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十种,皆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见稍亏,邪魔遂炽,无益更损,求升反沉。由此浅根怖道不学。《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一段谈到末法的时候,修行有诸多的障难。这一点可能我们观察自身或其他修行人,还真是触目惊心了。
修行人一般都要修戒、定、慧。行人修禅观(修禅定、观想)时,主要是要把烦恼伏住,最后要断烦恼,使自性本具的心光显发,破除无明的愚痴、暗冥。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文章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五十种阴魔,色、受、想、行、识等五阴中都隐藏着魔。如果不修行,这些魔呢倒也潜伏在五阴里不出来;但当你有一定的修行功夫,就能把这些魔给击发出来。
击就是激起,发就是显发。所以我们有这个五阴,就必然有五阴魔。修观行没有功夫,它不理你;一旦你修禅定,比如要破色阴、受阴或者想阴的时候,这些魔呢,就能显现出来。如果对这些魔认不清,就可能被它所控制,走火入魔,那就非常危险了。
五阴的每一阴都有十种魔,它会依照修行的境界而起。比如当色阴修到一定程度,神识都能够自由出入;或者内观的功夫能看到身体内部的情况,五脏六腑哪个地方有虫啊什么的,都能够把它拣出来,而且身体都没有障碍。
或者定中能显现佛的形象,甚至佛还在讲经说法;或者在黑暗当中能够见到种种的东西;或者随着定功越来越深,身体就像草木一样,拿刀砍都没有痛的感觉;或者很远的地方都能够遥视,能看得清楚;或者很远的声音都能听得到这些都有可能出现。
当这些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如果有正见,就会知道这是由于修习禅观这种定力而暂时显现的,不是真正的破烦恼的圣人所证,就是不作圣解,这个魔事就能歇下来。
如果你说啊!我这个境界多好,我已经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那就是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一般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都是经不起考验的,有一点境界就认为到家了,证道了。这是色阴的十种魔。再说当一个修行人破了色阴之后,将破受阴,这时候就要注意受阴的十魔。
一切众生都有大悲心,但善心乍起的时候,如果没有正见来平衡,就容易着悲魔。悲得太过度了,看到那些苍蝇蚂蚁,都跟自己的儿子似的,看着它怎么这么可怜哪见人就掉眼泪,就是悲伤过度,诸如此类,是谓悲魔。
还有狂魔、易知足魔、我慢魔、欲魔等。欲魔就是在禅定当中,由于知见不正,贪欲心很重,误入种种欲念的境界。如能觉悟这是一个会出现偏差的情况,就可以把它矫正过来;如果认为是圣人证悟的境界,那就麻烦了。
这个欲魔一旦入到没有正见的修行人的内心,就会诱惑说:淫、怒、痴就是菩提道,并变化成种种白衣来行淫欲。如果没有正确知见,行淫欲之人还自认是持法子(就是修行佛法的人)。由于这种鬼神力的加持,欲魔就能够摄受没有正见的愚人,来跟它一块行欲,这样的人有百千万之多。
欲魔住久了,这个人的福报威德丧尽,就生起厌嫌之心,离开这个人的身体,麻烦很快就接踵而来,生前遭受国法之难,死后堕入无间地狱。这是受阴魔。
我们再看看想阴魔。想阴魔会以附体的现象出现。如果你有一念贪求之心:贪求善巧、感应,贪求有深入的禅定,贪求想得神通、得长寿等,这些天魔或者年老成怪的精魅,就会马上趁虚附到你的身上。
你贪求什么,它都能满足你的愿望。比如说一个人想贪求很多很殊胜的法,并且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天魔就变化成佛菩萨或祖师大德的形象给他说法。这个人若在定中看到这些情况,就会认为很真实:呀,我知道很多法,专门为我说的,别人都不知道!
由于魔力的加持,他这种我慢心就起来了,也确实能够辩才无碍,讲得头头是道。等到天魔离开他的身体,他这种蛊惑人心的因果报应就现前了,生陷王难,死堕地狱。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做房子,一旦被附体,就好像一个房子有两个主人,在那里打架。你看现在也有被附体的人,真的是很苦。
为什么会有这种附体的现象?
