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守很有古代贤人的作风。
孙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儿,他姨临死时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他说:我的大女儿坏了一只眼睛,你可以娶她妹妹为媳妇。
姨死了,孙泰娶了姐姐。有人问他,他说:她是个残疾人,不嫁我,谁更合适呢?大家都很佩服孙泰讲义气。
有一次到城里的集市上遇到个卖铁灯台的,他就买了,回来让别人擦洗,原来是银的,孙泰急忙还给了卖灯人。
中和年间,孙泰打算把家搬到义兴,买了一所宅院,用了二百千缗(mn)钱,先付给了一半的钱。后到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时再搬进去。
两个月后,孙泰回来把船靠在宅院前,又把另一半钱也付给了卖房子的人,使他们搬到别处去。
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妇人痛哭,孙泰非常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哭。老妇人说:我在这里为公婆尽了孝,但是子孙不争气,把房子卖给别人了,所以才这样悲伤。
孙泰怅然失意了好半天,然后对老妇人说:我刚接到京城来的信,已经提升到别处当官,所以不能住在这地方了,这所住房还是让您儿子掌管吧。
说完,解开船缆就走了,再也没回来。后来孙泰的儿子孙展,进士及第,入梁为省郎。
原文:
唐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守操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女也。先是,姨老。以二女为托曰:其长者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姊原作娣,据唐摭言改。)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何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磨洗,即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倚舟墅前,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迨事舅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始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固不可驻此也,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子展,进士及第,入梁为省郎。(出《摭言》)
二、程彦宾
前蜀罗城使程彦宾是临淄人,攻占遂宁时,他亲自率领一百多个士兵,冒着滚木流箭把城攻破了,俘获了三名少女。
这三个少女姿容都很美丽,彦宾把她们安排在一处房子里居住。
后来她们的父母带着钱请求赎回三个女儿。彦宾不要金钱而归还了他们的女儿,并告诉他们说并没有人冒犯这三位女子。
父母哭着拜谢说:但愿你早日建功高升。
彦宾笑着回答说:我的愿望是死的时候没有什么病罢了。后来年纪过了高龄,果然无病而死。
修善积德才能改命,来看看古人积阴德的事迹
原文:
前蜀罗城使程彦宾,临淄人也。攻取遂宁,躬率百夫,直冒矢石。城破。获处女三人,蔚有姿容,彦宾以别室处之。浃旬间,父母持金请赎,公还金归女,告以全人,父母泣而谢曰:愿公早建旄节。彦宾笑而答曰:吾所愿寿终时无病耳。后年逾耳顺。果无疾而终。(出《儆戒录》)
三、李质
唐朝咸通年间,吉州的牙将李质得了病快要死了,忽然做梦去了冥府,见那主管官说:你曾经救了七个人的命,应该延长十四年的寿命。
小吏拿文书去请上命。过了半天,出来对李质说:事情办完了。
马上命令使者领着李质送他回家。他们走到一座高山上,那使者把他推下山去。他就吓醒了。
李质暗暗牢记着这件事。从这以后病渐渐好转直到痊愈。后来果然又活了十四年才寿终。
原文:
唐咸通中,吉州牙将李质,得疾将死忽梦入冥。见主吏曰:尝出七人性命,合延十四年。吏执簿书,以取上命。久之,出谓质曰:事毕矣。遂命使者领送还家,至一高山,推落乃寤。质潜志其事,自是疾渐平愈,后果十四年而终。(出《报应录》)
四、范明府
唐朝范明府有个人,忘了他叫什么名。他比较会算卦,被选授到江南一个县去当县宰。
自己算了一卦说:来年秋天,官禄和寿命就都到了尽头,准备出京上任时又去拜访了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你来年七月寿数已尽,怎么还去远地作官呢?
