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后,便专志开示念佛宗旨及真实践行。《彻悟禅师语录》篇篇鞭辟入里,见地超卓。其中有一段开示尤为精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以十六字纲宗为核心,大师进一步演绎为净宗修持八大要领: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彻悟禅师语录》)
此段开示十分重要,可以作为我们净业行人修学念佛法门的指南针。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为了生死。不要回避生死问题,也回避不了。修学念佛法门,若生死心不切,就不能得其实益。无量劫来,我等在六道中流转,死后所积累的枯骨,堆起来高过于须弥山。阿罗汉证果后有宿命通,观察累劫在地狱中受苦次数之多,吓得毛孔里面流血。所以我们要发了生死的心,而且要生死心恳切。生死心若真切,就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具体体现在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修学佛法的通途菩提心。《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应发真正菩提心。对净土宗而言,“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语)。念佛人的菩提心,就是深信切愿,求生西方。如有一人,念佛不发往生西方的心,所修惟得人天福报,则此人与五逆十恶之人本质上没有区别,其堕地狱迟速,仅隔一步之遥而已。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净土宗修行方法极其简易,即深信切愿持名。这句弥陀名号,犹如金刚王宝剑,威力无穷,能斩断烦恼葛藤,魔障丝萝。真信切愿持之,就能往生西方。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预知末世众生,不能自力断惑了生死。《无量寿经》中记载法藏菩萨在因地时,经过五大劫思惟,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用这句名号救度障重众生,生彼净土。宋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云:“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有人认为我文化不高,没有办法,只好念念佛,这种想法,完全错了!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念弥陀一佛功德,圆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功德,无欠无缺。何以故?十方诸如来,共同一法身。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永明延寿禅师,一代宗匠,大善知识,日课佛名十万声,岂是只会念佛的下根人?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举行念佛莲华胜会,梦见《华严经》中普贤、普慧二大菩萨要求入会参加。以此证知,念佛法门,诸圣冥赞。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是上根利智的行门,一生成佛的捷径,大家不可三心二意,亟宜脚踏实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这里提出两个条件,一摄心,二专注。如何摄心?印祖开示:“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将六根收摄在一句佛号上,就有很大威力,如日下照镜,将日光聚成焦点,就能点燃镜下的白纸。其消业障,增福慧,比散心念佛不知要好多少倍。如何专注?就是全神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必须恳切至诚,若心不恳切至诚,就无法专注。若犹涌妄波,则可用记数念佛方法,从一至十,或从一至五,从六至十,终而复始,定可止妄而专注于佛号一境矣。其他尚有观想、记数、随息、追顶等念佛方法。印祖说,观想虽好,是上根所修,中下根心粗境细,很难得益。随息,随得不好,也会成病,追顶亦然,唯记数一法,息妄效果好,且最能养神,末世众生,不用记数之法,欲得念佛专注一心,大难!大难!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修心就是修念头。妄心就是贪瞋痴的念头,于顺境上起贪,于逆境上起瞋,于五尘中庸境上看不破,处处执著,即痴。因贪瞋痴,起惑造业,因业感受苦报。故念佛人,一定要对治贪瞋痴三毒烦恼。如何对治?就用专心念佛来战胜它,佛念一起,烦恼自去。比如光明若至,黑暗自消。佛号似洪炉,烦恼似片雪。片雪近洪炉自消。如提不起这句佛号,烦恼就会反客为主,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一定要战胜它,是为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学佛之人,一定要戒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是一切戒法的基础,四重戒法不持,学佛法得不到真实利益。《观经》净业三福,特别强调要严持净戒,“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威仪即戒法细则),所以念佛求往生的人,一定要斋戒清净。若破四重戒,即能障道,已得者会失,未得者,永远不得,故应严守此四重戒法,作为入道之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念佛的人,不要图安逸,贪享受,应助人为乐。凡有义举善事,当仁不让,勇于担荷。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须知吾人无始劫来,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应该忏悔、念佛和修种种苦行,以消除业障,增长善根。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为净业行人所追求的目标。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从事相上达到一心不乱,心佛融为一体,但犹不明理性。理一心是从事一心基础上明白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理,非别有理一心也。事一心不乱属定,理一心不乱,则由定发慧,证念佛三昧。念佛能达一心固好,若未能一心,却不能存一恐不得往生之疑心,否则因疑成障,致自失往生利益,不可不知。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念佛法门为什么要谈瑞相?因为念佛一法,是难信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等觉菩萨只能知其少分,其余权乘小果,皆非智力所及,何况凡夫。释迦如来在方等会上说《无量寿经》,是说十万亿佛土之外的他方佛,与会大众未能彻底无疑,释尊对阿难说,欲见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应面向西方顶礼。阿难面西顶礼,起立抬头,见到阿弥陀佛巍巍金身,现在其前。证明佛语不虚,西方确有阿弥陀佛。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但现生见佛者,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是往生之后才能见佛。为使大家增长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就必须将临终往生者的种种瑞相加以记录,编辑成书,前人所编集的《净土圣贤录》以及《近代往生传》就是这方面的先例,启人信心,影响颇巨。但由于过去新闻媒体传播不畅,文化事业不发达,仅有极少数往生者的事迹被记录下来,大多都未予记载。
经中说,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若通身冰冷,唯顶上热者,必生西方入圣道。凡是临终者头顶最后冷却、四肢柔软,面带微笑,应视为往生西方的瑞相证验,可以展转口头宣扬,或撰文向佛教刊物投稿,以增长念佛人求往生的信心。此八种事,要痛快详细地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1.与20岁时的自己作比较很少有女性到中年时依然能青春永驻,美丽依旧。中年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抑郁烦恼。与容貌相比,健康更重要。 2.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中年女
美容健身时间:2025-02-08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