经典中佛所在的弘法中心区,就是这么两个地方。一个为什么他住在王舍城,那是受频婆娑罗王的祈请,住在王舍城弘法。那么到舍卫城,是受到须达多长者的祈请而住在舍卫国的。因为他老人家一辈子的弘法的两个中心点就一个是王舍城一个是舍卫城。
那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也是佛为报恩而做的一个显现表法。为什么呢?他报恩无非就是报两种恩,一种叫做法身的恩,一种叫做生身的恩。为了报法身恩,所以他住在王舍城。为什么呢?因为佛是在王舍城的摩羯陀国而得道成佛的。所以为了报这个成就法身的这个恩,一直住在王舍城来弘化。那为了报这个生身的恩,才住在舍卫国。那我们都知道说可能你这点讲的不对吧,因为大家都知道佛是出生在迦毗罗卫国,怎么就成了舍卫国呢?我告诉大家,其实释迦牟尼佛也就是释迦族,他的上祖辈是在舍卫国住的,是后来移民一样,移到迦毗罗卫国的这个地盘上,所以从这点上来讲是为了报他的生身之恩,而常驻舍卫国。
当然还有更为周全的考虑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两处地方,在当时来讲就是很多重量级的人物,也就什么叫重量级的人物呢?当然不是为了攀附权贵,而是把这些重要的人物一度以后,他的因缘中又可以展开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说,佛才选择了在这些人住的比较多的地方来教化众生。
因为在经里面讲到,像这个舍卫国里边当时有九亿户、有九亿家人,人数达到十八亿,光住户就有九亿家。《贤愚经》也讲过。而且在这两个国中很多的人都比较有智慧。特别是当时最有名的外道,六大外道六师等等这些都住在这个地方,那佛就知道是外道的烦恼毕竟比一般的俗人要薄的多,那他就选择了住在这个地方。
那么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说明是他佛总的住处,祇树给孤独园就是他别的住处了。那你看前面讲到佛住,有一个叫做异俗住,就是指的祇树给孤独园了,那说起祇树给孤独园,我们就太清楚了太了解了,以前讲的这已经搜刮到最后了,这次呢再给大家搜刮一下,讲讲祇桓精舍的来历。我们就当故事听听,当然悟性高的人,还是能够同步,如梦幻泡影。
舍卫国的国君叫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下面有一个特别德行的大臣,就是我们这里的主角叫须达多长者。因为他老布施贫穷困苦的人,所以说大家都叫他给孤独长者。那么这个长者,其实跟我们现在也是一样,他救济的人很多很多,可是他的财富也是在自己的使用范围之外还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布施众生。那就像我们现在一个平凡的人而言,他能够发大心布施,那么肯定他也会先保证,自己和眷属所需求的这些资粮,物质资粮,在这之外才能够顾及到布施。
这是我们凡夫来讲,也是一个人之常情,那么这个长者也是这样的,他太富有了,而且他是人财两旺,他的人丁也非常多,他有七个儿子。那么这七个儿子,他最偏爱的就是我们也是人之常情,最偏爱老幺,最小的。他想挑一个好媳妇儿给他,就让熟悉的婆罗门的到处去打听。结果终于打听到王舍城也有一个大臣叫做护珍,保护的护,珍宝的珍。这个婆罗门怎么知道护珍家有一个适合须达多长者第七个儿子的媳妇呢?是这么回事儿,这个婆罗门知道须达多长者想给他的第七个儿子挑一个好媳妇,那么他乞食到这个王舍城的护珍大富长者家里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个小女孩了。为什么?因为在王舍城的法度里面,就是他的风俗里边,要布施别人东西,需要他们家最纯洁的童女拿着去供养布施。那婆罗门乞食的时候就看到护珍长者的闺女了,就觉得这个闺女长得又好,福气又大,就告诉须达多长者说,只有护珍家里的那个女儿能够配上你们家的老七。所以须大多长者就到护珍的家里面来提亲,这个因缘。
大家来看,在这个一步步的梦幻泡影中的它就往这儿引,结果护珍家里面是信佛的,半夜起来就收拾美食、饮料拿来供养佛。这个须达多长者就很奇怪,以为他们家还要办喜事,最后问了以后,才知道说他要供养佛。说佛是谁呢?这个护珍长者就说,你不知道这个佛是净饭王的太子,他出家成道了,现在是大圣者有智慧的。这个须达多一听到佛这个词儿,他的心就酥软了,就像被电击了一样,就生了恭敬心,半夜就想见佛。
你看这个人总归都是有障碍,我们修行也是如此。这么上根器的人,须达多长者半夜想见佛的时候,这个天就自然就亮了。结果他以为天亮了他就走走走,走到祭拜天神的地方做礼拜。你看,我们现在有去过印度的也知道,印度的神庙里面拜祭好多都是这个天道,这些天主或者这些大梵天,摩醯首罗天等等。结果他拜了天神庙里边的这个,就忘了念佛的心了,就想不起来了,本来要去见佛的,就把这个心给盖住了。由于盖住了以后,本来还是半夜是他想见佛才以为天亮,结果天就暗下来了,暗下来以后,他就生了后悔的心了,因为心力不够,诸位都是修行,心力不够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结果天神就告诉他,你不要后悔,并且告诉他说我是你曾经的善知识,由于我听闻了佛法,现在生到天道了,你应当前去见佛。你应该去见世尊,你能够得无量的利益,你所得的利益,是你所有一四天下的珍宝都不如你现在赶紧迈步去见世尊所得的利益大,百千万倍都不如这个。这就是他的善知识。还是起了善知识的这个功用,那么长者听到这个以后,就更加增进他见佛的心了,天又亮起来了,那么他去到佛所,佛就知道他来了,就到外边来经行,经行的时候,见到须达多长者,他不懂礼数。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初次去到寺院或者见到法师,他不懂该怎么办,虽然见到世尊了,也不知道顶礼,就在这儿大概示意了一下就开始想问两句话了,结果这个时候天人又化作四个佛的弟子来到佛跟前给他表这个法,先给佛顶礼,然后又问讯,右绕三匝,长跪合掌。长者看到这一系列的时候,善根也给引发出来了,深深地生起这种恭敬心,也起坐,也礼敬世尊。佛呢,当时就给他说四谛法,苦集灭道。那么须达多长者听了以后就证了二果圣人,这就是他的根器。
那么由于他得了佛法的利益以后,他就力邀佛去舍卫城去弘法。佛就说你舍卫城让我去弘法,我是出家人,出家法是跟世俗法有别的。所以我所住的地方,也不能够混到你们俗人家中了,那你让我怎么住呢?你那连个精舍都没有,我怎么去呢,我现在还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中还有的住。这也是观到宿世的因缘了,这个须达多长者就愿意供养,而且对佛陀说,请一位弟子跟他一块儿去舍卫国去考察,哪个地方适合。
由这个梦幻泡影的因缘又引发了佛让舍利弗跟他一块儿前往。那么舍利弗一块儿跟这个长者去到以后到处去找,最后,物色到祇陀太子的园林,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情节大家知道的比较多了嘛,祇陀太子跟他开玩笑说:如果你把黄金铺满地,我就给你。结果须达多长者真的当以为真了,就真的用黄金铺满地,结果这个祇陀太子还反悔了,说我就是说个玩笑而已,这个时候就有了争执了。两个人就请了一个主事人来判这个公案,说到底谁对谁错要听谁的,结果这时候天人又害怕办案的大臣的偏向于祇陀太子,所以他又化作一个人来说太子不能有戏言,这样给将了一军。太子没有办法,答应了须达多长者。最后,也被感动了,说你出黄金,那么种树的这些地方你就不要管了,我算一份儿供养佛,所以才叫祇树给孤独园。
这个都是我们所知道的。今天再挖掘一点大家所不知道的,不要以为就像我们现在建寺安僧一样,不可能没有违缘,因为众生的福报不够。所以当时,太子要把这个精舍跟须达多长者一起建起来还是有违缘的,为什么呢?因为印度的外道特别多,外道听说要给佛建精舍,他们就害怕,一听说了,特别是六师外道是最著名的。他们就不服气,就要到国王面前,要跟佛弟子舍利弗斗法。说凭什么就给他建立精舍,难道他比我们还厉害吗?在这样的情况下,舍利弗就跟六师外道真的斗了一场法。我们看过西游记好像是唐僧师徒四人不是有一个什么道法三仙观还是什么,就是那个鹿仙、羊仙和老虎仙,在那一块儿斗法一样的。当时在建精舍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结果给孤独长者须达多长者还犯愁了,舍利弗知道以后就安慰他说,你不要担心,说这些外道,哪怕他们多的像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多,都不能动我一根汗毛。舍利弗他就入定,在定中他看见这次来参加斗法大会,这些大众我慢山非常高,邪知邪见入心已经太久了,他就不知道以什么德行来降服,最后没办法,只有发愿。
你看,这里又是一个愿心来表法。他发了一个什么愿呢?说如果我无数劫来,我的慈悲心,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出家人的这个慈悲心,有功德的话,让我今天在入大众法会中,所有的人见我都为我做礼。果不其然,一开始舍利弗在那打坐,大家都等不及了,这个须达多长者更害怕了,说他来都不敢来,结果呢?去请舍利弗,舍利弗就来了,入到众会中的时候,所有的六师外道看到舍利弗的威仪,就坐不住了,就全部起立,不自觉的给他行礼。
但是毕竟这个六师外道里边有厉害,真的有厉害的。有一个叫做牢度叉的这么一个外道。他呢非常善于变幻咒术。所以他当时就跟舍利弗斗法。又想起我们《西游记》里面二郎神跟孙悟空斗法来了。这个牢度叉外道,他用咒术咒了一棵大树。结果舍利弗,就以神力,变成一阵飓风就把这个树根连根拔起来。那么这个牢度叉又用咒力变出来一座七宝庄严的宝山。舍利弗就化成一个金刚力士给他击得粉碎,牢度叉在虚空中,化成一个有十个头的这么一条龙,而且在空中下雨一样的下种种珍宝。舍利弗就化作一个金翅鸟王把它给吃了。这个牢度叉变成一个夜叉,头上点燃火,眼睛像血一样,舍利弗就化作毗沙门天,夜叉非常恐怖,最后舍利弗就把他收拾了,夜叉没办法只有给舍利弗顶礼。就在这样的神变中,才把六师外道给降服住,得以建这个祇桓精舍。
所以大家要知道,舍利弗让佛派去收拾这帮六师外道,也是佛的智慧所观到的这个因缘。当时舍利弗,身在虚空,大家非常欢喜,舍利弗就给他们说法,所以这些六师外道大部分都与舍利弗出家修佛道来了。这就是最后把这个风波平息了以后才建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么在这个如梦幻泡影的因缘中,还有一段公案,再给大家讲讲。就是长老舍利弗后来不是可以建了吗,就跟须达多长者一块儿去丈量精舍的地有多大,去丈量一下。那么在丈量的时候,舍利弗拿着绳子的一头,长者拿着绳子的一头,他们在那儿丈量的时候,舍利弗就不由自主地,面目非常祥和地在那儿笑。长者就问他为什么笑,结果舍利弗说,您老的发心真实不虚,现在刚刚发心要给佛陀建立精舍,庄严宝地,你在六欲天每一天的天宫的果报已经成就了。
你看大家发现了,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须达多长者在发心要给佛供养精舍的时候,他在六欲天天宫里边的每一个天都已经有了他供养的果报,天宫成就,等着他要去住了,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现前世界中,大家在建寺安僧起立塔像中,一砖、一瓦、一块木头、一片金箔,都是真实不虚的人天福报,你看六欲天宫。结果呢,这个长者当时没有道行,还是舍利弗借给他道眼让他全部看见。当时给孤独长者还问舍利弗说,六欲天里边哪个天道最殊胜?舍利弗就告诉他说,其他地方的都不好修行,只有第四天兜率天的内院少欲知足,内院是有一生补处的菩萨常生到其中。须达多长者就说,那我就生在第四天中吧,结果此言一出,六欲天其他五天所有的宫殿都不见了。只有在第四天兜率天,他将来要所招感的生在这儿的宫殿依然如故。
大家看,这就叫唯心所现,一念就是生灭,心念念念如此,就像放电影一样。所以大家想,我们说到一念供养心生出来六欲天的天宫,就具足了、成就了。那我们一念信愿行生起来,确实极乐世界的莲苞就显现,就是这样子。当然这是从好的方面考量哟!
如果你不做好还是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过了一会儿呢,须达多长者在跟舍利弗在拉绳子的时候,舍利弗又面色非常的忧虑,刚才是笑,这会儿是愁了。那么须达多长者就问舍利弗说,为什么呀?舍利弗说,他看到这个地里面的蚂蚁,长者你看到了没有?长者说我也看到了。舍利弗说这个蚂蚁它在过去毗尸佛在世的时候,它在这个地方就当蚂蚁,毗尸佛在世你也在这个地方起立供养过精舍,这个蚂蚁在那个时候是个蚂蚁,现在生到这会儿了还是个蚂蚁。九十一劫之中它一直是个蚂蚁,不得解脱。所以这又从反面表法,给长者说,看来这个生死太久远了,如果不修福不修慧,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就很忧愁的给长者说。所以这也是给长者表法,当然这里表的修福法比较多,因为毕竟他是在家人,而且当时是以这种供养法来起的这个因缘。所以说舍利弗就跟他表修福的重要性。其实也是告知我们现在所有的听闻者。
当然这个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因缘,是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中,才能够了知到,这是一个场景的因缘。大家知道,生生世世的这种舍利弗的愿力也罢,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也罢,还有给孤独长者的供养心也罢,他不是一生一世而就的,而是生生世世皆是如此。
今天我们可以再给大家挖掘一段。在过去第四佛拘留孙佛在世的时候,须达多长者就在这儿给佛供养过精舍,而且那个时候还比较大一点,地广有四十里。在拘留孙佛住世的时候,佛和人的寿命有四万岁,那个时候须达多长者叫作毗沙长者,他当时是用的金板布地了,不是金砖,是金板布地,宝衣弥覆在上面来供养的。到了拘那含牟尼佛的时候,人寿就只有三万岁了,须达多长者就叫做大家族长者了,那个时候他是以什么呢,可能因缘福德就差一点,不是以黄金,而是以白银来布的地,其中是以乳牛之子而为供养,当时的精舍广度有三十里。到了第六迦叶佛的时候人寿还是三万岁,但是须达多长者就是以七宝来布地了,当时园林的广度有二十里,就小了一点。
那像释迦佛在世的时候的人寿只有百岁了,这个地只有十里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当时的祇树给孤独园,用的是金砖布地,但是这个地广度只有十里的范围,面积比较小了。到了将来弥勒佛出世的时候,跟诸位讲还是由须达多长者,他到时候已经变成名字叫做螺王,因为他的颜色非常白,就像白海螺一样,所以他叫做螺王长者,而且他那一世在弥勒菩萨出世他供养的时候,还是供养精舍,用的是七宝布地了,那个时候人寿和佛的寿命都是有八万岁了,广度非常大,还是有四十里,但是所不一样的是什么呢,在弥勒佛出世的时候,须达多长者就现的是出家相,得阿罗汉果了。你看,这就是功德,生生世世的供养修福,那么智慧也现前了,跳出三界。
给大家讲这些戏剧性的场景、生生世世的因缘,希望我们能够从中了知到这就叫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生一世的因缘中,我们讲的时候好像有前后的生生世世,其实如果同步地来观一下的话,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了解过《华严经》,《华严经》后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是参弥勒菩萨的时候吗,弥勒菩萨后来不是把他带到一个楼阁里边,楼阁里边到处都是镜子,重重无尽,一目了然。我们今天讲《金刚经》说到这个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因缘,每一生每一世的因缘,其实也就跟镜子相互辉映,同时显现是一个道理,一个境界。这个地方就是般若空性的无限因缘演绎的时空点。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此时此刻听法,其实也是这个楼阁里面的一块镜子里面辉映出的一个景象,这才叫做空性。那么这是我们讲到的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就以这个风格给大家讲讲吧。
后面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么我们就明了了。但是这里讲到的与大比丘众也是很巧妙的一个安置。为什么这里跟《弥陀经》就不一样了?《弥陀经》说皆是大比丘,众所知识,然后长老怎么怎么样,后面还有并诸菩萨摩诃萨,后面还有及无量诸天大众俱。但是这里没有,《金刚经》里面没有这些内容,后面的菩萨和天人。只有声闻比丘众,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要知道,一个是释迦牟尼佛出世,讲法的时候,比丘是最先入道的,而且因为比丘从身而言,从心而言都殊胜。从身而言,他的形貌殊胜,有别于俗,他是僧宝的形象;从心而言,比丘他心地上的灵光和智慧优胜于比丘尼,这就是我们常给大家讲到,真的在佛法的悟性上,在家众真的不如出家众,女众真的不如男众。所以说身心两方面都是殊胜。
再一个比丘是如来的内眷属,是佛的内眷属,与佛共住常在佛边。而且比丘能够受持正法,能够说正法,有助于佛去弘扬度化。而且声闻众从威仪上他是殊胜于菩萨的,菩萨的话一会儿示现这个一会儿示现个那个,有的时候是个坏人,有时候还是个贪、嗔、痴更加具足的这样的一个显现,所以他是反常来度化。但是声闻众那就不一样,所以这里讲到的与大比丘众。
那么《金刚经》的超然之处在于哪里呢?奥妙之处也在于这个大比丘众,为什么就让声闻乘作为当机者。来听闻《金刚经》呢,为什么?只把声闻比丘列在此,为什么,就是为了破除声闻的只知然而不知所以然,就专给声闻人来讲般若的毕竟空,因为菩萨已经修到般若的毕竟空,声闻人还没到。让他们从声闻藏而入菩萨法藏,入第一义空,所以才这里把与大比丘众作为唯一的当机众。
大家要把这个层次听明白,前面讲的都是声闻的优势,可是要知道声闻还有劣势。不管从优势劣势,在此时此刻他都应该听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法了,这是安立大比丘众的原因。那么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个就众所知周知了。迦叶三兄弟一千人,目犍连舍利弗二百人,耶舍五十人,那当然还有五人最先度的。这是举最根本的常随大数叫千二百五十人。好,那么我们就这一段儿,大家也来再进行一个从心地上的观照。佛,就是我们本有的每个人的自性天真佛,每个人本有的自性天真佛本来就是这样的,一直就在,这才叫做佛在舍卫国。
那么祇树给孤独园而言,这个祇陀太子呀,他的汉语的意思叫做什么呢?战胜。我们每一位众生,只要战胜色、受、想、行、识、五蕴魔,悟到五蕴皆空,就能够绍隆佛种,就是自性的祇陀太子,当体就能够继承佛位,每一位众生都是如此,那么继承佛位靠的什么呢?靠的是福慧庄严的这个福慧之树福慧之灵,这就叫自性,祇树的树。什么叫做给孤独园呢?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逃离大富长者,而去流浪生死的逃逝之子。现在我们返回到这个本有的家园来承接大富长者的功德法财。而且这个法财就是我们本具的,就是大富长者直接继承的,就是不劳而获的这就叫做自性给孤独园,自性给孤独园都可以,这就是给孤独园的心地观法。
大家要知道什么叫做园呢?是我们本有的家园。那什么叫做给孤独呢?孤独长期布施穷人,这些穷人就是靠他救济,直接他给他,他就能受用,他就能吃他就能喝,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的孤独者。但是我们的孤独呢,就是靠佛来给我们,然后点拨我们,发现自己本有的宝藏,不劳而获,这才叫做给孤独园。
大比丘僧,大比丘众的这个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其大无外,我们每个人的现前心体是圆满无缺的。这个比丘就是指的我们自性的僧宝,每个人都是本来清净无染的。千二百,就是指的我们耳根的闻性具足千二百功德,不管是东西南方来的声音,我们都能够反闻自性,有这个功德。那么这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五十五人就是指的什么呢?十住、十行、十信,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还有四加行,再加十地,最后等觉,这个从佛学知识上来讲,就叫五十五位妙庄严路,都是我们内心自己走出来的本性庄严路。
所以大家看每一句话都在表一个法,每法都能够贯通到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地法门上来,这就叫观心释。当然后面这一段儿呢,讲的比较深奥,未必能够人人或者说念念能够领解,大家做个熏习,慢慢儿的在我们从心地上汇的话,不仅是光在那儿想着说,当时佛在印度的祇桓精舍有这么一个舍卫国这个历史场景,一直传达到我们现在。你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在在如是我闻,一时,我在哪里,那我是谁呢,在这个地方又是哪呢?我在哪里听?我的家庭有几个人,我的共修,我们这个大觉世间有五个群了,又有这么多的人,是一样的道理。
也跟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一模一样的,表达的这个法,这个法是分毫不差。所以并不是我们要探着脖子伸着耳朵就要飞到会到两千多年前印度,你就在你现前的生活、当下的听法的这个境界中来悟这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好,今天的法就到这里,那么非常的,也可以说是特别格外的感谢这个时代和这个因缘。因为众所周知,那么我的因缘转化呢,已经离开法源寺离开北京,现在正在往南走的路上,今天路过从南京到九华山,接受在九华道场地藏王菩萨座下跟大家做这个《金刚经》的讲解、分享,这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因缘,那么因为有这样的网络,这样的微信功德,我们才能够把学修同步在这样的一个道场里。
所以我此时此刻,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说真的感激感恩这个时代。感恩我们共同的业感果报,能让这样的一个殊胜的情况出现,能让我们的闻思如此的便利。虽然在地域上好像一个王舍城、一个舍卫城的分别一样,实际上呢,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无处不在的,我们的法身也是无处不在的,借这个金刚般若的法语,希望能够让它显现,能够让它更加的自在,更加的神通吧!
