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禅宗与净土宗同是力行的法门,一主自力,一倡他力,其基本见地及修行次第却有不同,故自隋唐以来,禅净之诤断断如也。
参禅者自标即心是佛,每每讥讽净众为着相念佛者,净土者自谓仗佛加被,每每讥诋参禅者为浮泛。宋永明延寿、天衣义怀出,始倡禅净双修,相即相融,事理无碍,禅净之诤才告暂停。时至今日,或执禅毁净,或执净毁禅者仍大有人在。
那么,禅净二宗各有什么思想特点?二者能否调和融通呢?余谨依先圣之旨,再释禅净之义,以一得之见求教于大方,以期抛砖引玉。
二、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1 、禅宗的思想特色
自迦叶灵山会上拈花悟旨以来,到达摩二十八传而至中国,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至六祖慧能,自此一花五叶,各胜擅长。
禅宗认为,一切众生既然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就能成佛,可见佛之一切知见、德能本自具足,现现成成,离一切能诠所诠,无须外求,只有靠自己去体验、去实践、去证得,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当体即是,动念却乖。因此,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高唱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初期的禅宗寺院甚至只有法堂,没有佛殿。一切只凭自己努力,绝不倚仗他山。故有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之极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之公案,不用求真,唯须自见是其思想特色,故称难行道。
2、净土宗的思想特色
横超三界是各宗的共同目的,而手段却各有不同。净土宗认为,末法时代的众生业障太重,五浊恶世诱惑力太大,稍一不慎即堕轮回,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解脱者不多,大部分众生需要依靠他力即佛力的慈悲加被。
阿弥陀佛在因地中发四十八大愿:如有众生愿生彼国者,皆率众接引。后阿弥陀佛果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其光明无量,黄金为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其国人民寿命无量,皆是阿鞞跋致。娑婆众生只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并至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临命终时,虽未断惑,亦可伏惑带业往生,与诸大菩萨聚会一处闻佛说法,自然断惑,永不退转,一生补处。即简便易行,又无重堕轮回之忧,摄机独广,故称易行道。
3、二家合论
合论二家异同,今分三点详述。
(1)自力与他力
自力与他力,是禅与净的根本区别,自力亦叫增上,他力称为他增上,只有自、他二力展转增上,乃至圆满,才能到达极果,缺一不可。禅宗并不否认他力,如皈依三宝便是依三宝的加持力;特别是受戒,定要三师、七证、自四羯磨等, 戒体才能成就。只是禅宗特重自力,净土特重他力而已。
禅净入门手段不同,禅宗以自力感应他力,难行能行,明心见性,开佛知见,自力增长,他力展转增长,自然万魔不侵、诸佛护持;净土以他力促成自力,先往生不退之净土,在佛力加被下增长自力,目的相同,殊途同归。
值得一提的是他力只是一种助力,任何事情的承办都以自力为主,只有自力达到了相应的程度,才能显出他力的力用,感应道交。
所以《观无量寿佛经》才提醒众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如若平时不修善业正因,单等临命终时的十念,如何往生?
(2)难行道与易行道
难行道与易行道出于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由于自力与他力的不同,禅宗被称为难行道,净土宗称为易行道。
佛说法四十九年,用尽言辞譬喻,分别解说,引化众生,最后还是回到未说一字的离言说上来。禅宗即从此无言说处着手,直指人心,这就需要利根上智,颖悟力强才能参透,见性明心,所谓难行之难,就难在这里。
教是从浅至深渐修渐进,禅则钵水投针直穷源底,教的终点就是禅的始点,顿悟的关键也就在此,但是,一步走错,则堕魔道,万劫难出,故禅宗集顿悟、难行于一身。持名念佛则平稳易行得多,只要坚信有极乐世界,发愿往生,至心念佛,即可往生,迳登不退,故称易行道。
其实难行易行,也只指入手功夫而论,应视个人根性与精进程度而定,《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载:释迦过去世所行的是难行的苦行道,弥勒所行的是易行的乐行道,弥勒发心比释迦早四十劫,久已证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可是,释迦却比弥勒先成佛,弥勒还得当来下生。这是因为秽士之秽虽能障道,亦能促道。
《维摩诘经》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净土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裟婆具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胜天般若经》《宝雨经》《宝云经》《大智度论》等都有类似的说明,可见难行道反而易行。
但是这并不是说易行道反而难行,据传说,释迦因为多化众生,弟子心已纯淑,利他功德圆满,但自利功德却还不足,弥勒多修净土行,久证无生忍,自心早已纯淑,而一向少为众生,利他功德却未圆满,故释迦七日七夜说偈赞怫,超九劫而成佛。说偈赞佛是易行道,似乎又说明易行道易成佛。这只说明念佛容易学、容易行,不是说容易横超三界;参禅难行难入,并不是说难超佛果。难行易行,实在取决于众生根性之利钝,修行之笃懈,以及对机与否来决定的,法法平等,实无难易高下顿渐之分。
(3)参禅与念佛
净土的入道手段是念佛,禅宗是参禅,二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穷心绝虑,一下子很难做到,临济的话头禅,提起一句话头追虑审问,以抵挡和打破一切杂念妄想,亦即以一妄而消万妄。这种方便施设与净土宗抱定一句弥陀同一机。六祖的无念禅观,与净上的实相念佛也极为类似。其实先德们早就参破了这一点,如六祖慧能以念摩诃般若波罗密代替念佛。四祖道信在江西吉安被围时,也劝大众但念般若。北宋东山法门的念佛禅等就是很好的例证,何诤之有?
