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维摩诘经》说:「菩萨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也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六祖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经由人道才能成佛,在其它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要进趋佛果的前阶却是做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果也就完成了。所以,如何健全人道,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课题。
贰·人道的完成
做人的条件很多,儒家说的是忠信孝悌;佛陀告诉我们要行布施、持戒、禅定,这三者不但能让我们将人做好,并且能使我们进一步生至天上,因此这三者又叫「人天三福行」。不过,学佛最重要的,第一步要发心,心发则佛道堪成;其次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信仰才有力量。有了发心与信仰,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布施、持戒、禅定等修行,则人天福报具足,必能从人道渐次进入佛道。
一、发心
在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就是发下列三种心:
1.发增上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
2.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
3.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
我们希求人天果报所发的心,就是增上生心,也就是希望未来所得的果报,都能比现在更增胜一些。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上心经〉,佛陀告诉弟子,欲得增上心,应该数数念于五相。所谓「五相」就是:
第一相:心与善相应,若生不善念时,就以此善念对治恶念,使其不生。譬如木匠以墨绳测木,以利斧治之令直。
第二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则观恶念能带来灾患,观想一切恶念都是障道,是所以不能成正觉的因缘,如此恶念便不生起。譬如有人年少可爱,若以死蛇死狗等不净之物系于其颈,还有什么可爱的呢?这是以厌离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三相:若虽念善,恶念仍起;虽观恶念能障道,恶念仍生,此时应去除一切念。譬如明眼人在光明下可见各种东西,如果把眼睛闭上,即使有外境、有光明,则毫无所见,这是以不念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四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观念恶患时,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时,亦生不善念。这时,应以思行渐减其念。譬如有人急速行走,自忖:我何不徐步呢?即便徐行。又自忖,我何不停下来呢?当他停下来后,又想:我何不坐下来呢?正当坐下来时,心中又想,我可以躺卧下来。这是以渐减的方式对治恶念。
第五相:若念善时,生恶念;观念恶患时,亦生恶念,乃至不念念时,思行渐减时,恶念仍然不灭,这时只好咬紧牙关,所谓「齿齿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譬如两个大力士捉住一个瘦弱的贼人,他只好乖乖降伏了。
发心就是开发心田,佛经中常将我们的心喻如田地,心的田地如果不开发,纵使外缘具足,福德具足,也不能长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种子,没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结出好的花果。所以,我们要开发心中财富,开发心地能源,必须从发心开始。世间上,发心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发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二、信仰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信仰,心灵没有皈依处,他的内心是空虚的,人生则如无锚之船,随波逐流。有了信仰,内心才会充实,生命才能圆满。但是,信仰不能植根于贪求上,而必须安住在长养慈悲道德、正信因果之上,这才是正确的信仰。
学佛的第一步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为了确定自己的信仰。信仰可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尤其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佛陀在成道的时候,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也就是说,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性能,佛性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是因为被无明烦恼遮掩,所以要靠自己去发掘,信仰就是开采佛性的方法。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论中譬喻说:「信仰的利益如手。」好比一个人进了宝山,山中蕴藏许多的宝藏,如果没有双手,就不能挖取宝物。同样的,我们学佛,好比进入佛法这座无尽的宝藏里,如果缺乏信仰,就无法坚定不移地埋头挖宝,依靠著信仰,才能获得其中的功用。因此,要想获得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具备信仰。
三、修行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的证悟,尚需经过解行的修学过程。《大毘婆沙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佛遗教经》说:「闻法而不行,如人数他宝,自无一分毫。」《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在在说明佛教是解行并重的,既需要慧解,尤须付诸实行,如此才能获得实益。所以皈依三宝以后,进一步要受持五戒、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能不杀生,则得健康长寿;能不偷盗,则得大富大贵;能不邪淫,则能家庭和谐;能不妄语,则能受人赞誉;能不饮酒,则不乱性。
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者,可说是众福之所归。由于能持净戒,现生不受国法,并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人天爱戴,天龙护持。
十善业也是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同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海龙王经》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一个人若能常行十善业,不但自己幸福快乐,社会也多了一份安宁祥和。