谢谢诸位,晚上的听闻,下面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五讲)
好,我们各位正法学堂的同学们,请大家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十八。非常欢喜,一方面迎接明天的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日子。而我的现在的时空坐标呢,正在南海普陀名山,观音菩萨的座下,普济禅寺,来跟大家分享法海法义。确实第一次在普陀山讲法,带来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当然呢,虽然我们的心念会有这样那样的觉受,但是他的性海中是如如不动的。所谓的《金刚经》的金刚呢,也有这一层的意思。
那么我们今天讲的是《金刚经》的第五讲了,今天的内容比较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浓缩度很高,他对于悟性观照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他又是最在平常朴实处,来体现后面整版《金刚经》经文的浓缩的法义。所以请大家不管从我们两条路线,知识上也罢、心地上也罢,要认真一些,要全情的把神提起来。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讲到了序文的部分,但是上一讲的内容属于叫做通序,也就是每一部经典,通通都是这个开场白。像如是就是讲到所闻的法是这样子的;我闻是说我们能听闻的人,是阿难为代表,也包括我们每一位能够听闻《金刚经》的人;一时是说这个教法之时;佛是说教法的主人;舍卫国是佛所在的住处;与大比丘众是说当时所有在场的听闻众。这六种因素,全部聚全就叫做通序,又叫做正信序。
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呢,叫做发起序,又叫做别序。先给大家来读一下这段经文,我们用心来听。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就这段经文,很短很短。但是,这段经文呢,我们可以把他类别来五个部分,先进行一个笼统的一个概括划分。
尔时世尊是指的福田,三界的福田,能够让众生得福的主人翁尔时世尊。
食时是指的他行的方便,度化众生给众生培福的方法,行的这个方便就是乞食的时候。
著衣持钵说明他整理自己的威仪容仪,因为什么呢?让大众起敬心、起信心、起护持心。所以从这点来讲,也是护持大众有缘众的心,对佛法生起信仰。
入舍卫大城乞食,是说他乞食的处所,其实也就是他弘法因缘摄受的范围,今天在这个地方。
次第乞已是说明他乞食的方法,也可以是说我们修行的教法。
这五个部分,大家先了解一下。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五个部分,先来还是依旧的跟大家贯解一遍这个经文的知识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尔时世尊。尔时就是说白了就是这个时候、当时,当尔之时,也就是启动这个《金刚经》教法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佛的称谓德号有十种,为什么这里把世尊这个称谓,来放在此处。因为我们都知道佛的异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等等。那么今以世尊而言呢,一方面讲的《金刚经》的这个法是不共法,不共于人天乃至小乘,他是大乘菩萨藏究竟法般若法。第二点,为什么叫世尊,是表这个法是三世诸佛所遵循之法,一切众生所成佛之法,所以叫世尊。另外一点,再广一些,就是其实一切法上都在体现这个法般若波罗蜜,所以这里叫尔时世尊。
食时比较好理解,就是吃东西的时候,大家看佛的方便啊,确实是随顺世间的,世间的时节,因为我们世间人吃饭都有一个时间点,我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说上古时期每天人是怎样的?在每一天内是三打扮一吃饭,就是早午晚要打扮、洗脸,洗涮三回,但是只吃一次饭。后来是不知道什么缘起呢,就变成一打扮三吃饭,就是早上洗涮一下,然后一天要吃三回,当然这是一种说法。这里佛呢,他就是应着世间人用食的这个时间点,因为太早的话人家还没有做,太晚的话人家已经锅碗都收拾了,所以正好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去,得适当的时候。从中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圣人来,虽然是心是存在道法上无差别呀、空性呀、随时随地都在用功的呀,但是他的身体还是按照世俗的法式来进行。
那么就这个事件来讲,如果乞食的时间正好恰当的话,就不管是自己能够用饭滋养色身,那么也给他人提供了一个培福的机会。因为如果你乞的时间不当对的话,那么自他都烦恼了,你自己去乞食,可能不一定人家有现成儿的,那人家到底给不给你呢,也会生起一种难为,所以这里才叫做食时。也就是家家户户正把饭做熟的时候,容易生布施心。这个我们大家将心比心就会有这种感觉。正好家里吃饭,那么来了一个不要说乞士比丘了,来了一个乞丐,那我们还是会很方便的说给他点儿吃的,何况来的是圣人是三界之尊呢。
这里再往下看讲到的著衣持钵,这就比较专业了。我们大家有时候听法或者共修的时候呢,也常能看到在僧团里边,我们现在汉传大乘佛教里边的,虽然没有乞食,但是著衣持钵的这个方轨还在。当然这个衣呢,我们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时候追求这个经济也罢,或者是一种习气也罢,僧俗越来越好像不分了,然后什么唐装汉服弄了一堆,也不像僧人穿的也不像俗人穿的,然后就不管僧还是俗都穿在一起,这个不太好。
这个衣呢,他不是T形台上的时装周展示的衣,他是出家人的标志之衣。为什么叫做离尘服呢?就是离开红尘的这个尘的服装,因为他朴素,穿着简单,不是讲究款式颜色,他就是让大家生起安贫守道、恭敬谦卑之心。从穿衣服的人、僧人来讲,离尘服,就离开五欲六尘了贪心不起么。有时候又叫做消瘦衣,这个先给大家交代一下。有时候也叫做莲华服,就是像出淤泥而不染,离开垢秽。那么消瘦衣是指的披这个衣服的人,就是他的烦恼本来很丰富很丰满,慢慢让把烦恼折服、把他去除掉、降服掉,那这就叫消瘦的意思。通称叫做袈裟,我们一般都叫做袈裟。想起西游记里面那个金池长老,看到玄奘法师的袈裟起了贪心,引发了一场灾祸。所以说这个袈裟表的呢就是这个内涵,是出家人的标志。
那一般的话,我们袈裟的颜色是有规定的。我们把这个做为一个知识跟大家普及一下,一般颜色有青、黑和木兰,有时候叫做坏色。如果有接触比较多的居士的话听过这些词,坏色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低调,不是那种给人一种好像大红大紫的这种,坏色。甚至有时候新衣来了,为了止贪和对于新衣的执着,更加如法,有的还故意点一点儿。现在像我们东土有时候比较如法讲究的,哪怕你穿的新衣服,甚至长褂短褂也点一点儿颜色,坏色,青色或者泥的这种颜色,有时候叫木兰色。木兰就是树枝泡的那个,如果没有泥呀或者什么,用铁磨的铁汁去点,也是有的。所以说衣的颜色是有这个讲究的。
衣的式样也是有三种。一般有叫做五衣、七衣和大衣,有时候我们常叫做祖衣。最少的这个五条布块儿的合在一起缝合的。为什么叫福田衣呢?你看这个袈裟展开以后它上面有格子,最少的叫做安陀会,又叫做内着衣,也就是平常在坐卧或者说起居的时候穿的衣服,叫做五衣。多两条的叫做七衣,因为叫七条儿就是在入众呀做法务的时候穿着的,一般我们现在上早晚殿搭的就是叫做七衣。再重要点的场合,比如说传法大典、大法会、入大众中,或者说进王宫见国王等等这些,那么这个时候着的就叫九衣,九衣是大衣里边最少的九条衣,最多的可以达到二十五条。这个衣又叫僧伽黎,我们现在一般叫的祖衣。这三样加起来就叫做三衣。这里讲的著衣就是着的这个衣,袈裟。
那么持钵呢,钵也是有说法叫做应量器,就是表示出家人是断烦恼、增智慧、应受人天供养的器皿、器具,用餐的吃饭的,叫做钵。这个钵还是有来历的。像释迦牟尼佛没有成道之前,他不是刚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的供养吗,那个时候他是用的金器,金属的器皿给他接过来的。成道以后,当时有一个叫做提谓波利长者,那么他布施给世尊、就是供养给他的水果,当时没有一个盛的工具。所以当时世尊就自己心里念叨说,三世诸佛都没有用手捧着吃东西,这个不好看。他心念一动呢,四天王就一人捧一个钵来供养奉给佛,佛就用神力这么一按,就把四个钵合成一个钵来用,这就是钵的起源。这个钵是石头质量的,在另外的资料里边也讲过,说当时净居天的天人把过去四天王用过的石钵还给四天王,四天王就把他一人一个捧给佛,前面讲到。这个钵直至世尊的像法灭了以后,四天王还把这个钵又还到净居天去了,那么等待弥勒菩萨成佛在龙华树下的时候,净居天的天人又会让四天王捧着这个钵去奉给弥勒佛,所以说这个钵也是有传承的。
那么从钵的体上而言,就是他的质量上而言呢,不能用木头的,木头的因为里边剩脏东西;也不能用金银,害怕生贪心。所以只能用铁或者瓦。我们在受戒的时候都会问说铁钵还是瓦钵?只有佛可以用石头的,比丘也没有用。那么形状是一个圆形的,没有足,颜色是要低调,刚才讲到的这种坏色。总而言之著衣持钵其实是表什么呢?在律典里面佛所制,比丘所行的这个内容,所以这叫做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因为当时这个祇桓精舍离舍卫城还有一千两百步的路程,有的说是有四里路,去乞食,这是佛当时制定的一个生活方式。因为乞食其实也是一种慈悲心的体现。从对于比丘的功德来讲,它能够降伏我慢,不让他们去贪口食,因为给什么吃什么,专心去修道。而且使这个供养的人也能生起惭愧心。现在因为我们到了东土以后,这个时节因缘,大家对于佛制的乞食的生活方式,生不起信心了。现在有时候有的出家师父人去体验一下生活,也不一定都能够让大家觉得这是好,甚至有的乞食也乞不到,还被当作叫花子一样,这就不好了。所以我们这儿的众生的根器,跟这个法不相应,慢慢就是后来转到寺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特别是禅宗,就成了这样一个农耕的一个自养的一个方法。
佛在当时乞食的时候,他也是各种各样的。有时候呢他坐在那儿,自然而然就有人就来送。或者有的时候呢,佛跟僧众一块儿去,有的时候僧众去佛不去的。比如他当时在入定,或者为天人去讲法,乃至为了要制戒,甚至去看生病的比丘等等,这些情况的话,佛就不跟僧众一块儿去,有这些原由。佛一个人去的时候呢,有的时候他是飞空而去的。有时候又是足下离地差不多有四寸,或者是有时候脚上踏着莲花。莲花动但是他的脚不动,这样去乞食。这是当时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所显现的状态。
从乞食的功德来讲呀,真的是无量无边。佛为什么自己选择并教化弟子,用这种方式呢?你想大家出去乞食游行的时候,大家见到如来的三十二相、庄严相好,就发心,发菩提心,也要像如来、佛一样,长这个样子。那么有一些疾病呢,盲聋呀这样的人,残疾了不能到如来佛所。那么佛出去乞食时候呢,就放光照射他们,让他们的苦心熄下来。还有一些婆罗门呀豪贵长者呀,他的种姓高贵,他就不生恭敬心,那么如来出去乞食的时候呢,就用摄受力让他们生起恭敬心,熄灭他们的我慢心。或者有的是女众呀没办法出来,乃至有一些人呢对于佛的威严生不起信心的话,他们会觉得佛乞食的时候四天王呀天龙八部都跟着,说天龙八部都这样,何况我人呢?等等这一切。
总而言之,佛他是如来之身呀,常在三昧里边,他不是真的需要吃东西的,只不过是为了利益众生,而现的这个乞食的方便。特别是为什么这里讲到在食时乞食呢?因为当时有一些外道,修乐行的外道他不喜欢受苦,他就坐受大家的供养。那么又有一些修苦行的外道呢,他就是不在这个吃饭的时候儿去乞食。他所谓的乞食,就是认为反正我爱什么时候乞就乞,乞到就吃,乞不到就不吃,以为这就是苦行。所以为了破外道的这两种不如法,佛才制定了食时,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所以等等诸如此类的,这就是乞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那么这里还讲到,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这是讲到乞食的方法。大家看每一句话都是核心法,你在因缘里边,他不会去抉择谁贫谁富。次第而乞已这才是最重要的方法,这是根本方法。才是平等心的表现,既不嫌贫也不爱富。 可能大家有的也知道,在佛的弟子的公案里边,还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平等心。像须菩提,须菩提曾经有一段时间呢,他就只跟富人去乞食。
他认为富人虽然有富贵的果报,但是他没有将来富贵的因,他不种了,光享福而不去培福。所以为了让富人将来还能继续富,他就不去从穷人那儿乞食,只去富人家乞食。这个迦叶呢正好相反,他修苦行的。他呢不去富贵家,他就觉得穷人现在都这么穷。那么他如果不去施舍的话,将来还是个穷,脱不了这个穷,不能脱贫。所以呢他又舍了富贵家,只去贫困家去乞。这两位虽然慈悲,但是这里就是跟佛就没有办法比了。所以《维摩诘经》里边,被维摩诘居士所批评。所以佛在这里为了显现大慈悲的平等之道,才叫做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不越富而去找贫,也不舍贱而去从贵。这样的一种平等心,在这里叫做次第乞已。
后面的一段话我们就连着来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大家看这就是还至本处,如果说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从城里回到祗树给孤独园。其实这个还至本处呀,也有很深的寓意。还是在讲般若法。如果跟空性法去相应的话,虽然从现象上来讲,去那儿乞食又回来了,吃完了,其实去没有去的相,实际上没有到那儿。没有一个往来,不来不去嘛。吃这个饭,虽然受人家的供养,但是没有真正的像我用餐一样用进去。一切都是本有的不动法中的一个梦幻方便。由这个行为中,来向众生示现他的法身不动的功德。所以,你看这里讲到了还至本处,因为本来就在本处。中道思想里边不是有讲过八不中道,不进不出,不来不去吗?所以由此我们也联想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虽然有这个钵呀美味呀,在钵里边应念就来,但是只是见色闻香,根本不会真正的去吃。何况世尊这是大圆满觉呢?但是如果你不去乞不去食的话,不去乞食要来然后真的吃的话,那么供养饭的这个人呢,他所获的福报就不能圆满。所以佛是为了圆满他们的愿望,示现而随顺去乞去食。
还有种说法,就是佛在乞食的时候,其实乞到的食物将要到佛的口的时候,就有威德天他隐藏在佛边。把这个食物呢,转接到他方去施做佛事。是这样子的一个还至本处。
饭食讫,就是吃完饭以后,把衣服、钵收了,把脚也洗了,敷座而坐。你说为什么要洗足呢?其实表的是什么,洗去我们的尘劳、分别。所以,虽然说佛去行脚的时候,离地是四寸的,但是他显现的还是有尘垢,示现的要洗。我们现在大家可能听了以后不能理解,说难道佛走路就真的离地四寸吗?前几天,我还跟同修聊起说,当时佛在灵山讲法的时候,很多罗汉就是坐在石头上,坐在草蒲团上,坐在虚空中,各处都坐着,大家都来听法。地上空中都有。那么在我们现代人来看的话, 那要出现这么一个场景,他吓都吓死了,或者兴奋都兴奋的都发疯了。可是那会儿,佛跟弟子们就是这样子的。那罗汉们都有神通,大家都知道他们有神通。他们有时候也会有必要的时候显神通。别人也能够看得见这个神通,也接受得了这个神通,就是这样子的。可是我们现在的话,这个信心就听这些寻常法很难对接,还会生起疑情。
再一个,为什么这里要洗足呢?就是为了尊敬、恭敬下面要讲的法。身体洗干净以后才能说法。而且也认为讲法的时候,不是肯定有人要绕佛三匝顶礼佛足,能为了让大家礼佛足的时候生起恭敬,为弟子们而洗足。也为了表达众生的烦恼,应该像洗足一样洗干净,所以这里洗足。
这里讲到敷座而坐。我们刚才也是希望大家说,合掌的时候呢端身正念,因为说这个般若法,他要入三昧。敷座就是指的入三昧前的一个方便。而坐就是指的入到三昧正定中来讲这个法。这就是佛法。如果说局外人看的话,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个老了的比丘,这样带了一堆人。那么如果说信行人看的话,他就生起恭敬。如果是法行人看的话,这全部都是正法,一句话没说的正法,没有佛法的无上佛法。这也为了尊重般若,所以要敷座而坐。因为我们著相的众生呀,对于结跏趺坐,他认为是坐里面最殊胜的,大家见到了欢喜,身体也能够快速的得到安稳,心里也随着非常的端正。实际上来来讲,如来已经如如不动了呀,那他哪里有一个一定是坐下来就静了,然后散了就乱了吗?他没有静,没有散,散静不二的,没有一个出定入定。这只是为了说法。给后世的说法人,做一个模范的轨迹。也就是给一些容易生起轻慢、福薄、业障重的众生,给制造这么一个法则,说你讲这个甚深法的时候,必须要静心。如果你不静心,你就听不出来这个味儿,什么是根?什么是尘?什么是因缘?包括大家我们现在也是这样,你心不够静的话,就识不出来这个法相,你辨不出来。所以这里如来说,先要入三昧,然后后面才讲法。
我告诉大家真的是这样子的。前几天我回普陀山的途中,途经九华山。到九华后山,九华山有三宝,他们导游一些游客都说,有一个叫做金钱树。这个金钱树落得金钱呀,到了这个季节,正好风吹下来落在树叶子上。你心不静,满眼都是树叶子,你就见不到金钱。因为它跟树叶的形状还不一样。捡起来,我捡了好多,可以穿成菩提子念佛。但是你的心静下来以后,突然间在树叶子上就飘了几个,就在一起,你很简单的就把它捡起来了,再一转眼又看不见了。就在你眼前,你就看不见。所以这里也跟我们这里讲到的,如果心不静,你就不能够辨别根、尘、因缘一样。你的心提不起来。这就叫做敷座而坐。
我们从字面知识上,先用一半的时间,跟大家做这么一个交代。那么大家也看到了整个这段序文呀,主要的内容前部分是说乞食,后部分说的是入定。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格局呢?大家也可以反思。因为确实有甚深的内涵寓意在其中。
首先一点,前面讲乞食,是让众生生这个福德。大家都去供养佛及常随弟子。后面不是让众生生福德了。生什么呢?生智慧呀!我们说福慧双修,福慧双修。所以为了入三昧要讲法,这是为了让大家生智慧。前面是生福德。前面乞食是为了利益在家众。所以大家看,乞食都是去白衣家去乞嘛。有在家人,家里去乞食。后面说法为四众说法,那么他利益的是,在家出家四众弟子,前面讲的是世间利益,后面讲的是出世间的利益。前面佛的角色是什么呢?是应供。因为给大家种福田。那么后面佛就成为什么了?施主。为什么?用般若法来进行法施。法布施嘛。所以你看这个法,是非常有次第的。前面的其实是用身业来利益众生,所以他去乞食;用意业来利益众生,所以他在这里入定。后面开始要讲说了,跟须菩提要问他要说的时候,是用口业说般若法,来利益众生。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呢,前面的乞食是表他的的慈悲法,后面的三昧是表他的智慧法。前面乞食能够破行者的骄慢心,后面的般若能够破大众的愚痴心。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序文的这一小段呀,大家也要得到这样的功德。你也要去了悟一下,把自己当做当事人,来领略这个法,来行在这个道。因为道并不远呀,后面我就讲到你看这一段话,他说的啥呢?就是说世尊的一天的生活。这个道并不远,但是你能够体悟就是了道了。怎么体悟呢?你吃饭的时候,不离开般若。你能够明了饮食当体就是清净法,那就是般若。当体就是道。不管你是吃饭的时候,搭着衣、拿着钵、入到城、开始乞。一家一家的乞,再回来,再把饭吃完了,把衣钵收了,把脚洗好,在那儿坐,从始至终都是在敷座而坐,都是在著衣持钵。这一段序文呢,分门而论是说前乞食后入三昧;总而来悟的话,念念都没有离开三昧,念念都在行给大众增福田造福德之法。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呢,跟大家再来看看这段序文。我们再进行另外一条线索的讲解。学《金刚经》,这次我们的范式就是这样的。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讲过了,圣说法和圣默然都是讲法的方法。那么今天其实讲的序文的这段关键情形,这个场景,就是一个无言之教。那就看大家能不能领会与否?后面的文字再怎么玄妙,全部都是从这一段儿最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本有的智慧生活中流淌,称性流露出来了。所以大家看这才叫做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佛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的。当然这个不动,我们一定要知道它不是死的。而且可以说是你该干嘛就干嘛,也没有什么应不应该干或者能够不能够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这样去体悟去受持。同时也在表显这个无相之法。
所以大家看《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呀,比如说不思议呀、无取舍呀、离一切相呀,这就是讲的无相之法。不知道诸位怎么理解无相的,一路过来都在讲无我相,可是大家要知道无我相,还要同时要无无我相。因为无我相,所以他才能离开一切事件之相。所以他才能够在吃饭的时候,吃着饭而不执着于吃饭,就像以前祖师们也讲的,整日穿衣吃饭,从未吃了一粒米。但是,他依然在吃饭,他也不会执着我不吃饭,也就是不会执着这个无我相。既不执着世间相,因为世尊已经成了一个比丘,显的是出世间相,但是他同时也并没有执着出世间相。他示现成为一个八十岁的老比丘,一个平凡的人,就这样平凡地生活。他一点都没有执着,说我是出世间的高人,我是成佛,我是已经是圆满的果位之相,他也不执着。所以,依然还是八十岁的老比丘。
所以大家这才能明了说,什么叫做平常心是道。我们平常都在讲平常心是道,我们都容易知道平常心是道,但是往往我们就以为平常心就是,怎么讲的就是一个无记心,就是死心,死的。要么就觉得穿衣吃饭中,说想这些都是假的,穿衣也是假的,吃饭都是假的,那你这个叫平常心吗?你在平常的行为上起了一个心就不平常了。所以我们常说平常心是道,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平常心。或者有的又以为说平常心就是说爱咋滴咋滴,啥都不管了啥都不干了,也不对。
平常心,真的就是生活的心,就是认认真真的好好生活,体悟生活,不生执着,没有妄念。但是大家一定要从微细上,从曾经不到之处来体悟这个平常心。吃饭、穿衣、睡觉,就像以前祖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那说说这么简单谁不会呀,问题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不好好吃饭,不认真吃饭,计较这个饭好吃不好吃,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应该怎么做,都在这个妄想中。睡觉的时候又不好好睡觉,失眠,辗转反侧,翻来覆去,不知道要想什么。
所以大家引申到我们今天这个法,真的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如果把它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的修行来讲的话,大家都说修行离不开生活,可是我们往往非得要强迫自己要离开生活修行。大家想什么时候不是生活呢,不管你在世间或者到了道场,乃至你在生活总去投入,这会儿再来听法。你说哪一会儿哪一念不是生活。可是我们有时候到了道场又向往生活,在生活中又觉得应该追求道场清净。然后到了道场里面稍微修一下表演一番,大家共同促进一下感慨几多,共修呀闭个关呀,其实我们去道场,说白了,很多时候是被这个有限感给做为背山靠近才能撑得下去。
什么叫有限感?就是说来的时候就知道我还能回去。要不然许多人你让他到道场里面出家,你让他去试试,马上就绝望了。然后回去这又参加了一次共修,闭了几天关,诉说这一次的感动、殊胜、比大家强等等这些。这就叫做非平常心了,根本就不在道。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比如说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吃饭的时候我们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想着下班。与同事出差出去了,惦记着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商量着,又计较着同事怎么相处,都是妄想,不是平常心,大家仔细地反观一下,是不是如此。
所以我们就要知道,其实今天讲的这个法就是在讲平常心,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今天都可以入这个法,怎么入呢?大家来看,尔时,我们在座的所有的诸位听法的,大家早上起床洗涮毕,乘车上班,工作完了,回家,吃完饭了,看电视,完了再休息。就是只要你有这个觉照、观慧,本有的智慧在,不在上边再进行分别计较的话,就跟这一段序文是一模一样的境界。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说这会儿听闻《金刚经》,在学修的话就好像这是在学佛。
我告诉大家一切的工作、吃饭、聚会、睡眠都是佛学。我们好像此时此刻好像在学修,我告诉诸位,一切不是此时此刻的时间也可以这样修学。如果能够这样,那你才抓到平常心,住在平常心了。这就很微妙了呀,就上道儿了,知道吧。那么我们念阿弥佗佛的也是这个平常心,其实我们不念佛的时候,还是这个平常心。然后我们不念佛,觉得应该念佛,还是这个平常心。随顺着这个心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也没有出这个平常心。这才叫做念佛。不但念他佛也念自佛,念的自他不二了,当然也不是说后来才出来个不二,本来就是不二,是因为我们现在把他给分开了,二掉了。
所以大家看,这样才叫做入了道场,在当作道场。这就是佛法,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是这个法。往生前就是这个法,往生后还是这个法,这才叫做不著相。当然这个法,心在这个法上呢才能相应这个,心不在这个法上呢,也不知道怎么理解呢,反正总归结个缘吧。你看,这就是空性法,无取舍。
前面讲到的次第乞已。大家要知道这个次第乞已呀,很重要。我们一般都通常容易把这个平等心呀,就认为没有差别相。这是也是最大的通常知见上的错误,下意识的错误。我们都认为,好像把一切事物同时进行,才他是平等的胸怀好像。殊不知次第很重要,从次第上才能够见到无取舍的平等。大家好好理解,好好悟。打个比方,比如说我们去坐车或者乘飞机吧,乘飞机要登机口了,到了登机口要登机了。就是我们去乘这个飞机一定会在那个时候起飞,这就叫平等。
但是,我们每个人一定是前后一个一个的上,这就叫次第。不是说我们误以为是一定要一轰而上,这才叫平等,这就错了。所以我们对于法的误解,很多时候都会在这种寻常知见上出现误会。所以这里的次第乞已,才说明他的无取舍的平等心。那后面也讲到说敷座而坐,那就入到佛的不思议境界了。我们以为说敷座而坐佛才坐在这儿。真正是他的如如不动的如来法界心一直坐在那儿。只不过在这个坐的不动法位中呢,给我们演的这么一个梦幻泡影法,教你们怎么入这个敷座而坐。
这一段经文,为什么今天我们花一节课的时间跟大家来讲解学习,就是很重要。那我们也从心地上,来进行一个惯例的观心释。在另外一个群里不是在讲《印光法师文钞》吗,其实这段法也就是讲的敦伦尽分法,也就是讲的安分守己法,也就是讲的知足常乐法,同时它也是生死事大法。
你想如果从心地上来观照的话,佛在这个尔时世尊,食时著衣。著这个衣,表示什么呀?我们每个人从皈依、受戒、念佛、回向、发愿、忏悔等等,其实都是著衣。就著这个慈悲衣,这个担当衣。担当佛的法,教法。持钵是干什么,就是我们的行持,你的行持在每一个事情上具体的生活中,用你的行的山来填愿的海,入解脱之道,这就叫持钵。这是我们从心地上来观。那入舍卫城是干什么呀?每个人都是一座舍卫城呀,舍卫城如果你没入对了,你就入到五蕴上了。就成一个妄想我,造业我,执着我。你如果入对了,那你五蕴这个假的房舍你把它观空了,就得了法性了,就入的是涅槃城了。所以大家想入舍卫城,我们每个人的五蕴就是一座舍卫城都要善入,都要在里面去著衣持钵,这就是我每天的行法。
那次第乞已就是以差别相来显平等心。我们修次第乞已呀,就是说每一天的生活,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连我在干什么都不要想啦,真能这么观下去就是无上的次第乞已。为什么乞呀?你想次第乞已就是我们每天的因缘,不就是冤亲债主吗?不就是偿,不就是还,要不就是讨嘛。所有这些因缘,你说还能有什么因缘,所以就一样一样的过,一样一样的经历,在经历中不起波澜,不再著相。就像风一样,我们的心就像风一样,清净。无心道染,风哪里有心呀,但是风它哪儿都去刮呀,不是说就不刮了,不经历了呀。刮到哪儿算哪儿,你还刮的还厉害了,这业风吹荡起来,但是你在业风上,我们尽量要训练,不再起念,这才叫做次第乞已。
在所有的境界中历缘对境。历缘对境完了以后才还到本处,为什么?因为一切皆在本处,所有的因缘都是本地风光。然后才能够大事已办呀,吃完饭了,收衣钵了,脚也洗了,已经到了大圆满觉,究竟无余了。洗足已就是一切烦恼已经清净无染了。最后,一盘腿坐在诸法空性之座,这个座子随处都是,只要你的心坐下来,你就敷座而坐了。
大家看,其实这就是序分讲的万法皆空,就是讲的本来面目,就是讲的生活中修行,就是讲的平常心是道,就是用功的方法。这个法真的是难解、难悟、难做到。但是我们又天天在其中,那你其中做不到的、就所谓的虚生浪死,如果你一念回过来了,那就是本地风光。
所以大家看,虽然序分这么短,其实后面的法都是为这个序分做注释的。这才是无上甚深的大法。最平常的生活,最习以为常的内容。你看佛在这里,没有像其他的经教一开始说,哎呀这个放光呀,现瑞呀,什么震动呀,神通呀等等,没有呀,都是大家就这么过日子。结果,后面须菩提还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样子,故说稀有世尊,怎么怎么样,稀有啊,稀有到到处都是。所以刚才不是讲说,整日穿衣吃饭未曾吃了一粒米,就这样大家去参吧。问一句,整日穿衣,这个衣服到底穿在谁身上呢?大家参究一下。
这就是《金刚经》的序分。其实这几句话呀,这个序分的内容,可以跟大家说,跟释迦牟尼佛当时面对迦叶尊者和百万人天的大法会中,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为究竟,为什么?拈花微笑还多了个拈花引出个微笑。这篇序分是更加的无染不露痕迹。但是,因为没有人能在其中微笑,所以没有办法。故而就引出了后面说,由须菩提祈请,是后面的就开始第二分了,是长老须菩提就开始而白佛言,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实开始讲出了,引出了后面文字语言的部分。
这就是这部金刚经里次序,我们从文字上给大家这么讲,这么分享。当然,希望这样的增上,能够引发我们尽快的脱离文字和意识分别,长驱直入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功德海和功课中来,大家不要忘了啊,我们讲《金刚经》是为了增进念佛三昧,是为了更加信愿,明白往生西方,是集这一生一定要成就的事情,这才叫如虎添翼,这才叫所谓的有禅有净土。
那好,今天呢正好时间也到此,明天是九月十九。那么在菩萨的道场,也祝大家能够法喜充满,早成佛道,非常随喜大众在我们的正法学堂,来听闻无上金刚法义。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六讲)
好,我们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学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是我们来闻思《金刚经》的第六讲了,每到我们线上,这个道场闻法的时候,希望我作为一个所谓的讲解者,大家作为一个听法众,我们都能够沉浸在这个法义、法境中,在这个法海中来遨游,把所有一切六根门头,所谓依报正报中的这些幻象事儿都抛之脑后。
今天我们来开始迈入正文的讲解。上次给大家讲到序分里边敷座而坐了,既然是随着佛陀的敷座而坐,宴坐在这个法性毕竟空中。那么今天可以说是又从另一个角度掀开了这个表法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语言文字。一般我们学习一部经典,以前给大家讲的时候也总是从三分的内容去进行,也就是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但是《金刚经》还又有一个格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流通本中常见到的,当时历史上的昭明太子把它分了三十二分。从法会因由分、善现启请分,这样分了三十二个小片段,总而言之是从分论、总论上差别相而已。
那么,我们今天既然是《金刚经》讲空性,希望我们处处往这个上面来汇这个空心。其实三十二种分法也是为了有序地理解和了悟。在这一段又一段的经文中,使我们的心地更加的开明,因为就是一部经文,这样一味地读诵下去,或者说贯解下去的话,好像没有一个调琴的这样的一个间隙一样,所以反而容易说让人不得其门。但是如果论悟道而言,就着文字来悟这个道的话,那么哪一句不是一分的内容,皆有入道的可能和方便,每一句都有这样的功德。
再比如说,我们常说到的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来讲,它也是从一个常规上而言的,实际上也没有一个定性的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的这样一个概念内容,因为一切都是名相。既然我们讲这个经就要从这儿把它截止。因为从表象上看的话你能够引申出正文,我们就把它叫做序分,那么对于前面的、前文的引发而言,正面的说明,我们就把它叫做正宗分的内容。但是序分、正宗分乃至流通分,它也是相因相缘而有的,相互成就,对比出来的。如果你从悟道而言的话,那如果说你从序文的内容中就悟了这个道,那这个序分也成了正宗分。那么如果你从正宗分中读懂了序分的引导,那么正宗分可能对你来讲也只是一个序分的作用。所以说,总而言之,一切皆能悟道,所以一切法都是佛法。同时一切相皆是虚妄,把握住这个主心骨,来随时随地随念随当下地同步空性的观照就可以了。