三、结论
已知禅净是可以圆通的,也是应该圆通的,佛说无量法门,法法平等、法法圆通。只是无论任何法门都是要信坚行深,把得住,则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任运一法皆可成。善教者不妨学教,善禅者不妨参禅,善净者不妨念佛,禅净双修,显密兼习,只要自认适合自己,均可修习。如果以为记得几个名相,背得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论是非,只能徒增业障,岂不悲乎?余修学无长,马齿徒增,言尽于此,即说一偈曰:
佛说一切法, 莫非显真心。
安得禅净力, 妄自定浅深。
一句南无佛, 心光自发明。
了此话头源, 当下明本性。
识此佛来去, 参禅证无生。
动静皆自如, 净土即此间。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人他这个报身尽了死了,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死后不会堕三恶道,也不会堕八难。还能够听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这样来打坐,身体香如玉如果你以清净心打坐,过一段时间就会闻到奇异清香,这个香气来自你的身体。这就是南怀瑾所讲的将津液转化为长生不老之液学佛打坐之道。我们打坐坐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5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净土宗是佛教发展极有影响的,所以历代高僧都是很推崇净土宗。我们学习净土宗的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潜心修行净土法门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净土宗的感应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02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问:佛教在中国最易普及的宗派是什么?赵朴初答:净土宗。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广大群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明代的净土宗蔡惠明在明代佛教各宗中,净土宗已成为「共宗」,拥有信众,影响最大。这是因为禅丶教丶 律丶密各宗的传人对自宗的「解脱之道」缺乏信心,觉得只有净土念佛法门,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禅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点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中国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似乎仍应深入探讨,本文想就此谈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第九讲 人人心中有净土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唐朝六祖慧能??今天我们能在净行法师主持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净土宗此宗以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又因慧远大师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西方净土,所以该宗又名莲社宗。晋慧远 住匡庐 结莲社 德不孤慧远大师,东晋雁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禅宗运用不二法门,超越一切对立,以明心见性,回归于清湛纯明的本心,彻见本来面目。象征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主要有彼此不二、 垢净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其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十章《涅槃经》与禅宗思想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附录I、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说明:1.本图系根据《五灯会元》、《祖堂集》、正续《高僧传》、《禅灯世谱》、《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中国佛学人名辞典》附表、《巴蜀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近代江胜观味农妙煦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所有同修都有一个最困惑的大问题,就是家里有蟑螂、蚂蚁、苍蝇、蚊虫,怎么办?不杀牠,牠就来扰乱你的生活;何况蟑螂、苍蝇还会带来传染病的媒介。杀牠,犯了杀戒,造了罪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前几天,有一个居士有个附身的,来见我,见了我之后他跪在地下告诉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黄鼠狼。为什么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伤害他们家十几口。也就是黄鼠狼,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黄念祖: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为什么在这里头特别标出十六正士做为上首(这里注解没有发挥)?这就表示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因此这个法门也就契会于当前的社会环境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01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本经会中,以普贤菩萨为一切菩萨之上首」,他做一个总的代表,代表出家的,跟《华严经》上所列的完全相同。「余文殊、弥勒、贤护等出家在家菩萨,暨十方来会无量无边之诸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9
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心量大,以平等心待人接物,恩怨平等,亲疏一样。一切众生里面,年龄跟自己父母差不多大的是长辈,像对父母一样的孝顺、尊重,年龄跟自己相差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9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1现在这个世界,由于交通便捷,距离缩短了,哪个地区有哪些善知识,几乎我们都能知道。可是这些善知识都有自己的道场,请也请不来,想请他来住世,谈何容易?2今天交通便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在这个世间,哪个人不喜欢财?可是要知道,不义之财,决定不可以取;不义之财你要是取得,你命里头的财库就有亏损,你命中的福禄就大大地打折扣了。你用偷、骗、杀生等不如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1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2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1 “请转法轮”非常重要,什么原因?如果没人请转法轮,佛法就灭掉;有人请转法轮,佛法,也就是正法,才能够常住世间。2 我们建道场,目的在哪里?就是请这些法师、大德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如果求做功德去护生、放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没有功德,他就不肯做。到底有没有功德?给诸位说,没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没有白做,因为有福德。福德与功德不一样,为求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一时者,时成就也。盖时无实法,长短随心。延促同时,三祇一念」。这个意思就讲得深,首先告诉我们时间不是真的。时间在《百法明门》里面就是时分、方分,时分是时间,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禅是修开悟的,听经也修开悟,为什么?你听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它跟世间法不一样。听多了,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像密宗,刚才讲用莲花做比喻。「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在莲花表法里头,「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1.初学佛的人,每天在做晚课的时候要做个简单的反省,想想这些我有没有做到。2.早年我在美国,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了五科作行门的标准。净业三福,要想想,这三条念念不能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如《婆沙论》云」,下面是在论里头节录这一段,「菩萨昔居菩提树下,初夜魔女来相媚乱。……中夜魔军总来逼恼。……须臾觉察即入慈定,令魔兵众摧败堕落」,这是《大毘婆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具众威仪」,威仪是规矩。规矩,佛门有佛门的仪规,世间有世间的规矩,但是现在这都没有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了,世间人也没有了。不但在中国没有了,现在外国也松了,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1在今天,佛法已经走到了存亡的边缘,如果没有人懂得请法,佛法真的会在这个世间消失;有人懂得请法,佛的法运就兴旺,所以我们要懂得请。请哪些人?看看年轻这一辈里头,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1
我们看到相应这两个字,我们的身口意像不像佛陀?佛陀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佛一生不妄语,换句话说,三皈、五戒、十善,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圆满表现出来了,有这个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