从受三皈,进而受持五戒十善,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说又更上层楼。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能常行布施,广结善缘,常行禅定,以定得慧,则不仅是完成人道,更是向佛道迈进了一大步。
参·佛道的完成──修学菩萨五十二阶位
佛道就是解脱之道、菩提之道、涅槃之道。佛经上说,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也就是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功德,以至成就佛果,必须经历三大阿僧只劫。其间必须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称为菩萨五十二阶位。分别是:
1.十信:是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十信是因为菩萨在萌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之初,所修以信为主,故名十信。
2.十住:是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住是指菩萨于此安住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故名十住。
3.十行:是欢喜行、饶益行、无恚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此十位通名为行,是因为能行六度万行,则必能利益有情。
4.十回向:是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诸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法界无量回向。此十位通名回向,是因菩萨能将所修,普皆回向给一切众生。
5.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位所以通名为地,是因为菩萨能总摄能证之智与所证之理的功德以为自性,并依持所修行,令此自性得以生长。
6.等觉:当菩萨修至第十地的法云地时,已经位邻佛果,仅比佛果略逊一筹,因此称为等觉,也就是等同正觉的意思。又名一生补处,表示次一生即将成佛。
7.妙觉:妙觉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究竟佛果,因为它的境界奥妙不可思议,故名妙觉。
五十二阶位中,十信至十回向属第一阿僧只劫,十地中的初地至第七地,属第二阿僧只劫,第八地至第十地属第三阿僧只劫。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而修成佛果,也就是成就正等正觉。此时不但泯除人我关系,建立无人我对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平等观;并且能视一切众生如同亲人,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的慈悲观包容一切众生;尤其能正观缘起,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法,一切众生都是累世的亲人眷属,因此能不执空有,不执生死,在无住观中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永恒无限的境界。这个境界,正是我们学佛人所追求超脱的境界。
因此,我们如能建立平等观、慈悲观、因缘观、无住观,以此为待人处事的依归,那么当下就是在实践「佛道在众生身上求」的佛道。
肆·结语
《法华经》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来赞歎生而为人的可贵。《阿含经》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些都是意谓人身的难得,人间的可贵。
生而为人,到底有什么可贵?根据佛经上说,人道有三事胜于三恶道及诸天: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有了这三个条件,加上人身有种种痛苦,而这些苦又是在我们「堪忍」的限度内,所以它不但不会障碍我们学道,反而会激发我们的精进勇猛心,成为学道的增上缘。因此,人道是成佛的枢纽。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得何生度此身?」得生人身难,因此应该好好珍惜人身,好好把握今生,只要我们能把人做好,把人道完成,其实已经掌握到成佛的契机,已经迈向成佛之道了。
第二篇 从入世到出世
壹·前言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做俗谛,把出世间法称做真谛。佛教虽然重视世间法,但是更重视出世间法。不过,人生在世,是不能离开世间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离开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所以对于世间、出世间法,我们应该抱著「先入世、后出世」的态度,惟有把世间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出世;惟有先入世的人,才能出世,才能升华。
另一方面,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佛陀成道以后,不舍世间众生,仍然到处说法,把菩提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但求众乐,这就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所以,学佛应该要先入世后出世,然后再从出世而入世;要具备出世的般若智能之后,再积极从事入世的度众工作。
贰·入世的生活
人既然不能离开世间而生存,也不能没有入世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大部份是过著:
1.以物质为主的生活,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份。
2.以感情为主的生活,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佛说「众生」为有情。
3.以人群为主的生活,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居。
4.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因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
人虽然过著物质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为主的生活,但是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远令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有净化的感情生恬;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常久和平相处,所以我们要有六和的处世生活;根身是无常的,因缘会招感聚合离散,所以我们要有法乐的信仰生活。
一、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中的「正命」告诉我们:身为佛教徒,必须从事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用正当的方法取得钱财。