那我们在此学习,主要依着中观般若系的吉藏大师的分经法。他分得非常合理,就是因为佛法表现出来的唯一功德就是利益众生。所以他把前面乞食的部分,属于佛用身业来利益众生,敷座而坐入定的部分属于用意业来利益众生。当然,下面开始讲法,就属于口业来利益众生。如果说从福德智慧而言,那前面讲的是修福,今天我们开始讲的是修慧,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总而言之,因为经义是无穷无尽的,一部经的义趣没有局限性,所以说,我们所说的语言一定是有局限性,有不足的。大家能在这个见解中就可以了。
那我们刚才讲到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相皆是虚妄。从这部经典的当机者来讲,就很有趣的把它提炼出来。我们先来读一下这段经文。好,大家听仔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是这一段。那我们很有意思地来看一下时长老须菩提这句话。这个时呢,在这里也就是说,为了表示没有断片儿,还是指的我们上一讲到,世尊吃完饭洗完脚,敷座而坐的这个时候。但是为什么这里说时长老须菩提又很格外,因为每天佛陀都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在乞食打坐。为什么被须菩提这里赞叹为希有。世尊。每天这个时候都是最稀松平常的事儿,但是今天此时被叫做希有,为什么呢?因为机缘成熟了,般若法呢被这个须菩提给领解,给看到了,给悟到了,故在这个时候,称为时,非常稀有。
那从须菩提这个人物的缘起上,我们也可以了解他被称之为解空第一。《金刚经》就是正讲空性的,须菩提本来是东方叫做青龙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陀,现在示现在释迦佛的这个法会中来辅佐他教化,那么长老须菩提,他这个名字翻译成咱们的汉语,叫做空生,空性的空,生活的生,又叫做善现,善良的善,显现的现,这两个异名,就是不一样的名字,恰恰就体现空性的一个正确的中道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在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境非常富有,但是当他一出生下来的时候,他们家所有库房里面藏着这些金银财宝都没有了,就像那个虚空藏菩萨,一旦出现的时候,整个大地什么的,这一切万物都没了,空掉了,所以给他起了个名字就叫做空生。但是如果光就着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理解这个法义,这就叫断灭空,确定有个空。为了防止这种过失的出现,过了七天以后,他们库房中的财宝,又出现了,所以称之为善现。
从这个名字概念的缘起中,我们就知道须菩提之所以称为解空第一,他解的这个空性,不是那种死空的,而是说空而不空的这个谛义的中道空性。这才是真正的般若的义趣和内涵。所以在般若会上,必然是以他为当机者,妙有非有,缘起法的有不是真的有一个定见的有,所以他叫做空生,但是真空呢,并不是真的有个空,真空是不空的,是真空妙有同时的一个结合的中道空性体现,所以又称之为善现。善巧方便地显现,不是让我们执以为实的这种真实的定见的显现,所以你看从须菩提这个名字上表法就表的这个法。
为什么我们此前给大家讲的时候说,我们一定要在文字上了解的时候还要观心呢,如果你能念念销归自性的话,所有《金刚经》的每一句法。甚至整个一代教法的三藏十二部一切法,甚至我们所有的生活的真实境界都是在表法。那这里必须要用佛陀的因缘,他讲的教法,修行套路来显现,我们发现这个真理。所以必须这个时候由须菩提作为代表,来挑起这个因缘,建立这个缘起。
所以大家来看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这是为大众来请法的。因为普通的大众天天都见佛陀这样的这个活法儿,这个状态,就是见不到这个法。所以须菩提见到了,他就为大众来祈请佛陀来宣说。那么又因为他是属于以解空为第一的这种弟子的示现。特别是般若法门,正对着也就是针对罗汉而讲的法。大家如果稍微有一点佛学知识会知道,天台宗下面有一个概念叫做转教付财,就是指让罗汉作为当机众,其实是为罗汉讲般若法,让他们回心向大。所以这里由须菩提来代请。但是代请呢,你要有一个代请的样子,也就是有一个请法的仪轨。这就大家看到了,连贯性的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五句特别的如法,非常到位。为什么我们现在有时候不得法呀。大家发现了没?就是没有法仪,没有法轨。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这个宗教情怀,不能从宗教仪式上表现的到位,那往往有时候就得法就不受用了。
比如说在咱们线上群里边,我说请大家合掌,未必每个人都在合掌。我说请大家端身正念,未必每个人都在端身。那这个就是分三六九等,没有办法。因为,你的因缘就这样,你的福报就这么多,你的恭敬心就这么个量。那往往得了法不受用,听了不入心,或者也只能动动心,但是不能够开悟。这就是佛法在恭敬中求,不能变。所以有时候我们想想,为什么汉传佛教,有时候没个规矩,没个样子?这点有时候相比其他的来讲,因为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传法的这种途径也罢,这种现象也罢,人家是极具仪轨性宗教性。就是说不管你的内心说什么没有差别、平等,但是你从外相上你就得表这个法。如果说,你说空性就一切不执着,那还有比须菩提,解空第一的弟子更加明白空性的吗?为什么现在他这里更加要从头做起,认认真真地来请这个法呢?试问一下我们每个人,几个人能够行到此处?你行不到此处,你就悟不到此处,这一定是同步的。
所以,现在我们汉传佛教在这个上面做的不到位,而且越来越淡化,要么是刚开始还有个法仪样子,慢慢熟了就没有了。有的人一开始就看了点经教,听了点好像说放下不执着,就觉得一切都是平等的,何苦执着这个相等等。所以一开始你走路的时候,就没在这个道上行,那将来你就一定会有这个缺憾,有这个漏。
那我们来看,首先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这是修恭敬法,既然尊这个人,重这个法,那么他不可以稳稳地坐在那儿,不能宴然而坐,所以要起来请法,要先从座起。我们现在有时候人来了,一屁股坐在那儿,还坐在上座,他才不管你这些。
第二个叫偏袒右肩,一方面是随顺当时印度国家的礼仪,偏袒着,衣服款就是这样子的。那么再一个也是表身为弟子愿意为佛陀世尊效劳,依教奉行的意思。
特别是右膝著地,著地是什么呢?就是恭敬,就是依止依教的意思,没有违反拒绝的心态,是顺从的,是把心地打开来,准备迎接甘露法语的,叫做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这是什么意思呢?是殷重的,不放逸的,是收敛的,也就是把精神集中起来,专心求佛传授法道。合掌向佛。
而白佛言。那前面是从这个动作上,用身业上来表达恭敬,那这里就是从口业上来表达恭敬,白是从晚辈到长辈,下面到上面。这样的一个承白、敬白,而不是我们说的告召天下,你看佛告舍利弗,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那就是从师尊到弟子,叫做告。所以这里而白佛言就是恭敬的意思,很重要。请大家在我们领略这个玄妙法义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基础才是得法的根本。
那么这里一开始就讲到希有。世尊。希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一次,太难得了,大家要知道,世尊过去世,不知道有多少生,一直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意味着什么?就是当时在天下来讲,是人类福报最大的时候。转轮圣王也是王里边福报最大的,那么已经到人道里面,福报到极致的时候,还能够剔除须发,舍俗出家,太难得了。你看我们现在有时候看到出家人,或者说非常好的人才剃度出家了,反而就觉得可惜,当然有一些有正见的会说,哎呀真的是难得,真的是生生世世,是这个出世丈夫相。
从这点来讲希有。世尊。第一个出世稀有。如果佛不出家的话,告诉诸位,他能够当转轮圣王的福报,能够一直持续两千五百岁,两千五百年。那么,现在人家舍了轮王的这种世间福报位来行乞,来进行乞食法,大家想想何等的稀有,一般人做不到。所以叫做出世稀有。再一个来讲稀有叫做时处稀有,就是时间和处所稀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放大一点来看的话,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尊佛所化的国土。那大家想想三千大千世界,怎么就被我们娑婆世界这个地球上的国土给命中呢?就跟买彩票中了头等彩一样,把佛陀给遇到跟前了,这叫做处稀有。那么世界的成住坏空的大背景中,如果佛不出世的时候多,出世的时间少,特别是释迦牟尼佛一共就八十岁,从时间上我们也能遇见,这也是稀有。时处稀有。
第三点叫做演法稀有,演绎这个妙法太稀有难得了。其实这个法,我们一直也提醒大家,就是一直被世尊演绎在生活中。但是大家从来不得而知,不能了悟,现在被须菩提给发现了了悟了。所以他在法喜之余,师徒之间心照不宣,心心相印了一样,乘兴地来感叹道,希有。世尊。原来如此。就着世尊的稀有,其实请法的这个因缘,对释迦牟尼佛出世来讲也是非常稀有的,因为别人不知道,须菩提这里来施设的来问这个问题,就是这个机缘就太奇巧,正好撞到一起。为什么呢?你看这个须菩提,他已经是知道把无名相法,他不是用文字语言来了解的。但是他为了众生他又很巧妙的用这个语言文字来问来请。虽然是以语言文字,名字来说,可是他要体现的是假名无相。
这个难度太高了呀,因为他这样的一种表法,他要出现一个非常稀有的效果。祖师们在赞叹这个请法稀有的时候,就好比说整个满三千大千世界被劫火给点着了,没有一处一个地方不被烧的,结果这个时候有人担着一担干草从中过,大家想想这个干草从整个世界起火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中过,他居然无妨没点着。你想想,也就是说,打个比喻说,我们所有的众生都陷入到语言文字中,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假相,这样串联起来的一种似乎成实体的世界。可是他用这个语言文字在请世尊讲《金刚经》的这个法里边,居然能够让大家对语言文字不执着而悟言外之意,就像担了一担干草从劫火中过居然没点着,这个有多稀有,所以叫做请法稀有。
那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入到究竟稀有世尊来,什么叫做究竟稀有呢?就是说世间的真理,就这一道儿就这么一法,这是正道这是正法,是不二法。其它的皆非佛法。这个究竟稀有到什么程度呢?稀有到只有,所以叫做稀有。这里须菩提赞叹世尊希有。世尊。很难得。
后面一句话,你看,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可是非常诚恳的来赞叹世尊的利他的功德。因为佛一出世他真的就是无时无法不在利益众生,不管是前面的乞食也罢,此处的讲法也罢,都是为了护念,都是要产生护念付嘱诸菩萨行者的功德利益的。大家要前后来看,你看护念的这个功德,我们从讲《金刚经》经题开始到这儿讲了第六讲了,六讲才讲到经文的第二段,可是就这一点点内容里面真的一直在护念,前面的无声的这种说法是以意业来护念,护佑促成行者的心念。这叫做护念。
为什么说不讲法还能护念?我想诸位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去亲近善知识,聊得很嗨,师父开示讲得正欢喜,大家也听得很过瘾,这么说着说着突然间没话,一下子沉寂下来无言了,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坐在那就会很尴尬,这就是烦恼中的人。如果说智慧多一点的人,正在大家感到应该找点什么说的时候,突然间会悟道有什么可说的呢?说着说着大家停下来了,那么这个心念马上就提到这个境界中,只要用心去念道,用心念去入道,有啥可说的呢?这就叫护念,护念的功德。
当然,我们只是从现实生活中抽样调查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让我们感受一下。其实护念的方法是真的是多种多样,无处不在的。还有一个,比如说佛善于护佑行者的这种护念,不管是他从慈悲的摄受,还是从威德的折服,他都能够散发出来这种提携行者正念的功用,这也是一种护念。
再一个,比如说善护念诸菩萨,从后面经文里一句我们常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这个究竟法上来护念,佛或者善知识护念,真是没有善知识是不行的,为什么呢?他就观你的根性、你的状态,就不让你在心地上来生执着生染污。不让你有住,这才叫善知识。就是只要你对一个法有住,有自我感觉良好,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只要你有住,它就一定会用手法,用手段,破这个相,剔出来这个法,不让你有住。这才是真的善知识。为什么呢?他不会计较说他对你的手段是什么手段,也不会说光让你欢喜,说好听的,而不用得罪你的方法。如果他认为得罪你的方法来的快,他就得罪你。他不会顾忌说你对他的看法,当然他唯一的相续是说,你们的缘起还在,不能断了这个法缘。所以是真正根器的弟子,他是能够承受得了这个法的。那一般次一点的根器,中下等的就没法说,他绝对就是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受不了这个法。
比如说你世间的福报会障你道,那他就护持你的心念让你快速损福。出世间的境界,有些修行的比较有点感觉,似乎入到一个清净的状态,使你生起贡高我慢的心了,有了成就感了,那他就损你不认可你,制造因缘让你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这个局,这也叫做善护念。大家要领这个情,认这个法,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善护念。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那么什么叫做善付嘱诸菩萨呢?前面乞食的时候叫做护念,这个时候的说法其实就可以认为是付嘱。把无上的法宝,付嘱给诸菩萨,因为你只有跟大菩萨们善于问答,问答中喷发出般若的空性的智慧,这样才能够让这个法宝能够流通久驻世间。我想这个我们也是有体验的,大家不要说听了经文上的话这么讲,好像跟现实生活中没有联系,自己好像没到过这个地步,一定有的。为什么呢?你比如说有时候这种善知识,或者菩萨示现,他们演这个法的时候,一句问答一问一答,他有什么妙用呢?他可以让你很长时间这种功课或者学修的积累,突然间能够得开通,能够入大受用。为什么叫做点化众生?这就叫善付嘱。他俩在那儿演法,实际上是给你说的。有时候我们有些修行虽然很精进,但是就没有突破,由于他这个法语三下五去二就,甚至有时歪打正着就让你突然间又有所悟解,这就叫善护念善付嘱。
这跟我们生活中对佛法的受用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总而言之,善护念,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这么理解,就是让我们现在怎么去用心,心地上好好地行持。善付嘱,带有一点就像授记一样,将来如何如何,总归皆在因缘之中,能够保养这个信心吧。另外的话,善护念其实就是让我们行者的内德,自了的程度来讲,自行的范围内,能够坚固,内德坚固,善付嘱让我们的外德成就,这是从化他的角度来讲,所以善护也就是巧护的意思。善护,善于,护持,护佑。在佛的巧方便中,比如说他让行者的智慧成就能够入佛法藏,那这就是护他自了的自行的。善付嘱,是让行者成就教化众生的能力,有这个能力,这就是化他的,自行化他。全在佛的善护之内。智慧就是善护念,慈悲就是善付嘱。
另外还跟大家提醒一点,大家都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还记得释迦牟尼佛把所有的众生像托孤一样,把孤儿托付给众生来养育一样,全部托付给地藏菩萨,这就是最典型的善护念善付嘱。为什么这么说呢?善护念是从根性已经熟了的菩萨而言,加持他得到自行化他的能力。那么善付嘱是什么呢?把根器还没有熟的这些,交代给根器已经熟的,让已经熟了的这些助成他们,也能够慢慢儿熟。这是善护念善付嘱。没有熟的这些修行人太不容易了,希望让他们已经得到的功德千万不要再退,没有得到的功德能够得到。所以你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把这个善护念、善付嘱发挥地淋漓尽致。
所以为什么大家说如来就如母如父,一模一样。这个善护念的就跟我们母亲一样,如母能够护念,善付嘱就跟父亲一样,能够嘱托。就跟那个《常回家看看》不是有这个歌儿唱的吗?母亲张罗那些吃的喝的,父亲就问问工作上有什么烦恼,成长中有什么事情。就是这个意思,跟世间法一样的,这叫做如来善护念善付嘱。
如果说从这部《金刚经》本身而言,善护念护的就是空性智慧,善付嘱就是付嘱的缘起的度人的因缘,这样观照才能叫做善。请大家闻思。这是这两句话。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是须菩提具体开始祈问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须菩提代大众问出来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在大乘经典中的经常见到善男子善女人这个词汇,《弥陀经》中不是也有吗。那我们估摸着感受一下,就首先一点,其实能到人道中来的,都算善男子善女人。想想在六道这种业海牵引的因果中,真的能够修到人道来的都算是善。你没有这个善法,你不可能到人道中来,到了人道里面能够再加一重信佛的,这又是一种善根了,这个就比光有福力生到人中,但是没机缘闻佛法的要强的有了质上面的飞跃,真正意义上的善根。那么这里讲到,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样发无上心的这些男女,非要有大善根性的人才行,这才叫善男子善女人。
那么再一点我们对于这个善,还有意思就是善语的善。善语,《弥陀经》里面讲到的善,一个是闻说阿弥陀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闻说就称为善,执持名号,执持就为大善。所以《金刚经》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发心就叫做善。在发心的愿力下,具体的行门中能够降伏其心,那就叫做大善。
总而言之,每部经典的都有自己的机理,契机契理的相契之处,不一样的。那统而言之都叫做善男子善女人。
这里须菩提白世尊所发的问,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就是云何发菩提心?你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就是问怎么发菩提心?第二问就是云何应住?在一切的因缘中境遇里把心怎么安住,说白了就是怎么个状态才算好呢?才算如法呢?才算在佛法上呢?第三问就是云何修行降服其心?这是须菩提代大众祈问的,就是看似上提问,实际上大家发现了没有,须菩提尊者已经把修行次第的标准已经给施设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凡为修行者必须要先发菩提心,所以先问发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的意思,就是发无上的正等正觉之心。但是你发这么个发心,你要发的什么水平?搞不清楚,不是死咬着说哎呀我要无上,比谁都强,正等正觉,好像攀龙附凤一样,这就错了。要依什么发呢?要依般若空性而发,依无住而生起这心,启动这个心,如果你不依着般若的空性发心,那你一定没有住在般若空性上,那你就住在什么呢?住在颠倒上。
所以这就叫应云何住,次第问说应云何住?般若上住,这样发心。既然由此住在般若上,那你就不住颠倒了,不住颠倒所修的行呀,全部叫做无所得行,因为你在无所得中行的话,你的颠倒、有所得的心就生不起来,这才能称之为降服。
所以大家看,虽然佛还没有答,人家须菩提已经问的就是这个套路了。所以就是以菩提心空性的心,如此的行,这就是成就佛道的之道。当然这个说起来太高了,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问题,转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能够听到这样的问题,就如同说哎呀师父法师呀,我想学佛,怎么学?应该注意些什么呀?我不了解。害怕错了呀,说修行是在生活中修行,那我怎么在平常生活中去运用呢?烦恼来了我怎么对治呢?就是这个问题。
所以大家看整个佛法的修行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心,这个心,你是在怎么样的一个状态。住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正确的状态,在什么样的情态下。降服,为什么要讲降服呢?大家想想这个心本来就是这个心,可是你降服啥呢,因为你在这个心上面,主要是看你是见真还是见妄,是沉迷于妄想呢,还是保持觉性,沉迷妄想就是意识就是烦恼,注意觉性就是智慧就是般若。实际上修行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点。听起来很高妙,落实在生活中就是这样子的。
大家在我们的见,一切法中,一切都是法嘛,都是相。你在相里边,你能够见闻觉知这个相那个相,那觉得不对。好了,我把眼睛闭起来,你还在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知还不对。最后就放任开了,一切相就任其自性,那么自性,本来就清净了,这就降服。
所以说其实呢,修行一开始确实是一个斗争的过程。这也是对的,因为毕竟开始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嘛。所以真妄两个在相攻的时候。一定是哪个力量大,哪个占了上风,那么哪个就站住着这个状态。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这个真妄相攻,要攻到什么时候?一直铆足了劲儿,这个劲儿铆的是向哪儿的?就跟对面真的有个对手吗,你所谓的降服就是把他弄死?除灭?不是的,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其实是反转、融化,最后融二为一,彻底的任运,这才叫做正确的住,有效的降服。
记得以前也给大家讲过,就好比祖师们说的降服烦恼的过程一开始烦恼很炽盛,就像干柴遇烈火一样,快快的就点着了,一下就一点就着。烦恼来了就是要使劲儿的拽,这个烦恼比较大。慢慢修的时间比较久了似乎有点儿降服的能力了,烦恼就像钻木取火一样才能把你撼动。那最后呢,你这智慧比较多了就像金属一样,可是它的烦恼火的温度高了,还是能把你融化。哪怕你最后修的好像降服的能力已经胸有成竹了,就像水一样可以灭火了,可是我告诉你,这还不叫降服。为什么,因为水装在容器里面,火还能把你烧开。怎么降服?只有你把心修的像镜子一样,镜子就是觉,我只有觉性在,任他烦恼在其中。虽然这个烦恼的假相在生,可是呢,你的心不跟着生,没有烦恼感,在烦恼中没有烦恼感,这才叫做降服,这才叫做住。所以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么这里呢,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因为前面我们今天的问题主要讲几个点,一个是请法的恭敬的仪轨法仪;第二点释迦牟尼佛的稀有之法,稀有世尊;第三点是什么叫善护念善付嘱;第四点就是云何住云何降伏,这是我们这一段主要的内容。下面我们再贯完,就是这里善哉善哉呢,是赞叹须菩提他请的法义的行为,因为他问的非常及时,而且他问的是有点儿出格,为什么?他本身示现成为一个声闻罗汉,但是他问的是菩萨大法。所以这里佛就赞叹他善哉善哉,谛听谛听,汝今谛听。
大家也在听法,谛听是什么概念呢,谛就是真实正确的意思。就是让把这个法能够如法的听闻,我们现在有时候不一定能够达到谛听的效果呀,有时候生起贡高我慢的心,有时候又生起一种卑微的心,与自己无关的心,这两种都不叫做谛听。就算你听到了也不算谛,不能够正确,谛就是正确的意思。比如有的人稍微了解了一点经教他就生了我慢心了,认为自己已经入了法海了,见到谁都看不上,无意中就说点儿引经据典,其实呢我执又被这个法给滋养的不知道高了多少了。那还有一种呢,又认为这个境界太高了与我无关,你们是上根的人,我自己太差劲。这两种跟大家说,都不对,都不属于谛听。
所以佛这里就讲到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怎么呢,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那大家看这一句话是很关键的,它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就承前而言,就是指的什么叫做应如是住呢,就像前面世尊已经演示好了,你还问,就是著衣持钵,这是从身上而言的,身业。从身,身体的身上,这是承前。那启后是指的什么呢,启后是指的后面说灭度一切众生而言。如是降伏其心,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所灭度,这是从心地上讲。所以这句话你看,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里边有内容开展。
从心地上来讲,这个修行非常高妙,你的心要在幽微玄妙上,要入到寂灭圆满的法中。可是从身体的显现上还是正常的生活呀,所以这才叫做降伏其心,应如是住。就是说你学佛就是一个正常的状态,生活的状态,你不要搞怪呀,不要生这种乱象呀。非得装扮的与众不同,别人吃饭你就不吃饭,当然过午不食的不在此列,大家不要误解了,过午不食是佛制的。有的人完全不吃饭,或者穿个怪衣服,以为这才叫做应如是住,现在还有百衲衣,百衲衣在网上卖一件儿,做的都是新布绞成的缝起来,比我们现在穿的这些正常的僧服都贵,然后穿在那好像这就是应如是住,像世尊一样这么简朴,成本太高了,这就叫搞怪,不应如是住。但是还应当降伏其心,为什么?你还要密密绵绵的要不能懈怠,要用心,要念佛来降服,如是,这才叫如是。
那么当然须菩提就非常的乐意,这里讲到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这个乐(yao)就是乐(le),愿乐欲闻这个词儿,那这里的唯然,就是点头称赞应诺之词,其实也就是回应佛赞叹须菩提说:善哉善哉。那须菩提也对佛说:唯然世尊,师徒两个一唱一和,非常的完美。因为须菩提既然了然了佛对他所认知的境界,这个法的境界也做了认可。
所以这里呢,其实表达的须菩提被佛印证的这种法喜,才在这里说了唯然,愿乐欲闻。愿就是希望的意思。那么愿乐欲,乐就是好乐的意思,欲就是希望深入的意思,这三个表达,这三个字是一层深入一层。你看愿乐欲闻表达的大众对法的渴求。从闻上来讲,其实也是深浅不同的,这里的闻不是我们说的闻言的闻,就是听你说话闻语言,用耳根来识别他所听到的言说,这叫做闻言;那再档次高点叫做闻意,用意根去配合他表达的内涵,就是所谓的领悟。这里的闻是什么,愿乐欲闻叫做闻境,境界的境,要身心凝聚,要忘言疑义。就是语言,第六意识的猜测也不行,完全要销归自性,往真如法上去汇,这才叫做愿乐欲闻。这一段经文。
那后面开始讲的呢,就是佛告须菩提了,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怎么降服呢,就是要且听下回分解了。今天我们是讲到的前一段,在昭明太子的分法中就是,善现启请分第二的这一部分内容。
那我们还有几分钟,我们说说这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大家听了一晚上了,又觉得说那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降服呀,告诉诸位,忍着,就是忍着。你不要说那么些,我们常说的说那么多片儿汤话没用。唯一有用的就是忍着,今天也是跟同行善知识一起来讨论说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个说忍着,那另外一个说,怎么个忍法呢,憋屈吗?这个回答说,你觉得该怎么忍你就怎么忍,人人都会忍,不要再问了。结果又说忍不住怎么办呢?说忍不住就不用忍呗!到不用忍的时候就成佛了,大家要听明白啊,就是彻底住在不忍中了。好家伙,那到底忍还是不忍呢?这修行到底是什么样儿呢?跟大家讲确实如此,如果你真的是住在不忍中,不用忍了,就成就了。因为我们现在修行的途中是什么?这善知识说的,总是在忍住忍不住之间进进出出,其实都不叫做忍。那最后另外一位又不懂了,什么叫做不用忍呢?结果这个善知识说了,想怎样就怎样,叫做不用忍。说那不是随心所欲吗?那就尽情的贪嗔痴吗?结果善知识说这个是有指标的,不是说光自己想怎么样怎么样就叫做不忍了住在任运中了,同时也要是人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儿,你还能忍得住,叫做忍。这就叫做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我们就来点儿能够用的上的吧,什么呢,就是忍着。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也感恩观音菩萨慈悲,给这样的一个道场,这样的一个角落,让我们能在此做殊胜的闻思学修因缘。
(第七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随喜大家来准时闻法。今天我们依然是《金刚经》的课程,已经讲到第七讲了。在上一讲的最后关头,是须菩提长老请法以后,世尊当场赞叹,善哉善哉,你说的对。然后现在你得好好听。说如果一个行者,生起一念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那怎么样去安住怎么样来降伏?要说了,须菩提,最后一句我们讲到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讲到这里了。
那今天开始,我们要讲到佛告须菩提,开始正面回应法义。在昭明太子的判法中,叫做大乘正宗分,一个小章节。首先我们大家正念提起来把经文闻熏一遍。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来看这一段,此处开始讲的就是降伏的功德,那怎么个降伏?只要一发菩提心就能够降伏。那大家来听《金刚经》,一定要把心量要推到成佛的理想目标上来。既然他讲的是大乘佛法,那在这个方面往往我们是容易说,觉得凡夫的层面境界要突破。但是因为对于比如说声闻乘罗汉来讲,对我们来讲已经是提鞋都没资格了。到了这个层面好像是达不到的境界,但是我们如果说听这个《金刚经》的法,把目标指向于成佛的究竟圆满,也就是这里讲到的无余涅槃的这种成就上来讲的话,那确实在降伏过程中,先要备好究竟的资粮。也就是说真的千万不要落入到二乘,既不能落入凡夫,更重要的不能够落到二乘里边。
所以你看为什么说究竟讲发心,这里的发心就决定了我们的种性是真正大成佛种的这样的一个菩提心,圆满菩提心的行者,在这儿就能体现出来,用发心来做住来做降伏。好多时候我们很多精进的功德,就是因为发心小而流漏出去了,有漏洞给渗透了很多。
那这里佛就讲到说,你如果要遍度一切众生,那么首先就是要降伏凡夫心。其次要降伏二乘心,如果说俗一点,就是有所得。得了一点就为足,这样的心也很麻烦。那这里大家看到他讲到说,遍度一切众生,因为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都在他的发心范畴内。所以在这点来讲,他已经降伏了二乘心了。就是很巧妙的把路途中将要碰到的路障,在起步的时候已经用发心给他掀开了,这就叫做以他降自。借助所有面对一切众生的这样的一个广度来发心,而降伏了成佛道路上,有可能陷入到停滞的一个弊病。那么这里再下一步讲到说,虽然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所度,这就是降伏什么?凡夫心。
第二个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更接地气一点。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度众生,还在凡夫心的层面,真的有我去度众生,来进行度。所以你看《金刚经》的了义大乘,他就是说度一切众生实无所度。这有什么功能?也是在降伏心,是以无而降有。有什么?有我们揣在怀中的这个凡夫心。所以你看回答须菩提问说云何降伏其心,说如是降伏其心。一个是以他来降自,一个是以无来降有,这样就能够降伏。
那这里在知识上我们看一下这个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内容。这里讲到既然是众生,那我们都知道,就是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些概念大家已经听得多了。但是听的多了,不知道有没有感觉。你比如说,一说到四大那我们会觉得四大似乎是一个概念,跟我现前活生生的我好像没什么联系。就是有时候,我们虽然口说是四大五蕴组成的假我,但是我们连四大五蕴的相都捉不住。也就是说心比较粗,有时候没办法观照到,我们当下这个色身真的是由四大组合而成的,就是有我执的这种强势盖住了我们去观察它分解它的能力,因为心太粗了。所以说,本身是众缘和合而显现出来一种所谓的身相,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然后把他叫做众生,也就是众缘而生。
可是我们很少能悟到,或者说尝试的想去悟一下。悟什么?就是既然是众缘而生,应该当体就没有一个生。因为我们在这个本来清净的无生法上了,只关注到因缘和合的这个相,把他搅和在一起,冠一个概念就真成了众生。
所以佛讲这么多经典,就为了突破这一念心,一念烦恼分别执着心。那既然流落到众生的层面了,那我们就看一下这个众生的生的相状,有很多,也就是说他出现的方式。我个人有一个意见,总以为说什么,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化生,都是幻化的、都是了不可得的。那么在这个总的大幻化中,我们又把他分了这么多的生的相状。你看这里实际上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四种生,其实就把三界以内的众生就包括尽了,也就是说光这个四种生相就摄进了所有一切的众生。