他说:我本来也知道寿数将尽,但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出嫁,我想赚点钱给她出嫁罢了。
然后就上任去了。到任后买了一个婢女,盘问她的姓氏。婢女说:姓张,我父亲曾当作堰官,因为兵寇作乱,被卖到这个地方。
他惊讶地站起来,又问她父亲的名字,原来是他过去的老朋友。
就对他的妻子说:我的女儿不愁不能出嫁,先把她的嫁妆拿出来,在城里找一个谨慎善良的人给老友的女儿婚配。
任职十年期满回到京城,那个占卜的人吓了一跳说:你以前怎么骗我骗得那么厉害,算你的官禄和寿命全都没有了,现在居然一点儿事也没有。莫非天干地支有了错误?还是你积了阴德?
范说:都没有。占卜的人一再追问不停,范才把嫁婢女的事告诉他。
占卜的人说:这就对了,你的福寿不可限量了。后来他作了几任官才寿终。
原文:
唐范明府者,忘其名,颇晓术数。选授江南一县宰,自课其命云:来年秋,禄寿俱尽。将出京,又访于日者,日者曰:子来年七月数尽,胡为远官哉?范曰:某固知之,一女未嫁,利薄俸以资遣耳。及之任,买得一婢子,因诘其姓氏,婢子曰:姓张,父尝为某堰官,兵寇之乱,略卖至此。范惊起,问其父名,乃倣昔之交契也。谓其妻曰:某女不忧不嫁,悉以女妆奁,择邑客谨善者配之。秩满归京,日者大骇曰:子前何相绐之甚!算子禄寿俱尽,今乃无恙,非甲子差缪,即当有阴德为报耳!范曰:俱无之。日者诘问不已,范以嫁女仆事告之。日者曰:此即是矣。子之福寿,未可量也。后历官数任而终。(出《报应录》)
五、裴度
唐朝中书令晋国公裴度,长得又瘦又小,他的相貌不够尊贵,多次在功名场上受挫。他自己也很疑惑。
正好有个相面的人在洛中,很被士大夫官员们称赞推崇。
裴度特意拜访了他。问命,相面的人说:郎君你的相貌神采,同一般人稍有不同,如果不作达官贵人,就会饿死。现在还看不出来贵处,可再过些天来访,我给你仔细看看。
裴度答应了。有一天他出去游览香山寺。徘徊在走廊和侧房之间。
忽然看见一个穿素色衣服的妇女,把一件丹黄色贴身单衣放在寺庙的栏杆上,祈祷祝愿很长时间。
瞻仰拜谢之后就走了。过了一会儿,裴度才看见那件单衣还放在原处,知道是那个妇女遗忘了,又考虑追上送给她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收起来,等待那妇女再返回来还给她。
太阳已经落山了还不见来,裴度就带着回到旅馆。第二天早晨,又带着那件衣服去了寺里。
寺门刚开,看到昨天那个妇女急急忙忙跑来,茫然失措,又惋惜长叹的样子,好像有什么意外的灾祸。裴度就跟上去问她出了什么事。
那妇女说:我的父亲没有罪被拘押起来,昨天有个贵人给我二条玉带,一条价值一千多串钱,打算用它来送给主管的人,不幸丢失了,这样我老父亲就要大祸临头了。
裴度很同情她,又仔细地追问那东西的颜色,都说对了,然后就还给她,那妇女哭着拜谢,请裴度留下一条,裴度笑着谢绝并请她回去了。
不久他又到以前相面人那里,相面的人仔细审看之后,声音和脸色都变了,惊叹说:这种相一定是你积了很大的阴德,前途不可限量,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裴度就把前几天的事告诉了他。后来裴度果然作了高官。
原文:
唐中书令晋国公裴度,质状眇小,相不入贵,屡屈名场,颇亦自惑。会有相工在洛中,大为缙绅所神。公特造之,问命,相工曰:郎君形神,稍异于人,不入相。若不至贵,即当饿死。今则殊未见贵处,可别日垂访,为君细看。公然之。他日出游香山寺,徘徊于廊庑间,忽见一素衣妇人,致缇褶于僧伽栏楯之上,祈祝良久,瞻拜而去。少顷,度方见缇褶在旧处,知其遗忘也,又料追付不及,遂收取,以待妇人再至,日暮竟不至,度挈归逆旅。诘旦,复携往,寺门始辟,睹昨日妇人,疾趋而至,怃声惋叹,若有非横。度从而问之,妇人曰:阿父无罪被系,昨贵人假得玉带二犀带一,直千余缗,以赂津要,不幸失去于此。今老父不测之祸,无所逃矣。度怃然,复细诘其物色,因而授之。妇人拜泣,请留其一,度笑而遣之。寻诣昔相者,相者审度,声色顿异,惊叹曰:此必有阴德及物,前途万里,非某所知也。度因以前事告之。度果位极人臣。(出《摭言》)
后记
古语云贤达之人能安命也,意思是说只有贤德良善的人才能真正掌控自己命运,从容处世。
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行善积德谦虚待人,必定如同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改变命运!