所谓正命就是合理的经济生活;反之,经营不正当的事业生活,就是邪命的生活。譬如开酒家,逼迫别人从事色情行业;开赌场、贩卖人口、毒品、枪械,或者算命、卜卦、看相等。在《佛遗教经》中,佛陀曾指示佛教徒不应该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是不合乎因缘法则,不合乎正命的经济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有了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后,如果钱财有盈余时,佛法指示我们有几种的处理方式:
第一、要供养父母师长。(约占全收入的十分之二)
第二、要让妻子儿女衣食无缺。(约占十分之四)
第三、要扩展正当的事业。(约占十分之二)
第四、要有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约占十分之一)
第五、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约占十分之一)
这就是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
二、净化的感情生活
平常一般人只对自己喜欢的人好,遇到和自己有缘的人,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身心生命都交给他;自己讨厌的人,不但不肯多付出一丝关心,甚至还要打击、伤害他。一个学佛的人,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的精神,对待众生要能从「有缘」的感情做到「无缘」的感情;甚至别人对我不好,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应该平等施予欢喜,施予关怀,不必计较得失利害。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大慈悲精神,升华感情,与众生同体,这就是净化的感情生活。
三、六和的处世生活
佛教称出家人为「僧伽」,就是「僧团」的意思,又叫「和合僧」。因为僧团是本著「六和敬」的精神,在追求智能与行事度众方面都能和谐相处。
「六和敬」可以做为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1.见和同解:这是思想的统一。在佛教里,大家对佛法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为行事的最高标准,每一个人能够捐弃个人的成见、执著,建立相同的共识。见和同解运用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国家的律法制度、行事政策要能认同,在思想见解上要能统一,以免意见分歧,背离轨道。
2.利合同均:这是经济的均衡。僧团中如果有施主财施供养,不可私自独享,要交由僧团集中处理,大众共有。利和同均运用在社会上,让有钱的人帮助穷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建立一个安稳均富的社会。
3.戒和同修:这是法制的平等。僧团遵守著共同的戒律,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不拥有特权,在法律规章之前,人人平等,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
4.意和同悦:这是心意的开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培养开阔的心胸和心意的和谐,不要比较人我得失,不要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就是人间净土。
5.口和无诤:这是语言的亲切。人与人相处之所以会有不悦、误会等事情发生,大都是从言语上引起的,因此,说话恳挚,语气委婉,大家就能够和平相处。
6.身和同住:这是相处的和乐。大家有缘相聚一处,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敬,能够平等的相处、生活,就能获得和谐、快乐。
四、法乐的信仰生活
佛经上譬喻说,世人愚痴,贪图五欲六尘之乐,殊不知「五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于人,既然有这么大的祸患,在五欲世间生活,如何才能不被五欲所染?《维摩经》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真正的快乐不在欲乐,而在法乐,唯有从信仰中寻找快乐,才能得到佛法的喜悦,真理的快乐。
佛法的快乐不是以感官去感受的人间快乐,而是一种虽然不看不听也陶然自在,发诸内心的宁静之乐。如参禅者有禅悦,诵经者有法乐,拜佛者有法喜的智能之乐。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简朴勤劳,超然物外的宗教生活,他们所向往的是内在生命的显发,精神上解脱自在的般若之乐。如果我们能体会这种法乐,则不但不会「身为形役,心为物役」,反而能把身心安住在佛法中,而获得自在、安乐。
参·出世的思想
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一般世间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困难,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认识:
一、要有人生无常的警觉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石火电光,刹那即过;人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无常变幻。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能够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能够有人生苦短的警觉,精进不放逸,努力修行,这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远离物质的看法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喜爱金钱物质,甚至有人临死之际,金钱物质也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还可享用,所以贪恋、聚集,最后一棺长盖,一坏黄土抱恨而归。
金钱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是有人不会使用金钱物质,反而被金钱物质奴役了。苏东坡说:「物质有穷,欲望无尽。」我们如果不能对物质存有远离的看法,终身就会做物质的奴隶。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然物外,对金钱做最有意义的运用。
三、要有淡化情爱的观念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极乐。」众生因为有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有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都舍弃情爱,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为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能化导情爱,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间的真爱。
四、要有不满自己的要求
一般人都是对别人不满,绝少对自己不满。其实,自己充满我贪、我瞋、我痴、我爱、我执、我怨、我私、我妒等,怎么还能对自己满意呢?