那为什么后面又有说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这是说从色法上层面又分别说,有的是有色,有的是无色的。你比如说欲界色界就是有色法,有物质的呈现,是一个众生的状态。那无色界的话,他没有物质的呈现,只有心法意识是一个众生的状态,所以还在前面的胎卵湿化中。从心法上来讲,有的是有想的,有的是无想的,还有一种非有想非无想的。那这里要知道非有想非无想就是无色界的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那有想的众生,通于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都是有想的众生。无想的众生,是从色界,也就是色界的第四禅天以上的无想天,做为众生的依托之处,所以叫做若无想。这是又从心法上做了三种差别,总而言之,无非就是说,一切有情识的,大家不要以为说无想或者非有想非无想就没有识了,还是有的。只不过他是伏在那,就是你说他有吗?感受不到。你说他没有吗?他的生命还在相续,很微细而已。
那从中可见什么呢?就是说佛在教须菩提,也就是给我们众生说怎么发心的时候,他说一定要把这个心给发的所向披靡,要发的广。你看这里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不说六道众生,而是说胎卵湿化四生。
这里边也有差别相,为什么呢?六道众生里边落下了中阴身。也就是说从前身都耗逝的时候,有中阴身的阶段,不在这四生之中。所以说在这里,他就用了四生来摄进一切众生。那我们有时候做功课的时候,不是说四生九有,同入华藏玄门,这就是说的胎卵湿化这四生。大家放生的时候唱赞偈也有这个内容。
那为什么这里又讲到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哎呀这个法太难了,真是叫左右为难,你为什么说又要灭度又实无灭度呢?就是为了把握这个中道的般若智慧。你如果说从一个凡夫心来讲,他死执崖板觉得一定是有众生可度,那其实这就是又陷入到一种执着中,就是我们说的常见,一直是有的感觉,真的有众生,我真的在度化,真的活着。那如果说一定是没有众生可度,这又落入到什么?又是一种断见,断灭见。现在他就是利用你的发心,让你发这个虽然度实无所度,就降伏你的常的这个见解心。虽然无所度,而你必须一直发心去度,就降伏你这个断见的这个心,所以这也是一种降伏其心的理解层面。
虽然先说度又说实无所度,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无意寓的好像文字游戏一样。他确实是文字般若,这种状态他是并行不悖的、是性相圆融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后脚跟跟不上呀,所以总是在理解上落入到思维、对错、分别中,才把他听得这么的哲学化或者是一种思辩化,怎么也嵌不到自己的心里,把他有血有肉的感受出来。没这个能力。这就是因为跟法不够相应。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所讲的后脚跟跟不上怎么理解,就是实际上真的有个度无量众生实无所度,就是佛成天在做的事儿,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境界,但为什么我们听起来这么的干、这么的涩,总觉得跟自己不接地气。往往我们听这种法就听成道理是什么呢?刚才讲就是跟不上,又起疑情。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状态,比如说这段时间感受不错,也比较精进,心地比较清净,结果被人家一试就试出来,说你这个修行太差了。那我们脚跟跟不上,就是我们不能够在这个话的境界中,即刻就能够不动。其实你即刻当体不被这个话转,这就叫脚跟落地站直了。这就叫虽然听到这个话,可是实无这个话为你所执着。但我们往往会追着问:哎呀,我怎么差了?你给开示一下我哪里差了?那不断的问,不断的追问正好就说明你的修行真的很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跟不上。跟不上的时候,你就问我哪儿差呀?不断的一个念头追着一个念头,那就觉得有了前后了。实际上他是没有前后的,一时间度而不度、不度而度,就是有度的发心没有度的定相。
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给大家举这么个例子,就是有时候我们会听得这个法说你讲了这么多道理,我用不上。不是用不上,是你不这么想,所以才不这么用。你不能够心跟进上来,力量不够,这就是修行的差别。
当然这里讲到的降伏,其实一旦发了这样大的一个心的话,本身他就既是一种住,也是一种降伏,他是同时具足这个功能的。大家要知道,这里的发心确确实实是非同寻常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点就着我们自己的修行的不足,来从知见上来扩充一下我们的心量。你看人家这个发心的内容中,一个是这里发的心是所有三界六道的众生,一切众生他都要把他得度,所以这第一个特色这个心是广大的。
第二个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这个无余涅槃跟大家说一下,在佛法的涅槃中,如果我们依着声闻乘小乘法来讲,也叫做涅槃。但是那种涅槃,又被称之为灰身灭智。灰身灭智就是说他住到这个涅槃、执着这个涅槃里面出不来了,其实只不过是从染污的烦恼入到一个清净的烦恼中而已,可以这么说。所以他叫做有余涅槃。他已经断了枝末的烦恼,比如说见思烦恼,但是根本的无明他没有断。无余涅槃是什么呢?就是大乘的佛的无住大涅槃,就是没有余地了,哪儿哪儿他都已经难不住他了,他已经清净了,修到这个地步,把这个漏给填满了,就叫无余涅槃。
那这里你看佛告诉须菩提说一个大乘行者的发心,除了广大心之外。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他既不是让听法众得一个人天的小果报,也不是得一个声闻乘的小果报,而是让他得一个佛的究竟大涅槃之乐的大乐,让一切众生都得这个大乐。所以除了广大心,他给予众生的这个理想的境界是什么,排名第一,叫做第一等的心。
再一个来讲,我们来看这里面的内容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大家想想在生死道里边,众生的种类得有多少?刚才就轻轻的划类别就划了那么多。这个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个时间得有多长。就在这样的一个苦海里边,你去度众生,会让人疲厌的。所以只有说这里发心,众生的生死,就像虚空一样广大。其中本意上来讲是实无灭度。没有生死往来,也没有解脱,但是,依然在这个幻相的苦海中,常度众生。第三个难以做到的,就是他的精进的常心。广大心,第一心,常心,最后一个就是不颠倒心。虽然度众生,但是他不会执以为说,真的有一个众生可度,真的有我在度众生,这就属于入到有法中了。所以他始终住在般若的空性中,不见真的有众生可度。这叫做不颠倒心。
大家听出来了没有?就是说,从这四个方面,来理解这段经文。怎么降伏其心,怎么住的呢?就是先发心来降伏。以发愿来降伏。发的广大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发的第一等的心,令入无余涅槃;发的最精进的常心,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发的是不颠倒的般若心、空性心,有我相人相众生相者即非菩萨。这就是这段经文主要讲的发心。你不是问我,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吗?那我就告诉你,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大家看虽然有这四种心的表露,但是其实还是不出慈悲和智慧两种。前三种心,像广大心,第一等心,常心,是指的慈悲;后一个不颠倒心,是指的智慧。
我们常讲到的功德无量、功德无量,我们都会说。大家不知道有没有了解到,什么叫做功德无量啊?这里才真正体现的是功德无量。前三种叫做功德,后一种叫做无量。只要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有量,就即非菩萨。所以我们常说功德无量,真正是到人家这种发心,才能够担当起来功德无量的真实意义。
那好,我们再套着这四种心,对照一下自己,这就关系到我们平常的用功办道之前的发心问题。大家要晓得,我们虽然讲,愿与法界众生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我们的心力是跟不上的。有时候,我们念着回向偈、发愿文,他是心走不到那儿。这里经文,如来是实语者,讲到说,如果说所有一切众生,你就要把心跟进到一切胎生的众生、一切卵生的众生、一切湿生的众生、一切化生的众生。整个法界的轮回中的三界内的所有众生,你的心得满满当当的周遍到众生的心上。周遍到众生得度的问题上来,这才能把我们的心给撑开,叫做广大。
再从理想上来讲,不仅仅是今天给他讲点人天小果,像我们现在来学佛,很多时候还是落到人天果报中了,扩展不出来,提高不了理想目标。我再再的跟大家讲,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身为佛弟子,不是以成佛为目标的。根本不要说成佛之大乐了,二乘的乐我们都不追求。也就是了生脱死我们都不想,我们顶多就想下辈子好点儿,或者顶多想个后半生我得好点儿。今天做了因,明天就想得果。这些都等于说不是第一等的心,是下等心,充其量是中等心。我们的现状。
再一个这里讲到的常心,我们现在不要说观到众生多生死道长了,我们现在为自己学佛,为什么说刚刚学佛在心间,学了十年就在天边呢?为什么这么再再的讲到不忘初心,就是因为我们保不了这个常心。疲厌呀!为自己都疲厌。不要说为自己了生脱死了,为自己修点儿善法,不要有恶果报,都会疲厌不能够有常心。那广大的第一等的常心,我们都发不出来,何况你念念再能配之以这种智慧的不颠倒心呢?一直说到虽然发心,而实无真正的定心可发,这更难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一个降伏不了的状态,以至于学佛学的就会枯燥就会落伍,就会无从下手问题多多。最后虽然号称佛弟子,其实还没明白佛弟子是干什么的。
大家在听这些,因为《金刚经》确实是非常究竟圆满。他的经文经义上来讲,如果你的心不能跟进,就是一堆道理。而且这个道理还莫名其妙。甚至还枯燥的说,过来过去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大家想,为什么操作起来行门上有差别呢?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既然依照着世尊所说,那我们一定心就要依着他的状态,真的去担当得这样去发。你不要现在说,我是个凡夫,没有力量,这么高这么广大的。觉得我不行、不接地气,不要这样想。大家知道任何境界,哪怕是在凡夫层面,我们所对的境界,只要我们真的这样的发心,当体就真实就是降伏。如果一直能这样发心,一直就是降伏。你不要觉得说,我发这个心发不起来。你随着经文讲的道理,你去这样作意,这就发起来了。发起来以后,你又觉得自己不能经常。你可以经常呀,在一切的生活中,眼睛一睁到眼睛一闭,就是每天的生活中,你这么去坚持,不可能一下子坚持的密不透风,想起来就去坚持,就说服自己、提醒自己。在诸佛菩萨的加持中,你的境遇中,不断的经常去发心,这就叫常心。这就叫降伏,当下就降伏。
那么听这些法有什么弊病呢?有时候我们容易一听高调儿,就成天高调儿去了。但是有的人,确实不能够怪谁对谁错,因为有的人他就是福报只能到这儿。他就是说心跟进不上来这一念,就是说说说,但是他的心上不来。包括我自己在内,大家都是有这个,因为福德不够。福德不够就是虽然看这个经文,但是他对我们的加持力,为什么产生不出来呢?我们深深的陷入到这种业障中,他加持不动。所以为什么佛菩萨、祖师爷才提醒,一定要恭敬,一定要有忏悔心、惭愧心,或者一定要常行忍辱。就是只有你在这个上面、在这种状态中,他才能施这个手段来加持你,让你增福增慧。来跟进广大、经常、第一等的心、不颠倒的心。所以这些问题都会出现,我们要知道怎么回事儿。
另外有时候,一种弊病又觉得说:哎呀!发心,经文讲的这么圆满,发心这么究竟、广大,那这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往往又用凡夫的这种视野来匡正这个完美,就是把他死执这个完美,就会导致他看待修行人,就不能有一点不好,不能有一点不对。既然经书里面都讲了,要面对一切众生都要发起,那你就不能有一点瑕疵,在他眼中不能理解什么叫做正确的不好不对。在他眼中就是对他不好、对他不对了,他就觉得不对了。不是的。你如果真正发了这个心,心境缘在这种广大、经常和不颠倒心上的话,那他可以惯着你,他也可以收拾你,这才叫做真正的发心。不是装出来、自以为是的、永远都是正面的形象,就一点手段都没有,不是这样子的。大家这个上面,也不要就着经文,而在现实中去误会和挑刺儿。这样也会障自己的道。不要你看的已经发心完美了,行为上有些貌似不如你意的事儿,你就认为他不完美。这也是错的。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把大乘法,反记成这样。
所以说,这就是佛给须菩提回答的,怎么住、怎么降伏。首先从降伏其心上来讲,你要发无相心,不能发有相的心。相状的相,著相的相。
那最后大家来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个话听起来总是让人觉得,到底让我怎么办?为什么呢?他的弊病出在哪里呢?何以故,须菩提,说菩萨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菩萨。大家要知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通常在《金刚经》里面讲到的四相。那么,其实在大的般若经典里面,还有很多种表现的方式,和表达的概念。比如说,有时候叫做命者,有时候又叫做作者,祈者,受者,知者,见者等等这些,也都属于有我执相。说白了,就是因为有我执。那么有我执的时候,这就是佛的善巧方便,他在破我执的时候,让大家如此的发心。为什么前面我们给大家讲到,这种降伏,就是用他来降服自。看上去我们发心度一切众生,实际所有的好处都是我们自己得了。但是我们一开始,依着自己放在自己身上,修行不借着他的境界来破我的话,那放在自己身上修行,往往会越来越执着、我见越来越深。所以大家看到,这里所谓的降伏,其实就是一种转化。善巧地把心安住在一切众生上,借众生的因缘,来破除对我的主宰的这种下意识的执着。
所以大家看,佛让发心,以发心来降伏的话,非常的巧妙。因为我们的我执,凡夫的心量太狭隘了、我执太重。所以说,如果你能把心发到无边众生,广大的心上,又能够长久的、不断的这样去坚持,再住在不颠倒中的话,那么我执就会越来越淡。
再一个就是凡夫,他下意识的只活到自己的世界里边。所以他从自身上,我们去傍着自己的话,你观照无我,很难!但是你依着我的心,去发在众生身上,那这样的话,就特别容易转化自己的心性,是一种天然的借力,可以这么说。所以说,从发心上来讲,《金刚经》这里佛一开场,就让我们入大乘发心,非常巧妙。
我们刚才给大家讲了四个点,我们注意一下,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每日的心行、发心的质量。那这里又讲到:如是灭度一切众生,实无灭度者。这就是确实我们要观照到众生呀,真的是本自不生。确实没有一个真实的众生存在,没有一个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那我们怎么来破除这个呢?你光听着佛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怎么个实无众生?这也需要观照的,大家知道需要观照。在这种无生观法中,有好多种诀窍。比如说,我们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观察一切众生,都是由四大五蕴假合成的。你能把这个心不断地这样训练,不断地去观察,那慢慢儿的就会悟到,一切众生当体即是空性。就不会被四大假合成的假象,安住在你的心中,不断的受这种自我的蒙蔽,当体即是空的,这叫做缘生观。从众缘所生上面来进行观照。
再一个比如说,还有一种观察的这种体验,就是观察我、他、一切众生,虽然在相上,就是在事相上,虽然分别不一样:你长得这样,我长得这样,他叫这个、我叫这个。但是在本质上,在这个性上,本性上佛性上,是完全是一样的,一真法界。就跟此前不是给大家讲过了《楞严经》里面,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你能在千差万别的众生相上,去观察一切众生,本性上是不二的法界,这就叫做同体观。
如果说你能够一直观察所谓的这些众生,他是因缘和合、假这样的好像推出来、强努出来的一个身相,你去推究他的来处,从哪儿来呢?没有一个来处。众生众生,怎么来生起的?就像《中论》里面讲到的: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你怎么也找不到他的生处在哪里,经不起推敲,因为他是假的。所以你观察到,他本来叫无生,那你就会去悟到无生亦无灭的这个道理,这叫做本寂观。本来就是寂静的、寂灭的这种观法。
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方法,随着自己喜欢、适合、而去受用。比如还有一种人,他喜欢在念头上去观照。就是说,所谓讲到有众生、有众生要得度,我要度众生。你就不断的观察,都是妄想分别的念头。所以你只要把这些妄想分别的念头给观没了,众生也就没了,这叫做无念观。
或者说心性比较信心足,姿态高一点,你就观照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跟大家说这段时间我们普济寺,有一位菩萨僧,有一位老和尚,他修什么法门?他不管见到谁,开口就是:你是佛、佛是你。就这样的!我见了他好几次,就这两句话。这就叫做什么呀?平等观。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
所以你看,这都是方法。因为佛法是不二的方便、善巧。怎么适合你,怎么能够上道,怎么能入到空性,怎么能够降伏心,你怎么来。这些都是观法,给大家介绍几点。你听得如果觉得跟哪个相应,或者说好像这个说的道理,正是我现在正在走的心路历程,那就说明你已经在道上了。到底我们常说观照,观照也不是那么随时随地能够用的起来的,得习惯成自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修行要用功,要观照。其实观说白了就是依照着佛讲法的道理,你去思维。
佛门不是有一个概念,叫做如理作意吗?你正确的去观察,看待事物,就叫观。这个照,比如说你思维久了,慢慢养成惯性了,有一种定力,一直把心调持在正确观察的状态,慢慢妄念停止了、烦恼少了,你就能够照得住了。观照的照,不是那个玻璃罩的罩。说明你的心能住在这个境界上。那住在这个境界上,慢慢的,烦恼没有了、妄想停下来了,不干扰了,本有的智慧就显现了,这就说明你照见。前面叫做照住,这叫照见,就显现了,能见到了。
如果你想入这个实无众生得度者,还能够如法地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就要这样去观,这样观的话,那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成为一相。你就可以入到无相。那只有入到这种无相中,你才具足菩萨的资格,才叫做菩萨。如果你还有这四相你怎么去度众生,就即非菩萨。所以菩萨心里,没有多少众生被我度,我要成什么样高妙的佛,他一定要破除这些执着。他才能舍下我的烦恼。
所以大家来看,你看这里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这就是论发心而定的,论发心的大小圆满。虽然这里发心的都是大菩萨,但是他就是有圆满不圆满。你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行者,他就是菩萨。但是他不圆满,如果你发的是要求成佛道,而实无所成,你要下化众生,而不是真的有所度化,这才叫无所成而成,无所化才叫做真化,这才叫做圆满的大菩萨。为什么?他最终还是归于自性清净。《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个法。一切都时时刻刻念念的指点你销归于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无一物。
那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经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否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否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是我们开的另外一段经文。大家要知道这一段跟上一段来讲。因为我们也是一个连贯性的学习,也是一个次第的讲解。虽然讲的是无相法,但是我们还是要在相中差别的来讲。因为我们现在在用语言文字的方便,所以前面主要讲的是发心,住于大乘法。如果你不发大乘心你就非大乘行者,但是你光发了心,就跟有这个愿,你没有行还是不行。这段开始就讲修行了。你只有真正在修行中依然能够降服,依然能够不颠倒,这才叫做大乘愿大乘行。所以大家看,其实先发心后修行,这是学菩萨道的常途,最常见的一个通途道路。我们都常说要发愿要起行,前面正好发的就是愿门,愿门大家看到了吗,刚才我们讲到这一大段儿,其实无非就是四弘誓愿的内容。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出离苦海的令其得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那这里讲到的,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就是指的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从行上来讲,出不了六度。这里把六度中的第一度布施作为代表。前面,把四弘誓愿的最后一愿作为代表。所以说以最后一愿包括了前三愿,以前一度包括了后五度,这两段儿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里讲到的说,首先行于布施。我们在佛教里面叫做檀那。这个布施檀,从六度的整体的内容上来讲,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资生檀、无畏檀、法檀,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叫做财施、法施、无畏施吧。
资生就是说你能够让一切众生有物资而生活而生产的,这样的一种布施。所以说以一切物资去布施给众生就叫做资生檀。
那什么叫做无畏施,其实你能够持戒忍辱就叫无畏施。因为持戒的人,他不会去犯别人的夺财害命。从物质上他是无畏施。那么忍辱的人,他不会去报仇雪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所以也是无畏施,恰好持戒忍辱就在无畏施中。
什么叫做法施呢,精进,说明你讲法无倦不疲厌。禅定,说明你修行修禅,摄住六根,入到禅定中,能够善知他人的心性等等这些才能讲法。从般若来讲的话,只有得般若智慧,才能够圆满地说正知正见的法,所以这就叫法施。其实这六度都叫做布施。
我们说的第一种布施,只不过是什么,叫做财施。持戒忍辱,是无畏施。精进,禅定,智慧,叫做法施。都属于布施的范畴。所以这里就佛以布施为代表,来讲一下应该怎么去行才算得上具备了大乘的心行。你前面的发心说明你从内心来讲有大慈大悲,那你怎么去度众生,你得有个缘分,你怎么跟他们结上缘,怎么跟他们发生关系,就用布施。
所以,这一段跟前一段,看上去是分开,一个是讲发心,就是愿;一个是讲起行,就是行。但是他也是相辅相成的。前面主要是讲的我空,虽然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所以叫众生空性。这段讲的是法空,虽然修万行而实无所修,就是诸法空。为什么呢?因为你看这里来讲的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我们刚才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布施。但是前提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我们一定要相续《金刚经》的这个宗旨,这部经的宗旨就是讲般若。虽然你是讲的行门,但是你还是要不住于法。不住于法,你才能住于般若,你看这里讲到的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六尘,六尘这里就代表了六根六识。也就是在一切法上不住,而行布施。
大家要知道不住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现在在住中修布施都这么难,不愿意舍。何况你说到不住,不住确实有好处,自在呀。首先,你不住,得不住自身,你如果住在自身有个我,那你一定会珍惜吝啬你的物品,所以就行不了布施。只有不住我才能不吝啬我的资财,我的物资,所以才能行施。这就是很难。
再一个不住,比如说有的人住在报恩心里边,什么叫报恩?他去布施求的是供养,求的是人家的恭敬,求个好名声。那么这里讲到的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他是让我们不住果报。你只要一旦去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中布施,那么你所得的果报一定是人天果报。你得的人天果报,你就上不了佛道了,就这样子的。
所以大家你看菩萨应如是布施。怎么布施?这其实还是在回应降伏其心,怎么布施?三轮体空,这个我们都知道。施的时候没有施者,没有受者,没有财物。你能够既不见财物就能够悟到法空,你能够不见我是所施的人,他是所受者,就能见这个我空了。不见法空,不见我空。刚才讲的道理就为降伏。这就叫做如是降伏其心。所以后面讲到的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特别是打比喻说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这是什么呢?这是做的譬喻。就是你只要不住相布施,那么你所得的果才能叫做功德无量,我们前面讲的。你如果以有量心去修布施,那你的因果,所得的福德就是有量,用完就没了,有量就是用完就没了。
你发的无住心去布施,那你所得的功德就是无量的,无量就是用不完。就跟我们说观音菩萨的大功德海,谁来求什么得什么,就是他的大功德海中你随便拿一滴拿一碗,对整体还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影响?因为它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这里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从法上来做一个介绍。下面讲到的虚空可思量否,四维上下可思量否,这是从比喻上来做一个介绍。最后讲到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是合在一起来,说你应当这样的如法去起行。
所以这很有意思,大家听了,今天我们讲这么两段,可能在文义上有点儿涩,高深广大。总归我们总还是觉得说一个凡夫哪里能到这种地步,大家要自信,这个凡夫心跟佛心本来就是一样的。我们取不出用不到就是因为量的大小和住的有无的问题。所以才把生命质量的给沦落到这个地步。所以你看才这里需要用无相无住来体现我们的真心,所以一切法还是这个心地法门。还在心上来进行转化。
那么再补充一下,最后一点时间。就是关于这个无住,你看这里就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我们又往往会被误会说,这个无住,就是说怎么样呢?说把他干掉把他弄死,不是这样子的。无住是什么,就不是说把一切法给摆平这儿,而是在一切法的经历中过程中,你不去住,你一旦住在一法上,那么你就执着这一法了。这一法一执着,其他的法全部起执着,这就叫住了,陷入到这样的一个妄想,那么一打一个妄想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出来。所以无住不是没有经历,把所有经历弄死,好像把它给推开,是在这个经历中去路过,走过,而不停留,叫做无住。
就打个比方,我们再回到念佛法门上来,你好比我们说念佛求生西方。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其实就是无住的内涵。但是念佛求生西方不是说,当下就不在娑婆世界活着了,不是这样的,而是活着,但是不在活着中,又进行我活着的心理活动,而是把所有的心都都清清净净,扎扎实实的安顿在西方,这就叫不住。大家明白了法还是一个法,体现的方式有异而已了,所以你看净土法门多巧妙。这叫做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布施你该布施就布施,能舍就舍。
再有一个我们容易觉得,哎呀既然无相布施,好像我做了有相布施了,与无相布施不搭噶,我就不做了。今天还跟善知识商量,我们现在有很多时候也好听这些片儿汤话,什么放下不等于放弃。大家听过这个法,这个道理是对的,可是具体的操作中,就是这个法门肯定是行的,也有人能修,可是要告诉大家基本上如果我们不放弃一回,我们是放不下的。这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听法啊,你要听对了怎么都对,听错了哪哪都错,就是这样子。
所以大家要体悟这个无住,应无所住,后面还会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通俗地讲,我不知道大家的心地上有没有体会过这种。做个比喻吧,人世间有一种人他软硬不吃,我此前也讲过,往往把他形容叫做滚刀肉,那相对于这种人,他吃软也不吃吃硬也不吃,好像拿他没办法。那我们修行人来讲的话,就好像说世间法我不吃这一套,我无欲则刚。但是我又吃哪一套?吃修行好,吃苦行,吃德行这一套,只要是佛法,我吃这一套。那我告诉大家《金刚经》的视野中也不行,什么时候你连法也不吃了,什么都不吃了,一切法都不吃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什么法都动不了你的心了,不能让你把那个心念调起来,伏在那儿,而是心如死灰的,不住,这才叫修到家了。当然大家理解也不要搞错了,他不是让你固执,而是一种心法的这种无所得的境界。
那好,今天我们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下面呢,请大家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八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我们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一起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又是周一,我们依然来一起共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第八讲。前面的内容,我们讲到了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也就是说,世尊回答了须菩提现场的问题,问了那么多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就是以最根本的究竟法来回应以无所得的教法来教须菩提,应该依此而住,依此而修心。
我不知道诸位有缘在线上听的感受如何?当然从本质上来讲有感受也是错误的,甚至我们一直这么讲、说出来一定是错的,就这个实相法而言,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实每个人的佛性都在,怎样让它显现、受用,其实也是取决于个人的因缘。那我们这样不断地增上地给大家分享,其实就是在创造这个因缘。
以前的祖师们为什么说要精进勇猛,丝毫不敢懈怠,战战兢兢,就是生怕把这个心地上,过去世培植的这个般若缘,比如说有开悟的可能,给错过,把因缘给昧了。所以也就是随时做好准备,准备明心见性一样。那我们现在跟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金刚经》,也是在建立这个缘起,跟般若不断地结缘,种下去金刚种子,那么自然而然在自己的心地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乃至结果的那一天。
所以下面我们也会讲到能在金刚的法语中生起一念的信心,功德得有多大,福报得有多难积累到这个地步。所以在此也非常由衷地赞叹大家,我也很欢喜,刚好今天又有法务随着师父来到温州这边,但是我带着这个讲义,晚上跟大家来分享。那就觉得说,一直往法上缘,至少从情见上来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那么我们今天的内容是从何而起呢?在此之前讲的全是正面回答须菩提所问,也可以把它划分为简略地讲说般若。今天的这个内容开始要起到断他生起疑心的烦恼。可以说是广说般若,详细地来讲。
好,我们今天来先读一段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大家看这里,这个疑情,这是须菩提祈问能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就是我们说的以身体的形象,这是一种最浅白的理解。因为从狭义上来(看),比如说,我们从因果上展开来看待这个前后的脉络,那前面佛陀已经讲过了布施中要无相布施,说只有不住相布施,那么这个功德才所谓的福德不可思量,这说明因地上无相布施才是圆满的因,是无为的因,是无漏的因。那为什么现前的果是有为果呢?也就是为什么说世尊佛的相状就在,我们都认知,现前能够感受,跟他相对就在同一个时空法界。
因为在《涅槃经》没有讲之前,特别是在小乘的教法中,那都是讲到佛是有形有相的。既然是从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和他的皇后,从父母出生,那就有身的相状,他出现了,又相对地活了八十岁的岁月,那他就有一个住的相状,一直在活着,最后又在双树林间圆寂灭度,就有一个灭相。你想我们通常,大家了解佛学知识的就知道,什么叫做有为法?就是有生、住、包括还有异、乃至灭,有这四相的称之为有为法,那既然是修的无为的因,那么怎么会出现有为的果呢?这岂不是因果不相吻合吗?