曹彬戒杀变吉相的故事曹彬是宋朝时代的一位大将,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颇有一番汗马功劳。有一天,曹彬遇见高士陈抟希夷先生,陈希夷是很有学问的人,善于相术,看了曹彬的相,对
杀生故事时间:2025-02-21
施食不仅能让我们的劫祸和苦难得到消减,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阴郁和忧愁,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和得心应手,而且通过施食还可以帮助我们化解一切的灾劫和苦难,使我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9
善良的白菊仙女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不幸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独眼侠客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沉香产于苦地,名于富贵乡,为人所重,千金以求。采集沉香相当艰难,野生沉香不像矿物,没有矿脉,没有显著标志,寻找沉香只能靠经验来判定。沉香树生长在海拔400至1000米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09
鬼与农夫 (一个平凡的小故事,给人的震撼却无法形容)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在看完后带给人的震撼,却绝不是笔墨可以表达、言语可以形容的,
为人处世时间:2025-02-07
01.猫和猪是好朋友。一天猫掉进大坑,猪拿来绳子,猫叫猪把绳子扔下来,结果它整捆扔了下去。猫很郁闷的说:“这样扔下来,怎么拉我上去”猪说:“不然怎么做?”猫说:“你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30
鬼道众生的故事:借住一下 借住一下南宋时,有位叫司马文宣的人,平时虔诚信奉佛法,也时常礼请僧人来家中诵经念佛。司马文宣有一个弟弟,兄弟俩平日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1-24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佛陀就说了一个故事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4
再来我们看下面这个,『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这个我们前面有讨论过,在《放生文》注解里面,也把它编进去,「活蚁二事」,一则短命长年。他这是讲有一位小沙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8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法、非礼的事。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8
黑叶猴报恩的故事在重庆金佛山密林深处,猴子和人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去年7月底,北基山脚下的山民王志成在林中采药时遇见一只两岁多的左手受伤的黑叶猴。王志成把黑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23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和聆听过很多有关于人的因果报应、地狱这方面的事,在本地的庙宇里或古迹里都详细的有这方面的记载、雕塑画像、壁画等等。使得人看后触目惊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救龟奇遇的故事黄叔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里念书,见到友人捉得了一只龟,将要把龟壳剖脱下来(多残忍呀!)黄叔达可怜这只乌龟,把它买下来放生了。后业,黄得了病,很严重。他的儿子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07
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30
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拿着把五颜六色的气球,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就放出一只艳丽的气球。于是招来了一大批踊跃的购买者。老人在一阵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忽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2
黄柏霖:讲佛典故事化解老菩萨心结我以前在讲佛典故事给老菩萨听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她在做资源回收,她讲给我听,她说她儿子非常地不孝,要夺她的财产,还逼她把房地产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6
