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我们看它,何以它能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永远保持盛世?全靠教育,阿弥陀佛做榜样,每天跟大家上课,一天都不缺。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到极乐世界去访问的络绎不绝,天天都有。诸佛到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他们去上课的,来讲学、来上课的;他方世界到极乐世界来参访阿弥陀佛,是来请教的,阿弥陀佛接见,给他们开示,这都是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所以它能够保持永远兴盛而不败,这里头有因果关系。一个家庭老祖宗都是圣贤,那么贤慧,创业了,为什么到后世子孙不肖,完全败坏了?家教要建立在德行上。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引用古人的话说,有一百世的福报,一定有一百世的子孙去继承;有十世的福报,那只有十代的子孙去继承,后头就没有了。这个话的用意很深,盛衰与自己的积德、修福有大关系。为什么?如果你家里生了败家子,你就完了,家道肯定衰了。败家子为什么到你家来?那是德不够。
佛经上讲得好,佛经上告诉我们,子女跟父母四种缘分。第一种缘分是报恩的,这个小孩过去生中你对他有恩惠,他这一生到你家里来,做你的儿子、做你的孙子,是来报恩的。报恩一定孝顺,一定非常用功,把你的家兴旺起来,这个好!所以人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要以恩惠待人。败家子怎么来的?来报怨的,过去世有仇恨,他这一世来,这是来报仇的,就是把你家毁掉,搞得你家破人亡,来报怨的。所以人不可以跟任何人结怨,为什么?他会到你家来,做你的儿孙,做你的后代,来报仇的,你没有办法预防他,到你家里来了。第三种是还债的,他过去世欠你的钱,现在他来还债。这样的子孙对父母物质供应的条件会很好,但是没有孝敬的心,对父母并不恭敬。会养你,那养得多少?那就看欠多少。他如果欠你很多,对你的物质的奉养就很丰厚;如果欠得少,大概就是勉强能过得去。统统有因有果!还有来讨债的,叫讨债鬼,是你欠他的。如果欠得少,几岁、十几岁他就走了,这是欠得少的;欠得多的,供养他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刚刚好可以出去做事,这个时候他过世,死了,这是你欠得多的。佛讲,不是这四种缘,不会变成一家人。所以父子之间有亲有怨、有债务这些关系,你要是懂得明白了,用佛法来转化他。不管他怎么样,以真诚、慈悲、恩爱来对他,把他的仇恨化解,让他能够生起恭敬心、生起孝顺心。这是从教育可以把他转变的。所以佛教我们这个方法,把这些善恶缘统统转化为法缘,这个好!这是不善的缘来,我们以善缘来终结,学习圣人的教诲,学习佛菩萨的经论,把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改变,改变成最好的关系。
我们看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做得太圆满了,诸天、小乘、三贤、十地,这些人往生的都是善人,没有问题。可是还有罗刹、修罗、三恶道往生的,还有毁谤佛法往生的,这不是善人,到极乐世界全都变成善人。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第一个是阿弥陀佛的德行感召,第二个是已经往生在极乐世界那些修行的人,给新往生的人做最好的榜样,这样造成的。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你学会了,你家庭会兴旺、会幸福,你的公司行号业绩会一直上升,国家真正会做到太平盛世。极乐世界是最好的榜样,应当跟阿弥陀佛学习,向极乐世界看齐,认真努力去学习,让我们这一生,从个人、家庭、社会到国家,到这个世界,都能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长治久安,太平盛世。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人的手腕上有很多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手背处有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补阳气改善气色。手腕内侧有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经常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方海权:我们是幸运儿,是幸运中的幸运 修学者,必须修学好,使自身能够大智慧,得到大利益。 要从何方面入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福德之本必须从孝顺而生,这是我们必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阿弥陀佛我们的依靠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释迦佛已经灭度了,弥勒佛还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所以在第四尊佛、第五尊佛之间这样的一个空荡的时间,众生就很可怜了,他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东林佛号把我们的悲心唤醒东林佛号念得一定要深沉一点,然后掌握它的节奏。一句佛号走四步,它有抑扬顿挫的关系,要唱得哀婉有致,这样容易摄心,可以把我们的悲心唤醒,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邪YIN四年将三世恩爱善缘耗尽记得有个好友,在北京地铁中见到一对年轻男女,因没有座位,两人相互依偎站立,情爱缠绵,身上放着大量粉红色的光,很强,只见那女的醉眼朦胧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2-13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年轻人独身主义,基本上是因为,或许他们也是知道感情是苦的,看到社会上有人这么做,甚至父母,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快乐, 他也排斥感情、对家庭也没有一个希望,所以他宁可独身。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文:净界法师佛者觉也,为什么以觉悟作根本呢?因为所有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为觉悟才去布施,因为觉悟才去持戒,因为觉悟才修忍辱…所以整个波罗蜜的行动力,来自于觉悟。
佛答时间:2024-11-24
科技进步的危机科学家在皮毛上转来转去,发明这些东西,好像有所得,其实把本有的智慧都忘了。◎一九八三年二月廿五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3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涂。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不论《地藏经》、《占察经》,《十轮经》也好,只要称诵地藏菩萨名号,现在结了缘,都能得到这些功德的。因为地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上师教言集: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漂亮,不健康,很难看?为什么没有福报,怎么努力也挣不到钱?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漂亮,健康,人见人爱?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的。短短一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一九八O年三月廿一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人这个“我”是谁?是你、是我,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对因果的认知2018夏安居讲法 摘弘恩法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我当然懂啊,学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吗”。其实错了,因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一):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宜兴县有个姓吴的书生,在学界颇知名。但屡次科考,都不中。他的姐夫,在除夕之夜作了一梦,见县城隍庙前挂出牌告,上登吴生中第二年的解元,但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4