所以这里佛才就着须菩提的疑情来反问他,说你认为可以身相见如来否?我们常说三十二相也就是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当然这一句以身相见如来的身相,我们也要广泛地作一个理解。如果说从浅白的角度,那就是用一种固定的形象,从身体而言是具体的一个身形,我们见到了他。这属于如来之相,从身而言。
那么如果说,对于佛的形象,乃至再扩充到我们要成佛的境界,对佛的境界也产生那种描绘感,一种可得心,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产生出了一种内心的一种概定的知见,也就是概念性认为确凿无疑,这种执着,那就又广了一步,就是从身,还有从心而言,以身相见如来。
那么如果再广义一点,其实这里讲到的以身相见如来,就是指的一切的万事万物的形象、概念。由于有万事万物法,那么我们成佛就作为其中的一法,佛的形象也作为其中的一法,但是这些都不能代表佛真正的境界和内涵。当然加一句,虽然说,成佛以后一切都是法身的体现,但是我们现在在这个虚幻的相中的时候呢,不可以以这种执着的概念、身心的执着来描绘佛的境界。
所以说须菩提就非常的会意,他说不也。是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你看还说何以故。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那就是说,所说的这个有形有相的身相,就是如来常所说的生住异灭之相不是如来法身的无为之相。大家这个要听明白,法身。这里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主要是说佛的法身而言。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首先我们对于这段经文,从道理上来讲,前面不是讲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才是接着这个菩提心的概念,那什么是菩提心呢?我们一说都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还用说吗?但是这是有为的、是有漏的菩提心。真正意义上的清净的菩提心呢,是虽然下度众生,可是实际上度无所度,上求佛道实际上求无所求,这样才能见到佛的法身。如果你不能够识得众生即是非众生,万事万物当体都是一堆虚幻之相,你不能认出来说,我成佛的这个执着恰恰可能是我成佛的最后一道关卡,要把它去除,那你就不是真的度众生,真的成佛道。所以这里从道理概念上告诉我们,只有舍掉对佛的见解,才能够见佛。
那么这样来讲的话经文的前后就非常的流畅,前面主要是给我们从思辨上提供一种众生都是空不可得的,那么中间又讲到说布施也是要无所住,说明诸法也是空不可得的。大家有了解的话就是说,真正的学佛就是破除我执,众生空就是我空,诸法空就是法空。那就这世间来讲,除了我还有一系列的法,就是我们说的事物吧,概念吧,这世间还有什么呢?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世间毕竟就是个空。但是此处又说不可以诸相来见如来,说明什么?诸佛也是空的,就是空也是空的。我空、法空、空空,能够这样的一如既往地悟到底,一切诸法,一切诸见,彻底不起,才称之为金刚般若。
所以大家学习《金刚经》一定从理路上,你先不要说讲这么多道理没有用。这个道理特别有用!下面讲信解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必须先明理,很多时候我们理上都思辨不清,所以后面讲须菩提说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就是不能以生住异灭,有形有相来见如来的无为法身。
当然还有一个很微妙的法义跟大家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就是为什么《金刚经》的摄受力如此之强,不管教内外的人都对它这种恭敬、供养和闻思都是无以复加地一种折服,就是它把世尊最微妙、最科学的一个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显现在这个最究竟纯粹的法义中。所以就这一点来看,你看我们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是什么意思呢?
前面我们从道理上来讲,色身相不是法身相,另外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虽然如来所说的身相,如来是一个概念,所说是一个概念,身相更是一个这里要推出的一个概念。而他即刻说完了这个概念,马上又要把它破掉说即非身相,也就是对现前法相不断地表达的时候,再随即把它破掉,害怕众生生执着。就是佛说的身相的这个概念,本来也没有一个真实的身相的概念状态。
所以大家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领略到佛陀的一片苦心,真是说法念念都在应机。随着众生的这个觉悟的时机才说,因为我们人、凡夫、众生都有种种的心念在涌动,那佛就只好说种种这样的法。由于心生的种种的法,所以才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不用听得是光用文字串起来,大家要体悟这种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就在当下。
所以这里讲的所谓的身相,也是有众生的妄心所生,以无明涌动而出来的感觉,不是真实的。那就很巧妙的这里正当说如来所说身相,我们要依着佛说的身相这个概念要理解,要描绘自己心里在分别起动的时候,如来即刻就说即非身相就把你给截断。截断众流。
后面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句金刚法语,特别有加持力。其实如果我们平常要有什么境界,有什么修道上的违缘出现的时候,如果说你能持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八个字。其实也跟玄奘法师当时持诵《心经》,在取经路上化险为夷一样的功能。凡所有相就是我们说的一切的名相。但凡自我主义而辐射出来的认知,客观存在,我们下意识的判断,在所有的现前的这个法界里边。我们学习《金刚经》就提升一点自己的语感的理解力,就是整个的法界里面所有的这些,我们以为是什么什么的,其实都是臆想虚妄而有的。如果你不见这个虚妄之相就见如来的清净法身。你一门心思扑到种种的相,生种种法,那么清净法身就转为染污的色身和染污的世界。
所以大家要看见诸相非相哪里去?前面讲到应无所住哪里去住呢?既然没有相了,都是非相,你就住不到相里面,就是应无所住,既然应无所住,度也没有个度,众生不度,成也没有个成,佛道不成。既不度,又不成,只要我们的心行跟我们现在解的这个法义能够完全合,能够通,就见佛,就这样。所以这个经后面讲到为大乘人上乘人说。
那么上面是从道理上所显的,我们下面再从心地上把这段经文来,我们前面不是讲到叫做观心释吗?就从我们现前的生活中,投入到生活来贯穿这个法义。首先你看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这些凡所有相都是怎么来的?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就是为什么说本来是虚幻不实,但是我们现在是没有这个本事,就是完全是执以为实。可是不能够因为我们的感觉执以为实,就确定它是真实不虚,是存在的,而且是正确的存在的。
我们仔细揣摩一下自己当下的状态,其实为什么说凡夫取种种相、作种种想呢,就是我们其实一直在强弩的一个状态,人为什么会累呢?为什么会老呢?为什么会有生灭呢?就是我们一直在一个强弩的状态,就像一个强弩之末,就是一定要去向外攀缘,要找、要见、要拥有、要得到个什么,其实这就是凡所有相的效果。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常态中,被颠倒了的常态中,就只能见烦恼不成圣者,因为有所得。一切都是误入了这个有所得,就会作种种相。
但是我们再仔细体悟一下,就是我们以为我们现在的这个正常的生活,它真的就是真实的状态吗?就是我们见到的真实面貌吗?我们以为是见到的真实状态。实际上,我们刚才讲了它就是延伸、描绘,甚至越分,不断的这样的一种强弩而出来的一种过后的产物。
你看为什么我们在讲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讲到意识的时候,说这个意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现在就丝毫不间断地活在意识里边,包括我们听法。
大家知道这个意识怎么来的呢?在此之前也讲过了,就是说意识,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去看色、闻声,就是色声香味触,五根对五尘相结合。听起来是知识,其实就是我们当下的我们的作用,我们就在这么作用着。那么它一结合以后一碰撞会出现效应。这个效应,过了以后就跟落谢下来的影子,就跟树被太阳一照,投入到地上的影子。第六意识当在分别的时候,只是对这个影子在进行了别而已,落谢的影子。所以我们以为我们的感受都是真实的感功受用,严格的来讲,其实已经事过境迁了,不是现量。
现量的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新名词,现量就是说,比如说我们眼睛看东西,我们一看东西,我现在拿着手机,我看到我讲了这么多条语音,然后手机的后面又是一个笔记本,我给大家讲《金刚经》的讲义,你看我一说,看见时候就说了这么一系列我看见的东西。其实眼根看到东西不要进行一系列分别的时候,就叫现量。诸佛菩萨全部活在现量中。所以叫如来,叫真如实相。可是我们现在,活在妄想落谢的影子里边。
那么由于这种情形,所以我们所有的相皆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那么你要把这一切的心相也罢,身相也罢,任何这种意念、分别,你要把它平息下来,就是要让它不虚妄。虽然我们现在听着这个法,理解上还是在背道而驰,一直在讲说中,但是我们并没有走入。但是你要依着这个去相应,心地上去现在当体就熄灭我们所谓的这个下意识本能的追求心。你当体安住下来就算数了,你只要安住下,就比如说我现在安住我看着手机,我不想它是手机,看着笔记本,我不起心动念说它是笔记本。这么定一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出来。
当然,所言感受者即非感受,只有破除这个虚幻相的定见,不起分别了,那么这个实况,也就是这个实相马上就显现。而不是我们每天感受的,事过境迁的这个地步。所以这样的来看的话,就是从众生一直到佛,从烦恼一直到菩提,从此岸一直到彼岸,其实全是众生见、全是烦恼见。只有彼此消融了,烦恼即菩提了,众生即佛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才是真正的见道。这个菩提心才叫度众生,才叫成佛,就是这样子。
我不知道我这样讲,这是我们从观心,现前我们的感受上而言。再做一个比喻,套一个公案来讲,比如说在佛门里边有一个公案出处叫作岂有二文殊,就是难道有两个文殊吗?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都在城市里边,在各自所住的居住环境,几乎都是在人群中,那我们想去朝拜,比如说去五台山去道场,就觉得我们在人群中众生中染污了,那么想去见文殊菩萨,去五台山见他的清净之相,这个是可以见的,就是以这个色身的差别上来见,众生都是染污的有漏的,那文殊菩萨显瑞的话一定是相好庄严。众生的相劣,文殊菩萨的相瑞相天然。但是这还都是相,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在相中。那再进一步,就这个文殊菩萨的相而言,你看我们现在一说文殊菩萨,那我们一定会通过这种色法说见过他的形体。有画里边看到,或者有的人好一点,五台山梦过,也许云中见过。但是一想到文殊菩萨是什么样儿,其实就是相。但是就文殊菩萨相,你比如说我们去到五台山的殊像寺。见到那个最庄严的大文殊菩萨坐在那儿的时候,我们一看就是那尊相,你看我说的还离不开相,那就认为说他就是文殊。
可是大家要知道。当我们面对他,说他就是文殊的时候,已经不是他了。仔细体悟,就看见他把文殊说出来,起动念的时候就不是他了。所以,以前的公案就是这样的一个祖师爷,一个要去五台山去拜文殊,让其他人跟他一起去,一起去的话就是跟我同道人,不一起去的话就是,跟我不是一伙儿的,结果问去干什么去的时候,(说是)拜文殊菩萨,结果这个善知识就给他点拨岂有二文殊?。那我们不要以为说岂有二文殊?说文殊菩萨好像分身散影、到处都是,暂且不这么理解,岂有二文殊就是说文殊已经是文殊了。你还要把他多余的称为当作名叫文殊吗?他就是文殊了,还用你去再就是文殊的上面再多出来个他是文殊这个概念、这个想法、这个认知?
所以就着这个大家看,本来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都在听法,我在说,有的在听他也在听,本来你我他,本身就是你我他,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虚幻下还要加一个是你是我是他。当我们加的、叫的时候,就多了一层就落入到这个凡所有相中。我们悟一下,如果说把你我他的这个虚幻相去掉,把我们认知文殊,他是文殊的这个他是文殊也去掉。那文殊、你我他就一样了。本性就是,全体就是文殊呀,还用说你是文殊吗?全体就是你我他,还用说是你我他吗?这就叫若见诸相非相,即见文殊、即见你我他,若见诸相非你我他,即见真你我他,什么叫真你我他?无一法不是文殊、不是你我他、不是如来。这就叫平等法,就叫法身。
所以你看以前的古德说山河大地是如来。说取不得,舍不得,不能在上面儿取,也不能在上面舍,因为一取舍就是虚妄,这才能够体悟,为什么殊像寺有四个字叫做瑞相天然,天然。所以大家看,千百年来就是真的不能说、不可说,只好方便说。越说越理解,越理解越错,一旦了然这个虚幻见到实况则见如来。所以观心释,其实就是要提供给大家这样的灵感。希望我们在一切境界、一切法、一切因缘、一切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切法、一切因缘就是我们现在人,通常大家都喜欢换做一种好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修行。
《金刚经》就是叫你在生活中,没离开生活,去体认这个本来面目。由在这个诸相中去见这个非相,你把幻相去彻底看透的时候,就转成性,而不是相。全体就销归自性,这就叫明心见性。
当然真正的明心见性是性相一如的,不是离开。大家不要听了说,我说没有一个你我他,就认为把你我他都得弄死吗?是去掉对你我他的认知。我指的你我他是这个以为真的是你是我是他这个概念。所以从中大家也来看,当然就这个法上其实更加透彻,我们说的,求生西方法。不必去废除念佛求生,为什么?因为见诸相非相,即见净土,依非相诸相,能够往生。就仅此而已,这就是如来法,西来意。
好,我们再往下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大家看这两段文,上面一段昭明太子把它判为如理实见分,这一段儿的叫做正信希有分。首先大家要知道每一部经,它的血脉是相连的。我们不能够轻易的阻断。现在有时候我们学佛法、学经,或者有讲法,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悟境,就是悟的高度,和他的角度。那他可以进行一个,好像是依他理解的进行这样一个版块呈现的介绍,真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但是如果说要依着如是我闻,那么就是佛说的不多不少,就这样往下贯。当我们已经自以为很合理的总结出,把它编排成一套体系说《金刚经》怎么怎么样,早就十万八千里了,能够利益当机者,但是不能够普利。
所以说我们学习经典,真的不能够把它血脉隔断,就一直这样,这为什么我们叫做《金刚经贯解》就是这样子的。其实我自己惭愧,总觉得说在其中,只要给大家就是这样的白话般的这样述说一遍就可以,因为般若一直就在。那么就这一段衔接上来讲,其实佛在一部经里边都是以种种的门道,就是一个门一个门儿来讲说般若,前面是依什么门呢?前面的可以说是从因果门来讲说般若,这段经文是从信受门来讲说般若。你能够悟此无依、无得的法的话,就叫做信受。你能够说无依、无得的这个性,就是般若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这一段是讲信受般若的意义呢?之所以说信受,因为前面讲般若的这个空性,一直在给大家讲空,不可得,无所住,它是佛讲的这个能弘化的教法,教的内容。那么现在为什么说先要有人信,这是说缘的内容,有缘分。如果你没有这个缘分,跟教法没有缘,那你就是世间缘、轮回缘。如果你有这个缘,但是你不是受的究竟根本法的教,那你这个缘也白费。所以正好有这样的般若之教,现在又必须有这样的能信之缘,这才叫做教缘相称。既能够得到教的利益,又能够让佛不空说般若。
所以这里,须菩提又白佛言说,颇有众生听到这个法以后,能不能够生实信?生实信否。这里首先问的话,颇有众生就是说很多众生的意思,就是大多数人,像现在讲的听了以后能不能信,能够听到前面略讲般若的这个法义,能不能够决定认为是这么一回事儿,生实信否就是决定认为。这个确实,须菩提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这部《金刚经》一开头,是寻常的事儿,可是它蕴藏的恰恰都是非寻常的法,不是人之常情,也不是我们通常的学问,它是世尊从究竟佛的境界中流淌出来这样的真理。
我听到有的同修就跟我讲过,说他曾经非常迷茫,自从读了《金刚经》,开始听闻《金刚经》诵持《金刚经》以后,有时候他痛哭流涕的庆幸相见恨晚。说实在的我那会儿刚刚出家在普陀山佛学院读书的时候,我们法师叫修定法师,这几天我还又看到他给他顶礼,真的是讲《金刚经》的时候,我就没有怀疑一点儿,说这个道理完全是瞎说的,没有怀疑过。你说那会儿说领悟也没领悟多少,还是从知识上道理上,但是我从内心就不怀疑说这个法这个话是假的,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这才是真正的佛理。这确实也是不仅仅是三生有幸,待会就知道。
那为什么须菩提这里要问能不能信,因为太难信了,你说一会儿让你度众生嘛,可以呀,又说实无众生度;又说能够着相就不是菩萨,那我们就都在着相啊;行个布施,又说要于法无所执而行布施;见个佛嘛又说不可以以形相见如来,这可怎么办?
真正的佛法,就不让你办,就不让你有办法。我们说有佛法就有办法,就不让你用世间的办法来办,就让你离,离这个妄想,离这个相。所以,确实须菩提祈问信,因为太难信了。
大家都听法也听了这么久了,比如我们说真的有六度万行,去追求有成佛之道可得,那我们都是信的,现在我们基本上不是都身处在这个知见中吗?大家都在修法,都在闻思,都在心地上作功课,为了成佛,为了往生,所以容易信呀!如果说六度万行也是空的,也没有一个佛果可得,那从哲学思辨上我们也能承受,也可以信。
那比如说大家听法久一些的,更多的一些概念都知道诸佛依二谛,那我们说依着俗谛讲,是有佛果可成的,依着真谛论,是一切法都是空的,个个别论,分开讲,能够理解,可以接受,也容易信,都能够信。但是现在讲的法,是虽让你行六度万行,又说实无所行;虽让你广度众生,又说实无所度;虽让你去承担佛果,可是又说实无佛可得。这个话,这个事儿,太稀有难信了,就好像让我们空中种树一样,不让你依着地而让你给我开个花结个果,所以这么难,这里须菩提才问说能生实信不。
但是佛,世尊就告诉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由于太难信了,但是须菩提怕一般人吃不消。可是佛在这里,就不让他这么表法了,我们同修听了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心,就觉得我自己的根性还是不错的,听这么一讲呢我有所悟,估计其他人恐怕不行吧,好多人都跟我这么沟通,说害怕别人听不懂,自己还是可以的。我有时候也让他莫作是说,为什么呢?佛这里呵斥须菩提,是以下下来劣上上。
首先这里讲到的后五百岁,其实就是指的我们说正法、像法、末法的概念,后五百岁就是指的像法、末法时期,那个时候的人,尚且有信的人,还是有人能信,何况我现在正法当前,正在给你们讲。因为前五百年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得道的多,不得道的少,到后五百年的时候就得道的少,不得道的多了。所以佛就这里说,只要这个时候,你不要说没有人信了,还是有人能信,为什么这样?就是害怕他阻止后来人的善根、般若因缘,所以佛就说,以有信的这种鼓励,还有人信,来度我们现在极难信的这个真实的现实状况。
前几天他们说了一句逗趣儿的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但是佛依然这么说,为什么,让人不生退却心。更有一点,大家要知道,防止我们末法时期,由于难信难解这个般若毕竟空,就不弘扬了。因为般若法门,前面讲到了它利大弊也大,很多大德他见有弊就不去弘这个利了,以为不容易领会,害怕堕入偏空。
所以世尊这也是正遍知的功德吧,他就预知这个时节因缘,就巧妙的在正法的时候,讲般若的时候,其实同时也在扶持像法、末法的衰相,所以才让须菩提不建立这样的缘起,你不要以为人家就没人信,如来灭后依然有人信。
这个如来灭,那我们生起一个疑情,如来灭,不是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诵得入了法华三昧,看见灵山一会还没有散,怎么说世尊灭了呢?而且我们从佛的境界不是常说是不生不灭的吗,只是隐显而已,所以这里的如来灭后,是从相上来讲,是指的释迦牟尼佛,从相上而言;不生不灭是从本性上而言;灵山法会依然未散是从法界而言,是法住法位。
所以我们这里讲到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呢,就把它理解成为说释迦牟尼佛灭后,这个事相上,那么事相上还有一些人,干什么呢,能够持戒修福的话,还能对此章句能生信心。那这里讲的持戒修福,大家不要一退六二五说哎呀我不行,我也没受过戒,我也没好好修福,这里只不过是代表什么呢?代表僧俗二众,出家菩萨以戒为代表,在家菩萨喜好培福,以修福为代表,是一种表法,一种概括。
其实就是说每一位众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吧。另外,其实这里的持戒修福者,不异于我们前面讲的,包括《弥陀经》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持戒就是善,叫做止善。停止了作恶,止住了恶法,那就叫做止善。修福呢,是主动去做一些善事,这就叫做行善。那么持戒修福一个是止善,一个是行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实就是摄一切众生都有这个能力,所以叫做持戒修福者,大家不要退怯,以为我不在其中,所以所有的众生都对此章句应该生信心。
但是这个信心确实也有差别相。我们肯定见过这样的一种,就是像知识一般的去信,觉得有意思,这个哲理还是挺深的,但是学习一下,回头就埋头依旧生活;还有一些浅信一点的呀,可能正当我们就是这个样子,剥离开来的信,你说能不信吗,我们真的在听闻佛法,我们也绝对是佛弟子,佛说的教法,我们是首肯的,有认知的,甚至有体悟的,可是有的境界,特别是一些大境界来的时候呢,又不能够坚持这个信,就是进行不下去,这就是说心地上的功德不够,功夫太浅了。
所以你看,这里佛加了一句以此为实,就是这样的。深信任何时候,就是认为一定是这样的,把它受持起来。很有意思,为什么这里讲信,信受门?大家要知道信也是一种境界,你体悟这里讲到的以此为实。以此为实是什么概念?就是以无所得的这个我们产生真实的信心对接,如果你信说哎呀有这么个法或者怎么样的,这叫做有所得信,虽然比小乘不信大乘法强点儿,但是呢,他不是真正的无所得信,他还是不信。如果说你能够以这个无所得的实相,当体就悟到这个实相就是这样的,然后信心把它框死、绑定,这才叫做正信,信这个般若,信一切法的真相,这才叫以此为实。
大家体悟,其实这都属于境界,并非单纯的讲解。以此为实就是无所得的信,而不是有所得的信,那这样的话,才当知是人,不于一二三四五佛种的善根,是于无量千万佛所种的善根,多么不容易啊!所以大家都要由此证明,由果来推因真实不虚,不是从几尊佛,而是从无量佛所,所种的善根。
大家想想这个大乘究竟法这么的难以接受,那反过来也说明,我们众生背道而驰已经太由来已久了。那这种无明烦恼的业力得坚厚到什么程度,所以才需要这样久久的积功累德,才能相应,生起信心。就像《涅槃经》里面讲到的说,要在恒河沙诸佛所发了菩提心的人,才能在这个恶世界中不谤经典,不谤是经。是在《涅槃经》里面讲到的说难信,那《金刚经》也同样如此。
我们现在,大家会不会谤经?肯定一听说,我怎么会呢,不可能,怎么会造这个口业呢,阿弥陀佛,我们现在呀,这个三宝的形象,你说谤不谤,有的人他天生就不喜欢就讨厌;有的觉得说有点儿意思而已,背后他还会指点;还有一些人,他有的还行,也尊敬三宝,也敬而远之吧,但是不能涉及他的生存;乃至有一些偷偷的跟师父讨论讨论佛法,学一学,还是好像见不得人一样,这种某种意义上都叫做谤。更有甚者,就别说现在有些所谓的三宝弟子吧,你说对他好就行,不好就谤,你一直对他好就行,有一次不好一点不好就谤;有的那是先好的那是真好,后来谤的也是真谤,各种各样。所以你说何况对般若的究竟根本法,能够得真解脱的这个法能够生真实的信心,有多不易,这才能体会来之不易。
那如果说这里讲到的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大家看看,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跟般若相应,乃至一念,功德利益都太难思议了,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一念之信尚能无边功德,何况多信、广信、乃至始终的念念相应,那利益就太难了,不可称说了。
这里的利益的话,从分开看,两种利益:一个是为诸佛知见,从外来讲,为诸佛所知见;从内来讲,得无边功德。就是一念净信的功德,那我们听闻《金刚经》真的是太荣幸,太不可思议了。
这里讲到的如来悉知悉见,这种知见是真知见,因为佛的知呢,他是从愿力智力所知的,不是像我们这样推比出来的、相对出来的、以为出来的。见也是佛眼圆满的所见,不是我们的肉眼的见前不见后,见此不见彼,所以这种知见是究竟圆满的,真实不虚的。
那么知见,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既然知道这些人行了菩提因,所以才能见到这些人能得菩提果,这才叫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
这其实就跟《弥陀经》里面一模一样,好比《弥陀经》不是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属于佛知,有这么个因;那什么叫佛见,佛就见到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这就叫佛见。
《金刚经》这里讲的如来悉知悉见也是真实不虚的,为什么这里所举的这个信呢?一个这部经典它是诸佛之母,为诸佛守护,所以其实我们对这部经典生起希求向往心、信心的时候,已经为诸佛所记录了,在《大品般若经》就讲到,佛常以佛眼来观此经卷,如果有受持此经卷者,则为佛护念。
那大家想想,我们在人世间,现在你能攀上个好缘,认得个达官贵人,地位或者名气响亮一点的,自己就沾沾自喜了,何况给诸佛所护念,就是佛都特别疼爱你,你看这个信心要相应到什么地步。
再一个的话,一念净信其实福量与虚空等同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经讲的是彻底的无为法,因是无为,果也是无为,那虚空犹如无为般。那这样的功德,你下根器的下境界的人哪能知道呢,只有佛乃能够穷其涯底嘛!那说这么多,总之佛不会有妄语的,只要说,必然可信。现在在此,既然说了能够得多福,那么就我们一定相信其福就是毕竟多、决定多,无量福德。我们在此,大家听闻的过程中,生起一念相应的纯净心,也已经得了无量福德,真实不虚。
好,那么今天时间关系,我们第八讲,就到此告一段落,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九讲)
好,我们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各位学子们,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请大家放掌。
各位同修,我们今天是《金刚经》的第九讲。每次开始,我们都要希望大家合掌端身,三称本师,这样开经偈,然后再念皈依。也有的善友建议说这个时代,而且在网上讲法,为了更方便的接引大众就不要这样的太宗教化、仪式化觉得有点刻板。后来我想想,不敢太苟同。就是说拿我自己这种下劣根性来讲吧,虽然讲《金刚经》是说得好,但是如果再缺乏了我们恭敬、虔诚、提正念这样的一种方便的话,很可能就是空性也没有悟到,甚至连感觉也没有,最后把仅有的一点点皈依心,清净念都收拾不起来了,所以反而弄巧成大拙。所以我想请大家也坚持,而且我这个执着也是越有人这样说,我就越要回归我们传统,要回归我们如法如律。心地上你怎么悟都行,彻底的往开了放,往平了抹。但是在心地悟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我们行为上放开了潇洒了,似乎你的心地就潇洒的快,很可能是成反比的。这个给大家说一下,就是你越虔诚、越恭敬、越凝神静虑的来听,很可能跟这个空性悟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就像印祖讲到说竭诚自可转凡心。其实讲空的这个《金刚经》也是如此。
好,那我们在上一讲,讲到说对于这个章句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的人,就是诸佛菩萨都能够从外能够知见他内心的无量无边的功德,讲到这里了。今天开始我们要了解到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德?佛讲到说何以故。好,我们先把这段经文,大家一起来闻熏一下。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我们来看这一段,由此首先是提出来最著名的四相:人、我、众生、寿者。这里讲到的说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说我们活的好好的,大家每天都在尽量生活,希望能够实现理想,能够幸福平安,这不都是为我服务的,为我所而生起的愿力、理想。你说佛讲的真理,非得说我也是假的,人也是假的,众生也是假的,寿命、时间也是假的。所以为什么信俗了就不信真,谈真就会逆俗,就是这样子。
你想我们的这个我相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就很教理的来讲,一句话:在色受想行识精神物质的结合体上,起了一念有我的心,这就叫我相。然后这一念起来了以后,就断不了觉不了了,不断的相续住在这个世间,就一直这样作用,就有了众生。有我就会有众生,那么有我和众生的这种攀比,这个攀比就是说由他而感觉我,由我而认识他们。这样的这种心理作用下就是觉得一定会有一个我,身体就是我的命根子,然后我会有一条命。