对自己满意,这是道业进步的障碍。人生到处都是缺陷,到处充满了考验,能够对自己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这才是积极的出世的思想。
肆·结语
佛教虽然有入世与出世之分,但是它的精神仍然着重在入世,因为佛教的本质具有人间性、生活性。「出世」并不是要我们离开世间,而是一样在世间过著与常人一样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能够「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众为我」;对世间的一切能够不贪不求,不计较、不执著。然后把这种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了生死,使世界到处充满著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因此,对于真正能萌发出离俗世的菩提道心的人,在他心里,入世、出世其实都只是当下一念而已!
第三篇 从自利到利他
壹·前言
佛教分有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发「上弘下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
1.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无量修多罗(一切佛法的总称)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
2.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
3.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能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著,因此称为智大。
4.勤大:谓菩萨修行大乘,自久远大劫以来,发广大心,精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
5.巧大:谓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
6.畏大:畏即无所畏。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
7.事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
大乘菩萨因为具有这七大,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做众生的舟航。
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之奔逸,不回顾后群;缘觉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三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之驰走,能回顾后群;菩萨自度复能普度众生,如牛之荷负,安忍普运一切;最后会归佛乘的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具有这种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萨。
在我们社会中,一般人最容易做的是「利己不利人」的事,这是因为我们凡事以「我」为前提,以自己的利益着想,所以所做的都是利己不利人,甚至人己都不利。而菩萨能「无我」,所以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如果我们凡事能多为别人着想,多用一点慈悲心待人,必然也能从自利到利他,做个大乘菩萨。
贰·菩萨的人生态度
菩萨发心普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怎能度人?如同有人溺水了,如果自己不谙水性,不会游泳,如何救人?所以要普济一切众生之前,必先自己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行。
2.自己虽未得度,但是先来度人。这正是菩萨发心,菩萨是在众生的身上学一切法,菩萨离开众生,也就不名为菩萨了;救度众生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萨道完成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法,既发大乘心学道,普济一切众生是首要的急务。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人生态度。
参·菩萨的大乘心
菩萨发起普度众生的心,就是大乘心。大乘心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
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发大乘心。
1.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的心。佛道是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到达的,没有发无上菩提心,那能承受那么久远的考验?