在加拿大温哥华,我遇到一位热心的女士,她经常照顾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行程做安排,为法会等佛事活动操心。这位女士的人事关系处理得很融洽,起初,她在我的心目中象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3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6
1现在这个世界,由于交通便捷,距离缩短了,哪个地区有哪些善知识,几乎我们都能知道。可是这些善知识都有自己的道场,请也请不来,想请他来住世,谈何容易?2今天交通便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黄念祖居士:广结善缘 “众生有缘,遇斯光者”(《净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哪?这个就不奇怪嘛,有缘才遇着这个光嘛。这光是没有离开一切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06):因果是不虚的,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为什么呢?他觉得看不见,看见了也认为不存在因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有些人看见某一个人一辈子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当某位藏传喇嘛教导一个牧民时,牧民所想要的可能只是健康、富裕的加持而已,而不是追求证悟。这类加持在西藏的环境有它的作用,就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巫术或者算命各有其
文殊花开时间:2024-09-20
第七节 永明延寿与唯识宗的终结举世公认,五代后期至北宋初期,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大师是永明延寿。延寿生于唐末,成长于五代时期的吴国,三十岁之后就成为名震一方的高僧。北宋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1 人是有寿命的,但是命运是可以转变,问题是你相信不相信?肯不肯真干?你如果真的相信、真的肯干,转得很快!从什么地方转?从心上转,身是受心理的支配,“一切法从心想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2
内容概要:真心修道人,不见世人过,三岁小儿能知,八十老翁难行,愿大家多长智慧,少生烦恼,创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不妨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学佛之后,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提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忏悔真正的意思,我在年轻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真修忏悔法,因为那个时候我没出家,我还在工作,大师告诉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就是它的仪规,那个时候没有人教我,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4
1我们在这个世间,要不学佛,不接受佛陀的教育,这一世白过了;不但是白过了,这一世还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将来还有无穷的苦报自己要承当,这多麻烦、多可怜!2“心常谛住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4
自古以来,信佛的人很多,而成佛的人很少。仔细检讨一下,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信佛的人动机不纯。绝大多数人,名义上在学佛,而潜意识里却只想求佛——求佛菩萨保佑我逢凶化
佛答时间:2024-09-04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星云大师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来到这“第一城”,感到特别荣幸。我虽然还没有仔细参观,就已经感到这第一城的宏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9
1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讲的。我们世间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底下打坐,一动也没动,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华严经》,热闹非凡!你看《华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5
讲到对物,对物的恭敬,就是要把它保持得整齐清洁,这是对它的恭敬。像昨天讲到,这《华严经》上说的,桌子善知识、香炉善知识、蜡台善知识,这个东西我们对它怎么礼敬?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3
当我们深入地观察一朵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完全是由如阳光、雨水、土壤、肥料、空气以及时间等非花的因素构成。如果我们继续深入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这朵花正在逐渐演变成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导读:福报和罪报,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沉沉浮浮。佛陀鼓励人们善行,却不鼓励人们假善行的福报在轮回中过的更好,因为那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佛陀真正的视角在于——导向漏尽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1真正修行人、真正想回头的人,他不会被环境影响,为什么?他知道环境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不把这个当真,他知道不但环境是假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1
1 晓得这世间一切法一样都带不去,不再留恋这个世间,一切都放下,我们有这种认知,也算是觉悟。在我们还没有离开之前,起心动念要利益众生,跟诸佛菩萨一样。用什么样的心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1