大家参究一下,我们常说我活着我有一条命,这条命在哪儿?所以这样不断的相续强化,有个我就称为命者,也就是人,人相。由于有这个人相乃至包括我们佛法里也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但是大家要知道那是一个缘起法,本质上是如梦幻泡影的。可是呢,我们以为真的有一个神我,从这死了,从那生出来,每天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至寿命的终结。乃至有宗教信仰的还觉得还会投胎转世,这就叫做寿者。由于这样的一种人、我、众生、寿者一结合,再加上我们现前的一念参与进去,就真五花大绑了,把我们死死的绑定在我的这个幻想中。所以这里才讲到说,为什么这样的人有这样的福德呢?就冲着他这个一念心,能够相信没有我。
后面大家来看还讲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里的法相和非法相,这就讲到我们说的法空了,这里有一个知识要给大家传递一下,因为我们破到我,是佛法的根本,没有我了,佛就成。但是破我的过程中,有一种叫做人无我,就是四大五蕴组成的这个假我,以为真的有,所以要破这个人我。还有一种叫做法无我,就是我们往往把我破了以后,又执着说破我的这个方便法。
比如说你看《心经》里面讲到照见五蕴皆空,那就认为说五蕴法是真实存在的,五蕴法是空的真理,是一定有的,这也错了。所以这里大家看其实是什么呢?是三种次第。虽然这里不见我了,但是还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执着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所以这里才讲到亦无法相。那我们再进一步,比如说你的心地调的还能够再究竟一些,说五蕴之法也是空的,这就叫做亦无非法相。就是五蕴法也是空的叫做非法,但是你认为他一定是空的,跟执着我执着五蕴是一样的执着。所以这里才讲到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大家来看何以故呢?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所以这句话讲的就是,不见有一个真实的我叫做众生是空的;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不见有一个真实的法,那么这就叫做法也是空的。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这是什么呢?不见非法,就讲到空也是空的,也就是不但破了我,那么破我的这些法也得放下,最后成佛的顶点也得摆平,这才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所以大家看,为什么在这儿从理论思辨上我们理解,讲这三种空根本的情怀是在于有我见。也就是说其实我一破,究竟都破了。但是由于有时候我们破到一半儿的时候,以为破了实际上没有破,佛就把他差别相这样做了一个讲解。因为我见是所有众生烦恼的根本,你在我见就是有我的情况下,我们会怎样认为呢?大家发现没有,一切的认为中离不开两点:一个是以为都是有的正面的,一个是以为都是没有的反面的。就叫我们说的断见和常见,邪见的根本,最障道,这两种本能的思考性,习惯。
所以这里才讲到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一切法都不取。那大家想想这里我们应该还有一点突破性的认识,这里前面讲的如果执着四相的话,若心取相,那么就有我。人。众生。寿者。那怎么这里讲到的若取法相、若取非法相,都是著我。人。众生。寿者呢?因为如果没有我谁去执着法?谁去执着非法呢?所以实际上根本上就是从有我开始起动了烦恼,所以这里我们的常态中就是这样的。从教法上讲到这四相,其实都是我相,我相他是一个假相。
大家再悟一下,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我有一条命,这条命到底在哪?哪能算这条命?可是我们就在本有的清净心中,就徒生起来这样的一个我执。有时候我们讲到人家说多此一举,我们这叫多此一我。那佛在这里又巩固这种决定的信心,这段跟前面讲到一念净信是连着的,为了巩固信心才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因为你要是取法的话就属于有执着,取嘛。那么你不应取非法的话,大家想取非法是个什么概念?就认为真的有一个,一切都要舍的这样的一个法,所以叫非法,所以这恰恰就是一种舍。不应取法叫做取,不应取非法叫做舍,取舍之念一起动,你能舍掉什么呢?都在取中。所以这里讲的真正的取舍之念都能够舍了,最后舍到没有一个取,没有一个舍了,这才叫做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所以大家看我们听闻《金刚经》,一方面对这个空性的理解越来越圆满,越来越立体,越来越破除迷信。另一方面,确实对于空性的理解他不是一个渺渺然的东西,他是真真实实的一个现前、清净,他一直就在,我们也没有失去,也没有得到,他就是这样子的。我们也没办法把他弄错,也没办法说这才是对,没有对错。所以我们一般的执着,就像修行的一个前方便中的体系,我们一般觉得有执着了,然后再破执着,结果在破的执着中又起执着,这些只能说称之为前方便,都没有入真修。就是你识不得路头,不知道这个不取不舍,这才叫毕竟空、中道、佛性。
所以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事,这段时间因为讲《金刚经》,回了普陀山,虽然事情碎片比较多,但是也不像在北京法务催的我一天就是被动的很,相对闲,在某些时刻倒是挺闲散自在的。结果那天呢,早上陪着师父们一块儿出去散步,下了早殿,散步完了回来的时候,我就又心念把金刚这个空性给参起来了,就现前这个走的路中,看看前面走的师父,后面走的师父,左边的这个海,右边的山。就这么参,正在参到觉得说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儿呢?旁边有善友突然间就冒了一句说:哎呀,这个雨呀,正好那几天下雨嘛,说这个雨呢,多也不行,少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说多呢下多了就潮气太潮了,受不了。不下呢,植被就干巴巴的没有油绿色。他借着这个雨来了这么一句,被我当时听见了,哎呀就觉得太妙了,多也不行,少也不行。所以大家看我们有时候为了不去执着,一念了《金刚经》以后,我相。人相。众生相得使了多大的劲儿去不执着,结果最后有可能更加执着。当然这些执着还是有道心的人,可是他其实跟解脱是两码事。
从成道而言,当然我们现在来讲确实有时候根器不足了,因为离心太远了,我们这些心太粗了,实际上如果你使力气去修,哪怕你修的很细还是一样的。你不知道有多少功夫在用,但是还是人我四相在顿起,只有不取不舍,是真正的不著相。一任因缘自然自在,但是大家也不要搞错了,因为有时候我们以为说随缘自在就搞错了,以为说随业就叫随缘,这就往往弄错了。所以你看佛就说了,要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度。我们往往就是执了度众生了,就不知道空的没有众生,执着了空的没有众生了,就不去度众生。说这可怎么办呀?一弄错就这么难。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怎么办?告诉大家念佛呀!如如不动,依然修行。怎么办呢?是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这个话不假。但是因为我们用情做佛事做惯了,特别是净土的行人,我们有时候又想阿弥陀佛慈悲,又想我一定要往生,又担心能不能往生?恐怕到时候接不接引?觉得我的信心过关了没有?我念得好还是不好?诚心还是散心?这个计较呀。所以就成就了什么呢?全部都散掉了,人、我、众生、寿者就起来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句话的核心在哪里?但念的但最重要。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去念南无阿弥陀佛但念。连诚心、散心都不要计较,只管念。只要你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为什么呢?就是不取于相,无我、人、众生、寿者的当体境界。
所以说不取于相的干净度,要求太纯粹。我们套用一个教法:像天台宗,大家都学过,以前讲过六即佛吗?六即佛讲到最后,究竟即佛。所有的执着,一扫而光,说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就是一切法都是佛法。本来就不动,从来就没有动,一直是这样。其实就是说的不取于相。天台宗的有个观法叫做即空、即假、即中。也就是说一心三观、圆融三观,当体就是既是假有,又是空不可得。实际上假有可空,都由中道来把他统摄。统一切法。统一切法的时候就不需要使劲儿了。一切都是现成儿的,你还使什么劲儿呢?
所以这叫做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那问题是《金刚经》在佛讲法的时候,已经到了后二十二年的般若时了。般若时的时候,大家听了好多法。所以,佛的方便上说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由于大家要依着毕竟空的这个意思,所以佛引证一下说,我常在比丘们讲到,做这个讲法呀,就像一个筏喻一样,船筏的筏。在经典里面也讲过,当时说,就好比有的人被贼追逐着。这个时候没有办法,他赶紧把草编成一个船筏子,渡到彼岸。那么到了彼岸以后,怎么样呢?就说河也得舍掉、筏也得舍掉。因为是渡河吗?拿什么渡呢?拿筏来渡。就像我们要了生死,拿什么了呢,用佛法来了,但是这两样最后都得舍了。
其实比喻的非常妙!为什么这个比喻非常妙?刚开始,以法来舍人,以空来舍有,慢慢的,人法都得除、空有都得净。这才叫做毕竟空。才叫做真相。所以龙树菩萨都讲过说,一切法不生,般若就自然而然生了。这样的因才叫做成佛的正因。所以这里讲到的,如筏喻者,太妙了!这个筏喻者。大家想想,这个筏喻者等于说双保险。首先他是有法、需要法的时候,你是有法可度的。并不是在你还没有得度的时候就得舍法。但是你得度了以后,并不是真的有法可度。就是这样。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当然,这个见解很多。像我们参考,比如说吉藏大师的一种见解。他说:比如说我们修善断恶,这里就以善为法,以恶为非法。还有一种见解是,以空破有。这个有就为非法,空就为法。这样来讲的话,就等于说,从究竟的层面,说恶法属于非法,善为法。说最后连善法都得舍掉了,何况恶法,能不舍吗?我们有时候讲到谈空了,觉得自在了,就不修善,不断恶。结果,善法舍了,恶法倒是全提起来了。如果说以有为非法,以空为法的话,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智慧呀,菩提道呀,成佛的果呀,等等这些法都得舍,何况我们世间的执着呢。
理解不了,我们打个比方。好比我们去餐厅吃饭,今天吃一顿饭,怎么样呢?我连五块钱的都不吃了,你认为我还会花一百块钱去吃吗?我顶多吃三块的。或者换一种说法,我连一百块的我都不去吃,你想我还会吃五块的吗?也是一种理解方法。大家自己去参悟参悟。
所以通过这一段的讲解,大家都知道。后半部分基本上还是讲观心,从心地上来观。就知道学佛就是要简明纯真、本来原始,这才叫当下,才叫真如实相。我们都被这个词儿给吓坏了,就以为不知道得有多远,要多离谱才叫做真如实相。却不知道说舍去了虚相,当体就是实相。
所以我想到,八十年代生人的话,应该还记得有首歌。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然后说疲惫的我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那么最终的一句话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现。可能我们真正悟道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由于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了,所以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现。我记得有一首歌里这么唱过。你看,这也是一切法都能够表法,法无定法。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这依照昭明太子的判,叫做无得无说分。那我们来学习《金刚经》,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时刻准备,就是《金刚经》是始终围绕着第一义谛,究竟理始终不放松,围绕着来展开的。就是每一句,都是为入第一义谛的真理而服务的。非常圆、顿的一个法,直叫人成佛的法。就看我们的承担力。
所以你看这里,佛就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大家不知道怎么看待这个于意云何,因为后面一直有。大家要知道是一语双关的。一个就佛来讲,可以说是叫做试法,试验的试。另外一个呢,可以说是一种护法。当然从第二种护法上来讲,刚才我们讲的,就是说害怕我们用错了心,就是误入了方便而忘了根本。不能够领悟佛的根本的意图、义趣。
所以这里于意云何就等于是一种护法。怎么护的呢?他是从试法上来护的。为什么呢?他就试试看须菩提,他依什么来听这个法,理解这个法,来用这个法。他是依情,依识来用呢,还是依智慧来用。所以叫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就问须菩提。那大家要知道我们听法,诸位也要面临这句于意云何。大家听闻,是以什么心来听。这段时间呢,我们就是有时候对于法呀,你相应,是以什么心。是跟法相应呢,还是跟教相应。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理解,这个教跟法还是不一样的。教就是这些文字、义理、道理。法呢,是心地上,不起心动念。所以说这里的于意云何,大家也要会听。
这又讲到我这段时间回普陀山呀,长时间的不在师父身边,因为回来了,也体验一把做侍者的生活吧,也借机我说正好是培培福报,侍奉一下师父,跟着师父出去参加法会呀,前后照料照料。结果,这也是在北京讲法,诸位同修弟子们给惯的。这什么都是现成的,不用考虑。只要一登座,请大家合掌。完了以后,大家一起回向,什么事都不用考虑,只管讲法。这回了普陀山以后呢,不行。跟着师父出去,得我侍奉他老人家,所以一开始不习惯,连水也给忘烧了,背的包儿也给落在车上,用的时候找不着。那天,把他的房间给开了以后,直接就把他的房卡揣在兜里,回我房间了,害得他一下午没有电。后来就发了个心,说我得把这个圆满一下,认真的学习。从出门,水杯的温度调好,常备的果品呀,干粮呀、再一个祖衣、海青。到了那以后,会场在哪里,用餐在哪里,厕所在哪里。有法会的话,师父坐在哪里,站在哪里,发言稿在哪里,写了个单子。慢慢的总觉得说,我这一定能够,至少算及格了吧。一定能够侍师侍的究竟圆满。好,结果被师父给加持了。那天在无锡,开一个理事会议。他坐在主席台,上了主席台以后,我就想想,这总得要大家散会了,那么大家才离场吗。我到散会的时候,听主持人的口吻差不多了,那我就在旁边就可以了。结果一困呀,打盹就趴在那儿,打个小盹,等到起来的时候呢,会倒是没有散,往主席台一看,师父没了。到处去跑,最后小跑的一路,跑出去人家已经上车了。还说你看:你这当侍者要师父等你。我这好惭愧呀,非常自责,又有点难为情,那回了山以后,向师父忏悔,顶礼师父,说:这个心没有用好。结果我一头磕下去,起来一看师父的脸,笑的跟这个中秋的圆月一样,成竹在胸。哎哟,我心里一下就怎么样啊,上当了!就在这个法上,再做的圆满,但是你心地没有往道上汇。就是你于意云何。你是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怎么把这个事情,好像弄得你很有本事呢?还是在这过程中,你没有取法,没有舍法。一直心是平的。
所以大家看,任何世间法的事呀,你做的再究竟圆满,如果心没往道上,用这么一念,那就是用错心了。这就是你用情,用识在用,还是以智来用。于意云何。所以说这里每一次,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大家也要生起这样的一种正念。
那么这一段经文,为什么从这里讲起呢。前面我们不是讲到了,说信般若的要一念净信,属于无所得信。无所得信,给大家讲了说法也要舍、非法也要舍。但是,这里最后一句我们刚才读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依这个法才悟成就的。那说明这个法是可信的。可信的话,我们这样一路听来,他会心里犯嘀咕,为什么呢?
前面我们不是讲到,不能以身相见佛、见如来。因为佛的无为法身不是以相来见的。那依照这样理解的话,那释迦牟尼佛,他一定不能够以相来见。既然不能以相来见,那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得成佛道,也没有这个相。给大众说法也没有这个相。那就说明没有得证菩提,没有说正法。可是问题是,现在释迦牟尼佛又确实在菩提树下,真实的成道,在鹿野苑确实给大家讲法,确实是树下证道,四十九年说法。所以这里就问须菩提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就是说,佛真的当时在菩提树下成就的吗?如来有所说法,也真的这四十九年一直在说法吗?这是破听法者的疑情。结果大家来看,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这是须菩提的回答。没有真正可以得的菩提,也没有真实可以说的法。
那我们要理解这个话,大家首先再传达一个知识,就是说佛的三身,我们要理解一下。一会儿说成道降生在印度,一会儿又说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到底怎么个层次分明呢?大家知道佛有法身,报身和化身,这我们都知道。法身比较难以理解,因为《金刚经》不好理解,就是因为他一直在讲法身,无为法身,正法为身。那报身呢?我们见不到,因为他已经因果满了,就因地所有的点点滴滴,一点儿的功德已经修得都具足了,没有漏了,所以果报来酬这个因的时候呢,就极其庄严。只有这个应化身,那我们都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他属于应化身佛,不是真佛。
这里大家不敢理解错了,一讲不是真佛就以为说释迦牟尼佛不是佛了。他不是报身佛,法身佛,是化身佛。既然如此的话,他的成佛之道,也是化现,是化现的证了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十九年说法也是化说的,化现地说了这么多法,他不是真正的实证实说的。释迦牟尼佛生灭,也是化生化灭的,非是真实的生,真实的灭的,所以说如来的身是无为的。就这个层面,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所说。因为释迦牟尼佛是化身的。那这是须菩提说如我解佛所说义。
那后面又讲到说何以故呢,如来所说法,大家看这句,何以故。如来所说法,我们卡在这儿。这是说既然一听说释迦牟尼佛是化佛,既没有真实的证佛果,也没有真实的说佛法。这样的人一听又死执崖板,说哎呀,没有法说,没有果、佛可证,而否定掉他化现地说和化现地证,还是有的。所以这里又讲到何以故。如来所说法,是指的他化证化说的,这个还是有,如来所说法。但是你不能够把它当作实法实证,故而说皆不可取。不可说。
这段我们这样贯解一下,因为他比较绕,大家听的思路清就可以了。行者一看就有化证化说又执说有法可说,认定佛有说。所以大家要知道,因为以为有说,那就一定会用语言思维断不了。那么我们一听这个法,执取了佛真的说了法了,那这样的话,你的起心动念又灭不了,言语也断不了,心行也灭不了,这就成了凡夫了,所以这才说皆不可取。不可说。不可说就是你不要在语言上面打转。不可取就是你不要在心念上面琢磨,犯思维,这都是识,非智。
大家看后面又讲到说非法非非法。你既然不可取,不可说,那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真理嘛,实相嘛。实相你不能在有和无的这个语境下面去描绘。大家看这非法呀,从正面作用描绘就是非有。非非法呢,是从反面作用来讲就是非无,非有非无那当然是不可取不可说。所以说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一套话就是这个意思。你听到此就对啦,不要再往下想了。
所以大家再做一个观心释,你看为什么这里说没有定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有内涵的。一个是我们一听说没有定法的话,就以为说没有法。我告诉大家一切法,从另外一个层面悟,其实一切法都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但是你只要把心念定在哪个上面的时候,这就成了有法了。所以说你在现前的我们心法也就精神世界,色法也就是物质世界,所有的一切法外,你再单立一个有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才叫做心向外求。我们也不要离开现前的一切法外,又以为有一个决定的、真实的说如来所说的法,没有。就在当下一切法中,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体就是这个境界。如来所说,没有说,如来所说,还是在没说法的法中。
所以大家来看从这个层面来观照一下,当你有一个定法,有一个定境界,叫做正等正觉,定法叫做佛法的时候,就已经超出了佛的境界,超出了佛的正法。这需要我们从微细心念上去思察。由这一点能够悟得到的话,你才能知道说,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不是从外得来的。只要你心里没有一个能所对待,因为我们一旦觉得真的有一个,决定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会对待为其他所有的都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把所有的法给排开了。所以心离开能所的对待,当体即是法,不用说的法,就是。所以说的这些。另外一个理解层面就是,我们通常就好理解了,什么理解法呢。没有定法,是因为说为了对病所设的药,随机而说的,由于众生的种种根基,所以才说种种法,但是法无定法,你不要去执着,这是从浅白的角度来讲,可以这么理解。
后面一句话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家看这句话,就总结得非常到位,就是一切的贤圣,皆是体悟这个无为,大家听明白,无为,体悟这个无为法,本来面目法而悟道的。那为什么有差别呢?就是在这个无为法上,看你能够无为到什么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就像往空中升一样,有远有近,往水里面跋涉一样,有浅有深。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么多的菩萨也罢,罗汉也罢,我们说佛也罢,为什么有究竟,有的还没到顶,有的还差点儿意思呢,就是因为他们对这个无为法,在上面有的还有一点儿点儿为,有的还有一部分为,有的还有一半为,只有佛彻底无为。
所以你看像如果这里讲到的一切贤圣。这个我们了解一下,如果是从小乘声闻教法上来讲,真正的贤,七贤位,其实还没有入到无为法中,只不过是前方便。这个暂时想不起来了,回去查一下,什么叫做七贤,从五停心观开始,别相念,总相念,暖,忍,顶,世第一,这叫七贤位。从入了罗汉果的预流位,下面还会有这个内容,我们再仔细把这个位次的、断了多少烦恼、证到什么地步,给大家厘清一下。四圣位其实就是指的,从预流到罗汉,四圣。这是从小乘法。那么从大乘法来讲的话,菩萨的地步,像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还有四加行,这都属于贤位。只有登地的菩萨,也就是从初地到等觉已回,这才叫做圣位。到了等觉一直到成佛就成了极圣了,其实也就是彻底彻证无为法了。
所以你再看看我们说起心动念,真正的不起心动念,有那么容易吗?只有佛才能做得到。有的人就读了《金刚经》就以为他不起心动念,我遇过这样的人,读了个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结果我那会儿刚出家在佛顶山,他说他原来不知道,后来读了佛法,了解了《金刚经》,他看人都不是人了。旁边有我们也是挂单的一个善知识师父,一看这样儿,啪的就给了他一巴掌,来护持他的这个正念,破他这个邪知见。一巴掌过去说:你疼吗。这很有意思哈。这就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家知道不仅仅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度化众生也是以无为法而设的差别。
你看我给大家讲一下,比如说我们佛教里面,像临济宗,这是禅宗的一个门派,影响最广的临济宗。临济宗祖师爷们在接引前来参禅的这些行者,就要揣他们的根性,怎么揣摩呢?应机施教,叫做夺。夺就是破的意思,就是给你点醒的意思,把你的执着给你破掉就叫做夺,夺取的夺。那么中下根人来了,就是中等的偏下的这些根性的人来了,怎么样呢。夺境不夺法,就是把你所有的贪着的境界给你破掉,但是你的佛法不破,你还得依照着佛法破你的粗重的贪着呀。那么中等上根的人来了,夺境夺法不夺人,就是说外面的境界贪着,乃至修法的方便,都给你破掉,可是成佛的这个法,不夺人其实就是我还要做佛嘛,这个还是不破的。只有什么呢,上上根器的人来了,那么外境也夺,人也夺,也就是没众生可度,没佛可成,人境两具夺。最厉害的是什么呢,告诉大家是出格的人来了。出格的人来了怎么办呢?人境具不夺,也不破人,也不破境,也不破法,什么都不破。为什么,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夺尘埃嘛。这才叫做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但他们所证、所修,就这一条无为道去方便接引众生,还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你看多有意思。当然今天跟同修一起来讨论的时候,另外一种理解也很到位。什么叫做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呢,就是说就这些圣贤而言,特别是就圣者而言,一切度众生的诸佛菩萨,他们都是什么呢,叫做不动作中起身动作。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都已经彻证住到究竟无为法中,然后,方便善巧的示现。无为法中方便善巧附着所谓的住水月道场,做梦幻佛事。就是说无为法来讲,佛佛是道同的。但是他们有差别相,差别在哪里呢。你看释迦牟尼佛应现在娑婆,染土苦不堪言。那么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内院,这就跟娑婆世界有差别。为什么,人家在天道,而且是内院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居的。东方的琉璃世界是药师佛,药师如来发的十二大愿所成的净土。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你说诸佛菩萨有差别吗?没有差别呀,这就叫皆以无为法。为什么?入的就是法境界,皆以无为法。但是说没差别,还有差别。为什么?而有差别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做的道场,缘起不一样,所以他接引众生方便不一样。那我要格外的通知一下大家,在这个而有差别中,阿弥陀佛是老大,是一哥,谁都比不上他。为什么?因为他因中所提炼的差别就直接占据到果位的高低,所以说我们现在才说,就着空相法中念佛往生西方绝对能够成就。
好,这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讲到无得无说分第七。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开始再讲依法出生分第八。好,下面请大家一起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十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的学子们,我们先合掌端身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金刚经》的第十讲。那么非常抱歉,因为因缘所致,今晚开示推迟了半个小时。当然我也感觉到很殊胜,因为刚才思维作意了一下,觉得说可能真的就是因缘中,这也是一种到处讲法吧。因为昨天从普陀山出来到北京。到北京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那今天一早上,迎请一位护法往普陀山供养几百尊这样的古佛像,非常殊胜的法会,大家也可以随喜赞叹,那下午还有一百多尊从宁夏这边来迎请,所以又到了银川了。此时此刻我宴坐在银川的一个宾馆里边跟大家来接法缘。虽然一路这样行色匆匆,特别是在北京的同修弟子们可能觉得说路过北京就一晚上,也只好擦肩而过,后会有期。那么这会儿在银川,我说还没有来过银川。今天这也算是在银川讲法,往常是从北京去哪里哪里讲,现在是从哪里哪里往我们大觉世间正法学堂讲,所一样的,还是一个法界,还是一个心地,很殊胜。
上一讲,我们就讲到了一切的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跟这些圣人,他们的因缘中就跟斗法一样,看谁能够空得彻底。看谁能够不动得究竟,如如不动到这个究竟地。本来如此,随缘不变,任运自如,都是在这个核心的、唯一的、中道实相的、圣人境界上来见分晓。那我们今天开始要讲到既然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那就要开始在这个法上来见差别。首当其冲就是我们常行的布施功德讲起。行布施功德都知道,财施、法施、无畏施,说你舍得舍得能舍才有得,那到底得什么?怎么得?还是有差别相。
好,我们先来看一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如果从理解的角度,前面我们讲的是从因果门来讲般若理。从信心门来劝大家入般若境,从智慧门来引导我们与般若现前相应,那么此时,是从功德门来讲般若。也就是我们一直前面在给大家来一起学修观照这个般若的体,当体如如不动,应无所住。那如如不动它不是一个死的。这一段开始就是要讲到般若的妙运,它也是有用的。这个妙用怎么起用呢?就是从这一段来讲,也是诸法实相虽然不能够说,那么这些经文,这些文字,我们在讲的时候也是可取也是可说的,但是如果依着这个文字能够悟般若,那就是应着这个说来悟无说了,所以这里的核心思想,这一段就是受持的功德,福德无量无边。
为什么须菩提跟佛陀的对话是从布施讲起,特别是从财布施讲起。我们现在,说实在能够舍点儿财,特别是在自己拥有的这个量上能够比例稍微高一点的舍点财,这已经是大根器的人。可是,其实这是从解脱法上来讲,只仅仅是一个入门。你看,我们财施现在做个普供,或者说去寺院里一下子,建个殿堂,塑一堂的佛像等等,这是大功德主。但是这里的佛陀和弟子们人家是怎么修成佛的,怎么成了佛的首席弟子。从财布施来讲,眼界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以布施。我们都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一中千,一千个中千一大千,每一个世界都是一个须弥山一个太阳月亮围绕的,上到色界天,下到无间地狱,这样的一个范围,只是一个小世界。所以我们听起来好像说这哪有这么多。真有这样的。真是有大千世界七宝布施。