这样来打坐,身体香如玉如果你以清净心打坐,过一段时间就会闻到奇异清香,这个香气来自你的身体。这就是南怀瑾所讲的将津液转化为长生不老之液学佛打坐之道。我们打坐坐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5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往生篇《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愈,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后,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在清朝顺治年间,顺治甲午这一年,有一位书生叫汤聘,他是溧水县人,有一次要到省城去应试,结果在旅店里面就患了重病,到了半夜就断气了。他冥冥之中就感到自己的灵魂从头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3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二信诺施乞,考中高第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141、宁波有一读书人某生,喜欢寻花问柳,但个性颇长厚,因赴考到省城,考期尚早,觉得枯坐无聊,就起了寻芳的兴致,友人带他到一民宅,有一少妇坐着刺绣,旁有一老妇,是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2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的时候,看见一群男孩在路边游戏,堆积泥土当作粮食、宫殿。 有个小男孩远远看见佛陀到来,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佛陀,就把泥土当作米,上前施给佛陀。佛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黄柏霖: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这让我们想到,《金刚经》里面讲了佛陀的过去生,他在当忍辱仙人,就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心念,他当忍辱仙人的时候,在山上修行。那个时候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08
长修,姓汪。住在皖北某村,活了五十多岁,心特别毒害,一辈子谁也不怕,一点亏都不能吃,光占便宜。村里人都不敢惹他。从下面几事中即可看到他人怎么样。九十年代中期,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2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作者:琳达我姥爷出生在地主世家,他父亲哥仨都很有钱,他父亲排行第三。我妈妈还记得幼年时,家里院子周围有炮楼,还有人扛枪站岗。这么显赫的家族,富足的生活却与姥爷不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不传人闲话的狐妖沧州盲人蔡某,以弹唱为生,每次路过南山楼下,就有一位老翁邀他弹唱,并与他相对饮酒。二人关系逐渐亲密起来,老翁也时常到蔡家与他共欢。老翁自称姓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怕什么东西?炮火连天,兵荒马乱,有人吓出了毛病,整天心神不定,一会儿急着看医生,一分钟都等不及;一会儿医生开了方子却不肯服药,医生请了一个又一个。印光大师笑他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2
罗梓生居士生西记罗梓生居士,福建闽侯人,弟兄三人,排行最小。幼读诗书,八岁丧父,他侍奉母亲,善待兄弟,成年后参军。由于他忠厚老实,俭朴廉洁,从不自欺欺人,赢得军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2
麂子救人的故事 有一位从大峡谷中走出来的僳族朋友,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怒江边一个叫嘎拉的小山村里,生活着一个善良的猎人。一天,他在一条山涧边救助了一只不满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01
黄柏霖:魏武帝灭法的故事魏之武帝,这个也是在历史上很有名,要灭掉佛法的魏武帝,北魏的武帝,我们讲说三武一宗禁佛,这是北魏的太武帝。他刚开始是崇信佛法,后来因为受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26
夏日炎炎,室友合钱买了一个大西瓜回来,急不及待地切开,不禁大失所望。淡淡的粉红瓜肉上面沁着几颗小小的水珠。“妈的,西瓜不红!”室友恨恨地骂道。我能明白室友作为消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3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足去饿鬼界,当时看见一个饿鬼,形貌丑陋,令人汗毛竖立。这鬼的身体腾出炽燃火焰,并且口出蛆虫,脓血流溢,臭气熏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1
打猎人(1)地震局的老刘,跟我学藏传佛教的修法,他和老伴还跟我到甘南合作镇求赛仓活佛灌顶。有一天他给我带来一个病人。这个病人胸部疼痛很厉害。他几个月之前胸部不舒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15
看到这个故事后,再遇到不讲理的人你也不会生气了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个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5
黄檗禅师自幼便出家为僧,有一次他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个举止奇怪的同参,两人谈笑,一如故人。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时,正好溪水暴涨,那个同参叫黄檗一起渡河,黄檗便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