被附体的人肯定是有所贪求的。以前我们到东北弘法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被附体的人过来。但这些人会对附体的魔作正面评价,说是他的护法神,得要好好伺候有这种认知就麻烦了。
被附体的人其实真的是苦不堪言,想睡觉的时候附体不让睡,而且还在他耳朵旁边说这说那。他又好奇,喜欢问一些事情:我要做这个事,做得成做不成哪?他要问一问身体里面的东西。
有时候他很想干什么,附体却不让他干,纠结得真是身心憔悴呀!所以要把这个贪求之心彻底放下。那附体来了怎么办?你真得要好好地对待。既然来了,它也是众生,你首先要跟它和平相处,要用善心对待它,说我要念佛给你回向,然后请它一起念佛。
因为这些附体的无论是天魔,还是年老成魅的精怪,都是暗冥的,当你念佛时,内心的心光显现出来,它待不住,就会离开。
《楞严经》讲,在末法的时期,想阴的十种魔常常出家修道,这很麻烦的。这也是末法的一个衰相,魔进入僧团里面来了,或者附到人体里面,或者自己现出种种的形状。
这些魔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大我慢,认为它证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持戒律,赞叹淫欲。所以我们判别邪正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是不是真正持戒!魔所现前的都不持戒,破佛律仪。这是想阴的魔。
色阴的十种魔属于依境界而产生的,叫心魔(内心的魔显现出来);受阴和想阴的魔属于天魔,从外面过来的;行阴和识阴十种魔属于见解上的魔见魔。这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这些魔能够损伤、杀害行人的法身慧命。
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有平实的心。古人说: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你一旦着魔了,魔入到心腑,真是很麻烦。我们一定要有正知正见,也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在末法的时期修行,外面诱惑很大,内心非常散乱,烦恼深重。
我们要老老实实念佛求生净土,千万不要一上来就非得要开悟、要见什么、要证什么,只要求一个能带业往生,就了不起了!
有些人说,闭关是为了想要至少达到分证即佛的位次。猛地一听,这有种理想主义色彩,也值得赞叹。但分证即佛是什么情况?连智者大师、蕅益大师都达不到的。只是闭几年关,就想得分证即佛?如果好高骛远的话,还真的会出麻烦。但世间人呢,容易被这些所诱导。很多人喜欢问:啊,你修行,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开悟了?是不是得哪个果了?
之前有上海的一批企业家来,最后,有个人好像鼓了很大的勇气似的问道:哎呀,法师,我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我说:没问题,你问吧。这个不知道你现在开悟了没有?我说:我没有开悟,跟你一样。
他把开悟看得很重要。旁边有个人说:现在有一种开悟焦虑综合症一学佛就要开悟!如果说一个修行人经不起这些诱惑,觉得如果说自己开悟了,得什么了,就能得到名闻利养了,所以我也要装模作样了,这样的话,就有可能犯大妄语。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啊!现在这个时代,若真的能够做到粗持戒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很了不起的修道人了。
有的人确实精进心勇猛的话,会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禅修当中。因此,莲池大师非常慈悲地引用《楞严经》所开出的五十种阴魔,告诉我们,末法修行多有障难。
行人修定在真妄相交的时候,会现出种种幻境。这些境界现前时,不要害怕。因为修行有功夫才会着魔;没有功夫时,魔还不管你呢!只要对这些境界能做到不执著、不分别,能够观空,它就是善境界。
如果你出现这个境界,就认为已经得到证果的圣人境界了,那无论是内心的阴魔还是外面的天魔,就会马上趁虚而入,把你控制住即受群邪。本来修行是想求出离、得解脱的,但正见稍亏,邪魔就炽然,不仅没有得到解脱,反而沉沦、堕落了。
这种情况也发生过很多。举个气功的例子(因为很多气功也修定,但是不究竟,方法与目标都不正确),九十年代时有一个气功热,就有不少人走火入魔了,被送到精神病院。当时有一个国外学者,本来是来研究其他问题的,之后发现练气功出问题的人很多,他就做了个专题,到精神病院去了解:你是怎么得精神病的?原来修什么气功的?还专门写了本书。你看,不练气功还好,一练练到精神病院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某些气功大师说,你练气功能够得五眼六通。眼通有透视、遥视的功能;耳通能够听到这个、听到那个;还能够隔空取物,把远处的东西取过来他们甚至还说,我在哪个地方发气,你们在全国各地同时接我的气哦!大家就在那里摇头晃脑地接气。专门讲神通,迎合了一些人的贪求心理,一追求的话,就出问题了。
而且这个魔都能够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能顺着你的心来满足你。想要旅游,它可以带你去看其他的地方,风光无限。这些定中显现的魔境,尤其是见佛见光的境界现前时,真的让很多人很难透过去,就会误入得很深,因为太殊胜了。
由于在修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上述种种魔障,就使得那些根机浅的人认为不修道还像一个正常人,怎么一修行就怪里怪气的,以至于害怕修行,怖道不学。
所以在这个时代,真的要去读一读像《楞严经》关于五十种阴魔的一些经文,了解靠自力修禅观的道路是怎样地险象环生。
末法行人要依照祖师的指示,走老实念佛这一条路,稳妥、保险,可以避免 求升反沉的结局。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坐船过海喻:是佛力,非自力「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道理很简单、很明白,我们只要肯上船,你就可以到彼岸;你能到彼岸,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1