比如说,如果有转轮圣王出世,他的福报够辐射引领一四天下,所以他就能用四天下的这些胜妙七宝来布施,他能做得了主。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大梵天王,那他就能领一个大千世界,能以大千世界的七妙宝来做布施。
所以说,首先我们理解这个不要作为比喻,在佛的视野中,他的佛眼观过去,无量无边的世界里面,这样的布施太微小了,就是等于说是他的分内之事,这种布施人家常见。我们听了都好像觉得十分离奇,规模太大了。那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有这样的人能发这样的心,能够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这样的话,功德已经是非常大,甚多了。但是,须菩提虽然说甚多。世尊。但是他加了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这里我们就要看到他虽然讲功德甚多,是依着什么呢?是依着分别心、回报心、功德心、带着我慢心,这样来说,那当然大。依照世间相上来讲,所以这里讲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你从相上来布施的话,那你当然越布施的多,佛就说功德越大。我们思维一下,就是你一旦把它投入到一个有量的形容中描绘里,那就再怎么多,它一定还会少,一定还会无。他是有完有了可说可思议的。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佛也随顺着世间法说,你的功德大。就像我们现在住持寺院,法师们也会说,哎呀,这个功德无量,功德无量。那我们一听,功德无量,就马上觉得不知道我种了多么大的(功德),将来能得多大的回报这样的一个欢喜心,可是大家不要听错了,真正的功德无量,这是三宝法师们给你们种一个出世解脱的正因缘,树立这个缘起。因为你说你功德多大多大的时候,你这个下意识的心念一定是在求回报,在著相中。所以功德无量,有时候我们听不对。一听无量就以为这个量不知道有多少,去描绘、去等量去了,其实真正的无量,就是说它的福德性不可思议,不能量,没有个量。
那你怎么去形容呢。它是从法性上,你看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这里讲到的,这个福德多不是从性上而言,是从相上来讲的。我们一般很容易随顺相,很难随顺性。真正如果你说把布施的功德,就像我们常说的三轮体空,那就是入了法性了,那这样来讲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功德无量。所以大家看到这一段,如果说福德多是依着有所得的财布施而言,如果说就法布施来讲,无所得的法施来讲,即非福德性,没有一个福德可得。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主要讲福德性和福德多,主要就是从有德还是无德来进行差别的,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你求福德就是有漏的,如果你往法性上汇,那就是无漏。所以我们这里来厘清一下,大家看,如果说我们常行财布施,那么我们从有所得的层面来讲,现在我们还没有入法性,没到这个境界。那么我们从有所得心来讲,我们有所得的财布施就不如有所得的法布施、法供养。
我在这里这样跟大家分享,我觉得一直坚持,我自己也很法喜,其实也是一种供养。但是,说实在的还是以有得心。那么,都是有得的情况下,这个法布施还是胜于财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跟法相应了以后能够入性,从相上入性,但是一味的执着财布施,那就只能是换点儿人天福报,甚至我们有时候现在的布施呀,布施的时候还不太痛快,还有点讨价还价,甚至生了我慢心,这都会给自己的因缘果报中埋下伏笔,就像财布施来讲,你如果布施地畅快淋漓,法喜充满、欢喜。那么你虽然是有得心,再回过来这个回报也来的容易,就跟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在那儿等着给你。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比如到道场里面常住还要抬举你一点儿,分别心对待,接待的比较周到等等,这样的种种心的话,因为接待你的过程中,有人也会付出,也会辛苦,那你自己来的时候也要付出辛苦。甚至有些人布施了以后又后悔,那这样的话你可能回报的时候来了又会失去,得而复失,所以种种都是在一个因果上。这个因果链上就在无为法性中妙有里面,相上来演绎,什么因演绎什么果,那么如果说,你不管是财布施和法布施,你都是有所得心,那就不如以无所得心进行财布施和法布施。
这是从有所得的层面来讲。如果从无所得的层面来讲,比如说,我的无所得的法布施还是要优胜于无所得的财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法是见法身,是成佛道的。一样的你带着无所得心,但是你结的是法缘还是福报缘。所以一样的无所得的也是法布施大于财布施。但是这里有一点,如果你以无所得心去财布施,那就大于殊胜于有所得的心做法布施。因为一个虽然是财布施,但是他以无所得心,是以法性来见的,有法。虽然你是法布施,可是你是有所得心来论的,还是有见。没有法只有见。
所以大家从这里,我们再去做功德的时候,大家就要学会这个善观己心。你是以无所得还是以有所得。当然这个也不要用错了,有时候我们这么一听就又在布施的时候非常执着,我是以无所得心布施,不断执着这个无所得,还是有所得。你就在布施功德的这一件事中去破这个相,往性上去汇,这个性怎么汇出来的,就你把相破了。也就是依着经文里面提供给我们这个思路,你这这样去正思维,这就是个入道方法。
所以总而言之,无所得殊胜于有所得。这个有所得的福德,所以才能说多少,如果说无所得呢,这里须菩提就说了,即非福德性。无所得就是指的从福德的这个布施相上去入这个法性,其实就是在一切法上得解脱。
我们从中也可以联想到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那个著名的公案,一个是说见的是福德,一个见的是福德性。你看梁武帝说: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计,舍身为佛奴。结果达摩祖师是什么人啊,观音菩萨的化现,铁面无私,祖师的风格,他不将佛法做人情的。唯以法为重,所以他说,你这个并无功德,他说圆妙的本自空具的法性,这样的功德不可以世间心世间法来求。梁武帝不在这个根器上,受不了。那只好北上就去面壁去了。其实这个公案也不是达摩祖师把自己好像装扮成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将一样的,人家是有出处的,此处的《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个公案,这个福德非福德性。所以佛才说福德多。
那么从这个较量功德来讲,你看这里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大家记住两个,一个是自己受持,另一个为他人说,就这样的一个福德已经胜过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功德。所以我们就要明白受持经义、受持经法胜于布施。并说出所以然,为什么?因为一切诸佛,一切的究竟法、圆满法都从此经而出生的。
那这里有一个很常说的乃至四句偈等,我们一般讲四句偈,大家都会觉得说,后面不是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吗,大部分都以为说是这样的,这就叫四句偈啊,不能够死概定在这样的一个定见上。那如果只有这四句为偈的话,那前面从说经开始,甚至世尊去乞食、宴坐,在这些经法上、圣言量上,难道受持就没有功德吗。所以很多时候对这个四句偈,其实大家还是有时候理解的比较狭隘,那我们一般这里为什么用四句偈呢,不是有通偈别偈嘛。一般以四句为一偈,或者四五六七个字组成一句话,四句话。那么就称为一个偈颂。但是如果是不规则的长行的,这样的一种经文,就像《弥陀经》呀,这一类的经里边,没有这样的四六句子,那就以三十二个字为一偈。这也叫做可以说这里讲到的四句偈。
所以这里的理解是怎么理解呢,就是用少来列多。因为四句偈是经言里边,就是经文里边话最少的部分。意思就是说,你看这里讲到的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大家想起了《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乃至十念,那我们就不能死框在说那就十念就行了。乃至十念,就是以十念为基调,十念也能往生。从这个十念开始,它是多多益善。所以这里讲的最少的部分尚且如此,何况多呢。受持四句为人解说,都能得如此大的福德,那何况去受持为人讲说,为他人说一段或者一章一品或者一部经。所以大家要从中看,我们要得这个经的意义,不要执着经里语言说,一说四句偈,马上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也是不对的。
那后面这里讲到为什么说受持才为真正的殊胜。大家看到了,一切诸佛,这是最极致的大圣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是最圆满的究竟法。最极致的人、最圆满的法都是从此经而出而生的呀,一切诸佛都是从本经出的。所以大家看后面讲到《金刚经》就是佛的法身呀,我们但看《金刚经》,但诵《金刚经》就能够见佛的法身,见自己本有的法身。这里设的即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大家也要看到这里不是教而是法。我们现在讲的只不过是教,你要借这个教来入这个法。
就比如说过去现在心不可得,你看我当下思维。当下思维是东方世界,后面讲到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可思量否。那我就感觉到,昨天从普陀山朱家尖到北京晚上。一早又法会完了,要到银川。一直去这样走来走去,好像在一个地儿,我也没离开我呀。那我不断在这个时空中行走,大家想想,真的有这么一回时空吗。从这个教法上,我们就要先了解。其次,从教法上来入法境。大家知道法境,就是说借着语言,从心地里生起这种相应,然后再把所有的语言和自以为的这种相应放下,就住在这里,不去了别。诸佛诸法都是皆从此经出。所以说从此经出,就是只论这个现量的去证,不是在这个教理上论,也不是在相貌上论,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些,不断的在提醒我们要离言绝相。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我们看后面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你看佛法本来是无法可说的,凡有言说就已经不在佛法里边。那我们首先所谓佛法是什么,就是成佛,入这个佛之法,佛的法。佛的法不是我们的凡夫法,不是我们分别。所以当我们说佛法的时候,就不是佛法,即非佛法,这是一种理解。就是前面佛的教法,都是指月亮的指,渡苦海的舟。而不是佛所证的这个证量法,就是天上的月和已经渡过去的彼岸。它只是指和舟,而不是月和岸。所以你在这个法相上,如果说执着的话,又成了障碍。
大家体悟这句话。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他的意蕴是无量无边。只要你往这个法上汇,怎么理解都行。你比如说有所得法,有佛可成,有成佛之定法,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也可以这么理解。或者我们也看到佛的良苦用心,就是他刚说所谓佛法者,刚让我们建立一个佛法的语境,结果马上就把你的心往那投,但是又把你的意识往断截。即非佛法,你不要以为真的有个法,随处立、随处破。就让你在这个立一法、破一法、破一法、立一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把你推到那个月亮现前的境界上。
再一个,我们比如说所谓佛法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说所谓佛法者,就是破世间法。破了世间法,才能出世间,才能成就佛道。即非佛法,就是破出世间法。你不要以为说,所谓佛法者是为了方便说,有世间法才说有佛法。那么当如果你这样,去了世间法,走到佛法时候。那又要破你对佛法的执着,即非佛法。所以说真正的佛法,就是真的是无佛亦无法,这才是真佛真法。总之,我们种种的理解,任何见解都是为了助成我们入这个无相无住。
我想讲到这里我再插一句,像我感觉到跟诸位同修们,我们越学《金刚经》,才越发现净土的殊胜。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你原来发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所谓佛法者。因为你现前念的就是佛的果地觉法,但是即非佛法。你就忘了说,也不管说我是凡夫我是圣人,我要怎样都不管,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行的是佛境界,但是破的又是对于佛法的执着。不要管那么多教法,就是为了你起行法,这非常殊胜非常微妙。
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下面这一段,还是在讲,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怎么差别呢。
一相无相分第九。但是,再讲这一段儿,也比较长。我想今天我们要停顿一下,因为要悟无为法,你先要入次第教。你必须厘清这个教法的修行,断烦恼,次第的阶位,高低境界。所以我们今天先要,在这个时间段,停顿一下,先来了解一些名词概念。也许有的人以前也听的讲过,但是今天因为到了这个经文的这儿了,那先必须有几个概念,我们要了解了,做一个备存。这样的话,我们后面听这一段儿就不会觉得云里雾里,觉得说这是讲什么呢,前些天讲的还挺通俗。今天一讲,就讲到这个玄妙的没听过的词上。所以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知识性的学习,再进行心地上的观照。 第一个名词概念,就是我们说的什么叫做烦恼。烦恼有时候又叫做结使,就是那个打结的结。有时候又叫做惑,迷惑的惑。那我们从一个凡夫到成佛的,这个起点到那个终点上来讲,其中的烦恼有三大类,最根本的叫做无明惑。那么途中,还有一个比较多,点点滴滴叫做尘沙惑,很多很多的烦恼。这个无明惑,是障碍我们成不了佛的,见不到中道。这个尘沙惑,是障碍我们度化众生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开智慧的话,这个事我也不懂,那个事我也不知道怎么个套路。虽然你的境界已经是菩萨的,可是你度化众生,你不了解这个套路。
就跟大家汇报一下,诸位,我这段时间虽然讲法依旧,可是我真的是心已经彻底没有自己的空隙了,还感觉蛮殊胜。因为没做过的事让我去做一做,体验一下。没干过的活儿,让我干一干。我才知道原来这里边,如果弄不好,做不好的话,里边发现说,你曾经没有心到过这,那你就不会在心应该到的这个地步上修。你不知道怎么下手,怎么观照。你只有到过这了经历过了,然后说一路这样轻轻地走过,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那有了这个资粮这个缘分,那么以后才能够应缘度众生。所以尘沙惑,就是指的说,好多事情我们不懂,要一点一滴的去经历去观照。但是这两个太高了,
我们今天主要给讲一下叫做见思惑,见解的见、思想的思。为什么要讲见思惑呢,因为见思惑是我们三界内的,主要最粗重的烦恼的一个表达。这个见惑的见,其实就是分别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对于我们收集的一些知识,认为的一些见解,或者从始而终的人生观,起了很多自以为是的见解、道理、说辞,可能都是邪见。所以就叫做见惑,见解上的迷惑。
什么叫做思惑呢,思维的思,迷惑的惑。思惑就是思维贪染,前五根贪染外面的五尘的境界,而起了这样的这种染着,这种不能自拔,所以叫做思惑。
大家想想看,我们现在是不是浑身,所有的身心世界都处在这个中。我们很多的见解,比如说不信因果,比如说我们常讲到什么东西要相信,一定要用我亲自见到了,才做为可以证明的证据,这就是一种邪见。甚至我们现在很多,自然科学、物理科学等等这些推出来的论断,只不过是截了一段,人类能够够得着的推比度量中,又假借着不可知的前因后果中,说不透了,自圆其说一番,好像能够自圆其说。也许经不起历史的审核,但是现阶段好像就是这么一个学说是对的。很多时候其实也都是属于见惑,见解上的邪见。
那说得这么教条,可能大家也搞不清楚什么。我告诉大家明确的,比如说不相信因果,不懂得有轮回,以为人死如灯灭,或者说进化论等等,是由猴子变的,这些都属于见惑,邪知邪见。什么叫思惑呢,就是道理上虽然我明白了,可是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是沉迷于其中,我还是拔不出来。比如说我们学佛教,学的知见很正,八正道的第一个就是正见。可是事情来了这个正见就软了,没了,回避了。这其实就等于说,你没有把见惑给破掉,而且思惑的作用还正在缠绵拔不出来。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烦恼,佛学的专业词叫做见思惑。
那么这个见惑在什么时候没了,在见道的时候能够断掉。比如说无漏的智慧法生起来了,懂得这个四谛的道理,四谛就是佛成道以后,去鹿野苑给五比丘第一次讲的苦集灭道四谛法轮,四谛法。那照见四谛的道理,明确在他心里,以四谛法的人生观,去观照自己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的时候,这就称之为所断的烦恼,就是把见惑给断了。因为他智慧显现了,那烦恼就没了。这样的断掉以后,还能不断的在生活中履练。依照这个四圣谛的智慧去观照一切生活中的境界的时候,这就开始属于断了这叫思惑,修道时所断的烦恼,所以这个思惑有时候也叫做修惑。
这是大家第一个明白一个词叫做见思惑,断掉见思惑就跳出三界了。那大家想,我们首先也要明白,我们听了断烦恼就以为说,一定有一个力量或者一个势力,把另外一个势力给摆平了、搞死了、抹去了。不是这样子的,是因为烦恼本来不是真的。但是我们见到这个不是真的的虚妄法,虚妄不实在的法,以为是真的,就提醒我们成就了一种定知见,就叫见惑。
那这个烦恼引发的我们,对外界的境界投射过来,我们内心的欲望一结合,然后我们就以为这个就是正常的,本能不这样才怪的这种烦恼生起来了,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如果你能更加的思维,不要让他在你内心起波澜、不起贪欲、不起嗔火,那么这就断的时候,就等于断了是思惑。所以说一切都是烦恼本没有实体,是你把它空掉了、看开了,才称叫断。不是说拿一个东西把另外一个给制服了,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会这么想。
如果你真这么想的话,那《金刚经》就讲不通了。因为你已经落入到分别二边中了。有了一个智慧,去断了一个烦恼。这个断是怎么断的呢,是看破了,当体就断。不是去打架、斗争才断。我们一般以为说去断,因为有时候会说去对治、去把它给降伏,我们就以为一定是像两军斗争一样,这样的断,不是这样。你想如果真的有一个烦恼是真实的烦恼,我们又有一个真实的智慧去断烦恼。那你生起真实智慧的执着的时候也是烦恼,用烦恼能断烦恼吗。所以大家看,见思惑所谓的断就是破了、空了,不去执着他,当体就断了。
那具体这里怎么断呢,既然是见思惑,我们讲是三界的烦恼,它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九地。这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概念。九地很简单,大家不要害怕,以为很艰涩。九地其实就是把我们欲界,因为有三恶道,还有人道天道,把修罗道也包括进来。那么因为是五趣,就是五道里边的各种众生都有,所以叫做五趣杂居地,这属于第一地。五趣杂居地再往上,就到了三界的色界之天,分了四个层面,叫做四禅天。初禅我们叫做离生喜乐地,因为离开了欲界的欲望,升到色界了,有禅定了,所以他生起很大的欢喜,叫离生喜乐地。那么再往上二禅,叫做定生喜乐地。禅定深入,不断的巩固,禅定力越来越深,所以他就又生起一种欢乐的感觉,法喜,叫定生喜乐地。再往上,三禅的时候,就叫做离喜妙乐地。离开你那种初级的,对于小小的禅定或者离开欲望的法喜,这种欢喜还是一种执着,所以叫做离喜,离开这种欢喜的执着的叫做妙乐。那种快乐是真正意义上的更高层次的法乐,叫做离喜妙乐地。那么四禅叫做舍念清净地,这叫做色界四地,包括五趣杂居地,已经是五地了。再往上就是无色界的四重天,叫做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叫九地。
我们众生在九地也就是这个三界之内,为什么要列九地呢,因为九地每一地都有九品思惑,思想上的烦恼,我们刚才讲到的思惑。这个五趣杂居地怎么算九品呢?就像那个往生九品一样,上品里面有上品上、上品中、上品下,中品里边又有中品上、中品中、中品下,下品里面又有下品上、下品中、下品下。这里大家不要听混了,上品就是指的你这个烦恼非常炽盛,很粗显的意思,下品就说明你的烦恼比较薄,每一地都有这么九品,九九八十一品,我们三界内每个众生都有八十一品思惑,思想上的烦恼。
那么见惑是怎么算的呢,从三界内来讲,不是刚才讲了圣智的这个佛讲的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但是我们没有听到四圣谛法之前,我们起的见解或者心念,跟四圣谛是相违背的。在相违四圣谛的这种情况下,其实表现出来就是种种的烦恼,因为你不跟真理相应,不跟真理同步,那一定就跟颠倒同步。这种烦恼呢,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有二十八使,无色界有二十八使,一共有八十八使。所以在三界来讲,我们的见思惑,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见惑是就三界来算的,思惑是就九地来算的。
所以第二个补的内容叫九地,为了补充见思烦恼,见思惑的这个数量,因为我们要了解一下到底到时候断是怎么断。那再讲一下这个见思是怎么启动的呢,就是我们说的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我们背的时候都觉得已经大概很溜了,这么背下来,但是我们要去现前体悟的时候,每个人还不一定有这种反观能力。也就是你不一定能找着你的贪、嗔、痴,因为相应的太久了,没有反观的能力,很弱。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为什么要说,反观自心。贪爱,为什么要生嗔恨呢,逆我了,违背我了,我喜欢的被违背了就生嗔恨。我讨厌的,你对他好,那我也生嗔恨。就是恼我,赞叹我冤就生嗔恨。那么这个痴呢,就是不明事理。慢就是自以为是。疑就是怀疑一切。
大家感受一下,我们现在是不是在怀疑一切。下意识的就保护说,真的吗?真的假的?这就是我们疑的烦恼,所以每天在这里边,我们自己搞不清楚。包括后面的不正见,就是身见,对自己以为真的有一个我,这个身体是我的。边见,什么东西都要弄个水落石出。种种的邪知邪见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就叫见取见。再一个就是有些东西没必要,他就以为,其他的宗教信仰持的不是佛的正知正见的戒体呀,等等。现在我们学佛法,很多人学成外道,而且还很虔诚,很精进,这就属于戒禁取见。
总归这十种烦恼就发挥在三界九地中,我们统称叫做见思惑。
大家也明白了见思惑,那么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包括九地三界。出三界九地怎么出呢,这又下面一个概念叫做四果,第一个叫做预流,第二个叫做一来,第三个叫做不还,第四个叫做罗汉。这是从凡夫开始修修修,修到进入圣境的这四个境界次第。最高的叫阿罗汉,阿罗汉就无生了,就是不再三界来投胎了,所以他已经就把见思烦恼彻底断的干干净净。
那么在阿罗汉成就了这个罗汉圣人的时候,他前面还有前奏,前奏的初果就叫做预流。预流到了什么水平呢,就是把三界内所有的八十八使的见惑,都断干净。那为什么叫做一来,一来就是他既然见惑已经断干净了,他开始断思惑。思惑呢,他只把我们五趣杂居地的,也就是我们初禅以下我们人道的,刚才讲了三恶道的,五趣杂居地的思惑断了六品。不是有九品吗,他断了六品,上品的上中下和中品的上中下,剩下下品的上中下还没有断,所以叫做一来。为什么?由于有下品的上中下思惑,会牵引着他必须还要到人道,或者说在欲界的天道,也就是我们说的六欲天,再出现一次轮回一回,才能够了却,所以才叫做一来。但是到了他这个地步,保证只剩下来一次。
那么什么叫做不还呢?不还就是三果圣人已经把五趣杂居地的后三品思惑断干净了。就是下品上中下,那么他就不会再来五趣杂居地,只会生到色界无色界,不会来到咱们这个欲界来受生,所以叫做不还,不还到欲界来受生了。那到了不还以后呢,再断掉这个色界和无色界,也就是上面八地,从离生喜乐地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八地所有的思惑也就是修惑呢,断的干干净净,就证阿罗汉果。所以大家看到了,这就称之为了生脱死,跳出三界。可能讲的速度也有点快,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这个四果,预流又叫做须陀洹,一来又叫做斯陀含,不还又叫做阿那含,罗汉就叫做阿罗汉。
好,那先给大家把这个有为的叫法次第先厘清一下,这个名字概念,你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段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大家从前面的概念明了了以后,再来贯解这段经文就发现了,这叫做前面的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注释。你看,他讲到预流果位就是须陀洹,说你真正要证到预流的话,你能执着的说,哎呀,我是得了一个这样的预流果,执着在这儿,能这么执着吗。你但凡这么执着的时候,你已经就证不了这个预流果位。因为你卡住了,有所得了,不是无为法了。无为法无到见惑能够无了,那么才能够证须陀洹果入预流果。可是这个里边就很巧妙,你越不执着,你才能越证到这儿。大家发现了,为什么我们说的无所得而无所不得,有所得有所不得。你能够无为到什么地步,能够空到什么境界,你才能够证什么果入什么位。所以这里须菩提就给世尊回答说,肯定不能够他自己这么想,你想他自己这么想的时候,他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了,他怎么入这个入流呢。哪怕我们听了他是预入圣流这个果位,但是也不能执着入流这个概念。因为他真正执着他入了流了,他有这个入,他就入不了这个流。因为他不入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个流,所以才叫做预入圣流。
那么斯陀含呢,也不能说我得斯陀含果。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叫做一来,你也不能执着说真的有一个众生,只到我们欲界再来一次,那这样的话,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不能叫做一来。一来就是实无往来,虽然这里讲的实无往来,就是破我们对于一往来的相,这才叫斯陀含。那阿那含也不能,为什么,阿那含叫做不来,也叫做不还了。他凭什么到不还的水准呢,就是因为他不执着无为到不还的果位,你还确定说有一个众生一定不还了,那说明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所以说实无不还,是故名阿那含,就是虽然到这个位,可是一定是破了到这个位的相,才能到这个位。
这个听的非常的教条,那我们再接着再给大家观心释一下。什么叫做观心释呢,你看这些果位呀,这是声闻果位。也就是说声闻乘、小乘里面的法,还要是以无为法而见高低。当然我们说的高低,也不要大家执着真的有高低,我也学着佛来这么一句。既然是这样,何况大乘菩萨法,他就是不脱离以这个无为法而论位次、论境界。所以大家看修行,就看你空到什么地步,无住到什么地步,如如不动到什么程度。
由此我们要可知,大家知道作为善知识来调教行者学者,就这样。他是想方设法的把一切法,甚至有时候,不管是正法、邪法、善法、恶法,他就是为了调教不让你有住,只要你住到一法中,他一定会把你踢出来。我们住到恶法的时候,他就劝我们要众善奉行。但是我们住到善法中的时候呢,他又觉得说你这是非福德性。
就像达摩祖师,本来想调教梁武帝从善法中走出来,他走不出来。这个时候,好了,就有一些行者他慢慢的上道了,他修行了。修行开始他会住到修法境界中,比如说神通,比如说禅定。如果再到这个层面,我告诉大家,其实我也有这种体悟,当然本人修行并不好,应该精进勇猛。但是,我看到有的非常精进勇猛,特别执着苦修的同修们,这样的一种行者,就祈祷观音菩萨一定会帮他在这个上面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也就是从这个有修有住有行的这个法,这个所谓的法喜中,再把他踢出来,让他往高了走。
大家要知道真正的到了这个高推圣境的时候,你看《楞严经》里讲到的,为什么说有的人甚至最后落到罗汉地步,就是因为不是从不生灭因而入手,他就觉得一定我要修成就,一定要这辈子要得个什么,比如开悟也罢、证果也罢。问题是你这么做,这么把起手大干一番,最后你还要知道,我们上一讲的时候,终点又回到起点,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你要修什么呢。你只要有修,追求证,只要有一念住在某一法中,我告诉大家,这都属于魔法,而非佛法。当然我们是在讲究竟,不是在讲方便。只要你有修,只要你以为我已经得到一个什么境界,什么果位,什么神通,一定是魔法。
这就是佛法这么伟大,就这么清白,这么干净,这也是禅法的妙不可言之处。禅宗的善知识就这样,只要你在任何住,只要你有住,他就想方设法往出拽、往出踢。我们感觉到好不容易积攒到,哎呀我的身心多么清净或者怎么,他就让你犯过失,往出踢你往出拽你,让你不往里边往进去住。所以啊,为什么说真正修行,一地都不知道二地的举手下足之处,不知道呀,这才叫高人圣境。那你看这马上要出生死苦海了,真正的出生死的时候,就是让你无住。
后面又讲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你看这里就不讲果了,只讲道。因为果还是有一个东西结在那儿,好像可以摘。阿罗汉,他是无生,就是跳出三界的一个无为之道了,无生之道了,但是你对这个道产生了有这个道,还是不行。为什么,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所以大家看看,这就叫佛法,这才叫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希望大家多多的反参,多多的念南无阿弥陀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无为法。纵然不明白,这辈子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那儿明白,一目了然的事。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晚推了大家的半个小时,在此忏悔。