经中说:世上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学佛不发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种;耕田不下种,将来那里会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
《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菩萨若忘失菩提心,则不能饶益众生。因此,菩提心实是一切菩提道种的根本,是大悲法行的依据。
2.发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的心。菩萨下化众生,是要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把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欢乐看作自己的欢乐。度众生而不望回报,为众生工作是应该的。所谓「愿为众生马牛」、「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3.发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的心。众生的根性不同,要解救众生的痛苦,必须广行方便。佛陀对众生观机逗教,开出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无非是佛陀度生的方便。菩萨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说的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这三者就是大乘心。发大乘心救度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否则,大乘心是不容易发的。
肆·菩萨的性格
菩萨最大的特征,在于有慈悲与无我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痛苦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途之苦的大愿。因此,慈悲正是推动菩萨实践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动力。
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有如严父慈母一般,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阳普照大地,照拂一切众生,无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菩萨慈悲为本,随顺众生的需要,运用般若智能普度众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他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脱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他随时随地驾著慈航,席不暇暖,运用神通方便,寻声救苦。只要众生发出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及时应现,及时洒下甘露法水的。他为了随顺众生,应病与药,而示现种种法身,有时为诸天,有时为八部;或者现妇女相,或者现童男、童女身;有时携鱼篮,有时骑蛟龙;有时住竹林,有时持杨枝,化现三十二应身,随处示现,救苦救难。这种随缘而化的道行,正是菩萨从无我慈悲中所流露的圆融性格。
伍·菩萨道的实践
佛教是一个重视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特性的哲学。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汗牛充栋,教理高深,对于宇宙人生的现象有精辟独到的阐发,有别于其它只能信仰不许怀疑的宗教,因此说它是哲学。但是佛教更重视道德伦理的实践,因此说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就是一个注重道德实践的典范,因此,佛陀证悟之后,一再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法要,希望众生从道德实践中净化自己。
菩萨道的修行,正如学生求学一样,是循序渐进的。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烦恼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功德圆满的佛陀境地,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萨的境界也因实践功夫的深浅而有不同,即使登地的菩萨,也还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别。进入初地欢喜地的菩萨,方称为地上菩萨,在初地之前的为地前菩萨。地前菩萨要实践三十七道品方能离凡超圣。
所谓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是调治恶行,长养善法,断除无明,庄严法身以进至菩提的资粮。这三十七道品即使是修至十地的菩萨,仍要勤持不懈。
除此之外,菩萨还要修持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种。
另外,在实践菩萨道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六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谈到修行六度可以自利利他的意义:
1.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众生的悭吝,此为利他。
2.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
3.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的境界,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
4.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的上善妙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
5.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
6.行智能,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能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修验证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福利社会人群。若人人都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的人间净土自然就能实现。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集团的恶止善行昔圣天对异道庶民立论曰:吾教以恶止善行为宗。而异道论敌无以难之。夫此岂御人以口哉?以人群事实所须,要不外此,诚凡下凡愚所共喻,圣中圣智所莫逾者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评道德学社丛书喧喧然耳道德学社、同善社之名久矣。同善社唯以延年却病诱人,以传其守窍──祇是守鼻梁尖、磕几百个头,别无他得──静坐之术,驾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自造──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鉴古叹今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斋余法语一今天这个聚餐会,是就这饭食之食,而成聚会之会,要知饭食之法相,为众缘所生,唯识所现,自性本空,本不生灭的──自性即真实性,普遍平等,本无差别──,今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戊四 阿难问增益己一 佛问信不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此为消灾周中第四,世尊与阿难互相问答以增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五 得戒清净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二 指陈效益庚一 获福益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获福文略,下免难文稍广。由前建立药师七佛道场,七日七夜,斋戒沐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莲池大师答:由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续问答有当问,而前问不及。自设为或问如左。问:《大本》、此经一体,既闻命矣。然《大本》三事,此经似无。一、因地六八大愿;二、愿后广修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损福行为:1. 【大慎】爸妈责备发怒, 子女生嗔恨是一过, 抵触顶撞是十过.2. 工作不竭忠尽力, 一事为一过3. 【大慎】不尊敬先贤和长辈, 一日为一过4. 【大慎】堕胎为二十过5.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我在少年时侯,见有前贤排斥佛教,遂以先入之言为主,也随着藐视佛法,这是无知啊。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经书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不禁叹道: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救麂免难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有一天,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程氏夫妇平素喜吃鳖肉。有一次偶然买回一只大鳖,吩咐厨婢宰割烹煮,当时夫妇有事暂时外出。厨婢心想:由我亲手宰杀的鳖命,已经不可计数。今日我决定要释放这只大鳖,甘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钱梅溪孽报谈记载:钱梅溪的邻居薛庆官司,从事宰羊卖肉为业,家境相当富裕。薛庆官到了四十多岁时,忽然害了一场大病,疾病痊愈后,脸型突然变成羊脸形状。后来到安徽贩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超然有迈俗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年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