这时莲花王太子来到了丛林中的一棵大树旁,铺上了吉祥草,于其上安坐,并且开始观察,以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让他远离世俗的缠缚,而来从事修证成就无上菩提与广度一切的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堪布阿琼仁波切 著丹增嘉措活佛 译大堪布阿格旺波,又称堪布阿琼,生于公元1878年。乃圣地大班智达贝玛米札和雪域智者之王遍知者龙钦饶降巴的再显化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7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虚云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自力与他力之融合一、跳越两个思维上的谬误讨论佛教的“自力”与“他力”,首先应该避开两个思维上的谬误。一为逻辑的二元思考模式,一为模糊的错觉。所谓逻辑的二元思考模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瞋恚,就是很大脾气,很大的无明;这种无明,就是前生造罪业的根,所以才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的罪孽根。”什么叫老虎神?老虎本来已经很厉害,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虽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念《普贤行愿品》。希望道友们今后也要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借助共修的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02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太贪心,贪大,贪多。看着《普门品》,你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我要生极乐世界,又念《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但这个心,应是清净不染心,不是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指信自己的心,也就是自皈依。‘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达真堪布:不取舍因果,哪里还有修行呢?只有佛法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讲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过这些因果关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前世不修今生苦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6
文革时,一女被剃了阴阳头,公众批斗,当众羞辱,该女是一位有身份的人,虽学佛多年,但还是难忍如此大辱,当时死的念头都有了。禅门大师贾题韬当时递一纸条,该女豁然开朗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6
常想睡觉就是业障,如何克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为什么好睡眠呢?就因为饮食不调。或者是吃得很多,就生出一种食困,吃完东西就想要睡觉。你若是把饮食调得恰到好处,吃东西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2
修行三秘诀若不能谦虚忍让,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就会有很多障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修行不可各处卖修行,卖广告;一卖修行,就会着魔。有些修行人是诸佛来护持,有的是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轮回真实案例:人生不幸真是老天不公吗? 笔者:下面两文是笔者转自无量光催眠工作室的博文。可见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或同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你身边的。为什么?因缘使然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佛陀传授给我们许多慈观的方法。有一次,一群僧侣对佛陀说,他们丛林寺院附近有精灵作祟,造成许多困扰。佛陀于是对他们说了《慈经》:希望达到安乐平静的人,应学行正直、谦恭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修行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心。知足,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因缘。我们修行时,会出现不知该如何修行的违缘,但若我们有知足心,则不会出现违缘,反之若没有知足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成刚法师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
佛答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