下面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感恩成就,感恩诸位一起来建立法缘随喜大家闻法功德。我们下周再见。
(第十一讲)
好,我们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请诸位放掌。
诸位晚上吉祥,今天又是周一也是初一,那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刚经》已经到了第十一讲了。在第十讲的时候讲到了,因为一路都是循着经开题时候的问题,就是怎么住怎么降伏其心。佛在给须菩提的回答和表法中一直在依着应无所住、不著相的来说这个法,围绕的非常严谨。那在上一讲的时候,这个法表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从一个求解脱了生死的人而言,他从具足了见思烦恼、三界内的迷惑,然后一步一步地开始断,最后证果位一直到阿罗汉。可是通常的表达,容易引发我们自以为是的一种认知,就以为说断烦恼一定是见个分晓,分了个胜负,把它断掉了。殊不知真正的断烦恼,就是不烦不恼就是断烦恼,不要跟烦恼去烦恼,这就断了。那么证果位而言,不是说你入到一个境界了真的有这个境界给你入这才叫证。而是你的心广大、愿力慈悲广大到什么程度,能够放手到什么程度,那么所证的圣境,就在什么程度。
所以虽然我们有四果,也就是声闻乘的圣者,像刚刚入到圣人的行列,叫做入流。但是也不要真的认为有一个入到什么圣流了,不要有这样的概念。那么包括一来,也不要认为真的有一个来,有一个往;不还也不要以为说真的有一个去,有一个还;那包括罗汉,也不要真的认为说有一个罗汉道为我所得。那大家发现了在前面,是三种果位都称之为果,只有罗汉我得阿罗汉道不叫做道。这里是有一个差别相,本来果位就是通达这个道。因为这里的罗汉,是声闻乘的最高水准,至极之道,所以把它称之为道。
今天我们来看下面的经文。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大家看,就跟今天我们说起了,我说身心不得自在,难受。就有善知识说:为什么要求自在了,就是因为要自在,所以才不得自在。你看跟这里的法一模一样。既然说得了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这是世尊对须菩提的赞叹,也是在他弟子中,所得的属于他的缘法这样的一个,无诤三昧的这么一个定境。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境界称为人中第一?一个是他离欲第一,二是德行第一,就是因为有无诤三昧。我们一般的大家也会觉得说无诤嘛,一说佛法也会讲到说与世无争,跟人家不要见高下,不要有人我分别。这个无诤功德是哪里来的呢?一般都是曾经听佛说,有这样的法,有这样修的相续作用,修这个三昧,所得的种种功德。所以一定是前面有愿力,发愿而修成的无诤三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跟我们的联系比较大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应该注意,就是说在凡夫的时候,他跟很多的众生起争执、诤讼,不断的跟人家较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他有苦的果报,由于现在虽然得了罗汉的果位,可是他依然还在回忆往昔,依然在忏悔过去的这个业习,所以修的这个定叫做无诤三昧,这是须菩提。那么现在他已经入了圣位的话,得到这个果报。他希望所有的有缘者都来现前得这个果报,劝大家来修。所以说这里他在入定前也常做方便的愿力,也就是为了守护一切众生的无诤之心,他就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先起一个前方便,说应当没有一个众生能应着他的因缘而起斗争,先发这么一个愿力,然后再现生。
所以佛说他得了无诤三昧。人中第一。无诤就是不与人争,不与物竞。我们现在大家都深深的住在有诤三昧中,一般不但要与人要争,与物要争,与自己还要没来由的斗一番、折磨一番,斗争一番。这就是因为认识不了自己,体悟不到实相。跟人争就不要说了,跟物争是怎么争呢?就是本来已经满足了足够了,但是可能看到别人的比他多,那么就起了一个,自己还要比现在的自己更多的这样的一念心,这不就跟物争吗。可能我们会觉得说,跟物质有什么好争的,人怎么会跟物争呢。就是在争,这也是争。最后物也不争人也不争了,跟自己(争)。你看为什么哲学思辨或者演绎之道上,最后有的人就完全精神不太好了,或者抑郁呢。他就是要跟自己斗争,自己不放过自己,所以没来由的就会寻仇呀觅恨呀等等,这就是跟自己争。
所以大家想在这样的一种有诤的常态中,哪怕我们就是跟这个法,跟这一部经,这一句圣言,哪怕有一念的相应,甚至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感受,不是说一下子就入到中道般若中,那都是通体的透亮清凉,何况身心住到这种无诤三昧中呢。所以须菩提他老人家就是有这个本事,他在《涅槃经》里面提及到他说,他住在虚空地,怎么随顺众生才能得这个无诤法呢?说有人如果嫌他站着,那他就终日的就端坐在那儿不起来,就坐着。如果有人嫌他坐着,那他就又终日就站着不动,住于这个空性,这就叫无诤三昧。可能我们读过《法华经》的都知道那个常不轻菩萨,他其实也是一种无诤三昧。一切人是佛的这样的一种对境,历缘对境而修也是住的这个功德。最著名的我们藕益大师,莲宗的第九代祖师,他当时号称叫发三拌。什么意思呢,发三拌拌的是什么呢,就是说拼了自己的力量,被人看不起,怎么不待见,他也拌得自己饿死,或者拌得自己冻死,或者拌得自己被人给欺死。他都不忘初心,要修道。
所以大家看被人欺死,这不就是修得无诤三昧的因吗。就这么一件事,就这么一个法,你就只管去持的住,就能因果相应。所以佛说他得了无诤三昧第一,但是虽然是第一的离欲阿罗汉,这里的离欲其实属于无诤的功德,就是与世无争了,没有在乎了。
但是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假如我这么想,我是得了阿罗汉道,那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什么叫阿兰那行者呢?就是寂静的意思,就是无事。你看我们祖师们开示的时候说,丛林里边以无事为兴盛,意在于此,就是寂静不诤嘛。但是如果你在微细的心念上,你认为自己已经离了欲了,那就不叫无事了,就有事儿了。因为你认为自己离欲,这就是个事儿,所以自认为得道,佛就不给他说他得了寂静,乐寂静者,是这样的一个行者了。因为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所以大家都要来体悟一下无事法,寂静法,也就是说乐阿兰那行。其实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执持法。
你看我们为什么能够行一法,行一门儿能够一直坚持到底呢?其实就是一种无事的执持。比如说前面讲的布施,如果没有无人我众生寿者这种空性的观照,假如你在布施的过程中,一直在行这个法,生起一念的自我傲慢,或者对境的时候觉得这个受施的人不太如法,你看不起他等等。这一切的是非生起的时候,那么就有我和我所,有他和他得。必然求回报,要人赞叹,物质上要回收,这样的话那修行者就一定会得益、有求。在这种情况下长久以往你就会有停止之日了,因为你继续不下去了,有了障碍了。
所以大家想这个无事寂静法非常重要。这是决定了一个行者是否能够一直增进,就是把你的精进勇猛,使到前方没有障碍,一直能够在修行路上不断的节节高,这也是需要无事和寂静法来护航的。所以持续一件法门行一种功德,他也是自然而然要你无住的才能相续,否则你自己就把自己给折断了。乐阿兰那行者。
这是这段经文就到这里。下面我们今天再开始看一段,这是按照昭明太子分叫庄严净土分第十,经文是: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就这么一问一答。首先我们要讲一个知识点,就是说燃灯佛何许佛也。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亲教师、导师,也是他的授记师。燃灯佛没有出家的时候,叫定光如来,我们有时候也会听到说叫定光佛,大家要知道这两位是一个人。那么他和释迦牟尼佛的因缘,这里讲到说于法有所得,这是讲的燃灯佛给他讲的法。因为在曾经的一次燃灯佛要讲法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还是一个修行的菩萨,是一个因地的菩萨,叫儒童菩萨,又叫善慧仙人。见到燃灯佛走过来的时候,他就把自己身上穿著的衣服,鹿皮围的围裙解开铺在地上,就为了表这个恭敬,让燃灯佛当做地毯一样走。结果还有一点儿不够,就是没把道路给铺满,还有水,害怕把燃灯佛踏在水里,他就把头发散开铺在地上,补足了鹿皮没有铺满的那一点儿不够。就因为这个举动,怎么样呢,印证了他放下了自我,跟空性相应了,就是无我人众生寿者的这个程度已经到了这儿。所以佛当时就为他授记。
当然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就是说当时释迦牟尼佛修行,他到了一个什么水平了。从知识上大家要知道,从凡夫到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够修成就。那么粗显的了解,成佛之道上,从你初发菩提心开始修行,到前面菩萨的地步,比如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包括十住里面还开十信,这些都属于在第一大阿僧祇劫完成的修行路程。第二大阿僧祇劫到什么时候呢?从初地,就是登地的菩萨到七地,这属于第二大阿僧祇劫。从七地再往上修,到了八地开始,一直到成佛是第三大阿僧祇劫。当时释迦牟尼佛修的水平在哪里了,已经到了七地的菩萨,也就是进入到第二大阿僧祇劫,马上要圆满的时候,是这一件事情证明他圆满的。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马上要第二大阿僧祇劫圆满,进入第三大的时候,这时他听到燃灯佛给他讲法,给他授记,证得了无生法忍。当场就告诉他说,再过九十一劫,叫做贤劫。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的这个时代,他出世不是叫贤劫吗,过去叫做庄严劫,那么未来还有一个劫,叫做星宿劫,每一劫里面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那佛说你将来就是叫贤劫的时候成佛,你的名号叫释迦牟尼,就给他授记了。这也就是在燃灯佛所,所听的法。
但是所听的什么法呢,正是于法无所得法,也就是无生法。我们都知道,不是有无生法忍吗,这个境界,就到了八地的菩萨一般才能证得。证到一切法不生,那么如果说,你认为有一个无生法,能够得能够生,这就不叫做无生法了,就有生了。所以这里,佛就问须菩提,你以为在燃灯佛所,真的有个法得吗。须菩提就领解了,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大家想这个法都没得了,这个什么概念呢。就跟我们现在说,有了觉悟,又不可以有觉得执着,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入到真理实相中的话,就是说主观能动的能观的智慧,也就是能激发我们觉悟的智慧,和我们对着一切的事物,进行正确认知的真理,也都相融到一块儿了,没有一个对立的我在相应真理,这个真理在支撑着我的智慧,都相融到一起了。这个时候就是说一法都不生了,怎么去证明他得了无生法。我告诉大家,只有什么呢,只有忍可以印持他得了这个法了,就是证明。为什么,你真正得了无生法,一念都不生,一法不生的时候,那就在事中,具体的事上看你有没有忍得住。你被一试,试出来你没忍住,那你可能就没到那地步。
所以为什么除了无生法外,还要加个忍。这个忍就是来印持他有没有得。你说无所得的法,谁看得见摸得着,有看有摸那还是一种执着。你怎么去证明呢,就看你忍住忍不住,那释迦牟尼佛当时忍住了。因为燃灯佛过来的时候,他不但把自己的衣服给他披在地上,最后把头发都放下来,说明他无我相,那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了。
所以大家看这一段,总而言之就是,佛法前面不是说了不可取不可说。前面的经文说到不可取,不可说。可是如果不可取,那当时你做儒童菩萨的时候,你应该得不到这个授记。如果你得了授记,你怎么说不可取呢。那如果说不可说的话,燃灯佛就不应该给你授记。既然给你授记,说当来做佛,那说明就给你说了这个法,是可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一句经文才破所住,有所住,说如来在燃灯佛所,实无法可得。本质上没有一个法可得。
那好,到了这里,我们再讲一个概念叫做授记。要明了一下什么是授记呢。我们通常在三藏十二部中,也知道有一部叫做授记。大家读过《法华经》的话,那就太多的授记了。专门有一品,叫做授记品。五百弟子授记品。提婆达多也给授记。还有一部经典叫做《观世音菩萨授记经》都在讲授记。授记就是佛给菩萨乃至罗汉,给授予他们未来的悬记的这种说教。也就是为发心的众生,告诉他们将来一定做佛的预计,这就叫授记。
那一般我们要了解授记和授记的原理,先要了解授记有多少种情况。有一种授记叫做未发心而授记。就是说有些人他还没有开始修行,甚至连佛法都没有起缘,一直在轮回中。但是佛看到他的根性里面将来会好乐大法,比如说观到他再过若干劫,若干劫呀,哪怕是这么多的劫,他会发无上的菩提心。发完心了又绕边走了,再过若干劫,才能够起修菩萨行。那么再过若干劫,才可能成就佛果,叫什么,国土怎么样,什么时候灭度,正法像法多少年,度多少人等等这样的。那么如果佛给这个人来授记,就叫做未发心授记。也就是说,他跟佛法还完全不搭界呢,但是他就确定将来他会入道,他会起修行,他会最后成就。
那么还有一种叫做已发心授记,所对的人呢,其实就是已经修行上道了。就比如说咱们今天在群线上听闻的同修来讲,如果说佛现前来授记,就叫已发心授记。因为有的人修行已经很不错了,长久以来修习善行,非常勇猛精进,而且六根也无染,这样的人的发心住到不退,也就是进入学修的良性循环。他再不会入到三途八难,也就是不会堕恶道,不会生到没有佛的国土,不会有世智辩聪的障碍等等,这样的人那么他已该发心的时候,佛就给他授记,将来做佛,这叫做已发心授记。
还有一种叫做秘密授记。我们来了解,什么叫秘密授记。有的行者他确实是发了无上的菩提心,要行种种的布施,不断的精进勇猛的修法。那这样的人理应给他授记,就跟前面讲的。可是世尊害怕他由于授完记以后,生起自满自大的心障道,就不发精进心了。就等于说,哎呀,我一听佛说,将来我什么时候成佛。一听这个,会马上回馈反应到当下就不好好修行了。在这种情况下,佛就以威神力,秘密的说他将来一定成佛,但是只让其他的人知道,不让他知道。所以这个秘密授记又叫做隐覆授记,隐藏的隐,覆盖的覆。
这是三种授记。那我们一般对于授记的理解,第四种为正解,叫做现前授记。这种菩萨已经久修善根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修到第二大阿僧祇劫圆满了一样,得了无生法忍,佛就知道他的福慧将要圆满了,在一切的大众前,现前给他授记,说将来成佛,国土怎么怎么样,这叫做现前授记。
所以这里讲到的这个典故,因为佛跟须菩提都知道,其他经典里面讲到。我们听的时候,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说燃灯佛是谁,怎么给他曾经讲过法,为什么有这个因缘讲法,就是这么回事儿,顺便我们也把授记了解一下。
那前面是从教理上了解,下面我们再把授记进行一个观法,从心地上去做一个开悟。就是佛为什么能够授记。大家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授记呢,也能授记呀。比如说,我们午饭、晚饭,这会儿吃饭,待会儿吃完了一定会饱,我们也可以授这个记。你睡觉吧,睡到明天早上一定能醒,也叫授记。此时此刻,我们也讲到八点半,讲了半个小时了,再有半个小时,我们就结束了,这也叫授记。所以大家发现了没有,授记依附的是什么,就是因果和空性。你有这个因必然会有果。那么这个因果怎么从因到果,因果相扣呢,就因为他是在空性的平台上。现前我们常讲万法唯心、心为万法,万法就是因果法。
所以我们现在因为把现前的万法唯心的心地,只能打开这么点儿,一天的时间能够得着,一年能够得着,甚至或者说一辈子够得着。那有的人呢,有点儿小通,过去修行留下点烙印,前生后世也能够偶尔的梦一把,看一把,也可能吧。但是太少了,这个心地,只有佛能够彻底打开,现前观照。所以我们的前因后果,在佛的心地中就是即因即果,当体因果是同时的。就跟左手拿着碗,右手筷子就跟上来了,就吃饭一样,一下子就看到了。所以他为什么能授记呢,他是照着这个实相中的万相,而以我们活在虚相,依照此道来说这个法,就叫做授记。
所以大家现前看,其实授记法还是讲的缘起性空。说到授记,我们觉得是一种预言一种推测,但是就佛而言,他是看着实况,直接转说的。希望大家从心地来入授记法。你看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来藏呀。那我们再要打个闲岔的话,告诉诸位,净土法门大家说是不是授记法呢?净土法门正是全面圆满的授记法。为什么叫无量光寿呀,就是阿弥陀佛他已经不在时空的错觉中了。所以授记法的原理就是缘起性空。为什么在《佛说无量寿经》里面讲到,弥勒菩萨问有多少国土多少菩萨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佛就给他如数家珍的说,哪个国土,佛叫什么名字,然后就会说,彼有多少多少亿菩萨皆当往生,这不是授记吗。《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也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然后怎么怎么样,将来会导致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不也是授记吗。包括第十八条愿力,若有人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不生者,我不取正觉,这就说明我取正觉的时候,就得必然生,这也是授记。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前面讲的四种授记,净土法门全在其中。比如说,有的人还根本没有八字一撇,但是他可以保证将来能听闻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虽然他没有发心,但他将来能得闻佛号,这就已经种佛种了,这就叫没有发心的授记。再比如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定能够往生,这不是就叫做发心授记吗。你比如说秘密授记来讲的话,也许我们自己完全还不知道这么回事,人家清净海众早就知道,你哪个时候往生,生的什么品位等等这些,到了极乐世界,那就自然而然好景在前,这就叫秘密授记。一旦往生以后,住到清净海众中,圆证三不退的功德,就叫做现前授记。大家知道圆证三不退的功德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念不退的时候就是证无生法忍。所以这就跟释迦牟尼佛当时在燃灯佛所,所得的授记正等无异。所以大家要知道,净土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我们在这里又耽搁一点时间,本来讲《金刚经》这又等于绕道一样,可是他是通的。净土法,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他的功德就是现前授记。这个法我们要了解。也从这个授记,引发我们在心地上进行一个观照,这就是佛法,你看这一部分叫庄严净土。
我们再往下看。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我们常讲到说,大乘佛法叫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菩萨们在修因的时候,他把六度万行的种种的法门功德,全部回向清净的国土,成就净土。但是清净的国土,就着这个法来讲,它是无形无相的。无形无相的,你用什么东西能够庄严呢,什么东西能够庄严无形无相的,这样的一种无染世界,只有定慧之功德才能庄严。
所以我们通常以为,菩萨庄严佛土,一定是有的呀,积功累德呀,结果这里须菩提说,何以故呢,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断掉庄严的想,庄严的相,是真庄严,在一切土中而能庄严。一般我们庄严呀,如果是庄严世间的佛土,现在我们基本上所持的法,都是在这个层面。比如说造寺院、写经书、印经书、布施供养等等这些,这都属于庄严世间国土。如果庄严去见佛土,你想现前见这个佛土,那就是见一切人,普行恭敬心,无差别心,叫见佛土。这里是庄严的心净佛土,我们常讲心净则国土净。所以这里的庄严佛土者,虽然说庄严,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庄严,根本法就是心净则国土净。
什么叫做净呢,净不是好或者善良了,我们就以为是净,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把清净的净,当作人品中比较干净的净。就好像做点善法行点好事,就以为这个人很净,不是的。是不著于相,不取于法,也不取于非法,这才叫净,这是根本的净心之道。
那这个就难了,为什么说又要庄严佛土,又说即非庄严。这就是法,就让你不落两边,这才叫真正的庄严之道。你著相的庄严,那就是前面讲的取了法了。好,那我们一些行者,一听是这样畅快淋漓,就觉得说这种去前面讲到了世间的佛土的庄严方法,他不去行了。布施供养、造寺写经他不管了,我告诉你,这也错了。如果你误会了这个不著相就是不去干,不去庄严,那就又取了非法。前面取了法,这里取了非法,在这两者中,你总是偏了一边。所以你看这里讲到的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就是让你不执着有,就是不应取法。是名庄严就是不取于非法,不执着空。
所以大家看,我们为什么说要修六度万行,六度就是庄严,福慧资粮。但是一定要以前五度以般若为正眼,前五度来讲,布施也罢,持戒忍辱等等这些,这确实是修因地的庄严国土,但是如果没有般若的空性,来指导这个非空非有这样的一种任运的进行,长远发心的话,那就是等于说,要么就取法,要么就取非法,一定会陷入到这两种窠臼。
所以大家看,我们在讲到佛世尊的时候,并不是从他的应化身,或者报身,一直在讲佛的法身。那在讲法身的时候,就是以正法为身,正法为身就没有色相之身,没有这个身哪来的土呢。所以说一般我们讲到净土的庄严,它就是因为净土是无染的,就是不著相的这种诸法实相,恰恰它才没有功德不具备,所以有种种七宝来庄严。但是,又不会受种种物资或者幻相这种束缚,生不净的执着心,所以就不生定相叫做庄严,这才叫庄严。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这一段。
那我们来又循着刚才的这两小篇来总结一下。大家看到了前面讲的这个小乘四果,是从入流到罗汉。这里又讲的是什么呢,是大乘的修法,这就圆满了,大小乘是同步的。因为刚才讲到的,所谓的庄严国土,还有燃灯佛给他授无生记。所以我们看出来《金刚经》,就讲的是一脉佛法,就讲无住法,成就无住心,一直没有偏离这部经的血脉。那后面讲到,我们说的大乘佛法他的六度万行,他是无量的法门,为什么这里只讲到授记和庄严国土呢?
大家要知道这就是佛法的自利和化他的核心,就有这两项给体现出来。授记就说明是行者、修行的菩萨,他自行自利嘛,证到了无生法忍,所以叫自行。庄严国土是菩萨度化众生,度化他,所以叫做化他。自己悟到无生法忍,所以佛给他授记,这叫自利。那么怎么叫庄严国土,国土里面有谁呀?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些众生由佛菩萨去度化,心地清净,国土清净,这样庄严起来,这就是化他。所以你看大乘佛法的行门虽然多,但是没有出这两种范畴,就是自利利他。佛讲法如此的严谨,有时候我们读《金刚经》会觉得说前一段儿说到那儿,后一段转到说到那儿,好像前不搭界,后面就跟《四十二章经》一样,一段一段的,其实它的血脉一直是相连的。为什么说昭明太子分了这么多分呢,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圣言量的一种隔断吧,会让著相的众生,就把学这部经典的血脉,从中有可能会隔断,这也是一个弊病。
那么,前面讲到的授记,是得的正报,佛的正报果报。这里讲庄严国土,是佛的依报,世界的这个依的果报,依正庄严,称之为佛。也就是说菩萨得了无生法忍之后,就再没有其他的事了,只有这件事一直干下去,成就众生进佛国土。所以你看这一段讲的全体就是这个法。虽然这段很短,大家明确一下。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段话,我们看到了是从开经以来,须菩提总的提问,这里来做了一个总的回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看这是故须菩提,是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讲的一系列的讲解,如果能够相应,不要说这一直讲下来都能相应,只要我们能够在里边相应一句,那当体就是金刚座的法,就是这样来无住,这样来降伏自心。
所以说这里一开始就讲的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就是说决定是这样子的,大家要跟得上,因为这一句,就是回应前面所有的教法教义,就一定是这样,这条路不会错。不管是小乘也罢,大乘也罢,所有你欲入佛法的,欲成就佛道的行者来讲,因地也罢,果位也罢,都要当下就要修这个无住法,当下就离相。
诸位大家正在线上听,此刻就是当下,虽然我们听着好像有一个宏海,一个和尚,我们在拿着手机在听法。好像有这个法,这种种的相,如果你能当下能够圆离,就在这个法中不要有住,不要同步而再生多一层的心,这就是应当的应,就应该这样,这就是一种心地观法,当下就离相。大家不要再这会儿听的时候,又想到说我要离相,或者又把它下意识就推在将来了,不要在将来相中再去了却,多此一举了。体悟体悟。
不应住这里的不应,就是指的错误、颠倒的路线。凡圣的决定的差别就在这个应,这个生如是和不应的、不应住的分别上面来看。所以大家看这里讲到的色,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色乃至声香味触法,其实与我们是毫无关系的。我看到参考书里面讲的非常认同,为什么我们就是,依这个色生这个心呢。主要是发生在哪里,就是在这个住上,你住在这个色法上了,你这个心就生起来了,粘住了。所以就要反观到底谁在住呢,谁在住?如果说你不住的话,不应住这生这个心。大家要体悟,是不是就从中拔出来,这种拔也是多余的种说法,就是马上就入到这个任运的觉海中了。
所以此处,他的文法上也和《心经》一样,先是把色法提出来,然后说声香味触法。其实如果方便说的话,为什么说为上乘大乘人说呢,就我们听的有时候特难受。有一种感觉说,说的确实好、痛快。可是自己呢,好像就贴不上去。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看到,或者说感受到、捕捉到,到底色声香味触在哪?捉不住,当然这个捉不住,不是说让你著相,就是你观不到,太粗浅了我们的心,你都不能够把脉把到那个脉上。所以虽然时刻就在其中,但是我们却找不到这个境界的相状。大家仔细地罗列的观照一下,色声香味触,世间一切的境界,生活中的感觉,我们本能的这个,现在不是说刷个存在感吗,这不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你在哪儿去刷呀,你绝对离不开这色声香味触法,法就是心绪浮动的境界,然后我们就在其中任运地遨游,称之为人生多姿多彩。
所以说,如果我们要修观照的话,你还要在这个色法、身法上再去,当然,这是已经到了这个析空,就是分析地去修了,很容易入道。虽然从《金刚经》顿悟的无心于万物,当下就落地的这个上面来讲慢了一头,当下就落地你就不必须千丝万缕,就体悟在法上产生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我们通常的感觉,是觉受。与这个觉受上,再不起觉想,就在觉悟中不要起这个觉想。那我们又会觉得说,哎呀,达不到,太难了。大家知道你看放眼整个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让我们去精进,大家仔细的分析一下,哪一法门不是让我们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心的。大家想想哪一法呢,让你不要太在乎,要放下、看破,让你常要忍辱柔和,包括具体的去舍财,恭敬一切众生,甚至诵经礼拜持咒。
大家想想所有的这些方法,哪一个方法不是让入,生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的,就想入这个境。甚至包括我们说的鸡汤,只要把鸡汤喝一喝也能够啊,现在什么认识自我呀,善待一切呀,什么走自己的路,不要被其他人所左右等等这些,偿还债务,忏悔得清净,所有的法都是让我们入这个法的,你不要把它隔开了,就是这样子的,一味的佛法,只不过我们今天把他摊派在《金刚经》上。
所以说不应住而生心,真的是,如果依着主动的方法去修,你主动,哪怕你念念,哪怕你就分分秒秒间,都能够持在持的这个境上。不被色声香味触法一下子把你拉下水,就始终在这个境上。那就跟住到三昧里面一样,那就能够脱,摆脱。主动的修法也可以,那当然,你可以被动的修也行。被动就是随缘的活着,彻底被动一任因缘就是摆布,就这样。但是你还是会有一个,怎么说呢,主动或者随缘的这样的念想。真正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心,就是既不主动也不被动,就按着自己的习气走,于觉中不生这个觉,在这个觉中没有作用,我觉得我都说多了,只能说到这儿。我们再往下看。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是这一分的第二小段,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了,了解一下就打个比喻,譬如有人就是指的发大心修大果的人。那么发大心修大果的他能够证到胜妙的报身,这个身,就是比喻报身。报身就像什么呢,就像须弥山王一样。为什么要用须弥山,须弥山又叫做妙高山,最大,在众多的宝山中,须弥山是最大的。所以用这里来比喻,已经过累劫修行,因缘果满得了实报庄严身,这样的身大不大呀。须菩提就说,甚大,非常大。世尊说,何以故,说怎么才叫真正的大呢,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就是只是报身之大,有形象的大,那一定会有量的。
当然,虽然说报身的量,我们肉眼凡夫是看不见的,只有登地菩萨以上才能看得到胜妙庄严身。那看起来对凡夫来讲,他是无量的,但是他还是一种有量的无量,因为他被物化了。而真正的法身他才是用这种无为相,有形有相的报身称之为大身,无形无相的无为法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身。一个是有量的无量,一个是无量的无量。所以这里就讲到,佛说,这个佛身呀,不同于须弥山一样,他不是有为有漏之身,所以说是非身,是名大身,大家理解。
那好今天时间又到了,大致如此,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